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的融合趋势--韦乐平(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网的融合趋势--韦乐平(1).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韦乐平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信网的融合趋势,UNI,NNI,NNI,UNI,电信网网络结构(水平视图),CPN,接入网,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CPN,城域网,电信网网络结构(垂直视图),传送网,业务网,应用层,.,多媒体,会议电视,文件传送,远程教育,.,通道层物理层,电话网,其他业务网,非IP数据网,IP网,支撑网,业务承载网,业务层与传送层的融合,从仅仅提供管道到提供不同等级业务,传送网向业务网的转型电节点与光节点的物理融合或集成融合基于OTN(数字包封器)的新的融合传送平台,比特透明、定时透明和延时透明基于选路/信令融合的ASON(OSPF,IS-IS,RSVP)管理对象的抽象融合:采
2、用GMPLS后管理对象的统一化,时隙(SDH),波长(WDM),频率(FDM),端口(DXC/OXC)等,融合的核心传送网,双网运行的理念:Vanilla+Premium Net一个统一的基于IP/MPLS的核心网将成为多业务融合网络,可以支撑所有有线和无线,移动和固定,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十几个不同的业务网将融合进单个统一的IP/MPLS业务承载网络平台提供电信级质量的网络(FRR+IP快速收敛)基于IP/MPLS的融合将使核心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最小化(ATT案例),融合的业务承载网,IMS将成为统一的固网和移动融合平台用SIP信令作呼叫控制,业务控制能力强,业务层和控制层分离,便于
3、生成统一业务逻辑核心网与接入无关开放性更好,标准化更高,融合的体系架构各种有线无线业务具有统一的核心网,统一的会话控制,统一的业务和应用平台,统一的集中用户数据库、后台计费系统和业务认证架构以及自动的全网漫游能力用于固网需要对功能、接口和协议进行修改;目前吸引人的业务不多,互操作测试?,融合的核心控制层,IMS的驱动力,源于移动(3GPP),最原始的驱动力是发展移动多媒体业务。后应用于固网(TISPAN),成为统一的融合网络架构。IMS的主要驱动力:提供各种新业务和融合业务(包括与非电信产业的融合业务)借助个人多业务捆绑和融合减少离网率减少CAPEX/OPEX长远融合架构的建设,实现FMC最有
4、效手段(FMC侧重业务,而IMC侧重基础架构),促进从管道运营商向全业务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最终替代现有TDM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网络边缘希望用一个平台支持TDM、以太网和ATM业务,实施统一网管和电路指配基于SDH的多业务平台基于以太网多业务平台(VPLS,MacinMac)基于RPR的多业务平台基于WDM的多业务平台(含ROADM)基于ATM的多业务平台(已淡出)物理融合,同一机架不同槽位,one box组织结构的融合:难度最大,法电改革示例,融合的城域网,城域解决方案:革命还是演进?,长途网,城域网,接入网,IEEE/ITU:改进以太网(RPR,ERP,Mac in Mac,PBT),扩展至
5、接入网乃至城域网“电信级?语声?IPTV?”,企业,ITU和IETF:强化SDH或延伸MPLS(下一代MSTP,VPLS),扩展至网络边缘并支持数据业务,“电信级,成本?扩展性?”,MPLS向城域接入网的延伸,可以更充分发挥宽带接入的作用(包括各种MSTP),有利于全网统一业务承载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端到端QoS能力和流量管理借助于MPLS可以提升城域网的业务能力,有利于提供MPLS VPN和VPLS等高级以太网新业务和IPTV等高质量公众新业务最后,由于MPLS的实施提供了实现FRR等高级保护恢复机制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城域接入网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MPLS正逐渐成为一种全网性的业务承载层,融合
6、的公共接入平台:多业务,模块化结构,公共的用户板、网络接口和网管接口等三类主要的融合平台:-综合接入设备(B-DLC):宽窄带板混插,TDM分组架构,适合PSTN向软交换和宽带逐步演进,即窄带为主场景(PSTN,SS,xDSL)-DSLAM:分组网架构,具有更强的宽带支持能力,更适合快速向宽带转型的场合,即宽带为主场景(xDSL,PSTN,SS,xPON,Wimax)-OLT:分组架构,宽带/分组支持能力,TDM为辅,PSTN外挂(xPON,SS,TDM),融合的接入网,业务层面上的融合,从业务层面看,不同网络的业务具有越来越多的共性,同一业务可由不同网络来提供各种网络的共同趋向都会沿着Sin
7、gle Play,Double Play到Triple Play乃至多重业务捆绑(Multiple Play)的发展轨道演进业务层的融合最终主要体现为业务平台的融合,需要构建一个或几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横向集成的综合业务平台,包括统一的业务开放接口、统一的认证与计费、统一的用户与业务数据管理等功能,2G/2.5G/3G核心网的融合(R4)和终端的融合(多频多模终端)CDMA和WCDMA的融合 统一的基站软硬件平台,全IP阶段共用IMS,HSDPA和EV/DV趋向采用相同的技术规范WCDMA和TDSCDMA的融合 统一的核心网和无线MAC层以上协议移动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的融合 GSM/GP
8、RS/WCDMA/WLAN集成,统一认证和计费OFDM和MIMO成为统一的下一代无线核心技术,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移动和固定业务的融合,话音成为两者的公共业务统一开放业务平台的实现SIP使能的消息业务可能成为下一个公共业务并能在固网侧提供内容下载和视频业务将由固网向移动网延伸个性化业务将由移动网向固网延伸,融合驻地网的核心家庭网关一种智能的、有线无线、窄带宽带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接口单元,为各种家庭联网业务提供到相应外部公用网络的接入和控制功能,具有各种形态,融合的驻地网家庭联网,VOIPDSLLANPhs蓝牙WLAN,ADSL,VOIP/PSTN,游戏,IPTV,WLAN,802.11,家庭
9、网关,上网,PSTN,IP城域网,DSLAM,基于计费系统的融合:固网/移动/互联网的简单业务捆绑(例如单账单服务和一号通业务等)基于应用层的融合:与CP/SP合作,实现消息类业务融合(统一音乐搜索、统一网络像册)基于终端的融合:利用多模终端(蓝牙/WiFi等)实现固网/移动的融合与语音的无缝切换基于业务平台的融合:通过构建几个综合业务平台或业务平台的互连,提供跨网业务的组合和捆绑能力(例如统一门户和跨网视频等)基于核心网的融合:至少实现基于IMS架构的核心网融合,将生成全新的深度融合业务,FMC的演进步骤,融合与电信改革的关系,融合既是规模经济的自然需要,也是用户需求融合是对分业经营的行业架构的挑战(分业经营阻碍了业务的融合,妨碍了技术进步,影响了产业的发展)融合需要对监管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如美国对跨业禁令、完全竞争和用户环开放的纠偏)电信和广电的对称业务准入是融合的第一步电信业本身形成由34家实力基本相当的全业 务寡头垄断和有效竞争是健康电信市场的合理 取向和政府监管的现实选择(31长远架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