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修订(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991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岱庙修订(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岱庙修订(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岱庙修订(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岱庙修订(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岱庙修订(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岱庙修订(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岱庙修订(1).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岱 庙,概 述,岱庙旧称东狱庙、泰山行宫、东岳庙、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 麓。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建于庙正中偏后的高大台基之上,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岱庙在总体布局上按照唐宋以来祠祀建筑中最高标准修建,采用了以三条纵轴线为主,两条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向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众多的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对称于左右两侧。从岱庙南门外的门户建筑遥参亭起,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由南向北依

2、次坐落在中轴线上。,历史文化,历史悠久,始创于汉代。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封禅时,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修建天贶殿等。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 叠,气象万千。,遥参亭,为岱庙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所以又被称为“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

3、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南山门前为遥参坊,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石坊南为双龙池。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岱庙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正脊之中竖立着宝 瓶。中柱小额枋上透雕着二龙戏珠,龙门枋上浮雕着丹凤朝阳。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竖立双柱,柱下侧是滚墩 石,石上前后有立雕蹲狮两对。坊的梁、柱、额板及滚墩石上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宝等30多幅栩

4、栩如生的祥兽瑞禽图。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变化多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名鸱尾、鸱吻(音吃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大意是:泰山为五岳之宗,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瞻仰它的雄伟气概,它那化生万物的德泽恩惠谁能超过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纵着群神仙界,天下都听从其命

5、,它那保佑苍生的功劳广大远博,谁能与之相比?双联精辟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岱庙坊,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向东的叫东华门;向西的叫西华门;向北的叫厚载门。,正阳门,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5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额枋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正阳门两

6、旁置有东、西掖门。,正阳代表天。在此,正阳是人君的象征。古人说:“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正阳门,是帝王之门。以此来命名,与岱庙是天子之庙有关,同时与岱庙内供奉的神是“帝”的身份相适应。,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门内巨匾高悬,李铎书“炳灵门”。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唐槐院,唐槐院位于岱庙西,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原有延禧殿,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

7、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唐槐院,配天门,配天门位于岱庙中轴线上,为岱庙正阳门之后的第二道门,大门上悬挂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配天门”匾额,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也取意于古之所谓的“名岳配天”。,仁安门,仁安门位于配天门以北,为岱庙中轴线上的第三道门,为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仁安,取自论语里仁中的“仁者安仁”之意,就是说:以仁义治理天下,天下则安。融合配天之说,有泰山作镇,以仁德施人,那么天下则会大安。现门中间横匾上的“天下归仁”四个字,是唐李隆基所写“纪泰山铭”摩崖石碑上的字,苍劲有 力、气势非凡。,东华门东御座,东御座位于岱庙东华门内,是岱庙内保存最

8、为完整的一个清代院落。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配殿、环廊等组 成。东御座,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住憩之所。清康熙间增置三茅殿,内祀三茅真人,三茅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传为汉景帝时咸阳人,在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境内)得道成仙后,太上老君授大茅君盈为“司命真君”,中茅君固为“定篆真君”,小茅君衷为“保生真君”。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拓建,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宫,移祀三茅于延禧殿,因其坐落东华门附近,又称“东御座”,成为清代皇帝祭祀泰山的御用之所。,“阁老池”,皇帝举行大典参拜泰山神时,群臣就恭候在这里。池内及周围9块姿态怪异的太湖石各俱特色,仔细观赏耐人寻味,甬

9、道中间有一玲珑石卓然而立,名为“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独立阶下,名为“孤忠柏”,民间传说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怀疑太子与大臣石忠谋反,便将太子杀害,石忠自杀,石忠死后冤魂不散来到东岳大帝前告武则天灭子之状,从而化为孤柏。据说,游人蒙住双眼绕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去摸对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气很大的人。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传说固不可信,但却显示了泰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达,那些编写传说的民间才子,把人间的善与恶巧妙地融汇在柏树的形象中,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慨。,天 贶 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为东岳大帝的神宫。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

10、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天贶殿,后寝宫,由天贶殿后门出来,第四进院落里的宫殿叫后寝宫。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因将泰山神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便为之杜撰了一位“淑明后”,并为她修建了寝宫。后寝宫院内有年代久远的银杏和古槐,树荫遮蔽了大半个庭院。,铜亭铁塔,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铜亭又名“金 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亭为铜质,施以鎏

11、金,亭长4.4米,宽3.4米,内祀元君铜像。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造型质朴雄伟,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铜亭,又名“金阙”,位于庙内东 北隅的台基上。亭系铜铸件,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明万历年间始建于岱顶碧霞祠内,称金殿。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庙,为我国几座著名铜亭(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昆明金 殿)之一。,厚 载 门,岱庙北有一门,名曰厚载门,明称后宰门,也称鲁瞻门,为岱庙的后门。厚载门于1984年仿宋代形制重建。“厚载”代表地。厚载取自 易-坤所说的“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或取“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即大地能载九皇之德。,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