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程序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程序文件.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0002011第1页 共1页修订表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修订序号对应的章、节、条号修订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修订表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0002011第 1页 共2页 目 录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目 录GSTT/QP02-000修订表1GSTT/QP02-000目录2GSTT/QP02-001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3GSTT/QP02-002为客户保密和保护专利权12GSTT/QP02-004质量体系管理审核程序16GSTT/QP02-005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20GS
2、TT/QP02-006纠正措施控制程序27GSTT/QP02-007处理例外情况的工作程序 29GSTT/QP02-008人力资源考核管理程序31GSTT/QP02-009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33GSTT/QP02-010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34GSTT/QP02-011量值溯源及标准程序40GSTT/QP02-012检验工作程序43GSTT/QP02-013样品管理程序48GSTT/QP02-014记录控制程序55GSTT/QP02-015检测报告的编号、审核、批准程序57GSTT/QP02-016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59GSTT/QP02-017抱怨(申诉)处理程序63GSTT/QP0
3、2-018计算机使用、维护和软件管理程序65GSTT/QP02-019开展新项目的评审程序 67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0012011第 1页 共6页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目的 对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和维护,确保各工作场所使用文件现行有效。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试验室与质量体系有关文件的维护和控制管理。3、职责3.1质量管理组负责质量体系有关文件编制、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3.2各有关组负责质量体系有关文件的编制。3.3资料员负责文件整理和归档工作。4、工作程序4.1文件的分类及编号4.1.1本试验室文件分
4、为三个层次: A层次:质量手册 B层次:程序文件 C层次:岗位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等。4.1.2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在其封面“受控状态”予以识别,受控文件供本试验室在与质量体系有关场合使用。“非受控”文件供顾客、评审机构和政府部门使用。4.1.3除工作标准及其它记录按公司有关文件执行外,文件和资料的代号编制规定如下:颁布年号(四位数字)同类文件顺序号文件代号公司代号a) 公司代号为“GSTT”,意即“甘肃天太”;b) 文件代号:质量手册为“QM“;程序文件为“QP”; 作业指导书为“WI”;质量记录为“QR”; c) 同类文件顺序号按体系文件的三
5、个层次(见4.1.1)分别从“01”开始按顺序编号。4.2文件的编写4.2.1质量手册由室主任授权专门小组编写。4.2.2程序文件由质量管理组编写。4.2.3其他管理文件由各检测组编写。4.2.4各类文件编写格式按照相应规定执行。4.3 文件的审批4.3.1质量手册由本试验室主任批准。4.3.2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批准。4.3.3作业指导书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4.3.4其他管理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批。4.4文件的发放4.4.1受控文件的发放由资料员制作“文件发放登记表”,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按批准范围发放文件。4.4.2文件领用人在“文件发放登记表”的签收栏上签字后领取注有不同分发
6、号的文件,以便于追溯。4.4.3本试验室内使用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文件,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复印。4.4.4使用人的文件破损严重,应到资料员处办理更换手续,新文件号仍沿用原文件号,旧文件收回并销毁,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4.4.2条办理重新领用手续,并必须在领用申请中作出说明,资料员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4.5文件的更改4.5.1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组写出书面申请,经试验室主任办批准予以实施。4.5.2文件更改的审批应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本室时,可由其授权的其他负责人和其岗位接替负责人审批。4.5.3文件更改时应注明修订状态
7、,标记和更改生效日期,并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4.6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4.6.1文件更改采用换页和换版两种方法,文件经过多次更改或文件需要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4.6.2作废的文件由资料员按“文件发放登记表”收回并记录,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资料员负责统一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4.7 文件的管理4.7.1文件经编制审批后,原版文件应交由资料员填写归档登记表,并列入受控文件清单,存入软盘的文件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4.7.2需临时借阅文件的有关人员,应填写
8、“文件借阅登记表”经质量保证人批准后方可借阅,并在指定日期归还。原版文件一律不得外借,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4.8 文件的处理4.8.1上级下达的文件和外发文件保存5年,与质量体系、组织机构相关的文件可作永久性保存。各种法令、法规、政策、规定保存期保存至有效期过后两年。4.8.2检测实施细则、仪器操作规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4.8.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记录表格、图表等,应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其发放及回收应造册登记,质量手册的管理按手册的规定执行。4.8.4保存期满的文件由资料员分别列出清单,填写文件处理单经室主任批准后销
9、毁,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技术档案,可延长保存期并注明。4.9 外来技术文件的管理4.9.1本室收集的外来技术文件(包括标准、检定规程、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等),应由资料员登记存档。需要发放的应进行登记,对现行使用的外来技术文件须在其封面醒目位置加盖“受控文件”标记并编号。收回作废的外来技术文件须加盖“作废”标记。4.9.2质量管理组定期核查所使用的标准、规程等技术文件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并做好统计,根据统计情况及时订购并做好发放登记。4.9.3检验任务完成后,企业标准和检测规范由质量管理组作为非受控文件存档,其它技术文件随样品一同退回委托方,需要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技术文件按本试验室保护委托方信息
10、和所有权的程序执行。5 质量记录5.1文件发放登记表5.2文件更改通知单5.3文件归档登记表5.4文件借阅登记表5.5受控文件清单5.6受检质量记录和清单文件发放登记表序号收文日期文件号标题摘要编号分发情况发出日期收者签名文件更改通知单 (文件名称)第 次修改通知单本修改通知单于 年 月 日以 ( ) 号文批准,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修改内容)文件归档登记表分类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册 数单 价备 注文件借阅登记表序号文件标题撰文单位文件文号页数批准人签字借阅人签字受控文件清单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册 数备注123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 1页 共2页保
11、密和所有权保护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对公司和客户的技术、数据和相关信息保密,切实保护其所有权。维护本公司和客户的合法权益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检验服务时涉及到的公司和客户的机密和所有权的保护。3、 职责保密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负责监督执行本规定,涉及保密内容的所有工作人员均有保密的责任。4、 保密范围a)抽、送样的样品及委托方要求保密的技术资料、信息;b)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c)本中心试验室业务技术诀窍;d)正在进行的新的检测技术研究资料、信息及研究动向信息;e)未公开的技术、情报资料及本实验室正在起草的有关文件;f)检测设备的详尽技术文件;
12、g)属于专利范围的内容;h)其它规定的保密内容。5、 控制程序5.1 各类人员应按照质量手册的公正性声明和相应措施,保护公司和客户的机密和所有权。凡属保密范围的保密内容,任何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泄露、暗示。5.2 实验区域,样品室实行加锁管理。5.3 对来访者一律由质量管理组负责接待,洽淡业务应在办公室或接待室进行,未经许可或无本室人员陪同,不得擅自进入试验区域、样品室。5.4 未征得试验室主任同意,工作人员不可进入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样品室、检测室;不得直接或间接地查看、询问与己无关的被检样品和原始记录、检测情况。5.5 凡属保密的文件材料按规定范围传阅处理,不准将文件带到公开
13、场 所和家中,以防泄露。5.6 凡带有机密性要求的文件草稿、会议记录应按保密规定管理、处理,不可乱放或自行处理。5.7 凡违反本规定者,根据情节和后果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 2页 共2页保密和所有权保护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和对比活动,评价本试验室是否具有胜任检验的能力。能力验证的结果将作为检测室监督活动的依据,并作为以后评审的资料。本试验室按此程序开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结果的证据,最终保证本试验室提供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参加相关机构组织
14、的比对及能力验证活动和本试验室自己组织的检测人员之间的比对3 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并组织检测室实施。4 程序4.1质量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提出年度或临时比对检测和能力验证计划。4.2 检测组具体实施比对检测与能力验证工作。4.3 参加比对的项目要进行比对方案的论证,内容如下:a)参加比对活动的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试验人员;b)拟订比对的时间、地点;c)比对间隔;d)比对技术方案;e)所需经费预算;f)注意事项的说明。4.4 比对检测与能力验证报告应清晰和全面,包含检测结果数据,参加者能力说明,所用物品或材料的制备,量值溯源性及不确定度,参加比对的检测组编写对比总结报告,
15、并附上比对原始记录,交资料员归档。4.5 如比对出现偏离时应查明和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纠正措施。5 质量记录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计划记录表试验室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试验比对时间试 验比对项目组 织比对单位试验比对结果试验员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1页 共4页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 验证质量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实现和满足委托方的需求。2 适用范围 用于本试验室内部质量体系及所涉及检测和管理工作的评审。3 职责3.1试验室主任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技术负责人负责评审的组织
16、实施,并监督纠正措施执行。3.2 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做好评审会议记录,编写评审报告,并在评审后进行整改措施的跟踪检查、督促,确保其有效性。3.3 质量管理组协助做好评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并进行督促检查。3.4 各检测组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并按职能分配表提供运行情况和信息的书面材料向管理评审会议汇报,制定相关纠正措施及改进措施。4 程序4.1 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每年年底组织一次,遇到下列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时,可以增加评审次数:a)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发生重大事故或委托方有严重抱怨和申诉的; c) 质量体系建设依据的质量标准发生变化时 d) 计量认证证书到期复查; e
17、) 质量审核发现严重不合格项时。4.2 管理评审内容a)目前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评定;b)对内部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作出判定,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和工作程序、人员、仪器设备、检测过程中符合标准、规范的程序文件、报告、记录等;c)对顾客的投诉提出针对性的建议;d)实验室的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4.3 管理评审的准备 质量负责人制定评审实施计划,明确管理评审的重点内容,要求各检测组准备需提供的评审资料,于评审前五日之内通知领导层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管理评审应包括以下资料:a) 本次评审的中心议题;b)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程序适用性的检查报告;c)质量负责人和各组成员对一年来
18、管理与监督情况的报告;d)对内审结果报告及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报告;e)员工培训教育情况的分析报告4.4 管理评审的实施4.4.1 质量负责人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各组负责人必须参加评审会议,质量负责人汇报前一段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校准工作,各检测组按评审内容分工要求作书面报告。4.4.2 会议上进行讨论、研究、核实、分析,最后由负责人对质量体系现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作出结论和决议。4.5 管理评审后的工作4.5.1 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应根据评审记录编写评审报告,报告内容如下:a)对评审中符合要求且存在缺陷的问题,应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b)提出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发
19、展需要的决定。管理评审报告由评审组认可签名后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下达各组。4.5.2 各有关组按评审组评审报告的建议和要求进行有效的质量改进。4.5.3 质量管理组应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做好评审后改进措施的跟踪检查并将管理评审的评审报告及相关记录整理归档,保存期为3年5 相关文件与记录 管理评审报告质 量 体 系 管 理 评 审 报 告评审会议时间、地点评审目的参加评审人员:评审内容摘要:评审结论:纠正措施摘要: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1页 共4页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 质量体系审核对
20、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价。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进一少完善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试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主持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提出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指定审核组组长并组织实施。3.2 内审组长组织内部审核工作。3.3内审员进行现场审核,记录数据,确定不合格项,填写不合格报告。3.4质量管理组负责审核的日常管理。3.5 各检测组配合审核。4 工作程序4.1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a) 审核目的和范围;b)审核时间安排;c)审核的频次(每年至少一次)。4.2审核准备4.2.1 成立审核组,审核组由
21、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组成,必要时可特邀有关人员参加。审核组长由质量负责人任命或兼任,具体负责审核的组织工作。4.2.2 审核组长和审核员应具有内审员资格,根据内审计划适当分工,审核人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4.2.3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制定审核专用文件。具体包括:a)内审工作日程安排(含审核检查内容及时间安排);b)内审检查情况登记表;c)内审报告(不合格项目及其分析报告表)。4.2.4质量管理组应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各相关组发出内审工作日程计划。4.2.5内审工作日程计划的内容:a)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日期;b)审核依据;c)审核的主要项目及时间安排;d)审核组分工。4.2.6受审方
22、收到内审工作日程计划以后,应认真对待,并妥善安排工作,确定审核陪同人员,对审核计划有异议,可在三个工作日之内通知审核组,审核组再安排。4.3审核实施质量体系审核采用集中式审核方法,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抽查记录等方法实施现场审核。4.4 纠正措施的提出、认可、批准、实施与验证:对于不符合项,被审部门应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的的建议,包括纠正措施拟完成时间,如果不符合项是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有怀疑时,被审部门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其余不符合项的纠正不得超过一个月,特殊情况需延期的必须得到质量负责人的批准;4.5 内部审核报告的编制4.5.1 内审结束一周内,审核组根据审核结果
23、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制内部审核报告。4.5.2内部审核报告的内容:a).受审核的组,审核目的、范围、日期b).审核依据的文件c).审核员及受审组主要参加人员 d).不合格项、原因分析及纠正要求e).审核情况综述4.5.3受审核组在收到审核报告后一周内对不合格项按纠正/预防措施程序实施纠正措施。4.5.4质量保证组应对纠正措施报告表中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有效性,跟踪检查的结果记入纠正措施跟踪报告中。5、 质量记录5.1年度审核计划 5.2审核报告5.3纠正措施报告表 5.4纠正措施跟踪报告年 度 审 核 计 划条款号要 素 名 称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
24、一月十二月1组织与管理2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3人 员4设施与环境5设备与标准物质6量值溯源与校准7检测/校准方法8样品处9记录(档案)10校证报告/校准证书11出示资料是否齐全12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13抱怨(申诉)14混凝土标养室15试配成型室16水泥试验室17砂石检测室审 核 报 告质量体系审核报告:编号: 第 页 共 页受审部门:部门负责人:审核组长:审核组员:审核目的:审核日期:审核范围:上次审核日期:审核依据:上次审核报告编号: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摘要:签 名: (审核组长) 批 准: 日 期: 职 务: 日 期: 纠正措施跟踪报告编号: 内审员: 受审组: 纠正措施完成情况:签 名: (受
25、审组) 日 期: 纠正措施验证情况:签 名: (内审员) 日 期: 纠正措施跟踪情况:签 名: (内审员) 日 期: 纠正措施报告表编号: 内审员: 受审组: 不符合事项描述:不符合程序: 内审员: 不符合评审准则条款: 受审组: 不符合类型: 日 期: 建议纠正措施:完成日期: 签名: (受审组)认可: (内审员)批准: (室主任)日期: 日期: 日期: 纠正措施完成情况:签 名: (受审组) 日 期: 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1页 共2页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 针对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工作中偏离方针、目标、
26、程序及超出政策法规的不符合应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项目再次发生,确保质量体系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工作中出现不符合规范要求所采取的纠正措施。3 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措施的管理,并对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不符合项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纠正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督促纠正措施的实施。4 程序4.1 纠正质量体系运行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项,应与问题的重要性及所承受的能力适应,各相关组负责评定组织纠正或制定实施纠正措施。4.2如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或质量要求有变化时,各相关组必须作好记录,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不符合项的原因,并按相关程序及时向质量负责人申报纠正要求,质
27、量负责人评定后,应根据不符合项的复杂程度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成立专门小组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其工作程序是:a) 调查分析,调查真实情况,分析各种不符合的原因,从中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原因分析是纠正措施程序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要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潜在的原因,包括:委托方要求、样品规格、方法和程序、员工的能力和技术培训程度、设备及其校准;b) 在确定、分析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纠正措施,加以验证后选择其可能消除问题的根本,并防止再发生的有效措施的方案;c) 质量负责人审核纠正措施、组织实施计划、明确规定实施和完成的时限;d) 对纠正措施实施的结果由质量负责人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纠正措
28、施有效。4.3纠正或纠正措施的实施以及对纠正措施实施监控、验证均应有相应的记录,工作完成后,记录应按规定归档保存。 5 记录不合格工作控制,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表。不合格工作控制,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表编号:不合格工作名称识别人实施依据识别方式及过程不合格工作控制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质量负责人意 见备注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 1页 共3页处理例外情况的工作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保证对偏离规定等例外情况的检测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类允许偏离有关规定的例外情况的处理。3 职
29、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工作中偏离规定的例外情况的处理。3.2 质量管理组组织处理例外情况。4 工作程序4.1 对偏离规定的例外情况应严格控制。4.2 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若某项工作的实施以当前的条件(主要程序、方法、环境、仪器、设备)无法完全满足或达到规定的要求时,可申请偏离规定的例外情况,例外情况许可范围包括:a) 因委托方紧急要求,需部分偏离检测工作正常程序的活动。b) 因现场检测工作的条件不完全符合质量体系文件有关规定的活动。 c) 特殊的检测内容或委托方有特殊的要求,不能完全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活动。d) 因环境、设备、人员等因素遇到特殊情况,不可能完全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活动。4
30、.3 偏离规定的例外情况由实验室提出申请,报质量保证室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4.4 例外情况实施后,执行人员要填写反馈意见。4.5 检测室负责人要追踪偏离规定等例外情况的工作进度,特别要检查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若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工作,并向质量管理组反映。4 质量记录 例外情况工作处理表例外情况工作处理表编号:例 外工 作申请人实 施依 据申 请时 间申 请理 由管理办意 见质 量负责人意 见实 施反 馈意 见技 术负责人意 见备 注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1页 共3页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
31、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技术素质、岗位技能与本室发展相适应,保证检测校准工作符合本室质量方针,规范人员管理、培训、考核工作,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 人员的档案、培训、考核管理。3 职责3.1检测组组长提出人员培训要求,由质量负责人统一制定培训、考核计划,经主任批准后实施。3.2质量管理组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和人员档案管理。4 程序4.1人员教育培训、考核上岗程序4.1.1教育培训内容:学习有关检测、校准工作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质量体系文件,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知识考察。4.1.2对从事检测、校准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4.1.3对新进的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学习教育。4.1.4根据工作需要
32、,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不同层次人员安排结合专业需要的培训。4.1.5在新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执行新标准方法前、开展新项目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4.2培训方式4.2.1请专家来讲座或当面讲解。4.2.2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学术权威部门或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组织的培训。4.3实施程序4.3.1各检测组提出计划,由技术负责人批准、交质量管理组汇总后组织实施。4.3.2质量负责人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中心试验室开展工作的需要,安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4.3.3参加技术会议、学术活动、专业知识培训由各检测组提出,经主任批准。有关学习、培训材料交质量管理组归档。4.3.4从事技术工作人员定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考
33、核,取得相应等级证书方可上岗,新进人员由质量管理组组织进行上岗前学习、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3.5质量管理组每年组织一次各类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服务态度、业绩等考核,并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归入个人技术档案。4.3.6技术负责人每年年终就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未落实部分如有必要作为下一年度计划输入。4.3.7以上材料应归档管理。5 记录5.1检测人员上岗审批表 5.2人才培训计划实施表程 序 文 件文 件 代 号GSTT/QP022011第1页 共2页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第 1 版第0次修订实 施 日 期2011年7月1日1 目的 使设施和环境能够满足各检测工
34、作的顺利进行,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2 范围 各实验室环境设施、办公室环境的管理。3 职责3.1各检测组提出检测项目所需的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3.3技术负责人审核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经主任批准后交质量管理组负责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所需物品的采购、交接验收及日常内务管理。3.4质量管理组和各组按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和保存各类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档案。4 检查与监督4.1各检测组开展的各检测项目按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测和记录,当其不能满足时,应停止该项目检测运行,并及时维修。4.2质量负责人应同各检测组对有健康、安全、环保要求的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处理。4.3质量负责人对检测组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责令相关人员限期整改。5 记录5.1 检测室环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