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525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按理办法以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精神,针对公司从业特点,制定公司常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确保企业职工身心健康。一、 公司从业的职业危害种类及预防保护措施1、高温作业在产业生产中,由于施工现场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变化。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同时高

2、温作业可引起职业中暑。预防高温的职业危害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尽量远离工人操纵的地点,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加强透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高温作业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L,盐20g左右。 在8小时工作日内汗量少于4

3、L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5至18g盐即可,不一定从饮料中补充。若出汗量超过此数时,除从食物摄取盐外,尚需从饮料适量补充盐分。饮 料的含盐量以0. 15%至0. 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在高温环境劳动时,能量消耗增加,故膳食总热量应比普通工人为高,最好能达到12600到13860kJ。蛋白质增加到总热量的14%到15%为宜。此外,可补充维生素和钙等。(2) 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工作服宜宽大又不妨碍操作。此外,按不同作业的需要,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劳保用品。特殊高温

4、作业工人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如喷涂金属(铜、银)的隔 热面罩、铝膜隔热服等。(3)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 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 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 作业。2、 粉尘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当中,粉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2)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石以及砖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使用

5、等过程中,因风力或生产扰动作用而产生的粉尘;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粉尘;4)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5)因风力造成裸露地面和在建建筑物表面的泥土和粉尘扬起。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建筑工人的危害:粉尘分落尘和飘尘两类。落尘颗粒较大,粒径在10m以上,能很快降落地面。飘尘颗粒小,粒径在10m以下,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浮。建筑施工现场所形成的粉尘大多属于落尘,粒度在10m100m,其中水泥粉尘的粒度就在100m左右。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物一般浓度较大,其侵入人体主要有3条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皮肤接触,其中呼吸道吸入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建筑工人长期工作在粉尘污染物的环境下,可

6、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甚至癌症。施工现场对粉尘危害的预防措施: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人体危害严重,作为建筑工人,为减少或避免粉尘污染,在施工现场已有条件下,应提高认识,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加强环保知识学习,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学习,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增进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去污染别人,也不被别人制造的粉尘而污染。 2)改进施工工序或操作方法。作为一名专业工人,应熟练掌握所从事工种的施工要领,对易产生粉尘的工序进行改进或加强管理,确保不因自己的操作产生较多的粉尘,从而将粉尘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控制

7、。比如,作为工地的水泥装卸工人,应多人合作,轻拿轻放,可以减少水泥的飞扬;施工车辆司机可限速行驶;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不随意凌空抛撒造成粉尘。 3)正确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劳保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它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工人,应根据从事的工种和作业环境,正确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比如呼吸器、防尘口罩、护目镜等。对于防尘工具,避免“领而不用,不正确佩戴”现象。 4)湿法处理。对于工人的作业环境、施工场地、堆放的散料进行洒水或雾化处理,减少粉尘的产生。 5)及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8、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按照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定期向职工公布。作为一线的操作工人,应及时而且有权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当浓度超标时,有权作出停工的行为。对于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到医院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3、 弧光伤害焊接作业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焊弧光。电焊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紫外线。这些都属于热线谱。焊接电弧温度在3000时,其辐射波长小于290mm;温度在3200时,其辐射波长小于230mm。当光辐射作用在人体上,机体内组织便会吸收,引起组织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致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的损伤。红外线对人

9、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的热作用。在焊接过程中,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会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发生闪光幻觉。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可见光线的光度比肉眼正常承受的光度大约大到一万倍左右,当可见光线辐射人的眼睛时,会产生疼痛感,看不清东西,通常叫“晃眼”,在短时间内失往劳动能力。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光化学作用,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皮肤受到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后,可引起皮炎,弥漫性红斑,有时出现小水泡、渗出液,有烧灼感,发痒;作用强烈时伴有全身症状:头痛、头晕、易疲惫、神经兴奋、发热、失眠等。紫外线过度照射人的眼睛,可引起眼睛急性角膜和结膜炎,即电光眼

10、炎。多数被照射后4-12天发病,其症状是出现两眼高度羞明、流泪、异物感、刺痛、眼睑红肿、痉挛、并伴有头痛和视物模糊。为了预防电焊弧光对人体的危害,焊接工作在焊接时必须穿好表面平整、反射系数大的工作服,戴好手套、鞋盖,不答应焊工卷起袖口或穿短袖衣、敞开衣领从事焊接工作。工作裤穿上后要保证在蹲下时的足够长度,避免脚腕处裸露而被弧光灼伤。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滤光镜片的面罩,滤光镜片必须是国家定点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不可随意使用一般的墨光镜。为了保护焊接区域其他工作职员的眼睛不受伤害,应在焊接现场设屏障围住,其屏障的区域,焊接工人应经常提醒其他工作职员留意避开,有条件的单位可给焊接区域的其他工作职员配备防护

11、眼镜,以免弧光伤眼。4、 噪声污染危害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的产生: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工人作业、生活。其中施工机械包括:挖土机、冲击机、打桩机、垂直运输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电锯、电焊机、空压机、电钻、电锤、手工钻、混凝土搅拌机、云石机、角向磨光机、多功能木工刨等;运输车辆主要有:大型载重车、轻型载重卡车、混凝土罐车、机动三轮车等;工人作业和生活噪声主要有敲打、抛掷钢模板和高声叫喊、大声说话等。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对建筑工人的危害: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其危害性大,噪声又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长期工

12、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烦躁不安、心神不定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又常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噪声控制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严格控制人为噪声、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但作为建筑工人,为减少噪声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机械操作工人应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作为一线的机械操作工人,

13、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并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施工机械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噪声,通过维修、保养可适当降低其噪声。 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处于噪声环境下的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尽量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条件的班组人员可因地制宜,利用隔声结构、吸声材料等控制噪声的传播。 3)文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哨,控制人为噪声;同时做到文明施工,不无故甩打模板等。做到人不扰我,我不扰人。5、 振动危害振动危害的产生: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

14、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内()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振动危害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工艺设备和方法,以达到减振的目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是振动控制的最根本措施;(2)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3)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

15、动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静力紧张等;(4)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5)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6)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7)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6、毒物危害在建筑施工现场条件下毒物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类型:(1)铅中毒铅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的。其特点是吸收快、毒性大、从其他途径侵入占的比例很小。中毒的表现:大多表现为慢性中毒。一般常有疲乏无力,

16、口中金属味,食欲不振,四肢关节肌肉酸痛等。随着病情加重可累积各系统: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症候群三出现较早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烦躁、关节酸痛等。2)、消化系统:常见的有食欲不振,口内有金属味,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可出现腹部绞痛。3)、血液系统:铅中毒时,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贫血,经驱铅治疗后迅速恢复。(2)锰中毒锰是一种灰白色硬脆的金属,用途广泛,在施工中主要是各类焊工和及其配合工接触。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汽,则可能造成锰中毒。焊工的锰中毒,主要是发生在高锰焊条和高锰钢焊接中,发病较慢,大多在接触35年以后,甚至可长

17、达20年才逐渐发病。初期表现为疲劳乏力,时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锰中毒主要是锰的化合物引起的,急性锰中毒较为少见,如连续焊接吸入大量氧化锰时,也可发生金属烟雾热.电焊工人如在作业环境通风不良的管道、坑道、球罐、水箱内焊接,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寒颤、高热,以及咽痛、咳嗽、气喘等症状。毒物危害的预防保护措施主要有:a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和卫生标准。(3)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改革工艺;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加强设备的密闭化;加强通风。b对现场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

18、业中毒的措施(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c、防治铅中毒的技术措施铅中毒时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0.03mg/m3,铅尘浓度在0.05 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中毒。(1)、消除或减少铅毒发生源。(2)、改善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3)、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d、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是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0.02mg/m3以下。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1)、加

19、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2)、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3)、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沐浴;不在有毒施工现场内吸烟、喝水、进食。二、安全检查措施1、公司安全质检科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定期组织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福建联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6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