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8222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东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2009年11月20日,主要内容,国内外物流业发展概况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南京市物流业问题分析及发展建议,1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概况,我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世界重要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概况,1.1 我国物流业发展概况,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区域,伴随着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巨大

2、的物流需求,促进了区域物流市场的繁荣,使其成为我国物流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是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是大的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特点有:物流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区域物流协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趋势逐步显现,(2)中部地区,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升级初见成效,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和层次有了显著提升。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是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西部地区战略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

3、之一。其物流发展总体情况: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效率明显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基础发展坚实重点物流项目建设顺利,物流园初具规模物流信息化改造力度加大,示范带动作用显现,(3)西部地区,近年来,西部地区物流需求不断扩张,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物流企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以关中城市群为例,其物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公路: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铁路: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以及今后宝天、宝成、阳安、候西、南同 蒲、西康、宁西铁路的陆续开通,凸显了关中城市群作为承东启西、联系南

4、北的交通枢纽地位。物流经营主体初步发展,(4)香港,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拥有优良的天然深水港和高效率的大型国际机场,是世界一流的物流枢纽。物流业已经成为香港四大支柱经济之一。海运:拥有9个码头24个泊位,由5家私营企业投资、拥有和经营,为超过200家船公司和380条航线提供服务至500个目的港。空运:有70家航空公司提供3900定期航班由香港飞往全球130多个目的地,空港货运量自1996年起全球排名第一,目前香港每年处理超过200万吨的空运货物。交通运输:交通四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为物流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物流信息平台:香港是全球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重要研发地,香港特区

5、政府把RFID技术视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因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物流企业:香港地区集聚了众多的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来香港设立亚太区总部,或者把香港的办事处升级,用作管理区域甚至全球业务的基地。本土物流企业数量众多,约有3000家物流企业,主要从事货运贷理和集装箱拖车等业务。,1.2 世界重要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概况,随着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物流高科技技术、先进设备和管理手段的广泛应用,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区域或者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以共同配送为主导的物流发展趋势,物流企业也逐渐向集约化、协同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1)汉

6、堡,汉堡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谷地北端,是一个深入内陆100多公里的内河港口,是一个兼河港、海港和自由港为一体的市内港口,是两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主要海港和口岸之一,是西欧主要进出口贸易中心。汉堡的物流业发展状况:汉堡港的集疏运系统相当发达,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发展均衡。通过铁路运输可以直接到达东欧、南欧等地;内河水路运输与欧洲丰富的水网相连接;发达的沿海支线运输则可以通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英伦三岛。拥有先进的物流信息化系统,高效的物流服务。拥有著名的DAKOSY,即数据通讯系统,与德国铁路全面联网,因而提高了运输效率;与海关联网,因此能进行计算机输入报关。货物代理可在汉堡作为入境港使用ED

7、I通讯方式办理欧盟的海关手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港口物流优惠政策。凡进出或转运货物在自由港装卸、转船和储存,不受海关的任何限制,货物进出不要求立即申报查验,甚至45天内转口的货物也无需记录;货物储存的时间不受限制;货物只有从自由港输入欧盟时才需要向海关结关,交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税等。,(2)鹿特丹,鹿特丹是荷兰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物处理港口。鹿特丹港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港,共有7个港区,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鹿特丹港吞吐的货物80%的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大量的货物在港口通过一流的内陆运输网进行中转,48小

8、时内可运抵欧共体各成员国的目的地。鹿特丹区域物流发展呈现以下特点:配套设施:码头、堆场、仓库、道路、环保设施、支持保障系统非常完善,管理设备和操作手段高度现代化;物流园区:拥有Eemhaven物流园区(50万平方米)、Botlek物流园区(87万平方米)和Maasvlaskte物流园区(125万平方米)。这些物流园区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港口发展: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3)釜山,釜山是韩国东南

9、经济圈的经济和物流中心,是依托釜山港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釜山港是韩国的第一大港口和世界第5大集装箱货运港口。目前韩国出口货物总量的40%、集装箱货物总量的81%、全国水产品总量的42%都由釜山港处理。釜山市物流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物流发展环境便捷。釜山港深水航道泊位终年不冻,陆岸防波堤可让船舶在港口内部避风,确保集装箱船舶安全。港口物流信息化飞速发展。拥有EDI技术、码头管理系统和堆场管理系统。釜山港构筑了PORT-MIS港湾运营信息系统,从船舶入港登记、船舶交税到货物出入港口、支付港口费用等业务都可以通过系统得到快速处理。开辟建设了自由贸易区和科技产业园区。釜山致力于开辟自由贸易区及科技产业园

10、区,用税收、劳动力、土地使用、便利经营等优势,通过港口带动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功能发展,使国际港口、航运和物流产业联动。制定了一系列有益于物流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为物流公司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建立评估激励机制,促进码头公司提高作业效率。,(4)新加坡,新加波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宽敞,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2008年,新加坡港以260多万标箱及两位数的增幅,再次雄踞国际港口的榜首。新加坡物流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基础设施良好。交通运输以地铁和公路为主,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面发展其国际航空运输路线和国际海运路线,与

11、国际市场建立了全方位的连接渠道。以发展区域物流枢纽为导向。将发展成为区域内物流枢纽的战略目标,以转口贸易为其主要的物流服务对象。综合应用多种高科技技术发展物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条码及扫描技术、GPS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来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效率。物流行业集中度高。新加坡物流企业集中于港口和机场周围,集聚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综合服务,较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服务专业化程度高。物流企业组建实现了业务经营的专业化,企业一般为某一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或者为不同行业提供某一环节上的物流服务。,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2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南

12、京市物流业发展外部环境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2.1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外部环境,南京濒江临海,位于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它东临上海,是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地区和中国最繁华的沪宁城市带中的重要城市。南京本市的经济发展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最基础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形成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包括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为南京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1)南京市经济发展环境,2008年,南京市经济继续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在继2007年实现18.38%的增长后实现14.95%的增长。而与物流业发展紧

13、密相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2067.18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775亿元(如表2-1所示;图2-1所示),年均增速高达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9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2008年,南京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达到6472.23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图2-2),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049.9亿元,轻重工业比调整为16.2:83.8。规模以上工业企

14、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产值6339.33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0%,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155.18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8.2%。2008年,制造业货物库存额7069.49亿元,产品周转较慢,物流需求未有效释放。,南京市2003-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图,进出口贸易总额,2002年,南京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0.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0.11亿美元;相对于1978年出口商品收购值达1.72亿美元的水平,贸易总额实现飞速发展。2008年南京市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为405.92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出口总额235.97亿美元,增长14.

15、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南京市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南京市2004-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五”期间,南京消费品市场以平均14.6%的幅度递增,2005年已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5亿元,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1.7%。进入“十一五”时期,南京市社会消费品总额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2003-2008年期间,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了两倍多。,南京市2004-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南京市公路交通的货运量占比

16、重最大,占主导作用,水路其次,铁路和航空最少,这是由各种运输方式的自身特点而定的。2005-2008年,南京市公路和水路的运输量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在货物周转方面,水路运输的货物周围量所占比重最大,在南京市货运周转量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2004-2008年,所占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铁路运输所占比生重逐年下降,这主要是归于沪宁线客运繁忙对货运的挤压,以及长三角地区公路体系的日趋完善。,南京市2005-2008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货运量 单位:万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 单位:万吨公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所占比重,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南京市2005-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

17、量及标箱数,(2)南京市产业结构,支柱产业反映了一个城市、地区和国家的总体经济结构。支柱产业所 产生的物流需求量可以直接反映南京市社会物流需求总量。南京市支柱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非常突出,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近70%。2008年,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325.06亿元,增长8.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8%。除了支柱产业外,南京作为华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商贸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也很高,商贸业产生的物流需求量也非常庞大。,2002年南京编制了南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5年8月,南京

18、推出了包括龙潭物流基地、王家湾(丁家庄)物流基地、南京空港物流基地、幕燕金属物流中心等4个现代物流集聚区项目的十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2006年,南京提出力争通过5至10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具有辐射、聚集、示范、引领功能的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3)南京市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总体来说,南京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基地建设加快沿江物流资源开发完善口岸环境、建立大通关体系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支持大型物流项目建设扩大物流业对外开发,(4)南京都市圈区域环境,“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

19、淮安市的盱眙县、金湖县,安徽省的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的全部行政区域,巢湖市的市区、和县、含山县。,2004-2008年各市地区生产总值,2004-2008年七市地区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近年来,南京都市圈紧紧抓住长三角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与上游城市的产业对接,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富有特色的工业集聚带,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化、钢铁、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优势。从8个地区各自产业优势的比较来看,淮安、滁州、巢湖3市的第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扬州、镇江、马鞍山在工业制造业上有优势,南京、芜湖在第三产业上有优势。如果能发挥各市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整合区域

20、要素资源,必将提升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南京市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将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即以南京、淮安、淮南、马鞍山为主的能源、钢铁产业集群;以合肥、南京、芜湖、镇江、滁州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南京、合肥、扬州、无锡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南京、巢湖、泰州、铜陵等为主的石化、纺织产业集群和以扬州、常州、芜湖、蚌埠等为主的食品药品产业集群。从这五大产业集群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在都市圈中的地位非常明显,是其中四个产业集群的中心城市,这表明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形成了联动发展态势。四大产业集群中,南京市所占份额都相对较高,在都市圈支柱产业中的领

21、先地位非常明显,这就为南京立足都市圈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南京的商贸业对都市圈的辐射能力也不断加强,这为南京立足都市圈发展服务性物流服务奠定了基础。,南京产业地位,2.2 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已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南京市公路四通八达,铁路有我国最繁忙的沪宁线,水路有长江黄金航道,航空有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禄口国际机场。铁路南京是沪宁、津浦、宁芜、宁启四条铁路交会点,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沿江高铁的交汇点。铁路客货运直接服务于苏、皖、赣三省和上海市辐射至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各地区。2007年,南京铁路完成营

22、业里程134.5公里,占全省8.3%。铁路客货运直接服务于苏、皖、赣三省和上海市,辐射至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各地区。重新修建的南京站既是富有现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符合一体化交通衔接要求的综合性客运枢纽。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辆与铁路客运站基本实现无缝对接。,公路近年来,南京公路总量持续增长,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南京是交通部确定的45个公路货运主枢纽之一,目前有104、205、312、328四条国道及宁沪高速、宁合、宁通、宁芜等8条省道。在“十五”期间南京规划建设“十一射两环六通道”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骨架层、干线层、次干线层三个层次,构筑“环+射”的路网格局。,截至

23、2007年底,南京市公路总里程(含村道)达到994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50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5.5%;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07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0.8%,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南京市公路网,水运南京港辖区范围100公里,港口现拥有万吨级泊位14个;千吨级泊位51个;浮筒泊位16个;仓库59338平方米;堆场面积477878平方米;港区铁路18公里;各类船舶147艘;各类装卸运输机械设备343台套。,拥有我国内河专业化程度领先的集装箱生产线,最先进的散货生产线,煤炭装卸生产线,液体化工产品中转生产线和长江上唯一的商品汽车滚装泊位。港口采用了先进的

24、通讯导航系统和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完善的质量保证系统,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及时、经济、完整。,截至2007年底,南京市内河航道(不含长江航道)645km,其中等级航道159km,等外航道486km;南京港口拥有生产码头泊位268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2个。,航空航空运输迅猛发展,货运快速增长。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距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为35.8km,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互为备降机场。南京已开通了42个国内主要城市、19个国际和2个地区城市的120条航线,与法兰克福、新加坡、首尔、东京、大阪、曼谷、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城市有直

25、达客运航线。从市区到机场已建成一条29km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并连接沪宁、宁杭、宁通、宁连等高速公路,地面交通十分便捷。,2.3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1)南京市物流业总体情况,南京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业务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达264.18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比重14%。物流业的发展保持了与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同步,达到11.1%。与此同时,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8年降至16.1%。,2008年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构成,2008年南京市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达到11248.26亿元,比2007年增长11.1%。,社会物流总额,2005

26、-2008年南京市社会物流总费用,2007年南京市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社会物流总费用,2008年,南京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60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与全市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南京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1%。,2005-2008年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2008年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增长,达到26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南京市社会物流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4%,是发展南京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增加值,(2)南京市物流基地建设情况,物流产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表明,物流基地(中心)的建设,在提升物流产业集聚,发挥规模优势,提升产业

27、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南京已经初步形成四个物流基地。同时南京的部分企业也分别建立自己的物流基地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些物流基地的建设,为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提供平台,促进了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联动发展。,龙潭港集装箱的主要货物种类为轮胎、电器产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机械、钢材衍生品等,大约占集装箱总数的70%。除了集装箱外,龙潭港还经营铁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散货运输配送。,龙潭物流基地 2008年龙潭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9.2万标箱,南京本地的集装箱量占40%,合肥约占30-35%,苏北地区占8%,长江中上游大约为3-5%,空箱率约为3

28、0%,其中20万左右的标箱为内贸,主要运往广州和东南沿海,其余为远洋运输,主要运往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地区。,龙潭基地是南京市第一个物流产业园,也是南京市第一个采用企业运作模式从事基地设施开发和招商引资的园区。龙潭物流基地前方紧临港口,后方紧靠沪宁铁路,疏港大道、312国道穿区而过,将基地与南京城市、江南地区联为整体,良好的交通转换优势构筑了龙潭物流基地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优势。龙潭基地有两大优势:港口优势:龙潭基地前方是南京唯一尚未利用,长7.6公里的深水岸线,市政府将港口后方平均纵深1公里的区域全部纳入了物流基地规划发展范围。龙潭港是长江下游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港区,是长江下游集装箱运输的转运枢

29、纽。政策优势:2005年7月,经中国海关总署批准,在龙潭物流基地规划范围内开辟了0.86 平方公里,设立南京龙潭港海关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依托龙潭国际集装箱港口,实行中心、港口联动,以口岸国际物流为核心,以国际贸易、海洋运输、船、货代理、仓储配送、商展、信息、金融服务等为内容,以南京及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的各类经济实体为对象,提供货物进出口的保税、监管及加工增值的一站式直通服务,是南京市唯一的一个保税区。,丁家庄物流基地 丁家庄物流基地是经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准的45个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的中心站,是江苏省物流示范企业和全省3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集

30、聚区。丁家庄物流基地利用丁家庄地区的资源重点建设“四平台一中心”,即专业化仓储式采购分销贸易服务平台、货物运输交易服务平台、汽车物流服务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中心。物流基地依托物流网络,形成全球供应链、国内区域、省际物流和城市物流的配送体系。丁家庄物流基地占地1000亩,下设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物流配载中心和海关监管点。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建筑面积17 600 平方米;物流配载中心有8 000 平方米的自动化仓库和15 000 平方米的硬化地面堆场,并在计划建立“虚拟仓库”和“虚拟车队”。丁家庄物流基地拥有14万平方米的库房,1000辆10吨以上货物的货车,主要用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家电、药

31、品、食品、化工产品和日化品等产品的配送。该基地现有伊利牛奶、日化企业以及部分物流公司等入驻企业大约300家左右,基地完工后将可容纳500-600家企业入驻,并与东扬物流公司、远方物流公司和苏源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空港物流基地 南京禄口空港物流基地定位为以中转为主的腹地型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以区域经济物流集散服务为主的华东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快递中心和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基地的功能包括以下三方面:提供航空货运地面服务,为国内外航空公司开展航空货运业务提供成套的地面处理设施和服务;提供物流配送业务,为进出口货物提供保税、分驳、中转、仓储和地面运输等物流配套服务,为国内外企业和货

32、主提供运力和货物交易信息服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目前物流基地内已入驻10家物流企业,其中4家已经正常运作,主要业务为仓储和运输,服务对象大部分为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普洛斯、宝供、万通已经入驻物流基地,其中宝供主要服务于江宁的上海大众,万通是南京本地物流企业,主要从事仓储和配送业务,有6万平方米的仓储。,空港物流基地由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空运快件中心、新加坡飞机维修基地、联邦快递国内转运中心等部分组成,主要开展医药、IT、电子以及精密化工等产品配送,形成以机场为核心,往东150公里左右、往其他方向300公里左右范围的区域空港物流服务区,以及以航空运输12小时所达范围的区域空港物流辐射区。在物

33、流信息平台方面,南京市江宁区政府积极开展与上海万达信息合作,参照浙江传化搭建江宁的货运平台。总投资达1000万元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由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IBM公司负责承建。该项目的投资建设,使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先进的国际空港物流信息平台。,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 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是南京市第一家化工专业物流园区,被列入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国内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化工园物流基地规划5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区内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已建成3座液体化工码头,20万立方米储罐区,10万平方米化学品仓库以及22公里铁路专用线、36公里工业管廊等

34、配套输送设施,引进了德国欧德邮储、日本东京海运、新加坡沙打旺、深圳全程物流等一批国内外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通过一体化发展,园区物流已经实现了水路、公路、铁路、管廊四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其中水路运输约占30%-40%,公路与水路相当,连接全国铁路网,大量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可经铁路集散,管道部分主要是向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直接配送,铁路运输约占10%。,2008年,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在南京市四家列为全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专业物流基地之中位居首位。2009年上半年,园区现代物流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物流投资与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0%与30%,成为园区落实“保增长、促转

35、型”中心工作的重要亮点。随着园区化工产品产量的逐步提升,企业生产的提速带来物流输送量的快速增长。2009年1-7月份,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8%,为区内物流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企业自建物流基地,南京市除了具备五大物流基地外,还拥有许多大型的企业自建物流基地,主要包括南京苏宁物流基地、南京苏果物流配送中心、LG电子华东物流中心、江苏中外运保税物流项目、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江苏新华物流配送中心、南京花卉物流中心、南京市烟草公司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3)南京市物流企业发展状况,物流企业是社会物流服务的主体,是实现物流服务功能的执行者。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

36、城市、地区、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随着南京市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南京市物流企业队伍不断增大。据税务部门统计,截止到2007年2月28日,南京共注册大型物流企业600多家,其中货运代理企业285家、国际货运代理130家。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截止到2008年底,南京共有5A级物流企业1家(江苏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4A级物流企业4家(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南京今维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远方物流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3A级物流企业3家(南京大件起重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交运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南京万通物流有限公司)。,根据南京市重

37、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截止到2008年12月,南京市共有45家重点物流企业。其中中电科技是南京专门从事电子物流的公司,也是南京市第一家第四方物流公司。这45家重点物流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类:传统物流企业,即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共有11家,如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南京港口集团公司、南京丁家庄物流基地公司等,他们是在原有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基础上经过改造而向物流企业转变的大型集团。私营物流企业,这类企业共有25家,主要代表有南京万通物流有限公司、南京远方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件起重运输集团。外资物流企业与合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共有4家,主要代表有日捆(中国)物流有限公司、南京长

38、安民生住久物流公司。这些合资、独资物流企业出现并逐渐形成与国有、私营物流企业三足鼎立之势,使我国现代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与合作中加速发展。大型企业自办的物流企业,即从货主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独立的新型物流企业,主要代表有苏果超市配送中心。这类企业共有5家。,近年来南京市物流企业实力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不断创新、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大批的跨国公司入驻南京,为南京本地的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江苏顺源物流(南京)有限公司以特有的优势承接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仓储业务,与多家国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通用磨坊

39、公司、美国A.O Smith公司、三星电子等。总体而言,南京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平稳增长,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物流基地空间布局日趋合理,物流产业发展外部环境逐步改善,物流企业数量逐渐增多,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为南京市、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提供了重要支撑。,3 南京市物流业问题分析及发展建议,南京市物流业发展问题分析 南京市物流发展机遇分析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定位分析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对策,3.1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问题分析,南京物流业发展问题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主要指南京市物流业整体存在的问题,微观层面主要指物流基地与物流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40、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影响了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功能的发挥。,(1)宏观层面问题,(1)宏观层面问题,本地生产性物流服务需求不足以支撑物流产业发展 通过对南京和苏州物流业发展的对比,发现南京市的生产性物流服务需求不足,本地工业难以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究其原因,南京市制造业产生的货物库存资金较大。2008年南京市制造业企业货物库存额达7069.49亿元,大量的货物积压在仓库中,没有进入市场流通,减少了货物流通产生了社会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尚未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整合 南京是我国全国性公路枢纽城市,是我国长江沿线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还是我国主要的干线机场

41、城市,铁路客运枢纽城市。但是,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尚未充分发挥,货物流通依然主要采用单一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的格局依然没有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没有充分整合形成无缝衔接,大量的物流资源限制或利用率较低。,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南京的物流产业科技技术推广应用程度较低,国际上物流业发达国家应用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条码及扫描技术、GPS技术在南京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南京缺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难以及时获取货源信息,而工商企业则不能获得实时的车辆、船舶、火车、航班信息,致使物流服务需求与闲置的物流服务能力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连接,降低了物流服务的时效性。管理体

42、制机制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 物流业范围宽泛,包括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涉及商务、金融、税务、还敢、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和工商行政等多个管理部门。而南京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的主管部门,也未建立以市领导挂帅的领导协调机制,存在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物流市场比较混乱,恶性竞争加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缺少切实可行的促进政策和法规体系,主要体现在税收、市场管理与规划、土地使用和融资渠道等方面。,(2)微观层面问题(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两个方面),(2)微观层面问题(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两个方面),物流基地 南京加快了物流基地(中心)的建设,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了四个物

43、流基地(中心),包括龙潭物流基地、丁家庄物流基地、禄口空港物流基地、江北化工物流基地等。目前除了各物流基地相对独立,集聚效应尚未完全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不强,同时基地之间缺少必要联系外,每个物流基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龙潭物流基地 周边物流配套设施还有待提高 港口竞争激烈 船舶大型化压力 缺少港口物流发展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丁家庄物流基地 管理机制不合理,物流基地在整合资源,减少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生物流服务规模效应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参与力度仍不足,企业间业务合作较少,基地内各物流企业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基地公司、基地内企业与基地外社会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互动的

44、信息及资源交流平台,这使得物流基地内外物流资源整合具有较大的难度,不利于物流基地的长期发展。,禄口空港物流基地 航空货运市场竞争激烈问题 本地航空运输代理企业规模普遍小,缺乏大型国际航空运输货代企业。江北化工园物流基地 化工园区内的物流企业业务辐射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石化危险品运输的限制,铁路运输车皮出现不足现象。港口物流规费较高。,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服务层次低。南京市物流企业竞争力弱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能力差、服务层次低,功能单一。缺少品牌物流企业,尤其是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现代技术利用程度低。物流企业间缺少合作交流,资源浪费严重。,3.2 南京市物流发展机

45、遇分析,尽管南京现代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是在国家大力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中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南京在其政策环境、经济建设、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存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顺利出台为加快物流业发展提供重大的机遇;国家投资、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高速铁路的建设释放南京铁路货运能力;航道整治、沿江开发带来机遇。,3.3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定位分析,(1)SWOT分析 经过近年来的平稳快速发展,南京物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出现存在一定的劣势和问题。国内外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既给南京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威胁。通过对南

46、京发展现代物流业进行SWOT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形势,继续发挥优势,改进缺点和不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明确南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方向,实现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SWOT分析,地理位置优越长三角经济联动高素质人才培养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强,城市经济地位不突出物流基础设施未整合缺少品牌物流企业物流基地辐射能力弱,国家物流产业振兴沿江经济开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周边城市的强势竞争国际化挑战,S,O,T,W,南京南站带来的机遇,(2)物流业发展定位,通过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发展现代物流业主要优势集中在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动发展,而南京发展现代物流

47、面临的重要机遇是南京交通基础设施的再一次升级和沿江经济开发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承启地位。因此,南京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应紧密围绕交通枢纽、“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这个主题,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扩大辐射范围,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在于打造“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通过搭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现港口、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与物流基地、货运站场等物流节点的无缝连接,形成立足南京都市圈,服务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国际制造业走廊的沿江跨江“十”字型物流服务体系,构建1小时城市物流、24小时区域物流、48小时国际物流“三重物流圈”。,第一阶段(现

48、代物流业调整阶段):2009年至2010年,构建1小时高效城市配送体系,增强物流基地集聚效应,扩大辐射范围,初步建成城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专业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08年16.1%下降到2010年的15%;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地位与作用显著提升,“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二阶段(现代物流业振兴阶段):2011年至2015年,进一步完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构建1小时城市物流、24小时区域物流、48小时国际物流“三重物流圈”,形成一个立足南京、服务区域、面向国际

49、的沿江跨江“十”字型物流服务平台,将“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和枢纽;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2015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到13%。,3.4 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对策,构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通过搭建政策、资金、信息、科技和人才五大子平台,构建全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政策平台为政府建立与物流业、制造业和商贸业沟通交流的渠道;资金平台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信息平台为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渠道;科技平台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为物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

50、的渠道;人才平台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资源,加快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1)重点任务,图1 城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图2 城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物流节点的衔接与协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通过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公路、物流基地、货运站场等城市主要物流节点实现“无缝对接”,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强化物流基地集聚能力和辐射效应,发挥南京经济中心作用和交通枢纽功能。加快龙潭港区和滨江港区建设,提升龙潭物流基地和幕燕金属物流中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