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088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67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绝版好资料看到就别错过】 .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民用建筑设计第一章 概论建筑物最初是人类为了避风鱼和防备野兽侵袭的需要而产生的。当初人们利用树枝,石块这样一些容易获得的天然材料,粗略加工,盖起了树枝棚,石屋等原始建筑物(图1-1) 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还建造了石环,石台等原始的宗教和纪念性的建筑物(图1-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和复杂,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它们在使用功能,所用材料,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1建筑学作为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以及环境规划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一般说来,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一定的

2、艺术形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且总是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建筑物-作为人们亲手创造的人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它除了具有满足物质功能的使用要求外,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又常会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感受。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即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又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一,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它们有住宅,公寓,宿舍等。居住建筑中,住宅建设是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3、住宅建筑需要的量大,面广,国家对住宅建设的投资,在基本建设的总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建造住宅所需要的材料,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工作量,也都是很大的。为了加速实现我过现代化建设和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住宅建设应考虑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诫化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条件也有很大差异,在推进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现有各种有利条件,尽可能增加各地的住宅建造量。此外,在住宅投资渠道和管理体制方面,也需要“为本世纪末实现城镇居住小 康水平”而进行深入的改革。 二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公共建筑按使用功能的特点,可以分为以

4、下一些建筑类型: 生活服务性建筑:食堂,菜场,浴室,服务站等; 文化建筑:学校,图书馆等; 2托幼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科研建筑:科研所,科学实验楼等;医疗建筑:医院,门诊所,疗养院等;商业建筑:商店,商场等;行政办公建筑:各种办公楼等;交通建筑:车站,水上客运站,航空港,地铁站等;通讯广播建筑:邮电所,广播站,电视塔等;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观演建筑:电影院,剧院,杂技场等;展览建筑:展览馆,博物馆等;旅馆建筑:各类旅馆,宾馆等;园林建筑:公园,动植物园等;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纪念碑等; 各类公共建筑的设置和规模,主要根据城乡总体规划来确定,由于公共建筑通常是城镇或地区中心的

5、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政治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公共建筑的设计,在满足房屋使用要求的同时,建筑物的形象也起到了丰富城市面貌改善地区环境质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公共建筑从使用功能,平面组合到建筑体型也有很大的发展,许多新型和高强度材料的不断出现,结构理论,计算技术以及工业化施工的进一步发展,也都给建筑设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为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建筑,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各类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在使用要求,所用材料,设备条件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且相应确定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第二节

6、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建筑房屋,从拟定计划到建成使用,通常有编制计划任务书,选择和勘探基地,设计,施工,以及交付使用后的回访总结等几个阶段。设计工作又是其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且具体贯彻建设方针和政策。通过设计这个环节,把计划中有关设计任务的文字资料,编制成表达整幢或成组房屋立面形象的全套图纸。 通过本节的叙述,使我们在学习平,立,剖面设计之前,先对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 建筑设计的内容 房屋的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几部分,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密切配合。由于建筑设计是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因此它必须综合考

7、虑建筑,结构,设备等几种的要求,以及这些工种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设计人员必须贯彻执行建筑方针和政策,正确掌握建筑标准,重视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建筑设计还和城市建设,建设施工,材料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关系极为密切。 建筑设计的依据文件有: 主管部门有关建设任务使用要求,建筑面积,单方造价和总投资的批文,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市,地区规定的有关设计定额和指标; 工程设计任务书:由建设单位根据使用要求,提出各个房间的用途,面积大小以及其他的一些要求,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面积,建筑标准等都须要和主管部门的批文相符合; 城建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内容包括使用的范围,以及有关规划,环境等城镇建

8、设对拟建房屋的要求; 3 委托设计工程项目表:建设单位根据有关批文向设计单位正式办理委托设计的手续。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常采用投标方式,委托得标单位进行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上述设计的有关文件,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探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要求,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建筑图纸,编写主要设计意图的说明书,其他工种也响应设计并绘制各类图纸,编制各工种的计算书,说明书以及概算和预算书。上述整套设计图纸和文件便成为房屋施工的依据。 二 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 在具体着手建筑平,立,剖面的设计前,需要有一个准备过程,以做好熟

9、悉任务书,调查研究等一系列必要的准备工作。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二个阶段,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也有采用三个设计阶段,即在二个阶段之间,还有一个技术设计阶段,用来深入解决各工种之间的协调等技术问题。 由于建造房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影响房屋设计和建造的因素又很多,因此必须在施工前有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编制出一套设计施工图纸和文件。实践证明,遵循必要的设计程序,充分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划分必要的设计阶段,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多快好省的设计和建造房屋是极为重要的。 整个设计过程也就是学习和贯彻方针政策,不断进行调查研究,合理地解决建筑物的功能,技

10、术,经济和美观问题的过程。 设计过程和各个阶段具体分述如下 (一)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任务书具体着手设计前,首先需要熟悉设计任务书,以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有:(1) 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2) 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3) 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并说明土建费用,房屋设备费用以及道路等室外 4(4)建设基础范围、大小,周围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有地形测量图;(5)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接用许可文件;(6)设计期限和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求。设计人员应对照有关定额指标,校核

11、任务书中单方造价、房间使用面积等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掌握建筑指标、用地范围、面积指标等有关限额。同时,设计人员在深入调查和分析设计任务以后,从合理解决使用功能、满足技术要求、节约投资等考虑,或从建设基地的具体条件出发,也可以对任务书中的一些内容提出补充或修改,但须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涉及用地、造价、使用面积的,还须经城建部门或主管的批准。2.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通常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主要从使用要求、建设规模、造价和建设进度 方面考虑的,房屋的设计和建造,还需要收集下列有关原始数据和设计资料:(1) 气象资料: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以及冻土深度等:(2) 基地

12、地形以及地质水文资料:基地地形标高,土壤种类及承载力,地下水位及地震烈度等:(3) 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给水、排水、电缆等管线的布置,以及基地上架空线等供电电路情况;(4) 设计项目的有关的定额指标:国家或所在省市地区有关设计项目的定额指标,例如住宅的用户面积和每人面积定额,学校教室面积定额,以及建筑用地,用材等指标。3、设计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深入访问使用单位中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认真调查同类以建房屋的实际的使用的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对所设计房屋的使用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食堂为例,首先要知道主副食品的加工的作业流线,炊事员操作时对建筑布置的要求,明确餐厅的

13、使用要求以及有无兼用功能,掌握使用单位每餐的实际用膳人数,主食米,面的比例,以及燃料种类等情况,以确定家具、炊具和设备布置等要求,为具体着手设计作好准备;(2)J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了解设计房屋所在地区建筑材料供应的品种、规格、价格等情况,预制混凝土制品以及门窗的种类和规格,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价格以及采用的可能性。结合房屋使用要求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了解并分析不同结构方案的选项,当地施工技术和起重、运输等设备条件;(3)基地踏勘:根据城建部门所规划的设计房屋基地的图纸,进行现场踏勘,深入了解基地和周围环境的现状及历史沿革,核对已有资料与基地现状是否符合,如有出入给予补充或修正

14、。从基地的地形、方位、面积和形状等条件,以及基地周围原有建筑、道路、绿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和总平面布局的可能性;(4)当地传统建筑经验和生活习惯:传统建筑中有许多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设计布局和创作经验,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取其精华”,以资借鉴。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建筑形象。4、学习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同类型设计的文字、图纸资料在设计的准备过程以及各个阶段中,设计人员都需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有关建设方针和政策,同时也需要学习并分析有关数据项目的国内外的图中文字资料等设计经验。(二)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主

15、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面,即在已定的基地范围内,按照设计任务书所拟的建房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建筑物的组合方式,选定所有建筑材料和结构方案,确定建筑五在基地的位置,说明设计意图,分析设计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概算书。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有:(1)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尺1:500 1:2000(2)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图、立面、比例图1:100 1:200 (3) 说明书(4)建筑概算书(5)根据设计任务的需要,可能辅以建筑透视图或建筑模型建筑初步设计有时可有几个方案进行比较,送审经有关部门协议并确定的方案批准下达后,

16、这一方案便是二阶段设计时的施工准备、材料设备订货、施工图编制以及基建拨款等的依据文件。(三)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是三阶段建筑设计时的中间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房屋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技术设计的内容为各工种相互提供材料、提供要求,并共同研究和协调编制拟建工程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各工种编制施工图打下基础。在三阶段设计中,经过送审并批准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结构工种应有房屋结构布置方案图,并附初步计算说明,设备工种也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及说明书。(四)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施工是满足施工要求,即在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

17、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核对,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中,做到整套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建筑、结构、设备等全部施工图纸,编制施工说明书、结构计算和预算书。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有:(1)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尺1:500(建筑基地范围较大时,也可用1:1000,1:2000应详细标明基地上的建筑物、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并付说明)。(2)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图 比例尺 1:1001:200.(3)建筑构造节点详图 根据需要可采用 1:1,1:5,1:10

18、,1:20等比例尺(主要为檐口、墙身及各个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以及各部分的装饰大样等)。(4)各工种相配套的施工图如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楼梯及屋顶平面图和详图,结构构造节点详图等施工图。给排水、电器照明以及暖气或空气调节等设备施工图。(5)建筑、结构及设备等说明书。(6)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7)工程预算书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一、建筑设计要求(一)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例如设计学校,首先要考虑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教室设置应分班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教师备课、办公、储藏和厕所等行政管理和辅

19、助用房,并配置良好的体育场和室外活动场地等。(二)采用合理的计算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例如我国近年来设计建筑的一些面积较大的体育馆,由于屋顶采用网架空间结构和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即节省了建筑的用钢量,也缩短了施工期限。(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建造房屋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房屋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设计和建筑房屋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核算,重视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讲究经济效果。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20、。(四)考虑建筑美观要求建筑物事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 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建筑设计要入了创造具有我国时代精神的建筑空间组合玉建筑形象。历史上创造的具有时代印记和特色的各种建筑形象,往往事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文化传统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原有建筑的状况,道路的走向,基地面积大小以及绿化等方面和拟建建筑物的关系。新设计的单体建筑,应使所在基地形成协调的室内外空间组合、良好的室外环境。 二

21、、建筑设计的依据(一)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建筑物重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直接或间接有关,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我国成年男子和女子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670mm和1560mm,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如图1-5所示。 今年来在建筑设计中日益总是人体工程学的运用,人体工程学是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和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 ,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 ,心里等问题的研究,用以解决人与物,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饼

22、提高效能。建筑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将使确定空间范围,始终以人的胜利,生理需求为研究中心,使空间范围的确定,具有定量计测的科学依据(图1-6)。 (二)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在它们近旁必要的活动空间,是 考虑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家具尺寸如图1-7所示。 (三) 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有较大影响。例如湿热地区,房屋设计要很好考虑隔热、通 风和遮阳等问题;干冷地区,通常又希望吧房屋的体型尽可能涉及得紧凑一些,以减少外 围护面的散热,有利于室内采暖、保温。 日照和主

23、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 塔等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的重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也有一 定影响。 在设计前,须要收集当地上述有关的气象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表1-1是我国部分城市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图1-8是这些城市的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玫瑰图。风向频率玫瑰图,即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向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 (四)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地耐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

24、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都有明显的影响。坡度较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构地形错层建造(图19),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房屋的构成和基础的设置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在烈度6度及6度以下地区,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影响较小。9度以上的地区,由于地震过于强烈,从经济因素及耗用材料考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区建设。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对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地震区的房屋设计,主要应考虑:(1)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例如应选择地势平坦、较为开阔的场地,避免在陡坡、深沟、峡谷地带,以及处于断层上下的地段建造房屋;(2) 房屋设计的体

25、型,应尽可能规整,简洁,避免在建筑平面及体型上的凹凸。例如住宅设计中,地震区应避免采用突出的楼梯间和凹阳台等;我国部分城市的最冷最热月气温城市名称最冷月平均(C)最热月平均(C)城市名称最冷月平均(C)最热月平均(C)北京-4.825.8汉口3.428.6哈尔滨-19.722.9长沙4.229.6乌鲁木齐-16.123.2重庆7.428.5天津-4.726.5福州10.628.5西安-1.727.3广州13.728.3上海3.528.0南宁13.529.0注: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册(3) 采取必要的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不做或少做地震时容易倒塌域脱落的建筑附属物,如女儿墙、附加的花饰等须作

26、加固处理;(4) 从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上尽可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特别需要减轻屋顶和围护墙的重量。(五)建筑模数和模数制为了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尺寸协调,从而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降低造价并提高房屋设计的质量和速度,建筑设计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相互间协调的基础。根据国家制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同时由于建筑部位、构件尺寸、构造节点以及断面、缝隙等尺寸的不同要求,还分别采用:1/2(50mm)、1/5M(20mm)、1/10M(10mm)、1/20M(5mm)、1/50

27、M(2mm)、1/100M(1mm)等分模数3M(300mm)、6M(600mm)、12M(1200mm)、30M(3000mm)、60M(6000mm)等扩大模数1/20M1/50M1/100M;各分模数适用于成材的厚度、直径、缝隙、构造的细小尺寸以及建筑制品的公偏差等;1/2M1/5M1/10M各分模数适用于各种节点构造、构配件的断面以及建筑制品的尺寸等1M、3M、6M等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适用于门窗洞口、构配件、建筑制品及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和层高的尺寸等;12M、30M、60M各扩大模数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层高及构配件的尺寸等。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

28、和耐火极限见表12;建筑材料热工性能计算参数见表13。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墙柱防火墙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非承重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非燃烧体0.75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支承单层的柱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燃烧体粱非燃烧体

29、2.00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50楼板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屋顶承重构件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0.50燃烧体燃烧体疏散楼梯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棚)非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15燃烧体1. 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2. 高级工业建筑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其缝隙节点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的规定。3. 二级耐火极限等级的建筑物吊顶,如采用非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4. 在

30、二级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如执行本表的规定有困难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3h的非燃烧体。5.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按本表规定执行有困难时,可采用0.75h非燃烧体(引自国标GBJ16-87修订本)。建筑材料热加工性能计算参数 表1-3材料名称干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比热容蒸汽渗透系数混泥土钢筋混泥土碎石、卵石混泥土膨胀矿渣珠混泥土加气混泥土、泡沫混泥土250023002100200018007005001.741.511.280.770.630.220.1917.2015.3613.5710.499.053.592.180.920.920.92

31、0.960.961.051.050.00001580.00001730.00001730.00009980.000111材料名称水泥砂浆石灰水泥砂浆石灰石膏砂浆保温砂浆矿棉、岩棉、玻璃棉板矿棉、岩棉、玻璃棉毡矿棉、岩棉、玻璃棉松散料麻刀水泥膨胀珍珠岩沥青或乳化沥青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聚乙苯泡沫塑料聚氨脂硬泡沫塑料橡木、枫树(热流方向垂直木纹)橡木、枫树(热流方向平行木纹)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垂直木纹)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平行木纹)胶合板软木板纤维板石棉水泥板石棉水泥隔热板石膏板水泥刨花板木屑板干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比热容整齐渗透系数180017001600150080080以下8020070

32、以下7020070以下70120150800600400400300350303070070050050060030015010006001800500105010007003002000.930.870.810.760.290.050.0450.050.0450.050.0450.070.260.210.160.120.0930.140.0420.0330.170.350.140.290.170.0930.0580.340.230.520.160.330.340.190.130.06511.3710.7510.079.444.440.590.750.580.770.460.511.344.3

33、73.442.492.281.771.990.360.364.906.933.855.554.571.951.098.135.288.522.585.287.274.562.331.541.051.051.051.051.051.221.221.341.340.840.842.101.171.171.171.551.551.051.381.382.512.512.512.512.511.891.892.512.511.051.051.052.012.011.682.100.0000210.00009750.00004430.0004880.0004880.0004880.0000420.000

34、090.0001910.00002930.00006750.00001620.00002340.00005620.00030.00003450.0001680.00002250.00002250.00002850.000120.0001130.00001350.000390.0000790.0000240.0001050.00030.0000263注:本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2册第205页。用面积的大小,通常要通过对已建的同类型房间进行调查,掌握人们实际使用活动的一些规律,然后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材料,结合设计房间的 使用要求和相应的经济条件,确定比较合理的室内使用面积。一般把握调查所得数

35、据折算成和使用房间的规模有关的面积数据,例如商店营业厅中每个营业员可设多少营业面积,剧院休息厅以观众厅中每个座位需要多少休息面积等。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国家或所在地区设计的主管部门,对住宅、学校、商店、医院、剧院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设计资料的积累,结合我国经济条件和各地具体情况,编制出一系列面积定额指标,用以控制各类建筑中使用面积的限额,并作为确定房间使用面积的依据。表21是上海市教育局对中小学部分房间面积定额的参考指标。具体进行设计时,在已有面积定额的基础上,仍然需要分析各类房间中家具布置、人们的活动和通行情况,深入分析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方能确定各内房间合理的平面形状和尺寸

36、,或对同类使用性质的房间进行合理的分间。(二)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初步确定了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房间平面的形状和具体尺寸。房间平面的形状和尺寸,主要是由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音响等要求所决定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构成房间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人们对室内空间的 观感,也是确定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的重要因素。仍以中小学普通教室为例,面积相同的教室,可能有很多种平面形状和尺寸,仅以50座矩形平面的教室为例,就有多种可能的尺寸组合(图2-4),根据普通教室以听课为主的使用特点来分析,首先要保证学生上课时视、听方面的质量,即座位的排列不能太远太偏,教室讲课时

37、黑板前要有必要的活动余地等,通过具体调查实测,或借鉴已有的设计数据资料,相应地确定了允许排列座位的离黑板最远座位不大于8.5m,边座和黑板面远端夹角控制在不小于30度。以及第一排座位离黑板的最小距离为2m左右,在上述范围内,结合桌椅的尺寸和排列方式,根据人体活动尺度,确定排距和桌子间通道的宽度,基本上可以满足普通教室中视、听活动和通行等方面的要求。图25是仅从视、听要求考虑,教室平面形状的几种可能性。确定教室平面形状和尺寸的因素,除了视、听要求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它方面的要求,从教室内需要有足够和均匀的天然采光来分析,进深较大的方形、六角形平面,希望房间两侧都能开窗采光,或采用侧光和顶光结合;

38、当平面组合中房间只能一侧开窗采光时,沿外强长向的矩行平面,能够较好地满足采光均匀地位要求。 再从构成间的结构布置来考虑,一般中小型明勇建筑,常采用强体重要的梁板构件布置,如果教室中采用非预应能力的钢筋混泥土梁,通常以67m左右的跨度比较经济合理,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又考虑到房间之间平面组合的方便,因此普通教室的平面形状,通常采用眼外墙长向布置得平面较多(图2-6)。矩形长、宽的具体尺寸,可由家具尺寸、活动和通行宽度及符合模数的构件规格来去确定。当平面组合中允许双侧采光或顶部采光时,或教室的主要使用要求和结构布置方式有所改变,教室平面的形状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图2-7为一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

39、组合;图2-8是专一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图2-9所示是各种不同形状的音乐教室实例。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如果使用房间的面积不大,又需要多个房间上下、左右相互组合,常见的以矩形的房间平面较多,这是由于矩形平面通常便于家具的安排,房间的开间或进深易于调整统一,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例如住宅、宿舍、学校、办公楼等建筑类型,大多采用矩形平面的房间。如果建筑物中单个使用房间的面积很大,使用要求的特点比较明显,覆盖和围护房间的技术要求也较复杂,又不需要同类的多个房间进行组合,这时房间(也指大厅)平面以至整个体型就有可能采用多种形状。例如室内人数多、有视听盒疏散要求的剧院观众厅、体育馆比赛

40、大厅等(图2-10)。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的确定,主要是从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条件来考虑的,同时室内间处理等美观要求,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基地大小等总体要求,也是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重要因素。图2-11(a)所示,住宅卧室大多数采用眼外墙短向布置的矩形平面,它是综合考虑家具布置、房间组合、技术经济条件和总体上节约用地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随着上述因素中具体情况的改变,平面形状也有可能改变。图2-11(b)所实施方舰队朝向的要求,房间平面采用非矩形的布置。 三、门窗在房间中的布置 房间平面设计中,门窗的大小和数量是否恰当,它们的位置和开启方式是否合适,对房间的平面使用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同时,床的形式和

41、组合方式有和建筑立面设计的关系极为密切,门窗的宽度在平面中表示,他们的高度在剖面中确定,而窗和外门的组合形式又只能在里面中看到全貌。因此在平、立、剖面的设计过程中,门窗的布置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反复推敲。下面先从门窗的布置和单元房间平面设计的关系分析。 (一)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房间平面中门的最小宽度,是有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例如住宅中卧室、起居室等生活用房间,门的宽度常用900mm左右,这样的宽度可是一个携带东西的人,方便地通过,也能搬进床、柜等尺寸较大的家具(图2-12)。住宅中厕所、浴室的门,宽度只需650800mm,阳台的门88mm即可,即稍大于一个通过宽度,这些较小的门扇,开启式可以少占室内的使用面积,这对拼面紧凑的住宅建筑,由其显得重要。 室内面积较大、活动人数较多的房间,应该相应增加门的宽度或门的数量,当门宽大于1000mm时,为开启方便和少占用面积,通常采用双扇门,双扇门宽可以为1200mm1800mm左右;如果室内人数多于50人,或房间面积大于60平方米时,按照在房间两端,以保证安全疏散。图2-13是小学自然教室和中学阶梯教室的位置和开启方式。 一些人流量集中的公共活的房间,如会场、观众厅等,考虑疏散要求,们的总宽度按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