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068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古里镇总体保护规划说明.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规划说明第一章 历史沿革与镇域概况1.1 历史沿革与镇域概况常熟商末称勾吴,西晋建海虞县,南朝梁时称常熟,自唐以后为县治所在。古城布局独特,城内有琴川河和尚湖,西北隅有虞山伸入城区,人称 “七溪泉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现虞山上保存有明代城墙遗迹,城内街道基本保持明、清格局。文物古迹有商代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齐兴福寺、宋代方塔、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等。虞山风景秀丽,有剑门奇石、维摩寺、辛峰亭等名胜。古里、白茆、淼泉三地均位于常熟市境域东部,三者相互毗邻。2003年以前三地均为独立行政建制镇。 2003年2月,古里与淼泉合并成为新古里镇;2003年10月,白茆

2、镇并入新古里镇,三镇合并后的行政办公地点设于古里镇区,在淼泉与白茆设办事处。1.1.1古里古里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境域东部,东与白茆镇相接,南邻唐市镇,北与淼泉、梅李两镇接址,西与常熟市区毗邻,204国道横贯镇区。古里镇地处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按吴淞基准点,海拔最高为4.75米,最低为2.5米,由北向南微倾。南北距离9.8公里,东西距离7.3公里,总面积49.5平方公里。古里原名“罟里”。唐代,常熟县内始见区域划分。古里境域属开元、思政都。南宋,古里境域属开元乡第26都德仁里、思政乡27都道义里及部分双凤乡32都集贤里和积善乡44都清村里。元代,古里境域隶属未变。明初,常熟增设44个区,后又

3、划85个区,古里境内辖5个区。雍正四年(1726),古里属昭文县开元乡。清代中叶,两县设场辖都,现古里境域属5个都下辖24个图。道光十三年(1833)春,邑尊张公绶组书匾额“古里仁风”,始见“古里”两个字。宣统二年(1910),建古苏乡,辖古里村、苏家尖。民国18年(1929),古里属古虞区古苏乡。民国22年(1933),锡沪公路始建,里人省众议员瞿启甲亲自与当局商定,“罟里”才改称“古里”。民国23年(1934),隶属常熟县第一区城厢区。抗战时期,古里境域先后属常熟县长毫区、梅南区和苏州县唐藕区。新中国成立初,常熟县组建区、乡人民政府,古里隶属唐市区,1950年3月,建古苏区,以后行征区划历

4、有变动。1956年,建古里区,区公所设于古里,下辖1镇8乡。1957年建古里乡。1958年10月,成立古里人民公社。1968年6月,古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为古里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设30个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撤销古里有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复称为古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7月,政社分开,复称古里乡人民政府。1992年底,撤乡建镇,全镇辖元通、湖口、帝藏、季家、双港、钱仓、新桥、南湖廊、东港、珠泾、桃天、花滃、杨滃、高马、长征、毛滃、常丰、大滃、团结、军墩、园泾、新溇、葑泾、曹陆、薛桃、联丰、沈陆、复兴、高场、渔业30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1999年6月,行政村由30

5、个合并为14个。截至2000年12月,全镇住户8755户、30872人,其中有土家族2人,苗族1人,壮族2人,余均为汉族。总人口中农村人口28996人,从事种植及林牧渔业的有7620人,在镇村企业等就业的有9055人。古里历史绵长,人文昌盛,名人辈出。境内军墩村的千年银杏,自三国至今,已经历了1700多年,稼轩堂、东湖书院、铁琴铜剑楼历来被视为境内知胜景。刘天立、钱隐、钱仁夫、顾云程、顾大章、瞿氏五代人传人历来被视为境内之名人。1.1.2淼泉淼泉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境域中部,镇域西部距常熟市区4公里。镇域东北部与梅李镇相接,东南部、南部与古里镇相毗邻,西部与兴隆镇相邻,北隔常浒河与周行镇相望。淼

6、泉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按吴淞基准点海拔最高约4.2米,最低约3.3米,由北向南微倾。境内地势低洼,水网稠密,圩荡密布,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全镇东西宽约4.3公里,南北长约6.4公里,总面积为19.49平方公里。1998年,淼泉镇有东湖泾、塘坊、陈张、油麻泾、三官堂、陈泾湾、下甲、荷花溇、古段、吴应、赵家桥、清丰、车泾、东市梢、南巷、渔业等1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有176个村民小组。1998年全镇总户数为5836户,其中农户5116户,集镇非农户720户,总人口为202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191人。淼泉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末年及南宋建炎三年,康王赵构和名将韩世忠曾到过境内古段

7、圩的下马段和下甲村,故村地相继得名而载入史册。据重修的常昭合志疆域志记载,虹桥淼泉临雉浦港(即雉浦江),距城十二里。街有两道:庙前街、南街;桥有二条:彭家木桥、孟家小桥;庵有两处:万寿庵、延寿庵(即车泾庙);还有三元官一座。1.1.3白茆白茆镇位于常熟市东南部,东接支塘镇,南邻任阳镇、昆山市石牌镇,西南与唐市镇接壤,西连古里镇,北邻董浜镇,总面积47.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078亩。沟通长江与太湖的白茆塘和国家公路主干线204国道平行穿越白茆镇境内,给白茆带来了灌溉舟揖之利和陆路交通之便。苏嘉杭高速公路由北向南穿越镇域西部,与204国道交会互通。全镇辖13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和l

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4733人,其中非农业居民3553人。白茆在民国以前无独立建置。明未清初,葑市居民移居白茆塘畔,日久成市集,因塘而得名白茆。为别于长江之滨的“外白茆”(现东张)又称“里白茆”或“白茆新墅”。民国时期始设白茆乡置,所辖范围与今基本相同。白茆大地人才荟萃。明朝吏部尚书严讷,清代以乐府闻名的戏曲家邱园是白茆古代的杰出人物,东林党晚期领袖人物、时称东南文宗的钱谦益与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曾在白茆红豆山庄留下无数佳话。在近现代的白茆籍人士中,有为国家核试验作出贡献的实验核物理学家陆祖荫;有在保卫陕甘宁边区重大战役中建立赫赫战功,新中国建国后挥师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路略;有随

9、夫参加“两航起义”、潜心研究舞台戏曲的著名导演吕祥逸等等。1.2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古里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2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21.8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5.38:76.62:18.00。近年来,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服装、纺织、生物医药、轻工机械四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国内最大的羽绒制品生产企业波司登坐落古里镇。波司登每年要用8000多万米的布料、2000吨的羽绒,特有的产业链使200多个原辅料单位及280多个外发加工单位得到蓬勃发展,直接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古里镇建设在开发

10、中实现新的拓展,镇区扩大到2.2平方公里,实现了集镇区域与市自来水厂联网供水工程,110千伏古里变电所建成并完成了村级电网改造。完成了古淼线环镇公路,新建古里中学及中心幼儿园,形成以湖口中心村为主的住宅小区以及相配套的公园绿地。1.3对外交通状况古里镇对外交通便捷。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包括:204国道、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锡太公路等。204国道沿东西方向穿越镇域,古里与白茆两地均毗邻国道线,淼泉离开国道线稍远。铁琴铜剑传统风貌区与204国道仅一河之隔。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北方向穿越古里镇域,并在古里境内于204国道交叉处设有出入口。东西方向的沿江高速公路位于古里镇北侧,与苏嘉杭高速公路相交

11、并互通,可经苏嘉杭高速公路通至204国道,进入古里镇区。东西方向的锡太公路(无锡太仓)于古里镇南部穿越,与李市历史文化街区相距约1公里,并与常熟沙家浜旅游文化景区相通。1.4古里镇空间结构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是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存在、布置及其使用方式,是物质实体环境的综合反映。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古里镇经过历时性变迁,不断变化和完善,形成了与江南水乡这一特定生活方式相吻合的环境模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形态环境特征。古里镇的总体布局与其主要流通渠道河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遵循着“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的空间组织原则,顺应其网状河流特征形成组团式城镇。古里镇域范围内河港交叉,水、路、桥融为

12、一体。古镇保存完好的历史地段内,建筑依河而筑,刻意亲水,与古镇河道及周围湖泊的优美自然地理环境融合在一起。优美的水乡自然风景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而具体到特定的历史地段而言,在室外环境的布置上,建筑群整体规则,局部富有变化,巷道幽深,院落重重。建筑尺度宜人,天井、长窗促成了室内室外的空间相通和流动。再加上建筑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更体现和反映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第二章 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2.1江南文化,源远流长镇域重要名胜古迹、古物及文物2.1.1 铁琴铜剑楼“绕岸一湾溪水绿,当门十里菜花黄,垂柳又垂杨”。饱蘸着江南水乡精萃的铁琴铜剑楼坐落于常熟市东郊古里镇西

13、街。它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齐名,合称清季全国四大私家藏书楼,崔氏“铁琴铜剑楼”变为四大藏书楼的翘楚。传承五世,历时150余年,避厄完璧,化私为公,悉数捐赠于国家和地方图书馆,实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据瞿凤起先生回忆和铁琴铜剑楼图,藏书楼原为瞿氏先代住宅,系荫棠先生(瞿绍基)之祖建于乾隆中,为某房住宅之最后一进。原有四进,一、二两进毁于抗日战争,第二进是“恬裕斋”所在。三、四两进即今铁琴铜剑楼所在。座北朝南,三楹旧式楼房,前后相连,中有天井。楼上藏书,第三进楼下为读书之所,第四进楼下为家祠。楼前列有古木山石,楼后本有花园一方,可惜后为民房所用。乾隆末

14、,创始人瞿绍基取“引养引恬,垂裕后昆”之意,称其臧书楼为“恬裕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避光绪帝载恬之讳而改称敦裕堂,绍基与儿子瞿镛因收藏铁琴l张、铜剑l柄,题其词集为铁琴铜剑楼词草、诗集为铁琴铜剑楼诗草,另称其藏书楼为铁琴铜剑楼。解放后该楼由国家收管。楼名初为孙星衍所书,1982年李一氓先生重书楼额,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政府拨专款修缮一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再度拨款修葺,建为“铁琴铜剑纪念馆”,楚图南先生再书楼额。楼内用图文并茂的版面介绍、展览柜的实物介绍、当代书法名家的墨宝介绍,反映了该楼旧貌,褒扬瞿氏世代爱书、藏书、

15、护书、献书的事迹和对祖国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纪念馆于1991年12月5日对外开放。该馆是常熟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铁琴铜剑楼之藏书,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经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数朝,又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瞿氏五世历尽艰辛,绵延150余年,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劫难、稳定、善终等阶段,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藏书和藏书楼,为中国文化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2 红豆山庄红豆山庄位于白茆镇芙蓉村四组,山庄植有珍稀红豆树。因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号牧斋)和一代才女柳如是在此留有悲壮的爱情轶事而负盛名,为常熟名园之一。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8901969)于

16、1944年旅居昆明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由此萌生“要为钱柳姻缘笺释”之念,后遂撰写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一扫300多年来对柳氏的虚妄揣测。该书于1980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后,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红豆山庄不断有人前来探访。红豆山庄原称芙蓉庄,又名碧梧红豆庄,始建于宋末元初。明正德年间为云和县知县顾松庵别墅。庄前白石平桥,庄内小桥流水,曲折幽胜。周边近里绕堤植芙蓉数百,翠叶红葩,掩映水际,景色情人,故庄即取名英蓉庄。明嘉靖年间其裔孙、山东副使顾玉柱(嘉靖壬辰进士)从闽东移植荔枝并添植梧桐于庄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顾玉柱次子耿光(号曲江)从海南移植红豆树于庄中,

17、与古梧相错,故芙蓉庄改名为碧梧红豆庄。顾玉柱外孙钱谦益幼年曾在此读书。崇祯十四年(1641年)才女柳如是因敬慕钱的学识才华,“驾扁舟来虞山访钱,最终嫁与钱氏。钱柳结合后,先住绛云楼,后“绛云遭炬俱成烬”,且柳又不耐城市尘嚣,就移居至碧梧红豆庄居住,钱、柳在此一直住了十余年。夫妻恩爱,情投意合,日夕相对,读书编经,常以诗酒联吟自娱,朝夕流连于红豆树下。后钱柳暗结抗清志士崔式耜、郑成功、黄宗羲辈,把山庄作为抗清活动的联络点。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正值钱八旬生日,二十年未开花的红豆树突然含花吐艳,令钱柳视为吉祥预兆,兴奋不已。钱遍请诗坛名流,前来赏花吟诗,一时文采风流,盛况空前,传为文坛佳话,

18、时人就将“碧梧红豆庄”改称“红豆山庄”。红豆山庄也因此而闻名遐迩。红豆山庄之红豆树,历经砍伐、雷击与烧灼,曾断花数年,是年钱牧斋80寿辰忽然含英吐秀,五月花开,九月结出一颗红豆。钱、柳死后,山庄衰废,红豆树也似枯死,但60年后此树忽又重新萌发新枝,并又开花结子,实为奇观。白茆红豆树之所以珍贵,具传奇色彩,与钱柳爱情故事、人生命运和抗清事迹联系在一起,更让后人浮想联翩。红豆又名相思子。述异志载:“昔战国有民众征戍秦,久不返,妻思而卒,塚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名相思木。结其子即相思子也”。程梓诰铸楚词述“芙蓉庄红豆树,今年初夏,忽复繁开。开蕊檀心,中发一茎独红,茎之本转绿,已微具豆荚形。其

19、瓣细瘦而参差,全朵若半朵。合之,则花面乃圆。相思之名,起于此耶!花事浃旬,香气彻野。”把红豆的奇特花姿与人们的情爱相联结,红豆自古以来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与信物。“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安史之乱时,王维遇李龟年于湘中,以诗赠李,堪称千古绝唱。红豆与爱情友谊相联结,常被文人雅士点缀于诗词文章,清代袁枚、孙原湘、翁同和与近人章太炎、金松岑、刘大白、曹聚仁、周瘦鹃、吴子修等均有诗文。常熟人钱南铁、俞友清更是著书立说,详加考订。近年陈寅恪巨著柳如是别传发表后,使国内外学术界受到震惊。其“红豆学”对于文学、史学、植物学等颇有价值。至今常熟市还有一个诗社叫“红豆诗社”。2.1.3庙

20、宇、寺庵2.1.3.1增福禅院坐落于坞蚯村三队,在坞蚯山上,又名增福寺,民间称坞蚯山庙。宋端平二年僧怃瑕建,明万历十四年僧园照修,清顺治二年僧雪涛重建。康熙丙寅年,僧雪堂与徒匪石重建大殿,为砖木结构,共22间。咸丰年间毁于兵事,光绪初寺僧空异重修,新中国建立前夕,主楼失火烧毁。新中国建立后,曾做过小乡及合作社办公室,1958年只留两间给一个和尚居住,其余全部拆除建坞蚯小学。2.1.3.2土地庙又名吴王庙,位于原红豆山庄东南数十米处,即现在芙蓉村四组,内有夫差王佛像。新中国建立后塑像被清除,庙舍办过小学校,后改做猪棚。今已废。2.1.3.3五圣庙又称五仙庙,在双庙村八队,建造年代不详。1944年

21、由鲁小金、黄仲卿等人请董浜名泥匠葛根生和白茆木匠陆耀庭等修复。此庙屋脊上雕有刘、关、张三战吕布等戏名,内有龙凤雕刻,墙上布满书画,厅堂美观,大殿威严,后殿有五仙神像两个(行庄、座庄),像前有“立拿”、“判官”等。该庙旧时一年四季庙会不断,香火不绝。1958年拆除。2.1.3.4双忠庙在白茆双闸村(原双庙村),建于唐代。该庙前殿两旁为关爷堂和土地堂。旧时周围村上死了人,都要去报土地、烧香。这一习俗沿袭至今。附近村上男孩都要寄名“关爷”,以求关爷神护成长,过年时须到关爷堂去供奉三牲香烛,此习俗现已不复存在。民国时期,双忠庙曾办过国民小学,新中国建立后改建为双忠小学。1969年旧房拆除,庙基尚存。2

22、.1.3.5净居庵为尼姑堂,分二处。一处在上塘村7队,又称蔡泾庙,建于清代末年,1952年翻建民校,1958年拆除;另一处在李市村十一队,又称庙泾庙,建于清顺治11年,内有尼姑六、七人,专为百姓家在孝堂内做随身公德。1958年拆除改建成庙泾小学。2.1.3.6红庙建于明代,在今紫芙村七队。庙内有总官泥像,百姓称总官老爷。有房屋3间,外形美观。现旧庙仍在,属危险房屋。2.1.3.7龙王庙明代开挖白茆塘时所建,在白茆镇东后街。庙内有龙王、金老爷、大天地等佛像,面积100平方米,分前后二进。新中国建立后曾作为居民住宅及白茆药店仓库。80年代后由群众自发在原址旁烧香拜佛。2.1.3.8文昌阁建于清代,

23、在龙王庙东隔壁,内有文昌神像,民国时期神像被烧毁,1958年庙舍拆除。2.1.3.9西庙又称西岳庙,在李市镇西市梢,面积200平方米,内有小李王老爷像,1960年拆除改建紫霞小学。2.1.3.10卸甲庙建于宋代,因传说南宋泥马渡康王(赵构)在此庙中卸甲得名。据传此庙从白茆镇西市梢一直到鲇鱼口为止,共有房屋5048间,内有泥马王像,庙后有三个用墙围着的深穴。民国时期该庙剩有6间,1958年拆除建白茆轮窑。2.1.3.11泗水禅院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陈桂森书院名,坐落于白茆西后街。2.1.3.12耶稣堂建于民国初期,位于今白茆药店与龙王庙之间,有房屋13间,曾被日军占领,并为国民党保安队驻地。新中

24、国建立前已废。2.1.3.13千佛庵建于明代。此庙前后左右有五叉水流,因此又名“五龙经庙”。1958年开练泾塘时拆除,改为农田。2.1.3.14东湖书院(三官堂)书院原为元代私家讲学之所,后改为三官堂(道教祠)。明弘治丁巳年(1497),常熟县令慈溪人杨子器毁各乡祠庙,藏书家钱仁夫力劝可改社学者酌量留之。弘治癸酉年(1513)湖口三官堂改为东湖书院,后任县令计帷中出示帖照,以防豪右侵夺。顾朝元、戴天恩师徒世守之。占地面积约0.22亩,朝南三开间,左右各有院堂,内奉孔子小像,延师授课,生徒日众。“青衿数十,晨集暮归,弦读之声洋洋盈耳”,钱工部亲自讲授,并刊印书稿等。“庶几三代乡学之遗制”,书字已

25、不复存在,遗址在今古里湖口村3组,原三官堂旧址。2.1.3.15“有原堂”教堂 清顺治元年(1644),为刘氏创建。又名母诞堂。“有原堂”三字匾额为吴渔山真迹,今已无存。教堂两进三开间,占地0.36亩。堂内修士刘必古,工中西画法,相传西画传入本县,由刘所介绍。该教堂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古里乡政府及古里派出所办公处,1995年拆除。原址现为古里建设银行。新中国成立前,古里境内还有其他庙宇34所,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帝藏龙旋宫(龙旋真武祠)、双港高城大王庙、军墩城隍庙,杨滃萬善庵、葑泾赵庄庵、复兴思念庵,此6所庙宇香火较盛。新中国成立初,有僧侣和尼姑的为:龙旋宫炳如僧人、城隍庙含筹僧人、赵庄庵含年僧人、

26、高场观音殿含林僧人、思念庵善英尼姑,其他庙宇由村上派鳏孤老人管理香火。旧时,凡村里有死亡者,家人率先到所属土地庙拜佛烧香,称“报土地”。淼泉境内的庙宇还有聚福庵、三元宫、调元阁、净心院、新庙、地藏寺、李王庙、纯阳堂、天尊堂、古墩庵、观音堂、香堂庙、车泾庙、五圣庙、五仙堂等,均已毁或拆除。 2.1.4祠堂、义庄2.1.4.1王氏祠堂建于明季年间,在今白茆镇西后街教育印刷厂内,由太仓王琪(原藉白茆)礼部所建。建筑工程别有风格,门前为石碑楼,大门旁两只石狮子,进屋三级沿石步步升高,分前后厅及厢房,共20余间,砖木结构,庭柱上刻有龙凤图案,几斗重叠,方砖地平,十分壮观。该祠堂1958年被拆除,现保存两

27、条石柱头,上面刻有两只小石狮子。2.1.4.2官家祠堂位于原天中村十一队,又称“官家庙”,内有“官家祠堂”金字斋匾一块。1950年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姚金生家,现已拆除改建。2.1.4.3陆氏义庄又名陆家义庄。坐落在白茆镇塘北街中心,建于清同治十年,中间大门为车棚门,对面有八字式围墙(挡风墙),两边有两棵梧桐树,河边有个马鞍形河滩,门前所围场地称“义庄场”。原为陆氏后裔管理,新中国建立前夕转让给私人使用。后面一座大楼建国初先后由工商联、工会及乡政府使用。1958年7月,国家副主席陈云来白茆视察时,曾在该处作短暂休息。该楼于1969年拆除。2.1.4.4李氏义庄今紫英村十队,建于清光绪年间,已废。

28、2.1.5其他古建筑2.1.5.1徐家寨门建于清同治乙己年春月,坐落于白茆镇西后街,现为私宅。前寨门刻有“唯善为宝”,右上角为“家驹书”,后寨门刻有“世贤师俭”,左上角有“自书”字样。2.1.5.2景行堂为清初建筑,坐落在李市镇西街。系朱雪恒(道光甲午举人)老宅。堂名“景行”,以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堂为三开间方形大厅,为朱氏家族祭祀及举办婚丧喜庆的场所。堂内梁、柱、枋、檐、额等处,都施以彩绘,有“狮子滚绣球”、“松鹤延寿”等式样,花纹、布图、技法等方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建筑在抗战时毁于日军战火。2.1.5.3进士遗址在李市集镇西街,建于明代,为3间二转头楼房,原属私房,现已拆除。

29、2.1.5.4冯一范故居建于清中晚期,在白茆上塘村一队,为当地著名大宅。故居有三进房屋50多间,有厅堂,内有斋匾“法科举人”4字。1937年后常驻日军、伪军。新中国建立后剩下三开间硬山顶楼房一所。高7.37米,明间宽3.70米,次间各宽3.20米,通面宽12.70米,进深10.20米。次间梁架为穿堂造,明间为平架加鼓柱。土改时分给农民作住房。2.1.6古桥梁2.1.6.1惠绥桥建于清雍正乙巳年间清和月立旦,位于李市集镇。原为石桥,有石桥铭牌,1970年改建为石礅平板桥。2.1.6.2永祥桥建于清雍正乙巳年间,坐落李市村一队。原为一拱环洞桥,桥堍二侧是金山石底脚,其中4条石柱上刻有文字(字迹已看

30、不清),左侧桥堍下有一块方石,上刻有“壬子、圩工水标,保圩会”字样,据说是水位标尺。现桥面改用水泥板。2.1.6.3何家桥位于李市村一队,与永祥桥同时建造。原为石桥,现桥面改用水泥板。2.1.6.4文昌桥现名陈家桥,在李市村一队。原为石桥,现桥面改用水泥板。2.1.6.5新桥在白茆镇西市梢,跨越白茆塘,百姓习惯称“白茆西桥”,建于1746年,清同治十年1871年)曾修建过,1958年改称“幸福桥”。原系石柱木桥面,并有井字石墩二个。1962年石墩被撞塌,1963年5月改建成一孔铁架桥,1972年拓浚白茆塘时被拆除。有石碑一块,现保留在白茆大桥北桥堍石墙上。2.1.6.6白茆东桥原白茆大桥位于白

31、茆镇东段,横跨白茆塘,北岸正对庙弄。建筑年代不详。为木质桥,两桥堍用石方构筑桥台,以条石作台阶。该桥在旧时乃至新中国建立后70年代初为连接白茆南北两岸的主要通道。1972年拓宽白茆塘时拆除。2.1.6.7芙蓉庄桥在芙蓉村,建于明景泰年间,用白石筑成,今废。2.1.6.8新泾桥在白茆镇东市梢,沿白茆塘口(北厂边),建于清乾隆乙巳年间,原为石桥环洞结构,现改为砖拱水泥桥。因原对准五叉水流向之处,群众称“五叉江桥”。2.1.6.9文虹桥在芙蓉村,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又称尤漕桥。L936年建锡沪公路时改为公路桥。2.1.6.10蔡泾桥在上塘村,建于清代末年,原为石板桥,1958年旁边又加置水泥桥。2.1

32、.6.11庙桥又称五龙泾桥,横跨练泾塘,位于张泾河、黄瓜浜河、庙泾河、西三泾塘河和练泾塘5条河流的角汇处,为三堍木质桥。1950年代拆除。2.1.6.12东义桥东义桥,又名东石桥,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跨清水港,石拱,6级石阶,宽2.5米,长7米。承建者鱼仰山,1967年拆除。2.1.6.13西义桥西义桥,始建于明代,跨避湖泾,石拱。8级石阶,宽2.5米,长9米。1967年拆除。2.1.6.14聚龙桥聚龙桥,又名老虎桥,跨村前港,石拱。8级石阶。始建于明代,清代本邑刘氏重修。1958年拓浚青墩塘,填平市河,老虎桥拆除。2.1.6.15通贵桥通贵桥 香花桥,清代瞿氏重修,即现在庙弄,旧址

33、市河,有二桥。清末填河毁桥。2.1.6.16牛车桥牛车桥,跨村前港,清代,由邑人刘民重修,木质。民国25年建锡湖公路拆除。2.1.6.17义兴桥义兴桥,邑人刘民修建,木桥,单栏杆。跨青墩塘。1967年翻建成水泥踏步人行桥。2.1.6.18万安桥万安桥,横跨长毫塘,用石条累叠而成,桥面木质。毁于日寇侵华时期。2.1.6.19万丰桥万丰桥,横跨赛马港,用石条累叠而成,桥面木质。毁于日寇侵华时期。2.1.7 重要的墓、碑2.1.7.1顾大章墓在古里镇军墩村。顾大章明万历35年(1607)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天启年间,因加入东林党,遭阉党报复,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等被诬陷入

34、狱,投环殉节。崇祯初予以昭雪,赠太仆寺少卿并赐葬,追谥“裕愍”。钱谦益为之撰墓志铭。炳烛斋稿引顾大韶所撰行状云:“毁室为墓,崇祯十二年葬。”其墓地久湮。解放后文物普查中在“石马坟”重新发现墓碑、牌坊柱、石兽等遗迹。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撤消。今牌坊散落,断碑仆道,可寻访于顾宝龙家中。2.1.7.2瞿启甲墓墓在古里镇钱仓村照塔浜。相传每当晴好天气,下午3至4点钟时,浜内可见常熟方塔倒影,浜因此得名。铁琴铜剑楼第4代主人之墓,瞿启甲,幼孤,随伯父秉渊读书,擅文学书法。及长,竭力维护先祖遗书。宣统元年,两江总督端方派缪筱珊索铁琴铜剑楼藏书,许以京卿为酬。良士不为所动,仅以旧刊及影抄

35、本50种应付。民国6年,发起创办县立图书馆,为首任馆长。民国12年,抵制曹锟贿选,拂袖南归。抗战时期,一面妥置藏书,一面在家自书“正气歌”拒任伪职。1940年疾终沪寓,犹遗言:“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其墓位于瞿氏祖茔之墓穴,解放后一度被损。1985年重修。今存墓坐东面西,占地约120平方米,封土直径30.5米,高1.3米,外设罗城和墓门,冢后竖民国所立碑一通。1989年8月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文化局作出规划,在近年内对该墓进行修葺。2.1.7.3重建东湖书院记碑书院原为元代私家讲学之所,代有兴衰,后为三官堂(道教祠),明成化后,书院复兴。明弘治间知县扬子器令毁乡间祠庙,正

36、德癸酉(1513)工部都水司郎中、藏书家钱仁夫请将三官堂改为社学,内设孔子小像,延师授课,生徒日众。正德中,又拓新,取名东湖书院,刊行试稿等。此碑立于正德16年(1521),由常熟知县刘乾亨撰文,钱仁夫书,高1.27米,宽0.6米。旧在古里镇湖口村,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2.1.7.4重建龙旋真武祠记龙旋泾真武祠(堂),俗称龙旋宫。真武即古所谓玄冥水神也。此祠建于宋淳熙年间。元至正六年(1346),道士钱祖阳等修,郑东撰记。明嘉靖十五年(1536),道士陈守洁等修,陈寰撰记。有河名蒋泾,又名龙旋泾。南彻白茆,北连浒浦,诸水所决。昔有毒龙据之,旋为广渊,屡兴灾孳,坚过人筑,因祠其上,以奉真武,名

37、曰龙旋真武堂。自是龙遂迹灭,水不为灾。盖宋孝宗淳熙二年也。崇祯十七年(1644),陶大逵等集资重修。邱之隽撰记。清初,陶绍元又修,归起先撰记。此碑高1.20米,宽0.6米,字迹淡漠近半,已断裂。今由帝藏村村民陶瑞宝所保管。2.1.7.5重修慈航庵碑记慈航庵建于唐永徽三年(652)。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僧可琢重修,二十三年(1684)端工。碑文记述了发起筹建者及重修过程,附有捐置田地姓氏。康熙三十三年立碑,由释德立撰写碑文。此碑原在古里湖口村,现为市博物馆收藏。2.1.7.6重修积善庵及里域司祠公田碑记积善庵建于明代。雍正七年(1729),僧郭千及九逵相继修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春至

38、三十九年秋又重修。里人陈国英等偕同主持德慧全力募缘,并号田2亩,以供僧人饭食。此碑原在古里村东高城大王庙,现为市博物馆收藏。2.1.7.7恤农碑清乾隆十一年(1752),丁哲夫等立。石原在双港村大王庙。后送市文管会保存。叙呈准保护圩岸,禁止斫草事。2.1.7.8严禁贼匪碑记清道光十五年(1835),南湖廊村民自发组织联防,谨防贼匪骚扰。由邑人赵昆发、陶景华等8人联名撰写申请,要求昭文县署批准。后苏州府昭文县正堂批文下达,南湖廊自治联防组织成了官批民办,村上治安良善。为此,钱玉庭等人立碑作记,此碑今存放于南湖廊村。2.1.7.9行乐歌碑嘉靖甲子仲秋立于白茆红豆山庄。山庄主人顾细二作诗歌,八世孙玉

39、柱跋。碑高144厘米,宽78厘米,厚25厘米。文中以歌的形式,记述了顾氏家址迁移原因及山庄周围的优美环境,并附登虞怀古七律诗一首:踏遍青山万千重,藤萝络络挂长松。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邱边碧藓封。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该石碑现存常熟市碑刻博物馆。2.1.7.10顾氏重修家庙记碑“皇明万历甲午岁春正月”立于白茆红豆山庄,有九世孙耿光撰写诗文。碑石比行乐歌碑略为高大。现存常熟碑刻博物馆。2.1.7.11英蓉庄土地饭祠僧田纪年碑清光绪二十年立于白茆芙蓉庄,现存常熟碑刻博物馆。2.1.7.12重修忠义记青石碑碑石共2块,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九月,现存李市

40、小学砖柱下。2.1.7.13姚陈氏墓志铭镌于大清岁次壬子仲冬,现存双庙村。2.1.7.14惠绥桥桥名石碑雍正乙巳年清和月建惠绥桥时刻制,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20厘米。现存李市供销社内。2.1.8其他古物2.1.8.1古砚蒋楷铭端砚,背面刻有诗文,为李市村陈金龙家收藏。2.1.8.2看水虎头石与文昌桥同时期建造,形似虎头,坐落在李市村二队沈耀明家河滩石岸上。此石对准文昌桥流水,为水位标记。2.1.8.3旗杆石墩旗杆石墩共有4个,新中国建立前尚有4根残腐的木杆竖着,现只保存石礅l个,在今市西街朱裕奎家门口。2.1.8.4钓鲜闸建于明代,闸在坞蚯山之南与三泾塘交界处,明严文靖公讷常垂钓于此,故

41、名。严文靖为坞蚯人,闸右有文靖公祠,今钓鲜闸已无存,闸名仍在。2.1.8.5坞蚯雪眺坞蚯山增福禅院中有一小楼,藏于森林之中,风景幽绝,凭窗远眺,极目四望,雪天景象尽收眼底,飞絮舞空,梨花匝地。前人诗云:“村村银树砌,树树至光浮”,道尽雪飘千里景色之美。后小楼毁于火灾,此种景象不复存在,现仅留此景之名。2.1.9出土文物1965年初,六大队二小队社员平整坟地时挖到小量杯3只,小针筒l只,针筒芯3只以及盐水瓶等,经鉴定为新四军后方医院实物。1973年5月29日,白茆人保组收集到明代铜佛1座,下有莲花座,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白茆窑厂在原御甲庙基上平整土地时,挖掘到汉代铜镜1件,1976年1月16日上

42、交常熟县文管会。1977年3月8日,九大队三队挖泥时挖到圆口陶罐l件,属元代文物,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1977年3月9日,在九大队三队又挖到药瓶1只,是新四军后方医院所用药品器材,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1979年3月6日,芙蓉庄开河出土新石器时代石斧、石喯各1件,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1981年8月15日,下甲圩庄浜出土唐代海马葡萄镜l件,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1982年10月白茆窑厂取泥时出土明代铜镜l件,已上交常熟县文管会。1983年3月,常熟市机械二厂在明代顾扬武墓出土明代青花折枝花盖罐及仿哥窑罐各l只。已交常熟县文管会。2.2 因水成街、因水成镇空间布局与典型历史要素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铁琴铜

43、剑传统风貌区水乡古里的典型历史地段,其独特的空间布局是传统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2.2.1 水网与街巷系统李市古集镇和铁琴铜剑古镇区内,水街相依,可以说水巷和街巷是古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水巷河道既是作为水上交通的要道,是集镇与四邻农村集镇联系的纽带,也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其次它还是人们日常生活洗衣、洗菜、洗物、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陆路街巷作为辅助系统,顺应河道布局,主干道与主河道平行,次一级的街巷是在河道界定的地域内划分组团,或与河道垂直,使住户能方便地到达水边,形成一个或多个围合空间的线性展开。同时街巷也是通往各个个体单元的通道,形成主路支路小巷的环状多级

44、网络系统,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序列感。此外,街巷立面形象在多样变化中体现出统一连续感,材料的大致相同(砖、木、石),色彩的一致(粉墙黛瓦,浓雅清灰),体量的一致等,促成了立面的连续,由此形成的户与户之间的紧密连接,使古镇街巷连续性显得更加深入和层次丰富。加之街巷的疏密有致,通过空间的宽窄变化呈现出一种舒缓状态。而天际线与地面的连续,又往往体现出变化多样的特点,使古镇空间变得更为含蓄深远。街巷水网的结点通常处于网状结构的交叉点,即桥梁与河埠以及因之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场,这些节点往往因地处水陆交叉处,是货物集散交易的地方,同时往往也是人们活动密度最高的地方,从而成为水乡城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与此

45、同时,水巷与街巷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形成平行并列的舟行与步行两套交通系统,水巷对外,舟楫迎来送往;街巷对内,主要为居民所用,陆上交通以桥子、挑檐、手推车为主。2.2.2 街坊构成李市古集镇和铁琴铜剑古镇区的街坊由街巷围合组成,街和巷分隔成长条形地段,并由若干院落充实。院子多为南北向,连结院落的巷道东西向较多,也有南北向。街坊依其布置内容及河街关系,有合院式住宅前后临河,临水型住宅前街后河,面水型住宅隔街而河,上宅下店前街后河,前店后宅前街后河等类型。它们纵向大进深发展,力争每户面宽较小,从而使更多的住户、商店、作坊获得面街临河,水陆皆达的便利。这种街坊布局与古镇地理环境以及“运输依靠河道,步行

46、利用街道”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显示了其“亲水”特性。此外,街坊是由传统的街道生活组织而产生,因而具有外向性特点。与此同时,街坊内大都由多个院落组成,街坊内部属于私密空间,满足了居民私密性要求。这种布局方式,既满足居民活动、游憩、交往的“闹”的需要,又符合居民家庭生活“静”的需要,形成闹静有别,创造了舒适、优雅、活跃和宁静的居住环境。2.2.3 传统民居传统民居是体现古镇传统历史面貌的最基本单元。由于受江南水乡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社会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建筑结构采用本构架系统,砖墙不承重,只起围护作用。普通民居的屋架形式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山墙的屋架为穿斗式,而内部开间的屋架为抬

47、梁式,这种混合的做法既可以保持穿斗式屋架节省木料的长处,又取得抬梁式屋架内部空间开敞的优点。建筑的建筑形制,如开间、进深、屋架、斗拱、屋顶形式等,都有一定规格,类似近代的标准构件。建筑构造为小青瓦屋顶,空斗填充墙,立帖举架,木椽屋架,观音兜山墙或马头墙。建筑层数多为一至二层。建筑外观朴素、封闭,内部生活安静,外闹内静,使用功能明确,尊卑序列分明。大户人家院落可分数进,每一进院的厅堂有不同功能,分门厅、轿厅、客厅、花厅、内厅、女厅等,各有使用对象和特点,内向的院落不仅提供户外活动天地,便于排水,而且夏季可遮挡强烈阳光辐射,加以一侧的备弄又可促进穿堂风通畅,降低室内温度,需要时可打道中间的大门和屏

48、风,显出住宅内部的豁达深远。各厅向中轴线通道口往往建有精美的水磨砖雕花门楼。除中轴线建筑外,视宅主地位和文化趣味不同,两旁还布置供接待、宴客、琴棋书画等用途的其它建筑和花园。古镇内建筑,有的有腰檐、长窗,沿街商店则为通长排门板,大宅为江南厅堂式或院落式,小宅多为独进平房。富户重装饰,砖石、木雕刻工艺精细,花饰纹样极具地方特色,形式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深的建筑群体风貌,并创造出素朴的,但又很有文化内蕴的整体美。2.2.4 典型空间标志与要素古树名木、石拱古桥、门楼石雕等是体现古里传统水乡风貌的典型空间标志和要素。古里的河港街巷交叉,桥作为交通联系的纽带,成为水乡的特色景致,是水乡古镇独特魅力的主要因素。在李市古集镇,据村民回忆,古集镇的石桥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融合了工艺技术和文化艺术,往往在桥上刻有楹联,记述史实,状物抒情,意趣盎然。可惜的是原有的数座石拱桥均已无存,或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