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245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水泥厂毕业实习报告范本(WORD档)P18.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题 目 毕业实习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级 无机081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成 绩 2011 年 9 月 20 日第1章 绪 论1.1 QQXX水泥有限公司概况与企业文化北京XX水泥经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23日,是隶属于北京XX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水泥营销企业,公司主要从事XX水泥、XX混凝土及水泥相关产品的统一营销、水泥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和物流业务。国内企业500强、世界建材百强企业的北京XX集团,在河北QQ县注册成立了“QQ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该公司投资6亿元人民币,日产4400吨熟料水泥生产项目也在QQ正式签约,公司自20

2、09年4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点火投产,主导产品为42.5,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销往北京、BB及周边地区。公司一直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诚信为本”的方针,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工作,XX人的创业激情、人文精神都将是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他们要把XX精神在燕赵大地发扬光大。1.2 QQXX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QQXX水泥虽然是一个新建的企业,现在生产刚刚步入正轨,但是作为XX集团的核心产业,在集团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它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4000 t/d,也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BB市委书记、QQ县县长等领导充分肯定了XX集团的工作成绩,XX人不仅在短短的一年

3、中建成了一条水泥生产线,还带出了一支队伍,培养了一批人才,感染了一群合作者。XX人的创业激情、人文精神都将是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他们要把XX精神在燕赵大地发扬光大。 第2章 生料制备2.1 概述和原料的破碎、预均化2.1.1 概述生料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生料就是将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按比例配合后,通过粉磨成适合窑煅烧的半成品,以供窑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和部分材料混合磨制成的过程。QQXX水泥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砂岩、铁粉。生料有两个堆场,分别是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辅料堆场,辅料堆场堆放的是砂岩和铁矿石。2.1.2 破碎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

4、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公司在矿山开采完就实施了破碎,破碎达到规格后经皮带输送到石灰石预均化堆场。2.1.3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工作原理原料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本公司石灰石预均化堆所采取的是圆形的均化轨道,直径大概是80m1。2.2 生料均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

5、定入窑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均化原理:采用空气搅拌,重力作用,产生“漏斗效应”,使生料粉在向下卸落时,尽量切割多层料面,充分混合。利用不同的流化空气,使库内平行料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倾斜,进行径向混合均化。如图7.3。干法生料的均化可采用多库搭配,机械倒库和压缩空气搅拌库。出磨的生料粉或生料浆,其化学成分难免有些波动,为保证入窑生料化学成分均齐、合格,生料应在贮存均化库内进行均化。图1.生料均化库2.3生料的总体生产流程生料均化库破碎经皮带石灰石矿山石灰石原堆辅料堆场外购

6、石灰石原堆石灰石预均化堆场配料站立磨合格细粉旋风筒循环风机斗式提升机布袋收尘器图2第3章 产品品种与产量年产PC 42.5复合硅酸盐水泥56万吨,占40%。年产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84万吨,占60%。第4章 熟料烧成部4.1生料的预热和预分解系统QQXX水泥一厂的预热与分解系统为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从窑头来的三次风入分解炉,分解炉上有两个喷煤管来完成煤粉的供给。相关参数如下分解炉的尺寸为:5.130m五级预热器的尺寸分别为:C124600mm;C216500mm;C316800mm;C416800mm;C516800mm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带分解炉.物料从预热器的顶端加入,从

7、一级旋风筒依次向下再经过分解炉最后入回转窑;从窑头来的高温气体先入分解炉,然后依次向上最后进入增湿塔,一句话概括就是料往下走,气往上流。预分解系统不但合理利用了来自于窑头的废气,节约了能源,而且使物料预先进行了预热和分解,从而为物料的煅烧提供了前提,提高了熟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4.2煤磨系统煤磨系统作为水泥的主要燃料提供者,煤磨系统的料流流程为:煤磨系统流程 煤 收尘器 原煤仓 余热发电 冷却机窑 立磨 煤粉仓 物料方向 气流方向4.3烧成工段工艺流程图4.1烧成工段工艺流程4.4煅烧设备在预分解窑系统中,回转窑具有燃烧燃料功能,热交换功能,化学反应功能,物料输送功能,降解利用废气物五大功能。

8、回转窑中分为干燥带,预热带,分解带,固相反应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在尧柏水泥厂主要是采用4.060m的回转窑,其放置的倾斜度为4%,传动装置采用的是直流电机单传动,窑体转速为0.410.42r/min。在回转窑的斜度和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物料在窑内各带的化学变化和物理状态不同,使得物料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窑的各带。在烧成带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三钙微吸热,只是在熟料形成过程中生成液相时需极少量的熔融净热,在分解窑内,碳酸钙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4.5熟料冷却水泥熟料出窑温度大约为11001300摄氏度,充分回收熟料带走的热量以预热二次要气,对提高燃烧速度和燃料温度以及窑和冷却机的热效率,都有主要

9、意义,冷却熟料对于改善熟料的质量和易磨性有良好的效果,冷却良好的熟料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熟料冷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筒式(包括单筒和多筒);二是:篦式(包括震动,回转推动篦式);三是:其他形式,XX使用的是篦冷机,通过风机进行冷却。4.6烧成工段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1)旋风预热器旋风预热器由上下排列的五级双系列旋风筒组成,为了提高收尘效率最上一级旋风筒通常为双级旋风筒之间由气体管通连接;每个旋风筒和相连的管道形成预热器的一个级.通常预热器由上向下顺序编号为至(或,)旋风筒的卸料口用生料管道与下一级的气体管道连接。生料首先喂入I级旋风筒的入口的上升管道内,熟料在管道内进行充分热交换,然后由

10、I级旋风筒把气体和生料颗粒分离,收下的生料经卸料管进入级旋风筒的上升管道内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再经级旋风筒分离,如此,依次经级旋风预热器进入回转窑内进行煅烧,而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增湿塔,电收尘器由排风机进入大气。窑尾排出的1100烟气经预热器热交换后温度降至330左右,50左右的生料经多级预热器预热到750820进入回转窑,熟料热耗均为750/kg熟料左右。(2)预热预分解系统:(原理)悬浮预热技术是指低温粉体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之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其优越性在于使物料悬浮在热气流中,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传热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同时,生料粉与燃料在

11、悬浮下均匀混合,燃料燃烧热及时传给物料,使之迅速分解.而预分解(或窑外分解)技术是指将已经过悬浮预热后的水泥生料,在达到分解温度前,进入到分解炉内与进入到炉内的燃料混合,在悬浮状态下迅速吸收燃料燃烧热,使生料中的碳酸钙迅速分解成氧化钙的技术。这样不仅减少了窑内燃烧带的热负荷,并且入窑生料的碳酸钙分解率达到了95%左右,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窑系统的生产效率。 (3)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主要是旋风筒和各级旋风筒之间的联接管道,(亦称换热管道)旋风筒的主要任务在于气固分离,联结管道主要起的是换热作用。旋风筒:采用大直径四圆心渐扩蜗壳结构,旋风筒阻力低,下部偏锥结构,下料管粗(C1710mm),能有效防

12、堵;合理的旋风筒整体高度;有效防止物料因二次飞扬而导致的分离效率下降。 (4)分解炉:采用在线旋喷结合式管道分解炉。以喷腾分解炉为基础,涡旋结合。分解炉直接与窑尾烟室相接,避免了结皮和堵塞,三次风单侧切向进入,布局简单。分解炉出口在本体顶部缩径,气流获得二次加速,有效地加强了后期的混合,煤粉经过喷嘴从三次风端口切向向下倾斜,尽管炉用煤管为单通道,但也能确保预燃充分。生料经C4级筒收集由炉侧加入,受三次风的扰动,改善了其分布状态,减少了塌料的危险。操作中由于受配料的影响,生料易烧性差,将炉出口温度控制在910左右,C5级筒下料管890,从而保持一切正常。第5章 工艺流程5.1 工艺流程简述5.2

13、.1 破碎及预均化 水泥生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砂岩、铁矿石及煤等。因为石灰石是生产过程中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出来之后的颗粒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5.2.2 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

14、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5.2.3 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5.2.4 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

15、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

16、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5.2.5 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 氧化钙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1000度 时, 氧化钙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硅进行反应生成大量 硅酸钙(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

17、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5.2.6 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5.2.7 水泥包装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5.2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流程图 石灰石转炉渣粉煤灰熟料石膏皮带机熟料粉煤灰转炉渣石灰石石膏皮带机输送泵破碎机破碎机破碎机输送泵破碎机破碎机斗提机斗提机斗提机斗提机斗提机配料站辊压

18、机水泥磨选粉机收尘器水泥库散装库包装机 出厂第6章 生产设备6.1 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需要很多设备,主要有6.2 立式磨Atox 37.56.3 高效选粉机 RARLVT 37.56.4 喂料系统(非FLS供货)6.5 用于磨和窑的联合除尘系统(非FLS供货)6.6 磨机风机(非FLS供货),要求电机的轴功率2002kW,固定转速。6.7 磨料再循环系统(非FLS供货)6.8 成品输送(非FLS供货)6.9 除尘风机(非FLS供货),要求电机最小轴功率489kW,调节范围33100%。6.10 NC-型LBT32216新型控制流推动篦式冷却机下边主要介绍NC-型LBT32216新型控制流推动篦

19、式冷却机NC-型LBT32216新型控制流推动篦式冷却机共配置有两段篦床,篦床的高温淬冷区及热回收区采用高效节能的第三代充气梁控制流篦板篦床,配置风机共10台(其中包括一台密封限制风机),篦床风机根据篦床上料层厚度分布、粗细料颗粒组成分布及料温变化情况在篦床纵横向对不同单元分别进行合理的配置及冷却供风,及各支管上配置有调节阀以满足充气梁篦板的高效及高阻少流量性能要求和更为细化的冷却风量的调节控制要求。采取熟料拉链机置于下机体内并采取整体密封箱加以可靠密封的形式,不仅满足了使用性能要求,而且充分考虑了减少土建工作量、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需求。 NC新型控制流篦冷机在NC型篦冷机优异的技术、性能、

20、结构特点基础上,在各方面又有了本质的提高和进步,更为先进、高效、节能,并克服了国外一些第三代同类篦冷机新篦板易堵料、磨损大、篦面通风冷却不够理想以及易堆雪人等等缺陷,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结构、新材质,其主要技术结构特点如下:6.10.1 采用控制流冷却技术,熟料骤冷效果好,篦冷机单位面积正常生产能力强,对烧成熟料的适应性以及篦冷机在产量波动、恶劣工况下的可靠性好。6.10.2 采用高阻力、气流渗透性及冷却性能好的NC新型控制流凹槽篦板,能更有效地克服熟料粒度变化及粗细料离析产生的料层不同阻力的影响,保持气固两项热交换的有效和稳定,冷却空气分布更加合理和细化,有效消除热细料的“红河”现象,并确

21、保了熟料充分均匀的冷却和出料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新型篦板技术、独特材质及热处理充分保证料优越的热交换冷却、耐热抗氧化、抗磨损等工艺性能,6.10.3 控制流篦板段的淬冷区及热回收区骤冷效果好,能提供高而稳定的二次、三次空气,热回收量较第二代篦冷机可增加20kcal/kg熟料以上,冷却机热回收效率达70%74% ,节能降耗。6.10.4 新型NC凹槽篦板除高阻力及气流渗透及冷却热交换性能好外,其结构为凹槽基本无磨损型、带定位块结构,在材质及热处理上也考虑全面,不仅篦板面得到充分全面的冷却且强度高、耐热及抗氧化磨损能力强、篦板损耗进一步降低,寿命较原孔式篦板的使用寿命成倍沿长。熟料经凹槽篦板高效冷却

22、后至后续篦床时温度已显著降低,后续篦床篦板的寿命也将延长,从而全面提高整机乃至窑系统的运转率。精加工篦板互换性强,安装更换容易。6.10.5 冷却空气用量少,单位冷却用风量小于2 Nm3/kg熟料,篦冷机余风排气量减少30% 。6.10.6 采用气密及气流性能好的新型空气纵、横梁供风结构,不仅减少了篦板漏料,而且极大地改善及细化了不同篦板区域的冷却供风且易于调配,彻底避免了热端篦床风室漏窜风、熟料冷却不均匀的问题。此外,风量的调节控制方便可靠,新型空气纵横梁强度高、抗热变形能力强。6.10.7 固定风管与活动的充气梁之间的柔性连接转换采用独具特色的最新结构无磨擦、无疲劳损坏、低漏风篦冷机通风用

23、可挠伸偏转装置。该装置具有可全方位转动及偏摆,伸缩可补偿吸收,漏风量小、可无接触无磨擦自由偏摆等特点。根本上解决了寿命问题,泄漏量小且漏风量不会发生变化、不存在磨损问题,解决了篦床沉降等状况变化的影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及更换方便。(国内外的其它形式结构如:FLS管结构、BMH弹片结构、CP滑块结构、国内的滑板结构等,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如:有的结构可靠度欠佳、有的易于疲劳损坏、有的易于磨损、有的漏风量偏大、有的难以适应篦床沉降状况变化等)6.10.8 采用高效骤冷及特殊风冷活动件结构,有效根除其它一些篦冷机易出现的“堆雪人”问题。6.10.9 其它方面

24、:除上述主要技术结构特点外,NC型新型控制流篦冷机在主体、熟料拉链机、熟料破碎机等方面还保持了NC型篦冷机的特点和优势:如固定篦床H型钢整体框架式结构使整机牢固稳定;带缓冲及平衡储能的传动装置;篦床以独立托轮和挡轮分别承载和防偏保证运行平稳可靠、找正及更换方便;拉链机采用特殊齿形且可更换镶齿头轮轮齿和可靠链节结构,“啮合”好、寿命长,链节运转平稳、耐磨可靠;破碎机采用可调式衬板结构,使用中能严格控制和保证出料粒度;出料口篦条采用特殊截面、特殊材质、“单根抽出式”,耐磨、寿命长、更换方便等。综上所述,鉴于NC-型推动篦式冷却机具有技术性能优越、冷却效果及热回收效率好、运转率高、节能降耗等显著优势

25、,我们期待并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NC-型推动篦式冷却机必将为用户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6.10.10 技术参数设备名称:推动篦式冷却机型 号:NC42340 规格:4.2*34m 篦床有效面积:133.2m2传动段数:3段液压传动 图号:NCR433 (配液压系统 NBU69)生产厂家:江苏中材水泥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用 途:用于5000t/d熟料生产线的熟料冷却、破碎及输送数 量:1台型 式:充气梁型篦冷机 行程:130mm 篦床速度:425次/min能 力:正常5500t/d,最大应能满足6000T/D熟料温度:入料 1400 出料 环境温度+65(小于等于25mm的颗粒)熟料粒度:

26、出料熟料粒度25mm的占90冷却效率:在产量5500T/D时,冷却机热效率73单位冷却风量:2.2Nm3/kg.cl第7章 章环保对于水泥行业来说,高污染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环保的重视也更加重视,也由于国家过高污染企业的控制,使得部分生产机制落后的立窑纷纷淘汰,显然,对于水泥行业,要发展更要环保。基于这个理念,QQXX水泥厂从筹建到现在,一直把生产与环保放在同等的位置,也因为如此,当我们走进水泥厂时给我们的印象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水泥厂那样尘土飞扬,相反,厂区绿荫遍地,给人的感觉很好,一反传统水泥厂的形象。这样的环境也给了厂里员工身体的健康多一份保障。创造这样的环境主要

27、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工厂的设备都是新型的节能环保的,所以从生产开始就做到减少粉尘的效果。例如:悬浮预热预分解窑:其的特点是在长度较短的回转窑后装设了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使原来在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的物料预热及碳酸钙分解过程,移到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内以悬浮状态下进行,不仅可以减轻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有利于缩小窑的规格及生产大型化,并且可以节约单位建设投资,延长衬料寿命,减少大气污染。还有在每一个皮带转换的地方都有收尘设备,这些都大大降低粉尘的含量。再一就是公司的环保理念,所以厂区的绿化非常好。每天早中晚都有吸尘,洒水车在厂区作业,从这些看出来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方主任那里我 还了解到,水泥厂也

28、是一个垃圾处理站,曾经问题三鹿奶粉就是经过回转窑处理的。现在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时代,当下也提倡低碳经济,合理利用资源是每一个公司都致力的,在QQXX水泥厂我们看到了这一事实,利用回转窑的余热,公司引进了一套汽轮发电机,每天的发电量是厂区用电量的四分之一,这样每年利用余热发电就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利润,下面简单描述一下余热发电:由于大多数(80%)以上已投运的水泥线窑头取热在380-400,甚至更高,针对窑尾一级筒出口温度低于330的系统,采用将窑尾余热锅炉产生的低温过热蒸汽(一般在300以下)送入窑头余热锅炉,在窑头余热锅炉设置高温过热器,将混合蒸汽(来自窑头、窑尾余热锅炉的低温过热蒸汽)进一步加热

29、到360-380(比原混合蒸汽提高了50-60),然后进入汽轮机发电。第8章 总 结 8.1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去QQXX实习,真正见到工厂后我才感觉到书本上的知识过于死板,只有联系生产实际才能更好的了解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收益非浅。这次实习为马上面临就业奠定了实践基础,是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工作在本专业的工厂的环境,可以说去水泥厂实习不虚此行,因为自己亲身体会了水泥厂并不像想象中灰尘那么大,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水泥厂在未来的发展很乐观。8.2 收获与提高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感觉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要学得的东西很多,差距还是有

30、的,专业课知识的欠缺、动手能力不足等等,我也知道这不是一天两能够学会的,不过我坚信我能做到这一点。这次实习对我的毕业设计及撰写个人实习报告都有很大的帮助,想能够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东西。最后还应该感谢老师给的此次机会,让我真正学到了很多专业和社会知识。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由学生转变为职场的社会人的过程中,人们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所以,不要老抱怨公司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有时候也得找找自己身上的问题。而这次实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接触到真实的职场。有了实习的经验,以后毕业工作时就可以更快、更

31、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8.3 对今后实习方式、内容及其管理方法的建议对于今后的实习,我们应该找更多的机会融入社会中,参加劳动。亲身体验,才能充分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参 考 文 献1 王业华,杨风莲,张淑苓,黄锦扬,佟贵山,陆秉权水泥原料预均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水泥技术网.2009,112 李坚利,水泥工艺学M1999,l3 孙熙,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4 朱祖培.水泥科技论文文选M.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5(3):120-164 .5 新型干法水泥厂设备选型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4 (2):52-106.6 王昌军,滕少朋,桂美胜.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治理方法探讨J. 山东煤炭科技,2009,(3):165166.7 范金禾,李辉,崔源声.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J. 水泥技术,2008,(5):1922.8 严生,常捷,程麟.新型干法工艺手册M.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7:324443.9杨雷,马保国. 危险废弃物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热解处理技术J. 水泥技术,2008,(5):8083.10谢克强.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特点与要求(一)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9,15(4):2529.11 李坚利. 水泥工艺学M.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3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