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生态隐喻[权威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生态隐喻[权威精品].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生态隐喻-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古镇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本文从文化地理视角着重分析水文化元素对古镇建筑肌理、演变格局之影响,指出渔元素、稻元素、桥元素、船元素组成了古镇建筑的水文化体系肌理要素。以周庄为例,阐述了水文化元素与古镇建筑的特点、布局、风格之对应关系及文化生态隐喻,以期从水文化视角解读江南古镇建筑形制及文化谱系。 关键词: 水文化;古镇;隐喻;建筑文化;周庄 水文化是与水有关的文化,即探讨“人”与“水”之间关系的
2、文化,是人们在对水务活动以及水务活动与社会活动各方面关系的历史和现实中进行理性思考后形成的社会意识。 水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其水元素,而水元素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水元素是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元素暗含着江南古镇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建筑人文意涵,透过水文化元素可以深刻解读江南古镇建筑的区域文化脉络及建筑谱系形制。 一、水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解析 (一)水文化的地脉基因 地脉基因是一种文化形成的必备因素,它对建筑形制、建筑文化体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与自然景观的生态法则互动耦合。人、景观与自然三位一体,
3、互动共生的客观规律是江南水文化成长的地脉基因法则。江南古镇建筑景观的第一位主导因素便是江南地区密布的河湖网络水系,湿润多雨的季风气候,及温婉柔和的平原地貌。江南地区处于长江和太湖的冲积平原,河渠纵横,交通发达,城镇富饶,自古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响誉国内外,这是江南古镇建筑意象的地脉基因所在。 (二)水文化的文脉谱系 水文化与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同步。在远古时期,人类首先通过征服水患,才不断开启自身的智慧。水文化作为人类最初的文化,引导人类在寻找水、使用水、治理水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代水文化形成的庞大体系,至今滋养着各类文化的支脉。 江南水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具有鲜明
4、的地域特色。江南地区的文化演变过程中,先后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这些文化都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水成为了江南文化更替的纽带和核心。江南地区各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在河湖的基础上兴起的,从河姆渡时期人工栽培稻谷,到崧泽文化时期水井的出现,再到舟楫交通工具的出现,到最后吴越文化时期稻文化、船文化、桥文化、渔文化等完整的文化体系,皆以水为纽带,贯穿文化变更的始终。 明清时,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的人文环境与其江南山丘、亭台楼阁相互辉映而成诗意的水乡古镇景观,此后的江南古镇建筑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孕育出白墙、黑瓦、拱桥、长廊的砖石木
5、构式景观。因此,富饶的经济、诗情画意的水文化氛围与文人雅士的人脉环境共同构成了江南古镇建筑发展的文脉谱系。 二、江南古镇建筑形制 建筑的美不仅仅表现为外形的美观和悦目,更主要的在于它能恰当地反映建筑的功能和品质,并与所在环境相协调。 (一)古镇建筑组成单元 古镇建筑单元分为私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民居是古镇居民的私用建筑,桥、廊棚、戏台、寺庙、亭等是古镇的公共建筑,共同组成了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表1)。 表1 古镇建筑的组成单元 (二) 古镇建筑特色 江南古镇多临水而建,因地制宜,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建筑风格。镇内交通设施、街道、集市等皆因河而建,建筑多小巧精致,活泼轻灵。建筑外观清淡
6、素雅,白墙、灰砖、黑瓦与水和谐统一,形成江南古镇建筑最具水乡标志的色彩,尽显南国建筑柔韧、细腻、温婉的水墨调建筑意象。 (三) 古镇建筑的水文化要素及隐喻 1.风水景观的文化生态 以江南古镇的区位格局及文化景观核心来看,其古镇建筑选址、门窗灶厕的空间方位、中心道路走向及建筑象征意境都是风水景观的真实反映,映衬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诗意理想风水景观模式。其文化学意味则是超脱于社会和物质功利意义的理想栖居地,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2.水生态元素及水轴线 江南古镇的外部环境是以运河、湖泊、河道的集聚空间,内部环境是以“水”为轴线的人文格局脉络,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与水有关的文化品性、风俗习惯、人文
7、生态。即水生态环境下的渔元素、稻元素、桥元素、船元素的自组织体系。江南古镇因水成街、依水成市、临水成镇,水成为街、市、镇空间扩展的轴线,集聚着富有人气、生命力的文化商业空间。 3.技术与艺术融汇的建筑组合 首先,古镇居民临水而居,民宅傍水而建,推开窗即是河道。天井院是由徽派建筑演变而来,还保留着四合院的基本框架,四面房屋连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这样的设计适宜江南冬冷夏热、多阴雨的天气,既可通风透雨,又能够降温防寒。四周屋面的雨水通过天井排放,有的天井中备有太平缸,让雨水流入缸中,以备救火 其次,水乡民居多用木材建成,容易引起火灾,为避免邻居失火殃及自家房屋和财产,便在两户人家之间建筑起高
8、耸的马头墙来节制火势的蔓延。为节约用地,古镇民居均相连组成条条街巷,街巷一般幽深狭窄,形似一线天,高墙窄巷也成为古镇民居的典型形态。JP 此外,精美的雕刻是古镇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类型包括砖雕、木雕、石雕,民居中遍布雕饰,雕刻方法、材料、题材各有不同,精美复杂,寓意隽永,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俗民情。 三、周庄“隐逸-诗意”理想环境解析 人居环境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启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江南水乡之所以令中外游客心驰神往,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其充满厚重文化内涵的隐逸-诗意人居环境。 (一)建筑、水、文化三位一体 周庄镇为网状河流形成的团形城镇,规模较大,商业
9、繁荣,经济发达。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河道呈“井”字形流过,因河成街,街桥相连,傍水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民居、桥梁、廊棚、沈厅等独具韵味的建筑单元,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JP3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成就了建筑、水、文化三位一体的隐逸-诗意人居环境(图1)。JP 图1 江南古镇人文环境关系图式 (二)建筑与水的关系 周庄民居多贴水而建,特有的水阁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镇内街道多依河而建,街道与河道平行,有的河道即是街道。廊棚位于河边的街道上,头顶搭起木棚,每隔一段有柱子支撑,晴可遮阳,雨天则可避
10、雨。民宅为避免潮湿,防止河水浸泡屋基,一般以石为基。此外,因为该地湿润多雨的气候,镇内建筑屋顶坡度均比较大,以利于排水。可见,古镇建筑多亲水,同时也注重防水性。 (三)古镇与水的关系 周庄河道发达,河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同时也是古镇重要的水源和食物来源。两旁人家枕河而居,民宅都有条石铺砌的私用码头通向水畔,船是古镇重要的交通工具。居民于屋前石阶上取水和洗涤,从河流和湖泊中捕鱼,以河水灌溉。 此外,河道还是居民重要的娱乐场所,各种民俗活动都离不开河道。在周庄,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都会举办摇快船等大型娱乐活动。农民自备船只、服装、道具、锣鼓,在水巷中自娱自乐,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生活格
11、调。 (四)水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及人文意蕴 九百多年来,周庄人在治水、用水、管水、护水、乐水的过程中,把受到的启示、灵感和体验赋予水以人格化,与水的密切关系使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JP2形成了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水精神,构成了水文化的核心体系,历史悠久。凭借其人水和谐的价值理念及水文化体系,周庄以其厚重的人文意蕴从一个藏在深闺的江南小镇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第一水乡”。JP 1.与水为善 周庄因水而兴,借助丰富的水资源发展起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商业。以人为本、以水为善、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周庄的建筑以及历史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文气息浓厚。 2.以水为师 周庄人以水为师,从刚、
12、柔、坚、韧、容、浮、和、善、献的水性中得到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创造出包含稻文化、桥文化、渔文化、船文化等在内的水文明。同时,水也孕育了周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的文化特征,滋养了清秀长相和温和性格的周庄人。细腻缠绵的水墨调昆曲,糯软绵长的吴侬软语,精美绝伦的民间工艺品都渗透了水的柔美,周庄人的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3.“隐逸诗意”的乌托邦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加上旖旎的水乡风光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成为了文人雅士理想的隐逸之地,人文气息厚重古朴。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元、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沈厅、张厅
13、、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彰显了周庄独特的“隐逸诗意”的乌托邦人文意蕴。 四、结语 江南古镇与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水文化对江南古镇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文化生态的锁定效应,即水文化元素是古镇建筑体系形成与发展、建筑文化更新与承袭的纽带。深层挖掘江南古镇的水文化元素及建筑文化生态肌理发现,江南古镇建筑的“隐逸诗意”理想环境正是其水文化元素与建筑、古镇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隐喻。这对认识江南地区水文化的地理成因及建筑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江南古镇建筑的功能结构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筑文化谱系的文化生态学探讨需综合建筑学、地理学、规
14、划学等相关学科的优势,其研究意义在于保护规划及继承发展江南古镇的文化空间、人文环境,这是远甚于江南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孟亚明,于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63-66. 2李宗新.浅议中国水文化的主要特性J.北京水利,2004(4):56-57. 3周小华.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J.中国水利,2007(16):12-16. 4关肇邺.建筑艺术浅谈J.求是,1995(6):45-46. 5刘晶,熊学忠.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透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4-16. 6蒋励.解析江南水乡民居灰空间
15、的生态美J.现代城市研究,2009(4):77-81. 7吴良镛.科学,艺术与建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5):1-2. 8阮仪三,邵勇.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与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7(1):21-28.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阅读相关文档:会计环境视角下的预算单位国有建设会计制度单独运行问题论释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探析 刑事法律文本的句法特征与汉英翻译策略选择 语言学能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 19世纪英国科学教育落后的原因探析 合作学习在独立学院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实践 考察军队干部德的新思路 校园体育舞蹈在昆明市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就学援助制度 中医汉语长句英译方法探究 略论胡锦涛关于军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想 演讲与口才课教学要坚持“四个结合” 农村小学教师兼课困境及政策破解 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之“互动式”教学 生理学“目标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探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概率论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