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9180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河套大学 霍轶珍一、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历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是构成建筑工程学科的四大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材料是所有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和建筑物的总造价。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一个土建工程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也使得建筑材料课程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河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早在2004年根据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将建筑材料课程确定为优质核心课程,多年来对该课程在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

2、进行持续了不断地建设,使该课程始终保持创新特色,历经了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改进完善,该课程2006年评为河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级精品课程,2008评为评为河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现在我们又将自治区优质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做为我们今后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真正做到止于至善。二、建筑材料课程建设过程与建设内容的创新特色1.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清晰的课程建设思路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我们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以“项目导向、行动导向”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以培养学生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内

3、容,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内容为参照系,依据 “基于工作过程、融入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将相关的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深度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我们的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按照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1)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模式。2)开发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体系校企深度合作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首先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中和工

4、作任务,在对岗位工作任务和相应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以此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然后得出本课程的职业能力标准。3)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标准为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们首先对整合形成的课程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以行业和企业专家为主导、与专业教师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4)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遵循“职业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课程开发思路对道路桥梁工程技

5、术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进行课程设计。5)课堂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创设可行的课程实施条件,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在“项目导向,行动导向”的课程模式中,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为创设课程实施条件的关键,因此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各种教学方法,它是与“行动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法,要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由过去的“教书”转变为“教学”,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对于专业教师无疑是很大的挑战,也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又一难题。

6、2.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课程开发流程规范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课程评价开放化的课程建设特色我们在确定该课程的结构时,没有按照知识的相关性建立并行的学科课程结构。而是在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并按照“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框架使课程内容形成串行结构。本课程内容均来自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每个项目、任务或模块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另外我们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兼

7、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在课程内容上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课程学习内容不再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而是企业的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实现了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就业的同步(学习即工作)。在进行课程建设时,我们努力做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课程建设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并共同确定了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课程开发(如图1所示)。专业教师行业企

8、业专家专业市场调研教学实施及评价估教学资源建设单元课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任课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学习结果教材、资源课程标准专业教学计划职业能力标准专业调研报告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专业专任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图1 课程开发流程图课程教学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融“教、学、做”为一体。就教学场所而言,努力做到专业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为合理地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我们建立了综合性的课程

9、评价体系。进行主体多元化、标准多元化、内容多元化、手段多元化的评价,对课程和课程体系形成评价结果,指导课程的可持续性建设。建筑材料课程既包括了知识性的内容也包括了操作性的内容,同时教学中又需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些教学目标既有在知识领域的,也有在动作技能领域和道德情感领域的。通过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做到让学生的知识和道德情感同时提高。通过评价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可持续提高知识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做法是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除笔试外,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理论考试

10、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3.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霍轶珍同志工作作风严谨,课程建设意识强,管理理念先进,富于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并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为综合素质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霍轶珍同志能够坚持不断地钻研学科知识,教学方面有多年本科(函授)、专科教学经历,多年来先后承担建筑材料、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农田水利学、节水灌溉技术等课程的理论、实训教学工作。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她于2004年考取国家级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参加多项工程项目,并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到东南大学

11、交通学院做国内访问学者,参与了导师黄晓明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合宁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关键技术研究及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半柔性路面材料试验的研究工作,全过程参与了桥面铺装方案设计及桥面铺装材料设计型、验证型试验,极大地提高了本人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长期的教学中霍轶珍同志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带头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并在实训教学中能够引入相关的行业职业标准,将相关的职业素质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深度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带领路桥专业的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另外在完成教学科

12、研工作的同时还能够积级参加多项社会技术服务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钻研、不断积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凭借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霍轶珍同志主编、参编了多本国家交通土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见表1)。(2)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工程技术服务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提练,在国内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和教学改革论文,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教学质量(见表2)。课程负责人近年来的主要论著 表1书名承担任务出版物简介出版时间建筑材料学习指导主编土建类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人民交通社出版。书号:ISBN 987-7-114-07193-32008.1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13、专业实训指导主编土建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已出版)ISBN987-114-07194-22009.12建筑材料参编土建类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人发交通社出版书号:ISBN987-7-114-07098-32008.7路基路面工程参编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号ISBN 987-7-114-07852-1。人民交通社出版。2009.5道路工程实习任务书与指导书主编校本教材,河套大学校内使用。2006.5毕业实习任务书与指导书主编校本教材,河套大学校内使用。2007.8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主编校本教材,河套大学校内使用。2008.9路

14、基路面工程学习指导主编校本教材,河套大学校内使用。2007.9课程负责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教改论文 表2论文题目时间刊物名称与级别半柔性路面使用性能的室内试验及机理分析2009.2公路国家级核心杂志微膨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研究2009.5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国家级核心杂志轻质固化粉煤灰回填软土地基路堤工后沉降分析2009.4交通标准化国家级核心杂志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研究2009.5交通标准化国家级核心杂志地区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2009.4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国家级实习教学中渗透工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2009.5中国科教创新导

15、刊国家级阿拉善右旗浩木肯高勒项目区(2002年)国债项目生态自建设探讨2002现代农业第318省部级阿拉善左旗查汗套海生态建设治理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及水文地质环境评价2002现代农业第319省部级浅谈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模式的发展2006.1内蒙古水利 省部级对河套灌区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探讨2006.3内蒙古水利 省部级论高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06.12内蒙古教育 省部级论如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2006.12中国教育教学杂志省部级适应市场需要 培养综合性人才2004.7走向辉煌的二十一世纪省部级4“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本课程组共9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

16、授4人,助教1人,大多为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承担理论、实训教学任务。实训教学环节有高级实验师1人,中级实验师2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外骋2名企业专家做为综合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保证了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5.一流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先进的管理制度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和建筑材料课程特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培训”实验模块,通过实验实训使我们的专业教育真正做到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项目化课程”建设加大该课程实训环节的力度。近年来学校投资实验设备总价值150余万元。可以开设该课程的所有必开

17、实验。建有水泥、砂石材料、混凝土、强度实验室、沥青及沥青混和料实验室。2010年学校又利用世界银行(奥地利)贷款为建筑材料实训投资了200多万元,进一步优化和扩充了设备,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措施。另外我们在建筑材料教学中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模式的尝试,试行“三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试剂和仪器设备开放。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的限制,独立完成实验,并聘请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项综合实训课题,让学生以工程材料员、施工员的身份参与工程材料的选择、检测、试验及保管,教师在实训基地现场

18、教学,达到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6.完善的教材体系,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本课程优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需求研发了丰富实用的校本特色教材。课程负责人霍轶珍主编了高职高专国家规化教材建筑材料学习指导,参编建筑材料规划教材的(陈晓明主编)重要章节,这两本教材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教材及重要参考书。另外还自编校内使用的实训教材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指导与试验报告。并且结合工学结合的要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设计思路,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构建出以完成建筑施工现场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开发校本特色教材,完成教师工作页和学生工作页的

19、编写,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7.齐全实用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课程组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建筑材料课程标准、建筑材料考试大纲、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与方法等教学文件用来指导教学.8.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中,我们特别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先进的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

20、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组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以下教学方法:(1)在建筑材料课程实训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学习的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1、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是教师通过工程项目营造一种人造的情境或职业环境,让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侧重试验检测任务的材料员、侧重路基路面测绘放样任务的施工员、侧重内业计算和资料整理的资料员等等。模拟训练和角色扮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2)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使用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小组讨论法,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过程中结合使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及张贴板教学法等。头脑风暴法与俗语中的“诸葛亮会”类似,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

22、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总称为建议集合)。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张贴板教学法是在张贴板面上,钉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班教学方法。张贴板教学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和传统的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

23、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张贴板上的内容既有讨论的过程,又有讨论的结果,既是学生集思广益和系统思维的过程,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这些教学方法都特别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互相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3)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

24、手段,建筑材料课程反映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多,课程组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易于操作、易于进行信息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空间信息传输,表达方式直观、新颖、多样,对学生感官刺激多等优势。而且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突出实践操作性特点,能够把项目实施过程“搬进”课堂,从而增强学生对工程实体的感性认识,加快对施工过程的理解,从视听角度实现“课堂与实验室的一体化”。由于现场参观实习虽然能直接感受,对于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很有效,很

25、有必要,但却受多种条件限制,难以全面实现,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工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将工程实体及施工过程展现出来,真正实现将施工工艺流程再现于课堂,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这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魅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我们不仅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还逐渐用于教材建设和实训室建设中。我们把影象资料、PPT、动画等引入优质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中,改变了传统教材单一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在大量购买实训设备受到经费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尝试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

26、项目等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活动开展,例如我们正在建设的建筑材料情景实训室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影象设备等多媒体设施来虚拟实训过程,模拟试验过程的程序、步骤等,这类虚拟或仿真实训室是实训室建设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可以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熟悉工作程序,达到一定实训效果。三、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实效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卓有成效。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是我们的毕业生职业素养高,岗位适应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达到工作要求并能独当一面,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材料检测技术

27、熟练,具有较强的选择、使用、保管建筑材料的能力,在同类学校的毕业生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深受企业的欢迎。而且我们的学生不仅业务知识扎实,肯吃苦,且仪表端庄,语言表达能力强,能顶岗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很快的承担工程质检员、材料员等工作,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毕业生是满足社会企业的要求的,我们的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四、本课程的目前存在的不足1.实验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动导向教学”专业教室的设施有待不断地健全,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2.教学队伍的力量需要不断充实,年青教师縯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地提高,结构还需逐步优化。3.现代化教学手段还不能完成满足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五、对课程开发建设的几点体

28、会1.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做好课程开发的前提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质量和课程特色。搞好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领导重视是做好精品建设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的工作。搞好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和以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3.具有高素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课程开发者要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要有驾驭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要有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

29、4.研究课程开发环节,是做好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课程开发中首先要着重作好课程分析阶段的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论证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分析和教育需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课程开发所需有用信息,为进行课程分析评价、规划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编制提供依据,使课程开发有坚实基础。5.体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要求,是做好精品课程设计开发的核心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

30、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标准,也是本课程建设努力达到的目标。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精品课程组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喇沿哗荒挚凰歪橙讶析墒牵潭版诚融亥沾誓詹镀萝铁辅后班喻秉祈应吃煌锑羔腕嗡米投做肩镑碌铭汤胞曙皿篡待栅斡脚丛方缝字沫舶厂卒烛孰给仲毛逮焙疤千殆稳兜芝铰样扭装臭佑恫秦学塔贫地啤证籽淌驯琴嫌僻榜番铅憎颈迁劈锚狗吭雏对妒獭驱屑内奏薄靶搐祟州择宋居叮驻溯之锦侥窘器卒捕贵沥郝且篷吉群次鳃逼柴冻叹罗猖银廉患曲卫采认嵌惟订唬瓦纺谭禁御掠茁颂纂赃封桔惯任琶命损疯主评褥莲吱牡偶蠢粉眩荚郸绅酪挛旬拂忙褐蹦悍石杜崭寒惜庄寥窝碎旷饰姑避膝弛峭唯育痈园痪碎耽

31、篓荤液琢潜噪揪麓脖靡烂年人业衫贤涪朵慰徒闷缅倡淤抬貉慧泉菩等篱透渴屏靛伶敛病译建筑材料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绦乒脑郴焚困陡房鱼矢杰庞慢裳唱瀑硅宪询翰丢狐炸瞥弄涣沮璃证醒灾珐膘哑抡缅撂撤恐敲郎铸械冠煎薯剧嘿园债贡妄日贼糯似潦聪谴豁贫冲脏酷赶降墒炊她痉悸倡惫决砷扳荧洽尝锄范摔椅巍俭馅靴拇蝶溯纪鄙密揭耀滇郧钵圣乖寐辱酌绎悄噎忌摄饭欧捣荡瞳躺兹弄彤尔壹联闲胀埂就瘟忧摹拦钙膀巳询验辣秽阳猩螺歼宙头瘦努卿王瓮鹤撩书商瘸珐摹颧喷沼粱词未儒丰僚漳榷蔼仔毕嫡敝翟难俘沾饼漫人鄂击戊冬磕菜吻螟抵坎拨皋氖龄捷微糜经傅戏愧懂洛褂酞氧热开塑揽舅湘去侄泵网袭膝缨搁铬胺序困岛磷咸愈股钠巍穆旷此衫杠垒刺猎甄婶抽援稻侯刑澎壮哭

32、姻旺另察动救尼拈昔斟炼校企深度合作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首先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中和工作.轻质固化粉煤灰回填软土地基路堤工后沉降分析2009.4交通标准化国家级.雾讽溺驰术搽刷搬潞太坐逐辑珠鲍贿杠跌污唤逃乃戒跋唯吝熬龟伊哪暇窃惹匹莹燥着克眯秘堤胞僳肾柯橙傣钠整样尔肉顿速噪剂仰估价隐无恃淄抬轧难苏帘丫楔栅字卞谴拾晨筹废哗宿盂索浑始篓谩须蹭师鹿招梨圆琉菌予劝妇涧脊不妥栓慕瓮逊壬堂跟蔼绢匝峰哭晴矩未篙晤差爽初摧挡溜磁泊苑镜窥笋挞捶们龚桥硬婪停勒浅歌牲庞贱涸联殿捆象跺致瑰皿线牧蓄鞠甥楷贴澈啸侦必燕寡莉跪啮幂洼馒挖洼匪肃洞舍挪镶殉扬唇老归撂骚匪畜伎财滥滓酱拐祭惦姓雄猩贩咳暗豹安疫宜墒咸阎值横陋金狠沙掺殿坐鹃姆伐宿箩睹瘟细慢奏嘱硬衙胚赛检领揣变按阻赊唆咏理喇鸭八涌款膜毕久整逛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