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7389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服装史(清代).ppt.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2中国清代,中西服装史,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1,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汉服之殇满清之剃发易服与十从十不从,满清在1644年入主中原前后,为消灭汉人的自信,削弱汉人的斗志,推行了残酷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改换发式服饰的政策,此举遭到了汉人尤其是江南汉人的奋起抗争,满清的屠刀砍得都卷了,还是有为保尊严和衣冠发服文化而迎上前去的汉人前仆后继.于是,清王朝不得不推行采纳了明朝遗臣,被人称为“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的建议

2、,实行了“十从十不从”的措施规定,以缓和紧张局势,达到渐进奴役的目的.,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且这样也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于是那些保持汉节、拒不降清的人,宁可丢了性命,也不肯屈从满人、剃去前颅之发。于是便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十从十不从,一、男从女不从 二、生从死不从 三、阳从阴不从四、官从隶不从 五、老从少不从 六、儒从而释道不从 七、娼从而优伶不从 八、仕宦从婚姻不从 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5.2.1 正式的冠服制度,清朝坚持以满洲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故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自从清太宗皇太

3、极崇德元年开始初步定制,历经变动修改,直到清高宗乾隆帝之世才确定下来,以后虽有修订,但没有重大的变动。,一、冠帽,(一)、皇帝冠帽,皇帝冬朝冠,冠顶三层15小东珠,顶部大东珠一个,皇帝夏朝冠帽.前.金佛,皇帝夏朝冠帽.后.舍林,(局部)金佛,皇帝冬吉服冠,皇帝冬常服冠,皇帝夏行服冠,(二)、皇子亲王等冠帽,皇子冠帽:朝冠,造型与皇帝冬夏朝冠相同皇子吉服冠:红绒结顶。行冠、常服冠与吉服冠同亲王吉服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夏吉服冠只是冠顶改用红宝石 亲王世子冠帽,亲王or郡王 红宝石冠顶(由于东珠数没有标注故无法判定是亲王还是郡王的),(三)、百官朝冠,民公朝冠、候伯子男朝冠、文一品武一品与郡主

4、额驸朝冠、文二品武二品与县主额驸朝冠,四、雨冠,一品至七品的顶戴,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 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亲王冠顶装饰有 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一品以下不能镶嵌冬珠,改为其他小宝石。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

5、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1、亲王以下,直到子爵和一品的官员都是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图:红宝石朝冠,2 二品官用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珊瑚的颜色常呈白色,但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可以用作官帽之上,仅次于红宝石。珊瑚与佛教的关系密

6、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二品吉服冠(凉帽),二品朝冠顶,3 三品官用蓝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宝石级刚玉除红色的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无色等,均称为蓝宝石。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三品朝冠(凉帽),三品朝冠顶(暖帽),三品吉服冠(暖帽),4 四品官用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不透明,为玻璃至油脂光泽。其硬度为5.5,比重是2.7-2.9。青金石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色等

7、,青金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迄今为止,在我国沿未发现青金石英钟的产地。,四品吉服冠(暖帽),5、五品官用水晶,是自然界3000多种矿石中的一种,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晶体透明、常呈六棱体状。自古以来备受人类宠爱,世界各国均列入宝石行列。,五品朝冠,五品吉服冠(暖帽),6 六品官用砗磲,也叫车渠,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珍珠也被尊为七宝之一。,六

8、品朝冠,六品吉服冠(暖帽),六品还有用白色涅玻璃代替砗磲的,七、八、九品都是金顶,区别是七品官用素金顶,八品、九品均用镂花素金顶。,七品吉服冠,可以看出:一品和二品顶子趋向于红色 三品和四品趋向于蓝色 五品和六品趋向于白色 七、八、九品趋向于金色,(五)、翎子,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

9、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滿綠(祖母綠)翡翠翎管-文官頂戴用,白玉翎管-武官頂戴用,正二品_亮藍朝冠頂_單眼花翎_官帽,(六)、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皇妃、妃、嫔之冠帽,皇后冬朝冠,清,高30cm,冠顶直径26cm,冠口直径16cm,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cm,口径23cm,二、男子正式的服装(一)、端罩,端罩(dun zho),满语叫“打呼”,清代服饰名。在清代服饰制度中,是一种皇帝、诸王、高级官员等人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长及膝、左右垂带的翻毛外褂。端罩按大清会典的制度,有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狲、红豹皮、黄狐

10、皮等几种;按质地、皮色的好坏及其里、带的颜色等内容,又分为八个等级,以此来区别其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清代皇帝冬季穿用的黑狐皮端罩,(二)、衮服,清代皇帝衮服,其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端、左右及后开裾,石青色面,两肩及前胸后背饰团正龙纹各一,共四团,团纹内除饰以制度中的日、月二章外,实物还有饰日、月、星、山四章或不饰章纹。衮服的材质依照不同季节而有差别。,衮服,(三)、补服,补服亦称“补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种。其形式比袍短,类似褂而长,袖端平,对襟,前后各缀有用金线、彩丝绣成的“补子”。其纹饰文官为鸟,武官为兽,因称“补服”。由于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称“外褂”、“外套”。,清万树园赐宴图

11、中穿吉服袍外罩补褂的官员们.,(四)、朝服,清,19世纪 绿地金刺迹龙纹朝服,明黄色缎绣云龙貂镶海龙皮朝袍,清康熙,身长150cm,两袖通长204cm,袖口宽17cm,下摆宽185cm,左开裾长54cm。,月白色云龙妆花纱袷朝袍,清雍正,身长144cm,两袖通长196cm,袖口宽17cm,下摆宽149cm,左开裾长47cm,披肩9332cm。清宫旧藏,明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皮朝袍,清雍正,身长149cm,两袖通长200cm,袖口宽16cm,下摆宽172cm,左开裾长54cm,披肩106-38cm。清宫旧藏,三、妇女正式的服装1、朝卦,皇后朝褂均为石青色,用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上绣各种纹饰。领后均

12、垂明黄色绦,绦上缀饰珠宝。朝褂都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时胸前挂彩,领部有镂金饰宝的领约,颈挂朝珠三盘,头戴朝冠,脚踏高底鞋,非常华美。,清乾隆皇后褂,2、朝袍,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清嘉庆,身长135cm,两袖通长194cm,袖口宽22cm,下摆宽120cm。清宫旧藏。,清孝贤皇后像,全套皇后礼服穿着效果:,清代宫廷服饰 清代龙褂,样式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端平直的长袍。龙褂只能为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服用。,3、龙褂 4、吉服褂,清代吉服褂,样式与龙褂相同,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口平直的长袍。根据人物的身份的不同,所绣图案不同。如镇国公夫人、民公夫人、辅国公夫人、郡主

13、至三品夫人的吉服褂,均绣花卉八团,为石青色。此图为清代乾隆石青缎地彩绣八团花卉纹吉服褂。,咸丰缂丝十二章皇后吉服龙褂罕,5、龙袍,清代 女式龙袍,6、蟒袍,男蟒袍主要以四爪龙为图案,女蟒袍则多以龙或凤为设计。在古代,常以凤代表贵妇、后妃的身份,所以宫装以凤凰、牡丹及其他花草纹样为主要图案。女蟒上饰凤凰朝阳、凤彩牡丹图纹,为皇后、贵妃、贵妇及女将等穿用。,7、朝裙,着于外褂之内、开衩袍之外,在朝贺及祭祀时用之。皇太后、皇后之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皆正幅,有襞积;夏朝裙,片金缘,缎纱随用。余如冬。其下至皇太子妃皆同。一品命妇冬朝裙与民公夫人同,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

14、缎,下石青行蟒红缎,皆正幅,有襞积。下至三品命妇皆同。夏朝裙,片金缘,缎纱随用。余如冬朝裙。,清康熙,此为清中期后妃冬朝裙,清咸丰此为清代皇后冬朝裙,四、正式冠服的配饰1、朝珠,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清同治 东珠朝珠 周长139cm 珊瑚结珠、佛头,青金石朝珠清周长98cm,绿松石朝珠清周长162cm清宫旧藏,珊瑚朝珠清周长126cm,2、朝带,清代的朝带是君臣穿朝服时所用,其版饰有严格规定。皇帝朝带有两种,皆明黄色,但祀天用纯青色。以丝绦制成。一头从带端开始,装龙纹金版四具,其第二第四两具龙纹金版下面有挂环

15、,可以挂佩觿、佩囊、燧(Su音遂,古代取火器)、帉(X音希,古代解结的工具)、刀、削等物。,3、吉服带与常服带,清早期吉服带,清乾隆 皇帝吉服带原配铜鎏金嵌彩料带扣,5、金约,金约为后妃及女贵族穿朝服时佩戴在朝冠下檐的饰品,形似圆形发卡。金约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金镶青金石金约,6、领约,清 代皇后、贵妃、妃和嫔套于颈间的饰物,用以区别身份。贵妃、妃和嫔所用同。清朝命妇行大礼时也要佩戴。,金镶青金石领约 清周长46cm 直径22cm清宫旧藏,7、耳饰,清朝满族妇女传统习俗,一耳带三件耳饰,他们称环式耳洞式的耳环为“钳”。故后妃们穿朝服时一耳三钳。,

16、东珠耳环:耳环为黄金托,每只嵌有三颗东珠。清代后妃戴耳环有等级,穿朝服皇后要戴镶有三颗东珠的,妃嫔戴一对珍珠,平时随意。,翠嵌珠宝蜂纹耳环清长2.7cm宽0.6cm。,8、彩帨,彩帨是清朝妇女穿朝服时挂在朝褂的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饰物,以色彩及有无纹绣来区分品秩。彩帨长约1米上下,是上窄下宽,下端呈尖角形的长条,上端有挂钩和东珠或玉环,挂钩可将彩帨挂在朝褂上,环的下面有丝绦数根,可以挂箴(针)管、縏(pn音盘)袠(音帙)即小袋子之属。,9、钿子,满八旗贵族妇女,平日梳旗头,穿朝服时戴朝冠,穿吉服时戴吉服冠,还有一种类似冠的头饰,是在穿彩服的日子里戴的,叫作钿子。,清点翠嵌宝石福寿绵长钿子,清

17、光绪镶珠翠碧玉双喜字青钿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0、遮眉勒,清代妇女在天气稍冷的季节,平时在额间常系遮眉勒,既为美的装饰,又具御寒功能。,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局部,11、荷包香囊,按满族人的传统习俗,外出行猎时都在腰间系挂装食物的皮囊,便于在远途中充饥。后来,他们仿效汉人用绫罗绸缎等丝织品制作荷包、香囊、褡裢、火镰袋、扇套等既实用又有装饰意味的小挂件,佩挂在腰带侧。而女子则把荷包、香囊等挂在钮扣上,后来又有镜套、牌套、表套等织绣小件。,清烟荷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彩绸荷包(传世品),12、披领,其样式两隅略呈尖锐状,冬季用紫貂或石青色加以海龙缘镶嵌,夏季用石青加片金缘边制作。文武官员

18、、内外命妇及皇帝穿朝服时配用。,5.2.2 一般服饰,枇杷襟马褂(男装),1、马褂,晚清天青纱大镶边右衽女马褂(传世品,国家博物馆藏),传说中的黄马褂,清代的上等褂为“黄马褂”,这种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1)皇帝出巡时,所有扈从大臣,即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待卫、仆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并可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是取淡黄色(明黄)纱或绸缎原料制作,又叫职任褂子,所以卸职者不可服用。(2)竞技场上比武的优胜者和每年“行围”时,贡献珍贵禽兽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绊,武将用黄色纽绊。(3)作战有功,显赫的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19、(4)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威丰年间尤为盛行。,2.马甲(坎肩、背心),清慈禧太后竹子纹样紧身(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穿大襟马甲的清代妇女(天津杨柳青清初年画),对襟,一字襟,枇杷襟,3、袍、衫,清代汉族妇女着袍衫坎肩形象(天津杨柳青出品的木版年画),着袍衫的清代男子,长袍马褂、男子蓄发梳辫是清朝平民较为普通的服饰形象,4、褂襕,为妇女们在春秋天凉时穿于袍衫之外的长坎肩这种坎肩系圆领、对襟、直身、无袖、左右及后开气、两侧开气至腋下,前胸及开气的上端各饰一个如意,周身加边饰,两腋下个缀有两根长带,身长至膝下,缎地三多纹褂襕(清末),5、瓜皮帽,带瓜

20、皮帽的清代男子,瓜皮帽是以六瓣合缝的便帽,也称“小帽子”,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创自明朝。,6、旗髻,旗髻指“两把头”、“大拉翅”等满族头髻,两把头(一字头),大拉翅,梳旗髻的满族妇女(清人贞妃常服像),两把头,平髻就是将头发自头顶中分为两绺,于头顶左右梳二平髻,二平髻之间横插一大扁方,余发与头绳合成一绺,在扁方下面绕住发根以固定之外观头顶像一字,也像一柄如意横插于头顶上,因此,有两把头、一字头、如意头种种称呼,白玉嵌珠翠扁方,梳两把头的香妃,大拉翅,晚清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

21、性大两把头。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7、旗袍,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旗袍的发展,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民国时期的旗袍,现代的旗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