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设计调研.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998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OFT设计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LOFT设计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LOFT设计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LOFT设计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LOFT设计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OFT设计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OFT设计调研.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LOFT设计调研 艺术设计101班 李冰自从1973年,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正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旧厂房改造成的文化艺术特区苏荷(South of Houston Street)。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的社区成为一种新城市商业模式的代表。苏荷区已经成为纽约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区之一,经济效益也急剧飙升。苏荷区的开发和保护,是世界城市改造浪潮中的成功范例之一。LOFT空间原意为满足商业而非居住功能的楼房,后逐渐演绎为由仓库或厂房改建、集工作、生活为一体的大空间。LOFT最初多为满足工业功能而建造,如今这个专业术语通常指一个改造过的开放性空间它由非居住功能转化而来是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的大

2、空间建筑物。 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但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同时,很多建筑大师也赋予了LOFT极高的“艺术观念性”和“建筑的解构性”。“艺术观念性”主要是指广义上的艺术行为、艺术作品中的具有审美特征的观念性因素,它既包括传统的架上绘画领域的审美精神特质,同时也应包括现代艺术领域中更为广阔的艺术形式语言及艺术思维观念,它既是一种有形的作品形态的形式因素,同时又是一种精神性的观念存在。“建筑的解构性”则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领域中,对于“结构”一种重 新解读,是对“结构”的延伸和批判,这如同解构主义者米勒所谓的“解构”一样。这种延伸与批判活动

3、就是要把统一的东西重新变成要加以批判、变革的东西,将原本的空间、结构加以打破、重组,试图建立起新的视觉与心理空间与结构。某些住宅项目就是符合这种建筑的解构性而也称为“LOFT ”。要素: Loft的定义要素主要包括: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流动性,户型内无障碍;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开放性,户型间全方位组合;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LOFT的空间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梦想中的生活,丝毫不会被已有的机构或构件所制约。人们可以让空间完全开,也可以对其分割,从而使它蕴涵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从此,粗糙的柱壁,

4、灰暗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钢结构已经脱离了旧仓库的代名词,一间间其貌不扬的旧式厂房里,一股新的气息正在涌动,这就是LOFT生活。 居住方式:LOFT象征先锋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它对花园洋房这样的传统居住观念提出了挑战,对现代城市有关工作、居住分区的概念提出挑战,工作和居住不必分离,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大空间中,厂房和住宅之间出现了部分重叠。LOFT生活方式使居者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仍然能感受到身处郊野时那样不羁的自由。经典LOFT:SOHO区)全是上了年头的老建筑,而且建筑风格几乎是一个样子:大方块状的几何体、红砖外墙、老式防火梯、又黑又旧的水塔这里以前是囤积纺织品的仓库区,所以这些建筑根本不

5、是为了审美而设计的,它唯一给人的感受就是高大、宽敞、结实。(贫穷的艺术家)通常的做法是:把建筑里大开间或者挑空的部分设计成工作的区域,然后在空间中的某一局部搭建出阁楼用以居住,这就是LOFT的雏形。家具也许是捡来的,所以得用花布遮住破损的地方,花布是隔壁作坊自制的,所以看上去很独特;房间中的墙壁很厚很结实,而且面积太大了,钉一些阁板就可以放东西;将所有的墙壁用水泥抹平实在是没必要,粉刷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建筑设计之初,根本就不考虑采光的问题,而且即使有巨大的窗户,窗外也没有风景可言,所以墙壁被涂上灿烂的颜色,巨大夸张明亮的工业照明设备经过改造被继续使用。为了生活,艺术家们把这些建筑的一层临街的

6、房间改造成商店,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装修如此巨大的房间,于是这种工业建筑本身的特征被充分地裸露在外面,与橱窗和商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反差,这种视觉矛盾产生了令人好奇的效果。” 国内“LOFT”经典案例:北京:“798艺术公社”成为中国现代LOFT文化的典范位置:北京东四环。大山子环岛往北,酒仙桥路四号。 项目定位:北京后现代先锋艺术的创作和文化展示基地,北京重要的现代文化旅游景点。项目功能:艺术和文化作品展示交流、商业推广为主;兼文化业者居住、工作、生活和社交;项目内有部分对内和对外来游客、市民服务的餐饮、咖啡和酒吧等。项目发展过程:2002年2月,一个美国人租下了这里120平

7、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格局,很快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艺术家,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这里,开始了集体的LOFT生活方式,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化色彩的LOFT艺术新区。这里聚居了一大批的艺术家群体。各种艺术的、伪艺术的、商业的、非商业的文化形态在这里汇聚,画廊、酒吧、咖啡厅、书店、俱乐部、艺术家工作室、广告设计公司、家居展厅以及中西餐厅目前,798聚集着一大批当代艺术名流。有德、法、英、日、意等国外艺术家。已有150多家艺术机构租用了这里大约2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有人认为,这

8、里比学校更能感触到当代艺术思潮的脉搏。 上海的都市LOFT案例:田子坊 位置:上海泰康路210弄,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入驻企业数:100余户视觉艺术、工艺美术和室内设计公司。项目发展过程:田子坊原是上世纪 50 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五家工厂组成。 90 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逐年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 2000年5月,在市经委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开发旧厂房 2 万余平方米,吸引来自 18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家企业,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如今,田子坊被外界称为“上海的苏荷”。

9、上海的都市LOFT案例:8号桥位置:上海建国中路8号,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入驻企业数:40余户建筑设计、设计咨询和影业制作公司。项目定位:由旧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8号桥,不但因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更因其汇集了与创意相关的各行各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时尚聚集地。8号桥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2000多平方米,其中80%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经过改造,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被保留了下来,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成为上海最成功的“创意时尚办公中心”。上海的都市LOFT案例:创意仓库 位置:上海光复路

10、181号建筑面积:0000余平方米。入驻企业数:0余户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公司。项目发展过程:“创意仓库” 解放前曾是四家银行的仓库。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 1999年前留美回国的建筑设计师刘继东,把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开设在这里,并最终把它改造成“创意仓库”。如今的四行仓库,依然外表沧桑,历史厚重,但推开黑色大铁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12000平方米的仓库里,现已进驻了十几家创意设计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有境外背景的创意工作室,成为了上海最成功的“私家创意办公空间”。由以上这些国内成功LOFT案例可以总结出,城市废弃工业厂房适合改造成LOFT的条件: 高大而开敞的空间 空间内部可以改造成多层的复式结构 建筑拥有大量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 外部开阔、建筑具有一定通透性,适合展示 建筑内外有浓重的旧工业时代历史痕迹 出行交通便捷 最好邻近艺术院校和文化演艺聚集场所。生活中的LOFT: 选择LOFT的人一定很浪漫,挑高的空间搭配漂亮的落地窗和小露台,看不见繁华的街景,却可以坐拥最纯净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