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032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以温州为例.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 以温州为例 系 部: 园林系 专 业: 园林技术 学 号: 学生姓名: 陈琦琦 指导教师姓名: 刘益曦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二 年 月 日摘 要城市广场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 如何人性化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承担供人们欣赏的职责,更多的是为了在达成一个广场公共空间的场所感、文化感、地域感、以及人性化的目标过程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本人通过仔细阅读和消化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了解城市广场的概念。针对温州部分城市广场现状,采用实地调查法、总结归纳法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温州城市广场中的星河广场、帆影广场、松台广场、世纪广场等广场设计进行的调查,提出温州

2、城市广场设计存在问题,阐明设计要素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从人文观念、技术因素等来提出问题,总结出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对所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实例,作深入研究,并以理论为指导,发展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和优化方案。再结合较为优秀的案例分析,较为具体的展现了城市广场设计中一些基本的设计理念,让人们能对城市广场有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也希望能为人们在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中提供一个良好借鉴。关键词:城市广场 设计 调查 目 录第一章 城市广场的概念与类型11.1 城市广场的概念11.2 城市广场的类型1第二章 当前温州市城市广场的现状22.1 对地方文化体现不够22.2 可塑性不强22.3

3、 乡土植物使用过少32.4 广场内服务设施不够完善3第三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43.1 交通43.2 铺地43.3 绿化53.4 水景63.5 园林小品73.6 空间7总 结9致 谢10参考文献11第一章 城市广场的概念与类型1.1 城市广场的概念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1。城市广场应是展示城市现代形象的标志,城市中一个特有的集会空间。以建筑、道路、山水、

4、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1.2 城市广场的类型 城市广场的功能决定了广场的类型。按广场的主要性质一般可分为:市政广场(位于市中心,行政中心位置,布置在城市主轴线上);纪念广场(广场中心或轴线具有标志性的构筑物);交通广场(组织城市交通流和人流) ;休闲广场(供市民休息、娱乐、交流、游玩等活动的场所);文化广场(要有明确的主题);商业广场(位于商业中心或商业街,没有固定模式)等。第二章 当前温州市城市广场的现状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佯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如温州的松台广场);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如温州世纪广场的

5、拦街福)。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处理草坪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时,把大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从而把这对立的二者巧妙的统一了起来。这既养护草坪的生物机能,又增强草坪的可接触性。在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在不妨碍广场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美观耐用的服务设施,以体现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原则。2.1 对地方文化体现不够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

6、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比如温州海坛广场背靠华盖山,是温州第一个下沉式广场,与华盖山周围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小巷房屋相比,设计成商业化的广场并不合适,没有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此设计应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及地域特征的保护、展示与宣传,应充分利用原有山水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配置植物,突出地形特色。2.2 可塑性不强图 1 帆影广场 国内一些新建的广场喜欢在其中布置大片装饰性草坪、工整的修剪图案,在重视观赏性的同时造成了单调和机械,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人行为的舒适要求。当前,绝大多数的广场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践踏”的标牌,

7、一片融融的绿意却将游人拒于其外,可视却不可达,不免令人索然。像帆影广场虽然很大,视觉空间开敞,但游人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质铺装上活动,游人容纳量集中。一般只有晚间活动丰富,白天的游人就极少。特别在夏天,如此之大的广场只能在帆影遮阳,而帆影下却没有坐凳。致使游人只能在草坪中坐着(图1)。2.3 乡土植物使用过少同时在选择植物树种方面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乡土树种的使用过少。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乡土植物是创造“景观文化”本文化、实现园林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一5。经调查,温州城市绿地中主要的园林植物仅为70余种,其园林植物应用单一,外来种占据一定优势且可能会造成外来生物入侵危害4

8、,最常运用的只有榕树,香樟等,乡土植物种类应用比例不大,许多适应性好,观赏性较好的乡土植物未能得到允许利用。这与温州市丰富的植物资源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无法体现城市广场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和季相景观丰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其绿化缺乏地方特色,从而影响了城市园林的艺术形象。2.4 广场内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图 3 星河广场坐凳图 2 星河广场 来源:本人拍摄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兼有多种功能的生活服务性场所应尽可能满足游人多方面的行为需求,使游人在广场内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务。经过多处城市广场的调查,游客希望广场应多设置美观耐用的固定长凳,一些挡雨设施,还有美观的公共厕所等。如星河广场由于坐等设置的不合理,游人只

9、能坐在花坛旁(图2、图3)。格式问题。2、图片要加以说明第三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3.1 交通图 5 星河广场车辆通行障碍物图 4 松台广场停车位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星河广场上次入口处即摆放了禁止车辆通行的障碍物又设置了停车场(图5),原本空阔的几个入口处都停满了车辆,视野也变得狭窄,虽然地处瓯北码头对面,但游客寥寥无几。而在帆影广场通过合理的设计地下停车库地理位置,很好的组织了广场四周的交通,视野更为开阔。还有地处繁忙信河街的松台广场,通过人性化的

10、管理井然有序(图4),游人络绎不绝。由此可见,城市广场交通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客流量、广场视野、周边环境等其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一般城市广场应分别设两个主入口和次入口与这些道路相接。广场内部主要以两条主要的步行景观大道组织主要的人流,合理的设置停车点,限制机动车辆通行。3.2 铺地 铺地是城市广场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就此对温州各广场的游人进行了问答,大部分游人觉得温州城市广场铺地用的水泥方砖和现在流行的广场砖相对刻板而单调。若在重点地方稍加强调,会对比衬托出城市广场不同的美感。对此也查阅了国外一些资料发现:天然材料的铺地,如砂子、卵石则显得纯朴甜美,富有田野情趣,对人往往更具亲和力。

11、还有混凝土可以创造出许多质感和色彩搭配,是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地材料,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一些重要地段的铺装也都使用混凝土材料,如巴黎艾菲尔铁塔下的广场,铺地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而温州各城市广场的铺地一般采用广场砖、花岗岩作铺面,过于简单(图6)。图 6 世纪广场铺地我认为既然温州广场铺地以简洁为主,何不通过其本身色彩、图案等来完成对整个广场的修饰呢?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和特性,通过一定的结构指明广场的中心及地点位置,以放射的形式或端点形式进行强调。同时,广场铺地要与功能相结合,如通过质感变化,标明盲道的走向,通过图案和色彩的变化,界定空

12、间的范围等。铺地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2。3.3 绿化近年来人们对于城市绿化日益重视。其中城市广场的绿化更是重要,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这就是广场绿化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城市广场设计要素中,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图 9 世纪广场周边绿化带。?图 8 世纪广场周边绿化带图 7 松台广场前花坛 在此次调查中世纪广场前运用彩叶植物的特点(图8),松台广场花坛突出色块种植的景观效果(图7)。即使这样,温州城市广场对绿化还是略显单调,植物种类的过少,乡土植物也仅仅只是运用了榕树,香樟等,对于种植方式也只是单调的孤植或对植。如果在节假日能有盛花花坛、模文花坛(图10)或

13、是立体花坛(图9)等设计,广场将丰富些。图 10 模纹花坛百度图片图 9 立体花坛百度图片绿化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种植,通过植物高矮、疏密、色彩的 合理搭配,以简洁大方明快的植物配置来突出植物的空间和色块的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以棕榈科植物为主,常绿开花乔木相结合,突出亚热带地方风情特色。3.4 水景 广场中的水景有喷泉、跌水、瀑布等形式,而温州尤以喷泉多见。喷泉的形式和功能也在增多,气势也在增大,声光电控制,耗资颇大。在实际水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地理气候条件,在水空间创造中要与周围环境

14、和人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人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尽可能营造一些安全近水空间,特别是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营造出适合不同人群近水活动,包括看水、戏水、听水、闻水等场所和空间。图 11 世纪广场水体 以温州世纪广场为例,此广场设计师在中心景观和主轴线景观上很有创意的,空间布局把握得也很合理,一条治理得清亮的小河从西向东蜿蜒而过(图11),飘带状的水体打破规整的形态感。无形中给这个多少过于严肃的场所引入了柔和的元素。所以水景是城市广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3.5 园林小品小品建筑虽然不是广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一旦成为广场的构成成分,尤其是功能性的小品建筑往往对广场的空间景观有着主导作用。诸

15、如指示牌、栏杆、灯柱、广告等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的小品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或者换句话讲,环境小品设施是广场空间的装饰品和必需品。广场上的垃圾箱、坐凳、广告牌、阅报栏、电话亭随处可见,它们直接影响着城市广场景观的形成和丰富,广场中的小品应与广场整体环境相协调,造型上应该活泼多样,并有街道化特征。如坐凳是广场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 3.6 空间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结合广场规划性质,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的融入广场环境。利用地形的

16、高差和层次营造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每次经过世纪广场时都会疑惑,虽然晚上来此的市民很多,但为何白天人少?再看看市府大道东西横穿市府广场,将广场隔成两个部分,影响广场在南北向视觉上延续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性。此为该广场的先天不足之一。如果仅作为交通枢纽那也罢了,但其原有设计意图应当是希望能将疏散交通和传统广场的功能相结合。白天除了市府的工作人员中午可能会在广场上吃吃中饭,晒晒太阳外,少有人光顾。广场周围建筑功能的单一性决定了这一点。如果能在周边投资修建多种功能混合的建筑,这样就能让不同的时段都会有人

17、光顾广场。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手法有三种。1、向心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会使得广场的围合感及整体性都非常好2、轴线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多用于矩形广场,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肃穆气氛,尤其适合于政治性、集合性广场。 3、特殊式平面布置。在广场平面不规则的情况下,新建筑可以采用寻求以旧建筑在布局上的共性特征为媒介,借助这种“特征”与旧建筑布局“对话”的手法,使广场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秩序,以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3。按要求修改论文的逻辑顺序和图片说明问题。文字还是需要不断的提炼与总结格式要特别注意和修改总 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环境的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城市广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现今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广场设计

18、,这对提高整个城市的品质和品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次课题经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出,对温州城市广场的调查中提出的不足,如可塑性不强,乡土植物过少,服务设施不完善等。让我更近一步认知到空间,交通,植物等对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在城市广场的设计过程中因注重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广场道路交通的组织。二是铺地的多样性和人性化的材料运用。三是丰富的植物绿化贴近大自然。四是营造近水空间。五是利用地形的高差和层次营造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综上所述,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素的探究至关重要,要处理好建筑、环境、功能等关系、城市广场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满足人们各种行为需求。致 谢在此我由衷的感谢我的论文

19、指导刘益曦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同时也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姜楠南.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M.蓝天园林.2007,40(1).2王建国.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J.规划师,1998,1.3余柏椿.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101.4朱钧珍.中国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