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9015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海地产】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及控制要点6.15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6.15.1专业工程的特点 防雷、接地装置及等电位联结安装工程主要指: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接闪器;接地装置;等电位联结工程等。6.15.2编制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69-9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15.3工作流程施工流程材料准备接地体安装接地线敷设接地电阻测试引下线敷设接闪器安装接地电阻测试6.15.4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一)总体要求1、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2、满足施工合同文件及有关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应符合GB50303-2002规范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4、每个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是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并验收达到合格要求。(二)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 接地装置安装1)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接设计位置没测试点。目测和尺量检查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测试记录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

3、地面。目测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接地模板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尺量检查并查阅记录地层情况5)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下原土层接触良好。目测检查2.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1)暗敷在建筑物抺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观查检查2)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也干线连接。观查检查3)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干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

4、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观查检查3. 接闪器安装1)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目测检查一般项目4. 接地装置安装1)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应小于0.6m。圆钢、角主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接地装置有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5)除埋设在混

5、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目测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2)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目测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检查方法一般项目3)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于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5.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1)钢制接地线的焊接连接应符合本节4.1)(1)(5)条的规定,材料采用及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目测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2)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

6、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变曲0.3-0.5m。尺量检查3)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在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目测检查4)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规定:(1)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缷与检修;(2) 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15mm;(3)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4)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5)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7、观测检查5)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绝缘。目测检查6)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目测检查7)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安装时检查6. 接闪器安装1)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有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地,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目测检查2)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

8、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当设计无要求时,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支持件固定用不小于5弹簧秤拉动检查,其他目测和尺量检查最小允许规格、尺寸种类、规格及单位敷设位置及使用类别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交流电流回路直流电流回路圆钢直径(mm)681012扁钢截面(mm2)60100100100厚度(mm)3446角钢厚度(mm)22.546钢管管壁厚度(mm)2.52.53.54.5(三)等电位联结工程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位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

9、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路,环形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观测检查2.等电位联结的线路最小允许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线路最小允许截面(mm2)材料截面干线支线铜166钢5016尺量检查一般项目3.等电位联结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部件、构件与支线连接应可靠,熔焊、钎焊或机械紧固应导通正常。目测检查4需等电位联结的高级装修金属部件或零件,应有专用接线螺栓与等电位联结支线连接,且有标识;连接处螺帽紧固、防松零件齐全。目测检查6.15.5工作方法及措施(一)工作方法及措施工作方法主要采用巡视检查、检查核实、查验、抽验、观

10、察、复核、逐项查验、跟踪检查、审核、工作联系单、工程指令等等;主要采用三个过程控制,即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质量控制(也称验收控制)。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熟悉图纸,对设计说明和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或是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施工图相互间不一致,设计文件错漏,室内外设备布置和线路走向不符合现场实际或对不能施工或难以施工的问题在设计交底会上进行书面和口头提出,要求设计部门修改图纸。凡设计图与国家规范及评定标准不符时,应按规范标准执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修改及时标注在相应的施工图上。(2)备齐设计和施工必须要用的规范、图集和检测工具。(3)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的电气施工

11、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有无可靠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有无完整的质保体系,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电气施工技术交低。对工程中重要的部分分项、或技术难度大的施工工序,技术关键部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重点审核方案的可行性和相应的技术措施。(5)在安装开始前,土建与电气进行交接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对土建施工时作的预留洞孔、预埋箱盒、预埋件等以及设备基础的尺寸、大小、位置、标高、坡度等必须符合图纸的要求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应提出整改要求,直至合格。对预埋管应将管路扫通。(6)电气施工中采用的设备、器材和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对主要设备、材料进场验收主要包括:包装、

12、密封是否良好,有无缺损;开箱应清点数量,做好记录,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外观检查符合要求,产品技术文件齐全。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1)专业工程师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2)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应及时纠正。(3)对所发生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由专业工程师签发工作联系单。(5)承包单位应将整改结果书面回复,专业工程师进行复查。(6)接地装置安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经验查确认,才能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人工接地体:按设计要求位置开挖沟槽,经检查确认,才能打入接地极和敷设地下接地干线; 接地模块:按设计位置

13、开挖模块坑,并将地下接地干线引支模块上,经检查确认,才能相互焊接; 装置隐蔽: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7)引下线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后,按设计要求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 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暗敷埋入粉刷层内的引下线,经检查确认不外露,才能贴面砖或刷涂料等; 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明敷的引下线,先埋设或安装支架,经检查确认,才能敷设引下线。(8)接闪器安装:接地装置和引下线应施工完成,才能安装接闪器,且与引下线连接。(9)防雷接地系统测试:接地位置完成测试应合格;避雷接闪器安装完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连成回路,才能系统测试。(

14、10)等电位联结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总等电位联结:对可作导电接地体的金属管道入户处和供总等电位联结的接地干线的位置检查确认,才能安装焊接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按设计要求做总等电位联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对供辅助等电位联结的接地母线位置检查确认,才能安装焊接辅助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按设计要求做辅助等电位联结; 对特殊要求的建筑金属屏蔽网箱,网箱施工完成,经检查确认,才能与接地线连接。3、施工后质量控制(也称验收控制)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1)当验收建筑电气工程时,应检查下列各项质量控制资料,且检查质量验收记录应正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签章

15、应齐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图纸会审记录及洽商记录; 主要设备、器具、材料的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记录;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记录;工序交接合格等施工安装记录。(2)工程验收:注意质量通病预防督促整改;各分项验收资料审查、竣工图审核。(二)工程进度控制工作方法和措施1、审核本专业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本专业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各阶段的目标的合理性;是否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劳动力、设备、材料等供应计划能否满足进度要求;施工条件的准备情况等。2、审查承包单位在本专业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资质、业务水平方面是否适应工程的需要。3、协调本专业进度计划实施及对工程延期、暂停等的审核处理等。4

16、、在本专业工程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检查工程进度,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三)安全文明施工控制工作方法和措施1、 除专职安全工程师进行安全监理外,每位工作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不忘本专业工程施工的安全。2、督促承包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施工作业。6.15.6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进场验收材料检查内容接地极、避雷用型钢等镀锌制品1、接批查验合格证或镀锌厂出具的镀锌质量证明书;2、外观检查:镀锌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金具配件齐全,无砂眼;3、对镀锌质量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钢材要求用镀锌制品铜线联结材料要求参见有关电线的要

17、求 6.15.7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避雷、接地装置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避雷带明装引下线弯曲避雷带、引下线敷设前应进行冷拉调直。2. 避雷带在屋面敷设时,转角部位为直角弯,且有支持卡子。避雷带在转角部位应弯成弧形,弯曲半径不小于圆钢直径10倍,支持卡子距避雷带转弯中点0.5m。3. 女儿墙上避雷带支持卡子固定不牢。女儿墙上设支持卡子应预留洞,埋设支持卡子用混凝土筑牢,不能将圆钢用锤子打入。4. 平顶屋面避雷带支持卡子固定不牢。混凝土预制块底部应平整,使其与屋面接触面积加大,并 混凝土块底部与屋面接触部位浇沥青粘牢。5. 支持卡子距离不均匀。支持卡子位置确定,应首先确定

18、转角附近的位置,然后再确定中间位置,需平均分配。6. 明装引下线不垂直。确定引下线支持卡子位置,应用线锤吊直安放。7. 明装引下线与墙距离不一。引下线支持卡子出墙长度应处理一至。8. 部分明装引下线被抺在墙内。引下线敷设应在外墙抺灰完成后进行。9. 接地体间距小。打接地极时不能任意找位置,预先确定好距离。10.接地极长度不足用钢管或角钢做接地极要在顶部焊一段角钢,钢管顶部可设置保护帽。11.接地连接线在接地极顶部焊接。应放置在距顶部大于50mm处焊接。12.避雷带、引下线圆钢搭接时,单面焊接。搭接处应与建筑物垂直设置,两面焊接,较容易掌握。(二)等电位联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焊接夹渣、咬肉、未焊透;机械紧固未加设防松装置,防腐措施未做,机械紧固件未使用热镀锌件加强责任心,采取必要的复查手段2. 导线色标不对,压接时压接处未进行搪锡处理,线路截面偏小熟悉规范,按设计要求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