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8665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二建设地点南平地区建阳市三建环评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规划背景福建省建阳市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中心,与闽北十县(市、区)中的八个县市接壤,地处海峡西岸、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经济圈的叠合区内,是福建连接内陆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冲。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优越的交通条件及一定的产业基础,是较理想的工业经济开发区。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一山两区三组团四结合五适宜”的总体空间结构。 规划将新区北部打造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宜游区域,将新区南部即崇阳溪下游的童游、建阳市打造成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宜业新城。建阳市工业区地处新区下游,可利用区位及交通优势,作为建阳市“产业集聚、项目集中、集约发展”下的战略部署。加快其

2、的建设将加速推进武夷新区的建设,同时形成北宜游南宜业、各有侧重的整体格局。建阳市工业区分为三个地块,分别是回瑶工业平台、塔山工业平台、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 回瑶工业平台位于福建省建阳市市区南面,距离市行政中心4公里,S303省道贯穿中。 回瑶工业平台规划范围东至建溪,西至回瑶陶瓷厂、回瑶村,南至山边,北至玉田村、溪尾村,规划用地面积2970亩,其中一期781.546亩,二期2188.454亩。塔山工业平台位于建阳市城郊,距市区2公里,南武路贯穿其中,距205国道15公里,距火车站仅4公里。塔山工业平台被建溪分为两个地块,西南地块390.4亩,东北地块1290.625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与

3、回瑶工业平台相连,位于回瑶工业平台西北方向,地块面积4698亩,其中一期用地2600亩,二期用地2098亩。1.2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国家和福建省的其他相关规定,福建建阳市展旺工业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委托苏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福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任务。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开展实地勘察、现状资料收集、现场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现状调查、规划方案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影响预测和环境保护方案论证等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1.3规划概况建

4、阳市工业区分为三个地块 规划总面积9349.025亩,分别是回瑶工业平台、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和塔山工业平台。回瑶工业平台规划用地面积2970 亩;塔山工业平台规划用地面积1681.025 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4698亩。具体规划区概况如下:1.3.1地理位置和规划范围及期限建阳市工业区位于建阳市南部,建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南平市的中心,武夷山南麓,处于珠三角、海峡、长三角三个经济圈的叠合区。建阳市工业区分为三个地块,分别是回瑶工业平台、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和塔山工业平台。回瑶工业平台距离市行政中心4公里,S303省道贯穿整个平台。回瑶工业平台规划范围东至建溪,西至回瑶陶瓷厂、回瑶村,

5、南至山边,北至玉田村、溪尾村,规划用地面积2970亩,其中一期781.546亩,二期2188.454亩。塔山工业平台距市区2公里,南武路贯穿其中,距205国道15公里,距火车站仅4公里。塔山工业平台被建溪分为两个地块,合计1681.025亩,其中一期760.125亩,二期920.9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与回瑶工业平台相连,位于回瑶工业平台西北方向,地块面积4698亩,其中一期用地2600亩,二期用地2098亩。规划期限:近期(即为一期):20132015年,远期(即为二期):20162020年。1.3.2规划定位及发展规模1.3.2.1规划及产业功能定位工业区按“高标准、高起点、生态型”的要

6、求,实施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耗能企业入驻。届时将成为建阳主要工业经济增长点之一。1.3.2.2发展规模与时序建阳市工业区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4141.671亩(回瑶工业平台781.546亩,塔山工业平台760.125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2600亩),二期用地5207.354亩(回瑶工业平台2188.454亩,塔山工业平台920.9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2098亩)1.3.3总体规划布局(1)回瑶工业平台该工业平台用地多为农田、菜地,地势较为平坦,坡度都在3%以下,场地基地高程大部分在129-132米高程之间,稍进行工程改造,便可作为建设用地,建设条件

7、甚优。本工业平台分两期,一期用地781.546亩,二期2188.454亩,合计2970亩。目前一期企业已确定。(2)塔山工业平台该工业平台被建溪分为西南及东北两地块,一期用地760.125亩,二期用地920.9亩,合计1681.025亩,目前一期企业已确定。(3)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与回瑶工业平台相连,位于回瑶工业平台西北方向,地块面积4698亩,其中一期用地2600亩,二期用地2098亩。目前企业尚未入驻。1.4规划区开发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1.4.1规划区开发现状建阳市工业区目前园区的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配套完善,入驻园区项目累计19个,塔山工业平台10个,回瑶

8、工业平台9个。其产业主要为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竹木加工和机械电子等。1.4.1开发现状主要存在问题(1)现有企业布局不合理由于最初缺乏统筹安排,未考虑综合性建设,而是依据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进行局部开发建设,导致现状有些企业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一是表现在工业区内部的各企业没有按照不同的工业类型分布布置,功能分区混杂在一起;二是局部地区存在居住区与工业区混杂的布局。(2)工业园内部分企业环保手续不齐全工业园内部分企业环保手续不齐全,已有入驻已投产企业19家,基本已通过环评审批。但部分企业已运行多年,但仍有较多企业未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3)环保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现场调查发现,建阳市工业区

9、内现状未建设有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园区现状路网尚未完善;农村居住地区和工业区目前仍采取雨污合流的方式,由于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未建设,有些企业污水自行处理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区域污水排放系统亟待改善;区域供水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尚不完善,随着园区的建设同时应加快实施改造;园区内的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匮乏。(4)能源供给规划内现状企业采用分散供热,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对区域环境到来不利影响。1.5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制约因素1.5.1 环境质量现状(1) 地表水环境根据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的建溪各监测断面pH、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总铜等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类水质标准。

10、总体上建溪流域水质状况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 地下水环境根据监测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项目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项目水质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III类标准,超过类原因可能是受村庄生活污水的渗入影响。 (3)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范围内SO2、NO2、PM10现状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TVOC的现状监测值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能够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4) 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总的说来评价区内各监测点的连续等效A声级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1、)中相应功能类别的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内的评价区域内的总体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5)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规划区及附近农田土壤均呈弱酸性,土壤中的Cu、Cr、Cd、Pb、As、Hg、Zn、Ni含量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 (6) 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踏勘调查及收集资料,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福建省省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评价范围主要分布在人工林、农田地、荒地、村庄边缘等范围内,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贫乏,没有稀有保护动物在评价范围内分布,现存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为能适应人类活动的种类。1.5.2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1)水资源制约

12、因素本次规划区现状大部分企业由建阳市自来水供水,其少部分用水量较大的企业由崇阳溪取水自给(如青松化工、武夷白鹭和和泉生物科技),现有的水资源量有限,随着本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用水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显现,将对本次规划实施产生制约。(2)土地资源制约因素目前规划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山体、耕地等;由于地处山区,区内高差较大,可供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小,规划实施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用地指标的限制都将成为制约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是规划实

13、施必须解决的问题。(3)配套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规划园区雨污分流系统、污水集中处理厂、尾水集中排放管、固体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1.6 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1.6.1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规划区污水22817t正常排放对建溪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影响范围在排污口下游300m、横向30m的范围内,非正常排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氨氮,枯水期(P=90%)超标(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范围在排污口下游1500m、横向70m的区域内,影响较大,应做好防范措施,杜绝污水

14、处理厂事故排放。总体上看,建溪水质较好、水资源相对丰富,有一定水环境容量,规划区正常达标排放污染物对下游水体的影响不大,不会降低其水环境功能。1.6.2空气环境影响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在燃煤的情况下,工业区开发规模达到规划目标时,评价范围内大气污染物在规划区周边会产生较大范围的超标,主要超标区域位于山体上,而敏感目标处的污染物浓度均可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要求。在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后,工业区排放污染物总量将大大的减少,现有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削减,根据预测,评价范围内各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要求。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

15、规划区内的企业均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减轻废气排放的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否则,开发区应限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即限值废气排放企业的入住。1.6.3声环境影响(1) 从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分析,工业用地占较大比例,又以一类、二类工业用地为主,有利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用,同时对保护环境噪声敏感目标有利。(2)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比较完善,区内主要有303省道,交通噪声也是未来工业片区的主要噪声源。(3) 人口和环境规划显示,居住区人口密度会进一步增加,但社会生活噪声影响是可以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4)工业园区建设是个长期的规划,同时工程量比较大,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施工噪声对施工场界外200m内的居民可能

16、产生噪声污染。1.6.4固体废物影响本规划实施过程生产的主要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般危险废物主要为锅炉灰渣和物料加工过程产生的破碎物等;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化工和生物制药产业产生的废化学品残渣为主的危险废物,以及化工企业污水处理站等。根据国家及福建省有关规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因此工业区工业固废治理主要立足于综合利用。锅炉灰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CaO、Fe2O3,而SiO2 和Al2O3的含量占70%左右,这些化学组成类似于粘土,可以替代粘土做生产水泥的原料或制砖等其他建材产品;物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破碎边角料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厂家破碎后回

17、收利用。对于无法综合利用的工业固废在工业区外建设渣场填埋处置;生活垃圾运至建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场进行处理。只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固体废物处置管理,在坚持 “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进度,确保规划区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实现分类收集,有效处置,规划实施过程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1.6.5生态环境影响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将导致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及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局地小气候及土壤肥力,导致地形改变及水土流失,最终造成生态系统类型与功能的变化。此外,也将对区外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规划区发展规划实施将使规划范围内的生态承载力降低,而对整

18、个建阳市的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小。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缓解措施基础上,本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1.6.6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规划区的建设,必将带动建阳市工业区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建阳市城市化进程,配套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也因投入的加大而得以逐渐落实完善,加快了建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设施加强,农民出行更加便捷、市政基础设施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工业区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完善电力、电信、移动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带动建阳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规划前,当地居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而规划区的建设,创造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9、的就业岗位。除入区企业需招聘大量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外,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劳务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环境和消费理念的改善,农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将带动建阳的消费品市场。1.6.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根据规划布局图,规划区内分为三个地块,分别为回瑶工业平台、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及塔山工业平台。目前已有入区企业约19家,产业主要有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竹木加工和机械电子等,由于规划没有明确和严格的产业布局要求,导致各产业之间布局混杂,不利于园区环境管理,其结果也直接影响了食品生产的质量保证。 本次规划中其风险最

20、大的产业主要为生物制药和化工,现有存在的化工和生物制药企业主要布置于建溪流域边上,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布置的化工企业均位于内陆山体上。通过现场调查可知,现有企业离居住区相对较远,化工和生物制药企业对环境的风险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建溪流域的影响。因此,本评价建议首先工业园区应在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四周设置高于贮存区外地面的围堰,防止发生泄漏后,进入周边环境。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应在各企业出口处设置一个闸门,发生事故时及时关闭闸门,将事故污水引入事故池,防止泄漏液体流出工业园区,将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工业园区之内。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内设置应急事故收集池。其次,污水厂应该重视管道维护和运行管理,减少因管理

21、不善或其它原因造成管道破裂、污水溢流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尽量避免造成污水溢流或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对建溪的水质造成影响。1.6.8累积性环境影响分析对规划区累积性环境影响定性分析认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区域的排污条件,降低建溪的污染负荷,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累积效应逐渐减弱,水环境累积性影响程度较小;从大气环境预测结果看,规划区内企业燃气后对规划区大气污染贡献率不高,因此大气环境累积性影响不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累积性影响较小。总体来看,工业园区累积的环境影响程度不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实施跟踪评价。1.7 规划的适宜性及合理性分析1.7.1与相关

22、规划的协调性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福建省、南平市和建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规划目标和产业布局上与上述规划之间不存在冲突;本规划通过优化调整,严格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措施下,与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基本协调;建阳市工业区规划在工业用地布局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协调;本规划用地与建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协调的,但在工业园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有条件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时,应依程序办理相关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必须严格控制建阳市工业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本规划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建阳市生态功能区划基本协调;本规划优化调整后与建阳市

23、城市总体规划、建阳市城区排水规划、建阳市燃气专项规划也基本协调。1.7.2区域环境承载能力(1)大气环境根据监测结果,评价范围内SO2、NO2、PM10现状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TVOC的现状监测值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能够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根据第五章,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所在区域理想大气环境容量为:建阳市工业区SO2理想环境容量为0.4981万t,NO2为0.3058万t,PM10为0.3320万t;回瑶工业平台及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SO2为0.4086万t,NO2为0.2508万t,PM10为0.2720万t;塔山

24、工业平台SO2为0.0895万t,NO2为0.0550万t,PM10为0.0600万t。可见根据上述A-P值法计算的大气理想环境容量高于本评价推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尚有环境容量,有利于工业园区进一步建设。(2)水环境根据本次水质现状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建溪5个监测断面,各监测断面pH、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总铜等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类水质标准。根据水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建阳市工业区排污口至宸前水电站处的COD环境容量为:4898 t/a,氨氮环境容量为:251t/a。根据规划区水污染源分析结果,回瑶工业平台和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

25、地水污染物排放增量为COD 410 t/a、氨氮103 t/a。分别占建溪纳污河段水环境容量的8%、41%。可见根据计算的水环境容量高于本评价推荐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尚有环境容量,有利于工业园区进一步建设。(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规划区所在周边区域现状已建设建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场。建阳市境内无工业垃圾处置场和危险固废临时贮存场。规划区建设后产生的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排放将受到一定制约,同时对园区内的固废处置配套设施提出较高要求。1.7.3产业发展定位合理性根据建阳市工业区规划文本,工业区作为建阳市中部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资源深加工(含竹类、

26、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化工、生物等为主。建阳市工业区应充分利用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应重点选择无污染或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本评价同意建阳市工业区主要发展以资源深加工(含竹类、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化工、生物等为主,回瑶和塔山平台除现有企业规划规模用地外,其余尚未建设的用地建议发展建阳市优势产业污染较轻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并且回瑶和塔山平台属于沿江两岸建设的工业区,属于严控区域,对现有企业涉及严格控制产业的生物医药和化工产业扩建所需总量指标必须在本企业或者区域内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或实施深度治理新增的削减量中调剂,严格控制排

27、放总量。1.7.4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性(1)总体布局合理性根据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工业用地布局规划中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生态化改造;形成产居关系基本平衡、选址合理的工业用地格局;合理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工业用地均为一、二类用地。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占用了部分山体、塔山和回瑶工业平台现状分布着少量的三类工业用企业,与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不太相符。因此,产业类型必须制定严格的进入门槛,入园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环评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应加强与

28、中心片区之间绿化隔离带建设,减少对山体的占用,加强对生态环保措施,并且建议建阳市政府在下一步对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修编工作中将本规划区用地规划考虑其中。从总体布局上来说,本次建阳市工业区布局可以促进区域现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也有利于对现有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助于逐步解决区域内现有企业混杂的局面,促进污染的集中控制。(2)功能布局合理性分析考虑到规划工业区环境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居住区的环境保护,工业园区内除企业员工自住宿舍外,不应在园内新建居民集中住宅区。1.8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本评价提出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汇总见表1.8.1,

29、各工业平台调整后的土地利用布局图见图10.1-1。表1.8.1 规划方案推荐意见与优化调整建议一览表规划方案原规划主要内容推荐意见优化调整建议调整主要依据规划功能定位工业区按“高标准、高起点、生态型”的要求,实施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耗能企业入驻。届时将成为建阳主要工业经济增长点之一。同意推荐建设规模塔山工业平台:规划面积1681.025亩; 规划人口1785人。优化调整取消生活居住功能,控制人口规模。建设用地采取分期滚动开发的方式,确保园区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工业区环境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居住区的环境保护。回瑶工业平台:规划面积2970亩; 规划人口2196人。青

30、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规划面积4698亩。规划期限和分期建设规划规划年限是: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优化调整补充完善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02025年,并且补充明确规划的年限的阶段目标。近期时间规划即将结束,不符合实际建设。规划中没有明确分阶段目标等内容,不能科学指导园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定位以资源深加工(含竹类、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化工、生物等为主产业基本推荐优化调整回瑶和塔山平台除现有企业规划规模用地外,其余尚未建设的用地建议发展建阳市优势产业污染较轻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内的项目备用地建议主要开发展污染较轻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取消生活区用地设置。对现有

31、企业属于闽政【2009】16号文规定在闽江水口库区上游沿江两岸严格控制的制药、化工等产业,其扩建所需总量指标必须在本企业或者区域内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或实施深度治理新增的削减量中调剂,严格控制排放总量,做到增产减污,并满足区域减排目标任务。禁止引进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污染物为主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以排放氨氮、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限制消耗森林资源高和低附加值的竹木加工企业,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适宜引入发生高耗水、高污水的食品产业。禁止引入电镀等高污染电子企业,推荐发展电子组装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闽政【2009】16号)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

32、合整治的意见;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定位用地布局规划建阳市工业区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4141.671亩(回瑶工业平台781.546亩,塔山工业平台760.125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2600亩),二期用地5207.354亩(回瑶工业平台2188.454亩,塔山工业平台920.9亩,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2098亩)。优化调整 回瑶工业平台规划二期用地的三类工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工业用地 将现有村庄的居住用地调整为一类工业用地工业区环境兼容性较差,不利于居住区的环境保护;建阳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创造富有山地特色的绿化特征,构建完整的绿化网络;合理布局各地块

33、公共绿地并兼有应急避难功能;按不同类别工业的安全卫生控制要求布局防护绿地。使工业园内部绿化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贯通,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地。同意推荐 给水规划规划区的用水由建阳市自来水厂供水同意推荐排水规划回瑶工业平台已入驻企业的生产废水在企业厂区内部进行进行一级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由南武路市政污水管网排至建阳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规划在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供回瑶平台与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使用。而塔山工业平台规划在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旁边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供塔山工业平台使用。优化调整回瑶工业平台规划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各工业平台内的各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

34、通过企业的项目环评设置的临时排放口排放。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塔山工业平台、回瑶工业平台和青松增资扩产项目用地产生的污水建议均引入回瑶工业平台规划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省政府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及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排水规划矛盾,本末倒置。环境保护规划原规划未提出补充完善应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严格控制中小规模锅炉、窑炉使用燃煤。补充中水回用规划、水土保护规划、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规划、能源结构和集中供热规划等。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固废等污染的防治规划内容不全面。环卫设施规划对工业园的垃圾管理站、垃圾收集进行进行规划。同意推荐拆

35、迁安置规划原规划未提出补充建议补充拆迁安置规划工业园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规划区内居民的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和劳动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圆满解决,不仅关系到工业园的建设进度,而且影响到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防洪规划原规划未提出补充建议补充防洪规划,防洪标准按五十年一遇标准设防,在沿河一侧应规划设置防洪堤。其它规划规划提出了道路交通规划、电力电信规划等。同意推荐1.9总体评价结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349.025亩。工业区按“高标准、高起点、生态型”的要求,实施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耗能企业入驻,旨在把建阳市工业区建设为现代化的产业集聚中心。建阳

36、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符合省、市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与各种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较好。总体上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可以支撑规划区规划的实施。但规划区开发也存在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应在今后规划建设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和时序,加强规划区域内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土地和林地的征用及拆迁安置工作。在对规划进行进一步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规划的环境目标。因此,认为建阳市工业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具有环境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