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8865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银花种植加工环评报告表(报批).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金银花种植、加工建设单位XX县金红阳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南宫森林公园碧水湾景区18号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XX县方召乡方召村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0140占地面积(平方米)金银花种植1600亩;厂房占地2.7亩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03%评价经费(万元)2.5预期投产日期2012年1月项目简介一、项目由来金银花属于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金银花产品在中药、保健、花卉及化妆品等众多领域有着其独特的功效和价值,尤其是在中药领域已有3000年的药用

2、历史,被名医别录列为上品,已被证明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常用天然中药材而广受欢迎。中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引以骄傲和自豪的文化遗产。但在全球中药材交易总额中,我国只占有15%。而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比我们小得多的日本和韩国各占20%,德国占15%,其他国家占50%。这对我们来说,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市场前景广阔,大有潜力可挖;另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国内药材生产、加工和包装质量都不高。基于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将现代中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药行业“十五”规划将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加

3、快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是中药行业“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借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这一东风,台江县政府为充分利用台江县的自然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周边农村百姓就业,带动种植加工产业发展,由台江县招商局开展新型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的招商,本项目由此而生。金银花为多年生植物,一年投资多年得利,一般栽植3年亩产干花可达100150公斤,5年后可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200公斤。金银花一次栽植可生长30多年,丰产期达20年,是一种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它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专业化种植之路,促进农民增收。台江县金红阳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台江县招商

4、引资开展多种经营的企业,其开发建设的金银花种植、加工项目属于台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周边农村百姓就业,带动种植加工产业发展。二、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金银花种植加工产业建设性质:新建总投资:共1600万元建设地点:台江县方召乡方召村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种植1600亩,厂房、道路及相应设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产高品质金银花(干品)213.3吨,项目满负荷生产年收入2133万元,年利润973.47万元。建设起止年限: 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三、项目区位拟建项目位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方召村。项目选址紧邻方召大寨,距其西侧方召乡松就林场仅2km,距台江县政府12km。台江县

5、位于黔东南中部,地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东南与剑河县交界,西南与凯里、雷山县接壤,北面与黄平、施秉两县毗邻。所在地交通位置见图1四、合理与可行性1、自然环境条件可行性金银花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适应性强,在自然状态下,常生长于山谷、溪边河沟边阴湿处,缠绕于树上。喜阳光,也耐阴。耐寒,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碱性土壤均能适应,但在湿润、肥沃、深厚之砂壤土中生长良好。根系繁密、萌蘖力强,茎蔓着地即能生根。本项目金银花种植基地设于台江县方召乡方召村,属高海拔地区,最高处海拔1780米,最低处海拔850米。符合金银花生长所需的300米1600米海拔的要求,土壤以黄壤为主,而且土质良好、土层

6、深厚,耕作性和保水保肥性以及通气性佳,气候条件符合金银花喜阴凉的习性,荒山荒坡面积也较大。为此,所在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为金银花生产提供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2、技术与与市场优势(1)技术先进性本项目坚持将种植基地作为第一生产车间,以安全和无公害的GAP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已颁布的无公害食品和药品标准,建立并逐步完善金银花无公害生产标准和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把好肥料和农药施用关,从而使金银花产品成为一种高品位、高质量、纯天然的优质安全中药材和饮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种植基地上采取金银花行间种牧草、养鸡、养猪,结合县“沼气工程”,按“金银花+牧草鸡、猪蝇蛆沼气”的循环模

7、式来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生产、销售进行计算机管理。为确保产品质量,本项目拟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完全按照出口产品的标准严格生产管理,在无菌处理、能源利用、自动控制、CIP、SIP、HIST等方面,均处于国内中药材加工技术中的先进技术水平;不添加防腐剂,确保金银花产品无论在色泽、药用成份上保持较高含量及新鲜度,并可以长时间保存,提高科技含量。(2)市场优势金银花的市场需求广泛,其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药品、保健品市场,另外在花卉、饲料工业、化妆品市场亦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国内市场从1995年以来,金银花的价格一直稳中直升,至2003年高达15035

8、0元/公斤。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心态的日益增强,国内外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和保健饮品日益青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过后,金银花无论是作为中药材,还是保健饮品,出口量大增,尤其是东南亚国家需求量猛增,极大地刺激了金银花需求市场。因此,利用黔东南丰富的山地资源开发金银花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3、政策符合性金银花是一种地道的天然中药材,其自身的生理和生长规律决定了其优质、丰产的特性。本项目为金银花生态农业基地式规模化种植及原料烘干预加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即鼓励类“一、农林业第50条地道中药材和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

9、植物药材的种(养)殖”,以及“十一、医行业第14条中药现代化(;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的规定,地道中药材的种植与先进农业技术应于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将现代中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药行业“十五”规划将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是中药行业“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贵州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十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

10、和发展生物制药,着力壮大特色产业。2009年,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为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全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特编制了“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通过了专家论证和认可。省经贸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我省医药产业“十五”规划,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正桌有成效地推进和开展。黔东南州根据国家中药行业“十五”规划和我省对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部署,已把培育中药材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结合黔东南州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现状,具体实施。综上分析,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中药行业“十五”规划,以及贵州省对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为本

11、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本项目政策可行。五、种植、加工工艺与产品技术指标1、栽培要点(1)、育苗压条栽植法:汛期选取一、二年生的健壮枝条,截30厘米的段,去掉下部叶片,每穴68条,栽于整好的穴内,覆土压实,若墒情不足,则需浇水,成活率90% 以上(2)整地移栽:土壤PH:5.57.8移栽时间:春季 34 月,秋季 911 月密度和方法:一般采用 150180 100120cm 的行株距,挖成长宽各 35cm 、深 2530cm 的移栽穴,首次施肥以农家肥或有机堆肥为宜。(3)追肥:一般追肥 5 次。第一次,开春前施 壮苗肥 ;第二次,追肥于 3 月重施 花前肥 ,每窝施人类尿 10Kg ,或

12、每窝施 50-100g 硫酸铵;第三次,施 一次花后肥 ,通过追肥促使植株迅速恢复长势;第四次,在第二次采花后进行 二次花后肥 ;最后一次,在冬至前施 越冬肥 ,主要以农家肥和磷肥、饼肥为好。施肥量视株丛大小而定。(4)中耕除草移栽后第一、二、三年每年中耕除草三次,发新叶时进行第一次, 78 月进行第二次,秋未冬初霜冻前进行第三次。从第四年起只在早春秋未冬初各进行一次。中耕时,在植株周围浅松土,以免伤根,要防止根系露出地面,并培土以保护植株,尤其是冬季。(5)修剪修剪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是:定植的 12 年生植株,培养主干高 1520 厘米,选留主干 45 个,其余枝条剪成长

13、15 厘米左右。经几年修剪后,干高 3040 厘米,形成主干粗的矮小灌木状。每年冬季至萌芽前,剪去枯、老、细弱及过密的枝条,使其多发新枝条,多开花。剪枝后提高了花墩各部位的光能利用率,减少了养分的消耗,提高了单株产量。(6)打顶打顶是为了去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使养分在株内各部位均匀分布,促使大批花蕾提早形成,以达金银花高产之目的。打顶方法及要点:从母株长出的主干留 12 节, 3 节以上摘掉;以后从 2 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一般不打顶,让其自然开花。一般节密,叶细的幼枝即是花枝,应保留;无花的生长枝节长,叶较大,枝条较粗,消耗养分应去掉。2、加工工艺(1)初选分级为了给满足金银花的不同领导和层次的

14、市场需求,本项目金银花花蕾采摘后需对其进行加工前的筛选分级,根据花蕾大小尺寸和色泽差异,分选为两个品级,为保证加工前原材料品质、色泽不受破坏,本项目采用人工手选分级。(2)机械杀青适于烘干的鲜花一般以二青期、三青期金银花为最佳,过青则变黑,大白针金银花则变黄,传统烘干房内初温一般在4045,烘23小时,定色、定型后方可进入进一步的烘干工序,本项目采用6CSR-70式杀青机为金属炉滚筒杀青机,原为茶叶初制杀青机械之一,温度调节范围在3550,适用于金银花的第一道杀青工序。该设备用于金银花杀青的热源由电能转化,配用电机功率1.5kw,环保无污染。金银花通过该机杀青后,无焦边爆点,品质匀透一致,杀青

15、叶柔软,色泽绿翠。(3)隧道式烘干生产线杀青(预干燥)后的金银花,进入隧道式烘干生产线进行进一步烘干,烘干初温以4550为宜,烘干终段温度控制在5060,最终定型干燥温度控制于55为最佳,本项目采用NMT-CDL600隧道式烘干炉生产线,该设备集烘干加热、运风排潮、自动恒温控制和链式传动系统于一体,采用AC380V三相电源,功率40kw。其烘干内胆分为5段炉腔,每段炉腔内装有不锈钢散热片式发热管12条,共计60条,烘干面积560平米。每段炉腔配备2台运风马达和运风风槽,采用三面循环式运风。每段的温度可独立控制和显示,温控系统欧姆龙牌微电脑智能型数显温控器,配有LED显示窗口,采用模块连续缓冲式

16、输出控制加热器,采用SSR固态继电器输出。NMT-CDL600隧道式烘干炉工作流程: 金银花 运风 运风 运风 输送带 预烘段主烘段 定型干燥段 出料 控温 控温 控温(4)加工后存储烘干后取出金银花,放在室温下晾510分钟,待热量散尽后,装袋待售。烘干的金银花以淡青色、手搓成粉末为最佳。工业化生产储存仓库应保持干噪、通风。六、项目工程简介1、建设期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生产基地的建设期间,种植园区主要实施挖梯带的开垦、整地,植株坑穴的开挖,金银花栽种,施肥培育等加工厂区主要实施生产厂房、库房、综合办公楼及宿舍、食堂等配套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基地道路(含停车厂)、输变电工程、供排水工程的建设,以及

17、生产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2、生产生活设施总平面布置加工厂区位于整个项目种植基地的中心偏西位置,通过拟建的基地运输道路实现与种植园区的东、南、西侧大片面积相连,基地运输道路北端出口与方召乡通往李子沟的乡镇四级公路平交(该公路可直接通往台江县城),从交通运输上保证了本生产加工基地与外界的物流便利。加工厂区内,东、北侧布置加工厂房和库房,综合楼、宿舍等办公生活设施及停车场等布置在厂区的西、南面上风向位置,在加工厂区西北角(下风向)位置布置一个食堂废水净化与回用系统,和一个生活污水处理与灌溉系统。由此可见,整个的基地的平面布置充分体现了生产、物流的便利性与环境、人文的友好协调性相统一的原则。基地平面

18、布置详见 图23、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本项目的果实金银花的加工过程首先经由人工初选分级后,进入杀青工序,而后由一体化自动隧道式烘干系统进行排潮烘干,烘干后的干品金银花经过精选分级后进入包装流水线进行产品包装,最终入库待销。本项目需购置安装的生产设备见表1 表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产品性能参数备 注1杀青机6CSR-701套滚筒直径700mm,28-32r/min,250-300kg/h电力驱动2隧道式烘干炉NMT-CDL600AC380V,40kw1套内胆分段炉腔,传动、温控自动化集于一体,微电脑智能型LED数显温控,配风布热均匀集热源与排湿运风系统于一体3包装流水线1套4变

19、压器100KVAS1套生产供电4、施工进度计划 拟建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建设进度见表2表2工程进度设想表年份2010年2011年月份456789123完成1500亩苗木种植及相应配套设施完成100亩育苗及相应配套设施5、施工力量组织1)种植园区栽种人力的组织本基地采用农民加基地种植的运行模式,首先由企业统一招集当地潜在合作农户及有相关种植经验的农户,由基地负责金银花种植管理的技术骨干进行统一规范化的金银花种植、田间管理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这批农户承担为基地1600亩苗木种植园栽种金银花,企业支出劳务费。2)金银花加工厂及办公区的基建施工基地加工厂房、办公建筑及相关的附属工程的施工,发包给有

20、相关建筑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因本项目建筑规模不大,根据类似的建筑规模,预计基建施工期最高施工人数30人/d。施工人数较少,可不设施工营地,就近于李子村租用民房作为施工队的生活营地。七、项目劳动力配置本项目进入正式运营后,组织机构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项目劳动定员总数为100人,具体见表3 表3 项目劳动定员表序号机构组成合计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工人备注1厂长332总工程师23基地生产部10284销售部182165成品库10286品控与新产品开发部10107财务部2118办公室3219生产车间39282910化验、检测312合 计100155629八、配套设施情况1、给排水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

21、水源为翁党河源头李子沟,属天然矿泉水,位于本基地西面0.7km处,最小日流量0.5m3/s,水质较优,可达饮用水二级标准。基地采用泵送方式将水引至基地蓄水池,后由蓄水池对整个基地的生产、生活用水进行统一调配。在金银花在烘干过程中,其水分被杀青烘干设备的热空气流带走,基本不产生废水,故本项目的污水主要来自基地生产和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基地人员总数100人,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规定,员工人均生活污水排放定额取120L/d,预计日排放生活污水12m3/d。基地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通过生产办公区的地面雨水沟汇至基地灌溉水池,作为浇灌金银花植株所用;基地人员的生活污水

22、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地食堂废水(4吨/天),另一部分则为综合楼办公及宿舍的洗浴、冲厕水(8吨/天)。在加工厂区西北角(下风向)位置布置一个“隔油一级沉淀石英砂过滤”的食堂废水净化系统(处理能力5m3/d),和一个“化粪池一级沉淀石英砂过滤加药消毒”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10m3/d),另外分别设置40m3绿化防尘水池1个和80m3金银花农灌水池1个,用于收集存蓄净化和处理后的废、污水以从便回用。食堂废水净化后可回用于厂区绿化洒浇和停车场洒水抑尘;办公、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洗浴和冲厕水)处理后可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故只需配套相应的灌溉设备便可当作有机肥用于

23、金银花的浇灌。2、供电本基地项目采用国标二级双回路供电,由方召乡200KV变电站引来电源,至基地自建的100kv变压器转换供电,电力充足有保障。3、消防变配电室采用SDE无管网灭火系统;厂区加工厂房和办公大楼等建筑各层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配置灭火器。同时采用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并设有消防电话及联动控制柜、联动控制柜负责火灾时对所有消防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火灾报警控制器至各层探测器及联动控制设备的线路采用ZRBV1.5和2.5型阻燃铜芯导线穿PVC管暗敷。4、交通运输本项目系金银花种植加工生产型基地,企业赢利的实现最终要通过产品销售市场来实现,故拥有通达便利的交通网络至关重要

24、。本项目通过基地自建道路与方召乡通往李沟的乡村砂石公路相连,而方召乡通往台江县城有四级沥青公路相通,进城方便。基地产品由县城运外县外省内或省际进行贸易的交通则更加便利:县城距省府贵阳市218公里(仅3小时的车程),GZ65、320国道过境20余公里,加上乡村公路和简易公路,在台江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GZ65号国道主干线,是贵州省骨架公路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位和通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利于附近区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工、农业产品的销售,更为本项目提供了优质便利的交通服务。九、用地与拆迁安置本项目位于方召乡方召村,占地类型为无人耕作的丘陵荒坡地带,用地形式为租用,总面积1800亩(其中

25、200亩预留),企业已同方召乡政府签订了租地协议,租期20年。租地手续已办理齐全,租金已按租地协议约定的方式履行支付。根据台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1997-2010年),本项目选址所在地为一般农地区,经台江县国土资源局的批准,同意该地块在租地合同期内用于金银花种植业。(台江县用地总体规划见图4)范围内无居民住宅,故不涉及拆迁。十、项目投资 1、总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基地建设投资1133.2万,固定资产投194.49万。投资费用组成详见表4 表4 投资概算表序号投资构成规模单价总价(万元)备注一固定资产194.491加工厂房630m2900元/m256.72加工设备80.113综

26、合用房500m2980元/m2494供水工程1套5万元/套55安装费用3.68二基地建设1133.21土地租赁1800亩50元/亩27每年9万,以3年计2道路建设4.6km10/km463农用物资1600亩100元/亩164挖梯带1600亩1700元/亩2725挖穴32万个4元/个1286有机肥4800吨700元/吨3367复合肥48吨1500元/吨7.28苗木32万株9元/株288三流动资金85.46四建设期利息119.72年利为6.53%五不可预见费67.13总 计16002、资金来源由金红阳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筹500万元,向银行款1100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27、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无与之相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工程所在地域为高原丘陵地带,植被发育较好,基地种园和生产加工区的占地类型为无人耕作的荒草地。基地边界500米范围内无居住户。基地西面1km里外有1km有李子村,共10个村民组,288户居民;东北面距离1.5km有方召村,12个村民组,580户居民。根据现场调查,项目选址地3公里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基地选址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1km外居民点附近有农田、旱作地、山坡地。农业使用少量化肥、农药产生轻微污染,但对环境影响不大。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现状无明显的污染情况。 1、水污染 距离基地最近的地表水流域为西面0.7km处的李子沟,李子沟属地下水出露泉点

28、出水,接受大气降水补充,年最小流量0.5m3/s,地势高于村庄及其附近的水田,基本不受污染,水质优良。李子沟属于翁党河的一级支流,是其源头之一,而翁党河又属长江水系清水江右岸支流巴拉河右岸支流翁你河的一个支流,平水期平均流量2.1m3/s,水质清澈,无明显污染,距本项目2.5km。2、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项目区域环境未受到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污染,乡级公路车流量较少,受交通噪声、扬尘,汽车尾气的影响较小,属于典型的农村景观环境。3、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为当地居民的少量日常生活垃圾,采取统一堆放或堆肥处理后,不构成主要环境问题。4、生态环境评价区内为高原丘陵,主要为杂草灌木林和杂木林构成植被生态,植被覆

29、盖率高,未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苗岭高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翁你河中下游。东南与剑河县相连,北与施秉县、黄平县隔清水江为界,西与凯里市、雷山县接壤。地形狭窄,县城海拔620-660m。跨东经10815-10834,北纬2623-2652。东西宽36km,南北长53km,总面积1206km2。境内地形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错落有致,相辅相存,最高海拔1980m,最低海拔455m,平均海拔717.5m,山川秀

30、丽,景色宜人。本项目位于距离台江县城东南面12km的方召乡方召村。方召乡全境86平方公里,海拔1200千米,乡境内森林覆盖率58.3%。2气候、气象台江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最高气温37.1C,绝对最低气温-10C,年平均气温16.5C,年平均无霜期267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20.3mm,一般59月的降雨量为最多,占年降雨量得63%。年日照时数1237小时。平均风速1.1m/s,全年以SE风为多。3.水文、水力资源台江县境内有流域面积1210平方公里,有近百条溪河分别流入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翁密河,总长494.8公里,年平均流量44.6亿立方米

31、,水资源尤为丰富。水质清澈无污染,水能蕴藏量大、开发潜力大;有地方小型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771千瓦,目前正在巴拉河流域修建岩寨水电站,总投资1.3亿元。翁你河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巴拉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的雷公坪。自南向北流经台江县境的台农、南省、于南李村处汇入巴拉河。全流域面积316km,主河道长84km。穿城而过的翁孟溪和交孟溪均为翁你河的小支流,集雨面积分别为6.0km和12km,主河道长分别为5.7km和6.1km。本项目涉及地表水体为其西面距离0.7km的李子沟和距离2.5km的翁党河。李子沟属地表出露泉点出水,接受大气降水补充,年最小流量为0.5m3/s,属于翁党河的一级

32、支流,是其源头之一;翁党河为翁你河右岸一级支流,河段全长9.2km,断面宽4.27.5m,平水期流量2.1m3/s,距本项目2.5km。项目区域水系分布情况见图3。4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台江境内土壤肥沃,群山葱绿,林木苍翠,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0%,是贵州的十大林区县之一。树种以松、杉为主,针、阔叶等多种珍稀树木及植物交错并存,有天然草场7万多亩;有取得了A级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证书和省优质果品称号的“苗疆牌”金秋梨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果品2000万公斤;有荣获93中国保健精品金奖、贵州省优秀新产品奖等8个奖项的远销海内外的“银角牌”苦丁茶基地10000亩,并以年均增种500-700亩的速

33、度递增。中药材有天麻、人参、银耳、杜仲、灵芝、黄柏等;山中有金山猴、猕猴和蟒、蛇及穿山甲等多种动物繁衍栖息。本项目选址地所属的方召乡,全境面积86平方公里,境内多林木,林地面积7.5万亩,占全境面积的58.3%,松、杉等针、阔混交林为主,产油桐籽。本项目用地范围内植被为荒坡地杂草灌木丛,没有发现野生保护动物和珍稀植物。5.矿产资源台江县境内地下有铅、锌、铜、铁和硅等多种金属及重晶石、大理石、磷、粘土、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及经济结构台江全县辖2个镇6个乡,2008年县城总户数为5304户,总人口1.8万人,户均人口3.34人,人口性别

34、比为117.18,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少数民族占台江总人口的98%以上,是世界上苗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4260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213万元,第二产业17622万元,第三产业177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5800万元。县内固定资产投资11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1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2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000万元。属国家重点扶贫开发贫困县。方召乡位于台江县城台拱镇外围西侧,乡政府距县城中心12km。全乡共辖15个村,其中一类贫困村6个,二类贫困村7个,三类为2个,为全省二类贫困乡镇。方召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35、镇,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空白,养殖业以猪牛为主,但无规模,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业产量低微,效益低下。随着近年打工潮的影响,方召乡劳务输出劳动力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劳务收入年均960万元,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乡实际年财政收入不足1万元,人均占有粮345公斤,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87元。2、文化、教育台江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浓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又没有文字记载的一个民族,苗族也是一个以迁徙著称的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苗族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苗族发展的过程中,苗族飞歌、苗族古歌、苗族服饰等都起着记

36、载民族历史、纪念苗族先民的作用。苗族服饰被人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每个图案、每幅图画甚至每一道花纹都是苗族自然、人文的象征。台江境内现存的苗族服饰有8种类别100余种款式,各村各寨的服饰都有其特殊性。境内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得天独厚,有依山傍水的民居建筑,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瑰丽夺目的工艺制品,心惊肉跳的牛斗狗争,惊险火爆的舞龙嘘花,热情奔放的笙鼓舞蹈,浩如烟海的文学歌曲,崇尚文明的礼仪风范,别具情趣的婚恋习俗等;有“世界最长的节日”祭祖节(也称“世界第一俗”,13年才过一次,每次过3年时间),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也称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有“世界唯一的独木

37、龙舟节”施洞龙舟节,有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遐迩闻名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荣获2003年度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的苗族大歌反排多声部、方召情歌。这里是歌与舞的海洋,是情与爱的世界,每一个节日、每一次活动,都包涵着沉积厚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一等“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台江全县共有中小学161所,其中职业高中1所,普通高中1所,普通初中8所,中心小学54所,教学点96个。全县现有教职工1379人,小学专任教师849人,初中专任教师360人,据官方数字显示,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基本达100%。本项目所在地方召乡有中、小学共20所。3、文物保护人文

38、景观是台江旅游的一大产品,境内无迹不古,是贵州东线旅游线路上的一朵奇葩。有编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历经十八年的反清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人民起义遗迹、遗址,有建筑风格异彩纷呈的古军事重镇施洞古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寒武纪时代古生物化石群遗址及博物馆、山清水秀的自然景区、岩洞群数不胜数。本项目选址所在地位于方召乡方召村,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差,无需特别保护的动植物,无其他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拟建生产基地座落于方召乡

39、方召村,区域环境属于典型的农村景观环境,且亦不受工业污染源的影响,整体环境较优。根据台江县环保局的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类;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评价人员对基地所在地及其周边2km范围内的方召村、李子村等居民点,以及翁堂河、李子沟、乡村砂石公路进行现场踏勘,并结合部分监测数据作对比分析,得出以下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根据黔东南州环境保护监测站在2008年12月2日4日,对台江县中心城区进行2008年度环境现状监测的结果来看,位于县城最喧闹区域

40、的空气中SO2、TSP、NO2等三项本底值均未超过类标准,即台江县城的空气质量能够满足二类区的要求。监测结果见表5。表5 台江县城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3日平均值) 单位:mg/m3 监测项目点位 SO2TSPNO2苗疆宾馆0.0490.1180.027政府大楼0.0330.1230.027地税局0.0190.1350.027而本项目地处距离台江县城中心(县政府)12km之外的乡村地区,农村景观明显,居住人口与交通车流量与台江县城的差距显著,项目位置位于城区外围,环境空气质量理应优于县城。2、水环境质量根据对翁党河及其及源头李子沟矿泉点的水质进行现场观测,李子沟泉点在汇入翁党河之前的沟段因地势较

41、高,且远离居民点,未受任何染污,水质清澈见底,曾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泉点之一;翁党河因离未受工业污染源的影响,又离方召村、李子村等村庄较远,未受其生活排放的影响,且两岸河边未与农田相邻,故水质亦呈现较佳状态,能够满足二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的乡镇四级沥青公路车流量很小,且基本上无重型货车通行,交通噪声较小,本项目厂区位于荒坡地高处,远离该公路(距离0.8km),农村景观环境明显;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农村地区原则上执行1类区标准,本项目位于农村区域,评价范围内无工矿、加工等工业噪声污染源和建筑施工噪声,周边亦无明显噪声污染源,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

42、标准(GB3096-2008)1类区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方召乡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12,年平均气温15,全境面积8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7.5万亩,占全境面积的58.3%,松、杉等针、阔混交林为主,产油桐籽根据评价人员对选址地现状信息的采集,拟建项目所地占地范围内无人工耕作植被,占地及评价区域内以荒坡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大多为灌木草丛覆盖,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灌木与草丛基本呈对等分布,无明显土壤侵蚀地貌,水土保持较好。评价范围内无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主要污染物为施工

43、期间的噪声和运营期间的职工生活废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6表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km)保护级别空气环境 李子村W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方召村NE 1.5水环境李子沟W0.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翁党河W2.5声环境 李子村SE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方召村N 1.5生态环境周围作物、植被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李子沟执行地表水

44、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翁党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08)二级标准。废水: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单位mg/lCOD BOD5 SS 200 100 100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排放限值。 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一、施工期租地 开垦、整地 栽种 浇水、施肥 初期管理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变化 加工厂房、办公区土建供电、给排水等附属工程 设备安装调试 投运基地园区道路、停车场铺筑噪声、弃方、施工废水、扬尘生产人员作业、管理人员办公二、运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