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805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辅导报告,中共中央编译局 衣俊卿2012年6月19日,辅导报告结构,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 一、大纲的编写过程 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 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 四、大纲的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 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一、大纲的编写过程,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一、大纲的编写过程课题的启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

2、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的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10年底开始启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也是博士研究生学位课。该大纲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启动。,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一、大纲的编写过程研究团队的组建与分工:经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批准,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担任,具体分工如下:导 论 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第一讲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杨雪冬 第二讲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海波 第三讲、第四讲 复旦大学社会科

3、学基础部 肖巍 第五讲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甲明 第六讲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锡喜 第七讲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雷声 第八讲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银传,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一、大纲的编写过程编写过程:1、2010年12月2011年4月,确定写作提纲。期间,课题组广泛收集已有的博士生政治课教学大纲,并对部分改革试点高校进行了调研,征求试点高校教师的意见,于2011年3月底向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组提交了写作提纲,并于2011年4月11日修改审定后通过。2、2011年4月,完成初稿的写作。课题组于2011年5月中旬向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提交了大纲初稿。3、20

4、11年7月中旬日至8月底,完成一审修改稿。课题组根据专家对初稿的评审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进行集中讨论,于9月初上报了一审修改稿。,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一、大纲的编写过程编写过程:4、2011年11月底2012年2月,完成二审修改稿。2011年11月底,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组织课题组根据二审修改意见进行了集中讨论和修改。此后,经过课题组专家、组外专家以及工程办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教学大纲。*大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吸收众多专家的合理建议,工程办和相关专家直接参与修改审定。尽管如此,由于大纲所涉及的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十分复杂,

5、并且目前尚无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的同类教材和大纲,因此,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在理论观点的把握上不够准确的地方,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逐步完善。,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目标定位:1、课程体系要求:应从整个课程体系中把握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要求,即厘清该大纲与原有的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本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方面,从博士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整合了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即1987方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科

6、)两门课的主要内容,并根据需要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目标定位:另一方面,该课程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体现出“步步高”的特点:本科生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成果;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析当代“中国发展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目标定位:2

7、、文件规定要求:教社科20102号文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基本要求是:“主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要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目标定位:3、教学目标要求:大纲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博士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想信念问题: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

8、对现实的把握中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丰富知识储备,增强跨学科意识,全面增强当代优秀青年的才干和能力,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三是着眼于学生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体系中把握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二、大纲的目标定位和主要特点主要特点: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2、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

9、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4、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大纲的篇章结构 导 论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

10、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基本框架:划分三个板块 一是导论,这是大纲的灵魂,系统介绍了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应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为大纲关于当代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基本的定位和视域;二是第2-6讲,是对当代人类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分析,主要是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思潮、科技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影响和制约世界和中国发展的主要层面。三是第7-8讲,是关于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导论:1.基于对20世纪

11、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遗留问题,以及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1.认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并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这些变化及其趋势。2.认识和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动力、特征、实质和影响。3.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分析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挑战。

12、4.正确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认识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其根源。2.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践途径。3.理解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4.分析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以及对当代发展的独特贡献。(面临挑战:南北问题、人口膨胀和资源短缺、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问题等),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1.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2.认识当代

13、社会建设问题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意义。3.深化本讲教学重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世界各国主要社会问题:人口、就业、贫困、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教育不公平、种族、暴力、性别等;社会风险问题),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1.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思想,认识和把握当代生态环境问题。2.分析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3.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及其意义。4.认识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障碍,以及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举措。,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

14、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1.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产生原因及其社会影响。2.认识当代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本质及其对社会思潮的影响。3.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意义和途径。(资本主义价值观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1、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思想,了解当代新科技革命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2、了解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基本趋势以及前沿动态。3、了解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和战略要求。,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

15、、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2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冲突。3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并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4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论断,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三、大纲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要求各讲教学基本要求: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1.了解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3.了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4.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16、主义理想信念。,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四、大纲的教学方法,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四、大纲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本课程占2学分,36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着力培养博士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着力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能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将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同掌握专业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了解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将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与解放思想、研究问题结合起来。,第一部分:大纲总体情况介绍,四、大纲的教学方法 深入思考:教学

17、面临的挑战-教师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了解状况,对当代多学科理论和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信息渠道多样性和观点多样化的挑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抽象化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理论判断能力问题,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20世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我的父亲、我的祖父,他们见到过什么?他们每个人都是以单一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自始至终过的是一种生活,没有平步青云,没有式微衰落,没有动荡,

18、没有危险,是一种只有小小的焦虑和令人察觉不到的渐渐转变的生活,一种用同样的节奏度过的生活,安逸而又平静,是时间的波浪把他们从摇篮送到坟墓。他们从生到死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座城市里,甚至几乎总是在同一幢住宅里。至于外面世界上发生的事,仅仅停留在报纸上而已,从未降临到他们的门前。”,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20世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那一代人有幸遇到了这样的时代,他们平静、顺利和清白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不知道我是否要为此而羡慕他们。因为他们象生活在天堂里似的,从而对人间的一切真正痛苦、

19、对命运的种种险恶和神秘力量懵懵懂懂,对一切使人焦虑的危机和问题视而不见。,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20世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而今天的我们我们这些被驱赶着经历了一切生活急流的人,我们这些脱离了与自己有联系的一切根源的人,我们这些常常被推到一个尽头而必须重新开始的人,我们这些既是不可知的神秘势力的牺牲品、同时又心甘情愿为之效劳的人,我们这些认为安逸已成为传说、太平已成为童年梦想的人都已切身感受到极端对立的紧张关系和不断出现的新恐惧。我们岁月中的每个小时都是和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远远超出了自己狭隘的生活小圈子、分享

20、着时代与历史的苦难和欢乐,而从前的他们只局限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因此,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纵然是我们同类中最微不足道的人,也要比我们祖先中最睿智的圣贤了解现实胜千倍。不过,我们却没有从中占到什么便宜,而是完全为此付出了代价。”,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20世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冷战、竞争、共存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体系、全球化 相对论、量子力学、微电子学、航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恐怖主义、区域性战争、区域性动荡、宗教冲突、文化冲突、自然灾难、以及核泄漏等非传统安全 经济全球

21、化、蝴蝶效应、全球性危机、经济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欧美债务危机 苏东剧变和转轨、西亚北非社会动荡、发达国家城市骚乱、中等收入陷阱、各种社会风险 后现代、福利社会、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等等,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当代价值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1月25日下午进行第26次集体学习,题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篇词 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因此而改变。回顾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致有两条明显的线索。

22、一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一直受到世界思想界的关注和重视。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无论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世界思想界难以回避的强大“磁场”。,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丰富性 人类解放理论:扬弃异化、消灭私有制、“自由人的联合体”(手稿、宣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规律(提纲、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

23、义发展规律、危机理论(资本论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国家消亡理论(法兰西内战、起源等)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 东方社会理论、非资本主义国家革命道路的探索(晚年人类学笔记等)*20世纪历史条件变化、具体结论的局限性、基本立场和批判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一:20世纪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不断出现 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布洛赫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的法兰克福学派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赖希等人的

24、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南斯拉夫实践派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波兰意识形态批判学派 捷克人本主义学派,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一:20世纪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不断出现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文化的马克思主义 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解放神学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晚期马克思主义 左翼批判理论,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

25、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二:世纪之交的新的“马克思热”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及其最近的态度,见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两次评选:1999年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2005年评选“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两次马克思都名列榜首,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二:世纪之交的新的“马克思热”巴黎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马克思大会”:1995年首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主题是“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有1500多名学者参加;1998年第

26、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主题是:“资本主义:批判、斗争、抉择”,500名学者参加;2001年第三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主题是“资本与人类”,600多名 学者、进步左翼人士参加;,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二:世纪之交的新的“马克思热”巴黎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马克思大会”:2004年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会议主题为“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战争”,700多名学者参加;2007年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主题是“替代全球主义、反资本主义-寻求一种世界政治的选择”,6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2010年第六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会议主题为

27、“危机、反抗、乌 托邦”(CRISES,REVOLTS,UTOPIAS)。,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依旧强有力地在场 表现之三: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引起的思考: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问题;世界金融危机与对资本论等著作的关注;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1998);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Why Was Marx Right)(2011)国际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版和研究情况:MEGA2的编辑出版情况、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

28、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在场和出场(反复出场、重新出场)的特点分析 确证马克思主义依旧具有当代价值并不是难题: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西方发达社会,经常出现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批判,经常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论调。但如果我们冷静地加以分析,答案其实很简单: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论调,在整个20世纪都不时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但是,如果人们整整一个世纪都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否“过时”,那么这恰恰证明了这种理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依旧有很大的价值,依旧对当下的历史进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它真的过时了,就自然会被尘封在历史的档案

29、中,不会总被人们提及。,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马克思主义在场和出场(反复出场、重新出场)的特点分析 关键是如何令人信服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者更像一名医生”(伊格尔顿语):一般地承认和确证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当代价值并不难,难在如何在当代历史背景下具体展示马克思主义在应对人类发展困境和问题的特有价值。回顾20世纪历史,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每当人类社会发展面临重大问题或面临重大转折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会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都会以新的方式重新出场。近两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

30、的生命力就体现在能够直面人类重大问题,抵御和批判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逻辑”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困境,探索人类走出各种危机和灾难的路径。,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中国的发展成就为我们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最好的契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全球性问题和各种困境,以及中国社会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社

31、会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课题;20世纪各种理论学说和价值观的冲突、交融和交锋,为马克思主义直面当代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基本信念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缺乏能够切中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直面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这是目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抽象病”的问题,往往缺少具体而深入地了解世界现实和中国现实的能力,或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般的方法论指导,或是习惯于把

3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理论结论或者一般原理简单“套用”到今天的现实之上;这种现象很像恩格斯晚年所批评的一些德国青年人的做法,他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当作标签和套语“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其结果是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应有的价值。因此,切实使马克思主义直面人类重大问题,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特里伊格尔顿的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11年7月)为例:围绕着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观点

33、进行争论和反驳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终结了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后果是不是消极的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种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乌托邦梦想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经济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只重物质不重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阶级崇拜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倡导暴力政治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相信国家万能 当今有影响的激进运动是否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无关,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特里伊格尔顿的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为例:其理论分析的特点 这里没有深奥的繁琐的理论推演,没有抽象的原理般的理论套语,伊格尔顿以深入浅出、清新明快的语言,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的现状和人类的现实困境,理直

34、气壮地回应和驳斥了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质疑,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现实穿透力和理论感染力。或许正因如此,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文版一问世就引起了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可以选择几个理论分析的例子。,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一:运用扎实的历史事实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就在于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够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

35、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进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一:运用扎实的历史事实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影响人类历史的几个主要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二是马克思主义为推动世界和平、反法西斯斗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妇女解放、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等所做的贡献;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推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避免了人类因资本的失控的、疯狂的扩张而走向灾难性的毁灭。,第二

36、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一:运用扎实的历史事实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批判资产阶级的“健忘症”:伊格尔顿强调,西方人有一种“健忘症”:一方面,一些人在分析社会主义实践中,过分地关注和夸大其中的曲折和负面现象,从而把专制、暴力、宿命论、经济决定论、阶级崇拜等一系列批判字眼都加到马克思主义身上,而对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改变经济落后局面、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向市场经济开放、抑制资本主义罪恶等方面的成就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一些人极力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而遗忘或者掩饰资本主义的罪恶,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隶制、大屠杀、暴力

37、和剥削的产物。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只是资本主义存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使人们得以忘记它过去的黑暗和恐怖。”,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二:把握住“资本主义批判”这一核心问题,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终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定性和定位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时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恰恰是资本主义本身”伊格尔顿没有在方法指导、智慧开启或者素质提高等一般意义上来泛泛而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而是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旨趣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实践价值。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来到这个世界,它深刻认识

38、到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根本的缺陷、给人类带来的罪恶和对人类造成的致命威胁;同时,它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一种“空气般自然而然的存在”,而是“一种不久之前才产生的历史现象”,一种必然走向灭亡结局的历史现象。伊格尔顿强调,“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二:把握住“资本主义批判”这一核心问题,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终结论”资本主义的致命问题在于:它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和缺陷 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的缺陷就在于,虽然它可以

39、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某种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但是它从根本上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用伊格尔顿的话来说,“资本主义最终的制约就是资本本身,因为资本持续不断的复制正是资本主义无法超越的边界。”伊格尔顿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根基所在:“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稳定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多数批判时至今日仍有其道理。只有当资本主义体制可以冲破自身的边界,开创一个崭新局面的时候,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但资本主义恰恰没有能力创造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未来。”,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二:把握住“资本主义批判”这一核心问题,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终结

40、论”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稳定性,非但没有否定,反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虽然资本主义也在努力地进行自我调节,但是,从根本上说,它无法超越自己的局限:“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就是:只要有利可图,即便反社会也在所不惜,而这就意味着将有许许多多人死于非命。曾经耸人听闻的世界末日的传言,如今看来不过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传统左翼党派的口号进入社会主义,还是退回到野蛮社会,如今看起来不再是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而是振聋发聩的警世箴言。”,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二:把握住“资本主义批判”这一核心问题,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终结论”资本主义内在

41、逻辑的稳定性,非但没有否定,反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诊断和医治被资本的逻辑所驱动的当代人类社会弊端的“医生”,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伊格尔顿指出,“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分配差距,帝国主义战争,得寸进尺的剥削,压迫性越来越强的国家所有这些可以用来概括当今世界现状的重大问题,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两百年来一直不断思考并着力解决的”。假如没有马克思主义持续不断的彻底批判,假如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的有力制约,人类或许已经陷入更为深重的灾难之中。他强调,“每当资本主义失去控制,市场的力量使其堕入无政府状态之时,社会主义就会挺身而出,用集体的力量扼住这头狂暴的野兽

42、,让社会重新归位。”,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能够直面并传统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反对“理论抽象病”,拒绝贴标签和贩运套语,直面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具体展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重大问题和困境所特有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创造力,是伊格尔顿理论分析的特色。,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能够直面并传统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之一:关于西方指责社会主义实践的消极历史后果,伊格尔顿从几个方面具体回应:(1)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国家在改变本国经济落后

43、局面、推动工业化、改善人民生活、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消极现象;(3)造成消极后果的原因,既有斯大林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失误,也与这些国家的客观基础、外在条件、国际环境等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有关;(4)社会主义在不断自我完善,如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可能性;(5)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国家强化和权力集中等问题归咎于马克思的理论:,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能够直面并传统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针对那种把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归咎于马克思理论的论调,他断言:“实际情

44、况是,马克思本人反对死板的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他相信政治代表要对选民负责,还严厉斥责了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集权政治。他坚定地拥护言论自由和公民自由,对英国资产阶级将农民强行赶入城市变成无产阶级的做法感到震惊,并坚持认为乡村的公有制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强制推行。”,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能够直面并传统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之二:在回应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倡导暴力政治斗争,拒绝温和渐进式的变革道路的指责时,伊格尔顿没有简单地以“是”还是“否”来做回答,而是结合历史和现实,做了多层

45、次的具体分析:(1)马克思主义常常强调暴力革命,是因为“对抗性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因此,“就算革命通常伴随着暴力,也是因为有产阶级往往不会拱手让出自己的特权”;(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非暴力变革的可能性和价值,“马克思曾相信像英国、荷兰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会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他没有抛弃议会斗争和社会改良的道路。他也想过依靠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支持,让社会主义政党掌权。马克思热衷并擅长组织工人阶级政党、工会、文联和政党报纸。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社会改良措施,比如扩大公民权利和缩短劳动时间。事实上马克思一度非常乐观,他认为普选会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的统治根基”;,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

46、和知识要求,二、善于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证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能够直面并传统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3)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批评资产阶级议会,并不是由于热衷暴力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对议会民主持保留态度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民主的,而恰恰是因为它不够民主。人民永久地赋予议会代表的权力,但议会却很难真正为人民所控制”;(4)资本主义具有“健忘症”:实际上暴力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专利”,而常常是资本主义的“罪行”,“一战时的帝国们出于对土地的渴望,将工人阶级士兵送上战场,在一场场血战中无畏地送死,这不是资本主义的罪行吗?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历史,资本主义的历史上还充满了全球

47、战争、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本可避免的饥荒。”,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使命:20世纪的发展前所未有地展示出人类的创造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合作与冲突、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科学创新与技术异化、文化交锋与宗教冲突、政治霸权与价值冲突以及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等等。必须看到,目前人类社会所遭遇的问题绝不是某一方面的枝节性问题,各种危机、困境和冲突实质上折射出人类存在和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个基本维度方面出现的深刻危机。因此,

48、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自觉地引领人类反思自己的境遇。承载着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必须形成更高的眼界,提出更高的理论诉求,提供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地位相称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特别要深刻把握三个逻辑,这三个逻辑制约和影响当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全球化的逻辑 资本的逻辑 发展的逻辑,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之一:深刻把握全球化的逻辑 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 以经济运行为主导的全球

49、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可回避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和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历史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不可否认,现代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和深化密不可分,中国也同样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入世”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之一:深刻把握全球化的逻辑 形成关于全球化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态度:在实践上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在价值上对其形成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 机遇、挑战和风险并存:经济全球化给更多的民族带来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例如,(

50、1)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发达国家通过资本、技术等先发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往往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在资源和资金等方面遭受着剥削,这进一步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部分:对授课教师的理论和知识要求,三、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之一:深刻把握全球化的逻辑 形成关于全球化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态度:在实践上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在价值上对其形成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2)经济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价值和制度规范的广泛交流,有助于形成多样的文化价值和制度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