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6944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OGOCompany name,乳腺彩超的检查规范,2,前言,乳腺超声检查较其他实质性器官的超声检查发展较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等技术正式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对于正常的乳腺超声图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描述腺体的大小、厚薄、腺体内部回声等等。今结合前段时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培训课题,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乳腺超声的检查规范。,3,共有七个方面的内容1、超声检查的优缺点,2、乳房的正常解剖,3、乳腺癌筛查的首选超声,4、检查方法及内容,5、正常静止期乳腺的超声表现,6、常见疾病分类,7、报告书写。,4,一、超声检查的优缺点,5,1、乳腺超声检

2、查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2、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照不到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发育不良的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3、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率力,能够清晰显示乳房及胸壁的各层结构,可以确定病变的解剖部位和层次,鉴别乳腺肿块和胸壁肿块,发现数毫米的小肿块。4、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5、根据图像表现,结合血流特征,可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并可发现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6、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及治疗。7、可用于筛查及随访。8、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

3、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优点,6,缺点,1、对于未出现肿块或肿块影像不明显时,超声难以发现钼靶X线摄影容易发现的微小钙化及毛刺样改变。2、乳腺实时肿块无论良恶性均以低回声多见,小于10mm的肿块,其声像图大多缺乏特异性,血流信号不明显,判断良恶性有一定困难,腺体内脂肪或皮下脂肪不容易与病变鉴别。3、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难以显示。4、由于腺体结构的不均质性和乳房受检面积较大,容易漏诊较小病变,检查者一定要仔细,要重视病人主诉和临床扪诊,尽可能减少漏诊。5、超声仪器和探头频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检查者对乳腺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

4、诊断准确性有较大影响。,7,二、正常乳房解剖,腺叶是一个独立的腺体,输乳管和腺叶的数量在每一个体是固定不变的(15-20),8,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外形:发育的乳房基底直径约1021cm,其厚径变异较大乳房体:乳腺实质和脂肪组织构成组织学结构:1520个腺叶及其相应的乳管系统,称为乳腺导管-小叶-腺泡系统 每一腺叶包括2040个小叶,内由腺泡、导管及小叶间间质构成 每一小叶内约有10100个腺泡,为乳腺的分泌部,是构成乳腺的基本单位。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小叶+小叶内导管(终末导管)导管系统: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小导管、中导管、大导管、输乳管(1520),开口于乳头 结缔组织:位于小叶间,混有

5、脂肪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库伯氏韧带:为不同方向走行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脂肪组织,将乳腺组织与前方的皮肤及后方的胸肌膜相联接,9,正常乳腺结构,腺体 乳腺导管-小叶-腺泡系统 腺叶、小叶、腺泡 输乳管、大中小导管、终末导管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小叶+小叶内导管(终末导管)脂肪结缔组织,10,正常乳腺分期,年龄阶段:胚胎期、新生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生理时期:月经期、妊娠期、授哺期、绝经期功能状态:静止期、妊娠期、哺乳期,11,三、超声可作为无症状妇女的筛查手段,超声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各个生理时期的女性超声能够显示乳腺十分丰富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细节超声检查时的体位和病变

6、定位更接近于手术时的体位和病变定位超声无损害,可重复多次进行检查超声定位引导下穿刺活检简便易行,12,乳腺超声图像特点,正常乳腺图像多样无解剖标志良恶性病变共存良恶性病变征象重叠,13,四 检查方法和内容,病人暴露上半身,取仰卧位,双臂自然上举,充分暴露胸部和腋窝;常规扫查双侧乳房;双侧腋下同时作常规检查;腋窝淋巴结异常时,同时检查锁骨上下及颈部淋巴结;当肿物位于内侧象限时,要检查内乳淋巴结,14,检查方法和内容,调整探头长轴与肋骨长轴相平行,从下至上纵向移动,由乳腺外侧至内侧,循环往复扫查,15,检查方法和内容,以乳头为中心,沿乳腺导管长轴扫查,双侧腋下同时作常规检查,腋下淋巴结异常时,常规

7、检查颈部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当肿物位于乳腺内侧象限时,要检查内乳淋巴结,16,检查方法和内容,乳腺内异常回声的体表定位四个象限、乳晕、乳尾按钟表沿顺时针方向定点以乳头为中心,二个同心圆划分A、B、C三个区域,A区距离乳头最近,B区次之,C区最远多灶性:多个肿物位于一个象限内多发性:多个肿物位于两个以上象限内,17,检查方法,18,检查方法和内容,B,A,C,乳晕,A,B,C,19,五、正常静止期乳腺的超声表现,腺体-低回声结缔组织-高回声乳腺导管-管样结构,无或低回声脂肪组织-低回声Coops韧带-线状高回声,20,正常静止期乳腺的超声表现,1.腺体类型 致密型:以结缔组织为主 导管型:以导管为

8、主 混合型:导管与结缔组织相当 不均型:导管、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分布杂 乱 腺体类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2、腺体内脂肪体:注意和纤维腺瘤、增生 结节鉴别3、淋巴结,21,正常声像图,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浅层,脂肪,导管,浅筋膜深层,乳腺后间隙,胸大肌筋膜,胸肌,22,腺体类型,正常乳腺超声声像图类型在40岁之前以导管型、混合型多见,40岁之后,以致密型多见,23,腺体类型,导管型,混合型,不均型,致密型,24,致密型,25,致密型,26,27,导管型,28,29,致密型,30,副乳,31,混合型,32,混合型,33,副乳,34,正常淋巴结,35,正常淋巴结,36,致密型,37,导管型,38,导管

9、型,39,副乳,40,正常乳腺腺体厚度?,右乳腺厚度所测数值范围:2.930.60cm,平均值为1.680.24cm左乳腺厚度所测数值范围:3.150.50 cm,平均值为1.700.32 cm(4305人次)从以上数据看范围较大,实际工作中发现测量乳腺厚度的意义不大。,41,关于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呈椭圆形,靶环状或偏心靶环状,皮质髓质明显,不以大小为标准,主要看内部回声。CDFI:少量血流信号异常淋巴结:低回声、偏心靶环状髓质似冰山融化,CDFI:血流丰富。双侧低回声淋巴结多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淋巴瘤等;单侧低回声淋巴结多见于感染、带状疱疹等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隐性乳腺癌。,42,

10、六、乳腺常见疾病的分类,1、单纯增生性疾病:结节 囊肿 导管扩张(乳头后方0.3cm)结构紊乱 非典型增生(病理诊断):癌前病变2、乳腺常见肿瘤:良性: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脂肪层脂肪瘤 恶性: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 癌和腺癌 3、炎症性疾病,43,乳腺疾病分类:关于乳腺增生,增生:导管上皮细胞增生、退化、复旧、增生,周而复始生理性增生-伴随月经周期的改变单纯性增生-增生、退化、复旧不良,导致结构改变非典型性增生-增生细胞异型性,癌前期病变,44,关于乳腺导管,乳腺导管最大值在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最大,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45,正常女性静止期乳腺导管管径变化趋势

11、,随年龄增长,生理状态下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腺体萎缩超声表现出乳腺导管径呈递减趋势,46,疾病分类 关于乳腺癌,微小癌:病灶直径0.5cm;非浸润癌,不论大小早期癌:肿块直径2cm,不能触知腋下淋巴结隐匿性癌:乳腺癌已转移到腋下淋巴结,乳房未能检查出病灶亚临床癌:不能被临床医生所触知的乳腺癌,47,乳腺癌的超声图像,形态:不规整;浅分叶状边界:蟹爪样;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周边较高回声带内部回声:低、不均匀纵横比1穿入性血流信号,高阻血流频谱。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血流信号的多少与肿块的良恶性关系不大,有50%以上的乳腺癌没有或有少量血流信号部分伴有较多大小不一的砂粒样钙化突破乳腺浅筋膜深层周围腺

12、体组织表现异常:导管呈现出向肿物集中;回声减低;局部腺体组织增厚、隆起后方声衰减,48,常见乳腺疾病图像,49,囊肿,50,乳腺囊肿,在结构不良中比较常见特征是乳腺小叶小管和末梢小管高度扩张形成壁薄,内无回声,可见光点-乳汁,51,增生结节,52,乳腺增生结节,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结构不良的早期表现,临床最常见,诱因是卵巢内分泌失调引起增生结节无包膜,边界欠清晰CDFI:内血流不明显有增生病史,53,导管扩张,54,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经产妇的绝经期后,多为单侧乳晕下触及多条绳索样扭曲增粗的导管,压迫时有分泌物溢出注意乳汁淤积症和导管扩张症的鉴别,55,乳管内乳头状瘤,56,乳管内乳头状瘤,57,

13、乳管内乳头状瘤,58,乳管内乳头状瘤,59,皮下脂肪瘤,60,脂肪瘤,61,脂肪瘤,62,纤维腺瘤分叶状,63,纤维腺瘤,64,纤维腺瘤,65,左侧淋巴结转移,66,左侧淋巴结转移,67,60岁,左侧乳腺癌,68,左侧淋巴结转移,69,淋巴结转移,70,左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71,60岁,化疗后(2个疗程),72,60岁,化疗后,73,化疗后腋窝淋巴结,74,化疗后,75,化疗后,76,孙某,女,34岁,77,45岁,右侧乳腺癌,78,79,七、报告的书写,声像图描述:腺体类型、腺体内有无肿物、肿物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血流信号;有无导管扩张,导管内有无异常回声;双侧腋窝有无异常回声。结论:尽可能明确,为临床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诊断依据。评分:0、1、2、3、4、5分,80,评分,0分需要其他检查来评判:巨大乳房、乳头溢液超声无异常等1分正常:无病变,建议随诊2分良性发现:无恶性征象,如囊肿、结节,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所见随诊3分良性可能:不太像恶性,如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建议短期内随诊4分不除外恶性:有恶性可能,建议穿刺5分高度可能恶性:声像图表现为恶性征象,建议穿刺,81,报告的书写,手写:少用机打:热敏纸,打印图像或不打图像表格式:方便、快捷、环保、节约,特别 适合疾病普查。,8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