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06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2第三章 用地布局2第四章 保护培育规划4第五章 典型景观规划5第六章 游览设施规划7第七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8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9第九章 基础工程规划10第十章 地块划分及各地块控制规划11第十一章 附则15第一章 总则第1条 为协调油车水库建设与阳羡景区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控制和引导阳羡湖周边地区的建设和规划管理,特制定宜兴市阳羡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油车水库及周边地区。南临东青山、永坞头山脚,西至陶祖圣境、扶峰村,北接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边界线,东到库坝北侧道

2、路、阳谷路、汤省公路。规划面积1792公顷,其中湖面238公顷,周边地区1554公顷。第3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7.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8. 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0.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2001年)11.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年)12. 关于做好国家重点

3、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2003年)13.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14. 江苏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9年修正本)15. 江苏省防洪条例(1999年)16.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2005年)17.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1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9.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20.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4-2000)21. 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总体规划(1990-2010)22. 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3. 宜兴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5年)24. 江苏省宜兴市旅游业发展

4、总体规划(2005-2025)25. 现行的国家与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第4条 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2. 生态优先3.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4. 整体规划有序发展第5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以“楷体_GB2312”字体表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第6条 功能定位依托于阳羡风景名胜区,以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山水文化、茶文化为特征,集商务会议、度假休闲、运动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山水型旅游度假中心。第7条 规划目标减少油车水库建设对阳羡景区的影响,协调阳羡景区保护与阳羡湖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控制和引导阳羡湖周边地区的规划管理和建

5、设,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阳羡湖周边地区与阳羡景区整体风貌相协调。第三章 用地布局第8条 用地布局结构形成“一心一廊四区”的用地布局结构。“一心”:阳羡湖;“一廊”:沿洑西涧的生态廊道;“四区”:优美灵谷生态休闲区、西部山林康健运动区、度假休闲养生区和特色旅游小镇管理安置区。第9条 优美灵谷生态休闲区优美灵谷生态休闲区位于阳羡湖以北,该区以灵谷洞主体,风景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规划以灵谷洞为中心布置服务于灵谷洞景区的旅游设施,同时结合景区设置一定的服务游客的生态休闲设施。第10条 西部山林康健运动区西部山林康健运动区位于阳羡湖以西,该区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坡度陡,适宜性用地较少。规划在保护

6、现状山林资源的基础上,设置一定量的康体休闲、拓展运动等设施,满足游客运动休闲的需求。第11条 度假休闲养生区度假休闲养生区位于阳羡湖以南,该区景观资源优势突出,同时,地势较为平坦,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地势,布置会议中心、星级酒店、体育公园等度假休闲设施。第12条 特色旅游小镇管理区特色旅游小镇管理区位于阳羡湖以东,该区景观资源较好,但地形高差较大,可建设用地有限。规划将该地区作为风景区内部居民安置点和景区管理区,同时,利用区位优势,设置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第13条 用地分类土地使用性质按风景区用地分类和城市用地分类两套用地标准,其中,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用地土地使用性质按风景区用地

7、分类,风景名胜区范围外用地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用地分类。土地使用性质分至中类,各类土地用地性质根据其主要的使用功能确定,所有建设用地均按本规划图则规定控制。第14条 风景游赏用地风景游赏用地面积为743.4公顷,占规划用地的41.5%。其中,风景点建设用地面积为246.2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3.7%,风景保护用地面积为124.8公顷,占规划用地的6.9%,风景恢复用地面积为9.7%,占规划用地的0.5%,野外游憩用地面积为180.7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0.1%,其他观光用地面积为182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0.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体和阳羡湖湖滨。第15条 游览设施用地游览设施用地面积为31.6

8、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8%。其中,旅游点建设用地面积为11.6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6%,游娱文体用地面积为2.1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1%,休养保健用地面积为17.9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1%。主要分布在灵谷洞周边和阳羡湖湖滨。第16条 居民点建设用地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为4.6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3%。保留现有阳羡茶场场部和钟山园两个居民点布置。第17条 交通与工程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面积为26.6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5%。其中,对外交通通讯用地面积为7.5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4%,内部交通通讯用地面积为19.1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1%。第18条 林地林地面积为172.1公顷,占规划用

9、地的9.6%。主要分布在灵谷洞周边山体。第19条 园地园地面积为32.8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8%。保留现有阳羡茶场。第20条 服务业用地服务业用地面积为10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6%。主要分布在新汤省公路以北,现青桥头村。第21条 旅馆业用地旅馆业用地面积为24.7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3%。主要分布在现有汤省公路南侧。第22条 体育训练用地体育训练用地面积为355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9.8%。主要分布在新汤省公路以南,东青山以北。第23条 村镇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面积为34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9%。主要为洪山村和庙干村两个居民点。第24条 公共绿地公共绿地面积为72.3公顷,占规划用地的

10、4.8%。主要分布在现有汤省公路以南,新汤省公路以北。第25条 防护绿地防护绿地面积为29.9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7%。主要分布在新汤省公路两侧。第26条 水域水域面积为243.4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3.6%,主要包括阳羡湖、洑西涧和其他河道水面。其中风景区范围内水域面积为240.1公顷,占规划用地的13.4%;风景区范围外水域面积为3.3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2%。第四章 保护培育规划第27条 根据阳羡湖周边地区现状保育资源,确定以灵谷洞、慕蠡洞、洑西涧、自然山体和自然植被为主要保育对象,划定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一级风景游览区、二级风景游览区、三级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六类保育范围

11、。表4-1:保护培育规划一览表序号保育类型保育面积(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保育范围1自然景观保护区171.713.73灵谷洞周边山体、洑西涧沿线和龙池山体等2风景恢复区10.10.80老鼠山、杨岭山石矿、城泽石矿和石山坡石矿等四处开山采石宕口3一级风景游览区30.12.41灵谷洞、慕蠡洞周边地区4二级风景游览区478.738.26阳羡湖及周边地区;阳羡茶场;灵庙公路以北、杭宜高速连接线以东山体5三级风景游览区52341.81灵庙公路以南、水库坝体以北地区;新汤省公路以北、阳羡湖以南、洑西涧以东地区;新汤省公路以南、慕蠡洞以东地区;灵庙公路沿线其他地区6发展控制区37.42.99居民点建设用

12、地和旅游点建设用地7总计1251100第28条 核心景区界线划定将自然景观保护区和一级风景游览区划定为核心景区。第29条 自然景观保护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灵谷洞周边山体、洑西涧沿线和龙池山体等区域划为自然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保育面积约171.7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13.73%。禁止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第30条 风景恢复区保护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老鼠山、杨岭山石矿、城泽石矿和石山坡石矿

13、等四处开山采石宕口划为风景恢复区。风景恢复区保育面积约10.1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0.80%。在风景恢复区内,可以采用必要技术措施与设施;应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项目与设施,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第31条 一级风景游览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灵谷洞、慕蠡洞周边地区划为一级风景游览区。一级风景游览区保育面积约30.1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2.41%。禁止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第32

14、条 二级风景游览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阳羡湖及周边地区;阳羡茶场;灵庙公路以北、杭宜高速连接线以东山体划为二级风景游览区。二级风景游览区保育面积约478.7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38.26%。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和游览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第33条 三级风景游览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灵庙公路以南、水库坝体以北地区;新汤省公路以北、阳羡湖以南、洑西涧以东地区;新汤省公路以南、慕蠡洞以东地区;灵庙公路沿线其他地区划为三级风景游览区。三级风景游览区保育面积约523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41.81%。可以进行适度的

15、资源利用行为,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第34条 发展控制区范围与保护培育规定对上述保育区以外的各项用地,划为发展控制区。发展控制区保育面积约37.4公顷,占景区用地比例2.99%在发展控制区内,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游览设施及基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应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第五章 典型景观规划第35条 山体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规划区周边山体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势未必雄险,却连绵相接、重峦叠嶂,层次多变,变幻无穷。(2)典型景观代表龙池山、鲤鱼山、东青山和桃花山等众多延绵山

16、体。(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严格控制山地开发建设,维护原有山体轮廓的完整性;对开山采石遗留下的宕口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格控制经济林生产,实行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对部分林相不佳的地区进行植被改良,为地带性植被群落的生存留足空间。保护地域性次生植被,维护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持山林景观特征。第36条 水体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油车水库建成后,将形成近3平方公里的大型水面阳羡湖。阳羡湖湖面广大,碧波万顷,三面被山包围,山地起伏,峰谷迂回。湖岸曲折蜿蜒,湖周青山四合,峰峦重叠,山形饱满、线条柔美,与水库形成的是一派清朗的湖光山色。规划区内多条山涧溪流汇集,坡度较陡,涧流随降水而变,暴雨后洪

17、水直下,平时无雨,受岩溶水的调节影响,涧流基本不断。由于受植物围合和洪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形成卵石滩。(2)典型景观代表阳羡湖和洑西涧等。(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强化水体岸线的自然、生态特征,突出水滨风光。保护洑西涧两侧植被和生态环境,对阳羡湖周边实行生态绿化“包装”。第37条 山水组合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油车水库建成后,将老鼠山环抱其中,山水相依、相望成景,形成湾渚相连,水天一色的自然山水景观。山水景观相组合,并与灵谷洞、龙池山、东青山等形成景观视廊,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2)典型景观代表老鼠山与阳羡湖。(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完善最佳驻足观景点的设施及环境建设;严格控制观景视廊沿线的各项

18、建设活动,避免出现观景阻碍或视觉污点,确保景观的和谐性。第38条 溶洞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洞体深邃、钟乳瑰丽、奇异万状的古溶洞、水洞景观。(2)典型景观代表灵谷洞、慕蠡洞等喀斯特溶洞地貌。(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严格控制洞体内的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游览管理,避免游览过程中对特殊地貌景观的人为破坏。第39条 地带性植被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规划区内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是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的天然基地。(2)典型景观代表龙池山、鲤鱼山、东青山和桃花山等众多山体植被。(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严格控制经济林生产,实行封山育林,对部分林相不佳的地区进行植被改良,为地带性植

19、被群落的生存留足空间。第40条 特色花果植被景观(1)典型景观形态规划区内种植了大规模的茶园和果林,这些经济植物是景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繁花似锦、硕果满山的花果林地营造出了丰富的特色植被景观。(2)典型景观代表阳羡茶场和鲤鱼山果林。(3)典型景观保育措施引导景区的花果培育生产,鼓励保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注重花果经济林的景观培育。第六章 游览设施规划第41条 游览设施规划原则1. 控制容量、逐步调整以环境容量和游客高品质体验为依据,对游览设施总量进行控制,“可有可无”的设施不设,“可多可少”的设施少设,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调整。2. 合理布局、统一部署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对现有游览

20、设施数量和级别的调整,而非通过大规模新建或更替,达到游览设施的合理布局;把景区景点建设与游览设施建设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保证实现景区游览资源的最大价值。 3. 依托村镇、结合社区依托景区内部原有村镇和工厂企业,利用现有村镇基础设施,但不得破坏原有村落空间结构和肌理;搬迁型民居及工厂企业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可通过改造成为游览服务设施。4. 融入环境、反映特色在景区中要强调建筑的隐蔽性,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布局宜疏不宜密,层数宜低不宜高,设施建筑退让道路、水体,并配合游线。设施建筑应尊重所处环境,其色彩、材料、造型应与环境充分协调,造型讲究艺术效果,并能反映地方特色。第42条 游览设

21、施配置根据阳羡湖周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景区保育规划,科学配置景区游览设施,包括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休闲购物等服务设施。游览服务设施规划如下:1. 特色旅游小镇阳羡湖周边地区以特色旅游小镇为主要的游览设施接待中心。规划主要的游览服务设施为:子景区行政管理机构、文化娱乐设施、不同规模和档次的旅馆和宾馆、商店卖品部、公共厕所、医疗保健设施、图片摄影点、餐饮部、金融商务设施、邮电通讯设施、消防设施、停车场、公安保卫站等。2. 阳羡茶庄结合阳羡茶场设置阳羡茶庄,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会议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3. 灵谷洞旅游服务村结合阳羡茶场场部居民点建设用地,设置灵谷洞旅游服务村,为游客

22、提供商店、饭店、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服务设施。4. 灵谷驿站在灵谷洞西南侧设施灵谷驿站,为游客提供高档餐饮住宿、会议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5. 户外拓展训练体验园在桃花山宕口处设置户外拓展训练体验园,为游客提供体育运动、拓展休闲等服务设施。6. 国际会议中心在阳羡湖南侧设置国际会议中心,为游客提供高档餐饮住宿、会议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7. 星级度假村在阳羡湖南侧设置星级度假村,为游客提供高档餐饮住宿、会议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服务设施。8. 养生园在阳羡湖南侧设置养生园,为游客提供高档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9. 体

23、育运动公园在新汤省公路南侧设置体育运动公园,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体育运动、医疗保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服务设施。第七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43条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原则1. 严格控制景区人口规模,建立适合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居民点系统。2. 按照宜兴市湖滏镇相关规划的要求,在景区外建设新镇区,逐步引导居民向新镇区集中。3. 适应风景区保护及适度开发的要求,科学引导景区内各居民点的合理分布。考虑土地利用效率,达到即节约土地又适宜居住的最佳状态,避免农村居民点布局过密或过疏。4. 加强景区内人口迁入、迁出管理,有效控制人口流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5. 强化绿色产业发展思路,引导淘汰型产业的劳力

24、合理转向及居民生活、生产的良性循环。6. 以生态目标为导向,保护和建设综合协调、近期和远期有机衔接。第44条 居民调控规划引导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结合阳羡湖周边地区现状及规划功能布局特征,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四种基本类型。1. 搬迁型搬迁型居民点主要是指处于油车水库湖区及工程保护范围以内,或者处于视觉敏感区域、对景区景观品质有较大影响,根据景区内建设项目的要求,必须进行整体拆迁的村庄。2. 缩小型缩小型居民点主要是指居民点密集且搬迁困难的村庄。采取逐步搬迁的原则,减轻居民频繁的经济活动对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最终将居民完全迁出。3. 控制型控制型居民点主要是指在风

25、景区内对风景资源破坏不大的村庄。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不得增加民房层数,对居民点建筑的色彩、风格、高度均提出严格要求。4. 聚居型聚居型居民点主要是指对景区景观影响较小,环境条件较好,居民生产稳定的村庄。第45条 居民点调控规划规划区范围内的阳羡景区容纳居住人口为971人,景区内搬迁至景区外1830人。详见表7-1。表7-1:阳羡湖周边地区居民社会调控一览表序号村庄名称户数(户)现状人口(人)规划人口(人)调控类型备注1朝阳561210搬迁型并入湖滏镇区2红砖27590搬迁型3立新781690搬迁型4八一33720搬迁型5东风501080搬迁型6向阳681470搬迁型7场部151327120控制

26、型部分人口并入特色旅游小镇8城泽1966370搬迁型并入钟山园、部分人口并入特色旅游小镇9上厂31650搬迁型10钟山园71181540聚居型11西干381020搬迁型并入洪山12青桥头731900搬迁型13洪山3398531145聚居型14苍坞109317210缩小型并入六里15庙干88234838控制型并入庙干16岗下1132960搬迁型17庆山岗511350搬迁型18万家园661730搬迁型19扶峰120311311控制型20团结369260缩小型并入永红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46条 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持山体生态廊道的完整性,禁止挖山、采石、滥砍滥伐林木等破坏行为,提高山体植被的覆盖率

27、,确保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对现有的天然林要严加管理并采取封护措施,对于山体陡坡、山脊上现有的花草灌木加强管护,并创造条件使现有植被尽可能繁衍扩展,扩大植被覆盖面积。保持阳羡湖滨湖和洑西涧生态廊道完整性,保护漫滩和湿地,改善水体水,提高生境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第47条 大气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划范围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限期迁出风景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对暂时还没有迁出企业要求一律使用燃气,使用清洁能源。景区内餐饮娱乐服务在游览道路两旁适当种植抗菌、吸尘植物,提高空气质量。第48条 水环境保护水体水质应达到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

28、03年)规定的相应功能区划标准。鼓励景区内居民点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搬迁,对尚未迁出的居民和单位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和有机磷农药,推荐采用生态组合处理技术,通过资源化利用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建设污染水体的任何项目;控制水上游乐项目的规模和活动的频度,尽量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水上游乐设施,为防止噪声污染和油污染,严格控制使用燃油机动船艇,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新技术型交通工具。结合景区建设,依据游人量大小,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依据风景点、游憩点分布和游人的流量,设置水冲防渗公厕;优化组合各单项生物、生态处理技术,实现村镇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和分散处理;建立各类污

29、水排放的收费制度和奖惩制度。第49条 声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噪声,禁止机动车鸣笛;提高景区内旅游车辆的等级和道路等级,尽量减少交通噪声。第50条 固体废物清理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等措施;景区内固废物一律统一收集后外运处理,对垃圾实行即扔即扫;提高垃圾处理率,稳步推进村庄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景区固体物产生量,合理设置封闭挤压式生活垃圾站和废物箱,并加强环卫管理机构管理职能,专职管理垃圾和废物的收集和输运工作。第51条 农业面源污染处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推广精准施肥,实施化肥减施;推广病虫综合防治、精准施药技术、绿色和有机农业技术

30、等。通过建设生态沟渠,种植氮磷高效富集植物等污染物生态拦截工程,减轻农田流失氮磷养分对水体的污染。畜禽养殖采用干清粪作业,减少污水和粪便流失。水产养殖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合理布局养殖池塘,减少污染排放。第九章 基础工程规划第52条 道路交通规划1. “Y”型对外交通骨架灵庙公路和汤省公路构成“Y”型对外交通骨架,联系规划区与外围地区,往西南连接省庄竹海景区,往东北连接张公洞、玉女潭景区,往东南连接湖滏镇区。2. 内外“双环“的内部交通骨架“外环”指汤省公路灵庙公路和坝下东部道路组成的环状交通,联系功能片区。“内环”指由环湖电瓶车道路及坝顶路组成的特色观湖游览路线。第53条 给水工程规划规划

31、阳羡湖景区由丁山自来水厂供水。景区内部道路下敷设给水管,管径DN300DN400毫米。给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以道路东侧、南侧为主,一般设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给水管道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第54条 雨水工程规划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采用边沟形式,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景区内部河道。雨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两侧布置以慢车道或人行道为主,单侧布置以车行道中间偏东侧、南侧为主。第55条 污水工程规划规划新建生态氧化塘,位置详见污水工程规划图,集中处理阳羡湖景区生活污水,规模0.35万立方米/日,用地约1.5公顷,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

32、标准。景区内部道路下敷设污水管,管径d400毫米。污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以车行道中间偏西侧、北侧为主。第56条 供电工程规划本区用电负荷较小,规划不新建110千伏变电所,继续由区外高压变电所通过10千伏线路供电。中压配网采用环网分段布置、开环运行结构,根据负荷分布特点设置环网柜或电缆分支箱。10千伏变电所采用户外箱式变,结合绿地布置,外观与景区环境相协调。为美化景区环境,本区中压配电线路一律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因此,在区内各主要道路新建和拓宽时应充分考虑预留电力电缆通道位置。中压线路原则上以东西向道路的南侧、南北向道路的东侧作为主要通道,与通信线路分置道路两侧。第57条 通信工程规划本区不新建

33、通信交换局所,主要结合居住小区、旅游服务设施等处设置光缆交接箱,提供畅通便捷的通信服务。为维护本区景观,在基站规划中将推行多运营商共享站点资源的原则,多家运营商基站应同址建设。规划在本区预留通信基站用地2处,均结合绿地设置,每处占地面积为100-150平方米。综合通信管道的规划,是为本地区的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种通信线路服务,管道资源为通信运营商等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所共享。通信管道与道路同步建设,管道容量应综合考虑到多家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需求,并预留合理的超前量。在汤省公路和灵庙公路上敷设9孔综合通信管道,其余道路上敷设6孔综合通信管道。新建的综合通信管道原则上位于南北向道路

34、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北侧,与电力管道分置道路两侧。第58条 有线电视工程本区有线电视网络以湖滏镇区广电站为中心,引入主干光纤线路,在居住区、旅游服务设施等处设置广电光交接箱,经分配后接入各类有线电视用户。有线电视管道与通信管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综合通信管道,一般道路上有线电视管道需求量为1-2孔。第59条 燃气工程本区用气量不大,引入市政管道天然气供气经济性较差,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作为气源,具体可采用瓶装供气方式或小区瓶组供气方式,气源由周边储配站运入。第60条 环卫设施规划1. 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分类后的无机物、废品类垃圾尽量回收利用,有机垃圾以卫生填埋为主。景区小型收

35、集站一般布置在绿地中,尽量和其它市政设施一起布置,可单独设置在绿地中,也可结合公共建筑附建。规划新建一座垃圾转运站,位于景区村镇建设用地附近,转运能力2030吨/日,占地500平方米。景区生活垃圾经小型收集站送往新建垃圾转运站,再送往宜兴市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综合处置。2. 粪便处理系统公共厕所按服务范围设置,尽量和其它市政设施一起布置,部分布置在绿地中、部分布置在公共建筑中。公共厕所为水冲式,二类标准。粪便污水排入污水管网进入生态氧化塘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第61条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1. 管线水平布置管线沿道路敷设,原则上给水管、电力管位于路东和路南;污水管、电信管位于路西、路北。工程管线水平布

36、置,由路北至路南或由路西至路东依次为:电信管、污水管、给水管、电力管。它们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需满足规范要求。2. 管线竖向布置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一般为: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它们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需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一般按下列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第十章 地块划分及各地块控制规划第62条 地块划分为便于规划管理和实施操作,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主要道路、土地利用的内在关联性,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管理单元和地块划分。规划区将划分为11个规划管理单元、78个

37、地块,地块代码为A01、A02、B01、B02K03,编号次序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号。A区块:灵谷洞以东地块。东、北至规划界限,南至灵庙公路,西至灵谷洞风景区。B地块:灵谷洞及以西地块。北至规划界限,东至灵谷洞,南至灵庙公路,西至阳龙路。C地块:阳羡湖北岸地块。北至灵庙公路,南至水体,东至油车桥路,西至湖中大桥。D地块:西北部山林地块。西、北至规划界限,南至规划电瓶车道,北至阳龙路。E地块:阳羡湖西岸地块。西面至灵庙公路,东、南、北面至规划环湖电瓶车道。F地块:阳羡湖南岸及大坝地块。西、南至规划环湖电瓶车道、北面至水体、东面至油车桥路。G地块:西南部山林地块。西、南至规划界限,东、北至规划电瓶车道

38、。H地块:汤省公路以北西部地块。北至环湖电瓶车道,西至风景区界限,东至规划道路,南至汤省公路。I地块:汤省公路以东地块。北至环湖电瓶车道,西至规划道路,南至汤省公路,东至规划道路。J地块:洪山村地块。西、南至规划界限,北至汤省公路,东至规划道路。K地块:汤省公路以南地块。北至汤省公路,西至规划道路,东至阳谷路、南至规划界限。第63条 地块控制要求规划区划分为11个规划管理单元、78个地块,针对每一规划管理单元制定控制图则,明确地块基本情况及各种强制性和引导性控制要求。第64条 地块控制指标表表10-1:各地块控制指标表序号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代码用地面积(hm2)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39、)建筑高度(m)建筑后退(m)出入口方位人口(人)停车位(辆)1A-01林地戊140.010.88562A-02服务业用地C240.91.24540125南603A-03林地戊4.40.010.88564A-04居民点建设用地丙11.70.840309510西、南120805A-05旅游点建设用地乙14.40.320609510南806A-06林地戊13.90.010.88567A-07林地戊230.010.88568A-08服务业用地C241.31.24540125南609B-01林地戊64.40.010.885610B-02休养保健用地乙33.20.62050155东12011B-03风景

40、保护用地甲27.10.010.585612B-04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2.10.02170613B-05旅游点建设用地乙12.10.315609510南4014C-01其他观光用地甲575.90.010.580615C-02其他观光用地甲522.60.010.580616C-03茶园己350.010.585617C-04茶园己327.80.010.585618C-05休养保健用地乙370.620501210东、北12019C-06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15.20.020.570620C-07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28.30.020.870621C-08滩涂壬417.20.01622D-01风景保护用地甲

41、275.90.010.585623D-02其他观光用地甲543.40.010.880624D-03居民点建设用地丙12.90.84030125东54012025D-04旅游点建设用地乙11.50.3206095东3026D-05林地戊52.40.010.885627D-06风景恢复用地甲34.20.010.560628E-01风景恢复用地甲310.010.560629E-02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25.70.02170630E-03旅游点建设用地乙13.60.315609510东、南6031E-04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60.02170632E-05风景保护用地甲21.70.010.585633E-06滩涂壬419.10.01634E-07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2.90.020.570635E-08野外游憩用地甲433.60.010.575636E-09休养保健用地乙32.40.62550155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