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576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眼中的绿色建筑”的调查报告教学单位 建筑与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班 级 09-2班 学生姓名 黄月珊 学 号 0909020208 关于“我眼中的绿色建筑”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2日二、 调查对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09级在校学生三、 调查目的了解在公众眼中“绿色建筑”的“绿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四、 调查内容及结果2010年11月12日,我们就“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这一课题在同学们中展开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的各方面如室内环境质量、室外环境质量、建筑成本等建筑的各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在大家的心目中,哪些指标是比较重要的,为建筑的绿色发展寻找一个

2、更好的发展方向。 首先对于什么是绿色建筑进行一个大概的描述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宜。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气候的

3、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现在针对各个调查内容的结果分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是一般的。但是室内环保也是很受重视的。室内环境包括居室、写字楼、办公室、交通工具、文化娱乐体育场所、医院病房、学校幼儿园教室活动室、饭店旅馆宾馆等场所。所有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与健康均有密切的关系。家居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环境保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室内环境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突然爆发

4、主要是由于室内传播;猪流感及超级细菌的出现,都说明室内环境健康的重要性!除在医院传播外有些是在家里居室由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给家人。因此,“健康家居”的新概念突显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家居应将健康放在首位。关于高效使用空间,现下是很流行的话题。这方面的专门公司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解释:“我们规划建立在对客户的清晰把握的层面上,能够清晰进行精装成本的搭配,最终形成样板间。客户需求这边我们去年一年的时间花了大量时间做了大量客户调研和市场分析,本身我们有10万个零售客户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跟各大开发商有过合作,包括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进行调研和分析,我们形成了我们自己内部的测评体系,输入进去以后能

5、够得出来这个空间里面做精装修最合适的成本是多少。这样的话,可以有一系列的数据,一方面是产品类型,比如说你的户型面积、你的楼层定价。另外起居室跟消费人群和消费人群的工作特点职位、周围楼盘的竞争对手有关系。这三个输入进去以后得出一个结论,你的这个成本定义花多少钱,定义出来以后会做一个成本架构的对比分析,这个成本架构是能够对于后面的材料的选配进行分析。”而节约能源则是全球性的大问题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从多方面努力学习,加强对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方面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危机,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真正意义,真正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

6、。尽量选用高效环保节能灯,虽然前期投资偏高,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却是既节约了投资成本,就为国家的节约用电做出了贡献。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择使用太阳能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比如太阳能发电器、太阳灶、太阳能灯、太阳能帽、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热水器、地板采暖系统等,太阳能系列环保绿色产品具有环保、节能、安全、方便、使用寿命长,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显著优点,既有利于节约国家能源,又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引导节能环保生活新时尚。关于实用这一方面更是住宅的最重要的地方。所谓住宅,最大的功能就是居住,给人们提供居住、生活和与娱乐的空间。环保材料的使用可以归于节能方面。也是全球性的值得关注的一方面。

7、而室内采光通风的合理,是每个建筑任务书的必要内容。一个符合规范的建筑,一个合理的建筑,它的通风和采光的合理是必不可少的。采光和通风系统有两个途径可以实现,一是自然,一是电器使用。住宅的自然采光是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建筑使用的基本需求和舒适程度。供暖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基本上,每个小区都有它的供暖系统。它供暖的质量,决定了寒冷天气里生活的舒适程度。建筑使用年限问题是中国建筑使用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现在大多数建筑的实际使用年数与建筑使用年限严重不符,造成建筑造价的严重浪费。建筑的牢固性当然是建筑最重要的指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但是建筑的使用年限并不是越高越好。大家对这一问题的

8、认识还不够到位。植物覆盖率这个问题已经纳入城市建筑的建设法规,现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绿化便成了我们生活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保证植物的覆盖率便是对周边环境的一个基本保障。保护环境已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也是越来越严峻的话题。而不算环境保护的问题,植被的覆盖也会使人生活的环境空气清新,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回收再利用是很潮流的思想,材料的使用不会一次性地用完就完了,而是可以回收利用,这对资源的珍惜利用有很大的帮助。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我们必须要好好利用的资源。建筑垃圾的处理在公共建筑的使用上体现的功能更明显,比如办公楼、教学楼、居民楼等,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清洁和使用。很大程度上

9、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构安全,抗震系数高则是最为敏感的话题。自2009年以来,我国以及世界范围里的地震发生屡见不鲜,在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区,尤其是地震高发区,建筑的抗震系数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前几次地震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房屋的抗震系数不达标,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和死亡发生。安全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大家对土地利用率的关注比对高效利用空间要少一点,毕竟室内的生活是住宅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对土地的利用率不仅是对室内空间,也是对室外环境空间的高效利用。我国人口众多,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是我们国家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近几年,江苏省用地总量每年达二三十万亩,但存在着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产

10、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低价竞争、土地闲置和粗放利用等现象。一些地方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和管理导致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得不到及时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甚至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低价出让土地恶性竞争,而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保证,既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又进一步诱发用地单位圈占浪费土地,形成恶性循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是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推行土地利用投资强度这一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工业、农业、商业和生活区的布局,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耕地,也是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1、。对于住宅中住户与住户的关系问题,已经是人人都知道并且也表示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利于敦亲睦邻,住宅小区必须设置居民交流、室外活动、娱乐的空间。生活需要交流,城市才能更美好。对于农村的建筑,庭院的存在无疑是与城市住宅相比最大的优点。居住的硬件环境的舒适固然重要,但是与邻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尤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在使用中使人心情舒畅应该是每个公共建筑的设计者所追求的效果。首先它要使用方便,符合人们的需要。建筑的成本投入与建筑的使用程度应该是相当的。 总的来说,大家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和我们的宣传,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更重要的是绿

12、色的重要性。对全球的环境现状和我们生活的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附表:我眼中的绿色建筑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统计题目:你心中的绿色建筑是什么样的(可多选)调查人数:30人1、 室内环境质量 30%(9人)2、 室外环境质量 26.67%(8人)3、 高效使用空间 40%(12人)4、 节约能源 70%(21人)5、 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工作、娱乐等空间 16.67%(5人)6、 环保材料的使用 63.33%(19人)7、 室内采光、通风合理 46.67%(14人)8、 供暖好 56.67%(17人)9、 建筑使用年限高 80%(24人)10、植物覆盖率高 86.67%(26人) 11、建筑回收再利用 26.67%(8人) 12、建筑垃圾易处理 56.67%(17人) 13、结构安全,抗震系数高 93.33%(28人) 14、土地利用率高 46.67%(14人) 15、利于住宅中住户之间的关系 30%(9人) 16、公共建筑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心情舒畅 26.67%(8人) 17、建筑的使用率高 50%(15人) 18、建筑成本低 20%(6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