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GB1094.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638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变压器GB10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变压器GB1094.doc(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 UDC 621.314.222.6 GB 1094.185第 一 部 分 总 则 代替GB 109479Power transformers Part 1:General国家标准局1985-11-22发布 1986-07-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 76-1(1976)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变压器(包括自耦变压器),下列小型及特殊变压器除外:额定容量小于1kVA的单相变压器及额定容量小于5kVA的多相变压器;互感器;静止变流器用变压器;起动变压器(指供电动机降压起动用的变压器);试验变压器;机车变压器;焊接用变压器。但上

2、述变压器或其他特殊变压器没有相应的标准时,本标准可全部或者部分适用。2 使用条件2.1 正常使用条件a.海拔海拔不超过1000m。注:海拔超过1000m时,见本标准第2.2条。b.环境温度最高气温+40;最高日平均气温+30;最高年平均气温+20;最低气温-30(适用于户外式变压器);最低气温-5(适用于户内式变压器)。注:超过这些温度规定时见本标准第2.2条。c.冷却水最高温度冷却器入口处+30。d.电源电压的波形电源电压的波形近似于正弦波。e.多相电源电压的对称性多相变压器的电源电压应近似对称。2.2 特殊使用条件使用部门应在询价及订货时提出本标准第2.1条正常使用条件中未包括的条件。对不

3、符合本标准第2.1条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而设计的变压器,其定额及试验方面的补充要求按以下规定:a.运行地点的气温超过本标准第2.1条规定的限值者,按GB1094.285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第2.2条的规定。b.运行在海拔超过1000m的所有型式的变压器,按GB1094.2第2.3条和GB1094.385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第2章的规定。c.超出本标准第2.2条规定的温度条件和特殊运行条件,例如冷却空气循环受到限制等,应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确定。3 名词术语下述名词术语适用于本标准,其他有关名词术语均见GB2900.182、GB2900.1582、GB 2900.198

4、2电工名词术语的规定。3.1 概述*除了自耦或增压变压器之外的变压器称为独立绕组(separate winding)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可以使用双绕(double-wound)变压器一词。3.1.1 变压器借助于电磁感应,以相同的频率,在两个或更多的绕组之间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的一种静止的电器。通常各绕组的电压和电流值并不相同。3.1.2 自耦变压器至少有两个线圈具有公共部分的变压器。3.1.3 增压变压器具有一个改变线路电压的串联线圈和一个励磁线圈的变压器。3.1.4 油浸式变压器铁心和线圈浸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注:本标准将合成绝缘液体也看作是一种油。3.1.5 干式变压器铁心和线圈不浸在绝

5、缘液体中的变压器。3.1.6 密封式变压器一种为尽量避免变压器内所含冷却介质与外部大气间互相交换的非呼吸式变压器。密封式变压器分两类:a.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变压器内部的油、气体、空气或任何其他混合物的总体积保持不变。b.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变压器内部的油、气体、空气或任何其他混合物的总体积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由一种密封的可以变形的容器或膜来调节。3.2 端子及中性点3.2.1 端子把线圈与外部导体连接起来的导电件。3.2.2 线路端子变压器连接到系统线路导体上的端子。3.2.3 中性点端子a.对于多相变压器及单相变压器的多相组在星形联结或曲折形联结中连接中性点的端子。b.对于单相变压器连接

6、系统中性点的端子。3.2.4 中性点对称系统中正常处于零电位的点。对星形联结或曲折形联结的多相系统而言,中性点系指公共点。3.2.5 相应端子以相同的字母或相应的符号标志的一台变压器中不同线圈上的端子。3.3 绕组3.3.1 绕组线匝的组合,它构成变压器规定电压之一所需的电路。对于多相变压器而言,绕组系指相线圈的组合(参见3.3.2款)。3.3.2 相线圈线匝的组合,用以形成多相绕组的一相。注:“相线圈”一词不应用来标志某一铁心柱上的所有线圈的组装体。3.3.3 高压绕组*具有最高额定电压的绕组。3.3.4 低压绕组具有最低额定电压的绕组。注:对于增压变压器,额定电压较低的线圈可能具有较高的绝

7、缘水平。3.3.5 中压绕组*在运行条件下,从供电系统接受有功功率的绕组称为一次绕组;向负载回路输送有功功率的绕组称为二次绕组。多绕组变压器中,其额定电压处于最高和最低额定电压之间的绕组。3.3.6 辅助绕组只承担变压器额定容量中一个小负载的绕组。3.3.7 稳定绕组一种辅助的三角形联结的绕组,专门用来减小星形-星形联结或星形-曲折形联结变压器中的星形联结绕组的零序阻抗(见本标准第3.7.6款)。注: 降低这一阻抗有时是必要的,例如,为了减少三次谐波电压的幅值或稳定中性点电压。如绕组与外部线路连接的端子不引出,即使绕组的一点或三角形同一角的两点都引出(例如为接地之用),该绕组也被认为是稳定绕组

8、。对于三相变压器,如其他各点均被引出,则该绕组为正常绕组(见本标准 第3.3.6款)。3.3.8 公共线圈自耦变压器线圈的公共部分。3.3.9 串联线圈自耦变压器线圈的非公共部分或增压变压器与线路相串联的线圈。3.3.10 励磁线圈增压变压器中供电给串联线圈的线圈。3.4 定额3.4.1 定额对变压器所指定的某些数值,用这些数值限定变压器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的运行状况。同时,这些数值也作为制造厂的保证和试验基础。3.4.2 额定量决定定额参数(电压、电流等)的某些数值。注:除非另有规定,额定量均以主分接为准(见本标准第3.5.1.1项)。与其他分接有关的量见3.5条及GB 1094.485电力变

9、压器 第四部分分接和联结方法。除非另有规定,电压和电流均以有效值表示。3.4.3 绕组的额定电压在多相变压器绕组的线路端子间或单相变压器绕组的端子间指定施加的电压,或当空载时产生的电压。注:在空载时,当某一绕组施加额定电压则变压器所有其他绕组同时都产生额定电压。组成三相组的单相变压器,如其绕组系星形联结,则绕组的额定电压以分数表示,其分子为线电压,分母为,例如。设计成开口式(见本标准第3.10.5款)的三相增压变压器的串联线圈,其额定电压可当作星形联结来表示。3.4.4 额定电压比一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另一绕组的额定电压之比,后者较前者有较低的或相等的额定电压。3.4.5 额定频率对变压器所设计的

10、运行频率。3.4.6 额定容量表观容量的惯用值(以kVA或MVA表示)。以它作为设计、制造厂的保证和试验的基础,并且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本标准的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注:如变压器的容量由于冷却方式的不同而变更时,则额定容量系指最大容量。双绕组变压器的两个绕组具有相同的额定容量,按定义,此容量即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对于多绕组变压器,应对每个绕组的额定容量加以规定。各绕组额定容量算术和的一半可粗略地说明多绕组变压器与双绕组变压器对比时的尺寸大小。3.4.7 额定电流由绕组的额定容量除以该绕组的额定电压及相应的相系数(参见表1)推算而得的流经绕组线路端子的电流。注:

11、当三角形联结(或其他多边形联结)系由外部把两个相线圈的端子成对连成时,其额定电流为此两个端子连起来所获得的值。单相变压器连成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组时,线圈的额定电流以分数表示,其分子为相应的线电流,分母为,如。3.5 分接3.5.1 分接绕组3.5.1.1 主分接与额定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相对应的分接。3.5.1.2 分接因数(对应于指定分接)指Ud/UN之比值(分接因数)或100Ud/UN(以百分数表示的分接因数)。其中:UN为绕组的额定电压;Ud为在不带分接的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时,处于指定分接位置的绕组端子在空载时所产生的电压。注:“分接因数”表示当带有分接的绕组处于某一分接时,

12、其“有效匝数”与主分接时匝数的比值。当分接因数的值为1时,说明处于主分接。3.5.1.3 正(或负)分接分接因数大于(或小于)1的分接。3.5.1.4 分接级相邻分接间以百分数表示的分接因数之差。注:分接级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其值为一级的匝数与主分接有效匝数之比。3.5.1.5 分接范围以百分数表示的分接因数与100相比的变化范围。如果这个因数在(100+a)(100-b)之间变化,则认为分接范围是+a%,-b%。如果a等于b则分接范围为a%。3.5.2 (一对绕组的)分接电压比如为高压绕组,分接电压比等于额定电压比与带有分接绕组的分接因数的乘积。如为低压绕组,分接电压比等于额定电压比与带有分接

13、绕组的分接因数的商。注:按照定义,额定电压比至少等于1,而分接电压比可能小于1(对于某些分接当额定电压比接近于1时)。3.5.3 有关分接的工作能力的定义(用于变压器的一个指定分接联结)下列定义一般是根据额定值(见本标准第3.4条)的定义推导出的,事实上额定值即是主分接的“分接的工作能力”。3.5.3.1 分接的工作能力对指定分接连接位置的某些量(电压、电流等)所规定的数值,并以它作为制造厂的保证值和在一定情况下进行试验时的基础。注:除特殊情况外,本标准对每一分接只考虑一个“分接的工作能力”,即对主分接只考虑一个“额定值”。在计算分接量的过程中,一个以上的分接能力可能作为一个中间步骤出现。但除

14、极特殊的情况外,规定一个以上的“分接的工作能力”将引起不必要的复杂化。3.5.3.2 分接量这些分接量的值规定了分接的工作能力。每个绕组和每一分接的分接量包括a.分接电压(见3.5.3.3项);b.分接容量(见3.5.3.4项);c.分接电流(见3.5.3.5项)。注:变压器指定分接的分接量系指分接容量、分接电压及分接电流。这些量适用于变压器的任何绕组,其中包括不带分接的绕组。3.5.3.3 绕组的分接电压对于指定分接在多相变压器的线路端子间或单相变压器绕组的端子之间指定施加的或空载时产生的电压。注:在空载时,当变压器连接在有关分接时,所有绕组的分接电压是同时产生的。3.5.3.4 绕组的分接

15、容量表观容量的惯用值。当变压器连接在相应的分接位置时,该值作为制造厂保证值和在一定情况下试验的基础,并由它确定分接电流的数值。3.5.3.5 绕组的分接电流流经绕组线路端子的电流,其值等于该绕组的分接容量除以该绕组的分接电压和相应的相系数(见表1)。3.5.4 满(或降低)容量分接分接容量等于(或小于)额定容量的分接。3.6 损耗及空载电流注:除非另有规定,损耗及空载电流值是针对主分接而言,因此下列各定义也是针对主分接而言(其他分接见GB 1094.4)。3.6.1 空载损耗当以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施加于一个绕组的端子上,其余各绕组开路时所吸取的有功功率。3.6.2 空载电流当变压器的一个绕组施

16、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时,其余各绕组开路,流经该绕组线路端子的电流。注:一个绕组的空载电流通常以该绕组额定电流的百分数表示。对多绕组变压器来说,这个百分数是以最大额定容量的一个绕组为准的。对于多相变压器,流经不同线路端子的空载电流可能不相等,但不分别给出这些空载电流值,而取其算术平均值。3.6.3 负载损耗a.双绕组变压器当额定电流流经一个绕组的线路端子,而另外一个绕组端子短接时,在额定频率下吸取的有功功率。其值应折算到参考温度(见表5)。b.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以指定的一对绕组为准。当电流流经该对绕组中一个绕组的线路端子,而且电流为相当于该组合的两个绕组额定功率中较小的一个,该对的另一线

17、组的端子短接,其余的绕组开路时,在额定频率下所吸取的有功功率。各对绕组负载损耗值均应折算到参考温度(见表5)。3.6.4 总损耗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之和。注:多绕组变压器的总损耗应以一个指定的负载组合为准。附属装置中的损耗不包括在总损耗之内,应另外列出。3.7 阻抗电压、短路阻抗和电压调整率3.7.1 额定电流下的阻抗电压(主分接)a.双绕组变压器当一侧绕组的端子短路,以额定频率的电压施加于多相变压器另一侧绕组的线路端子上,或单相变压器另一侧绕组的端子上,并使其中流过额定电流时所施加的电压。b.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以任意一对绕组组合为准。当该对绕组组合中的一侧绕组短路,以额定频率的电压施加

18、于多相变压器该对中另一侧绕组的线路端子上,或单相变压器同一对中另一侧绕组的端子上,并使其中流过相当于该对中最小功率的额定电流时所施加的电压。注:上述阻抗电压均应换算到参考温度(见表5),除特殊指明外均以施加电压绕组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多绕组变压器,为简化计算,各个组合下的阻抗电压,可以折算到同一功率。3.7.2 电阻电压阻抗电压中与电流同相位的分量。3.7.3 电抗电压阻抗电压中与电流成90相位的分量。3.7.4 一对绕组间的短路阻抗(折算到其中一个绕组(指定分接)的欧姆值)额定频率下,在一个绕组的端子上测得的等值星形联结阻抗(以每相欧姆数表示)。此时,另一绕组的端子短接。此阻抗值折算到参考

19、温度(见表5)。注:主分接情况下,折算到指定绕组的短路阻抗Zt与以百分数表示的额定电流下的阻抗电压Uz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式中 UN绕组的额定电压;SN绕组的额定容量。阻抗电压Uz(以百分数表示)只限于主分接使用,以免当参考电流及电压不明确时与其他分接误解。3.7.5 规定负载条件下的电压调整率一个绕组的空载电压和同一绕组在规定负载和功率因数时的电压之差,与该绕组空载电压的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此时加到另一绕组上的电压应为额定电压(主分接)或相应分接的电压值,并保持不变。注:对于多绕组变压器,其电压的差值不仅取决于绕组自身的负载与功率因数,而且也取决于其他绕组的负载和功率因数。3.7.6

20、 (多相绕组的)零序阻抗额定频率下,在多相星形联结或曲折形联结中,连接在一起的线路端子与中性点端子之间以每相欧姆数表示的阻抗。注:零序阻扩可能有几个值,原因是它不仅取决于绕组本身的联结方法, 而且取决于其他绕组的联结方法,以及它们的中性点端子与线路端子之间的接法。例如,一台双绕组变压器,如二次绕组系星形联结并有中性点端子,则可定出两个零序阻抗:其一是由二次绕组不带负载确定(空载零序阻抗),其二是二次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和其线路端子短接而确定(短路零序阻抗)。零序阻抗往往与电流值有关。对于自耦变压器,可以考虑其他的零序阻抗,如对连在一起的输入端与连在一起的输出端之间施加电压,而测量得的零序阻抗。3.

21、8 温升对于空气冷却的变压器,系指所考虑的那部分的温度与冷却空气温度之差。对于水冷却变压器,系指所考虑的那部分的温度,与冷却器入口处的水的温度之差。3.9 绝缘3.9.1 变压器绕组(设备)最高电压Um最高的相间电压有效值。变压器绕组绝缘是按此值设计的。注:从绕组绝缘方面考虑,Um是绕组可以连接的那个系统的最高电压的有效值。3.9.2 额定绝缘水平a.额定雷电冲击和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相对地)。适用于最高电压Um低于300kV的绕组,也适用于最高电压等于或大于300kV按GB 1094.3第5章“方法1”所指定的绕组。b.额定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耐受电压(相对地)。适用于最高电压Um等于或大于30

22、0kV按GB 1094.3第5章“方法2”所指定的绕组。3.9.3 变压器绕组的全绝缘指线圈的所有出线端都具有相同的对地工频耐受电压的绕组绝缘。3.9.4 变压器绕组的分级绝缘指线圈的接地端或绕组的中性点的绝缘水平较线端为低的绕组绝缘。3.10 联结法3.10.1 星形联结绕组的接法如下:多相变压器各相线圈的一端,或组成多相组的单相变压器具有相同额定电压绕组的一端接成一个公共点(中性点),其他端子接到相应的线路端子。3.10.2 三角形联结绕组的接法如下;三相变压器的三个相线圈,或组成三相组的单相变压器的具有相同额定电压的三个绕组互相串联,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3.10.3 开口三角形联结绕组的

23、接法如下:三相变压器的三个相线圈,或组成三相组的单相变压器具有相同额定电压的三个绕组互相串联,但三角形的一个角不闭合。3.10.4 曲折形联结多相变压器的相线圈接成星形,每个相线圈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线圈的感应电压相位不同且通常具有相同的匝数。3.10.5 开口线圈多相变压器中,不在内部互相连接的那些线圈。3.10.6 相位移以正序电压系统施加于高压端子上,各端子依次用字母顺序或数字顺序标出。两个绕组中各相应端子与中性点(真实的或虚设的)间的电压以矢量代表,这些矢量之间的角度差异即为相位移。相位移以钟时序数来表示,均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长针(分针)指向定在12点与高压端子和中性点(真实的或虚

24、设的)间的电压矢量相重合,其短针(时针)与相应的低压(或中压)端子和中性点(真实的或虚设的)间的电压矢量相重合。3.10.7 联结组标号指出变压器高压、中压(如果有)和低压绕组的连接方法和以钟时序数表示的相对的相位移的通用标号。3.11 试验的种类3.11.1 出厂试验每台变压器均需承受的试验。3.11.2 型式试验除出厂试验之外,为验证变压器是否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符合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注:如果一台变压器的定额及结构与该厂的其他变压器完全一致,则认为可以代表它们。如果一台变压器与该厂其他的变压器在定额或其他特性方面只有次要的差异,对其进行的型式试验也可以认为是有效的。这些变通办法必须由制

25、造厂与使用部分协商确定。定期的型式试验应最少每5年进行1次。3.11.3 特殊试验除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之外,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商定的试验,它仅适用于一台或几台特定合同上的变压器。4 定额4.1 总则制造厂应对变压器规定其定额,并将这些定额标注在铭牌(见本标准第5章)上。这些定额应使变压器在稳定负载条件下,假定变压器的施加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且为额定频率时(见本标准第3.4.2款),能够输出额定电流而不超出GB1094.2中规定的温升限值。4.2 额定容量规定的额定容量应以本标准第2章中规定的使用条件为准,并取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相应的相系数的乘积。相系统在表1中列出。表1 相 系 数相 数相 系

26、数131这里给出的额定容量是以变压器连续运行为条件的;但是,符合于本标准的油浸式变压器可以过载。过载保证值见相应国家标准。在负载导则规定的条件内,*对于三相的额定容量不超过100MVA,或者对于单相或两相每柱容量不超过33.3MVA的变压器电流可允许小于1.5倍额定电流;当其容量分别超过上述值时允许小于1.3倍额定电流值的偶发性过载。*在这些条件下应不受到套管、有载分接开关或其他辅助设备的限制。超出1.5倍额定值的有规则的每日过载或急救负载,考虑可能要受到辅助设备的限制,因此应与制造厂协商确定。*偶发性过载应按下述来理解。a.当在1.5倍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下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变压器寿命的3%时

27、,有载分接开关可不作分接变换。b.有载分接开关在1.5倍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下进行分接变换是以操作次数的3%为基础的。*偶发性过载时允许绝缘的相对热损坏率超过1。注:变压器的一个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时,另一个绕组(或其余绕组中的一个)流过额定电流,该绕组可以输出的表观容量与其额定容量相差一个数值,该值取决于相应的电压调整率(见本标准第3.7.5款)。此表观容量等于后一负载绕组的实际电压与该绕组的额定电流及相应的相系数(见表1)的乘积。4.3 额定容量的优先数三相变压器额定容量应尽量采用优先数,见表2,其数值取自GB32180优先数和优先数系。中R10系列。具体的容量系列见相应国家标准。组成三相变压器

28、组的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推荐值为表2中数值的1/3。不作为上述用途的单相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的优先数与三相变压器相同。表2 三相变压器额定容量的优先数531.52006.3402508.050315106340012.5805001610063020125800251601000等4.4 高于额定电压时的运行a.变压器应能在105%的额定电压下输出额定电流。注:因5%过电压下的较高空载损耗而引起的温升的稍许增长可略去不计。b.对于特殊的使用情况(例如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可以在任何方向流通),用户可规定变压器在高于105%的额定电压,但不超过110%的额定电压下运行。对电流与电压的相互关系如无特殊的要求

29、,当电流为额定电流的K0K1)倍时,按下面公式对电压U加以限制。5 铭牌每台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用不受气候影响的材料制成,并安装在明显位置。铭牌上应表示下述各项,所示项目应牢固刻出(如利用蚀刻、雕刻或打印方法)5.1 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给出的项目:a.变压器名称(如电力变压器、自耦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型号,产品代号;b.标准代号;c.制造厂名(包括国名);d.出厂序号;e.制造年月;f.相数;g.额定容量(kVA或MVA。对多绕组变压器,应给出每个绕组的额定容量。如果一个绕组的额定容量并不是其他绕组额定容量的总和时,则要给出负载组合);h.额定频率(Hz);i.各绕组的额定电压(V或k

30、V);j.各绕组的额定电流(A对三绕组自耦变压器,还应注出公共线圈中长期允许的值);k.联结组标号,绕组联结示意图(6300kVA以下的变压器,可不画联结示意图);l.额定电流下的阻抗电压(实测值。如果需要,应给出参考容量,对多绕组变压器应表示出相当于100%额定容量时的阻抗电压);m.冷却方式(如果变压器具有几种冷却方式,除应表示出冷却方式外,还应以额定容量百分数表示出相应的冷却容量,如ONAN/ONAF70/100%,见GB 1094.2第1章);n.使用条件(户内、户外使用,超过1000m的海拔等);o.总重量(kg或t);p.绝缘油重量(kg或t);注:在设计上如已特别指明由于线圈连接

31、的关系使得变压器有不止一个定额时,则这些定额值皆应在铭牌上给出。强迫油循环(风冷和水冷)的变压器,还应注出满载下停油泵及风扇电动机允许的工作时限。5.2 在某些情况下给出的补充项目a.绝缘的温度等级(油浸式变压器A级绝缘可不注出);b.温升(当温升不是标准规定值时);c.联结图(当联结组标号不能说明内部连接的全部情况时)。如果线圈的连接可以在变压器内部变更,则应指出变压器出厂时的联结;d.绝缘水平(适用于额定电压在3kV及以上的绕组和分级绝缘绕组的中性端);e.运输重(kg或t,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f.器身吊重(kg或t,当变压器总重超过5t时);上节油箱重(kg或t,钟罩式变压器

32、);g.如果有非矿物油需注明绝缘液体名称;h.有关分接的详细说明:(a)带有分接绕组的示意图(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b)标出每一绕组的分接电压、分接电流及分接容量(80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只列分接电压);(c)极限分接及主分接上的短路阻抗值,及对应于这一阻抗值的绕组的标志(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d)当变压器超过相应分接的分接电压105%时,如需要,应给出运行能力的有关数据。i.空载电流(实测值,8000kVA及以上或电压60kV级及以上的变压器);j.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W或kW、实测值,8000kVA及以上或电压6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对多绕组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应

33、表示各对绕组工作状态的损耗值;k.套管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数据(亦可采用单独的标志)。6 其他要求6.1 中性点引出线尺寸的确定中性点的引出线和端子,如承担相与中性点间的负载时(例如配电变压器),应根据相应的负载电流和接地故障电流确定其尺寸。在相与中性点间不承担负载的变压器,其中性点引出线和端子的尺寸应根据接地故障电流确定。6.2 发电机用变压器的甩负载当变压器和发电机直接连接而且可承受发电机甩负载的工作条件时,在变压器与发电机相连接的端子上应能承受1.4倍的额定电压历时5s。6.3 工频电压升高时的运行持续时间电压110500kV级电力变压器(包括自耦变压器)对于额定电压的短时工频电压升高倍数的

34、持续时间应符合表3。表 3工频电压升高倍数相-相1.101.251.501.58相-地1.101.251.902.00持续时间20min20s1s0.1s7 允许偏差除了测量误差之外,由于主要材料的不可避免的差异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从试验中获得的数值可能与计算值有差别。所以,必须规定一个对于保证值的允许偏差。表4列出了按本标准制造厂应予保证的一些额定数据及其他数据的允许偏差。当一个方向的偏差未列时,则表示该方向的允许偏差是不受限制的。当变压器的额定数据及其他数据不超出表4中列出的允许偏差时,则认为这台变压器符合本标准。表4 允 许 偏 差项 目允 许 偏 差1 空载损耗负载损耗*总损耗+15%+

35、15%+10%2 主分接上的空载电压比(额定电压比)其他分接上的空载电压比取下列二值中的较小者:a.0.5%;b.额定电流下实际阻抗电压的10%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商定*3 额定电流下主分接的阻抗电压a.为主分接、中间分接或中间两分接中之一时:1.双绕组变压器2.多绕组变压器b.其他情况该分接规定值的10%指定一对绕组的规定值的10%;第二对绕组规定值的15%其他成对绕组的偏差需经协商并说明(见GB 1094.4第2.4.2款)4 任一分接的短路阻抗不少于上项a的偏差值(见GB 1094.4第2.4.2款)5 空载电流+30%*如不在询价及订货单上说明损耗偏差适用于某给定的负载条件时,则多绕组变

36、压器的损耗偏差适用于每一对绕组。*自耦变压器及增压变压器的阻抗值较小,因而会产生更小的偏差,故b)对其不能适用。8 试验8.1 对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应在10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对水冷变压器,试验时的冷却器入口处的冷却水温度不超过30。如制造厂与使用部门之间无其他协议,则试验应在制造厂的车间里进行。试验中,能够影响变压器性能的任何外部零件和附件,应安装于所在位置上。除现行标准另有规定外,凡带有分接的绕组应接在主分接上进行试验。除绝缘试验以外的所有特性试验,均以额定条件为基础。如果试验结果需要校正到参考温度,则参考温度应符合表5规定。表 5 参考温度绝缘的耐热等级参 考

37、温 度,AE75*B其他的绝缘耐热等级115* 当为强迫导向油循环时为80。8.1.1 出厂试验a.绕组电阻测定(本标准第8.2条);b.电压比测量及电压矢量关系的校定(本标准第8.3条);c.阻抗电压(主分接)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的测量(本标准第8.4条);d.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的测量(本标准第8.5条);e.绝缘特性(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正切)的测定(见相应国家标准);f.绝缘试验(GB 1094.3);g.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本标准第8.8条);h.变压器油试验(本标准第8.9条)。8.1.2 型式试验a.温升试验(GB 1094.2);b.绝缘试验(GB 1094.3)。8.1.

38、3 特殊试验a.绝缘试验(GB 1094.3);b.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的测量(本标准第8.7条);c.短路试验(GB 1094.5承受短路的能力);d.声级测量(见相应国家标准);e.空载电流谐波的测量(本标准第8.6条);f.风扇电机和油泵电机所吸取功率的测量。需要进行上述试验以外的其他试验时,其试验方法应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定确定。8.2 绕组电阻测定8.2.1 一般说明应记录绕组的被试端子间的电阻及线圈的温度。测量时应使用直流。测量电阻时,应注意将自感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冷电阻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电流达到稳定的时间,用以指导其后的温升试验时热电阻的测量。8.2.2 干式变压器见相应国

39、家标准。8.2.3 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注油后不励磁静放3h,即可确定油的平均温度,并认为线圈温度与油平均温度相同。油的平均温度取顶部油温和底部油温的平均值。为了温升试验而进行冷电阻测量时(GB1094.2第3.3条中的R1)应尽可能准确地确定线圈的平均温度。因此顶部油与底部油的温差就应很小。为了尽快地达到这一要求,可以用泵使油强迫循环。8.3 电压比测量及电压矢量关系的校定应在每一分接下进行电压比测量,并应校定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8.4 阻抗电压(主分接)、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的测量阻抗电压(主分接)、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在额定频率下进行测量。测量时对变压器的一个绕组施加近似

40、于正弦的电源,另一绕组短路,各相线圈都处于相同分接位置。测量应在25%100%(最好不少于50%)额定电流(主分接)或分接电流的任一电流下进行。测量应迅速进行,其持续时间应足以保证产生的温升不引起明显的误差。顶部油和底部油的温差应小到能保证所要确定的平均温度的准确度符合要求。如果需要,可用泵使油强迫循环。阻抗电压(主分接)的测量值应按额定电流与试验电流之比相应增大,并按表5所列的相应参考温度校正。以每相欧姆数表示的短路阻抗值还应校正到如表5所列的相应参考温度。应将测得的负载损耗值乘以额定电流(主分接)或分接电流与试验电流之比的平方米加以校正。然后再将该值校正到如表5所列的相应参考温度。直流电阻

41、损耗(I2R)与电阻成正比而变化,而其余损耗与电阻成反比而变化。电阻应按本标准第8.2条加以确定。三绕组变压器,其阻抗电压(主分接)、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应在成对的绕组间进行测量,如:在绕组1与绕组2之间;在绕组2与绕组3之间;在绕组3与绕组1之间。同时,其他绕组开路。多于三个绕组的变压器,绕组应成对选取,其原则与三绕组的规定相同。注:试验接线的电阻应足够小,以不影响测量。如试验接线的损耗与变压器的损耗相比难以忽略时,则应对这些损耗加以修正。8.5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应在变压器各绕组中的一个绕组上测量。测量时对该绕组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如试验是在主分接进行)或相应的分

42、接电压(试验在某一分接进行),其余绕组开路,开口三角形联结的绕组在测量时应闭合。线电压应以平均值电压表测量,但其刻度为具有同一平均值的正弦波形的有效值。该电压表所示的U值即应作为线电压,且空载损耗Pm即应在此电压下测量。同时应将测量电压有效值的电压表和测量电压平均值的电压表相并联,并应将前者所示电压U记录。如果电压U与U相同,则测量的空载损耗值不需校正,此时=P0。如果电压U与U不相同,则空载损耗值P0应按下式校正:式中 P1磁滞损耗与总的铁心损耗之比;P2涡流损耗与总的铁心损耗之比;K(U/U)2。对在50Hz或60Hz下正常使用的磁感应强度,P1、P2可采用表6数值。空载电流取由有效值电流

43、表测量的各相空载电流的平均值。8.6 空载电流谐波的测量表6 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与总的铁心损耗之比P1P2取向硅钢板0.50.5非取向硅钢板0.70.3所有各相空载电流的谐波采用谐波分析仪进行测量,谐波的大小以基波分量的百分数表示。8.7 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的测量零序阻抗应在额定频率下,在星形联结绕组或曲折形联结绕组连在一起的端子与中性点端子间测量。零序阻抗以每相欧姆数表示,其值等于3UI,其中U和I分别为试验电压和试验电流。每相的试验电流应为I/3。应保证中性线中的电流与其承载电流的能力相符合。当变压器带有辅助的三角形联结绕组时,考虑到电流的施加时间,试验电流值应保证三角形联结绕组中的电流不

44、要过大。对绕组全为星形联结的变压器,施加电压不得超过正常运行的相电压。中性线中的电流及其施加时间应加以限制,以避免金属构件的过热。当变压器不只一个星形联结绕组及中性线时,零序阻抗取决于连接方式(见3.7.6款)。此时零序阻抗的测量需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确定。带有分接的绕组,测量应在主分接下进行。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议后,测量可在其他分接进行。具有一个中性点端子并将其永久接地的自耦变压器被看作为具有两个星形联结绕组的普通变压器。因而,串联线圈与公共线圈一起组成一个测量回路,公共线圈自己构成一个测量回路,测量所采用的电流应不大于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与高压侧的额定电流之差。注:在失去安匝平衡的情况下,

45、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通常不是线性的。零序阻抗取决于线圈和导磁元件的结构布置,因此在不同线圈上测量时可能有差异。8.8 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8.8.1 操作试验当分接开关在变压器上全部装配完毕后,变压器制造厂应在100%的额定操作电源电压(b项除外)下进行下述试验而分接开关应不发生故障:a.变压器不励磁,分接开关完成8个操作循环;b.变压器不励磁,在85%的额定操作电压下,完成一个操作循环;c.变压器接入额定频率、额定电压空载运行,分接开关完成一个操作循环;d.将变压器的一个绕组短路,并在尽可能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情况下,在主分接两侧的2级范围内,共完成10次分接变换。8.8.2 辅助回路绝缘试验当在变压器上将分接开关安装完毕后,应按照GB 1094.3第9章对辅助回路施加工频电压,进行耐压试验。8.9 变压器油试验从油箱下部取油样,试验按相应标准进行。附 录 A询价及订货时需提出的技术要求(补充件)A.1 定额及一般数据A.1.1 双绕组变压器A.1.1.1 正常项目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给出下列数据:a.必须符合的标准;b.变压器的种类,如电力变压器、自耦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及增压变压器等;c.相数;d.频率;e.绝缘液体(需指明是矿物油或是合成绝缘液体);f.户内式或户外式;g.产品型号及冷却方式;h.额定容量(以kVA表示)。当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