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96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 目 录一、试点城市基本情况11机动车发展情况12城市大气环境状况13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2二、试点工作总体目标31总体思路32推进原则33工作目标(2009年-2012年)3三、组织保障措施41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及职责42日常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6四、试点工作计划71车辆规模、用途和车型72节点工作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半年为节点)8五、配套措施91政策措施92资金保障93车辆售后服务保障104示范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105科普宣传措施11六、试点工作效果分析111积累促进新产业发展经验112创造清洁和谐的城市环境123促进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2、12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促进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精神,特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一、试点城市基本情况1机动车发展情况 近年来重庆机动车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幅超过10%。截止09年3月20日,全市汽车保有量为:1670955辆,其中:汽车803266辆,摩托车864032辆,农用运输车790辆,拖拉机304辆,挂车2306辆。在公务用车及公共交通方面:公务用车12

3、545辆,出租车保有量8043辆,公交车保有量6421辆。2城市大气环境状况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厂矿企业的搬迁及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应用,重庆空气质量逐年好转。2005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二级优良天数为266天,2006年增长到287天,2007年增长到289天,到2008年,满足二级优良指数的天数达到了297天,占全年天数的81.1%,比2005年多了31天,上升8.2个百分点。2008年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63mg/m3、0.043mg/ m3和0.106mg/ m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达标,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超标0.05倍和0.06倍。

4、与2005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1.7%、13.7%和10.4%。主城区降尘量为6.61吨/平方千米月,超过参考标准0.76倍,比2005年下降21.0%。2008年空气质量日报统计表明:主城区日空气质量属于级(优)、级(良)和级(轻污染)的天数分别为46天、251天和69天,分别占12.5%、68.6%和18.9,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比例分别为94.7%和5.3%。与2005年相比,属于级(优)、级(良)的天数分别增加了3.7%和4.3%,二氧化硫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下降了0.7个百分点。郊区县城镇空气质量自2005年也持续好转,空气中二氧

5、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6mg/ m3、0.023mg/ m3和0.079mg/ 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尘量为5.50吨/平方千米月,超过参考标准0.47倍。与2005年相比,2008年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降尘量分别下降23.4%、8.0%、44.8%和14.3%。3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1)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应用已走在全国前列,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5万多辆,98%以上的公

6、交车、95%以上的出租车均使用天然气汽车,全市共建有加气站73座。重庆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基础,是国内燃气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其产值持续增长,2006年为18亿元,2007年达20亿元,2008年突破30亿元。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公司、重庆恒通、重庆气体压缩机厂、重庆益峰高压容器有限公司、重庆四联集团和巨创加气机公司等一大批有实力的天然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具备了大规模生产天然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能力,已经成为全国生产天然气汽车最多的地区。重庆产的加气机、压缩机、气瓶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 60%和40%。2)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方面“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7、重庆市在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十一五”重庆市节能与环保汽车科技重大专项等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目前,长安公司在核心技术层面上已解决了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动力总成控制技术、电驱动控制技术及动力电池控制技术等难题,实现了系统集成、仿真测试、诊断开发、安全控制策略等7大关键基础技术的突破,获得混动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2008年长安杰勋混合动力汽车成功下线,并提供22辆作为奥运示范运行服务用车,10辆作为09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服务用车。目前,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正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油电中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匹配到其他车型上,除

8、油电中度混合技术外,还正在研发气电混合、弱混、强混和纯电动等系列新能源汽车,并且规划了谱系齐全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计划。重庆恒通于2008年初联合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伊顿混合系统技术,投资300多万,研发出了12米气电、油电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经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气电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城市公交工况)22.9%,油电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城市公交工况)20.8%。目前已开发出三款样车,获得重庆公交公司定单50辆。另外,重庆力帆集团与重庆渝安集团在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重庆力帆集团正着手于中度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并已取得一定进展,渝安集团生产的纯电动微型客车已小

9、批量投放于公园、景区等市场。二、试点工作总体目标1总体思路以国家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为契机,以机制创新为手段,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多种资本介入推广运行的新模式,调动骨干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业政策和推进模式的研究,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开展示范推广,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2推进原则1)市场牵引、政府引导原则。把握市场发展的需求,突出政府在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中的引导作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公务车采购目录。2)产业引导、企业参与原则。充分调动骨干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吸纳风险资本成立重庆新能源汽车

10、有限公司,按市场化模式推动示范运行工作。3)自主品牌、以我为主原则。着眼于发展地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力争以示范运行带动产业发展。示范运行以自主品牌为主,其主要总成尽量在国内采购。4)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的推进思路,采取先小范围试用再大范围推广,先一种技术示范再多种技术推广,先一个领域运行再多领域推广的循序渐进实施策略。3工作目标(2009年-2012年)通过示范推广运行,建立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运行组织协调机构与推进体系;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0年底前,示范运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000辆以上,到2012年底前力争生产销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400

11、0辆,其中重庆示范运行6000辆;开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两款;建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完成推广模式、政策支持和技术经济分析等研究,组建示范运行车队开展示范运行信息收集。通过示范运行,把重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纳入整体规划工作中,分两个阶段达到如下目标。第一阶段:2008年-2010年底(“3721”工程)“3”:在公务、团购方面新增、换购油电中混300辆;“7”:推广运行气电弱混出租车700辆;“2”:示范运行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线路2条,推广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50辆; “1”:组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第二阶段:2011-2012年底l 生产混合动力轿车13000辆,混

12、合动力轿车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0辆;l 生产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200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辆;l 生产纯电动汽车7000辆,纯电动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辆;l 示范运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000辆;l 建成快速充电站30个;l 开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两款。三、组织保障措施1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及职责市政府牵头组织推进,已成立以分管副市长童小平挂帅的重庆市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示范运行的组织推进,协调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解决示范运行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由市科委、市发改委等十部委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科委。组长:分管副市长 市交委市发改委市经委副组长:

13、分管秘书长、市科委主任 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运管局市公安局出管办图1 重庆市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为加快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部委的业务工作范围进行职责分工,以落实第一阶段相关推进任务。 1)市科委l 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协助领导小组协调相关推进事宜;l 牵头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作计划及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实施方案;l 开展示范运行推进机制与体制研究;l 负责组织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工作。 2)市发改委l 协助开展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l 协助制定节能与新能源

14、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及示范推广鼓励政策。 3)市经委l 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l 牵头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及示范推广鼓励政策;l 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l 负责指导快速充电站的建设。 4)市财政局l 牵头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税收及路桥费补贴方案并组织实施;l 2010年6月前落实市级配套财政资金。 5)市交委l 牵头起草出台出租车及公交车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l 协助落实出租车及公交车的示范运行。 6)市国资委 牵头确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示范车队和营运单位。 7)市环保局l 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

15、,参与示范运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l 负责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环保优惠政策。 8)市机关事务管理局l 牵头出台公务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l 负责在2010年前落实300辆节能与新能源公务车投放运行。 9)市运管局l 牵头落实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具体车型,制定投放计划,确定示范线路;l 负责在2010年前落实700辆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投入示范运行;l 协助收集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运行信息。 10)市公安局出管办l 负责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的日常监管;l 负责协调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的车辆注册等相关行业准入的服务工作。 11)长安汽车公司l 协助起草出台公务车、出

16、租车、公交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协助落实示范公务车和出租车;l 协助办公室完成日常事务工作;l 完成产品公告申报、按需进行生产制造;l 搭建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及运行信息收集,负责使用信息收集;l 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售后服务及运行保障。 12)恒通客车公司l 协助落实示范公交车;l 牵头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的研发、测试;l 完成产品公告申报、按需进行生产制造;l 恒通混合动力客车的售后服务及运行保障。 13)中汽院l 协助开展示范运行相关政策研究;l 参与混动汽车匹配、测试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过程中的技术支撑。2日常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委,市科委为该项工作配备三位

17、专职工作人员,挂靠市科委高新处。另成立了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示范推广的产业及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建议。四、试点工作计划1车辆规模、用途和车型车辆规模:计划第一阶段至2010年底示范推广1000辆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第二阶段2012年示范推广运行新能源汽车车辆6000辆,生产销售突破24000辆,进一步推广油电、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推广试点。车辆用途: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第十条明确提出“示范运行优先在城市公交、公务、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实施”,按此精神重庆市拟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投放:一是公交车的新增和更新;二是出租车新增和更新;三是

18、公务车新增和更新。另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市政府的积极推进,探索政府补贴私人及集体购买模式,力争在单位用车及集团用车上取得突破。车辆选型: 第一阶段以示范运行带动产业发展,示范车型选择上借鉴上海、武汉等地的经验,拟以地产车为主,约750辆。另拿出25%的出租车及公务车在全国招标,合计250辆。出租车主要目标车型为长安汽车公司生产的志翔双燃料气电弱混(节气率510),该车售价不高于现正在运行的天语出租车,且更节油和宽敞,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公务车主要目标车型为长安公司生产的杰勋油电混合动力轿车(节油率20以上)和志翔油电混合动力轿车(节油率20以上);公交车主要目标车型为恒通客车公司生产的气电混合动力

19、客车(城市公交工况下节气率20%);私人购买车型在长安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车型中自行选择。第二阶段以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原则,陆续推出新型的油电混合动力轿车、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车,并坚持开放的原则,拿出25%以上车辆(公交车和公务用车)进行非本地产车辆的国内公开招标,计划两年内推广应用6000辆,其中公交车1200辆,出租车1500辆,公务车500辆,私家车及其它2800辆。在第一阶段示范推广基础上再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研发推广电动汽车研发成果,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力争生产达到24050辆。主要新推车型有:长安汽车公司生产的B201中混、CD101新型混动车、CV5纯电动;

20、力帆汽车公司生产的320纯电动、320混合动力;恒通客车生产的CQZ6106混合动力大巴。2节点工作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半年为节点)2008年7月-12月工作计划:示范推广模式制定;气电混合机车匹配;排放研究;油电混合动力轿车研发。任务和考核指标:成立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组织协调机构与推进体系;召开启动仪式;推出示范运行车辆10辆。2009年1月-6月工作计划: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和规章制度研究;气电混合动力示范运行轿车相关测试。任务和考核指标: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起草完成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政策报告。2009年

21、7月-12月工作计划:示范推广模式、运行的技术经济分析;气电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研究;生产检测线保障,大规模生产一致性控制及评价技术研究。生产混合动力汽车140辆、纯电动样车1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00辆。任务和考核指标:推出示范运行车辆140辆。组建第1个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车队。另按需投放20辆混动公交车。2010年1月-6月工作计划:建立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任务和考核指标:完成示范运行车辆200辆。组建第2个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车队。2010年7月-12月工作计划: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规划研究;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研发;示范推广模式、运行的技术经

22、济分析、运行试验考核。组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生产混合动力汽车750辆、纯电动22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500辆。任务和考核指标:政策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等研究报告;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规划;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广示范运行公务、出租车车辆650辆;另按需投放30辆混动公交车。2011年1月-6月工作计划:启动二阶段推广计划,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建设。中混平台汽车研发、纯电动汽车研发。2011年7月-12月工作计划:阶段评价示范推广效果、总结推广模式、优化提升整车性能。生产混合动力轿车3000辆、气电混合公交车600辆、纯电动汽车1500辆。2011年1月-12月任务:推广示

23、范运行公务200辆、出租车700辆;公交车500辆、私家车及其它1200辆。2012年1月-6月工作计划:划定1个电动汽车示范区,建立充电站;培育旅游景点的纯电动轿车市场。2012年7月-12月工作计划:评价整个示范推广效果及总结试点推广模式;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生产混合动力轿车10200辆、气电混合公交车800辆、纯电动汽车6000辆。2012年1月-12月任务:建成快速充电站30个;开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两款。推广示范运行公务300辆、出租车800辆;公交车700辆、私家车及其它1600辆。五、配套措施1政策措施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在政策上

24、给予支持,强调“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对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同时要求“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定规划,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上述精神我市拟在以下几方面制定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政策措施:1)研究出台鼓励公务用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要求公务用车优先采用节能与新能

25、源汽车,对在试点运行期间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务车的单位优先下达购车指标,并给予一定的税费补贴。2)研究出台鼓励出租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在试点运行期间采购的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给予三年路桥费减免政策。3)研究出台鼓励私人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对试点运行期间私人采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参照国家对公务用车补贴标准给予相应的购车补贴。4)研究出台鼓励公交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对试点运行期间采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定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2资金保障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号)要求中央财政重点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地方

26、财政及企业重点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给予补助。按照通知要求,我市拟整合市级部门及核心企业的力量,落实试点资金,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1)第一阶段资金总计投入51350万元;2)第二阶段资金总计投入59700万元,具体见下表:20092012年研发示范投入测算表单位:万元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政府投入1000100050001000017000企业投入1365033500224001550081050基础设施建设2200280040009000总计146503670030200295001110503车辆售后服务保障1)长安公司在2008年已指定重庆安福汽车4S店

27、作为长安混合动力汽车专业维修服务提供商的基础上,2009年将完成混合动力专用维修备件储备、组建混合动力维修技术支持小组提供服务,并逐步在重庆主城区建成2-4家提供维修长安混合动力汽车售后服务的4S店,定期提供车辆免费检测服务。到2012年,为保障售后服务工作的更及时、更周到、更快捷,长安将在重庆市建成6-10家提供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服务的站点,并定期提供免费车辆检测等相关服务活动。2)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是重庆公交集团下属企业,重庆公交集团下属一个维修公司,四个维修厂。恒通新能源客车售后服务将交由恒通公司和公交集团维修厂共同负责,专人跟踪车辆运行情况,采集数据,及时处理,保证混合动力城市客

28、车正常运行。4示范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1)长安公司针对投入的示范运行车辆,定制一套基于集中模式的混动汽车运行服务专用软件。一方面通过销售、服务点采集用户基础信息。通过车辆维修、保养点,采集维修、保养信息,对其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挖掘与分析,为发现示范运行车辆的共性技术问题、示范运行状态管控,潜在问题预防和用户群扩展奠定数据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选取示范运行车辆总数的10%为样本量,在车上安装行车数据记录仪,对车辆公里数、油耗、故障等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定期采集,通过有效手段发送到服务器。2)恒通公司在示范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面上建立对示范运行车辆技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分析平台,为

29、50%示范运行车辆安装统一的行车数据记录仪,定期对示范运营中车辆和基础设施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实现对车辆总体技术状态的有效监控;在点上,将选择部分重点特约维修服务中心,对示范运营车辆进行重点的有选择性的课题调研和跟踪。5科普宣传措施充分利用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重要意义的宣传。编制宣传手册,普及交通节能减排方面的基本知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营造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城市的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提升用户接受度,为大规模推广作好准备。六、试点工作效果分析1积累促进新产业发展经验通过试点探索政府主导推进节

30、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新机制,为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产业的培育积累经验。汽车工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世界许多国家政府对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一是实施大规模的“政府企业合作伙伴”项目,如美国的FreedomCAR计划、清洁城市计划、欧洲的CUTE项目、日本JHFC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项目等。二是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节能环保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例如美国在新的能源法案中对节能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对混合动力汽车减免最高3000美元的所得税;日本政府对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用户给予2000美元的补贴;韩国政府从2006年开

31、始斥资144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用于刺激国内市场对节能混合动力车的需求,为每辆混合动力车购买者提供2800万韩元的补贴等。我国由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根据其成本增加量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个政策实施将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良好的社会认知氛围是迅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保证,示范试点就是为了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提高社会认知,促成市场的形成,在试点中要探索提高社会认知的方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是探索国家与地方政府联动共同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的

32、有效手段,如何在国家的引导下调动地方资源开展示范推广工作是本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2创造清洁和谐的城市环境通过试点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排放,有利于创造空气清洁、城市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交通能源消耗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所消耗的大量能源,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汽车的尾气污染是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007年全球汽车保有量9.2亿辆。据德国一家汽车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全球汽车(包括个人用车和商用车)保有量最迟到2010年就将突破10亿辆,到201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增至11.2亿辆左右,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是亚洲和东欧,随着

33、车辆的不断增多,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同时可以降低和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试点运行,拟在2012年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4000辆,按照气电出租每辆车节能平均节油5%、油电公务车每辆车平均节油20%、气电公交车每辆车平均节气20%计算,根据初步测算,推广应用后每年约节约燃油2.1万吨,节约天然气1752万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4万吨。重庆作为主要试点城市,将推广7000辆,每年可为重庆节油0.7万吨,节约天然气约600万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7万吨,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34、,重庆的空气质量将会更加好转。同时,还将降低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直接有害物质的排放。3促进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通过试点研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理布局,为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形成奠定基础。重庆市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着力打造。2008年重庆汽车业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销量均突破百万大关,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取得全国汽车“第四城”的位次。但重庆市目前的汽车产业还存在着“微、散、低”等特点,体现在以微车为主,单位车辆的产值、利润低;汽车品种散,包括客、货、轿、特种改装车等各种汽车类型,但优势品种不突出;产品品位较低,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轿车较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顺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既是我市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最好切入点,也是实现重庆汽车产业升级换代的理想选择。通过试点研究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构架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促成产业聚集效应的形成。到2012年通过研发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形成年产20000辆的生产能力,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形成年产1000辆的生产能力,纯电动车形成年产10000辆的生产能力。推广应用24000辆,实现直接产值近35亿元。另外,通过试点培育一批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