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0140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市新老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录 前言.3一. 现在概况.4 1.1 地理区位.4 1.2自然资源情况.4 1.3 社会经济及地位.5 1.4规划区现状建设.5 1.5 道路现状.6 1.6 基础设施情况分析.6 1.7 人口规模.7 1.8 产业与能源结构体系.7.二. 主要存在的问题.82.1 规划区道路交通体系.82.2 规划区体育设施体系.82.3规划区抗震体系.8 2.4 规划区生态环境体系.82.5 规划区给水排水工程体系.9三. 历史沿革.9四. 规划依据.10 4.1 规划依据.10五. 规划指导思想.11 5.1 指导思想.11 5.2规划指导原则.11六. 规划目标与规划战略.12 6.1 规划区发

2、展条件研究.12 6.2 规划区区位因素研究.13 6.3规划区发展要达到的目标.13 6.4规划区发展战略.136.5 规划区各项控制指标及控制要求.14七. 规划区城市性质,职能,土地开发性质.14 7.1规划区城市性质.14 7.2规划区城市职能.15 7.3规划区土地开发性质.16八. 荆州市新老南门规划区具体实施规划方案.17 8.1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17 8.2 规划区水系系统规划.17 8.3规划区环境与卫生系统规划.18 8.4 规划区防灾系统规划.19 8.5 规划区道路交通体系规划.198.6 规划区市政设施工程系统规划.20九. 附图.22前言面临21世纪以来,城市的快

3、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会指出了党面对的重大历史任务,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经济,不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素质,将经济发展落实到城市及乡村的每个角落,同时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的奋斗目标,步上新的台阶。本次规划任务旨在荆州市中体规划的基础上上,进一步确定规划区的规模,范围与界限,对新老南门做进一步的部署工作,统筹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一现状概括1.1 地理区位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

4、资集散地,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从区位关系看,荆州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都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在城市等级上与宜昌、襄樊属于同一级别,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荆州与湖南省的岳阳和常德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新老南门的规划设计,是为促进荆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制定的规划法案,现其规划区的总面积为,人口规模,北面为荆州古城护城河,南面为城南开发区和路,西面

5、以路截止,东面临路。地理位置特殊。1.2 自然资源情况 荆州规模、地位和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岳阳等湘北中心城市十分相似,城市之间不存在垂直分工的关系,由于地域上的距离,水平分工也不明显。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招商引资条件日益完善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以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日益全面深入,荆州与湘北城市的竞争关系将逐渐激化。但同时,荆州与他们之间还有协作互补的紧密关系,荆州可以依托其文化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优势,以及工业基础等条件与湘北城市展开错位竞争,实现共同发展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

6、护区、山林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高效能加强城市管理,初步建成生态型城市。形成基础设施健全、环境保护措施有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优美舒适的人居城市。 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老南门规划设计充分挖掘荆州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和文化条件,将规划区内的建筑品质和人文文化的精髓渗入到经济建设的每个角落,为荆州的发展麾下浓厚的一笔,而且荆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辐射总量4366.84576.2兆焦耳/m2,年日照时数18231978小

7、时,日照率为41%44%。年均气温16.2C16.6C,无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mm左右,这也为规划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3 社会经济及地位 原沙市和荆州地区江陵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于1989年按“分别规划,统一协调”的原则同时进行编制。96版规划适应荆沙合并后城市经济腹地扩大带来地域空间、城镇体系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性质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新形势,规划站在更大的区域范围上,以更高的要求来分析论证荆州市的地位作用,确定城市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作为湖北省重要城市之一的荆州,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努力,积极融入到长江经济带之中,并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荆州作为武汉和宜昌都市圈的

8、重要联结点,辐射鄂中南地区。 新老南门作为荆州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今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教育水平也不够高,为推动其经济的发展必须对规划区详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改善等等。1.4 规划区现状建设 现今规划区的建设不够完善,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而且能源配置机制不完善,居民区楼盘大部分以低层住宅为主,7层楼比较常见,但是居民单独楼也比较常见,整体而言,居民住宅比较集中,但是商业的氛围潜力现今不够完善,而且商业不够集中,缺乏大型的商业活动中心,体健中心和娱乐活动中心,当然购物中心也相对缺乏。1.5 道路现状 荆州一直以来就是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并且这种地位还在不断的加强。 公

9、路方面:宜-黄和襄樊-荆州-常德高速公路、318国道和207国道都经过荆州,成为纵贯鄂中南地区的东西南北联系大动脉。铁路方面:从国家中长期铁路线网规划来看,四横三纵的高速铁路之一的沪汉蓉高速铁路是横贯中国东西的大干线。另外,荆沙铁路(荆门至沙市)连接岳阳的荆岳铁路线也在筹划建设之中。荆岳铁路今后将是焦柳、京广两大干线的联络线。机场方面:荆州机场于2002年暂停航班运输飞行,只承担通用航空飞行。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它必将在城市交通中重新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保留和搬迁将有利于荆州交通区位环境的总体提升。航运方面:湖北省的总体航运条件总体良好,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荆州港正式被列入全国主要港口目录,

10、标志着荆州港已经进入国家主枢纽港口序列,将使荆州在内河航运的沟通联系枢纽地位不断提升。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为荆州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人云:要想富,先修路。但是规划区的道路却不够完善,已经跟不是荆州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现今规划区道路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坑坑洼洼较常见,路面的整洁度不高,路边的绿化率不高,排水,管线的铺设,电线的架设比较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困扰着规划区的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规划区的道路进行深入的改善,以取得今后该地区的快速发展的步伐。1.6 基础设施情况分析在长江流域城镇群建设和中部崛起开发的背景下,湖北省域都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从整体上为荆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

11、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条件和配套支持,大量的建设、开发工作将可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着眼点也会向湖北省域范围倾斜,荆州市必然比以往得到更多的获得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市域范围的发展建设也将引起更多的关注。 此外,在国家导向的基础上,由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将为市场投资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进入,在投资导向上,将可能向能源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冶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高新技术、旅游等适合中部发展条件且具有较好成长前景的产业方向倾斜,这对于荆州工业产业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面临如此的机遇,老南门规划应该紧抓机遇,搞

12、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规划区的进一步的发展铺好路,比如道路的铺设,电网的架设,地下管网的铺设,如今面临大雨过后的情况,就是因为地下排水工程的建设不够完善,当然也是排水体制问题,或者是工程的建设上面监管问题,当然希望在未来的基础建设上能够做到完善,加强体制的改革才能推进建设的完善。1.7人口规模人口规模直接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现状人口规模大概为,可以采用综合增长法、时间序列回归法及人口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规划期内的人口规模,规划区内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以及规划区内的人口流动情况都是影响人口规模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人口的素质需要教育作为后盾力量。可以看到的是,规划区内的老

13、年人口比重在增加。1.8产业与能源结构体系第一产业方面,荆州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农业产区,是农业大市,第二产业方面,荆州工业发展较为薄弱,虽然近年来增速有所加快,但增长速度仍比湖北省平均水平要低,第三产业方面,近年来荆州第三产业发展近年来发展较快。这其中,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并带动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增长,但是规划区内的产业,似乎都还比较落后,推动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进步,产业的布局也不合理,产业与产业间的协调工作也做的不完善,需要调整。能源方面,主要为地下水资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规划区内,热源主要为天然气,电力热,暖气似乎还比较落后,也没有什么能源的产地,这是

14、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二. 主要存在的问题2.1规划区交通体系 就区域交通来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就城市交通来看,荆州市区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城市,但就现状来看,缺乏东西向的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同时也缺少东西向的快速路。国道318穿城而过,大量过境交通对市内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荆州区与沙市区结合部道路层次不分明,等级较混乱;荆州古城与外部的联系不顺畅,大量的交通集中在古城的东门,对东门交通造成很大的压力;古城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道路狭窄,交通状况有待改善。荆州古城交通与老南门规划区的交通息息相关,交通做好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做的不好可能会导致交通更加的堵塞。 2.2 规划区体育设施体系 就现状

15、体育用地规划来看: 1)体育设施用地不足,人均用地指标过低,场地分布不均匀; 2)现有各类体育设施用地被侵占现象严重,用地混杂,规划体育设施用地控制力度不够,实施难度大; 3)城市分区及居住区严重缺乏公共体育设施; 4)体育设施建设标准低,环境差,管理经营水平不高。 2.3规划区抗震体系 就规划区抗震规划用地来看: (1)规划区旧城区老旧危房未采取抗震加固措施,抗震能力较差。 (2)规划区旧城区人口稠密,建筑密集,街道狭窄,避震疏散通道不成体系,不利于紧急时候的抢险救灾。 (3)部分地区地面标高低于长江常年水位,提防位于抗震不利地段。一旦发生中强地震,势必危及堤防,在汛期震害会更严重。 2.4

16、 规划区生态环境体系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最大,也是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影响也最大。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通过加大治理力度逐步解决市域内这一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通过优化布局规划、小区改造、增加绿地面积、降低居住密度、工业污染源治理与控制将其建成市容整洁、环境优美、交通畅顺,既富有经济活力又适宜居住生活的生态居住地。规划区内主要是卫生问题,环境改善的问题,杂乱脏,垃圾也比较多,主要是环卫系统工程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2.5 规划区给水排水工程体系给水工程问题主要体现在给水管网的布置有不合理的地方,管网管径的大小已经和居民的生活

17、不相符,快速的生活节奏已经对管道设置有了大的改变。中心城区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或明渠收集,就近排入内河水系或湖渊水体,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四湖水系。目前已形成抽排及自排兼有的城市排水格局。排水系统原则上采用雨污分流制。在已建有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老城区,在现有合流制基础上实行污水截流,其它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体现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原则,对于用地布局集中及地形起伏不大、易于截留和收集的污水采用集中污水处理,对于用地布局分散、地形变化较大以及难以收集的污水采用分散处理。三. 历史沿革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时期魏、蜀

18、、吴争夺最为激烈的战略要地。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洲之一。春秋战国时属楚。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晋代,荆州治所自永和八年(352年)起定治江陵。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唐,设荆州大都督府,至德后置荆南节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为南都,改荆州为江陵府;五代十国时为荆南国都;宁为荆湖北路;元为中兴路;时清为荆州府;民国初年为荆宜道。经过历史的洗礼,毫无疑问,荆州已经成为在当代知名的城市。四.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19、理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5)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6) 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7)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8)长江流域防洪规划;(9)荆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0)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11)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2)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3)荆州市政府关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进行修编的请示。荆政文200

20、495号与本轮规划相关的指导文件1“十一五”规划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对荆州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本轮规划应当与十一五规划相协调。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本规划应当以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为依据,在宏观层面确定荆州市在湖北省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区域协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荆州市的城市发展策略。3上一轮总体规划本轮规划是对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应当首先研究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的实施情况,明确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的形势下明确荆州发展的重点,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4建设部批复建设部关于

21、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明确提出了对本次规划修编的要求,应当将其规划指导精神充分体现到本轮规划修编中去。5新的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于2008年颁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在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规划应当严格按照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要求,进行编制。鉴于以上变化,需要及时地对现行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五. 规划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贯彻“五个统筹”方针,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22、2)从湖北省及荆州市的全局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突出荆州的城市特色。(4)合理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调区域性的大型基础设施的配置,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规划原则(一)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荆州市发展与区域发展、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二)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

23、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山林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三) 公平和谐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四) 资源节约利用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

24、考虑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各阶层人们生活和谐的环境之中,规划通过技术手段和公共政策手段,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六) 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原则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等,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持衔接并协调一致。六. 规划目标与规划战略 6.1规划区条件发展研究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水城市景观特色,建构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系统。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和长江、沮漳河、八岭山、海子湖等自然景

25、观资源,以城市公园、广场、景观轴线等为基本骨架,创造富有地域特征的城市形象与景观风貌。在长江流域城镇群建设和中部崛起开发的背景下,湖北省域都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从整体上为荆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条件和配套支持,大量的建设、开发工作将可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着眼点也会向湖北省域范围倾斜,荆州市必然比以往得到更多的获得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市域范围的发展建设也将引起更多的关注。此外,在国家导向的基础上,由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将为市场投资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进入,在投资导向上,将可能向能源原材料、农

26、副产品深加工、冶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高新技术、旅游等适合中部发展条件且具有较好成长前景的产业方向倾斜,这对于荆州工业产业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顾对荆州未来的发展会有一个直接的引导。 6.2 规划区区位因素研究规划区处于荆州古城的南部,直接与古城连接,古城文化对边部区域的影响比较深,比如在古城边楼房的高度有一定限制,对楼盘的开发体量,色彩等等都有限制,道路系统对规划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古城的建设也有大的影响,当然规划区的建设也会对古城的人口疏散也有一定的好处,主要是由于古城内的人口比重大,人口密集度高,造成环境的进一步的恶化,为了达到降低古城区人口的目的,可以将古城外的建筑修整,以

27、达到降低人口的目标。 6.3 规划区发展要达到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促进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发挥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加强长江旅游区域协作,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将荆州建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强化区域经济与交通合作,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使荆州市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将荆州建设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将荆州建成为生态宜居的城市。将规划区的建设打造城宜居的地方。 6.4规划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培育中心城市职能,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强中心城区作为

28、整个荆州市城镇体系首位城市的凝聚力。优化体系结构,即对规划区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晰的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使其成为承上启下的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作为整体系统的运转效率。为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投入形成规模效益,需将发展潜力高、投资效益好的地段划定重点发展轴。规划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依托长江和“三横四纵”的市域高等级公路,形成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轴。 6.5 规划区各项控制指标及控制要求人均建设用地综合指标的选取因素主要遵循国家关于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国策。结合荆州市发展特点,以及古城、河湖水系和生态廊道的保护要求,综合考虑人均指标的现状特征,提出合理城市建设指标。

29、将对规划区内的建设对出控制指标的相关控制,比如个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土地开发强度等等一系列的控制指标,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控制,这不仅需要国家作出强制的安排,也需要部门进行规划安排。七. 规划城市性质,城市职能7.1城市性质荆州是湖北省5个大城市之一,又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交通枢纽、制造业基地、旅游城市等多种功能。确定荆州的城市性质的关键是如何合理配置与整合这些资源。通过对荆州发展整体战略的思考的分析,我们认为荆州的城市性质如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江陵)是国家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众多的文物古迹,是我国灿烂的楚文化发祥地。中心城区是

30、长江旅游线、三国旅游线的交汇点及楚文化中心。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荆州地理区位优越,在长江中游城市中交通优势突出。荆州港是全国内河的主要港口,是长江干线中上游区域性的枢纽港口和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大宗散货中转和运输的重要口岸,并于2005年11月正式被列入全国主要港口目录;沪汉蓉高速客运站已选址建设中,荆岳铁路连接着荆门与岳阳;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跨江大桥等设施建设完善,已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荆州市区距离宜昌机场一个小时车程,今后将兴建支线机场。随着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联运,荆州也将成鄂中南地区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区域性交通枢纽的职能。城市性

31、质的概括根据以上分析,结合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荆州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我们认为原来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加以保留。同时根据新的发展变化,将“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调整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将“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调整为“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能更加准确的反映荆州未来的发展定位。因此,荆州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7.2 城市职能以居住,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为主的区域性服务中心作为湖北省五大城市之一的荆州,是鄂中南地区金融、保险、信息及其他商业

32、机构的所在地,只有荆州能够承担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职能。荆州同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市级新闻媒体、文化机构所在地,拥有博物馆、剧场、图书馆、运动场馆、教育科研等设施,承担着鄂中南文化科教中心的职能。荆州应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荆州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荆州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效益稳步增长,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今后荆州可借助荆州科教、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优势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把汽车零部件、化工、

33、石油设备制造、电子等产业打造成江汉平原的重要产业基地。荆州可以抓住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沿海地区加工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本、技术和市场加快发展自己,接受其产业扩散和分工协作,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工业走向中部”的目标。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货运转运节点荆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全,已经是湖北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随着荆岳铁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荆州也将成鄂中南地区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区域性交通枢纽的职能。随着荆州港作为长江中游主枢纽港地位的确立,其区域性枢纽作用必将得到提升,特别是沿江高速公路贯通以后,荆州将发展成为重要的货运转运节点。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特点的知名旅

34、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各种旅游资源尚未进行有效的整合。荆州可以充分发挥丰厚的旅游资源特色,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导,以洪湖、洈水、天鹅洲湿地等生态环境为骨架,以楚文化、三国文化及红色旅游为内涵,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体现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突出生态文化,体验回归自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荆州建成集文化胜景、革命旧址与生态文明为一体,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革命传统教育旅游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滨江临湖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荆州成

35、为荆州市民和省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7.3 规划区土地开发性质与土地开发相结合,加强与对外交通枢纽和自行车、步行系统的衔接,合理组织公交线路网络,形成良好便捷的公交换乘体系。坚持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通过迁村并点和退宅还耕,把农村居民点的迁并整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了有效实施对荆州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节约型城市,合理有效地控制发展进程中的土地使用,对城市规划区划分不同的空间管制类型并提出管制措施。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区进行空间管制。八 荆州市新老南门规划

36、区具体实施规划方案 8.1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框架构成可分为七个子系统:生态绿地系统,公共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居住区绿地系统,生产绿地系统,防护绿地系统,专用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利用现有的丘陵、水体、农田、岸线等自然条件,采用点状、块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划分城市组团,形成城市绿地系统。在此基础上规划各类绿地和公园,形成平原水乡特色的园林城市景观。 规划原则 (1)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原则,在绿地规划中,要有意识的保护生态,结合荆州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网络系统,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 (2)综合考虑各

37、类绿地的合理分布和规划设计,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环保效益,有利于大气、水体、噪音等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先进的标准。 (3)绿地建设应符合多元化的需求,以生态型、福利型、经营型等多种型制相结合,使市民均能享受。 (4)重视居住区内中小型游憩绿地建设,城区内按高标准建设绿化用地,优化城市的生活环境。绿地规划指标绿地规划指标一览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一类二类三类一类二类35%30%30%40%35%25%30%30%8.2 规划区水系系统规划 水系规划重在恢复与突出荆州市内水系的自然形态和格局,保持水系的连续完整性,保持水系沿岸的自然开敞空间状态和水域生态连续性,恢复河流生态

38、系统。规划在保留城市现有河流水系的基础上,通过疏浚、整治、新挖等措施,形成相互贯通的城市水系。 8.3规划区环境与卫生系统规划水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城市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些污染造成城市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也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了的困扰,做好环卫规划至关重要。把推动清洁生产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和建立环境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切实转变工业经济增长和污染防治方式,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在农业产品的加工区,要建立生态型工业产品生产,切实保护水源地。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对污染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但耗水、耗能较大,难以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的工业企业,实行污染总量排放指标限期治理,限期内难以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实行限产制度直至关停。(1)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涉水工业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产生;集约建设城镇密集发展区的污水处理设施;(2)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二次能源;巩固烟尘控制区;做好机动车超标排放尾气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