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8012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臭气处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P CJJ XXX201X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dor control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treatment plant 征求意见稿 201 发布 20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发 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dor control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CJJXXX

2、 - 201X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日期:201X年X月X日 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的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 则;2 术语;3 设计参数;4 设计;5监测和排放;6 检测和控制;7 施工和验收;8 运行管理。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

3、总院(邮政编码200092,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本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目录 1 总则12 术语33 设计参数53.1 臭气风量53.2 臭气污染物浓度64 设 计74.1 一般规定74.2 臭气源加盖84.3臭气收集94.4臭气处理105 监测和排放145.1 监测145.2 排放146 检测和控制156.1 检测156.2控制157 施工和验收167.1施工准备167.2施工167.3 验收168运行管理181 总则1.0.1 为使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厂)臭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控制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保护污水厂及其周边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4、,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污水厂臭气控制工程的设计、监测、检测、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也适用于城镇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臭气控制。 1.0.3 污水厂臭气的排放要求应根据环境评价确定,污水厂臭气应达标排放,对城镇污水厂厂界(防护带边缘)的臭气污染物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值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的规定,当厂区内臭气污染物集中收集处理后高空排放时,有组织排放源的排放限值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规定。 1.0.4 在污水厂臭气控制的同时,污水厂散发臭气的污水处理设施应与敏感建筑物之

5、间应有一定防护距离,并设置绿化带等隔离措施,防护距离应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1.0.5 需要臭气控制的污水厂,其规划和设计应包括臭气控制的内容,臭气控制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运行。1.0.6 在污水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通过科学规划,选择臭气产生量较少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合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采取必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减少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臭气的散发。1.0.7 污水厂臭气控制措施应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1.0.8污水厂臭气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6、的规定。2 术语2.0.1 臭气源 sources of odor污水厂污水、污泥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令人讨厌臭味的构筑物和设备等。2.0.2 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以人的感观检验为基础,采用三点臭袋测定法,用无臭的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到嗅辨员阈值的稀释倍数,将臭气气味予以数字化表示。2.0.3 敏感目标 sensitive object污水厂周边对臭气污染物敏感的建筑物和设施等。2.0.4 吸气式负压收集 pumped negative collection用密闭罩把臭气源局部或整体密闭,使臭气扩散被限制在密闭空间内,并使罩内保持一定负压,罩外空气

7、经缝隙流入罩内,防止污染物外逸。2.0.5 洗涤处理 washingtreatment臭气处理的一种工艺。采用水或含酸碱、化学氧化剂和助溶剂等物质的洗涤剂和臭气充分接触混合,将气体中可溶解的恶臭物质溶于水或使臭气中的污染物与洗涤剂中的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将恶臭物质去除的一种处理工艺。2.0.6 洗涤塔(器) washing tower提供洗涤液和臭气充分接触的装置,可分为填料塔、喷淋塔、板式塔、湍球塔、降膜式吸收塔、文丘里洗涤器和喷射吸收器等。2.0.7 压力损失 pressure loss 处理装置进出口处气流的压力之差,反映了气流经过处理装置或管道所消耗的能量。其计量单位通常以Pa表示。

8、又称压力降。2.0.8 液气比 liquid-gas ratio 洗涤装置中液体与气体的流量之比。2.0.9 空塔速度 velocity of empty tower不考虑洗涤塔内装入的物质,按空塔计算气流通过塔的平均流速,用气流的流量除以塔的总截面积而得到的数值。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s表示。又称表观速度。2.0.10 生物过滤 biology filter臭气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采用树叶、树皮、木屑、土壤、泥炭等有机物质作填料,臭气经过表面长有微生物的填料层,恶臭物质经传质和生物降解被去除的过程。2.0.11 生物滴滤 trickle biofilter臭气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采用多孔、比表

9、面积大的惰性无机物质作填料,臭气经过表面长有微生物的填料层,恶臭物质经传质和生物降解被去除的过程。2.0.12 生物洗涤 biology washing臭气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臭气经过与生物洗涤液在吸收塔进行气液接触,洗涤液中存在大量微生物,恶臭物质经传质进入生物洗涤液,随后在生物反应器中生物降解的过程。2.0.13 空塔停留时间 retention time of empty tower不考虑填料层体积,臭气在生物过滤或生物滴滤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2.0.14 填充密度活性炭层的质量与其占有的体积(包括空隙体积)的比值。2.0.15 沟流 channel stream在流固系统或气液系统中,

10、由于不均匀的流动,流体从阻力较小的通道,以较短的时间通过填料层的现象。2.0.16 等离子体 plasma当外加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被击穿产生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常温状态,可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和电晕放电产生。2.0.17 植物液 plant extracted essential oil以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等为原料,通过提取其中能和致臭成分发生反应的有效活性成分,经特殊的微乳化技术工艺配制而成的产品。2.0.18 漏光检测 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用强光源对加盖和风管的接缝法

11、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等渗漏部位和数量的方法。3 设计参数3.1 臭气风量3.1.1. 应根据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情况和周围环境要求,确定除臭构筑物和除臭设施。3.1.2. 除臭设施收集的臭气风量按经常散发臭气的构筑物和设备的风量计算,臭气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 Q1 + Q2+ Q3 (3.1.21) Q3= K(Q1 + Q2) (3.1.22)式中:Q 除臭设施收集的臭气风量(m3/h);Q1 除臭污水处理需除臭的构筑物收集的臭气风量(m3/h); Q2 除臭污水处理需除臭的设备收集的臭气风量(m3/h); Q3 收集系统漏失风量(m3/h);K漏失

12、风量系数,可按10%计。 3.1.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臭气风量宜根据构筑物的种类、散发臭气的水面面积、臭气空间体积等因素综合确定;设备臭气风量宜根据设备的种类、封闭程度、封闭空间体积等因素综合确定,可按下列要求确定:1 进水泵吸水井、沉砂池臭气风量按单位水面积10m3/(m2h)计算,增加12次/h的空间换气量;2 初沉池、浓缩池等构筑物臭气风量按单位水面积3m3/(m2h)计算,增加12次/h的空间换气量;3 曝气处理构筑物臭气风量按曝气量的110%计算。4 封闭设备按封闭空间体积换气次数68次/h计;5 半封口机罩按机罩开口处抽气流速为0.6m/s计。3.1.4. 除臭系统宜与通风换气系

13、统分开,难以分开时,对于人员需要经常进入的处理构(建)筑物,抽气量宜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计算。当人员短时进入且换气次数难以满足时,需要考虑人员进入时的自然通风或临时强制通风措施。3.2 臭气污染物浓度3.2.1. 污水厂臭气污染物浓度可采用硫化氢、氨气等常规污染因子和臭气浓度表示。3.2.2. 污水厂臭气污染物浓度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经验数据或按表3.2.2的规定取值。表3.2.2 污水厂臭气污染物参考浓度处理区域硫化氢(mg/m3)氨(mg/m3)臭气浓度(无纲量)污水预处理区域1100.5510005000污泥处理区域5301105000100,000 3.2.3.

14、 经预测后,周边敏感目标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能达到评价标准,应进一步削减污染源的排放强度直至达标,一般装置的处理效率不宜小于90%。4、设 计4.1 一般规定4.1.1 设计污水厂时,应采用臭气散发量少的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和措施,并通过臭气源隔断、防止腐败、设备清洗等措施,进行臭气源头控制。4.1.2 散发臭气量较大的构筑物在污水厂总平面布置时,应在满足工艺处理和功能要求外,还应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1 散发臭气构筑物应在污水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向;2 宜远离敏感的周边环境;3 污水和污泥等臭气散发量较大的构筑物宜分别集中布置;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宜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4.1.3 污水厂臭

15、气控制系统宜由臭气源加罩、臭气收集、臭气处理和处理后排放等部分组成,在满足排放要求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喷洒植物液等缓解臭气的措施。4.1.4 污水厂臭气控制满足周边环境要求时,还应考虑改善职工的操作运行环境。4.1.5 污水厂处理设备和构筑物应能满足加盖等除臭设施实施后的操作和运行要求。4.1.6 污水厂臭气控制方法宜根据处理要求、场地情况、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生物除臭为主,对排放要求高的场合,宜采用多种处理工艺组合。4.1.7 臭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应有妥善的处理措施。4.1.8 臭气处理装置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靠近臭气风量较大的构筑物,装置数量根据臭气风

16、量、臭气源位置、装置排放口与敏感设施位置、运行管理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当散发臭气构筑物布置分散时,可采用分区处理。4.1.9 除臭装置和风机设备可不设备用。4.1.10 当采用多台风机共同吸风时,每台风机前后应设置隔断阀。4.1.11 除臭装置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应采用隔声防噪措施。4.1.12 出风排放口应有防止水雾措施。4.1.13 当臭气处理装置在室内且对室内环境要求较高时,风机宜放在臭气处理装置后。4.1.14 除臭装置应根据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采取必要的防冻和保温措施。4.2 臭气源加盖4.2.1 臭气源加盖时应能满足污水厂正常的操

17、作运行管理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足正常运行构筑物内部和相关设备的观察采光要求;2 应设置必要的检修通道,加盖不应妨碍构筑物和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 3 应设置人员进入时的强制换风或自然通风的措施;4 应采取防止抽吸负压引起加盖损坏的措施;5应采取防止雨水在盖板上累积的措施,6风量较大除臭空间应考虑均匀抽风和有序补风措施。4.2.2 设备加盖时集气罩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设备的臭气点宜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进行收集;2 对有振动且气流较大的设备宜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3 采用半密闭集气罩时,宜减少集气罩的开口面积,且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应宜与臭气流运动方向一致;4 集气罩的吸气流不宜经过有人区域

18、再进入罩内。4.2.3 构筑物加盖时宜根据构筑物尺寸、运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水处理构筑物的密封盖宜贴近水面,跨度较大的构筑物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紧贴水面的飘浮盖。4.2.4 构筑物加盖采用轻型结构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时临时附加荷载;2 风、雪荷载;3 抽吸负压产生的附加荷载。4.2.5 罩盖和支撑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室外罩盖还应满足抗紫外线要求。4.2.6 根据需要宜在罩盖上设置透明观察窗、观察孔、取样孔和人孔,孔口设置应方便开启且密封性良好。4.2.7 构筑物不能上人的加盖罩应设有栏杆或设置明显的标志。4.3臭气收集4.3.1臭气收集宜采用负压吸气式,臭气吸风口的设置应减

19、少设备和构筑物内部气体短流和防止污水处理过程中泡沫进入收集管道。4.3.1 风管宜采用玻璃钢、UPVC、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作。4.3.2 风管管径应根据风量和风速确定,一般干支管宜为510m/s,小支管宜为35m/s。4.3.3 风管应设置支架、吊架和紧固件等必要的附件,管道支架、间距应符合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的有关规定。4.3.4 各并联收集风管的阻力宜保持平衡,各吸风口宜设置带开闭指示的阀门。 4.3.5 应统一布置所有管线,风管宜保持适当的坡度,在最低点设置冷凝水排水口,并有凝结水排除设施。4.3.6 管道架空经过人行通道时,净空不宜低于2m;架空经过道路时,不应影响设备进出,

20、并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管道支架和道路边间距不宜小于2m。4.3.7 吸风口和风机进口处风管宜根据需要设置取样口和风量测定孔,风量测定管段直段长度不宜小于15D。4.3.8 风机和进出风管宜采用法兰连接并设置柔性连接管。4.3.9 风压计算时,应考虑除臭空间负压、臭气收集风管沿程和局部损失、除臭设备自身阻力和使用时增加阻力、臭气排放管风压损失,并预留一定的富裕量。除臭风机的风压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3.9-1)式中:系统的总压力损失(Pa);通风机杨程(Pa); K考虑系统压损计算误差等所采用的安全系数,一般管道为0.10.15;通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空气密度、压力和温度;运行工况下系

21、统总压力损失计算中采用的空气密度、压力和温度。4.3.10 除臭风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机壳体和叶轮材质应选用耐腐蚀材料,轴应采用不锈钢材料;2 轴和壳体贯通处无气体泄漏;3叶轮动平衡精度不宜低于G6.3级,且应能24小时连续运转;4宜设有防振垫,隔振效率80。4.4臭气处理 洗涤处理4.4.1 洗涤处理臭气的设施应包括洗涤塔(器)、洗涤液循环系统、投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富液处理系统和除雾装置等。4.4.2 应根据恶臭气体的成份、浓度和排放标准,设置水洗、酸洗、碱洗、氧化等洗涤阶段并选择水或含酸碱、化学氧化剂和助溶剂等的洗涤剂,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容量大、选择性高;2 饱和蒸汽压

22、低、沸点高、热稳定性好;3 不易起泡、黏性小;4 化学稳定性好,腐蚀性小、无毒、价廉易得;5 洗涤产生的富液易于综合处理。4.4.3 应结合具体的工艺条件合理选择洗涤塔(器),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体处理能力大、气液相之间接触充分、气液湍动程度高,净化效率高。2 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积、液气比可调节、压力损失小;3 操作稳定、抗腐蚀和防堵塞;4 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维修方便。4.4.4 洗涤液循环系统一般由循环泵、不堵塞喷嘴、喷管、循环水箱、固液分离器、避震节、流量计等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洗涤液输送管道应安装固液分离器,并保证系统布液均匀;2 宜采用不易堵塞并拆装方便的螺旋喷嘴。4.4

23、.5 洗涤塔应设置尾气除雾装置。4.4.6 与酸碱或化学氧化剂接触的设备和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酸碱或耐氧化材料。4.4.7 宜根据恶臭气体浓度和排放要求,采用单级或多级洗涤工艺。 生物处理4.4.8 根据恶臭气体的性质、浓度选择适宜的生物除臭反应器。4.4.9 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工艺,空塔停留时间不宜小于15s,空塔气速不宜大于 200500m/h,单层填料层高度不宜超过3m。在寒冷地区宜适当增加生物处理装置的空塔停留时间。4.4.10 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填料层的有效体积和高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QT/3600 (4.4.10-1) H=vT/3600 (4.4.10-2)式中:V填料层

24、有效体积(m3);Q臭气流量(m3/h);T空塔停留时间(s);H填料层高度(m);v空塔气速(m/h)。4.4.11 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填料应具有比表面积大、过滤阻力小、持水能力强、堆积密度小、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和价廉易得等特性。生物过滤池填料的使用寿命不宜低于35年,生物滴滤池填料的使用寿命不宜低于810年。4.4.12 生物过滤池填料在设计空塔气速下的初始压力损失不宜超过1000Pa。4.4.13 生物滴滤和生物过滤除臭喷洒、洗涤喷淋补充水宜采用污水厂出水,喷淋水不宜含有余氯等对微生物有害的物质,喷淋前宜设置过滤器。4.4.14 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应设置检修口、排料口。4.4.

25、15 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应设有配气空间或导流设施。4.4.16 生物滴滤池填料支撑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4.4.17 当进气中含有灰尘等颗粒物质时,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前宜设置水洗涤等预处理。 活性炭吸附4.4.18 活性炭吸附宜用于进气浓度较低的除臭处理。4.4.19 应根据臭气浓度、处理要求、活性炭吸附容量确定吸附单元的空塔停留时间和活性炭质量。4.4.20 活性炭支撑板应满足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的机械强度要求。4.4.21 活性炭吸附除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去除臭气中的颗粒物;2 应根据臭气排放要求和活性炭吸附容量等因素确定活性炭的再生次数和更换周期;3 臭气温度不宜高于80 ;

26、4 臭气湿度过高时,应增加除湿措施;5 活性炭料宜采用颗粒活性炭,颗粒粒径宜34mm,孔隙率宜为0.5-0.65,比表面积不宜小于900 m2/g;6 活性炭层的填充密度宜为350-550 kg/m3; 7 活性炭可采用分层并联布置方式。 等离子处理4.4.22 等离子体法处理恶臭气体的可燃成分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4.4.23 等离子体反应区采用耐腐蚀和耐氧化材料。4.4.24 等离子体电源能稳定运行50000h以上。4.4.25 等离子体出口尾气应考虑臭氧消除装置。4.4.26 反应区气体流速宜为35m/s。 植物液处理4.4.27 植物液现场空间雾化处理适用于空间难以封闭场合的臭气控制或改

27、善操作环境。4.4.28 植物液应满足无毒、无燃烧性、无刺激性等要求,宜根据处理臭气的成分选择相应的产品。4.4.29 植物液除臭控制设备应根据臭气浓度、成份、环境条件等现场实际工况采用喷嘴连续或间歇雾化,并可根据季节变动适时改变运行频率。4.4.30 植物液输送管应采用耐腐蚀、耐压、耐老化管材,室外安装时宜考虑防冻保温措施。4.4.31 植物液从液管进入雾化喷嘴之前应设置过滤装置, 雾化控制设备提供的压力应与雾化喷嘴规格和工作压力相匹配。4.4.32 植物液也可结合洗涤塔进行处理,植物液洗涤除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组成包括洗涤塔(包括除雾器)、循环系统、给排水系统、加液系统及控制系

28、统;2 宜采用适合洗涤法处理的植物液;3 植物液洗涤塔宜采用填料塔型式。5、监测和排放5.1 监测5.1.1 污水厂宜采用臭气浓度、氨、硫化氢臭气监测因子或根据进水污染特征选择臭气监测因子。5.1.2 对厂区内臭气污染物集中收集或处理的有组织排放源监测,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的有关规定。污水厂厂界(防护带边缘)的臭气污染物监测,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的有关规定。5.2 排放5.2.1 恶臭污染物排放前应进行影响估算或进行恶臭污染物排放影响预测,厂区周边存在敏感目标时,应进行恶臭气体大气防护距离计算。5.2.2 采用高空排放时,应设置避雷设施,室外采用

29、金属外壳的排放装置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6、检测和控制6.1 检测6.1.1 操作人员进入加盖构筑物进行设备检修时,应配备硫化氢(H2S)和污泥气(CH4)的监测和报警装置。6.1.2 除臭系统宜设有风量、设备压降监测措施,宜设置臭气处理设备的检测和监测仪表。6.1.3 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应设置工作与事故状态的检测装置。6.2控制6.2.1 臭气处理装置宜采用集中监视、分散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6.2.2 风机宜采用变频器调节气量。6.2.3 采用成套设备时,设备的控制宜与系统控制相结合。7、施工和验收7.1 施工准备7.1.1 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核对图纸尺寸。7.1.2 应按设计要求

30、对预留、预埋件进行复核。7.2 施工7.2.1 构筑物和设备加盖加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筑物密闭加罩应密封良好;2 设备密封加罩应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3 在罩内施工结束前,罩内不应密闭且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4 宜设置可开启式的门、窗或孔,并保证设备所需的维修空间。7.2.2 风管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施工前应对风管走向、标高和位置进行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2 风管安装前应对外观进行质量检查,清除管内杂物,安装间隙中应将风口封闭;3 风管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坡度。7.2.3 生物除臭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填料装填应均匀,填料层与塔(池)体边

31、壁不留明显的缝隙;2 喷淋管道宜冲洗干净后再安装喷头。7.2.4 活性炭吸附除臭的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活性炭层应填充均匀,不应发生气体沟流现象;2 活性炭应不与铁质材料接触。7.3 验收7.3.1 风管系统和加盖加罩可采用漏光法检测,对漏风部位可采用听、摸、观察、水和烟等检漏措施检查,并做好标记。7.3.2 应检查处理装置密闭状况,了解处理设备的压降情况。7.3.3 应测定并调节各构筑物吸风口的风量,使总风量达到设计风量要求,并对系统的压损进行测定。7.3.4 具有喷洒的处理装置应检查喷洒动作的均匀性,单位时间的喷淋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7.3.5 应对调节阀门、风机、动力设备和配套仪

32、表的开关、指示等进行检查。8 运行管理8.0.1 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应防止污水和污泥的跑冒滴漏,定期清除易发臭的垃圾和沉积物等。8.0.2 操作人员对密闭臭气系统进行检修维护时,必须先进行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测定安全后才能进入,并佩戴防毒面具。8.0.3 应对臭气处理系统的臭气流量、臭气浓度和主要恶臭物质浓度进行定期监测。8.0.4 定期检查洗涤系统动力设备的压力、振动、噪声、密封等情况,定期巡视、检查和记录动力设备系统运行状况,并定期进行维护。8.0.5 污水加盖和收集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时巡视、检查集气罩、集气管道和输气管道的密闭状况,雨、雪、大风天气,应加强对输气管线和集气罩

33、的检查、巡视,集气罩的积雪应及时清除;2 应及时排除集气输送管道内的冷凝水;3 打开集气罩上的观察窗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安全。8.0.6 洗涤法处理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定期检查洗涤液的流量、温度、洗涤液pH值等参数;2 洗涤系统出现结垢、堵塞、短流等情况时,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3 洗涤系统长时间停机时,对处理设备进行清洗,保障系统通风。8.0.7 生物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对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系统的填料层压降进行定期监测。当填料层压降异常升高时,应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2 应定期监测生物过滤和生物滴滤填料层渗出液或循环喷淋液的pH、SS和COD

34、值,并根据渗出液水质变化调整喷淋系统运行条件;3 应定期检查填料层板结、压实、破碎等情况,并及时处理、补充或更换填料;4 应根据所处理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填料持水性能和生物过滤(滴滤)装置恶臭物质去除效果变化确定最佳的喷淋频率和喷淋量;5 生物除臭系统宜连续运行,如不需连续运行,可定期通气并喷淋,防止填料层产生厌氧区或干燥板结;6 应定期检查喷头堵塞情况,并及时清洁或更换堵塞的喷头。8.0.8 对活性炭吸附除臭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活性炭除臭系统的压降及时更换活性炭,防止因活性炭的粉化堆积产生堵塞;2 废弃的活性炭应装入专用的容器内,予以封闭,并送交专业部门进行集中处理。中华人民共

35、和国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CJJXXX-201X条 文 说 明制订说明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CJJXXX,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XX年XX月XX日以第XX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程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

36、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1 总则1.0.1 本规程规定了标准的目的。1.0.2 本规程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1.0.3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施条件,强调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污水厂厂界(防护带边缘)臭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要求,在进行水处理厂设计时,应采取措施使臭气达标排放,考虑到污水厂臭气散发点多且散,难以达到臭气全部收集的目的,主要控制厂边界的臭气物质浓度,经过处理后,污水厂厂界(防护带边缘)的臭气污染物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值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规定的要求,当污水厂采用高空排放时,除满足厂界

37、排放要求外,有组织排放源排放限值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规定。 1.0.4考虑到污水厂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臭气,污水厂散发臭气的污水处理设施周围与敏感建筑物应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和建设绿化带等隔离措施,防护距离的大小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1.0.5 规定了污水厂臭气控制措施的建设要求。1.0.6 臭气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臭气的控制和处理,而是从污水厂前期规划、处理工艺的选择、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合理应用,必要的自动化设备和相关的运行管理措施也可减少臭气的散发。1 在前期规划方面,可考虑污水厂和臭气散发构筑物远离敏感目标;通过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程序,控制散发臭气的污水排入污

38、水收集系统;2 在处理工艺方面,可考虑采用臭气散发少的处理技术,优化污泥浓缩和减少污泥停留时间。3 在处理设备选择方面,可考虑采用相对封闭的污泥转运、处理和处置设备,采用适当的控制技术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4 在运行管理方面,可考虑对污泥、浮渣的及时定期措施,有效减少污水厂的臭气散发量。1.0.7 规定除臭控制采用新技术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0.8 关于除臭工程尚应执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3 设计参数3.1 臭气风量3.1.1. 关于确定除臭构筑物和除臭设施原则的规定。除臭构筑物和除臭设施应根据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臭气情况确定,一般污水厂的进水格栅井、进水泵房、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

39、、配水井、厌(缺)氧池、污泥泵房、污泥浓缩池、储泥池、脱水机房、污泥堆棚、污泥消化池、污泥堆场、污泥处理处置车间等构筑物宜考虑除臭,对臭气要求较高的场合,曝气池可考虑除臭,二沉池及二沉淀出水后的深度处理可按不产生臭气考虑。格栅、螺旋输送机、脱水机、皮带输送机等与污水、污泥敞开接触的设备应考虑除臭,水泵等封闭污水、污泥设备可按不产生臭气考虑。3.1.2. 关于除臭设施臭气风量计算的规定。臭气风量按经常散发臭气的构筑物和设备的风量计算,对短时性操作或设备维修时的臭气散发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臭气收集措施,臭气散发风量可不计。3.1.3. 关于污水处理构筑物臭气风量的规定。集气量根据收集要求和集气方式确

40、定。当集气量太少,低于恶臭扩散速率或达不到集气罩内部的合理流态,会导致恶臭气体外逸;当集气量太大,会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用,若超出恶臭扩散速率太多,有可能满足不了处理设备的负荷要求,导致处理效率下降。实际除臭风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条件不具备时可参考以往工程经验确定。如日本下水道协会的脱臭设备设计指针,对各构筑物及设备风量进行了规定:1 格栅井、进水泵吸水井井口尽可能加盖,以减小孔口尺寸,除臭风量按单位水面积l0 m3(m2h)计算,臭气由井内抽出。格栅除污机、栅渣输送机、高架栅渣料斗应设置机罩,除臭风量按0.5机罩容积R的7次/h的换风量或者在机罩的开口处抽气流速为0.6m/s计算,并以二者中最小值

41、为准。2沉砂池尽可能加盖,以减小孔口尺寸,除臭风量按单位水面积l0 m3(m2h)计算,臭气由池内抽出。除砂机、沉砂输送机应设置机罩,除臭风量按0.5机罩容积R的7次/h的换风量或者在机罩的开口处抽气流速为0.6m/s计算,并以二者中最小值为准。3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集气量可根据多种方式确定。(1) 池上建造天棚,一般不除臭,仅作换气处理;(2) 池上加盖密封,按单位水面积2 m3(m2h)计算。4 生物反应池一般不除臭,如需除臭时,需加盖密封,除臭风量按曝气量的110%计算。5 污泥浓缩池除臭风量按单位水面积3 m3(m2h)计算,或者以相当于池内投入最大污泥量(应考虑污泥泵同时运行)时的

42、风量上增加10风量并以二者中最大值为准。6 脱水机房脱水机房的集气量可根据多种方式确定。(1) 带式压滤机(包括带检修走道的隔离室)按7次/h换风量计算。 除臭风量Q(m3/h)0.5隔离室容积R(m3)7次/h(每一机室上最好设4个吸气口)(2) 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仅在机械本体加机罩的场合) 除臭风量Q(m3/h)0.5机罩容积R(m3)2次/h(每一机罩上最好设4个吸气口)(3) 加压过滤机、真空过滤机 设置机罩时,除臭风量Q(m3/h)0.5机罩容积R(m3)7次/h(每一机罩上最好设4个吸气口) 设置集气罩时,除臭风量按7次/h,且3倍于集气罩投影面积的空间容积进行换气。3.1.

43、4. 关于除臭系统宜与通风换气系统分开等的规定。设计时应尽可能对除臭的对象进行单独封闭,避免臭气的稀释和扩散,使设计除臭风量减少到最低,所以除臭系统宜与换气系统分开,难以分开时,除臭空间内不宜低于最小换气次数。3.2 臭气污染物浓度3.2.1. 关于臭气污染物浓度表示的规定。污水中恶臭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可划分为硫化物、低级脂肪胺、芳烃、羟基化合物、醇类、酚类、低级脂肪酸、吲哚八大类,目前经常提到的主要有:H2S、NH3、(CH3)3N、CH3SH、CH3SCH3、DMS、CH3SSCH3、DMDS(二甲基二硫)、乙醛、苯乙烯等。根据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臭气中含有的污染物中以H2

44、S、NH3最为常见。表1污水中各类恶臭气体化合物的嗅阈值和特征气味 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25挥发性ppm(v/v)感觉阈值ppm(v/v)认知阈值ppm(v/v)臭味特点乙醛CH3CHO44气态0.0670.21刺激性,水果味烯丙基硫醇CH2:CHCH2SH740.00010.0015不愉快,蒜味氨气NH317气态1737尖锐的刺激性戊基硫醇CH3(CH2)4SH1040.0003不愉快,腐烂味苯甲基硫醇C6H5CH2SH1240.00020.0026不愉快,浓烈n-丁胺CH3(CH2)NH273930000.0801.8酸腐的,氨味氯气Cl271气态0.0800.31刺激性,令人窒息二丁基胺(C4H9)2NH12980000.016鱼腥二异丙基胺(C3H7)2NH1010.130.38鱼腥二甲基胺(CH3)2NH45气态0.34腐烂的,鱼腥二甲基硫(CH3)2S628300000.0010.001烂菜味联苯硫(C6H5)2S1861000.00010.0021不愉快的乙基胺C2H5NH245气态0.271.7类氨气味乙基硫醇C2H5SH627100000.00030.001烂菜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