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019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鄞州区河道水环境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鄞州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河道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建立水污染防治体系,遏制河道水环境恶化,是实现 “绿色鄞州,生态鄞州”的目标及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污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其他任何资源所无法替代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鄞州区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供水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河道,不仅破坏河道水生态系统,而且危及到人体的健康。日趋恶化的河道水环境加剧了可利用水

2、资源的不足,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河道水环境问题关系社会发展的大局,保护水环境,建立水污染防治体系,是当前面临的急迫而重要的任务。1.水环境现状鄞州区河流总长约1800km,河网面积38km2,占全区平原面积的6.5%,河网分为鄞西、鄞东南和大嵩滨海区三大河网。目前我区水源除河源及山区的水质状况较好外,城镇附近水质污染已相当严重,靠近宁波城区的河道受到污染更为严重,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牧污染物。根据河道水常规监测数据统计,以DO、CODmn、BOD5、CODcr等10个水质评价参数为依据,目前河道的水质分为五类,鄞西河网鄞江梁桥监测点的水质为类,石碶类,辰交

3、、望春类;鄞东南河网横溪、五乡类,县中类,梅墟类,潘火类;大嵩江类;鄞西、鄞东南河网水质离近期环境功能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部分以河网为取水源的水厂,由于其取水口处水质差,不得不花很大的代价把取水口上移及伸向水库,这不但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变迁,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作者简介:翁东波 (1976),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刘宜峰 (1976),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卢毅(1964),男,助理工程师,大学专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2.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1污染源多,河道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随着工

4、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物大量增加。据统计2002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为1629.64万t,达标排放量为1582.69万t,这个数据显示达标率为97.12%,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偷排、超排现象,造成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尽管目前政府加强对河道水环境管理,实施河道保洁制,农村垃圾袋装化等措施,但由于城乡居民普遍环境保护意识低,把河道作为天然的垃圾场,致使河道水体污染。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禽、畜粪尿未经处理排放入河,造成河道富营养化,水中氮、磷含量增高,致使藻类大量繁殖,如“水葫芦”疯长,水质类别降低。2.2河道整治滞后于城镇建设,河岸水土流失,河道淤积过去在河道治

5、理内容上仅注重于防洪、灌溉,没有把河道整治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明确地把河道整治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河道资源的利用体现不够。另一方面,在建设资金上没有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导致河道综合整治力度不强,连续性不够,实施管理不规范,标准不一致,使河道整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滞后于城镇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河岸仍为土堤,河道两岸的土堤受航行波的冲刷和水行洪影响,泥土流失严重,。从近期的河道断面复测数据显示,河道的年淤积厚度达1520cm,河道自净能力下降。2.3污水处理基础配套设施不足我区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较快,而其污水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未能跟上,特别是镇区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6、目前各个乡镇基本上没有建立统一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3.水污染防治的建议3.1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水污染源调查深入开展水污染源调查是对水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措施,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建立水污染源的数据库,实现信息管理。增加水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增设一些固定的水污染观测点,添置必要的水污染监视测定仪等自动装置,与其他控制点组成强大的监视网,随时掌握平常时期的水质是否满足标准。还可以设置一些临时流动观测观测点,一旦发现水质突然变动,或不能满足标准时,用以寻找污染源的所在地。进而研究根据水质监测网的资料进行水污染预报的方法,为水污染防治的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3.2治理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加剧水污染

7、治理必须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要着手规划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以适应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环保、农业、城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各取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共同规划改善河道水环境。具体措施如下:3.2.1工业污水治理对已通过“一控制双达标”验收的企业必须继续自觉加强科学管理和研究节水减污的生产工艺,巩固治理成果,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加剧;未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提高技术水平,采取清洁工艺。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发展少污染、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

8、产,认真执行环评制度,对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完善环保举报制度,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监测。3.2.2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城镇生活污染严重,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是目前最为紧迫的治理手段。各乡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要收集到垃圾填埋场,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完善水面保结制度。3.2.3农村人畜、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农村人畜等污水治理上要加强宣传,严禁向河内倾倒粪便、垃圾,生活污水通过净化池、沼气池等进行处理,减少直接排放入河的污水量。对畜禽养殖户须逐步削减排污总量并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新养殖场的建设,推行清洁生产、优化和理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布局和规模,遏制污染的不断增长。同

9、时应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坚持走无公害农业之路。推广秸秆还田及各种新型肥料,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针对农村环境和产业特点,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粮经比例,努力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的生态农业块状经济,来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的状况,控制农业生产污染。3.3加强水资源、水利规划管理,促进生态河道建设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它规划同时进行。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

10、学管理。将河道整治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把河道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金上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水利建设长远规划的实施,明确河道及水面的功能。结合城镇生态绿化建设,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在主要河道两侧设置绿化带,保护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通过营造人工湿地,让河水经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吸附、微生物的降解等作用,使水体得到净化,如利用河道滩地种植湖苇净化污水。突出重点河段的景观建设,另外要加大清淤力度,依照近期河道的淤积速度,建议每5年对河道进行一次清淤。通过河道建设和治理,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道成为自然风景和休闲游憩为主的风光旅游带,体现浓郁的江南水乡景观特色和亲水性特色。3.

11、4依法治水,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依法治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要依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水环境违法行为,严防水环境继续受到污染。加强河道的保护和管理,防止随意改变河道水体功能。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保护好、管理好现有河道,防止侵占和污染,对违法行为一定要依法严惩,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

12、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水污染问题相当突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在经济活动中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重视水环境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杜绝对河道的随意填占,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现有河道水资源的安全。3.5开发新水源当前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修建溪下水库、亭溪水库、卢王水库及周公宅水库,同时可考虑向境外引水,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4.结语解决水环境问题是当前政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保护水环境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走“绿色鄞州,生态鄞州”的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