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07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460号).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 Guidelines of Urban Greenway in Guangdong Province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年 7 月目录1 总则 . 12 涵义及构成 . 23 目标和原则 . 34 选线方法 . 65 基本要求 .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 20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1.2 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1.

2、3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1.4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12 涵义及构成2.1 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2.2 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

3、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2.2.1 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2.2.2 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23 目标和原则3.1

4、重点目标通过规划建设城市绿道,并与省立绿道有机衔接,共同构建连续、完整的绿道网络,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民生、经济等功能,切实将绿道网打造成为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标志性工程。3.1.1 生态目标: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生态保护通过维护绿道及周边河流、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充足空间,保护与优化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3.1.2 环境目标: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促进宜居城乡建设构建线形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通过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集中展示安居、康居、乐居的人居环境,增强城乡美誉度和地方归属

5、感,创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乡。3.1.3 民生目标: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构筑慢行交通网络通过提供新型休闲场所,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为人们提供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构筑慢行交通网络,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3.1.4 经济目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省立城市绿道网为载体,大力开发绿道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促进绿道沿线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扩内需促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3.2 主要原则城市绿道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3尊重岭南山水自然基底,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体现地域景观特

6、色与文化传统,满足当地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确保绿道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的实现。3.2.1 顺应自然肌理,畅通生态廊道尊重广东省水网交织、阡陌纵横、山水绵延的自然本底,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结合市域生态廊道、生态隔离绿地、环城绿带和农田林网等构建城市绿道,使分散的生态斑块得以有机连接,从而构建和维护完整、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3.2.2 串联发展节点,体现特色底蕴充分发挥城市绿道对各类发展节点的组织串联作用,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以及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自然、人文节点为依托,尽可能多地发掘并展示本地具代表性的特色资源,实现

7、“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3.2.3 契合城乡布局,引导空间发展一方面,城市绿道应契合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拓展方向,有效发挥城市绿道在城乡之间、城镇之间以及城市不同功能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功能,引导城乡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形态;另一方面,城市绿道应连通城镇内部的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商业街、滨水休闲带等公共空间,成为公共空间的联系纽带,孕育城乡居民多样的公共生活空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3.2.4 利用交通廊道,集约利用土地城市绿道布局要尽量避免开挖、拆迁、征地,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废弃铁路、村道、田间道路、景区游道等路径,在保障绿道使用者安全的前提下,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建设成本。3.2.5 衔接

8、省立绿道与慢行系统,倡导绿色生活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与省立绿道及相邻城市绿道同步对接,加4大绿道网密度,并重点向中心商业区、居住社区、公共交通枢纽以及大型文娱体育区等人流密集地区延伸,与城市慢行系统共同构成连续、完整的绿道生活网络,丰富市民出行方式, 引领“公交优先、方便慢行”的绿色出行模式。54 选线方法4.1 优选绿道网络串联的发展节点城市绿道应尽可能联系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节点以及历史人文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和城乡居民点等人文发展节点,高级别的发展节点应作为优先串联的对象。4.1.1 适宜串联的发展节点(1)自然节点:指具备生物多样性、景观独特性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

9、、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农田等;(2)人文节点:指具有一定文化、历史特色的地区。包括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3)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内部的大型居住区、大型商业区、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以及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4)城乡居民点:城乡宜居社区、乡镇、村庄等。4.1.2 优选串联节点对上述发展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价,挑选出较高级别的节点。表1 各类点状要素的分级建议6节点类型分级非常重要重要普通自然节点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观光农业园区连片农田、基塘系统大、中型水库与湖泊小型水库与湖泊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市级森林公园县级森林公园国家、省级

10、风景名胜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级旅游度假区郊野公园、湿地公园4.2 确定绿道网络的适宜路径选取开敞空间边缘、交通线路和已有绿道等作为城市绿道选线的依托,以优先串联重要节点为目标,综合考虑长度、宽度、通行难易程度、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线性通廊进行比选,确定城市绿道的适宜线路。(1)开敞空间边缘:指体现自然肌理的水系边缘(江、河、湖、海、溪谷等水体岸线)、山林边缘、农田边缘(农田的田埂、桑基鱼塘的塘基)等。此类线形廊道最能体现绿道内涵,应优先予以考虑;(2)已有绿道:包括已建成的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应与省立绿道有机衔接,共同构建覆盖区域的绿道网络。局部地区受条件限制,城市绿道可考虑与省立绿道并线。在

11、与省立绿道有机衔接的前提下,城市绿道应保持其相对独立性。(3)交通线路:包括废弃铁路和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等公路,以及市政道路、景区游道、田间小道等。应根据交通流量、车行速度等确定其适宜程度,如废弃铁路、景区游道、田间小道等非机动交通线路,以游憩和耕作功能为主,在选线时可优先考虑;市政道路的慢行系统也可因地制宜地予以考虑;而国道、省道、县道及高速公路等快速机动交通线路,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和机动车速度的增加,其适宜程度依次降低,一般不宜选作绿道路径。7人文节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村)具有成片岭南建筑的街区历史文化遗迹村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

12、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城市公共空间大型居住区、大型商业区、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城市级公园、广场区级公园、广场社区公园、广场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城乡居民点宜居社区、乡镇、村庄等5 基本要求5.1 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城市绿道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城市绿道应依托滨水、山林、田园等自然要素,因形就势,保护原生态的自然风貌。自然生态区域的绿道网络密 度 宜 为 0.03-0.10km/km2 , 郊 野 区 域 的 绿 道 网 络 密 度 宜 为0.5-1.2km/km2。5.1.1 滨水地段城市绿道依托江、河、湖、滩涂湿地、溪流等水体岸线进行选线时,应顺应

13、水系走向。在满足防洪要求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贴近水道,合理利用滩涂地,营造亲水空间。确实无法利用滩涂地的,可借造河堤或架设栈道(桥),但距离不宜过长。城市绿道经过滨海地区时,应充分利用滨海景观道、滨海旅游径等,因地形因素而无法实现贯通时,可考虑局部架设滨海栈道,但距离不宜过长,且应符合安全标准。城市绿道需跨越河流等水系时,应尽量借道现有桥梁,也可考虑轮渡等衔接方式。确需建设桥梁时,应以小体量景观桥梁为主,满足步行和自行车通行要求即可。5.1.2 山林地段城市绿道经过山林地段时,应顺应地形、地貌。可适当改造林间土路,但应避免大填大挖,尽量不损害原有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应尽可能利用登山径、远足

14、径、森林防火道,避开容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不良地段。5.13 田野地段城市绿道经过农田、桑基鱼塘等地区时,可合理利用田间机耕道、塘基路,并尽量避免占用农田,同时尽量不影响农用车辆的通行。经过果园、茶园、花卉种植基地等农业生产用地时,可在花、果园中绕8行,体现郊野特色,但应避免破坏果树、庄稼等作物。城市绿道经过观光农业区时,可考虑与采摘区、综合游乐区、旅游服务区等区域相连接,同时避免穿越农舍、饲养区、农垦区等农民生活与生产地区,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5.2 通过自然和人文景区的城市绿道城市绿道与自然和人文景区节点可以采用直接连接、支线连接以及辅助道连接等方式进行衔接,应根据节点与

15、线路的空间关系灵活处理。当城市绿道无法同时串联两个发展节点的时候,宜根据节点的重要程度,优先串联等级较高的节点。5.2.1 自然景区城市绿道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时,可利用山林土路、公园林荫道、度假区游览道等,尽可能与园区内部饮食区、娱乐区等景点和服务设施相衔接,同时应遵循生态影响最小的原则,避开生态敏感区,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干扰。5.2.2 人文景区城市绿道进入历史街区或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区域时,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步行道,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资源及环境;沿景区主要线路宜设置解说系统,展示文化遗产资源的内涵和历史遗存;可适当结合旅游开发建设,提

16、高地区吸引力。5.3 穿越城镇的城市绿道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城市绿道应尽量串联城市的各功能组团,且尽量接近使用主体,即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穿越城镇的绿道网络密度宜为 1.0-1.5km/km2。95.3.1 居住区城市绿道进入大型居住社区时,应尽量从组团间的公共绿地通行,并与居住区的步行系统相结合。同时应考虑与小区配套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衔接,尽可能形成居住区内部贯通连续的绿道网络,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5.3.2 商业、文娱体育区城市绿道进入商业、文娱体育区时,考虑设置接驳点与步行街进行衔接,并在接驳点处设置自行车停靠点或租赁点。对于允许自行车进入的

17、区域,可采取划线、地面铺装变化或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使之与人行道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保障行人与骑车者的安全。可考虑小规模的道路改造和交通管制,实现区内连续无障碍通行。5.3.3 公共交通枢纽城市绿道要充分与火车站、公交站点、轨道站点、港口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进行衔接,并在站前广场、公交站点等人流集散地设置绿道出入口,快速疏导人群。城市绿道与公共交通枢纽的衔接要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应设置隔离设施与机动车道进行安全隔离,同时设置醒目标识。5.3.4 公共开敞空间城市绿道应与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密切联系,尽可能与其廊道共线或平行选线,并考虑以公众使用频繁的公园、广场作为绿道的起点、尽端

18、或衔接点。5.4 串联村庄的城市绿道城市绿道串联主要特色村落时,可直接借用交通量不大的乡道、村道,但距离不宜过长。应与乡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农家饭店、农家旅馆等相贯通,展现岭南村庄的特色与淳朴的民俗乡风。应注意维护和保持原有村落景观,促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村镇农业经济的发10展,塑造独具特色的田园生态景观。5.5 利用交通设施的城市绿道5.5.1 利用公路和市政道路城市绿道一般不直接借道公路。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城市绿道可选用机动交通较少的废弃铁路、村道、田间道路、景区游道等作为依托,应尽量远离国道、省道、县道等快速交通道路。穿越城镇的城市绿道可与市政道路的慢行系统相衔接,利用居民购物、社交、

19、游憩等活动的生活性道路而设置,如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景观大道、商业大街、居住区道路或者社区步道等。通过改善慢行道的绿化条件,设置与机动交通的隔离设施,合理组织交叉口交通,完善自行车租赁和停车设施等方式,实现绿道与城市慢行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与高效利用。5.5.2 与其他交通方式交叉的处理城市绿道与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交叉时,宜优先采取安全的立交方式,如涵洞和高架廊道等,以保证绿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与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乡镇道路交叉时,宜采用较经济的平交方式,通过设置斑马线、过街信号灯、限速设施、安全护栏、自行车盒子、安全岛或斜道口等设施,确保绿道安全通行。城市绿道与轨道交通相交

20、时,宜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如涵洞、高架廊道等。城市绿道与其它交通方式交叉的处理可参考绿道连接线建设及绿道与道路交叉路段建设技术指引。11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城市绿道经过的地段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滨水地段、山林地段、乡村田野地段和城镇地段等。经过上述典型地段的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见表 2 至表 5。12表 2 滨水地段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类型指沿江、河、湖、海、溪谷等水体岸线,经过滨河绿地或滩涂湿地,具有滨水生态景观特征与亲水环境的绿道。模式图示意图规划导则13绿道穿越江、河、湖、海、溪谷、滩涂湿地等水体岸线时,应保证安全、稳定、健康的城市基础水环境,通过保护、改造以及生态修复等手段

21、构建连续的线性滨水生态廊道,促进城市滨水区环境改善与功能开发。分项规划设计指引绿廊系统保护城市原生河涌水系的生态性、多样性与安全性;运用生态湿地、雨水收集与生态驳岸等措施恢复人工改造或被填埋的城市水系;丰富滨水生态廊道的植被层次及类型,恰当运用水生植物。交通设施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人的亲水性;应与城市慢行系统、机动交通系统合理接驳;配备完善的交通导识系统与交通管制措施。服务设施充分利用滨水沿线原有的城市服务设施,如码头、活动广场等;合理布置独具特色的服务设施,如亲水平台与文化设施;根据水系的具体情况,完善截污减排、河岸堤防等水利基础设施。表 3 山林地段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类型指经过山脊、山谷等地

22、形起伏地区,或经过林地、森林公园等地区的绿道。模式图14示意图规划导则绿道经过山脊、山谷等地形起伏地区时,应合理利用山林自然地原有的生物资源条件、原生风貌及人文景观,提供户外运动、郊野游憩、自然教育的场所。分项规划设计指引绿廊系统保护及利用山林自然和人工植被,宜划分保护区、保育区与游览区,进行分级保护和控制;应以地带性植物为主,采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恢复具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并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灾害;采用水土保持措施修复受损山体,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交通设施慢行道的规划设计宜遵循山林沟谷的天然走向,尽量利用原有的山路、土路,不宜大填大挖;应结合野生动物的

23、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进行慢行道的规划设计;可策划科考探索、户外越野、等高游览等山林游线;应与城市慢行系统、机动交通系统合理接驳;配置完善的交通导识系统与交通管制措施。服务设山林内新建驿站等服务设施应避开生态敏感区;结合山林的特点布置树屋休息区、野营地等游览设施;配备完善的标识系统、安保设施与消防设施;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如在使用率低的地段合理降低照明设施的密度及亮度,施鼓励采用低碳照明及生态照明设施。15表 4 乡村田野地段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类型指经过乡村、农田,通过耕地、园地或其他农用地,拥有乡村田野风光的绿道。模式图示意图规划导则应结合农田林网、河渠道路,串联主要历史村落,以维持和保护原有农业景

24、观以及乡村田野肌理。应结合现有村庄设施,促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村镇农业经济发展,塑造独具特色的田园生态景观。16分项规划设计指引绿廊系统保护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简单的生态链以及单一的群落结构;结合乡村防护林体系、河渠绿廊恢复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种植及生态防治技术;根据选线的具体情况,通过退建还耕等手段,合理恢复及整合农田;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设施慢行道的规划设计宜充分利用原有的乡村以及田间道路,在大片连续性的农田间,可采用栈道等下层架空方式穿越;应结合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进行慢行道的规划设计;农田型绿道应与城镇慢行系统、机动交通系统合理接驳,尽量与村镇交

25、通枢纽、村镇居住中心、农业研究基地等节点衔接;配备完善的交通导识系统与交通管制措施。服务设施完善乡村农业观光、农家住宿餐饮、历史村落游览等独特的景点设施;充分利用废旧农业材料、农业产品进行绿道设施建设与开发。表 5 城镇地段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类型指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承担城镇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城市更新与慢行系统等功能的绿道。模式图1. 穿越城市空间2. 回归街道生活17规划导则规划导则绿道经过城市建成区,在无法满足绿道建设用地需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局部改造,采取立体穿越城市空间,如地面、地下、建筑架空、空中立体廊道或屋顶平台等方式来保证绿道的连续性。结合城市公共设施,将绿道有机融入城市道路,并体现

26、城市街道功能的复合性;改变以机动车交通为主导的规划理念,以城市绿道引导健康绿色出行。3. 废弃交通廊道更新4. 旧城区更新(旧村、旧工业区等)改造前改造前18改造后改造后规划导则规划导则充分利用城市交通廊道,通过生态改造使其成为城市生态廊道的组成部分;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交通设施埋入地下,利用原有空间建设绿色廊道。充分利用旧城、旧村等城市旧区,通过改造更新恢复其活力;利用景观及生态措施,对废弃的工业区、仓储场地、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场地等进行改造,转换与提升其土地价值。分项规划设计指引绿廊系统通过修复破碎的生态斑块及增加生态用地,营造连续的生态绿廊;注重绿化恢复与复合种植方式,以立体绿化、屋顶绿化

27、等技术手段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在废弃用地中,采用乡土植物为主,进行乔灌草搭配种植,恢复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可采用平面相交、立体穿越城市空间的地下、建筑架空、空中立体廊道或屋顶平台等方式通过城市建成区;城市绿道应与城市慢行系统、机动交通系统合理接驳,尽量与交通节点、居住区中心、商业中心、公园入口等节点衔接;配备完善的交通导识系统与交通管制措施。充分利用城市中原有的城市观光、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等服务设施,连服务设施接功能多样的服务节点与场所;鼓励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应用技术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用于绿道服务设施的建设;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尽量采用生态照明及低碳照明设施,注意照明亮度与

28、色温的控制。19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城市绿道各构成要素的规划建设,可参照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执行。7.1 慢行系统、绿化、交通衔接及服务设施系统慢行道一般不直接借道公路。各市为确保连通而建设的绿道连接线,总长度不超过本市域范围内城市绿道总长度的 10%,单段长度不宜超过 3km。连接线具体要求参见绿道连接线建设及绿道与道路交叉路段建设技术指引。7.2 绿道控制区为提高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水平,保护绿道的自然生态基底和历史文化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城市绿道应划定绿道控制区。城市绿道控制区划定和管制工作参照广东省绿道控制区划定与管制工作指引执行。7.3 标识系统城市绿道标识系统规划建设参照珠三角绿道标识系统方案设计执行。城市绿道标志(LOGO)统一采用广东绿道标志,应严格执行标志、规格、色彩、字体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同时,在材质选用、布局设置、信息分类登载等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多融合本地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内容,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实现整体性和多样化的有机结合。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