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775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536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6页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6页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6页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6页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检测实施细则全集.doc(5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测项目实施细则LJZD/B-2007 市 建 设 安 全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中 心发布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实施日期:2007年12月01日检测项目实施细则LJZD/B-2007批准:审核:检测项目实施细则修改页序号版号章节号修订次序原文内容修订内容批准日期目 录一、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检验实施细则8(一)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实施细则8(二)普通混凝土抗折试验实施细则10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检验实施细则11三、钢筋检测实施细则12(一)钢材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实施细则12(二)钢筋焊接检测实施细则22(三)钢筋机械连接检验实施细则27四、墙体材料试验实施细则33(一)

2、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检测实施细则33(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测实施细则36(三)粉煤灰砖检测实施细则40(四)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测实施细则43(五)烧结多孔砖检测实施细则47(六)烧结空心砖检测实施细则53(七)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检测实施细则57五、水泥检验实施细则63(一)水泥细度检验实施细则64(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实施细则65(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实施细则68六、建筑用砂石检测实施细则71(一)建筑用砂检验实施细则71(二)建筑用碎石检验实施细则73七、配合比设计检测实施细则73(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73(二)掺粉煤灰和膨胀剂混凝土配合比实施

3、细则73(三)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实施细则73(四)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73(五)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73(六)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慢冻法73(七)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实施细则73八、回填土(砂、砂石)检验实施细则73九、道路检测实施细则73(一)道路路床击实试验实施细则73(二)道路基层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73(三)沥青密度试验实施细则73(四)沥青软化点试验实施细则73(五)沥青延度试验实施细则73(六)沥青针入度试验实施细则73(七)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实施细则73(八)沥青混和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实施细则73(九)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实施细则7

4、3十、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73(一)混凝土外加剂检验实施细则73(二)砌筑砂浆增塑剂检测实施细则73(三)砂浆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73(四)砼泵送剂检验实施细则73(五)砼防冻剂检验实施细则73(六)砼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73(七)砼膨胀剂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一、防水材料检测实施细则73(一)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二)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三)高分子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四)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五)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六)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73(七)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检验实施细则73(八)聚氨酯防水涂料检验实

5、施细则73(九)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检验实施细则73(十)油毡瓦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定实施细则73(一)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实施细则73(二)导热系数检验实施细则73(三)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73(四)抗裂砂浆检验实施细则73(五)抹面胶浆检验实施细则73(六)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检验实施细则73(七)胶粉料检验实施细则73(八)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检测实施细则73(九)耐碱网格布检验实施细则73(十)绝热用模塑绝苯乙烯泡沫塑料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一)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二)聚苯颗粒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三)胶粘剂检验实

6、施细则73十三、陶瓷砖检测实施细则73(一)陶瓷砖实施细则73(二)混凝土瓦检验实施细则73(三)烧结瓦检验实施细则73十四、建筑用涂料检测实施细则73(一)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检验实施细则73(二)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五、室内环境检测实施细则73十六、放射性检测实施细则73十七、阀门水嘴及连接件检测实施细则73(一)水暖用内螺纹连接阀门检验实施细则73(二)陶瓷密封水嘴检验实施细则73(三)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检验实施细则73(四)散热器检验实施细则73十八、塑材管件检验实施细则73(一)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检验实施细则73(二)部分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

7、E-X)管道系统第2部分:73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三)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四)建筑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检验实施细则73(五)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六)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二部分:73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七)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二部分: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八)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二部分: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九)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三部分:管件检验实施细则73(十)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部分:73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一)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三部分:73管件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二)

8、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三)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检验实施细则73(十四)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五)铝塑复合压力管第一部分:73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检验实施细则73十九、建筑外窗性能检验实施细则73二十、建筑幕墙检验实施细则73二十一、电器检测实施细则73(一)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检验实施细则73(二)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检验实施细则73(三)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检验实施细则73(四)家用开关检验实施细则73(五)配电箱检验实施细则73(六)家用插座检验实施细则73(七)电缆桥架检验实施细则73(八)家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检验实施细则73二十

9、二、主体检测实施细则73(一)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细则73(二)DDL-A型楼板测厚仪检验楼板厚度实施细则73(三)PROFOMETER 5型钢筋扫描仪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施细则73(四)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实施细则73(五)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细则73(六)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施细则73(七)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验细则73(八)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细则73(九)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检验细则73(十)ZY30型锚杆拉力计检验化学植筋抗拔承载力实施细则73(十一)ZY30型锚杆拉力计检验幕墙锚栓抗拔承载力73检验实施细则73二十三、钢结构检测实施细则73

10、(一)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73(二)钢焊缝X射线探伤实施细则73(三)钢焊缝磁粉探伤实施细则73(四)钢焊缝渗透探伤实施细则73(五)焊接球和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73(六)焊接球壁厚减薄量检验实施细则73(七)钢结构防腐涂料涂层厚度检验实施细则73(八)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检验实施细则73(九)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实施细则73(十)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扭矩系数检验实施细则73(十一)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实施细则73(十二)金属洛氏硬度试验实施细则73(十三)金属里氏硬度试验实施细则73(十四)钢结构变形检测实施细则73二十四、建筑基桩检测实施细则

11、73(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73(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73(三)单桩水平静载试验73(四)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检验实施细则73(五)钻芯法检测基桩实施细则73(六)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73(七)岩石锚杆抗拔承载力实施细则73二十五、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实施细则73(一)浅层平板载荷检测73(二)深层平板载荷检测73(三)岩基载荷检测73(四)部分复合地基载荷检测73一、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检验实施细则(一)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实施细则一、 依据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 目的及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中所用普通混凝

12、土立方体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三、 取样规定:1、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10C15C20C25C30C35C45C50C6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101520253035455060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3、 混凝土强度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

13、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确定。4、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建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方法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5、 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根据原材、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方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6、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一致,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性时,由连续的三

14、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规定:(1)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在预拌混凝土厂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四、 设备: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量程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必须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尤其对高强度混凝土,对压力试验机提出更高的要求。压力试验机要具有加荷速度显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为了保持不同试验室中的试验仪器性能指标的一致性,其鉴定周期为一年。并

15、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鉴定证书。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垫一钢板,与试件接触的压板或垫板的尺寸要大于试件的承压面,厚度大于25mm,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4mm,表面硬度大于55 HRC硬化层厚度为5 mm2、 其他量具:量程大于600mm、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3、 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五、 试验步骤:1、 观察试验室温度、湿度,并准确记录;2、 观察并测量试件尺寸(标准试件为150150150)、形状和公差,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试件的相邻面间的夹角为90,其公差不得超过0.5;试件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公差不得超过1

16、mm。3、 接通电源,启动油泵,检查试验机运行是否正常,油缸是否缺油。 (必要时须预热30min) 。4、 选定合适的档位。5、 放入试件,将试件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6、 转动手轮,调整丝杆,使上压力板离试件约5mm。7、 按“启动”键启动电机。8、 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按要求的速率控制送油阀加载,直至试件破裂。9、 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10、 清除试件碎块。11、 放入第二块试件,重复步骤68。12、 放入第三块试件,重复步骤68。13、 打开回油阀卸荷14、 在实验过程中,连续均匀的加荷:混凝土强度C30

17、时,加荷速度取每秒0.30.5Mpa;混凝土强度C30且C6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0.50.8 Mpa;混凝土强度C6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0.81.0 Mpa,并且在试件的周围设防护网罩。15、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记录试件破环时的破坏荷载。六 、结果计算:a)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公式为:fcc=F/A式中: fcc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F为试件破坏荷载;(N)A为试件承压面积;(mm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值精确至0.1MPab) 将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应精确到0.1 Mpa

18、)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c)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100mm100mm试件为0.9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由试验确定。d) 出据有效报告。(二)普通混凝土抗折试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目的及

19、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2、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表面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三、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机应能施加均匀、连续、速度可控的荷载,并带有能使二个相等荷载同时作用在试件跨度3分点处的抗折试验装置;(2)试件的支架和加荷头应采用直径为20-40mm,长度不小于b+10mm的硬钢圆柱,支座立脚点固定铰支,其他应为滚动支点。四、试验步骤:1、抗折强度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擦干净;(2)安装尺寸偏差不得大于1mm,试件的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支座及承压面与圆柱的接触面应

20、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3)施加荷载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0.020.0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且C60时,取每秒0.050.08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0.080.10Mpa。至试件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2、记录试件破坏荷载的试验机示值及试件下边缘断裂位置。五、结果计算:1、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1) 若试件下边缘断裂位置处于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线之间,则试件的抗折强度f (Mpa)按下式计算:FLf1=Bh2式中: F1-混凝土抗折强度(Mpa);F-试件破坏荷载 (

21、N);L-支座间跨度(mm);h-试件截面高度(mm);b-试件截面宽度(mm);抗折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2) 三个试件中若有一个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支外,则混凝土抗折强度值按另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若这两个测值的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值的较小值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值按这两个测值的平均值计算,否则该组试块的试验无效。若有两个试件的下边缘断裂位置于两个集中荷载作用线之外,则该组试件试验无效。(3) 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时,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尺寸换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2、混

22、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内容应满足本细则实测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值。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检验实施细则一、目的:为了正确测定砂浆抗压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二、依据标准:JGJ70-9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三、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水泥、砂、石灰和掺合料等为主要材料,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砌筑抹灰等用途的建筑砂浆的基本性能试验。四、仪器:1、主要仪器为液压式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示值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的试验机, 其量程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程的20%,也不大于全程的80%。五、检测过程:1、试件标准尺寸为70.7 mm70.7 mm70.7mm的立方体,实验室温度为203

23、。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尽快进行试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显著变化。试验前先把试件擦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 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 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2、把试件放在试验机的下压盘上,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阀,使接触面均衡受压。承压试验须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每秒钟0.5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a以下时,取下限为宜, 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至试件破坏,迅速打开回油阀卸荷,取下试

24、件将指针拨回零点。试验进行完毕后,清扫压盘处的碎屑,并定期对压力机进行保养。六、结果计算: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等于立方体破坏压力除以试件承压面积。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以六个试件测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 MPa。七、结论:1、当六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超过20%时,以中间四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2、最后出据有效报告。三、钢筋检测实施细则(一)钢材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实施细则一、 检测依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二、 评定标准:热轧光圆钢筋

25、 GB13013-1991 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低碳热轧圆盘条 GB/T701-1997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 冷轧扭钢筋 JC 3046-1998三、试验目的:用拉伸力将试样拉至断裂测定其力学性能。四、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五、仪器设备:1、试验机能满足标准测定力学性能的要求。(1)WA-100KN液压万能试验机 测量范围 0100KN WA-1000KN液压万能试验机 测量范围 01000KN(2)试验机测力示值误差不大于1。(5)试验机及其夹持装置应保证试样轴向受力。(6)加卸荷平稳。(7)试验机应备有调速指示装置,试验时能在标准

26、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活调节。2、根据试样尺寸测量精度的要求选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仪器,(1)游标卡尺: 0100mm ,精确度0.02 mm(2)钢板尺: 025 mm, 精确度1 mm(3)打标机。满标法 标点间距1cm。3、试验机及测量工具或仪器必须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六、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的取样和数量(一)数量规定: 1、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厂家、同一炉罐号、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批、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组成。2、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低碳热轧圆盘条每60t为一批,不足 60t仍按一批计。每批取试样一组。3、冷轧带肋钢筋每批不大于60t,每批取试样一组。4、冷轧扭

27、钢筋验收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尺寸、同一台轧机、同一台班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10t,不足10 t按一批计。每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件数量: 钢筋种类试件数量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热轧带肋钢筋2个2个热轧光圆钢筋2个2个低碳热轧圆盘条1个2个冷轧带肋钢筋每盘1个每批2个冷轧扭钢筋每批 2个每批1个(二) 取样规定:1、凡取2个试件的(低碳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除外)均从任意两根(或两盘)中分别切取 ,即在每根钢筋上切取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2、低碳热轧圆盘条冷弯试件须取自同盘的两端。3、试件在切取时,在钢筋或盘条的任意一端截取50cm后切取。4、冷轧扭钢筋的试样由验收批钢筋中随即抽取。取样部位距钢

28、筋端部不小于50cm。试样长度取偶数倍节距,且不小于4倍节距,同时不小于50cm。5、试件长度:拉伸试件标称标距250mm300mm弯曲试件 标称标距150 mm 同时还须考虑材料试验机的有关参数确定其长度。七、钢材力学性能主要试验项目及技术指标:(一) 试验项目1、拉力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2、冷弯试验(二) 技术指标(1)应力:试验过程中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商。(2)原始标距:L0施力前试样标距。(3)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4)屈服点 s 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上屈服强度:Re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

29、 下屈服强度:ReL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5)抗拉强度R m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6)断后伸长率(A):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7)断裂总伸长率(At)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8)最大力伸长率 :试样拉到最大力时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应区分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Agt)和非比例伸长率(Ag)。(9)屈服点延伸率(Ae):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屈服开始至均匀加工硬化开始之间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标距(Le)之比的百分率。(10)断面收缩率 (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的最大缩减量与原

30、始横截面积(SO)之比的百分率。八、试验条件:(一)试验速度试样拉伸速度可根据试验机特点及试样材质、尺寸及试验目的来确定,但需保证所测性能的准确性。拉伸速度规定为: 1、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况下,允许采用10-30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2、屈服后,试验机活动夹头在负荷下的移动速度为不大0.5L/min。必须平稳而无冲击地施荷。(二)试验温度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于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试验,试验温度为23土5。九、钢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试验室温度、湿度,并准确记录。2、试验前,先用游标卡尺复核钢筋的直径。(1)热轧光圆钢筋直径的测量精

31、确到0.1mm(2)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3)带肋钢筋肋高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的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度,精确到0.1mm。(4)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精确到0.1mm。(5)冷轧扭钢筋尺寸测量轧扁厚度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在试样两端量取。每端分别测量其截面两边缘和中央部位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为一端厚度。再取两端的算术平均值为冷轧扭钢筋横截面轧扁厚度。菱形截面测其两端横截面短向对角线尺寸,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菱形截面的

32、轧扁厚度。节距用直尺精度(1.0mm)量取不少于5个整节距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节距l1。(6)冷轧带肋钢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每列横肋高度取其平均值;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间距的方法,即侧取同一列横肋第一个与第十一个横肋的中心距离,后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的平均值。尺寸测量精度精确到0.02mm。3、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光圆试样横截面直径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中最小值,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并至少保留四位有效数字。So =1/4 d02d0 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测量原始横截面积应准确到0.

33、5,量度或测量装置的分辨率对于横截尺寸2.010mm的,不大于0.01mm,对于横截面尺寸10.0mm的分辨率不大于0.05mm。4、试验步骤(1) 根据试件的直径大小,选择适合的试验机。(2)接通电源,开机,按仪表面板的电源开关,电源开关指示灯亮。(3)按下“启动油泵”开关,启动油泵电机,通过手动控制盒上的按钮控制升降电机,带动丝杠移动下横梁于适当位置,调好夹持空间后,按手动控制盒上的按钮控制上夹头的“紧”按钮将试样夹紧。(依据试样的直径和宽度,选择适当的钳口,不可用大试样的钳口夹持小试样。钳口夹持试样的长度,应不小于钳口总长的2/3。否则造成横梁的钳口部位卷边损坏。)(4)清零和数据输入。

34、(5)将引伸计安装在试样上,定位、夹持好后,变形、负荷清零,将下夹头加紧。此时不可再清零,否则会引起测量误差。试验过程:关闭回油阀,监视速率显示,开始送油阀进行加荷,使速率显示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此时试样的负荷值、变形量及试验速率分别在负荷、变形、速率显示器上显示,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按手动控制盒上、下夹头的“松”按钮,取下试样。再按开启回油阀,关闭送油阀,按“油泵停止”开关停运油泵电机,使试台停止移动。5、试样首先用点或细划线标出原始标距。用锉或小钢锯在试样上标记原始标距,从试样的中点,向两边分别打标。钢材不同种类牌号标距不同。Q235 标距为10倍钢筋直径 HPB235 、HRB33

35、5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6、屈服点的测定: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按标准要求的加荷速度连续均匀而无冲击地施加荷载。1)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屈服强度,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2)上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U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上屈服点,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3)下屈服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实验数据区的SI 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下屈服点,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读取数据并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屈服强度。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强度计算公式:s=Fs/

36、So Fs 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s屈服强度(MPa); ReH=FsU/ So FsU 上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ReH上屈服强度(MPa);ReL=FsL/ So FsL 下屈服应力(N);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ReL下屈服强度(MPa);7、抗拉强度的测定:在不影响试样性能的情况下,采用10-30 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将试样平稳而无冲击地连续施荷直至拉断,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工作,打开回油阀卸荷。 抗拉强度显示:做完试验后按试验数据区的b键,在变形显示窗显示本次试验的抗拉强度,再按一次,键上指示灯灭,恢复变形动态显示。抗拉

37、强度计算公式: b=Fb/ So式中: Fb试样拉断后最大荷载值(N );S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b抗拉强度(MPa )。8、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拉断后标距部分长度L1的测量:取下断裂的试件,将试样断裂部分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1)直测法: 一般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有效。读取试验实测数据并记录。(2)移位法:为了避免由于试样断裂位置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而必须报废试样,可以使用如下方法:a、 试验前将原始标距LO细分为N等分

38、。b、 试验后,以符号X表示断裂后试样短段的标记,以符号Y表示断裂试样长段的等分标记,此标记与断裂处的距离最接近于断裂处至标距标记X的距离。如X与Y之间的分格数为n按如下测定断后伸长率:a. 如Nn为偶数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和测量从Y至距离为1/2(Nn)个分格的Z标记之间的距离。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 A(XY+2YZ-Lo)/ Lo100b. 如Nn为奇数,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和测量从Y至距离1/2(Nn)和1/2(Nn+1)分格的z和Z标记之间的距离。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 A(XY+YZ+YZ-L)/ LO100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伸长率()是试样在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

39、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L1-Lo)/Lo100式中 伸长率()L1试样原标距长度(mm)Lo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mm)十、试验评定:(一) 热轧光圆钢筋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尺寸测量:钢筋直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2)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820mm.(3)公称截面面积与理论重量.公称直径mm公称截面面积 mm2公称重量kg/m850.270.3951078.540.61712113.10.88814153.91.2116201.11.5818254.52.0020314.22.47(4)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应符合:公称直径直径允许偏差不圆度不大于 20 0.400.4

40、0(5)重量允许偏差公称直径 mm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812714205重量偏差测量: 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验数量不少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m, 长度逐支测量,精确到10 mm。试样总重量不大于100kg时,精确到1kg。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2、热轧光圆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GB13013-1991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s (Mpa)屈服点b (Mpa)s()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HPB2358-2023537025180d=a3、热

41、轧光圆钢筋试验结果评定(1)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均符和相应标准规定的指标。(2)作拉力试验的2根试件中,如有一根试件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三个指标中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即为拉伸性能不合格。取双倍数量复检;在第二次拉力试验中,如仍有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拉伸性能试验项目判定不合格,即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二) 热轧带肋钢筋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50mm。(2)公称横截面积与理论重量 公称直径mm公称横截面面积mm2理论重量kg/m628.270.222850.270.3951078.540.61712113

42、.10.88814153.91.2116201.11.5818254.52.0020314.22.4722380.12.9825490.93.8528615.84.8332804.26.313610187.994012579.8750196415.42(3)重量允许偏差应符合重量偏差的测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数量不小于10支,试样总长度不小于60 m。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0 mm。试样总重量不大于100kg。试样总重量大于100 kg时,精确到1kg。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100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公称直径mm实际

43、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612714205225042、热轧带肋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GB1499-1998 牌号公称直径s (Mpa)b (Mpa)s()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公称直径不小于HRB33562528-5033549016180d=3a180d=4aHRB400625285040057014180d=4a180d=5aHRB500625285050063012180d=6a180d=7a注:335 、400 、500分别为各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钢筋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须符合上表规定。按表规定的弯心直径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3、反复弯曲性能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45,后反向弯曲23。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