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065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兰州至西宁段LXJL-1标段DK18+235DK104+066冬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贾 斌 审核: 王佰平 批准: 柳墩利 日期:2010年 11月 21 日 北京铁科院兰新铁路甘青段监理站2010年11月前 言为进一步规范兰新铁路土建工程监理一标段工程建设监理行为,明确施工监理工作关系,细化各专业监理工作的内容和质量控制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总体目标,兰新铁路工程监理一标监理站在监理规划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兰新铁路监理工作程序和监理实施细则。目 录1、编制依据41.1编制依据42、工程概况52.

2、1工程概况52.2主要工程数量62.3工程结构特点62.4设计工期及开、竣工日期63、冬期监理主要范围及重点73.1冬季施工工点73.2冬季施工工期时间的确定83.3冬季施工阶段监理控制重点93.3.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要点94、监理工作流程185、不同结构部位冬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85.1 梁体预制185.2 箱梁架设195.3 连续梁195.4 孔桩基础205.5 隧道工程施工205.6 CFG 桩施工215.7 路基填筑215.8 过渡段225.9 钢筋焊接226、冬期施工安全重点控制内容23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监理规划标准及规范、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3、准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补充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工程试验与检测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冬期施工管理(暂行)办法甘青公司标准化拌合站建设及工作手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4】120 号钢筋焊接及验收

4、规范JGJ18-84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LXJL-1段隧道、桥涵、路基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线路地理位置兰新铁路甘青段,监理LXJL-1标段线路总长度102.406km,其中DK1+700 DK18+235只包括站后工程,DK18+235 DK104+066包括新线建设和站后工程。线路自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宣家沟大桥(DK18+235)至福川隧道出口段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及临夏州境内,途径兰州市西固区和临夏州的永靖县,线路自兰新第二双线的宣家沟大桥新疆台尾DK18+235引出,跨过咸水沟,以12.58km的隧道穿过高家山,在焦家川附近以2孔100m连续梁跨越黄

5、河,而后线路继续西行至福川隧道出口(DK50+402);线路四跨湟水河,在下川口附近线路进入青海省境内,在青海省海东州民和县的东南边驼岭村附近设民和站,而后线路继续西行扩巴州购沟、米拉沟、松树沟至东炮沟大桥新疆台尾(DK104+066)。1.1.2设计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I级;正线数目:双线;最小曲线半径: 5500m;最大坡度:2;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2.2主要工程数量本监理标段共有路基14057m;桥梁26座,隧道14座,共计47627延米;无砟道床171.716单线公里;站场1座。2.3工程结构特点本标段包含

6、桥梁26座,其中巴州沟特大桥1046.31 m,2(1-24+(32+248+32)m连续梁+6-32+(32+48+32)m连续梁+3-32+1-24+7-32+3-24+(32+48+32)m连续梁),八盘峡黄河特大桥全长1332.1米,732简支梁(70+2100+70)m连续钢构+2332简支梁,施工方法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移动模架现浇等方法,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本标段14座隧道工程,其中10 km以上长大隧道两座,隧道具有埋置浅,地质条件差的特点,施工难度大,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风险。2.4设计工期及开、竣工日期本项目工程建设工期为48个月。计划2010年1月1日开工,20

7、13年12月31日竣工。2.5参建各方建设单位: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现场管理:甘青公司定西指挥部、西宁指挥部。安全质量监督:铁道部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设计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院监理单位: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港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3、冬期监理主要范围及重点3.1冬季施工工点表3.1.1 主要桥梁控制、重点工程一览表序号项 目中心里程主要情况说明1八盘峡黄河特大桥DK37+974.32270+2*100+70连续钢构2黑沟特大桥DK50+819.00L760.00M,简支3石门沟特大桥DK53+530.00L1720.00M,简支4

8、西河镇湟水河特大桥DK56+562.00L3488.00M、连续梁、简支5白川湟水河特大桥DK63+858.00L2056.00M,连续梁6洞子村特大桥DK67+565.00L1072.00M,简支7新庄湟水河特大桥DK71+148.00L2744.00,简支、连续梁8东垣渠特大桥DK83+562.00L1152.00,简支、连续梁9四道沟特大桥DK86+189.00.L3064.00,简支、连续钢构10东垣特大桥DK90+027.00L1408.00,简支11巴州沟特大桥DK93+410.00L932.00,简支、连续梁12米拉沟特大桥DK90+708.00L928.00,简支、连续梁13松

9、树沟特大桥DK100+136.00L552.00,简支、连续梁表3.1.2 主要隧道控制、重点工程一览表(转下表)序号项 目中心里程主要情况说明1国庆山隧道DK19+0221580米2芦草山隧道DK22+197.54657米3高家山隧道DK31+01612572米4新庄隧道DK39+1391002米5福川隧道DK45+054.510649米6朝家山一号隧道DK73+3101490米7朝家山二号隧道DK76+0603252米8天平顶隧道DK79+8104104米9民和隧道DK91+820.52131米10红崖村隧道DK94+327760米11米拉湾隧道DK95+4751450米12钟家一号隧道7

10、2米13钟家二号隧道DK98+586.52519米14松树桩隧道DK101+203.51553米3.2冬季施工工期时间的确定根据兰州市周边地区往年的气候情况,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五摄氏度时就进入冬期施工,本监理标段冬季施工期间定为每年11月中旬到来年3月中旬,共计4个月时间。3.2.1冬季施工的基本要求冬期施工定义: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 时、14 时及21 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 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进入冬期施工。当次年气温回升,连续7 昼夜不出现负温时,即可转入常温施工。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30%前,混凝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环

11、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前,混凝土不得受冻。3.3冬季施工阶段监理控制重点3.3.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要点(1)施工原材料水泥: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 级。对胶凝材料应采用包裹保温措施。骨料。粗细骨料必须置于防风、防雨的棚内,保证骨料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结物及宜冻裂的矿物物质,其他指标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要求。粗细骨料拌合前必须置于暖棚内,暖棚内温度不低于5。外加剂。在冬期施工期间,选用具有防冻性能复合减水剂,其各项品质指标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要

12、求。严禁使用含氯盐类防冻剂,严禁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自行将减水剂与防冻剂混合使用。外加剂应存放在室内保温,储罐要包裹保温,防止液体外加剂结晶。钢筋。钢筋和预应力筋应存放于室内或进行严密覆盖,选择低温韧性良好的焊条。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在棚内进行,加工棚三面用墙板封闭挡风(迎风面必须封闭)。钢筋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不低于0,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钢筋采用电弧焊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其他混凝土用原材料。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有关规定拌合站和储料仓的必须封闭,在进料口挂门帘,在料棚外铺设棉被等保温材料的方法来保证

13、拌合站内的温度。通过搭建加热用的锅炉房,敷设管道,采用地暖供热的方式来保证砂、石料的温度。(2)施工温度搅拌混凝土前,可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拌合用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度。当冬季施工中砂、石料和水的温度较低,其拌合物搅拌合成后的所需温度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则采用对拌合用水进行加温,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水泥、外加剂采用自然保温,不得加热。(3)混凝土配置及搅拌投料前,检查是否用热水冲洗搅拌机,然后投骨料、加水、搅拌,最后再加水泥、外加剂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至150s 以上。检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要定期观测拌合用水加热温度、

14、混凝土出料及入模温度,并做好记录,必须达到规范要求,要观测运输过程中、施工中等温度损耗。确保施工温度符合规范要求。3.3.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养护监理控制要点(1)混凝土搅拌必须在暖棚内进行,棚内设取暖措施,棚内温度不低于10。(2)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相关要求(5)。主要措施应以加热拌合用水为主,辅以骨料、外加剂保温,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不能分别投料时不高于60。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3)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水,充分搅拌后再投入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搅拌时间以最后一种材料投入

15、搅拌机内开始计算。搅拌时间一般较正常温度下延长50%左右。(4)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冻裂的矿物质。(5)输水管、送料带、混凝土罐车、泵车和管道采取遮蔽、包裹等保温措施,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散失。(6)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7)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控制砼拌和物的出搅拌机温度不低于10,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预制梁采用蒸汽养护方式时,混凝土含气量不得超过4%。(8)浇筑前,

16、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圬垢。(9)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当混凝土不需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冻结时,对于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混凝土。(10)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并尽量缩短每层浇注的分段长度,减小混凝土的散热面。3.3.3桥梁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1)墩台身养护与拆模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立即进行防寒保温,防寒保温措施分为蓄热法和外部热源加热法。当室外最低气温高于-1

17、5时,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冷却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不大于15m-1的工程应优先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但应保证混凝土结构小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采用蓄热法时,可采取对模板用保温材料包裹,顶面用保温材料覆盖的方法,应对结构的边棱角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应采取防风措施。当蓄热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暖棚法。暖棚应在浇注混凝土前预先搭设。 暖棚由双层脚手架做骨架,外侧使用篷布或草帘+彩条布以及其他保温材料构成,待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顶部使用同样方法覆盖。在暖棚内设置加热设施,棚内温度不得低于5。推荐采用电或炭火加热水的方式增温。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且高于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浸水冻融条件下混凝

18、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安排专人对结构物进行温度测量,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温度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温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后,放可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应边拆除模板边内用塑料布外用棉被对拆除部分包裹,包裹时间自拆除模板时计不得小于21天。采用暖棚法时,混凝土模板拆除完毕后可拆除暖棚。冬期施工不得直接洒水养护,掺防冻剂的砼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养护;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温度,且砼强度小于3.5MPa时,应采取加温保护措施;当拆模后的砼的表面与环境温

19、度差大于15时,砼表面应覆盖保温养护。模板拉杆孔道应在冬季进行封堵,防止水进入产生冻胀。(2)拆除模板和保温层符合下列规定:当混凝土已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强度后,并规定的抗冻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包裹,采用棉被等保温材料继续进行保温养护,确保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温差满足要求。(3)预制梁蒸汽养护及后期养生冬期预制

20、梁混凝土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在施工前应预设保温养护棚,保温养护棚保温材料可采用双层蓬布或内棉被外蓬布的方式。保温棚应包裹严密不透风,保温棚与梁体顶板间应保留一定净空,四周均应有富余量。在预制厂内设置锅炉房,安装全自动锅炉及其配套设备,铺设蒸汽管道到每个生产台座,并在其旁边设置蒸汽管道出汽口,安装专用的供气阀,以控制蒸汽的输送速度。锅炉的吨位应选择合理,满足使用要求。养护罩内蒸汽管道的布置要合理,要能使棚内的蒸汽充分对流,温度均衡。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立即用养护棚将其封闭,通过预通蒸汽的方法保证静停期间棚温不低于5,灌筑完4h后方可升温,静停时在棚内温度较低情况下可适当

21、延长静停时间至6个小时。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养护期间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个别最大不得超过65;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梁体拆模(放张)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及环境等通过试验确定。严格控制梁体养护温度和升、降温速率。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时间、升降温速率需依据试验、工期进度、效益分析确定。施工单位试验室应模拟现场实际达到的养护方式进行试验,必要时需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梁体蒸汽养护避免出现温差过大、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开裂。选择箱梁进行测温,合理布置温度测量点,以能测量出梁体各部位的温度为宜。具体

22、做法是箱梁两外侧蓬内、内箱、混凝土芯部、混凝土表层各布置两个点。安排专人连续观测记录,升温阶段每0.5h观测一次、恒温阶段每1小时观测一次并填写记录表。及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升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蒸养期间保证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为了降低温差裂纹产生的可能性,拆模前宜进行预张拉。为保证梁体施工质量,梁体宜在制梁台位蒸养棚内养护到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内包塑料薄膜外覆盖棉被进行蓄热养护,养护龄期自拆除模板时开始计算不小于14d。(3)预应力孔道压浆应搭设暖棚,保证棚内

23、温度在5以上,确保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在正温下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要求不泌水,适当早强。浆体搅拌时,适当控制水温,水预热温度不能影响到浆体稠度以及其他性能。水泥应保温,不得露天存放。浆体应采用700转/分钟的高速搅拌装置,降低水灰比至0.3以下;可增加保水性材料(如粉煤灰、硅灰)减少泌水;可添加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并适当掺加引气剂;应用毛细水泌水试验,检验浆体的泌水性能压浆前,孔道及两端必需密封,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管段内吹净,管道内不得存水。然后进行压浆。压浆后三天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预应力孔道内的浆液,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3.3.4隧道冬季施工进入冬季施工时,本标段

24、隧道工程都已进入隧道洞内施工,对于在洞内200m以上施工的隧道,不考虑冬季施工因素;对于在200m以内施工的隧道,则应在隧道洞口加挂挡风帘布(预留出通风带位置),以保证洞内施工温度。洞外工程需要考虑冬季施工因素。3.3.5混凝土温度检测与质量检查措施(1)定期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搅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3次。(2)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间至少每6h检测1次。当采用蒸汽或电热法养护时,在升、降温期间每1h检测1次,在恒温期间每2h检测1次。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3次。(3)检测混

25、凝土温度的方法检测混凝土温度的方法可概括为后置式、预埋式和非接触式。后置式系在混凝土构件的适当部位预留1012mm孔洞,其深度视构件尺寸和量测要求而定。测温时在孔内放置温度计。预埋式系在混凝土构件的适当部位将康铜铜或铬镍镍铜热电偶的接点或其他热敏电阻元件预埋于混凝土中,通过联接的电位差计,直接测读各点的温度。非接触式系通过红外技术直接读取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在结构偶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可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当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时,测温孔应在离热源不同的位

26、置分别设置;大体积结构的测温孔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置。检测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根据工地条件,可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检测混凝土的温度。(5)冬期施工的混凝土除应按相关规定制作标准混凝土试件外,尚应根据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增加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施工试件不少于2组,此种试件应在解冻后方可试压,用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检测。(6)以上检测均应作记录。 4、监理工作流程检查施工单位冬期施工方案检查拌合站、梁场施工现场防寒准备工作物资、设备、锅炉、蒸养棚保湿物资到场检查混凝土拌合拌合加温,出机温度、入模温度检查梁场、施工现场保温措施

27、检查施工现场暖棚温度、施工现场旁站检查混凝土浇筑、拆模温度检查拆模后养护温度控制和检查5、不同结构部位冬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5.1 梁体预制采取整体保温棚蒸汽养护措施。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且能保证棱角完整。当环境温度低于0,应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方可拆除模板;脱模后及时覆盖。梁体蒸养后,梁体与棚内温度一致且棚内温度与棚外温度差不大于15时移至存梁场养护,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移梁;采用表面喷涂养护剂及保温材料包裹,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后张预制梁完成后,宜在48h 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并掺加引气剂;压浆时及

28、压浆后3 天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安装温度自动监控设备。5.2 箱梁架设进行冬期施工的架梁工程项目或工序,在入冬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期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保能缩短工期。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冬期施工方案安排,提前组织有关机具、设备和保温材料进场。做好冬季施工支座锚固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施工时,运梁施工、架梁施工、顶移梁作业工序要采取防滑措施,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冬期施工的要点。冬季架梁施工作业时,锚固砂浆料要存放在防寒棚内,水要进行

29、预加热,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浇筑完成后,要采用围挡和覆盖措施,直到落梁为止。5.3 连续梁预应力箱梁由于其受力的特殊性以及压浆、张拉等工序较多,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温度控制上更增加了控制难点,针对玉门指挥部管段气候特点、工期要求,只进行支架段的冬施,其他节段不再冬施。采用暖棚法施工,确保温度不低于10。在大风及突然降温天气时不进行拆模及预应力孔道灌浆作业;低于-10时不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5.4 孔桩基础泥浆配料中掺加降低泥浆冰点材料,使泥浆保持循环而不被冻结。钢筋笼入孔前须实测孔内泥浆温度,当温度低于10时,应对泥浆预热至10以上。钢筋笼对接前对施焊部位进行预热,采取防雪挡风措施,

30、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能够缓慢冷却。桩身浇筑后对冻结线以上及时进行覆盖。5.5 隧道工程施工隧道内混凝土工作施工面环境温度达不到5时,应采用支架与保温材料封闭洞口,使洞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可根据隧道轮廓使用型钢或钢管在洞口搭设支架(桁架),并使支架(桁架)与洞口连接紧密,基础固结牢靠;在支架外侧使用篷布覆盖,并用压条将支架上的篷布与洞口固定,并在底部适当位置预留车辆、人员通道活动开口。当采用上述措施后,混凝土施工工作面温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应在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面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取暖设施,有条件的可以使用锅炉通入暖气增温,确保环境温度,确保混凝土不受冻。为防止在洞门封闭后降低通风效果,在洞口篷布正

31、面顶部预留通气孔,方便洞内空气排出。并注意洞内降尘,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温度降低。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洞内温度在5以上时,对混凝土可采取洒水养护,用于养护的水与混凝土温差不得大于15。5.6 CFG 桩施工CFG 桩施工时,为保证成桩质量,成桩时桩顶应加盖不小于冻结深度的土层保证冻结深度达不到桩身。应对CFG 桩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保温或加热,保证浇筑时混凝土温度在5以上。CFG桩成孔后立即浇筑混凝土,然后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桩顶,进行蓄热养护,在CFG 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挖凿桩头。5.7 路基填筑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连续15d 时,按冬季施工执行,如遇大雪等

32、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施工。取土场焖料应在白天气温为正温或较高时进行,且灌水完毕后及时采用棉被等保温材料覆盖保温,防止冻结;当气温较低或接近0时,填筑过程中不得进行二次补水增湿,避免填料受冻。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填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施工地段路基表面的积雪或冻结的土层须清除、薄冰须融化后方可进行。施工前须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合理划分施工区段长度(原则上不宜超过100 米),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快速施工,保证开挖、运填、碾压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路堤填筑宜选择在白天气温为正

33、温时进行,且须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减薄20%35%或控制在30cm 以内,经压实、检测合格后,在进行下一层填土施工前应采用棉被或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防止冻结。5.8 过渡段应选择在白天正温以上的时间段施工,当气温在0以下或遇降雪等天气不得进行施工。级配碎石拌合站的碎石等集料应采用封闭料棚或帆布等覆盖存储,防止受冻或混入冰雪。拌合料运输过程中顶部须进行覆盖并尽量减少运输时间,防止拌合料冻结。拌合料运至现场后须快速摊铺、整平与压实,已铺拌合料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填筑完成工作面应及时采用草帘、棉被等覆盖物进行覆盖保温。如进行上一层填筑时,下层出现冻结情况的,须将冻结层清除后方可进行再次

34、填筑。5.9 钢筋焊接钢筋加工和焊接宜在室内或钢筋场进行,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必要时可采用火炉等形式提高环境温度,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当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时为钢筋负温焊接,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应对施焊后的全部接头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并剔除不合格。负温焊接时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钢筋在负温条件下采用绑条焊或搭接焊时,绑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

35、缝与绑条搭接端部的距离应等于或大于20mm。绑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3 倍,焊缝宽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0.7 倍。焊接的第一层焊缝应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所有冬期施工的钢筋焊接,其验收、抽查频次加倍。6、冬期施工安全重点控制内容冬期气候寒冷,施工场地内的冰雪多,供暖火源多,用电量大,冬期施工除应按常温下安全生产

36、的一般规定外,还应严格检查以下安全保证措施。检查是否对参加冬期施工的全体员工进行冬期施工安全知识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期,是否坚持定期安全学习,工前安全讲话,工中安全巡视,工后安全总结和教育。检查是否有详细的冬期施工安全制度,做好各岗位安全职责明确,并配齐冬期施工安全防护用品以及防寒防冻防滑等劳动保护用品。施工中涉及用水的工作,要做好排水系统的规化和建设,防止施工废水漫流结冰,形成安全隐患。霜雪天后,及时清除施工场地和道路上的冰雪,上下人员的楼梯、工作平台等人员活动多的部位要保持干燥,设置必要的防滑设施,防止溜滑发生安全事故。下班后,容器、管道内的余水全部放干。加强机械设备冬期防寒、防冻

37、、防火、防滑安全管理,机械设备要使用与气温相适应的防冻剂,防止冻胀事故。安排专人负责热源、火源的管理,供暖设备使用中不得离人,使用完毕后做到人走火灭,暖棚内、工棚内禁止用明火取暖。火灾危险地区、人员聚集地区,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灭火器材。加强各种压力容器的管理,压力计等仪器仪表工作状态良好,禁止对乙炔瓶、氧气等压力容器加热,并应远离热源,严防爆炸事故发生。加强用电管理,供用电系统由专业人员安装和管理,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拆改。经常检查维护供电线路和电力设备,根据最大用电量检查供电线路和设备是否有足够的容量,用电设备要采取防漏电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寒、防冻、防溜、防滑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提梁机、架桥机、运梁车装梁人员等需要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滑鞋和防寒服,同时拴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以防高空坠落和防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