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478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目名称: 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 (二环路外盘龙区) 建设单位(盖章): 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建设单位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徐增雄联 系 人李敏通讯地址昆明市滇池路2公里第一污水处理厂内联系电话18987102887传 真65180262邮政编码650051建设地点昆明市主城东南片二环路外盘龙区所辖范围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市政工程管理业(7550)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

2、米)-总投资(万元)3708.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5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昆明主城二环路外东南片区排水管网完善工程是滇池治理“十二五”重点项目,该工程意在完善(打通)区域污水主干网系统、解决城区雨污合流现状和配套市政道路完善管网系统,从而进一步完善主城区排水管网,削减入滇河道的污染负荷。 昆明主城东南片区排水管网完善工程按照区域划分为 3个子项,分别为二环外盘龙区子项、二环外官渡区子项和二环外经开区子项,其中昆明主城东南片排水管网完善工程(二环路外盘龙区)范围为二环外东南片区盘龙区所辖的 9.1km2

3、 区域,项目拟建截污管道汇水范围4.7 km2。本项目新建承接寺瓦路以北区域及水库西侧“城中村”污水的东白沙河截污干管,截流沿途入库合流污水后接入东三环已建 DN800 污水管道,最终接入规划新建的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建东白沙河水库截污管道管径 DN600DN1000,管道总长 2.6km,其中DN1000管道主线长度约2.1km,穿越东白沙河段管道DN800长度45m,DN600凤凰河支线管道长度 0.5km截污管道汇水范围4.7km2。本环评报告针对昆明东南片二环路外盘龙区的排水管网在完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二)项目概况1.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

4、昆明市主城东南片区(盘龙区所辖范围),二环路以外区域,东至绕城高速,西至郭家凹一带山脊线(东片区-东南片区分界线),北起东白沙河水库以北呼马山和晚兰依山,南至虹桥路,面积约 9.1km2,项目拟建截污管道汇水范围4.7km2。图1-1 片区服务范围及项目拟建截污管汇水范围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主城东南片区(二环路外盘龙区)雨水系统内主要依托河道进行雨水排放,主要以东白沙河及其它中小河道等共同构成本区域的雨水主干体系,片区范围内的”城中村”目前排水系统主要采用边沟排水,雨污合流就近排入河流和水库,沿线污染严重,河道排水最终进入滇池。项目实施后,所建截污管将作为合流污水管道承接寺瓦路及寺瓦路以北区域

5、污水及东白沙河西侧城中村的合流污水,解决近期急需解决的该区域内的污水收集问题,远期,随着该片区的开发,将重新埋设雨水管网,而本项目所排设的截污管将作为污水管,最终实现该片区的雨污分流。3.项目目标本工程的建设目标为:(1)按雨污分流技术路线,完善市政排水系统 A、配合本片区“十二五”道路建设计划,合理布置片区排水管网及设施,完善城区排水系统,逐步实现城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B、为研究、改善区域内及下游河道水系水环境质量创造条件; C、通过彻底梳理片区的排水系统,解决城市雨季初期合流污水外溢问题; D、有效控制片区点源和面源污染物负荷,尽早实现滇池污染治理的目标。 (2)解决片区河道排口的截污

6、和溢流问题 (3)最大限度削减片区入河污染物负荷 本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削减排入滇池(含入池河道)的面源污染量,为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4)为区域新建的市政道路提供配套的排水管网 本工程根据所涉服务区域的“十二五”道路建设计划,初步确定新建管网的范围,并适当增加新建管网的下游管道。以解决排水出路问题。 4.项目主要工作内容新建 DN600DN1000 东白沙河水库截污管道2.6km,其中DN1000管道主线长度约2.1km,穿越东白沙河段管道DN800长度45m,DN600凤凰河支线管道长度 0.5km;截污管在承接寺瓦路及寺瓦路以北区域污水后,由北向南沿水库西侧岸边进行敷设,截流沿途

7、入库合流污水,最终接入东三环已建污水管道,接入规划新建的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十一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11月正式进场施工,预计在2015年运行,本项目预计在2015年10月完工,基本实现与第十一污水处理厂的衔接。5、项目截污范围本工程东白沙河水库截污管道服务寺瓦路以北(花之城、白沙润园片区)及东白沙河水库西岸和北岸(寺瓦路南侧)的苏家营村、黄土坡村和青龙村等城中村约 4.7km2范围,通过可研核算,该截污管道服务区域内污水量为 1.37 万 m3/d。拟建截污管汇水面积4.7km服务区域现状水系拟建截污管图1-2 项目拟建截污管汇水范围(三)项目具体工程内容1截污干管走向工程设计项目可研

8、通过实地调研及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本工程截污干管起点位于寺瓦路与东白沙河交叉口,沿途收集寺瓦路污水、凤凰河合流污水、呼马溪合流污水、苏家营村合流污水、黄土坡村合流污水后,排至东三环已建 DN800污水管道中,最终由海河截污管输送至第十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第十一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11月正式进场施工,预计在2015年运行,本项目预计在2015年9月完工,基本实现与第十一污水处理厂的衔接。根据实地踏勘,主要节点划分的干管方案具体如下:(1)东白沙河上游截污段(寺瓦路东白沙河入库点)截污主管道拟铺设至东白沙河西侧,收集寺瓦路断头污水管道后,由北向南沿河道西侧铺设至东白沙河库区,管道长度约为 27

9、0m,平均埋设深度 3.8m,拟开挖施工。现状寺瓦路断头管道管径为 DN1000DN1400,考虑到下游拟建管道在水库区域内浅埋,结合上游管道管径,因此本工程该段拟建管道管径取 DN1000。(2)东白沙河水库范围内截污管段 截污主管道承接上段管道后,沿东白沙河水库西侧围墙内进行铺设,沿途收集水库周边沿线村庄及凤凰河、呼马溪合流污水,由北向南敷设至水库临水区附近后,向西偏出水库围墙外敷设,最终沿水库围墙外铺设至水库溢流区位置处。 其中水库围墙内管道长度约845m,平均埋设深度 2.7m,拟开挖施工。该段管道中与现状房屋距离较近的管道,为保护房屋安全,管中心离房屋距离按 6.0m考虑,同时增加必

10、要的施工监测及措施;管道远离房屋段,管中心离围墙距离按 1.5m 考虑;水库围墙外管道长度约 237m,平均埋设深度 5m,拟采用打钢板桩加水平支撑系统的基坑围护结构开挖施工,穿越东白沙河段长度约45m,平均埋深4.5m,开挖施工。施工结束后对其原址原样恢复。 截污管在东白沙河末端至呼马溪段管径仍采用 DN1000。 (3)溢洪渠范围内管道段工程管道拟沿东白沙河水库溢洪渠南侧进行敷设,由东向西铺设至溢洪渠与东三环交叉口,现状雷克萨斯 4S 店门处。 由于该部分管道埋设较深,因此该段管道采用顶管施工,施工机械可考虑沿虹苏路及东三环进入,管道长度约 250m,管径 DN1000,平均埋设深度 8m

11、。(4)东三环管道段该段管道拟沿着现状东三环东侧辅道进行布置;由于现管道埋设较深,因此该段管道采用顶管施工,管道长度约 450m,管径 DN1000,平均埋设深度 6m。该段管网可在东三环辅道下施工,其管位将通过核实东三环现状管线探测资料后再行确定,根据经验,本顶管埋深为 6m,其余管线如给水管、电缆等埋深要浅得多,顶管碰到现状管线的概率较低。(5)凤凰河支线段该段管道拟沿着凤凰河支流北侧及东白沙河北侧围墙进行布置,由于现管道埋设较浅,因此该段管道采用开挖施工,管道长度约 500m,管径 DN600,平均埋设深度 2m。表1-1 项目拟建截污干管设计情况管段管径长度平均埋深施工方式备注东白沙河

12、上游截污段(寺瓦路东白沙河入库)DN1000约270m3.8m开挖铺设至东白沙河西侧,收集寺瓦路断头污水管道后,由北向南沿河道西侧铺设至东白沙河库区东白沙河水库范围内截污管段DN1000水库围墙内管道长度约 845m;水库围墙外管道长度约 237m。水库围墙内管道平均埋深2.7m;水库围墙外管道平均埋深5m。开挖承接上段管道后,沿东白沙河水库西侧围墙内进行铺设,沿途收集水库周边沿线村庄及凤凰河、呼马溪合流污水,由北向南敷设至水库临水区附近后,向西偏出水库围墙外敷设,最终沿水库围墙外铺设至水库溢流区位置处。DN80045m4.5m开挖穿越东白沙河段溢洪渠范围内管道段DN1000约250m8m顶管

13、施工工程管道拟沿东白沙河水库溢洪渠南侧进行敷设,由东向西铺设至溢洪渠与东三环交叉口,现状雷克萨斯 4S 店门处东三环管道段DN1000约450m6m顶管施工沿着现状东三环东侧辅道进行布置凤凰河支线段DN600约500m2m开挖沿着凤凰河支流北侧及东白沙河北侧围墙进行布置2、截污干管工艺设计主干管按节点及设计流量的不同,分以下四段,每段的参数如下所示: (1)寺瓦路东白沙河末端 进水水量:该部分管道主要收集寺瓦路以北片区污水,该部分污水现状排至寺瓦路后,直接接入东白沙河内,本段管道亦主要承接寺瓦路断头污水。该片区服务面积约为 3.85km2。根据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得到进入截流干管规模流量

14、为 0.13m3/s,变化系数 1.58,高峰流量 0.206 m3/s。 设计管径:DN1000,设计坡度:0.1%,设计流速:0.99m/s,管道总长为 270m。 施工方式及管长: 该段管段位于东白沙河西侧空地,不涉及拆迁,管道长度约为270m,平均埋设深度3.8m,拟开挖施工。 (2)东白沙河末端呼马溪 进入及转输流量:该部分管道主要收集凤凰河及周边城中村污水,片区面积约为 0.5km2,相应计算得到该片区污水量为 0.017m3/s;叠加上游管道流量0.13 m3/s,故确定该点进入截流干管规模流量为 0.147m3/s,变化系数 1.56,高峰流量 0.229 m3/s。 设计管径

15、:DN1000,设计坡度:0.1%,设计流速:1.02m/s,管道总长为512m。 施工方式及管长: 该段管道铺设于现状东白沙河水库西侧围墙内为水库滩涂区域,场地较为宽阔,不涉及拆迁,管道长度约 450m,平均埋设深度 2.7m,拟开挖施工。同时由于该部分管段位于水库库区,为防治管道渗漏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本段管段管材拟采用“零”渗漏的“钢管+PE 管”形式,即先敷设钢管,然后采用牵引法在钢管内铺设一根 PE 管,管壁缝隙之间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密封。 (3)呼马溪水库溢流区 进入及转输流量:该部分管道主要收集呼马溪及周边城中村污水,片区面积约为 0.35 km2,相应计算得到该片区污水量为 0.

16、012m3/s;叠加上游管道流量 0.147 m3/s,故确定该点进入截流干管规模流量为0.159m3/s,变化系数 1.55,高峰流量 0.246 m3/s。 设计管径:DN1000,设计坡度:0.1%,设计流速:1.04m/s,管道总长为 615m。 施工方式及管长: 该段管道铺设于现状东白沙河水库西侧围墙内为水库滩涂区域和围墙外耕地内,场地较为宽阔,不涉及拆迁,管道长度约 615m,平均埋设深度 2.75.0m,拟开挖施工。同时由于该部分管段位于水库库区,为防治管道渗漏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本段管段管材拟采用“零”渗漏的“钢管+PE 管”形式,即先敷设钢管,然后采用牵引法在钢管内铺设一根

17、PE管,管壁缝隙之间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密封。 (4)水库溢流区管道终点 进入及转输流量:该部分管道主要为转输上游管道水量,进入流量为 0.159m3/s,变化系数 1.55,高峰流量 0.246 m3/s。 设计管径:DN1000,设计坡度:0.1%,设计流速:1.04m/s,总长为 700m。 施工方式及管长: 该段管埋设较深,同时考虑到现状东三环管线情况,因此该段管道采用顶管施工,考虑在水库溢洪渠附近水库岸边、库溢洪渠附近东三环路边,及东三环辅道上设置 2座顶管工作井,3 座顶管接收井,其中管道长度约 700m,平均埋设深度 68m。3、管材及管道附属设施(1)管材结合实际情况,可研比选建议

18、工程位于水库库区内的该部分管道采用 “钢管+PE 管”的管材形式,即先敷设钢管,然后采用牵引法在钢管内铺设一根 PE 管,管壁缝隙之间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密封。钢筋混凝土管道当覆土深度小于 6.0m 时,采用 GB/T11836-2009所规定的 II 级管。覆土深度大于 6.0m 的钢砼管采用管壁加强设计钢砼管,加强管外压荷载级别、内水压力不低于 III 级管标准。(2)管道接口 塑料管采用“料管型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胶圈柔性接口。钢管采用焊接。(3)检查井 本工程排水检查井最大设置间距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开挖施工的管道排水检查井的井径由管径确定,详见昆明市市政排水管道和附属构筑

19、物设计、安装图集。 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禁止在市政和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中使用砖砌筑检查井的通知,本工程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排放口 本工程排放口采用八字式排放口,详见昆明市市政排水管道和附属构筑物设计、安装图集。 (5)管沟回填 管道基础采用砾石砂基础,管沟回填管顶以上 50cm 内采用中粗砂,50cm 以上采用级配碎石土含石量大于 50,石子粒径 24cm。压实度按照国标 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控制。4 、管道施工相应保证措施 (1)水库围墙内管道检查井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涂刷防腐防渗涂料。检查井顶盖全部高于水库最高水位,防止水库

20、水倒灌入管道。根据水库管理所要求,结合相关经验,为防治管道渗漏对水库造成污染,水库围墙内管道段采用“钢管+PE围管,即先敷设钢管,然后采用牵引法在钢管内铺设管道基础全部采用 200mm 厚砂垫层基础,管道接口处做 180基混凝土基础,确保管道不会发生大幅度沉降。 (2)管道基础管道基础全部采用 200mm 厚砂垫层基础,管道接口处做 180基混凝土基础,确保管道不会发生大幅度沉降。(3)对附近房屋的保护 靠近黄土坡村、苏家营村管道段,管道距离房屋 6m,管道埋深 2.7m,理论上施工不会对房屋造成影响。但为安全起见,该处采用钢板桩加水平支撑系统的基坑围护方式,且在施工过程中对距离本工程管道较近

21、范围内的房屋进行沉降监测(房屋保全),以确保房屋安全。项目主要工程量表见1-2、1-3。表1-2 项目管道主要工程量表序号管径长度(m)管材平均埋深(m)施工方式备注1DN600450钢管+PE管2开槽埋管凤凰河支流,钢管管径 DN700,壁厚=9mm;PE管管径 DN6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2DN80045钢管+PE管4.5开槽埋管穿越东白沙河段,钢管管径 DN900,壁厚=9mm;PE 管管径 DN8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3DN1000272钢筋混凝土4开槽埋管4DN100035钢管+PE管7顶管施工顶 DN1100 钢管,钢管壁厚=10mm,顶

22、管施工完成后内设 DN1000PE 管道,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5DN1000150钢管+PE 管3.5开槽埋管钢管管径DN1100,壁厚=10mm;PE管管径DN10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6DN1000300钢管+PE管3 开槽埋管其中约 200 段相邻已建房屋约 6m,建议采取钢板桩支护处理,钢管管径 DN1100,壁厚=10mm;PE管管径 DN10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7DN1000125钢管+PE管3 开槽埋管钢管管径DN1100,壁厚壁厚00;PE管管径DN10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8DN1000210钢管+PE管3

23、开槽埋管其中约 200 段相邻已建房屋约 6m,建议采取钢板桩支护处理;钢管管径 DN1100,壁厚=10mm;PE管管径 DN1000,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9DN1000170钢筋混凝土5开槽埋管10DN100075钢管+PE管4.5开槽埋管钢管管径DN1100,壁厚=10mm;PE管管径DN1000, 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11DN100040钢管+PE管5.5顶管施工钢管管径DN1100,壁厚=10mm;PE管管径DN1000, PE 管外套钢管,中空部分用混凝土填实12DN1000250钢筋混凝土8.5顶管施工13DN1000200钢筋混凝土8顶管施工

24、14DN1000180钢筋混凝土5顶管施工15DN100055钢筋混凝土3开槽埋管16DN60040钢筋混凝土2.5开槽埋管支线管道,预留一节表1-3 项目工作井工程量表序号检查井规格检查井材质平均埋深(m)数量备注11100*1100钢筋混凝土210参见 06MS20121100*1100钢筋混凝土4.51参见 06MS20134000*5000钢筋混凝土4.51顶管接收井44000*8000钢筋混凝土101顶管工作井51500*1100钢筋混凝土41参见 06MS20162630*2630钢筋混凝土41参见 06MS20171500*1100钢筋混凝土44参见 06MS20181500*1

25、100钢筋混凝土3.53参见 06MS20191500*1100钢筋混凝土36参见 06MS201101700*1100钢筋混凝土37参见 06MS201111700*1100钢筋混凝土54参见06MS201121700*1100钢筋混凝土4.52参见 06MS201134000*5000钢筋混凝土41顶管接收井149000钢筋混凝土7.51顶管工作井155000钢筋混凝土8.51顶管接收井168000钢筋混凝土71顶管工作井174000*5000钢筋混凝土41顶管接收井181700*1100钢筋混凝土22参见 06MS20119截流井钢筋混凝土2.510支线截流井201100*1100钢筋混

26、凝土2.510支线预留井(四)项目投资及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3708.7万元,环保投资约为540万元,占总投资的14.56%。环保投资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围栏设置、洒水抑尘、噪声防治、渣土运输、施工废水沉淀池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表1-4 环保投资估算序号项目投资金额(万元)备注1围栏设置1502洒水抑尘53噪声防治754渣土运输105施工废水沉淀池建设1006水土流失治理200合计54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昆明主城东南片区(盘龙区)雨水系统现状主城东南片区(盘龙区)雨水系统内主要依托河道进行雨水排放,主要以东白沙河及其它中小河道等共同构成本区域的雨水主干体系,片区

27、范围内的”城中村”目前排水系统主要采用边沟排水,雨污合流就近排入河流和水库,沿线污染严重,河道排水最终进入滇池。2.昆明主城东南片区(盘龙区)污水系统现状本工程范围内的已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区域的东北部,西部区域多为”城中村”,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排水设施相对较为薄弱。东南片区现有第六污水处理厂和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新建第十一污水处理厂、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和阿拉乡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标准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 涉及本工程区域的污水厂为规划第十一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官渡区,本工程区域的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官渡区区域。 本工程范围北侧区域已建有寺

28、瓦路污水干管、寺瓦路以北新建道路污水支次管及河道截污管,东三环污水管道,但现状西北部区域尚未形成完善的污水主系统。3.东南片污水处理厂现状按照污水汇水区域进行划分,东南片区(盘龙区)排水主系统主要为规划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服务区。规划于2015年完工的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分区北至东北白沙河水库北侧呼马山一带,东至新机场高速两面寺立交桥,西至郭家凹一带山脊线(东片区-东南片区分界线),南至贵昆铁路沿线。汇水区面积 19.30km2。 目前该片区大部分规划路网尚未修建,仅有几条主干道路为现状道路,虹桥路以北现状污水系统主要有寺瓦路污水干管、寺瓦路以北新建道路污水支次管及河道截污管。 片区南北向现状污

29、水管仅有东三环污水干管,连接虹桥路、归十西路、及归十西路南侧在建道路污水支次管,收集片区污水,目前排入东白沙河河道后截流至第六污水处理厂。4、盘龙区”城中村”情况 本工程涉及的盘龙区区域内共有黄土坡村、苏家营村、虹桥村及青龙村4处。 村内均采用合流制排水,由于村庄周边市政排水管网尚未建成,村镇外排的合流水直接进入河道,其中青龙村、苏家营村及黄土坡村的合流水排入东白沙水库上游的凤凰河、东白沙河及呼马溪;龙池村、虹桥村的合流水排入东白沙水库下游的东白沙河。 该区域的”城中村”改造方案拟通过周边市政管网的建设,使得村镇污水纳入市政管道,并最终进入拟建的第十一污水处理厂,从而彻底消除”城中村”外排合流

30、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5、项目区域河道及截污现状(1)东白沙河项目区域内的东白沙河位于水库北侧。其中寺瓦路北侧河道段东侧正在开发,西侧为已建道路,并铺设截污管道,河道已整治,水质较好,无污水流入;寺瓦路南侧河道段,寺瓦路断头污水管道及周边村庄污水直接接入河道内,河道未进行整治,河道水质较差。(2)东干渠东干渠原为松华坝水库向东白沙河水库输水的人工渠道,自水库沿昆明市东面山坡蜿蜒入东白沙河水库。目前,东干渠主要接纳沿途沟谷、山坡雨洪及金沙、凉亭片区的生活、工业污水,渠内水质较好。该山坡以非耕地为主,汇水面积 16.4km2,渠道长 29.8km。(3)呼马溪 呼马溪现状为一条排水小沟,河道两侧并未

31、开发,河道未整治,河道断面较窄,河堤两侧采用木桩进行维护,水质较差,两侧”城中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最终排入东白沙河水库。(4)凤凰河 凤凰河位于东白沙河水库东北侧,目前凤凰河主河道已整治,水质较好,无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 ;其支流由于穿越周边”城中村”,支流水质较差且未进行整治;两股水流汇合后排入东白沙河水库。盘龙区范围内涉及本工程的主要水库有 1 座,(5)东白沙水库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旱季水库水位较低,属于缺水型;目前东白沙河水库北侧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污水系统,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内,同时水库周边”城中村”污水直接散排排入水库内,水库水质现状正在逐步恶化。6、二环外东南片区(盘龙区)排水现状及存

32、在问题主城二环外东南片区(盘龙区)现状东白沙河以北大部分区域在进行开发建设,但仍然存在部分“城中村”,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寺瓦路已建污水管网中,但由于现状寺瓦路道路竖向起起伏伏,经勘察现状寺瓦路在呼马溪及东白沙河附近为道路最低点,污水亦顺道路坡度直接排入呼马溪和东白沙河内;东白沙河水库以东区域现状多为山林地,其中靠近水库部分现状为木质模板堆放场地,并未进行开发建设;东白沙河水库以南区域现状为龙池村和虹桥村,现状“城中村”内合流污水旱季时被截流进入海河新建的污水管道中,雨季时合流污水溢流排入河道;东白沙河水库西侧东三环外(西侧)区域现状基本建设完成,为金色交响小区及世博车市,其污水分别排入东三环已

33、建污水管道及海河新建的污水管道中;东白沙河水库西侧东三环东侧区域现状为黄土坡、苏家营等“城中村”,由于存在紧邻水库建设,村庄内污水通过现有沟渠直接排入水库内。现状“城中村”的排水现状,可归纳为:“零散、无序”。城中村”污水经现有沟渠后直接排入东白沙河水库。东南片区污水主干系统仅局部形成,很多地区尚待开发,片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农村城市化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污水管网,部分区域排水设施空白,仅靠边沟土渠排水,污染严重。 就污水分区而言,该片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 东三环以东、东白沙河水库以西及寺瓦路北侧区域未形成有效的污水收集主干系统,导致寺瓦路以北区域污水排入寺瓦路已建污水管网后未能排入下游

34、污水处理厂,而是形成断头,直接排入东白沙河水库,同时水库西侧“城中村”污水亦是直接通过现有沟渠排入水库,造成水库水质日益恶化; (2) 寺瓦路和虹桥路之间大部分规划路网建设时限不明确,致使东三环与东白沙河水库之间片区污水仍然排至水库; (3) 现状寺瓦路北侧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而承接其污水的寺瓦路污水管道直接排入东白沙河和呼马溪中,进而污染水库。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昆明市主城东南片区(盘龙区所辖范围)二环路以外区域,东至绕城高速,西至郭家凹一带山脊线(东片区-东南片区分界线

35、),北起东白沙河水库以北呼马山和晚兰依山,南至虹桥路,面积约 9.1km2。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2.水文地质参考同一片区的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地质报告,地质资料如下:项目区域位于昆明滇池盆地东部,整个断陷盆地呈南北向延伸,与区域性构造方向基本一致,盆地中堆积较厚的新生界地层,属冲湖泊沉积地貌。规划范围位于昆明冲湖积倾斜平原盆地以北冲洪积扇中下段和滇池湖相岸滩三角洲相沉积地带,地形平坦开阔,地形总体北高南低,海拔在1900m以下,微向滇池倾斜。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海埂组(Q4h)、上更新统官渡组(Q3g)。各地层岩性特征为应以具体地方的地质

36、勘察报告为准。地层中的人工回填土、耕植土、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淤泥及泥炭(或草煤),其天然状态一般呈流塑可塑状。工程区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约0.5m2.0m,地下水水力梯度缓,迳流缓慢。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2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处于抗震一般地段。 拟建场地地基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 区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2.535.40m,平均埋深为 3.43m;标高为:1908.991906.40m,平均标高为 1908.05m。地下水类别属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对混凝

37、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对混凝土中钢筋具弱腐蚀。地基土的腐蚀性同于地下水的腐蚀性。3.气候昆明主城老城区东南片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4.地表水体东白沙河位于昆明市东三环路虹桥村和苏家营附近,占地3000余亩,为小(一)型水库。东白沙河发源于官渡区大板桥以北一撮云(高程 2336.5m),河流自东北向

38、西南至岔河,集鬼门关的山箐水,于三农场处向南黄土坡村入东白沙河水库(面积 22.5km2,总库容 420万 m3),出库后经龙池村、十里铺、羊方凹,在牛街庄转西至土桥村,沿昆明国际机场东缘至王家村,纳白得邑、阿角村、三家村等片区来水后称海河,穿广福路,于七甲村纳机场西侧小河后南行,在福保村入滇池。河道长为18.9km,面积29.8 平方公里,河宽2.014.0m,河深 1.03.0m,后段海河(东白沙河)长 8km,河宽 1215m。最小断面行洪能力为 3.22m3/s, 最大断面行洪能力为 9.36m3/s。河水汛期有上游东白沙河水库弃水及区间径流补给。东干渠为松华坝水库向东白沙河水库输水的

39、渠道,自水库沿昆明市东面山坡蜿蜒入东白沙河水库。目前,东干渠主要接纳沿途沟谷、山坡雨洪及金沙、凉亭片区的生活、工业污水。该山坡以非耕地为主,汇水面积16.4km2,渠道长29.8km。此外,凤凰河、呼马溪亦注入东白沙河水库。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盘龙区 ,位于昆明市的东北部, 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重要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中心,于 1956 年 10 月建区,因昆明的母亲河 建区,盘龙江贯穿全境而得名,行政区域面积 886.93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56.79 平方公里,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 12

40、个街道办事处,共有 65 个社区、 32 个村委会,人口 72.89 万人。本项目区域位于青云街道办事处。盘龙区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为 61.48% ,全区主要旅游资源有 286 处,包括了 2 个国家 4A 级旅游区, 1 个国家森林公园。盘龙区位于昆明市的东北部交通咽喉之地,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经济实力位于云南省前列,并连续 7 年被评为昆明市社会治安环境最好的县区。2014年1-6月,全区生产总值2354875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8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243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8783万元,城镇常住

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2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8元。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属于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根据2013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3天,轻度污染32天,空气质量日均值达标率91.2,SO2、NO2年均值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PM10年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超标

42、倍数分别为0.17倍、0.20倍。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涉及包括东白沙河水库、海河、东白沙河、东干渠及凤凰河、呼马溪、水库溢洪渠道、滇池外海。按昆明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滇池外海为类水体,其余水体未划分水质类别,最终汇入滇池外海,其功能区划应不低于滇池外海的功能区划,因此,地表水体水质类别应不低于类水体的要求。根据2013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滇池外海水质类别为劣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7.6,属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海河水质类别为劣类。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昆明市主城噪声功能区划,项目区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

43、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东三环、寺瓦路、虹桥路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4a类区标准。根据2013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昆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3.7dB(A),夜间平均值为45.6 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主城建成区50调主干道交通干线昼夜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7 dB(A),接近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限值。夜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0.4分贝(A),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限制(55分贝),夜间超标率为70%。生态环境现状:目前该区域主要是水库区域与经济开发区,水库周

44、边的区域人为开发程度高,城中村人口稠密,仍有少量的现状农田。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受到限制,种类不多,且种群数量也较少。现有植被主要为人工植被,植物种类主要有柏树、禾本科和绿化树种为主,动物种类以蛙类、鸟类、鼠类,以及当地群众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为主。区域生态环境更多由人为控制,生物多样性一般,自身调控能力一般。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空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建设主要涉及管道沿线的城中村,主要包括苏家营、黄土坡、青龙村、虹桥村等。 表3-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序号保护目标方位与距离受影响人数(人)保护要素保护级别1黄土坡(城中村)东白沙河水库范围内截污管段施工

45、区域北侧650m300环境空气、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2苏家营(城中村)东白沙河水库范围内截污管段施工区域北侧650m3003青龙村(城中村)位于凤凰河支流施工区域北侧,120m3004虹桥村(城中村)位于溢洪渠范围内管道段施工区域南侧40m;位于东三环管道段施工区域东侧30m。1505金色交响小区溢洪渠及东三环段施工区西侧80m1006东白沙河水库东白沙河水库范围内截污管段施工区域东侧10m-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7东白沙河东白沙河上游截污段西侧5m,其中约45m的DN800管道穿过东白沙河8水库溢洪渠溢洪渠范围内管道段施工区域北侧2m9东干渠东三环管道段施工区域东侧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