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612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水湾半岛项目节能专篇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节能专篇报告SIBR/R/F2010-001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二一年二月编制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证书等级:乙 级证书编号:工咨乙12720070013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余恒鹏审核人员: 吴 体参加编制人员: 于 忠 高级工程师刘 晖 高级工程师金 洁 工程师李 阳 经济师黎 力 工程师徐斌斌 工程师张 红 工程师张剑峰 工程师曾 洵 工程师目录1 项目概况1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基本情况21.3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 项目建设方案51.4.1 建筑方案51.4.2 结构方案81.4.3给排水系统方案1

2、21.4.4 电气系统方案151.4.5 暖通系统方案181.4.6 天燃气方案191.5 项目进度计划19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202.1 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202.1.1 总的原则202.1.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20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223.1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223.2 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234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244.1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年总消耗量244.2 能源转换情况254.2.1 住宅取暖与冷气供给254.2.2 公建取暖与冷气供给255 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255.1 节能措施255.1.1 建筑专

3、业的节能措施265.1.2 结构专业的节能措施315.1.3 电气专业节能措施335.1.4 给水排水专业的节能措施355.1.5 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节能措施365.2 能耗指标385.3 效果分析39附表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登记表411 项目概况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资质:房地产开发叁级资质单位地址:*邮政编码:614200企业法人代表:麦建华 项目联系人:黄友谊 联系电话:15298023088传 真:0833-5086158*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21日。其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注册资金为贰仟万元人民币。公司以

4、房地产开发为主,物业管理和园林绿化两翼同时发展战略,以高起点,大投入的开发思路,本着“成功出自细节,卓越源于执着”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将本项目打造成*高端精品楼盘。1.2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第三小学西侧项目性质:新建项目类型:居住建筑项目总投资:56306万元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83315(约124.9亩),其中:B-2-1用地面积:11059,B-2-2用地面积:72256。 总建筑面积: 173169.65 ,集中商业及配套服务中心。项目两块用地北临60米的城市道路,两地块之间为22米的规划道路。B-2-1地块东南侧紧邻*第三小学,西

5、南侧为三小扩建用地。B-2-2地块西面及南面均临22米的规划道路,西北角紧邻乐山变电站。南侧的规划道路以南为虎溪河景观。整个小区基本为11栋16至24层的高层住宅单元和48栋3层的低层住宅单元及1栋2层的会所组成。地上住宅为224层,公建为1层,地下为1层。公建部分用途为商铺,地下室用途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及消防水池等。建筑密度均为18.73%,公建部分停车位按5个/平方千米,居住建筑按1个/3户设计;建筑风格与峨眉山旅游城市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1.3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性质:商服,居住用地一、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83315.00 m2二、规划总建筑

6、面积173169.65 m2(一)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57782.80 m21.住宅建筑面积及户数153413.25 m21566(1)套型建筑面积60m2-80 m2的住宅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6604.00m210.82%(2)套型建筑面积80 m2-90 m2的住宅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63110.89 m241.14%(3)套型建筑面积90 m2-110 m2的住宅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48832.40 m231.83%(4)套型建筑面积110 m2-135 m2的住宅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1879.04 m27.74%(5)套型建筑面积110 m2-135 m2的住宅面积占

7、总建筑面积的比例12986.92 m28.47%2.非住宅建筑面积4369.55m2(1)配套商业用房建筑面积3249.45 m2(2)商业会所建筑面积793.06 m2(3)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物管用房、门卫)327.04m2(二)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039.28 m2其中:1.架空层面积(公共活动空间)791.18 m2 2.架空机动车库面积248.10 m2(三)地下建筑面积及层数14347.57m21F其中:1.地下机动车库面积6916.19 m2 2.地下非机动车库面积647.10 m2 3.地下设备用房面积663.22m2 4.地下物管用房面积167.96 m2 5.地下辅

8、助用房建筑面积5953.1 m2三、容积率总容积率1.8938住宅容积率1.8414四、基底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14627.18 m2高层主题基座面积5966.17m2五、建筑密度总建筑密度17.56%高层主体建筑密度7.16%六、总绿地面积29160.25 m2 其中临街集中绿地面积975.35m2七、绿地率35.00%八、机动车位542辆(一)地上停车位160辆其中:(1)地上室外停车位148辆地上室外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27.31% (2)地上室内停车位12辆(二)地下停车位382辆九、非机动车位2104辆其中地下停车位1116辆 地上停车位988辆十、全民健身场所1225.74平方米1

9、.4 项目建设方案1.4.1 建筑方案1.4.1.1 设计指导思想居住以人为本,体现城市的现代居家生活模式,努力克服城市环境对居住生活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造就高品质居住小区,在户型设计上采用精致户型,为住户提供完美舒适的居住空间。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形布局,尽量满足住宅拥有好的朝向,使各栋住宅均有较好的视线通廊,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土地和扩大建筑之间的间距,并提供较为宽敞的绿地和活动场地,形成宽松,宜人的生活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宽松怡人的相邻峨嵋山风景区、城市绿地、场地绿化、结合屋顶、空中花园和住宅阳台形成立体的生态绿化体系。建筑形象,根据建设方的意图,将本项目设计为具有时代感强,有强烈视觉冲

10、击感的极具个性特质的现代小高层建筑群体。设计上采用建筑群体造型手法,建筑造型新颖,达到多角度视觉效果,并形成多个景观带,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1.4.1.2 总平面布置本项目总平面布置采用“一轴多心”布局结构,以自小区主入口贯通小区的南北向绿化主轴为空间构成主要骨架,分别沿中轴线形成多心多功能区布局。北面整块用地为48栋3层低层住宅,南面用地为11栋16至24层高层住宅,整个项目的总和容积率为 1.8938,住宅容积率为1.8414。南、北面被隔离小地块中布置小区会所,既充分利用了地界的变化,又与环境相互交融。点状条状建筑的有序排列,形成错落有致,形态丰富的内部空间。这一内部空间又以水面、绿化等

11、处理手法与周边绿地连成一体,形成整个小区的景观轴带,为居民提供交谈、休息、健身的休闲空间,使小区住宅的每个单元,每户人家都能享受到外部及内部的优美环境景观,实现均好性,创造一个舒适优雅的居住空间。由于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采用缓坡式的处理方法,主要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中心标高与路肩标高按城市道路的有关技术规范执行,同时,道路原则上不设平坡部分,其最小纵坡.2,以利于路面和建筑物之间的地面雨水排放。地表雨水为暗管排放,边沟采用单屏篾进水口规格为250450毫米,间距小于10米,沿道路两边45度斜对角设置。屋面及硬质场地中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汇集至雨水井集中排至城市雨水管系统。绿心:分为

12、全民运动健身区和绿地区。全民运动健身区,体现怡人的休闲氛围,两侧雕塑、小品、名人碑林、小型活动广场点缀其间,是家庭交往、休憩、晨练的场所。绿地区以自由式和规整式相结合,以草坪为基底,有成组的疏林,亦有开放草坪上的孤植景观树种。步行道两侧植整齐乔木,烘托壮观的小区景观。 图1 *项目平面图1.4.1.3 户型设计高层住宅部分利用点式双拼高层,精致、紧骤的多种大中小户型充分考虑居住需要。动静、干湿、洁污分区明确,并提供宽敞的空中花园、景观阳台和生活阳台。高层住宅的朝向大部分为南北向,采光通风良好。每户都设明厅、明厨、明卫,设施配套齐全。设计中强调现代生活的生态性,部分户型设置了空中景观平台,即使住

13、户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环境。低层住宅部分考虑到用地较小,尽量采用小面宽大进深的单独住宅形式,在满足最大容积率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户户均有宽敞的前后院,让每一户住宅均享有充裕的庭院空间,独立的自然环境。1.4.2 结构方案1.4.2.1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 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14、50007-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1.4.2.2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本工程建筑物按抗震设防烈度七度、类场地土进行抗震设计并构造,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按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本工程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按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该建筑物为丙类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4.2.3 采用设计荷载风荷载: 根据规范取值,基本风压值W0=0.30kN

15、/m2。(单体结构设计时与按*当地数据作调整)楼面(屋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卧室、客厅、电梯厅 2.0KN/餐厅、厨房、卫生间 2.0KN/阳台 2.5KN/楼梯间 3.5KN/商场 3.5KN/地下车库、车道 4.0KN/设备机房 7.0KN/上人屋面 2.0KN/不上人屋面 0.5KN/1.4.2.4结构体系:低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体系,柱距为3.0m9.6m不等。高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除在楼、电梯间区域设置中心筒体外,在外围每37米结合平面形状,设置一些“L”“T”“F”“”“”等形状的抗震剪力墙,与中心筒体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并形成抗侧力体系共同

16、承担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作用。1.4.2.5 基础本工程目前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根据本工程采用的结构体系,初步拟定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与桩承台基础,低层住宅框架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1.4.2.6 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 C15筏板基础 C40桩承台 C25独立基础、柱、侧墙 C30剪力墙:九层以下 C40 十十六层 C35 十六层以上 C30梁、板、楼梯 C30钢材:钢筋:HPB235级() HRB335(),HRB400()钢板:Q235焊条:E43,E50,E55。填充墙及隔墙:采用MU5非承重页岩空心砖,M5混合砂浆。1.4.2.7结构计算本工程主体结构整体分析计算采用中国建

17、筑科学研究院研制“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本工程基础结构采用“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JCCAD”进行计算分析。1.4.2.8结构优化设计为了控制好开发成本,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设计将贯穿整个结构设计全阶段。优化思路并不是简单的减少钢筋用量,而是通过调整构件刚度的比例关系,充分利用和发挥构件的受力特点和作用,使整体结构达到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统一,从而使结构设计达到优化。1.4.3给排水系统方案1.4.3.1 给水系统规划区用水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市政生活给水管网压力不小于 0.28Mpa。为充分利用城市水压,地下室至四层由城市供水水压直接供

18、给,五层以上城市水压不能供给的部位设置二次加压供水系统,使各楼层无缺水之忧。 为便于物业管理,对住户设置分户计量水表,对商业网点用户另设水表单独计量,在建筑红线内市政自来水管接管处设置总水表。规划区管网采用环状与支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要求,城市配水管的供水水压应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的要求。经初步估算,为满足生活用水和消防供水的要求,规划区给水管设计采用一根管径DN200引入管。室外给水管材可采用球墨铸铁管、塑料管及其它一些新型管材。1.4.3.2 排水系统本工程的排水对象主要是室内生活污水、地下室的废水、屋面的雨水等。设计上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分别对生活污水和雨

19、水进行组织并排至室外。采用污废水合流制,裙房部分的污水排水系统均设置伸顶通气管,塔楼部分的污水排水系统均设置专用通气管系统,以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透气,保护水封,不让臭气外溢。生活污水排至室外后,由设置于室外的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方式进行排放,屋面设置雨水斗收集雨水,用管道将其排至室外,再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对地下室中不能采用重力排放的污废水,将分别设置集水坑进行收集,用潜水排污泵将其抽升,排至室外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安全

20、。1.4.3.3 消防给水系统本工程消防性质属一类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采用30.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采用30.0L/s,自喷消防用水量采用30.0L/s,设计在地下室设置有效储水量不小于700立方米的消防专用储水池,消防水池设DN300mm连通管与室外取水口相连,以方便城市消防车取水。市政自来水管接管处,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分开设置水表。设计在小区内建筑高度最高屋顶(电梯间顶上)设置有效储水量不小于18.0立方米的消防专用水箱,以作初期火灾灭火之用。本工程的消火栓室内消防系统设置成环状,环网上接消防水箱,下接地下室的消火栓加压泵(一用一备),并与设于室外的消防水泵接合器相连。室内消火

21、栓按每一着火点均能保证火灾时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进行布置。在每一支消火栓处,均设有远距离启动消防泵的按钮,保证火灾时的消防供水迅速可靠。消火栓加压泵也可由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手动启动,同时亦能在消防水泵房进行消防水泵的手动启动与停泵控制。室外消火栓按不大于120m设置,最近的室外消火栓与最近的消防水泵接合器间距不大于40m 室外消火栓从室外生活给水环状管网上接管。本工程在地下层的自行车道、汽车库等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作用面积为160m。喷头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为68级。设有喷头的各层及各防火分区均设安全信号阀

22、、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等监测、报警装置,以便于系统的检测与管理。本工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湿式报警阀前分别与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接合器.自喷加压水泵相连。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自动喷水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本工程的消防控制中心可设置在一层弱电中心机房。1.4.4 电气系统方案1.4.4.1、强电部分高压一路10KV电源由*城南变电站经电缆线路直埋地引至本工程地下一层变配电所.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为确保一,二级负荷和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在地下一层设一台5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当市电故障时,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市电恢复时, 自动停机,恢

23、复正常供电。用电指标:其中: 大于和等于90m2每户设计容量为8KW, 小于90m2每户设计容量为6KW。计量:高压设总计量(计非居照明), 低压设电力,商业照明, 住宅照明分计量.采用带自动调节装置的静电电容器柜,在低压配电室集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气体放电灯设就地电容器分散补偿.1.4.4.2 防雷与接地本工程属一类防雷建筑物,屋顶设置不大于55的避雷网格,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其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采用基础钢筋作接地极的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竖井内垂直方向设一条404接镀锌地扁钢作P, 竖井内水平方向设254镀锌扁钢接地支线。 在变配电房,水泵房设MEB(总等电位

24、联结);空调机房,住宅各卫生间分别设LEB(局部等电位联结),所有进出本建筑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等均作等电位联结。户外用电设备,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系统和弱电信号进出口均装设过电压保护装置.本工程接地型式为TN-S系统.1.4.4.3 照明照明指标为: 居住建筑:E=150lx, LPD:7 W/m2 商业用房:E=300lx, LPD:12W/m2 门厅: E=200lx, LPD: 8W/m2变配电房:E=200lx, LPD: 8 W/m2车库: E=75lx, LPD: 7 W/m2走廊: E=100lx , LPD:7 W/m2地下车库,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商业用房,楼梯间以及消防

25、电梯前室等处设应急照明和应急标志灯,楼梯等公共场所采用节能型光源及灯具,并采用延时开关。1.4.4.4 弱电部分住宅每户设信息配线箱.1.电缆电视系统:电视信号由城市有线电视网引入,经地下一层弱电进线室分配后分别至地上建筑弱电竖井内电视器件箱.要求引入电平不低于75dB,用户接收点电平按644dB设计,系统采用邻频传输.传输频率为860MHz。2.电话电缆系统:(1)、由市话网引来HYA型1000对通信电缆至地下一层弱电进线室,经总交接箱交接后分别引至各栋建筑分交接箱,分交接箱再至楼层电话分线盒.(2)、住宅部分电话系统每户按照两对电话进线设计.3.综合布线系统:(1)、数据信号由城市数据通讯

26、光缆干网采用单模光缆引至本工程弱电中心机房, 经总交换机和光纤总配线架后,分别用4芯或6芯多模光缆引至各栋建筑MDF机柜, 楼层IDF设机柜.(2)、MDF至IDF, IDF至各信息插座线路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3)、住宅部分每户设一个数据点.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在各栋楼底层出入口,电梯轿箱内,总平面等处安装摄像机. (2)、电梯轿箱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或报警电话,信号引至弱电中心机房。(3)、监控系统主机设在一层弱电中心机房。5.住宅可视对讲系统:(1)、住宅各户客厅内均设置访客可视对讲用户分机,住宅底层和地下室入口处设置访客对讲主机.并通过联网通信主线和视频主线,将各栋对讲系

27、统进行联网.小区管理主机设于一层弱电中心机房.(2)、厨房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由煤气公司专业设置,设计仅预留管盒。6.停车场自动化管理系统:地下层设有停车场,为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保障车辆安全,设置一套灵活、高效、严谨的停车场自动化管理系统。1.4.5 暖通系统方案1.4.5.1空调本专业配合相关专业预留住宅各户客厅、卧室等分体式空调的用电量、穿墙套管、室内外机位及集中排放的凝结水系统。商业用房、消防控制室预留分体式空调安装条件。1.4.5.2 通风地下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设备用房设置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515次/h。地下汽车库:尽可能利用车道出入口、窗井自然进风,不能自然进风则

28、设机械进风。各防火分区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h。自行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自然进风。商业用房进深较深,设机械送风系统。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电梯机房换气次数为15次/h。1.4.5.3其它通风系统采用必要的隔声、吸声、消音处理。风机、等运转设备均作减振处理,设备进出口设软接头,风机进出风管上设消声器。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0.32W(m3h),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间的通风系统。1.4.6 天燃气方案本工程住宅的燃料采用天然气,天然气由城市天然气管网供给,城市中压燃气经调压箱调压后接至用户。住宅按每户一台10升燃气快速热水器及一台双眼灶设计,每户

29、耗用气量按2.9m3/h,双眼灶及热水器前压力为2KP,共计1566户,天然气总耗量为4541m3/h。1.5 项目进度计划2010年6月 本期工程开工前的一切准备2010年6月2010年11月完成土石方工程及基础与地下结构工程2010年11月2011年3月完成主体与节能保温工程2011年3月2012年8月完成设备安装与装修工程2012年8月完工并交付验收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2.1 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2.1.1 总的原则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具体到各个专业:2.1.1.1给水排水节能原则降低建筑物给水排水系统的日常运行能耗和

30、采用可再生能源。2.1.1.2 暖通空调节能原则 提高采暖、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节能设计质量,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通过合理选用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的目标。2.1.1.3 建筑电气节能原则 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2.1.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煤、油、气等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及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能源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二是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 75%。全国年耗煤量

31、已超过 13 亿吨。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三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提高了能源的供应成本。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 33%,比发达国家低 10 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 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 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 400 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预计到 2020 年,总建筑面积将达

32、到 700 亿平方米。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设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本项目的能源供应采用就近接入能源供应管线,综合使用水、电、气相结合的办法,其能源供应结构是合理的。具体到各个能源供应方面:2.1.2.1 供水本项目规划区用水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从市政供水管线引入管线到小区中,可以充分满足未来居住用水需求。此外,小区拟建地下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系统。中水主要用于冲厕、绿化、冲洗道路等。2.1.2.2 电力由*城南变电站供电,引入小区,小区内设开闭站一座。本工程供电负荷为二级,其中消防用电为一级,建筑物防雷为二级。2.1.2.3 供气本工程住宅的燃

33、料采用天燃气,天然气由*城市天燃气管网供给,城市中压燃气经调压箱调压后接至用户。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3.1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43 号建设部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 号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 号四川省建筑工程建筑节能检测管理规定(试行)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川建发200736号)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3.2 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夏

34、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3-93(2002 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 144-20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JGJ 142-2004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

35、6-94EPS 板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49-2002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58-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电气照明节能设计06DX008-1电气照明节能设计06DX008-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4.1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年总消耗量能源消耗种类年总消耗量水5.85万立方米电力717万千瓦时天燃气75.2 万立方米注:按户均3.2人计算居民年用水量=生活用水定额人数365天=320L/人.d 1566户3.2人 3655.85万立方米居民年用电按每户

36、每年4580.7kWh计家用电器功率年平均使用时间年耗电量(kWh/年)电冰箱1.38(kWh/24h)24h/天365天503.7电 视120W5h/天365天219电 视80W5h/天365天146洗衣机洗涤360 W脱水260 W1.5h/天365天197.1空 调制热功率(W)1150+800制冷功率(W)10321 h/天180天268.4空 调制热功率(W)1690+2000制冷功率(W)16001 h/天180天476.1照 明200W8 h/天365天584厨 房200W+500W+800W0.5 h/天365天273.8电 脑300W5h/天365天547.5合 计3215.

37、63215.6千瓦时1566503.6万千瓦时居民用气按每户每月40立方米计(若采用电热水器,按按每户每月30立方米计)居民年生活用气量每户每月用气量户数12月40m31566户12月75.2万立方米4.2 能源转换情况4.2.1 住宅取暖与冷气供给住宅取暖与冷气供给由家用空调使用电力产生。4.2.2 公建取暖与冷气供给公建取暖与冷气供给由中央空调使用电力产生。5 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5.1 节能措施当今能源建设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我国对能源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节约能源的宣传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改变我们长期形成的“无意识浪费”的习惯,从生活细节着手,节约每一度电

38、。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建筑本体拟按照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选型拟配置节能性能好的产品,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室内干球温度,夏季28,冬季18;空气质量新风量1次小时)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相比,采暖空调能耗节约50%。本小区规划设计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各项有关节约能源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根据本项目的具体特点,本项目将在工艺、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动力等方面采用如下的节能措施:5.1.1 建筑专业的节能措施1.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本项目位于*第三小学西侧,该地域建筑最佳朝向为南

39、北朝向,因此,项目的主要建筑采用南北朝向,以使建筑的主要房间避免夏季东、西向日晒,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能耗。2.综合考虑整体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项目拟建地点临近*第三小学,周围成熟小区林立,周边基础设施齐全,能源供应条件充分,完全满足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外部环境设计应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和改善,以创造能充分满足人们舒适条件的室内外环境。4.规划和体形设计应对建筑的体形以及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的确定建筑单体量,防止出现不良风环境。本项目拟建栋结构层数相近的高层住宅,各栋建筑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均匀分布以获得最好的风环境,每栋住宅建筑

40、面积拟确定在 1万平方米左右。5.建筑单体体形设计要求新建建筑宜采用紧凑的体形,缩小体形系数,从而减少热损失,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 0.4。本项目体形系数拟设计为 0.35,以尽量减少热损失。6.建筑单体空间设计:本项目建筑空间将进行合理分隔,以最大程度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热环境。建筑拟将厨房、餐厅等辅助房间布置在北向,形成北向寒冷空气的缓冲区。7.外门窗及遮阳设计:项目外门窗、遮阳的设计拟采用气密性良好的外门窗,建筑外窗及天窗的面积适中,外窗宜设置外部遮阳。外门拟设门斗及其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公建部分屋顶透明部分设计面积小于屋顶总面积的 20%。8.外墙的热工性能指标:本项目拟建建筑的传热

41、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符合建筑四川省的气候分区区属规定。公建墙体的传热系数,符合夏热冬冷地区规定。9.外墙热工设计措施:项目的建筑保温外墙拟选外保温构造,并尽量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当存在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时拟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措施;外墙外保温的墙体,窗口外侧四周墙面拟进行保温处理。建筑外窗拟与外墙面平,以减少窗框四周的“热桥”面积。热桥部位拟采取“断桥”措施。10.外墙外保温系统:拟建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并拟采取防火构造措施,和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42、。11.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选用:拟建项目外墙外保温系统所有组成,材料拟由系统供应商成套供应,并选用浅色饰面材料以降低太阳辐射对面层的影响;外保温系统包覆门窗框外侧洞口、封闭阳台以及女儿墙、挑檐等出挑部位,以减少热桥影响和避免墙体温度裂缝;由于外保温系统至少应在 25 年内保持完好,系统要能够经受住周期性热湿和热冷气候条件的长期作用,因此拟建项目建设方将选用涂料饰面,并要求供应商提交耐候性检验报告。12.外墙外保温技术:拟建项目采用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墙内保温系统。外墙各层材料(从外到内):外墙涂料(浅色)+水泥砂浆找平(20mm)+页岩空心砖(200mm)+混合砂浆(20mm)+膨胀玻化微珠保

43、温砂浆(30mm)+抗裂砂浆(6mm)。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热阻值(m2.K)/W热惰性指标D=R.S导热系数修正系数水泥砂浆200.93011.370.020.241.00页岩空心砖2000.5807.820.342.701.00水泥砂浆200.93011.370.020.241.00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300.0900.840.330.291.00混合砂浆抹灰60.87010.750.010.071.00墙体各层之和276 0.723.54 墙体热阻Ro=Ri+R+Re= 0.87(m2.K/W)墙体传热系数 K=1/Ro= 1.15 W/(m2.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0.50外墙传热系数K1.5但D3.0,可以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0.8条的规定。13.屋面保温技术:拟建项目采用XPS倒置式屋面保温技术。平屋顶各层材料(从上至下):细石混凝土(40mm)+水泥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