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习思考题2.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9993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习思考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习思考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习思考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复习思考题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利用规划学一、填空例:土地的供给包括_和_。二、名词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各种用途相互竞争利用,当某一用途的土地需求增加,其他用途的土地就会转做该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比例以及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分区: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条件、利用方式、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为土地利用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

2、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是指依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上级规划的要求,按照土地的主导用途和同一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划分土地用途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为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组织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计划,并采取控制、监督等措施保证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检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三、简答1、土地的功能和特性(1)功能:养育功能:即生产功能,提供农畜产品;承载功能:是一切建筑和构筑物的载体;

3、仓储功能:即资源功能,表现在矿产资源;景观功能:形态和类型具有美学价值。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物质的自然性(人类不可创造);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土地的空间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合理利用为前提)。(2)土地的社会特性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土地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综合性(整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1)规划的对象:针对规划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而不是某一类土地或某一局部土地。 (2)规划的内容: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整理、复垦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 (3)规

4、划的目标:强调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4)规划的协调范围:平衡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关系,而不是某一部门内的用地关系。3、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3)省级土地利用任务的落实;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布局的安排;土地利用分区及分区管制规则;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对县级土地利用的调控;重点工程安排;规划实施的责任落实。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3)市级土地利用任务的落实;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具体安排;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城镇村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土

5、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的确定。5、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土地利用用途分区比较(6)前者是高层次的规划,而后者反之;前者划分的是土地利用综合区,而后者划分的是具体的用途区;前者是引导土地利用的大方向,而后者是突出土地用途的管制;前者在空间上是连续的,而后者是连续或不连续的。四、论述1、试述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2)马克思地租理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的形态: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绝对地租:指土地使用者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以地租的名义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级差地租:由于经营较好生产条件土地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级差

6、地租、级差地租,P24)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以外的一种特殊的地租形态。它只存在于少量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土地上。马克思地价理论: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已利用的土地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的购买价格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地价是地租的还原)在规划中的运用:(1)充分考虑土地经济效益,根据级差地租和地价分布规律合理配置各类用地(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通过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来影响土地价格。2、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及其外延,说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

7、的指导意义。(2)本质内涵:一致的理解“发展”+“可持续性”一是对发展的肯定;二是保证生存发展权的代际延伸。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点(外延)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类需要。(不否定经济增长)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平等:强调代际之间、当代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协调土地供求矛盾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2)土地利用规划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处理好保障建设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实现土地利用与环境协调统一。坚持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建设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相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