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9753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10.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法样板设置要求和要点,工法样板引路目的,当前,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技能水平不高,采取口头、文字等方式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由于多数施工现场未按一定程序和要求制作用于指导施工实物质量样板,使得技术交底、岗前培训、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直观的判定尺度。,全国各项目样板统一做法,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全国各项目的工法样板做法差别较大,水平参差不齐。例如许多施工单位采取每一个工序做一个小样板的方式,结果工法样板展示区显得杂乱,而且所展示工序也不够全面。为解决该种混乱情况,由我部门牵头将施工现场中各种工序的工法样板统一并在全国各项目推行,以保证工法样板

2、做法基本接近,达到全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全国各项目样板统一做法,为解决这一问题,将逐步在集团所有在建项目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使之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项工作制度,即根据工程实际和样板引路工作方案制作实物质量样板,配上反映相应工序等方面的现场照片、文字说明,使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内容比较直观、清晰,易于了解掌握,同时也提供了直观的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的判定尺度,从而有利于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有效地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整体水平提高。,工法样板设置要求,1、各施工单位可选取一栋别墅或者一层洋房集中设置工法样板,若施工场地具备条件,也可以搭设临时工棚并在内部设置工法样板,杜绝样板分散设置的情况(请

3、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参考图1设置)。另外,工法样板区还需预留足够位置放置后续新增加的工法样板。2、若部分工序无法在同一楼层中设置时,可单独制作小样板,但必须放置在该工法样板区内。每个样板均需设置资料版,详细讲解工序技术要求和相关施工、验收规范。3、外判施工单位均须以设置工法样板,腾越建筑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腾越公司地区分公司牵头,选取一家施工队设置工法样板或者每家施工队均设置工法样板。,工法样板设置要求,4、施工现场每一工序在开工前,必须先进行工序样板施工,经监理单位、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方可定为工序样板。5、所有新进班组必须学习工序样板,签名确认,保证按规范、按图纸施工,并达到工序样板要求。6、项目

4、各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工序样板,并且签名确认,保证熟悉每一工序要求。,样板引路准备工作,工程质量样板图片展示及说明,工程质量样板图片展示及说明,工程质量样板图片展示及说明,目录,1、砌体工程样板,2、装饰装修工程样板,3、屋面工程样板,4、门窗及幕墙工程样板,6、混凝土工程,7、建筑节能工程,8、给排水工程,9、建筑电气工程,10、通风空调工程,5、安全文明施工样板,10,砌体工程,1、砌体工程,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代表性的门、窗洞口的处理,填充墙底部、顶部的处理,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砌体、抹灰、饰面砖铺贴样板,规范【GB50203-2002

5、第5.1.11条】规定:竖向和横向缝砂浆饱满,勾缝均匀,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防止抹灰层开裂、渗漏。,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相邻砌块搭砌长度不小于整砖1/3,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末端应有90弯钩,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规范【GB50210-2001第5.3.3条】规定:金属门窗框和副框必须牢靠。预埋件的数量、位置、预埋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块补槎,便于门窗安装的固定,保证门窗的稳定性。,有代表性部位的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代表性的门、窗洞口的处理,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

6、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顶砖高度宜为200mm,倾斜角度在4560之间,“倒八字”砌筑,采用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收口,保证顶砖砂浆饱满,防止梁底通长裂缝的出现。,填充墙底部、顶部的处理,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规范【GB50203-2002第3.0.7条】规定: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防止上部墙体荷载施加在电箱上,导致电箱变形。,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1、填充墙高大于4m时,设置水平系梁一道,系梁宜位于墙半高处,宜与门窗过梁结合设置;2、高度不宜小于18,保证墙面的整体性,防止墙面拉裂。,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规范【GB50203-200

7、2第.1.2条】规定:为了保证构造柱砼的强度和两次浇捣时结合面的密实和整体性,一般采用漏斗型模板浇筑,浇捣前润湿砌体留搓部位和模板,有利于构造柱的成型质量。,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规范【GB50203-2002第8.2.3条】规定: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先退后进按要求施工,并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筋。构造柱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墙面的整体性、稳定性,防止抹灰层开裂。,砌成马牙搓,先退后进,构造柱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构造柱、圈梁、过梁的处理,规范【03ZG003结构构件图集第37页】规定:砌体填充墙净高4.0m时设置拉梁;砌体填充墙长2

8、H时设构造柱,砌体填充墙长5m时亦可采用中间加设构造柱。,23,装饰装修工程,2、装饰装修工程,内、外墙抹灰处理,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厨、厕间防水处理,有代表性的抹灰细部,规范【GB 50210-2001第4.2.2条】规定:抹灰前基层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拉毛处理有利于接触面结合密实,保证抹灰质量。,内、外墙抹灰处理,内、外墙抹灰处理,规范【GB 50210-2001第4.2.5条】规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抹灰施工工艺工序样板,防止抹灰面空鼓、开裂,增强抹灰整体观感质量。,内、外墙抹灰处理,规范【GB50327-2001

9、第7.1.4条】规定: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内、外墙抹灰处理,规范【GB 50210-2001第4.1.9条】规定: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成品保护,增加内墙的观感质量。,内、外墙抹灰处理,有代表性的抹灰细部,加气砖墙抹灰工艺样板,有代表性的抹灰细部,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门窗框四周内、外墙的抹灰层必须压框35mm。防止门窗框周边的渗漏。,2.2、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规范【GB 50327-2001第1

10、2.3.1条】规定:外墙面砖铺贴前弹好水平线与垂直线,垫好底尺,挂线铺贴。墙面砖表面应平整,接缝应平直,缝宽均匀一致,保证外墙面的整体观感质量。,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规范【GB50209-2010第6.1.8条】规定:1、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2、接缝高低差控制在0.5mm以内。便于地面砖的勾缝,保证地面砖的平整度,增强整体观感质量。,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规范【GB 50210-2001第9.4条】规定:石材干挂主次龙骨间焊缝饱满并做防锈处理,石材挂点处石胶填塞饱满,保证干挂石材的整体稳定性。,规范【GB 50210-2001第8.3.3和8.3.5

11、条】规定:外墙文化石铺贴排版整齐,勾缝均匀,美观大方,保证外墙整体观感质量。文化石粘贴必须牢固,应无空鼓、裂缝。,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04CJ01-1图集】规定:变形缝收口按图施工,保证墙面整体观感质量,且防止开裂渗漏。,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规范【GB50210-2011第10.1.5及10.4.5条】:外墙喷涂浮雕大小一致,压花均匀,无色差及墙面污染,保证外墙喷涂的观感质量。,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室内、室外饰面及防水处理,规范【GB50208-2002第4.4.4条】规定:地下室剪力墙迎水面防水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涂料

12、厚度为1.5 2.0mm。,2.3、厨、厕间防水工程,厨、厕间防水工程,厨、厕间防水工程,卫生间沉箱样板,规范【GB50209-2002第4.10.4条】规定:卫生间沉箱柔性防水涂料应向上铺涂并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高度铺涂,降低沉箱渗漏隐患。,厨、厕间防水工程,厨、厕间防水工程,规范【GB50209-2002第4.10.4条】规定:卫生间沉箱阴阳角及管道井根部应铺涂附加柔性防水层,防水层上翻至翻边顶部,减少渗漏隐患。,厨、厕间防水工程,规范【GB50327-2001第6.3.4条】规定:基层表面应平整、干燥,防水层应与基层结合牢固,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空鼓、裂缝和麻面起砂,阴阳

13、角应做成圆弧形。,厨、厕间防水工程,厨、厕间防水工程,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2.4、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规范【GB50209-2002第7.1.6条】规定:顶棚与柱面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要求美观、与饰面板的交接应吻合、严密。,规范【GB50209-2002第7.1.6条】规定:顶棚与墙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要求美观、与饰面板的交接应吻合、严密。,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规范【GB50210-2001第5.2.9和5.2.10条】规定:木门窗框固定点的数量、位置及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木门窗扇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规范【GB50

14、210-2001第5.2.13条】规定:木门窗的割角、拼缝应严密平整;门窗框。扇裁口应顺直,刨面应平整。,有代表性的装饰细部,规范【GB50209-2002第5.4.11条】规定:水磨石楼梯踏步的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梯段侧面挡水板制作样板,52,屋面工程,3、屋面工程,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处理,屋面细部,屋面防水,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处理,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斜屋面檐口混凝土翻边(宽150mm,高10m-15cm),规范【GB50207-2002第4.3.8条】规定:冷粘法铺贴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靠。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接缝口应

15、用密封材料缝严,宽度不小于10mm。,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处理,平屋面防水施工,应按图施工,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减少屋面渗漏隐患。,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处理,斜屋面防水、保温、细石混凝土、盖瓦应按图施工,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减少屋面渗漏隐患。,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处理,屋面细部,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屋面女儿墙每隔3米及转角处匀设置构造柱并设置压顶梁。,屋面细部,规范【GB50209-2002第4.1.0条】规定:厨房烟道四周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60,门窗工程,4、门窗工程,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细节处理,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1、窗台压顶两

16、端的嵌固长度应为240cm;2、外窗台必须向外找坡,坡度6%,防止窗台渗水。,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规范【GB50210-2001第5.4.3条】规定:固定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150200mm,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600mm,宜固定在灰砂砖上,保证铝窗安装可靠,增强铝窗的稳定性。,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当砌体材料为蒸压砌块时,窗台压顶必须先浇筑,后向上砌墙;有框包柱除外。,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细节处理,有代表性的门窗安装细节处理,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挑板、挑檐、阳台、雨蓬、檐口、门窗楣、外窗台、门廊等底部、突出外墙的所有装饰线条需做滴水线(槽

17、)或鹰嘴。,5、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规范【JGJ59-99第3.0.7条】规定:(表3.0.7“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建筑通道口设置双层防护棚且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文明施工,规范【JGJ59-99第3.0.7条】规定:(表3.0.4-1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且严密。,规范【GB50720-2011第2.0.3条】规定:临时消防设施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器材、设备和设施,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规范【JGJ80-91第3.1.1条】规定: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施工工序中如有拆除临边防护时,应及时重新设置

18、。,安全文明施工,规范【JGJ59-99第3.0.4条】规定:(表3.0.4-1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脚手板要满铺,有利于施工人员现场操作,增加安全系数。,71,混凝土结构工程,6、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工程-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钢筋工程-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混凝土工程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6.1 模板工程-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楼梯施工缝预留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应留设在受力最小的梯段三分之一处,并且有利于楼梯的浇筑。,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施工缝错误留设,施工缝正确留设,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规范【GB50204-20

19、02(I)第4.1.1条】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防止胀模、漏浆等现象的出现,保证砼的浇筑质量。,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规范【GB50204-2002第4.2.3条】规定: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注:建议柱、剪力墙模板底部设置清扫口,有利于清理柱内垃圾杂物,保证柱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1、卫

20、生间沉箱翻边严禁使用铁丝穿过翻边加固;2、砼结构板和上翻梁一次性浇捣密实;3、砼翻边施工定位要准确,以免与上部砌体偏移;4、翻边要求不得使用木方穿底做竖向支撑,减小沉箱渗漏隐患。,模板的细部安装和加固方法,碗扣式脚手架的安装须按照【JGJ166-2008】、【J823-2008】规范要求,碗扣锁紧,控制扫地杆高度,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保证支模系统的稳定性,增加安全系数。,6.2钢筋工程-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8G101-11图集第4.8条(48页)】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450m

21、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梁高度范围内配置纵向构造钢筋。,【08G101-11图集第4.10条(50页)】规定:采用箍筋时,应在集中荷载两侧分别设置,每侧不少于2个,梁内原箍筋照常放置。,【08G101-11图集第4.10条(50页)】规定:当在梁的高度范围内或梁下部有集中荷载时,为防止集中荷载影响区下部混凝土脱落,采用吊筋时,其弯起段应伸至梁上边缘并且加水平段20d,弯起角度为主梁800mm为45度;800mm时为60度。,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图集11G101-1(70页)】规定: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弯折水平段12d。并保证锚固长度(从板底开始算)。,12d,此剪力墙两排钢

22、筋弯折方向是错误的,应按下图示意方向弯折。,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1.5和30,规范【08G101-11图集4.1(42页)】规定: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最小净距(即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25和d,规范【08G101-11图集4.1(42页)】规定:各层之间的钢筋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11G101-1图集(55页)】规定: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GB50

23、169-2006第3.4.2条】规定: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8G101-11图集(16页)】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均必须设置水平箍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必须按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要求配置复合箍筋,不得随意减少;无抗震要求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不得大于15d.,梁柱接头,柱、承台接头,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8G101-11图集(16页)】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均必须设置水平箍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必须按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要求配置复

24、合箍筋,不得随意减少;无抗震要求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不得大于15d.,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JGJ2003-2004第6.3.3条】规定: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2p(p-螺纹螺距)。,有效螺纹不得超2p,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GB50303-2002第14.2.6 及第3.3.11 条】规定:暗配的导管的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柱、剪

25、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马凳设置于上下两层板钢筋的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ZJQ00-SG-002-2003】“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标准”要求:1、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得大于50%,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规范【JGJ2003-2004第6.3.3 条】规定: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2p(p-螺纹螺距)。,钢套筒机械连接须

26、按照规范【ZJQ00-SG-002-2003】“带肋钢筋径向挤压接头施工工艺标准”要求:1、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心不宜超过10mm,2、接头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痕、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利用钢筋套管的咬合力实现钢筋连接,简便、可靠。,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11G101-1图集(85页)】规定: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2.0hb 500;抗震等级为二四级:1.5hb 500;(hb为梁截面高度),50,加密区范围,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剪力墙纵筋一般在内侧,地下室挡土墙竖

27、向纵筋在外侧;【11G1011图集(70页)】规定: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500搭接;三四级抗震可直接从楼面搭接。,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8G101-11图集4.1条(42页)】规定:各层之间的钢筋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两层纵筋直径较大者)。,绑扎前板面划出钢筋分隔线,有利于板钢筋绑扎时的定位,确保板筋的绑扎质量。,柱节点钢筋按要求绑扎,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11G101-1图集(89页)】规定:当悬挑梁为纯悬挑梁时,悬挑长度l 4hb(hb-梁端高度)时,可

28、不将钢筋在端部弯下。当l 4hb,应弯下,并按设计图纸施工。,碧桂园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手册,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8G101-11图集1.13】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1.13的规定。,【08G101-11图集1.13(10页)】规定:梁、柱中箍筋、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为了保证楼面钢筋排布均匀,间距符合设计尺寸,在板底钢筋绑扎前,模板上进行弹线控制,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和构造详图【09

29、G901-4图集(2-5页)】:双向板下部两向交叉钢筋上、下位置关系应按具体设计说明排布,当设计未说明时,短跨方向钢筋应放于长跨方向钢筋之下。,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悬挑板阳角、单向大于m的板面及两端外墙转角处要设置放射形加强筋,以防45贯通直裂缝的产生,一般设置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10钢筋,长度应大于板短跨三分之一,且不得小于1.5m。,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11G101-1图集(88页)】规定:水平折梁、竖向折梁钢筋构造,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11G101-1图集(98页)】规定:板后浇带钢筋构造。后浇

30、带做法按设计图纸施工。,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当墙柱为变截面时,视梁高h与变面值b的比值而定,当b/h 1/6时,重新插筋,当b/h 1/6时,将钢筋按1:6弯折,且必须在绑扎前将其处理完毕,当墙柱钢筋发生偏位时,在绑扎前按1:6校正。,柱、剪刀墙、梁、板、楼梯的制作、安装,【09G901-2图集(2-4页)】:中间支座两侧框架梁不同宽时、框架梁平面错开时钢筋排布构造,图一:部份主筋按照1:6斜度弯折,部份主筋单独锚固,6.3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规范【GBJ134-90第4.2.10条】规定:在柱脚施工缝浇筑

31、砼前,应将施工缝处砼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在施工缝表面宜铺上一层水泥砂浆,其厚度宜为20 25mm,灰砂比宜为1:1。,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规范【GB50204-2002第7.4.5条】规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楼梯施工缝一般留置在Ln/3(Ln梯段净跨)处,即约第三个踏步处。,规范【GB50204-2002(I)表8.3.2-1】:合理控制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规范【GB50204-2002(I)表8.3.2-1】规定:合理控

32、制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施工缝、后浇带、楼面收光处理以及养护,规范【GBT50496-2009 第5.4.5条】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混凝土找平后应用机械或木抹子抹压一遍,必要时混凝土终凝前1-2小时再进行多次抹压。,7、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有关标准规定需制作样板的部位,建筑节能工程,规范【GB50411-2007第10.2.7条】规定: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保温浆料作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建筑节能工程,规范【GB50411-2

33、007第6.2.7条】规定: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进行填充处理,并使用密封胶密封,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的缝应使密封胶密封。,建筑节能工程,屋面节能样板制作,SGK隔热屋面系统构造,116,给排水工程,8、给排水工程,穿楼板管道套管安装,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及管井立管安装,屋面透气管安装,卫生间洁具安装,穿楼板管道套管安装,规范【GB50208-2002第4.7.6条】规定: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双面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钢套管佩戴止水环减少渗漏隐患(不包含北方地区室外工程)。,规范【GB50242-2002第3.3.13条】规定: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

34、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及管井立管安装,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及管井立管安装,规范【GB50242-2002第3.3.9条】要求:给水支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9的规定。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及管井立管安装,合理控制侧排高度,并向侧排找坡,保证沉箱不积水,减少沉箱渗漏隐患。,规范【GB50242-2002第5.2.9条】规定:排水立管安装,固定码安装牢固,保证排水立管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

35、排水畅通。,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及管井立管安装,规范【GB50242-2002第7.2.1条】规定: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按设计要求控制排水坡度,排至地漏处。,屋面透气管安装,卫生间洁具安装,规范【GB50327-2001第15.3.3条】规定:各种卫生器具与台面、墙面,地面等接触部位均应采用硅酮胶或防水密封条密封。水坡度正确,无渗漏、无积水。,卫生洁具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地面去水坡度正确,无渗漏、无积水地漏结合处严密,做工精细,124,建筑电气工程,9、建筑电气工程,配电柜、控制柜的安装,开关插座、灯具安装,电气、防雷接地,金属线槽

36、、桥架铺设及线路铺设,配电柜、控制柜的安装,规范【GB50303-2002第6.2.4条】规定:成套配电柜柜上开关标牌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配电柜、控制柜的安装,规范【GB50303-2002第3.3.3条】规定:照明配电箱深度与宽度在抹灰前预留和预埋,采用灰饼控制电箱安装深度,经检查确认到位,才能安装配电箱。,配电柜、控制柜的安装,规范【GB50303-2002第3.3.3条】规定:照明配电箱深度与宽度在抹灰前预留和预埋,采用灰饼控制电箱安装深度,经检查确认到位,才能安装配电箱。,规范【GB50303-2002第6.2.8条】规

37、定: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完整,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机电开槽深度、宽度合理,保证墙体的稳定性,一次性收口美观,防止墙面开裂。,开关插座、灯具安装,开关插座、灯具安装,采用灰饼控制线盒安装深度,开槽深度与宽度合理。,电气、防雷接地,规范【GB50303-2002 第24.2.1条】规定: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规范【GB50303-2002 第26.2.2条】规定: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金属线槽、桥架铺设及线路铺设,规范【GB50303-2002第12.2.1条】规定:当设计无

38、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有相互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金属线槽、桥架铺设及线路铺设,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预埋管、线槽处,必须用1:3水泥砂浆分两次挂网抹压密实;对于有三根以上预埋管线的线槽,用C20细石砼灌实后,再铺挂镀锌钢丝网片(管槽两侧各压150mm)抹灰。,133,通风空调工程,10、通风空调工程,规范【GB50243-2002 第4.2.6条】规定: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金属风管法兰材料规格不应小于表4.2.6-1或表4.2.6-2的规定,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得大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没有螺孔。管道支、吊、托架的构造正确,埋设平整,牢固,排列整齐,采用压制弯头要求与管道同径。,通风空调工程,薄钢板连体法兰示意图,通风空调工程,金属线槽、桥架工艺精细、无扭曲变形,紧固件螺母安装位置准确,保护接地线采用黄绿相间的专用线,穿墙处采用防火隔板隔离,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