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部分 规划概述1第二部分 市域发展规划2第1 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2第2 章 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3第3 章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5第4 章 城镇体系布局规划5第5 章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8第6 章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1第7章 市域社会事业规划13第8 章 市域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14第9 章 市域旅游休闲体系规划15第10 章 市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17第11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18第三部分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第1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20第2章 空间管制20第3章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21第4章 居住用地规划与住房发展政策25第5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6第6章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28第7章 城市绿地系
2、统规划29第8章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31第9章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32第10章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38第11章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38第12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39第13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39第14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41附图:1、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2、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3、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4、 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图5、 市域用地协调规划图6、 市域绿道规划图7、 空间管制规划图8、 功能分区规划图9、 土地利用规划图10、道路结构分析图11、公园布局规划图附件:附件一:增城市中心城区绿线管理规定附件二:增城市建筑物退让管理规定 第一部分 规划概述1.1规划层次本次总体规划层次
3、包括市域发展规划、规划区(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两个层次,具体为:(1)市域发展规划市域城乡总体规划覆盖的范围为增城市域1616.47平方公里水陆域总面积。2008年市域总人口82.66万人。市域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发展目标与策略、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人口规模与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市域综合发展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等内容。(2)规划区(中心城区)总体规划本次规划区(中心城区)包括整个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以及石滩镇郑田村、塘头村、塘口村、麻车村等村的部分范围,其中荔城街149.71平方公里,增江街69.95平方公里,朱村街94.3平方公里,
4、总面积331.32平方公里。规划区(中心城区)内2008年户籍人口为22.90万人。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空间管制、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居住用地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卫生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内容。1.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8-2020年。1.3规划实施保障在规划实施保障上,为建立并严格执行城乡绿线管理制度,保护、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增城市中心城区绿线管理规定(附件一);为规范沿城
5、市道路、公路、江河河涌、湖泊水库、电力线、轨道、用地界线建筑物退让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制定了增城市建筑物退让规划管理规定(附件二)。建筑物退缩和绿地规划建设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建筑物退让规划管理和绿线管理是我市建设宜居城乡和实施公园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两个管理规定是增城市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建设项目实施的规范性依据。第二部分 市域发展规划第1 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1.1发展目标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建设富裕、安康、文明、和谐、美丽新增城;创造科学发展示范市。1.2发展定位(1)定位一: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2)定位二: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3)定位三: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
6、(4)定位四: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5)定位五: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6)定位六: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1.3发展战略通过加快“两城两区”规划建设,形成主体功能区核心区;建设农民美好家园,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型城市等发展策略,实现增城市发展目标与定位:(1)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2)构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n 南部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n 中部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n 北部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工业发展的生态产业区。(3)实施公园化战略实施公园化战略,变发展“重物轻人”为“见物见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乡,让
7、增城处处像公园。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乡”,用公园化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让市民工作在公园、生活在花园。抓好重点,凸出亮点和体现特色,重点整治“三边”(路边、村边、水边),保护“四原”(原生态、原居民、原产权、原民俗),实现“五变”(果园变公园、家园变公园、校园变公园、田园变公园、工业园变公园)。建设南香山森林公园、蕉石岭森林公园,大封门森林公园、基岗百果园等一批山水文化、林果文化公园,形成“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4)组团整合,中心带动“两城两区”n 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城。中部以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新城区为重点,以增江河为主轴,以荔湖为核心,大力发展科教研发、文化创意、主题公园
8、、国际会议和运动休闲产业,建设广州最美丽的城市副中心。n 创建广州东部国际商务城。南部以新塘城区为重点,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国际商务城,集中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服务外包、金融、信息、会展和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培育成珠三角现代服务业重要基地,打造广州、东莞半小时生活圈。n 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园区规划和功能布局,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型、生态化、链接粤港澳的示范性园区。n 创建生态产业示范区。北部1000平方公里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会议休闲和都市农业等生态产业,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生态产业链。(5)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型城市第2 章 社会经济与产业
9、发展2.1经济发展目标基于对2000-2008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分析,结合增城市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增城市未来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以下基本判断:2010-2020年,增城市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调整产业结构,2015年GDP达到1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300元/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2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6670元/人。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为4.555.540,2020年实现产业结构35245。2.2发展策略2.2.1产业发展策略(1)主动对接,错位联动:主动与东莞、萝岗等产业高地对接,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物流、商贸和房地产等
10、第三产业。并与从化、黄埔等地区错位发展,实现行业联动、共赢。(2)强南活中优北:继续强化南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圈的高科技、精密装备、机械装备的产业特色;培植中部文化艺术产业、教育科研产业、会议休闲产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山水文化音乐城”、广州东部最美丽的卫星城之一;改造优化北部山区现有工业,继续立足特色发展现代农业,结合生态旅游项目,带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3)强二优三促一:强化具备优势的第二产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特色都市农业。2.2.2主导产业的选择通过对增城产业的区位商分析和行业比重分析以及对未来增城的产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增城市2010-2020年的主导产业包括汽车
11、、摩托车、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以及传统的牛仔休闲服装业。2.3产业发展规划2.3.1第一产业在立足特色的基础上,坚持基地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形成南、中、北三个农业经济区。南部都市农业经济区以发展优质稻、蔬菜、水产、荔枝为主。中部都市农业经济区,以发展优质稻、荔枝、蔬菜、花卉、养殖业为主。北部生态农业经济区以速生丰产林、优质稻、毛竹和饲养业为主。2.3.2第二产业规划建设成为广州市东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以建设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为重点,把汽车产业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3.3第三产业增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依托南部和珠三
12、角地区已经形成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圈,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和打造珠三角集工业设计、研发、展示、交易、采购、物流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散地。以文化和生态为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3 章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1)增城市户籍人口预测规划预测常住人口等于预测户籍人口加预测暂住人口,结果见表3-1。表3-1:增城市常住人口预测结果表(单位:万人)增城市2015年2020年户籍人口95106暂住人口3550常住人口130156(2)增城市城镇化水平预测考虑到未来10年是增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水平应有较大的增长,结合相关规划指引,本规划预测2020年增城市的
13、城镇化水平达到82.5左右。第4 章 城镇体系布局规划4.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和策略4.1.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建设“新穗东、新增城”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发展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就业、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强化中心城区和新塘两个核心城镇的职能,以“两城三中心”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4.1.2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交通引导,轴向发展(2)功能分区,三圈互动(3)
14、组团布局,生态隔离4.2城镇体系规划4.2.1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规划城镇规模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1个,一般城镇3个。表4-1:增城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级别城镇城镇中心区人口规模(万人)大城市中心城区56新塘50中等城市石滩20-25小城市中新10-15一般城镇小楼、正果、派潭2-54.2.2职能结构规划根据城镇经济区划与城镇体系整体建构和分析,城镇职能分为四个等级,即中心城市、核心城镇、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表4-2:增城市域城镇分级职能发展方向表职能等级城镇名称发展方向中心城市荔城街建设综合性服务中心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增江街发展高新技术
15、、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朱村街发展房地产业、汽配、“优质高效”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相关行业核心城镇新塘镇加工制造(汽车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中心城镇石滩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现代化制造业,积极接受来自东莞、惠州的产业转移,争取发展电子工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中新镇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房地产业派潭镇发展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一般城镇正果镇发展以“三高”农业为基础的生态产业群,发展生态旅游业、会议休闲产业、现代都市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并适度发展教育产业、房地产业小楼镇4.2.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根据南中北的资源禀赋差异,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
16、区,以“两城三中心”带动全市协调发展。第5 章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5.1骨架路网规划(1)国道n G107线(北京深圳)增城路段,东西走向,贯通新塘南部,新塘镇城区段改道至广深铁路的环城路,全段长约35公里,道路红线宽度60米。n G324线(福州昆明)增城路段,东西走向,贯通增城部,中途穿过中心城区,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0米。(2)高、快速路n 广(州)深(圳)高速公路增城路段,全长5.6公里,南北走向,穿越新塘镇西部地区。n 广(州)惠(州)高速公路增城路段,全长37公里,东西走向,横贯市域中南部。n 广(州)河(源)高速公路增城段,全长约43公里,东西走向,经中新、小楼、正果三镇,在建。n
17、 增(城)从(化)高速公路增城段,全长约43公里,南北走向,经增江街、正果镇、小楼镇、派潭镇,在建。n 北三环高速公路增城段,全长约43公里,南北走向,经石滩镇、荔城街、朱村镇、中新镇。n 在市域西部规划新增南北向新塘至派潭高速公路(新派高速),向北至派潭镇,向南经新塘镇,连接东莞市外环路。n 广园东快速路增城路段,全长21公里,从东向西转南通向东莞市,穿过新塘镇全境。n 荔(城)新(塘)公路,全长30公里,从东北走向西南,是荔城通往新塘的交通大动脉。n 广汕快速路,全长30公里,是荔城通往广州市内环路的交通大动脉,近期按原道路升级快速化,远期往南改道,避免穿越各镇区。(3)省道n S118线
18、(广州四会)增城路段,起点新塘,向北穿越国道G107、G324,终点于福和分水坳同从化市交接,全长37.1公里,规划升级为快速路。n S119线(广州平陵)增城路段,起点新塘,经荔新公路进入荔城,沿原国道G324过增城大桥至教育路口往北行,终点于正果镇铁扇关与龙门县相接,全长63.4公里。n S256线(从化虎门)增城路段起点派潭大迳坳,终点于江龙大桥同东莞市相接,全长50公里。(4)区域性主干道n 规划永宁大道,全长15公里,东接朱石公路,西接广州萝岗永九快速路,经汽车产业基地,连接朱新公路,连接石滩镇。n 规划广惠南辅道,东西向,长13公里,西接萝岗区开创大道,东接沙宁路,为汽车产业基地物
19、流疏解服务。n 规划新塘沿江大道,西接广州港,东经新塘东江大道接广园东路,长8.5公里,为增城市充分利用广州市大港口创造条件。n 规划广园东仙村立交与石滩镇东西大道的连接线,东西向,全长7公里,为石滩镇打通连接新塘镇、广州市和东莞市的新通道,开创促进石滩镇发展的新条件。n 规划朱新大道,北起朱村街,经永宁大道、仙宁路接广园东仙村立交,南北向,长14公里,开辟朱村镇的南部通道,开创新的发展条件,加强朱村与南部汽车产业基地、新塘镇、石滩镇,甚至是广州市、东莞市的联系。n 规划石滩镇南北大道,南北向,长8.8公里,加强与国际旅游度假城之间的联系。n 规划中心城区环城路,长28公里,加强国际旅游度假城
20、、东区高科技工业园、城区北部及西部之间的联系,并屏蔽过境交通流对中心城区内部的影响,近期优先实施东环、南环。5.2轨道交通规划本次规划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和快速轨道交通。(1)铁路规划n 依托现有广深铁路,针对站场过于分散的现状,取消原有的仙村站和沙埔站,集中建设规模较大的新塘站、石滩站。n 规划建设广惠汕高速铁路,在中心城区南部设客运站,接入广州东站,加强增城市区与广州市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并使增城接入全国铁路大动脉,并争取靠近石滩增设货运站;n 依托广深铁路第四线,规划建设广州东站至石滩的市郊列车。(2)客运轨道交通规划n 规划穗莞深城际轨道从市域西南部通过,在新塘设站。争取沿新新公路延伸至
21、中新镇、萝岗区及广州国际机场,并争取在永和、中新设站;n 争取规划广惠城际轨道从中心城区南部通过,往西沿北三环高速接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向东沿广惠高速公路通往惠州,争取在旅游度假城、朱村设站。n 规划广州地铁13号线从西南部进入新塘镇,在新塘设4-5个站点,远期预留向东莞延伸的条件。n 规划广州地铁16号线衔接新塘、石滩及增城市区;n 规划把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13号线、地铁16号线的交汇的新塘站建设为广州东部轨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n 争取把广州市地铁6号线从萝岗区延伸至新塘,与穗莞深城际轨道在永和衔接设站。5.3航运交通规划保留沿东江和增江航道的新塘港、荔城港、石滩港和仙村港等四个港口,并在
22、现有港口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作为陆运交通的有益补充。规划疏港通道加强公路、铁路、港口之间的联运。第6 章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供水设施规划规划重点建设中心城区柯灯山水厂、新塘镇新和水厂、派潭水厂,其余各镇水厂原则上不予大规模扩大,远期在全区供水管网完备后,改变功能为供水加压站或贮水站。原柯灯山水厂、荔城第二水厂、荔城第三水厂规划总生产能力为70万吨/日,向石滩、原中新、原镇龙、原宁西、原福和等周边地区供水约30万吨/日,满足各镇街用水需求。新塘新和水厂、沙埔水厂、沙埔新建水厂、仙村水厂规划生产能力分别为30万吨/日、7万吨/日、30万吨/日、2万吨/日,满足新塘、永和、
23、沙埔、仙村的用水需求。另外,位于新塘的广州大墩水厂供水能力为60万吨/日,规划扩容为80万吨/日,增城可与广州协商,调配大墩水厂部分供水满足本区需要。派潭保留现状水厂,生产能力1万吨/日,并新建水厂,规划生产能力4万吨/日;小楼镇新建功立业水厂,生产能力1.8万吨/日;正果镇对原水厂进行扩容,规划生产能力4.5万吨/日。(2)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规划远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后逐步提高,达到100%。逐步对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截流式合流制改造,新建城区严格按雨污分流制排水进行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采取分区域集中处理的原则,分别在各镇建设以下污水处理厂:n 在中心城区分别设
24、置荔城、朱村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分别是23万吨/日、4.5万吨/日,其中,荔城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现状处理能力为5.0万吨/日。n 在新塘设置新塘、永和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分别是50万吨/日、30万吨/日。n 在石滩镇分别设置石滩、大埔围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分别是20万吨/日、3万吨/日。n 在中新镇设置中新第一、中新第二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分别是3万吨/日、4万吨/日。n 正果镇设置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3万吨/日。n 派潭镇设置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3万吨/日。n 小楼镇由于建设用地规模较小,污水量不多,因此可不设置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采用分散式生态处理。(3
25、)能源供应体系规划规划增城市主干网分为五片,分别是:派潭、正果、小楼片,中心城区片,中新片,石滩片,新塘片。至规划远景,现状500kV 增城站扩容为41500MVA(远期约有四分之一负荷向广州中心城区输送);新增3 座500kV 变电站。规划220kV 电网主要采用闭式双环网结构,在相邻的环网之间设置双回联络线。220kV 变电站、线路的选址、选线规划,将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增城市城市规划落实用地。规划110kV 电网主要采用“3T”结线。110kV 变电站、线路的选址、选线规划,将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增城市城市规划落实用地。新增220kV、110kV 线路可考虑对原有
26、旧线路进行改造,尽量采用同塔四回架设;新增220kV 线路可考虑利用原有110kV 架空线路,将110kV 架空线路走廊改造为220kV线路走廊;位于城镇现状建设密集地区内新增110kV 线路,可考虑采用地下电缆的方式。(4)防洪体系建设规划防洪工程包括水库工程、堤防工程及排涝工程等,各设施间相互影响,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继续完成各项目工程的规划建设工作,结合增城市水利防洪工程规划,完成包括增博大围、附城大围、石滩大围、仙村大围、新塘大围、罗岗围、西山围、横塱围、鹅桂洲围、黄塘围、连塘围在内的50宗堤围的加固达标工作。(5)燃气供应体系规划规划增城从新塘门站和石滩门站引入次高压天然气管道,通过
27、在各镇设置高中压调压站供应管道天然气。近期次高压燃气管道可敷设至新塘镇、中新镇和荔城,远期逐步敷设至正果镇,小楼镇,石滩镇和派潭镇。第7章 市域社会事业规划(1)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立各级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各级城镇,形成分级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覆盖城乡地域,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便利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将增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分为五个等级:一是全市的综合服务中心;二是新塘镇市域次级综合服务中心;三是片区服务中心;四是镇(街道)级服务中心;五是村(社区)级服务中心。(2)信息化保障体系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
28、,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增城”。(3)环境设施体系污水处理设施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性工业原则上进入工业园区,实行集中防治。削减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城市污水厂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75%,2020年不得低于9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尾矿复耕、生物治理,恢复原有环境与植被。对中心城区和其他城区工业冶炼废渣、煤渣进行综合利用,作水泥、烧砖原料,或运去集中作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要求在现状工艺处理的基础上,逐步控制垃圾的填埋污染,并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在资金、技术等条件具备时,重新进行选址,采用先进工艺填埋或焚烧等无害化的方
29、式处理垃圾,全市统一综合治理。第8 章 市域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8.1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各城镇按照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20平方米的原则,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内,市域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5平方公里以内。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发展产业区用地,保障中心城区、新塘镇、石滩镇等重点发展城镇建设用地。8.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1)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保护严格保护坑背莲塘村、瓜岭村两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及时作好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对重点传统街区的建筑体量、造型、色调和老街风貌、人口发展等方面加以控制。
30、(2)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增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增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第9 章 市域旅游休闲体系规划9.1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1)发展思路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以核心景区为重点,充分整合周边的农业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古村落资源、体育休闲资源、广场文化公园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农家美食资源以及各种旅游文化元素。(2)旅游区划在增城市委、市政府实施全区域公园公战略和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推动下,增城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面、线、点协同发展的格局。基于既有格局,结合增城资源禀赋和区域产
31、业布局的实际,增城旅游空间布局布局概括为:两带、三区、五组团。9.2绿道休闲体系规划(1)总体规划目标绿道是指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通过“藤结瓜”的方式,将农村居民点、生态公园(包括田园、果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古迹及古村落等串联起来,有效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承担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发展绿色经济之道等社会经济及生态文化功能。绿道的建设既要满足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又要坚持绿道建设的国际化、艺术化、人性化,注重生态性、经济性和整体性,以绿道建设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深
32、化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幸福市民、快乐游客、致富农民为宗旨,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大绿道网:一是根据全市的旅游路线规划自驾车游绿道(200公里);二是规划从增城市区到白水寨、从鹤之洲到湖心岛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主线,规划建设各景区、生态公园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支线,形成网络(250公里);三是从初溪水利枢纽工程到湖心岛50公里的增江画廊水上绿道。(2)规划原则绿道的建设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根据地形现状因形就势,利用村道、堤围和果园,沿山边、路边、水边委婉穿行,遇树绕路、遇村绕道、遇水搭桥,使绿道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等“四原”保护,不破坏地质地
33、貌,严格保护水源山体和民居建筑。(3)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为:“一轴、二道、四线、多节点”“一轴”:以增江为主轴,以初溪大坝为起点、正果镇黄屋为终点,全长50km,打造增江画廊百花绿道; “二道”:指的是自驾车游绿道,主要以增派公路和增正公路主线,延长结合广汕、荔新、新新和增正等公路沿线为主干道,沿线结合公园等节点,形成自然景观内容丰富的自驾车游路线。“四线”:指的是四条自行车休闲健身道。分别是:1号线:增江西岸自行车道位于增江西岸,沿着南北向的增派公路,起于初溪大坝(初溪发电站),止于北部的白水仙瀑景区(即省级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呈南北向的绿道主线。 2号线:增江东岸自行车道位于增江东岸,
34、沿着增江河道的东岸,起于初溪大坝(初溪发电站),止于正果镇黄何乡村生态公园,呈南北向的绿道主线。 3号线:朱村生态农业基地自行车道4号线:荔湖自行车道(都市型)位于增城市市域中心,是增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荔湖湿地公园的所在地,1万亩的荔湖湿地是其核心的景观资源。规划以突出中部的都市生活情调为特色,构建一条都市生活的绿道。第10 章 市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1)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建立市、街(镇)两级政府的综合性防灾减灾管理和指挥系统。建设由综合通讯情报网络、灾害分析评估模型、应急预案和专业救援等组成的技术支撑系统。将增城防灾减灾综合立法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包括“城市应急管理基本法”、“城市防
35、灾减灾条例”以及各项单项灾种管理法规等在内的危机管理法律系统。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步伐,建设资金要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受地质灾害制约的各个沿东江、增江、城市的环库区、重要交通干线和国家级自然人文景观人口密集区等四个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工程治理和监测预警为主、搬迁避让为辅等措施进行防治。增城市增江街、派潭镇为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增城市派潭镇高滩及灵山片区为地面塌陷、沉降重点防治区。除上述重点防治区外的广大地区,均为一般防治区。对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采取监测预警、搬迁避让为主的非工程治理措施进行防治。第1
36、1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11.1发展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增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农村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11.2村庄发展分类指引村庄规划采取分类指导发展策略,改善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乡村经济,建设宽裕、文明、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不同区位和条件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发展指引。(1)建成区、城市发展区中的村庄。实施城中村改造,集中安排农民居住,鼓励建设公民公寓,土地收益优先安排用于农民新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保障、就业统筹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2)位于城区、镇区周边的村
37、庄。规划建设若干个农民新社区(“邻镇型”中心村或农民经济适用房),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符合建房条件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集中居住,逐步实施北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区和南部中心镇集中居住和工作。(3)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庄。以项目带动、征地拆迁、土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规划,将开发区域内的农民集中安置在一起,形成相对集中的“紧密型”农民新社区(中心村),原行政村的建制和经济关系可保持不变。优先在汽车产业基地(含物流园区)、新城市中心区和风景名胜区高滩片区内实施农村集中搬迁居住社区建设。(4)规划若干个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基础较好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给予重点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
38、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卫星型”中心村,通过道路交通辐射和服务其它行政村。(5)规划保留的行政村。以新增分户人口预测为依据,统一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逐步按规划实施新增住宅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基础、集中居住的农民社区。(6)条件差需要搬迁的村庄。存在自然灾害隐患、不具备居住条件、规模过小且交通不便的村庄,依照村庄布局规划,逐步向中心村、行政村搬迁集中,对暂不具备集中条件的自然村,以环境整治为主。11.3农村发展与生态建设策略(1)以藤结瓜,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以绿道为藤,以藤结瓜方式,让自行车休闲绿道串起沿线村庄,建设了桥头、高坡头等旅游驿站和汇康阁、聚龙庄、金瑞峰等农家旅馆;荔白自驾车游绿道连
39、接起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景点景区,把市民引入乡村、带入农家、致富农民,增城旅游人次连续两年实现翻番。(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农民围绕绿道、服务游客,“生财有道”,开设绿道驿站、农家旅馆、农特产品市场,搞活农村物业,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有效整合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建设绿道,整合农村果园、田塘、林木、村道等资源,为生态休闲旅游做好配套服务发展集体经济。把农村的发展与绿道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绿道建设生态化、人性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效益化的新路;与发展生态文明、提升产业层次、建设宜居城乡紧密结合。以绿道为藤,以藤结瓜,串起沿线的村庄
40、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游,建设“绿上添花”景观带,编织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绿道建设与沿线村庄的改造升级齐头并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不断改善城乡发展环境和居(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绿道建设最大的受益者。11.4保障机制(1)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2)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序发展(3)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 “就业、就读、就医”三个问题(4)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立健全绿道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第三部分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1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1.1城市性质增城中心
41、城区城市性质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穗东文化产业、国际化会议休闲城市。1.2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4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10万人;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56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20万人。(2)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控制在44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控制在58.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内。第2章 空间管制2.1空间管治划分与管治要求以广州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区划要求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细化,满足增城市城
42、市规划区层次上的空间管治划分与管治要求。共划定六类政策地区,分别为区域绿地、经济振兴扶持地区、城镇发展提升地区、区域性交通通道、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和一般性政策地区,实施相对应的政策措施。2.2空间区划方案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提出的要求,根据增城市建设用地分析和城镇发展需求判断,将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类管治空间。禁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特殊生态价值的生态保护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区域、重要的保护绿地、水域、河湖水库及其岸线保护区、增江河沿岸的生态建设区和生态敏感恢复区以及国道、省道两侧划定的不准建设控制区。本次规划划定规划区内禁建区面
43、积为134.05平方公里。限建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者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限建区内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建区重叠的城市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生态补偿措施。限建区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未经原规划批准部门的同意,不得在限建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开发。限建区面积为111.15平方公里。适建区为除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的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在保障生态资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规划区内适宜建设区面积为51.05平方公里。现状已经建成的
44、用地。这类用地可保持原有建设状况,也可因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功能的调整和置换。一些对城市生态影响较严重的已建用地,应及时拆除和调整,已建区面积为35.17平方公里。第3章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3.1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根据增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相对应地提出“中心强化、服务提升”、“产业集聚、差异发展”、“环境诱导、特色提升”策略。3.2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分析根据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条件,朝南、西南向发展是中心城区未来的主要拓展方向。3.3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确定增城中心城区以组团发展为主,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风车型城市空间结构。(1)“一心”:荔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将荔城建成一个商
45、贸服务、文化教育等综合服务中心。增江街和朱村街分别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2)“两轴”:广汕公路及增江增城中心城区主要依托广汕公路以及增江两条发展轴线。广汕公路是增城连接广州市中心的重要联系干道,规划形成沿广汕公路轴向的发展格局。规划另外一条城市发展轴是增江,沿增江布局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商贸服务等职能。(3)“三组团”:荔城、朱村、增江规划中心城区内三个街道办分别形成三个发展组团。(4)“风车”型城区结构中心城区沿着广汕公路发展主轴与增江沿岸两条发展轴伸展,形成“风车”形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原来基础上向多个方向扩展。重点规划建设集科技文化、旅游度假、会议休闲、娱乐运动、创意研发、高
46、尚商住区于一体的滨江主题国际旅游度假城,形成“蓝带、绿环、文轴”的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为科技文化主题旅游区和高尚住宅区两大片区。3.4用地布局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分为9大类进行规划控制。规划各类用地规模、人均用地指标见表3-3-1。(1)居住用地(R)在荔城组团、增江组团、朱村组团分别规划新增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在增江河两岸适当发展高层住宅。规划居住用地2406.3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1.10%,人均居住用地42.97平方米。(2)工业用地(M)规划中心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两片,即城东工业片区(东区高新技术工业区)、朱村组
47、团工业发展区。规划工业用地748.8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79%。(3)仓储用地(W)主要结合工业区布置,分布在临近交通干道、联系方便的地方。规划仓储用地7.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3%。(4)公共设施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重点结合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布置。规划公共设施用地862.8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4.74%。(5)对外交通用地(T)在城区南部规划有城际轻轨,设客运站场。将拟建的广汕快速公路改线向城区南部外移,使对外过境交通从城市外围通行。规划增加城西的增城客运枢纽总站。规划对外交通用地10.5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18%。(6)道路广场用地(S)规划道路广场用地835.8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4.28%。(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