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891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经营亚明与飞利浦案例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经营书面作业 姓名: 学号: 分数: 90 评语:选题合理,结构完整,论述深入,分析案例准确。 论文题目:亚明灯泡厂的资本经营活动发展历程案例的资本经营属于合资公司。在中国照明行业,有一家企业的产品曾照亮过天安门城楼,照亮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照亮过八达岭长城。这家企业叫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 86年前,一个怀着“实业救国”梦想的年轻人创建了亚浦耳灯泡厂(上海亚明前身)。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家企业伴随着新中国走过了“社会主义改造”,走过了“三年自然灾害”,走过了改革开放30年历程,并一起迎来新中国60周年华诞。 1924年11月,上海新开河外滩码头人头攒动,二十七岁的胡西园第一次和从广州抵沪的

2、孙中山先生、宋庆龄先生握了手。孙中山先生对胡西园制造国货、提倡国货的行动表示嘉奖。 胡西园的志向是,要让中国人能够用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灯泡。于是在三年之前的1921年,他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盏白炽灯;在一年之前的1923年,他创立了亚浦耳灯泡厂,成为当时被洋货垄断的上海照明市场的一个异数。而这家叫亚浦耳的灯泡厂,也成为中国民族照明企业的发端。 彼时的上海照明制造领域,是外国资本的天下,仅美国一家“奇异”灯泡厂,每年就能从中国人口袋里掏走近百万银元。在亚浦耳艰难起步,与洋货激烈竞争的时候,1925年5月,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随后,“中国人要用中国货!”,一场提倡国

3、货的运动以上海为中心在全国风生水起。据上海申报报道:上海国货商场批零两旺,不仅门市部拥挤,批发同样热闹。 在全国性提倡国货的形势下, 此时的亚浦耳“亚”字牌国产电灯泡声誉日著,异军突起,成为足以同垄断市场的洋货灯泡相抗衡的国货工业品。至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品已远销南洋各地、印度、菲律宾、澳洲及南美等地区。 1949年5月,上海全面解放。上海这个远东经济和金融中心终于摆脱了沉重的桎梏,迎接新的挑战。解放之初的上海,拥有工厂20149家,工业总产值2459亿元(折算成新币),占全国同类工业总数的362,继续扮演着中国经济重镇的角色。而身处这个经济重镇中的亚浦耳灯泡厂,也承担起了建设新中国的重

4、任。 作为上海地区老牌照明企业,为适应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亚浦耳担当起援建各地灯泡厂的重任,陆续向各地派出一支支专家队伍帮助指导当地灯泡厂的建设:1950年,胡西园带领亚浦耳正式设立日光灯制造分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日光灯;1955年12月,中国亚浦耳灯泡厂先后兼并了华尔登灯泡厂和晶华玻璃厂 1956年4月,亚浦耳灯泡厂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宣布公私合营。随后,有天明、天祥、精明、天工、蓓开、亚美、昌明、同兴、永亮等数十家小企业并入,从而使亚浦耳灯泡厂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59年10月,亚浦耳灯泡厂正式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亚明灯泡厂,产品商标确定为1953年注册的“亚”字牌。上海亚明,开始正式出现在

5、中国照明行业的历史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老企业开始面临新挑战:国家撤销了统购统销的机制,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市场和客户! 此时的亚明,开始了构建自己市场渠道的艰难历程:组建销售队伍,直接向工矿企业、市政单位推销产品;积极寻找销售合作伙伴,组织经销商队伍为了使用户更快地接受节能新产品,亚明还成立了照明工程部,通过示范工程的带动效应从市场源头拉动高压钠灯和金卤灯的产销。不久之后,亚明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的销售网络,形成了庞大的经销商业务,很快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中站稳了脚跟。 在成功转型之后,出于引进资金、引进产品技术和引进先进的

6、管理的目的,亚明开始进一步主动出击:1992年亚明与美国VENTURE LIGHTING合资成立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与国际接轨;1994年亚明与飞利浦合资成立飞利浦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亚明将全部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网络、“亚”字商标等资源交给合资公司经营而产品的转型也在同时进行:90年代初开始,亚明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有计划地退出白炽灯泡的生产,专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包括陶瓷金卤灯)为代表的HID系列和荧光灯系列。 时间进入新世纪,亚明开始在发展道路上昂首阔步。2002年,整体搬迁到上海嘉定马陆新厂区,并成为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

7、响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4年,“1923”品牌隆重推出;2007年,精瓷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并在江苏建湖建立新生产基地;2008年,平壤照明合营公司成立、上海固态照明有限公司成立 上海亚明86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改革开放30年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照明电器行业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突飞猛进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如今的亚明拥有近十家子公司、合资公司;囊括光源、电器、灯具、配件的庞大产品线;纵深海内外的市场渠道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肩负起打造照明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继续焕发着青春活力。 “要让中国人能够用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灯泡。”86年前亚明前身灯泡厂的创始人胡西园发下宏愿。而86年之后,中国白炽灯占世界产量1/3;紧凑型荧光灯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中国人不但都用上了自己制造的灯泡,甚至早已“让世界用上中国制造的灯泡。” 上海亚明作为中国现代照明行业的鼻祖,其86年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社会经历沧桑变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经86岁的亚明,正在计划着完成改制上市,发动新一轮的资本运作和品牌建设攻势。 而此时包括照明电器行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制造领域,已经开始急于摆脱“中国制造”的标签,向着“中国创造”进发。这一切,86年前怀抱着“实业救国”理念的胡西园或许做梦也不曾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