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8640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浅析祥云县旅游业的发展 李国丽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005级地理科学专业 2005041244 指导教师肖海珍 摘 要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持续升温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旅游地的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在云南省内实力强劲。近几年来以清华洞、水目山、云南驿等著名景点而被世人所知的祥云县旅游业的地位逐渐得到突显。祥云县具有旅游业发展的独特资源优势应抓住机遇很好的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资源 祥云县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

2、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资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水平反映一个地区旅游吸引力的大小。祥云县具有旅游业发展的独特资源优势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规划不当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广度不够等。因此如何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祥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祥云旅游业起步晚自1996年成立旅游局以来在县委及政府的领导下旅游局积极开展旅游资源的普查为祥云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祥云紧紧围绕省、州旅游产业发展会议精神以培植文化旅游产业为目标以调整产业要素、规范行业管理、推进项目规划管理为工作思路深入挖掘祥云历史文化内涵、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

3、识坚持精品和名牌战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抓好水目山、云南驿古道、清华洞等景区的规划开发建设。 近几年来祥云旅游业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以水目山景区为龙头云南驿景区为重点祥云古城为后续”的旅游发展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快了精品景区点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条件。经过10 2 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祥云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旅游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各景点内设有接待外来游客的客栈饭馆数家县城有宾馆、饭店20家约4000张床位5200个餐位各景点设有导游与旅行车辆可直接从县城乘车到各景点。旅游接待能力在不

4、断的加强。2007年全年旅游总人数128013人比上年增长6.93。其中:过夜游客人数79593人比上年增长3.88一日游客人数48420人比上年增长12.34。旅游经营收入822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过夜游客经营收入6646万元比上年增长0.67一日游客经营收入1576万元比上年增长8.09。 2 祥云县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 2.1 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社会的安定。一个国家安排就业能力的大小说明着其政局稳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当前世界各国都千方百计地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扩大劳动就业机会其中旅游业

5、就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它要向旅游者提供多方面的供给。因此发展旅游业势必要发展为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的各行各业这就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据有关方面测算旅游业投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共产出4.3元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个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可以带动社会创造出5个间接就业机会。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增加就业的贡献。 2.2 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首先旅游者的各种消费在质量、数量和规格上都是比较高的这就要求轻工、纺织

6、、建材、交通等部门开拓新领域发展新门类。其次旅游者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推动着商业、电 3 讯、娱乐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适应客源市场的需要必须兴建、扩建旅游饭店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建造会议大厦、车站、机场等。 2008年祥云县实现生产总值4500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13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642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7476万元。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245.923.9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偏低。 2.3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7、在我国很多旅游胜地都在偏远的山区地区经济非常不发达。然而许多旅游地在开发以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说明开发旅游可以发展地方经济也就是旅游可以扶贫。开发旅游业能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率并且稳定当地的经济促进当地的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催生当地的企业和服务业促进其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增加当地税收一定程度上又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其他外部企业的参与发展有助于当地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使当地人摆脱贫困。 祥云县属经济落后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辐射带动餐饮、娱乐、购物等行业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以促进祥云县域经济的发展。2008年祥云县实

8、现生产总值4500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1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74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5。其中旅游经营收入8004万元约占第三产业的7.4。由于祥云县云南驿古镇的发展给当地居民每年每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2000元。除此之外云南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带动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日渐增强。 3 祥云县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4 3.1 独特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三要素之一是旅游业发展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被称为“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祥云具

9、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3.1.1 自然旅游资源 1奇异的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貌为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其他旅游资源的骨架和基础。通常将具有旅游意义的地貌景观称为地貌旅游资源。 洞穴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游人是因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范围一般都在地表对地下常年恒温、绮丽虚幻的洞穴存在好奇心与神秘感。地下的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祥云县清华洞景区位于县城南3公里的昆畹公路南侧属喀斯特地形石岩溶洞清华洞素称“滇西第一洞”。明时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临洞考查李元阳、郭松年、杨慎等历代官宦、墨客多次游此洞口留下摩崖题字24处之多。 2多样的生物景观旅

10、游资源 祥云旅游是多以植物为特色的旅游景观水目山景区集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是滇西最早的佛教圣地有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云南省最大的佛教塔林。山上林海莽莽古树森森植被丰茂。区内林地面积达9231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7.23有天然林木142种有野生兽类3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8种。春夏之交林海边缘梨花翻雪桃树飞红与林内多种杜鹃、山茶争相斗艳金秋时节红叶点点硕果累累与绿树林中的寺抱塔交相辉映。寺内奇花异草、神奇绚丽尤以古山茶、古刺柏和古月季远近闻名是水目山的“三古”构成了水目山“三奇观”。 3秀美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祥云地处澜沧江、金沙

11、江分水岭红河的东流源头之上。境内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2条箐沟131条。境内拥有湖泊2个、水库8个水域面积达4.9亩。其中青海湖就是一个天然湖泊元代称青海清代称青龙湖。位于祥城坝东南角因湖水清澈得名该湖风景秀丽有“青海月痕”之美景。 3.1.2 人文旅游资源 5 祥云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以水目山为主的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以大波那铜棺为主的两千多年的青铜器文化以云南驿古镇为主的两千多年的古马帮文化以云南驿驼峰机场为主的抗战文化以刘厂王德三烈士革命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文化。 1云南驿古城镇的马帮文化 古城镇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见证着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历史上的地区中心城镇是

12、当时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今大部分仍是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旅游目的地或集散地。 祥云县云南驿古镇位于祥云县云南驿镇南距祥云县城21公里于北宋开宝五年972白盐井开办时修建的古驿道为白盐井往滇西的主要运输通道道宽1-2米不等多数路段全用石板铺砌。随着白盐井盐业的兴旺盐商马帮络绎不绝驿道运输频繁古道遗址的石板路上至今仍存留下斑斑马蹄足迹。走进如今的云南驿马帮博物馆依稀可以领略当初马锅头的马帮生活了解马帮文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驿建有供盟国使用的大型军用机场现在这里将建设滇西最大的民航机场将大大改善内地到大理旅游的交通状况。云南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已有2100多

13、年的历史。云南驿古镇属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云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镇也是原生态文化体验旅游的风景名胜区。不少游客据此来到这里从世间保留最完整的古镇、古驿道和马店中寻觅云南驿的历史浮沉。 2水目山的佛教文化 祥云县水目山位于祥云县城边始建于公元813年。它是一个故事山一千多年的开山历史中孕育了“铁树开花”、“枯井取木”、“风洞购物”、“木犬守场”等神奇的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美丽的故事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重要的文物价值。相传是云南佛教出家集中修习和提高造诣的圣地著名的担旦和尚留有众多的遗迹。水目寺右侧山岗上现存僧塔50余座形成云南最壮观的塔林。 自唐代以来一千余年间水目山经历代修建寺宇庵阁棋布峰间。宝华

14、寺、水目寺、玉皇阁、观音阁等建筑参差错落巍峨壮观雕梁画栋转阁回廊独具匠心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建筑才能这些建筑吸收了中原园林建筑精华又有独具的艺术特点。在寺宇中塑有佛教造像这些佛像神态栩栩如生描金施彩庄严穆丽。庭院中花卉四时常开暗香浮动更倍增景色。 2003年在修复水目山墓塔林时发掘出土了舍利子、锡仗、衣钵等一批重要文物这些文物对研究云南省佛教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物证 6 据。在第四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期间佛门圣物舍利子于4月16日在水目山首次公开亮相。 农历正月初八水目山会期间四面八方赶来观光者更是数以万计。它的历史、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列入云

15、南省、大理州的重点开发景区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深人水目山将以其悠久的历史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3 新时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 祥云县域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东与古滇青铜文化区相连西接苍洱“昆明夷”文化区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发达的青铜文化西汉时期这块丰饶的土地又成为开发“西南夷”的前哨。隋唐以来纳入南诏大理统治范围双向吸收了中原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文化积淀绚丽多彩尤其是古墓群的开发为这块沃土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南诏时代曾作为洱海卫城和“最早的云南”的祥云县文物遗迹也较多包含大波那古墓群、检村石棺墓群、红土坡石棺墓群等其中以大波那古墓群为代表古墓出土木纯铜棺

16、木一口大波那古墓群对研究大理战国时期的历史、科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4完好的建筑与设施 祥云旅游建筑中堪称一绝的是位于祥云县城东街距祥云城钟鼓楼约330米的祥云洱海卫城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四月建成原为土筑后改砖筑城设四门四街九巷中央为钟鼓楼形似大印洱海卫城现为祥云县文物保护单位.除此还有多处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如祥云天华山摩岩石刻、清华洞摩岩石刻。以及其它的旅游景点如祥云董友弟墓石雕造像、祥云王德三烈士故居。 3.2 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2510102、北纬25122552之间东与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和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和宾川县毗邻

17、。东西最大跨距62.5公里南北最大跨距74.5公里。 祥云是滇西交通的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是大理州的东大门距昆明仅282公里至大理机场30分钟车程。境内“昆瑞高速公路”、“广大铁路”、320国道等8条重要公路、铁路在县城形成交汇点和拟建的泛亚铁路在祥云 7 接口。祥云县已初步形成滇西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重地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方便了游客的进入为客源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 3.3 良好的政策机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促进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作用的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2009年4月3日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楚雄召开。省

18、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强调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完善措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云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针对海内外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充分发挥大理旅游的比较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明确提出大理旅游二次创业的目标是把大理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中国著名的休闲度假之都康体养生之地”到“十一五”末即到2010年全州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1250万人次每年递增12.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50万人次每年递增23.5旅游

19、社会总收入突破120亿元每年递增19.5实现税利15亿元每年递增15。实现大理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旅游的根本性转变从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根本性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祥云县旅游业也积极响应其政策目标实施旅游业发展的四大战略即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并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培育旅游精品来达到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目的。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树立祥云整体形象。 4 祥云县旅游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祥云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

20、县内旅游区小而散市场运作力度弱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 4.1 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纵观世界各地及国内旅游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不难发现一般情况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则旅游业也相对比较发达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贡献也相对较大。祥云县受 8 历史和地理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在全省都处于明显的落后地位这就使旅游业发展具有先天经济营养不良、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滞后、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祥云县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年度划拨的旅游资金是杯水车薪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相

21、对落后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颇有价值的景观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而得不到开发利用。 4.2 专业人员缺乏 人才对于一个行业以及一个区域的发展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祥云县由于宏观上的经济、地域、教育等以及微观上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因素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明显不高再加上旅游业对人才的引进力度比较薄弱致使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相对短缺。 由于祥云旅游业的开发处于较低层次上祥云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实际上许多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是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祥云旅游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致使旅游业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

22、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讼樵坡糜我档姆埂?4.3 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由于祥云县的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宣传上多年来的片面性县城的主要路口、车站、书店、宾馆等重要的宣传窗口极少有关于祥云县旅游景区点的线路图缺乏旅游指南、画册、宣传小册子等州内、县内有影响的媒体对祥云县的旅游景区报道更少祥云旅游和省内、州内一些地区相比显得滞后。祥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至今被外人知晓的只有清华洞景区、水目山景区和云南驿古镇景区。 4.4 旅游产品单一 由于资金的制约祥云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旅游产品开发数量较少与祥云丰富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境内除了祥云的招牌旅游景点水目山景区清华洞景区云南驿古镇以外其它旅游景点尚属起步阶

23、段。其次祥云县土特产、旅游纪念品较少这就使得旅游六大要素中“购”的要素尚属“空白”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最后景区景点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在满足 9 游客参与性的需求方面比较薄弱以致游客停留天数相对较短对旅游收益的贡献率也相对较低。 此外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不强思想解决不够全局观念薄弱市场观念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够强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祥云县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5 祥云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5.1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旅游业综合性的产业其产业结构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因此要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总规划之中广泛争取各种专项资金的投入建设形成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旅游资金

24、投入力度。第一、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第二、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第三、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第四、改善投资环境及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祥云县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5.2 加大培养旅游专业人员的力度 旅游业要实现快速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旅游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要在旅游开发初期就做好优秀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引进培训和储备工作保证旅游业的发展有充裕的人力资源作保障。这样才能促使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旅游经营、管理等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增强管

25、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从外地引进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渠道的人才这需要制定有利于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形成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 5.3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祥云的品牌优势主要在于洞穴、马帮文化、佛教文化等针对不同的客源群体深入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服务是发展旅游业成败的关键。而宣传与促销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品牌创建和旅游市场开拓的大问题。对于祥云来说如何抓住新闻热点和目标市场的注意力进行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媒体特别是网络加大对旅游资源优势的宣传攻势可以建立旅游宣传与促销系统。 5.4 重视旅游产品深层次的开发 10 祥

26、云县按照“以生态文明为本、以历史文化为魂”的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和构建以水目山佛教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二战、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为核心以洱海卫城、水目山、云南驿景区“宝鼎三角”旅游环线为支撑。一要再造精品文化形成优势品牌。继续加强对水目山、清华洞、云南驿等一些精品景点的建设积极利用马帮文化这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精品旅游文化底蕴沿用马帮点轴开发模式和精品亮点开发模式形成强有力的祥云特色的优势品牌。二是要寻求切入点积极探索新品旅游。祥云县的旅游产品在满足游客参与性的需求方面比较薄弱使游客停留天数相对较短对旅游收益的贡献率也相对较低。从这一劣势出发可针对性地开发一些旅游产品如洱海卫城、天峰山、青海湖等景点的开发利用。三要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多修路多建旅馆、饭店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致谢诚挚的感谢肖海珍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http 2谷中原.西南地区茶马古道论略J.茶叶通讯2007 342: 41-47. 3陈应国.云南驿穿越时空的古驿道N.2008-1-30 4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