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851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 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及质量通病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 要:目前高楼大厦遍地矗立,十分现代化,建筑电气增添了不少的新内容,但要求在设计时遵循节能的原则,同时由于建筑电气是现今新兴的一种技术,他还不完善,在建设施工中还有很多问

2、题、在质量上还有很的通病。本文就针对它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已求得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线层 1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1.2 考虑实际经济效

3、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1.3 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民用建筑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

4、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2 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21 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 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预防措施 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2 室外进户管预

5、理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预防措施 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预

6、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23 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预防措施 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 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

7、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 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 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 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 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

8、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24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

9、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25 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

10、,按尺寸生产。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26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预防措施 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

11、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 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12、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

13、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