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033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岩土工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岩土工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岩土工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岩土工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 1 章 绪论.1 1.1研究的基本任务.1 1.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1.3设计的目的.1第 2 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22.1设计资料.22.1.1工程概况22.1.2工程地质条件22.1.3水文地质条件22.1.4岩土设计参数32.1.5上部结构类型32.1.6建筑材料32.1.7地基基础设计方案.32.1.8设计资料42.2独立基础设计42.2.1选择基础材料42.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42.2.3确定地基承载力.42.2.4确定基底尺寸42.2.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52.2.6沉降计算.52.2.7基础高度.62.2.8抗冲剪验算.62.2.

2、9配筋计算.72.2.10基础配筋样图82.2.11设计图纸82.3独立基础设计82.3.1选择基础材料82.3.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82.3.3确定地基承载力82.3.4确定基底尺寸92.3.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92.3.6沉降计算92.3.7基础高度.102.3.8抗冲剪验算.112.3.9配筋计算.112.3.10基础配筋样图.122.3.11设计图纸.12第3章 载体桩基础设计.13 3.1设计资料.13 3.1.1地基基础设计方案.13 3.1.2设计参数.15 3.1.3建筑材料.15 3.1.4设计资料.15 3.2四桩承台基础设计.15 3.2.1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5 3

3、.2.2承台尺寸设计.16 3.2.3计算桩顶荷载.16 3.2.4承台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6 3.2.5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17 3.2.6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18 3.2.7沉降计算.18 3.2.8基础配筋样图.19 3.2.9设计图纸.19 3.3单桩承台基础设计.19 3.3.1设计参数.19 3.3.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9 3.3.3计算桩顶荷载.20 3.3.4承台受冲切承载力计算.20 3.3.5沉降计算.21 3.3.6基础配筋样图.213.3.7设计图纸.213.4三桩承台基础设计.213.4.1设计参数.213.4.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23.4.3承台尺寸设

4、计.223.4.4计算桩顶荷载.223.4.5承台受冲切承载力计算.233.4.6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263.4.7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273.4.8基础配筋样图.283.4.9设计图纸.28第4章不同基础联合应用.28 4.1浅基础和桩基础在工程中的联合应用.28 4.1.1不同基础联合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28 4.1.2差异沉降的危害.28 4.1.3解决沉降的措施.29总结.34致谢.35参考文献.36摘 要地基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大型建筑基础更为复杂,它具荷载大,埋置深及变形要求高的特点。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

5、、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建筑地基基础不同方案的选择,与工程造价关系极大,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设计。应优先采用天然地基,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天然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不能满足时,可结合工程情况和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及施工条件,选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方案。载体桩具有高承载力、低沉降、环保和经济效益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和载体桩基础,提出建筑馆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当载体桩基础和浅基础联合使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关键词:天然地基;载体桩基础;设计方案;联合作用;解决措施ABSTRACT With the devel

6、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base foundation is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engineering security and control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The large buildings foundation design must be more complex and has more load , the more deeper

7、 bury and the more strict deformation requirement,when chooses the foundation forms with buildings use properties,the geological situations,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periphery buildings influence .the difference choices to the foundation is related to th

8、e buildings cost, to save the investment we should compar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round foundation. we should first use the natural foundation, which is easy to construction, reduces the time, and sav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When natural foundations distortion and the supporting capacity canno

9、t satisfy, may unify the project situation and the local groundt reatment experience and the execution conditions,choose foundation treatment or deep foundation scheme. Carrier pile foundation has high bearing capacity,low settle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ood effect.This paper mainl

10、y studies the design of single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pile foundation and carrier foundation, it is put forward that building museum foundation design scheme and when the carrier pil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the shallow foundation can appear possible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11、the problemKeywords: Natural foundation;Carrier pile foundation;Design scheme; Solving measures第1章 绪论1.1 设计的基本问题根据建筑馆的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及上部结构使用情况,提出建筑馆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研究载体桩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根据所选方案进行建筑馆地基基础设计。1.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查报告以及上部结构和荷载,设计建筑馆地基基础,以及不同基础联合作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3 设计的目的 建筑物应优先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天然地基

12、的变形和稳定性不能满足时,可结合工程情况和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及施工条件,选用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方案。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是或设计埋深过大影响造价时,可采用复合地基以增大承载力减少工程造价;载体桩的优越表现让人们初步认识到作为新的基础类型很有潜力,能适应新条件下对地基提出的高承载力、低沉降、环保和经济效益良好的要求。有时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不同基础联合应用的情况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工程造价。但应分析不同基础联合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第2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2.1 设计资料2.1.1 工程概况 拟建的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馆,位于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城大街以东,金桔路以北。本

13、工程建筑物共有5栋,5栋楼相互连接,平面呈“回”字型,3-6层,框架结构,不设地下室。详见平面图。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2.1.2 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第层 杂 填 土: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砂等组成,局部含建筑及生活垃圾,层厚0.702.10 m。 第层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可塑偏硬状态,中等压缩性,厚度0.003.60m。 第层 粉质粘土:黄褐、褐色可塑偏软状态,中等偏高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布,厚度0.003.50m。 第层 粉质粘土:黄褐、褐色、红褐色,可塑偏硬状态,中压缩性,厚度0.004.70m。 第层 泥

14、岩:砖红、紫红色,全风化状态,极易破碎,呈硬塑状态粘性土状,层厚0.004.10m。 第层 泥 岩:紫红色,强风化状态,风化裂隙很发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碎块状,勘察揭露的最大厚度为2.00m。2.1.3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分布特点: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69月为丰水期,部分地段会形成上层滞水稳定水面。 地下水与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及土对砼和砼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2.1.4 岩土设计参数 表2-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层号土层名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粉质粘土200粉质粘土160粉

15、质粘土230全风化岩260强风化岩5002.1.5 上部结构类型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2.1.6 建筑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钢筋采用、。2.1.7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1 系馆3号基础方案建议:采用独立基础。2 系馆1、2号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载体桩基础。 3 系馆4号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载体桩基础。 4 系馆5号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载体桩基础和独立基础。 系馆3号具体建议: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独立基础。 持力层选用第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 地基均匀性评价:设计标高为,基底标高

16、按估算地基土为第、层岩土,地基土性质不同,属不均匀性地基。但地基岩土性质较好,建议采用独立基础。 地基持力层:以第层全风化岩作持力层,西部地段将柱脖加长。或者西部以第层粉质粘土作持力层,东部以第层全风化岩作持力层,根据荷载条件调整基底面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见表1。 应采取结构措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控制不均匀沉降。 基槽挖至设计标高时应通知有关人员验槽。2.1.8 设计资料 3号系馆楼: 独立基础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独立基础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2.2 独立基础设计(系馆3号楼独立基础设计)2.2.1 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混凝土,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垫层选用C10素混凝土。

17、2.2.2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本设计取号土层为持力层,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2.2.3 确定地基承载力 根据全风化岩风化为黏性土,其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分别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值): 式中基础埋深,自室外地面算起。2.2.4 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柱底荷载标准值: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时的基础埋置深度为: 基础底面积为: 由于偏心不大,基础底面积按增大,即初步选定基础底面积,且不需要再对进行修正。2.2.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为: 偏心距:。 ,故,满足要求。 基底压力: 基底最大压力: 满足承载力要求。2.2.6 沉降计算 基底附加压力: 取 荷载标

18、准值计算荷载设计值取荷载综合分项系数,因此,结构计算式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简化计算: 静偏心距: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2.2.7 基础高度设计 采用锥形基础初选基础高度,基础坡度i:,(有垫层)。2.2.8 抗冲切验算因,取 取。因此,可得: 因偏心受压,取。 冲切力: = = 抗冲切力: 满足要求。2.2.9 配筋计算 , 基础长边方向: 对于-截面(柱边) 柱边净反力: =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 弯矩: 选用()基础短边方向: 因为该基础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所以,在基础短边方向的基底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计算,取 选用()2.2.10 基础配筋大样图 基础配筋大样图如

19、图A3图纸01所示。2.2.11 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计算,可以绘制出基础平面布置图(见图纸01)2.3 独立基础设计(系馆3号楼独立基础设计)2.3.1 选择柱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混凝土,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2.3.2 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本设计取号土层为持力层。2.3.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全风化岩风化为粘性土,其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分别为,.。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 上式按室外地面算起。2.3.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取柱底荷载标准值:。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时的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底面积: 由于偏心不大,基础底面积按增大,即 初步选定基础

20、底面积,且,不需要对进行修正。2.3.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 偏心距: ,满足要求。 基底压力: 基底最大压力: 故,满足要求。2.3.6 沉降计算 基底附加压力: 取 荷载标准值计算荷载设计值取荷载综合分项系数1.35,因此,结构计算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简化计算: 偏心距: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2.3.7 基础高度(采用锥形基础)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锥形基础,基础坡度i:,初选基础高度mm,取。 因此,可得 因偏心受压,取。2.3.8 抗冲切验算 冲切力: 抗冲切力: 满足要求。2.3.9 配筋计算 , 基础长边方向。对于-截面(柱边)

21、 柱边净反力: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 弯矩为: 选用()基础短边方向: 因为该基础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所以,在基础短边方向的基底反力可按均匀分布计算,取 选用()2.3.10 基础配筋大样图 基础配筋大样图如图A3图纸01所示。2.3.11 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计算,可以绘制出基础平面布置图(见图纸01)第3章 载体桩基础设计3.1 设计资料3.1.1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建议 系馆1、2、4、5具体基础方案建议: 系馆1、2号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载体桩基础。 地基均匀性评价:设计标高为,基底标高按估算,局日部地段地基土为填土,基底下地基土层分布、厚度不均匀,属不均匀性地基。系馆1、2号载体桩基础

22、方案建议一览表 表3-1桩端持力层第层粉质粘土第层全风化泥岩桩长()。、号孔附近载体等效计算面积()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按下式估算: ,为经深度修正后载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载体等效计算面积。 桩端持力层、桩长及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见下表3-1:桩顶标高按,桩径按估算。打桩以贯入度控制为主,以粉质粘土作持力层,最后三击贯入度应小于,以全风化岩作持力层,最后三击贯入度应小于,施工时应先打试桩以确定最后三击贯入度。 试压桩时应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应按规定进行基桩质量检测。 系馆4号 地基均匀性评价:设计标高为,基底标高按估算,基底下地基土层分布、厚度不均匀,属不均匀性

23、地基。北部基岩出露早,向南基岩埋藏深度增大。 基础方案建议:北部基岩埋藏深度小于地段采用独立基础,南部基岩埋藏深度大于地段采用载体桩基础。 独立基础:以第层全风化岩作为地基持力层 桩端持力层:第层全风化岩。 桩长:桩顶标高按估算,桩长,桩长由北向南加长。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为经深度修 正后载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e为载体等效计算面积,取;桩 径按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打桩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最后三击贯入度应小于,施工时应先 打试桩以确定最后三击贯入度。 应按规定进行基桩质量检测。 应采取结构措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使建筑沉降能够协调。 应即时请通知有关人员参加验桩、验槽

24、。 系馆5号 地基均匀性评价:设计标高为,基底标高按估算基底下地基土层分布、厚度不均匀,属不均匀性地基。基岩埋藏深度由北向南变深。 基础方案建议:采用载体桩基础。 桩端持力层:第层全风化岩。 桩长:桩顶标高按估算,桩长,桩长由北向南加长。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按下式估算:,fa为经深度修正后载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载体等效计算面积,取;桩径按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打桩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最后三击贯入度应小于,施工时应先打试桩以确定最后三击贯入度。 应按规定进行基桩质量检测。 应采取结构措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使建筑沉降能够协调。 应即时请通知有关人员参加验桩。3.1.2 设计参数 根

25、据地质工程勘查报告,桩基础采用载体桩基础,桩端持力层选层全风化岩,加固挤密土层选层粉质粘土,桩长,.,基础埋深,载体定为。混凝土桩长初步估算。最后三击贯入度以锤径为,质量为的柱锤,落距,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最后三击贯入度小于。载体等效计算面积,取计算。3.1.3 建筑材料 取承台厚,下设厚度为,强度等级为的混凝土垫层,保护层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3.1.4 设计资料 3.2 四桩承台设计(系馆4号楼)3.2.1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 (取)()确定桩数及布桩:取根,取桩距按矩形布置图纸一所示3.2.2 承台尺寸设计取承台长边和短边:承台埋深,承台高,钢筋保护层取承台有效高度:3.2.3 计算桩顶荷载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则桩顶平均竖向力为: 故,符合要求。 各桩平均竖向力: 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