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8997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第22卷第2期2007年6月邢台学院JOURNALOFXINGTAIUNIVERSITYV0l_22.No.2June.2007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董媛,顾承卫(1.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8)摘要:在将路易斯?阿尔文?戴教授的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了一些他的媒介伦理思想.因此试图从六个方面介绍戴的媒介伦理观:媒介道德的主体,德性论倾向,伦理两难境地,对义务的划分,传播行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机制,SAD道德推理公式.在此基础上谈了戴的学术成果对中国媒介伦理研究

2、的启示.关键词:戴;媒介:媒介伦理;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58(2007)02000803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路易斯?阿尔文?戴(LouisAlvinDay)教授是美国媒介法和媒介伦理研究领域的专家.2004年l0月,他的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第四版(英文影印版)在中国面世.将该着作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笔者较深刻地领会了一些他的媒介伦理思想.关于道德的主体,路易斯?阿尔文?戴认为用于新闻传播的工具和技术本身没有道德属性,这些工具的使用者(个体和机构)的职业行为才具有道德属性.在这点上他和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存在深刻的分歧.后者从”媒介是人的延伸”

3、的基本立场出发,认为媒介本身也有道德价值属性,而不是”技术工具的使用者所犯罪孽的替罪羊”,说这种观点”是流行的梦游症的声音”.l_戴教授说,”照相机从不撒谎”,这个陈词滥调一直都是个谬论,但数字技术是个诱人的工具,既可握在过度热心的,也可握在不道德的媒介从业者手中.技术本身变成通信链上媒介从业者和其他人讨厌行为的替罪羊,而实际上它仅仅能使不道德行为便利一些,或者也许为这些行为提供诱人的借口.我们可能对新媒介的潜力留下深刻印象,但不应该被它们具有的超凡技术能力所吓倒.类似的盲目崇拜会导致人变为技术的奴隶.如果高技术革命真的增加了道德上的故意伤害,那是不正直的道德代理人的罪过,而不能归诸他们行业驯

4、服的工具身上.虽然麦克卢汉教授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觉得戴教授的观点更接近于真相.因为在”主体一媒介一客体”或”客体一媒介一主体”传播系统中,媒介始终处于工具的地位,”物不会做不道德之事,人才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说:”人通过生儿育女使自身重复出现,因而人始终是主体.”当然这是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将来出现了具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物体”,情况又当别论,麦克卢汉的书本就是写给未来的人看的.再有像”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等话,将来的人自会理解.德国伦理学家石里克认为:”出于义务而做好事的人的道德水平,要低于那些出于倾向而做好事的人.”E31P179)还说他不赞

5、成康德而同意奥勒留(MarcusAurelius)的观点,后者认为,在至善阶段上,”你们愿意做正义的事,并不是因为那些事崇高,而是因为你们自己因此可以得到快乐.(P179)戴教授持的显然也是这种主张,他说:”确认自己做了正义的事情即使它在流行的情绪面前烟消云散了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康德是道义论者,其余人是德性论者,他们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主张从”内在利益”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外在利益”不可替代的优点.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_4l(P2德性的

6、获得”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对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P277)现代市场经济激励社会个体追求自我实现,但同时又收稿日期20070203作者简介董媛(1979一),女,河南信阳人,研究方向:传媒与社会发展.Email:dongyuan2OO6xw126.eom?8?董媛,顾承卫: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向人们提出了如何通过自我完善,在道德理想的引领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德性论面对现代生活的道德危机,立足于传统寻找社会个体自我完善的途径

7、,不乏其深刻的理论价值.戴教授认为,最困难的伦理两难境地(dilemma)产生于这样的情况:两个”正当”(或”正确”)的道德义务间起了冲突.他将道德义务简略地分为两个层次:普遍的和特殊的.前者是指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那些义务.有一些是首要的(或基本的),原因在于它们超越其他原则,除非有压倒一切的理由决不能触犯.禁止偷窃,欺骗,撒谎和背弃诺言是基本义务的例子.其他义务包围着所有人,尽管在价值观序列上它们不像基本普遍义务那样占据着显要位置.这些次一级的义务,如禁止赌博和侵占,较之基本义务对道德永久性只有较弱的要求权,更容易被违反或屈从于对立利益的压力.后者是某个特定组织,职业,行业的成员所奉行的.

8、例如,加入罗马天主教的人认为有不进行节制生育的道德义务.医生有义务与病人保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律师即使相信其委托人是有罪的,也有义务为他们进行有力辩护.这些道德义务并不限制其他人们.这类似于中国的职业道德概念,但外延更大一些.在善与恶,正与邪之间选择是相对容易的,真正的道德窘境发生于在两个”善”之间选择.像在其他职业中一样,媒体从业者的特殊义务有时候是树立在更普遍的社会义务基础上的.新闻业坚持真实和公平即是恰当例子.但是普遍义务和特殊义务常常会发生冲突,关于何者为先会产生激烈争论.哪里也没这里表现得更明显.拍下饥饿的小女孩的记者凯文?卡特心灵所受的痛苦就是来自社会义务和职业义务的激烈矛盾,他受不

9、了这种痛苦选择了自杀,反而再次违背了社会义务(尊重生命神圣性).拍下”水坑组照”的中国记者柳涛也陷入这样窘境.戴教授的观点是每个媒体从业者深有同感的.他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当没有”正确”答案时,伦理常常涉及在对立的正当之间找到平衡点.应当在现实世界的情境中来应付问题.并不存在一贯的对或错的答案,但总会有”更合理”的答案.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持的是亚里士多德”中道”的主张.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一种适度,因为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5l(J4四戴对义务的划分同罗斯的”显见义务”和”实际义务”划分是有区别的.罗斯的”显见义务”是指人们能直觉到的普通常识性的义务,它包括义务,赔偿,感恩,公正,仁慈,自我完善,

10、勿作恶七种.”实际义务”是指人们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需要用推理才能把握的义务.罗斯认为,这两种义务特征的区别在于,”显见义务”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总体结果性的属性”,”实际义务”代表行为的一种”部分结果性的属性”.在一般情况下,显见义务是正确的,有约束力的,但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各种显见义务会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过比较和权衡各个显见义务,并最终确定履行哪种义务,而被确定的义务是实际义务.在戴着作中,”责任”和”义务”是在同样意义上使用的,duty,obligation,responsibility,accountability在使用中差别并不显着.但是美国另一位伦理学家罗尔斯则对人的责任

11、和义务作了区分,他认为前者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关系,而后者与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前者的履行是有条件的,后者的履行是无条件的.责任承担者和制度之间有一种合作关系,利益分配关系,要求一个人履行一个制度的规范所确定的职责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这个制度是正义的,二是一个人自愿接受这一制度的利益安排.而义务在罗尔斯那里主要是指”自然义务”,即为他人做某种好事的义务和不做坏事的义务.这些义务在任何制度下都是有效的,具有约束力,人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可见”自然义务”相当于戴所谓的”普遍义务”,但罗尔斯说的责任不同于戴的”特殊义务”三位伦理学家的划分对于我们深化对责任,义务的认识大有裨益.五对于评价传播行为

12、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应当把传播者的动机和行为的后果结合起来考虑.他说,我们还必须审视道德代理人的动机,因为动机有时候可以证明一个看起来不道德行为是正当的.例如,记者可能使用欺诈手段发现了政府部门的腐败行为,在公众利益的名义下,大部分人会容忍这种新闻采访技术(甚至为之喝彩).但是动机不能仅仅在其流行程度或公众接受程度的基础上考察,动机必须与行动的后果结合起来审视.即使全体选民都认可,也不能证明国家领导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是正当的.伦理学史上动机论和效果论长期各执一端,后来黑格尔主张将两者统一起来考察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他坚持考察人们行为必须观察其内心动机,但他更强调只有根据效果才能透视人们的内在本质

13、.他说:”主体就等于他的一连串的行为.”J(P126)马克思主义坚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判断一行为的价值,认为”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Ps25).9.邢台学院2007年第2期戴M-5克思主义的观点无疑是完全一致的,更接近于客观世界内在唯物辨证的本质.问题是在现实中二者很难统一起来,人们行为的动机往往是较隐蔽的,个体性的,人们还会美化自己隐藏内心的动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感叹:”人和天使都不善于/识别伪善,这是惟一无形的罪恶,/P,有上帝知道.”(P336)爱尔维修反问的有道理,人们做一件事有时连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别人又怎么可能了解他的动机呢?

14、所以社会整体一直以来是持效果论的.-王_,笛卡儿说,哲学经过了2000年的发展,到他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地解决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在争论.所以他感到一定要向数学学习.后来很多理论家都响应这位近代哲学创始人的号召,建立了各种模型,公式.媒介伦理领域也在其中,用于分析伦理决策过程的模型比较着名的是哈佛神学院拉尔夫?波特博士设计的”波特图式”.它将道德分析的几个步骤(经验性定义,识别价值,诉诸伦理原则,选择效忠对象)纳入其中,从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为从业者构建了行动指南.这个被称为”波特箱”的模型受到媒介从业者的欢迎.但是在媒介传播伦理中,戴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以往传播伦理研究中没有的,全新的

15、道德推理模式SAD公式(取Situation,Analysis,Decision的首字母).把伦理决策过程分解成”情境定义”,”情境分析”,”伦理判断”三个清晰步骤,每一个步又分若干环节,用图式表示如下:情境定义1描述事实2确定原则和价值观3陈述伦理主题或问题分析1衡量冲突的原则和价值观+l2考虑外部因素3审查对不同方面的义务4讨论适用的伦理理论书中的案例基本上都用这个模式进行推论,显得井井有条,有根有据.他特别建议新闻界新手使用这个分析和决策模式.七对中国媒介伦理研究的启示.国外的新闻媒介一诞生?10?就处于商业化运作环境中,没有一个生态环境转化问题.在美国新闻媒介被直接称为自由企业,如同鱼

16、从一出生就生长在水中一样.阿特休尔说:”报刊与商业世界的联系,犹如雨从天降那般自然.”_9J(P8)因此国外的媒介伦理研究自然而然地以商业化经营为背景.他们研究问题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限于新闻,网络,还有危机公关,广告,政治竞选,医学等方面.国外学者理论兴趣点在于,分析媒介从业者在具体的伦理两难困境中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如何为自己的伦理决定辩护.中国媒介伦理研究起步较晚,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研究视野狭小,往往局限于一线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讨论,象在制订和阐述法律条文一样,弃而不顾新闻传播其他的广泛领域.二是强调”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殊性,而忽略了”商业化经营”这个普遍性,离开媒介的生存压

17、力,竞争压力,抽象地谈论道德,结果出现了学者大谈媒介伦理,媒介我行我素,两不相干的现象.象马克思说的那样,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道德”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所以,那种忽略商业运作背景,严厉谴责媒体人的败德行为,然后精心制订伦理规范教给他们执行的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麦克卢汉毫不留情地嘲弄这些狂人说:”多年来我注意到,道学家们典型的伎俩是以愤怒代替感知P8)参考文献:1加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儿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5.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o03.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支顺福,吕佩英,等.外国名句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9儿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