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163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总体规划(2030)说明书.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节 概况1第二节 现行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价4第三节 本次规划编制背景5第四节 规划指导思想和依据6第五节 规划目标与重点6第六节 规划期限7第七节 规划的空间层次7第二章 规划技术路线与重点7第一节 规划技术路线7第二节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重点7第三章 区域分析与发展战略7第一节 背景与机遇分析7第二节 发展条件分析8第三节 发展目标9第四节 城镇特色建设9第五节 发展战略11第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11第一节 现状解读11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13第三节 产业分析13第五章 县域旅游规划14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4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现状15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15

2、第四节 旅游功能区空间布局规划15第五节 宗教文化资源保护规划16第六章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17第一节 城镇发展现状及分析17第二节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19第三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第四节 县域镇村体系结构规划23第五节 重点城镇建设指引24第六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25第七节 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26第八节 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7第九节 县域建设分区划定与空间管制规划30第七章 吉迈镇性质、职能和规模30第一节 城镇性质30第二节 城镇职能31第三节 县城人口规模31第四节 县城建设用地指标及规模32第五节 吉迈镇规划范围划定32第八章 吉迈镇空间管制规划32第一节 吉迈镇用地评价32

3、第二节 吉迈镇空间管制33第九章 吉迈镇空间布局规划33第一节 城镇用地现状33第二节 城区空间拓展环境分析35第三节 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36第四节 城区布局原则和策略37第五节 规划理念37第六节 城区空间布局结构38第七节 规划用地39第十章 吉迈镇用地规划40第一节 居住用地规划40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地规划42第三节 工业用地规划44第四节 物流仓储用地布局规划44第十一章 吉迈镇综合交通系统规划45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45第二节 规划目标与原则45第三节 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45第四节 城镇道路系统规划46第五节 交通设施布局规划47第十二章 吉迈镇绿地系统规划47第一节

4、 绿地系统现状与存在问题47第二节 绿地与广场规划目标和原则48第三节 绿地规划总体结构48第四节 河流水系规划48第五节 广场规划48第十三章 吉迈镇景观风貌与特色规划49第一节 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49第二节 景观风貌策略49第三节 景观系统结构49第五节 城镇特色塑造50第十四章 吉迈镇市政工程规划50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50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51第三节 电力工程规划52第四节 通信工程规划52第五节 供热工程规划53第六节 环卫工程规划53第十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4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原则54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54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分55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6第

5、十六章 综合防灾规划57第一节 防洪规划57第二节 抗震规划57第三节 消防规划58第十七章 吉迈镇近期建设规划59第一节 近期建设重点59第二节 近期用地规划59第三节 近期市政及公用设施建设规划60第十八章 吉迈镇建设用地控制60第一节 城镇建设控制线60第二节 城镇建设用地高度控制62第三节 城镇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63第四节 土地使用管理控制规划64第十九章 规划实施64第一节 确立规划地位64第二节 加强规划管理64第三节 深化规划编制64第四节 推进近期建设64第五节 完善引导和调控机制64第六节 建立联动机制65第七节 健全监督机制65第八节 开展公众参与65第九节 创新基础设施

6、建设投融资体制65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概况一、基本情况达日县地处东径981510033、北纬32363415,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与久治县为邻,东南与班玛县相连,南部、西南部与四川色达、石渠两县接壤,西北部与玛多、玛沁两县毗连,北与甘德县隔黄河相望。县域面积16466平方公里。达日县城吉迈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黄河南岸,地理座标为东经9939,北纬3346,城区占地面积185.72公顷,平均海拔3970米。距省会西宁640Km,距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大武镇150公里。二、历史沿革秦汉时,今达日县境为西羌活动之域。南北朝以后,为党项羌人牧地。唐贞观年间,党项一些部落内附,中央王朝一度

7、在这里设置过羁州,委任党项主要部落首领为刺史。唐高宗时,吐蕃王朝吞并党项诸部,今达日地区归属吐蕃。元代属朵甘思元帅府辖地,明代隶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末清初系“果洛克松”(三果洛)中的昂欠本,属和硕特蒙古右翼盟辖。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央王朝在三郭罗克地区封授千、百户,今达日地属上郭罗克百户辖地。清末,称“旺青九族”。民国十年(1921年)冬,青海地方军阀武装伐果洛地区,任命红科部落头人为千户,各小部落头人为百户。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后达日属青海省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以后,归青海省果洛行政督察区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青海省政府在今达日县地设置和

8、顺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和顺设治局归属青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管辖,次年2月撤和顺设治局,仍由当地千百户统治。1952年达日解放,1955年4月26日正式成立达日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地多尔哇达,归属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领导。1961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多尔哇达迁驻吉迈。1980年改县人民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目前,达日县辖1个镇、9个乡、33个牧民委员会,110个牧业生产合作社。1镇为吉迈镇,9乡中:特合土、满掌、窝赛、德昂4个乡各辖3个牧民委员会,上红科、下红科、桑日麻、建设4个乡各辖4个牧民委员会,莫坝乡辖2个牧民委员会。吉迈镇:县政府驻地,辖麦芒、垮里、龙才3个牧委会。三

9、、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达日县地处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南岸。巴颜喀拉山,蒙古语意为“富饶而青(黑)色的山”,藏语称“茶拉”,意为“华丽的山”,西北东南走向,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夏曲、柯曲、达日曲、吉曲等地。由南向北逐渐降入黄河谷地。使达日县总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的尼曲河汇入四川色达县大渡河。境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山峦迭起、地势高峻、沟脊相间、地面支离破碎,地貌复杂多样,有盆地、谷地和山地三大类型。境内海拔最低点为德昂乡与久治交界处,海拔为3820m,海拔最高点为桑日麻乡的热合川山主峰,海拔5200m,相对高差达1380m。从热合川山顶到最近的黄

10、河沿岸水平距离仅20km的范围内,高差竟达2534m,平均坡降为11.4,巨大的海拔高差是影响达日县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县境内形成了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分异,形成了冰川、湖泊、谷地不同类型的自然条件,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高原畜牧业特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达日县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又是城镇较发达的地区。全县1镇9乡除莫坝、上红科、下红科乡外,其余各乡镇镇区均分布在距离黄河10 km以内,尤其是吉迈镇、特合土、建设、窝赛四乡镇均分布在黄河沿岸。2.气象条件境内虽然地域偏小,却山川毗邻,沟壑纵横,显现着区域性气候。南北近126km,高差却达2534 m,陡坡、垂直地带造成明显的垂

11、直气候差异,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降水变率大,年际变化及季节分布极不均匀,蒸发量大,河谷、川地大风日数少,属高原寒冷、剧变的草原大陆性气候,多雷暴、冰雹灾害性天气。气温:达日气候寒冷,日照充足,四季不明,风云多变。县府所在地吉迈镇年平均气温只有-1.3,最高温度24.6,最低温度-34.5,昼夜温差1020。没有无霜期。平均气压627.7毫巴。空气密度0.7774公斤/米,含氧量0.186公斤/米,仅为海平面66%。纯水沸点8788。年降水量平均540毫米。春季常降大雪。全年风日近百天,冬春季节,6级以上大风频繁。降水:全县年降水量平均475毫升,雨季为6、7、8、9四个月,平均每

12、月100毫米以上,占年降水量的77.7%。每年5月以前和10月以后为降雪期。11月至元月降雪量不大,2、3月降雪量较多风向:年刮风近百天,冬春季节6级以上大风频繁。12-4月,月平均12天之多,5-11月,月平均8天左右,个别月份出现25次以上,最大风速34米秒(10分钟内平均风速)。日照:达日县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晴好天气多,日照时间长。境内全年日照时数为2613.76小时,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为16.3千卡平方厘米,57月,辐射量在15.916.3千卡平方公里。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进行太阳能发电的重要能源。达日地区年日照时数和每日光照时间均很长,将成为良好的开发利用能源

13、。县城吉迈镇年平均气温为0.26C,年平均降水量为547.9mm,最大积雪深度120 mm,积雪日期数90天,降雪期162天,年日照时数2613.76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为18.5C,年极端最低气温-28.3C,年最大降水量为654.5mm,最大风速34m/s,降水量一般变化不大,没有出现过暴雨。四、资源条件1草场资源达日县草场面积1274848.09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16436.30公顷,不可利用草场面积258411.70公顷,分别占草场面积的79.73和20.27。全县平均每公顷草地产量171.1 kg,每公顷牧草地载畜量1.182只羊单位。全县草场利用具有如下特点:草场类型多

14、,牧草地比重大:全县主要有草甸草场、灌丛草场、沼泽草场及高地平原草场等,牧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构成中的优势明显。牧草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达日县牧草种类有55科,600余种,其中优良牧草100余种,包括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及蓼科等。大部分牧草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牲畜四季喜食。2水资源达日县位于黄河之畔,黄河干流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境,黄河是达日最大河流,境内全长340公里,年径流量达35.6亿m3, 给该县提供了丰富的客水资源。县境内还有达日河、吉曲河、柯曲河、尼曲河。河水流量在0.12 m2/s以上的河有4条,总长度235.6km,年径流量达1.7569亿m3,是目前开

15、发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但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低。此外还有小面积的湖泊7处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丰富的水资源为达日县的畜牧业和城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达日县河流走向以巴颜喀拉山为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南麓的河流汇入长江,北麓的河流汇入黄河;达日境内共有大小河流74余条,主要河流有5条,分属黄河、达日河、吉曲河、柯曲河、尼曲河。黄河是达日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达日与玛沁、甘德的界河。境内全长340公里,河宽一般50米,最宽150米,多数地段的流速在2米/秒左右,最大流速3.6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12m3s。达日河,发源于桑日麻乡日合川山东麓,向北流入黄河。长75公里,河宽40-80米,水深1米,洪水

16、季节2米左右。吉曲河发源于德昂乡尕欠沟,向南流入黄河。长70公里,河宽10-20米,水深1米,洪水季节1.5米左右。柯曲河发源于桑日麻乡措斯多湖,向北流入黄河。全长95公里,河宽30-60米,水深1米,洪水季节2米左右。尼曲河发源于桑日麻乡尼羊沟,向东南流经上、下红科两乡出境。汇入四川省色达县大渡河,境内全长150公里,河宽40-80米,水深1.5米,洪水季节2米左右。3矿产资源达日县境内已发现有金、铁、铀、石棉、锡、铜、水晶、磁铁、铝、煤等13个矿点。4生物资源达日县动植物资源丰富。达日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有些且属稀少动物。其中珍贵禽兽有:棕熊、雪豹;名贵皮毛兽有:旱獭、水獭、红狐、沙狐

17、、猞猁等;药用兽禽有:麝、豹子、白唇鹿等;肉食禽兽有:黄羊、岩羊、盘羊等;猛禽有:兀鹫、秃鹫、藏雪鸡、秋沙鸭、赤麻鸭、大杜鹃、黑颈鹤、天鹅、大雁等;草原害兽有:狼、鼠兔、鼢鼠。全县动物药源有:黄羊角、狍鹿角、狍宝、狍舌、獾油、狐狸心、水獭肝、旱獭油、地龙,以及鹿茸、麝香、牛黄、熊胆等。达日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植物种类较多,有中药69种,藏草药79种,用途较广的主要有大黄、冬虫夏草、秦艽、甘松、雪莲、贝母、狼毒、唐古特马尿泡、党参、党归、沙参、黄芪、羌活等。冬虫草、大黄、秦艽、羌活等名贵中草药在药材占有重要的地位。5旅游资源达日县境内现有3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查朗寺、格萨

18、尔狮龙宫殿、夏布山石经城。地处青南高原,草原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样式丰富而独特的格萨尔狮龙宫殿,被誉为“格萨尔故乡之一”。达日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景观多样,具有独特高原特色。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生态旅游资源:达日县地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南岸,草场规模大,人烟稀少,可进入性强,生物可见性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较高。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达日县宗教寺院众多,藏传佛教建筑宏伟、雕刻精细,藏传佛教红、黄教派一同在达日长足发展。重要景点有:查郎寺、桑日麻寺、岗巴寺、红科寺、莫坝寺、年毛寺、德昂寺、东倾寺、措纳寺、夏布山石经城等,其中查朗寺、年毛寺、德昂寺均为果洛

19、大寺庙,各寺庙均收藏珍贵文物。宗教文化发达。玛域格萨尔狮龙宫殿:辖叁智宫殿,内供莲花生大师塑像,格萨尔唐卡和壁画等;尕桑宫殿内供格萨尔金塑像、八十大将铜镀金塑像,八十大将唐卡、壁画等;德庆宫殿内藏大藏经(汉藏)两部共1200余卷,唐卡及壁画等。展览馆(文物)内陈列格萨尔盔甲、头盔、弓箭、战袍和大将的战剑、枪、刀等文物达上百件,现接待国内外游客。查朗寺:辖有措青大经堂、拉色经堂、尼吉经堂、朱哲经堂,200余间僧人住房,还有神秘的查朗天葬台。被省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接待国内外游客。五、社会经济1.社会经济概况达日县属青南地区纯牧业县,2011年达日县的地区生产总值1.57亿元。三产比例为3

20、7.3 :31.1 :31.5。2011年达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4万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5843万元,年均增长6.59%;第二产业4889万元,年均增长6.51%;第三产业4922万元,年均增长6.7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759.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4.02元,年均分别增长8.7%和6.5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9万元,年均增长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142万元,增长28.5%。2.人口概况达日县域行政区范围总面积为16466平方公里,辖1镇9乡。根据达日县2011年统计数据,至2011年末,达日县总人口为29627人

21、,其中非农人口为5663人,牧业人口为23964人,非农人口比重为19.11%。在过去10年中人口综合增长率为19.76。 表1 2001-2011年达日县总人口变动情况年份总人口数(人)比上一年增长数(人)增长率()20012436720022467430712.6 20032516449019.9 2004253762128.4 20052563425810.2 20062609546118.0 20072660551019.5 20082732972427.2 20092797664723.7 20102872675026.8 20112962790131.4 资料来源:达日县国民经济统

22、计年鉴(2011)达日县城吉迈镇常驻人口中有藏、汉、回等民族。从民族构成上看,藏汉族占民族总数的98之多。3.用地情况2011年达日县行政辖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16466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292646.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24;建设用地面积为625.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其他土地面积为155248.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2。农用地中,无耕地和园地,林地17393.9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5;牧草地1274848.0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8.62;其他农用地404.6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03。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388.87公顷,占建设用

23、地面积的62.16%,其中城镇用地216.0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4.32%;农村居民点用地172.8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7.63%;采矿用地6.4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01%。交通水利用地150.78公顷,其中交通用地149.0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3.82%;水利设施用地1.7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28%。其他建设用地79.4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70%。其他土地面积155248.59公顷,其中水域8794.29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5.66%;自然保留地146454.30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4.34。表2 城乡用地汇总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

24、2)占城乡用地比例(%)现状规划现状规划H建设用地625.571432.14100.00 100.00 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388.87539.6362.16 37.68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49.03688.1923.82 48.05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1.7558.570.28 4.09 特殊用地000.00 0.00 采矿用地6.436.431.03 0.45 其他建设用地79.46139.3212.70 9.73 E非建设用地1447935.761447075.19100.00 100.00 其中水域8794.298794.290.61 0.61 农林用地1292687.17129225

25、7.1689.28 89.30 其他非建设用地146454.3146023.7410.11 10.09 城乡用地1448561.331448507.33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来看,农用地面积占全县土地10%以上的乡镇主要有莫坝乡、上红科乡、桑日麻乡和特合土乡,其中莫坝乡、上红科乡、桑日麻乡只存在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且以牧草地为主。特合土乡则包括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城镇用地仅分布在县城所在地吉迈镇,交通用地分布在吉迈镇、满掌乡、德昂乡和窝赛乡,其他乡无交通用地。其他土地在桑日麻乡、莫坝乡和特合土乡分布较广,而在满掌乡和下红科乡分布较少。

26、第二节 现行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价一、现行版城镇总体规划简况达日县城吉迈镇总体规划(20012020年)于2001年修编完成。2001年规划成果经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通过。(以下简称2001版总体规划)城镇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畜产品集散和民族商贸、生产生活服务为主的商贸带动型城镇。城镇规模:2005年县城总人口6000人,城镇建设用地为120.0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200.0平方米。2020年县城总人口9000人,城镇建设用地为241.6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268.4平方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县域发展轴线共4条,其中一级轴线1条、二级轴线2条、三级轴线1条。一级经

27、济发展轴线:县城窝赛德昂满掌(S101线达日段)久治(或班玛);二级经济发展轴线:县城建设特合土;建设莫坝红科镇(上、下红科);三级经济发展轴线:特合土桑日麻红科镇城镇吉迈镇范围:规划控制范围面积10.0km2;规划吉迈镇建设面积为241.6ha。北起黄河南岸,南至吉建公路以南2公里处;西起垮热河西山山脊,东至西久公路以东2公里处。城区用地发展方向:规划期内,城区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以东北为主。城区布局结构:规划用地形成东西窄,南北长的带状布局。二、现行版城镇总体规划实施评价1现行版总体规划特点城镇空间等级结构与城镇职能分工相对明确,城镇发展初具规模。城镇用地发展方向基本合理,保证了城镇发展的连

28、续性与协调性。梳理并拓宽了部分老城区道路,城镇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为城镇的发展创造条件。2现行版总体规划实施问题发展规模问题对城镇发展的速度估计过高,城镇用地规模预测偏大,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未预见生态移民安置及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2001版总规预测2005年城镇建设用地为120.0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200.0平方米。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为241.6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268.4平方米。用地规模预测偏大,现状建成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80.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52.2,超出国家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最高上限,对未来的城市功能的运行造成负担。城镇布局问题空间布局:2001版

29、总规提出的“带状”的规划结构,整个城镇的结构不清晰,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未能得到实施,城镇呈摊大饼式原地向外扩展。城镇道路建设:规划道路部分建成,城镇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但现行版规划确定的“方格网”、“环形”等道路骨架均未形成,次级道路未形成体系,丁字路、断头路过多,影响城镇交通通畅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配套:城镇非商业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配套不全,城镇建设欠账过多。产业引导问题2001版总体规划编制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对西部开发的扶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对边远藏区的发展战略布署没有十分明确,经过十余年发展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区域性的发展规划和扶持项目,使

30、达日县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因此达日县迫切需要合理、科学、适宜本体发展的产业引导规划。第三节 本次规划编制背景一、宏观背景1.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明确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在此背景下,达日县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建设步伐。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与新版城乡规划编制办法的出台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版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强调了规划中城乡统筹、区域

31、统筹和“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性,其编制内容、编制层次和编制深度都作出了重要调整。为了更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城镇,达日县迫切需要按照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3.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二个十年的黄金时期西部开发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全省“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讯速。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重点城镇防洪等项目已实施,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将从民生、“三农”、基础设施、重点生态区、

32、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区域开发、体制改革与开发等七大重点领域,对西部地区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加大扶持和资金、项目投入力度,这是达日县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对青海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点项目建设扶持等优惠政策,这无疑对带动地处三江源地区的达日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系列政策,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紧密结合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等方面,无疑会对达日等藏区的发展创造新机遇。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根据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2005-2020),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保护和恢复

33、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农牧民小康生活为目标,把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补偿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以具有一定规模、市场条件相对发达的县城及建制镇为核心的三江源地区城镇建设,是加速该地域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二、微观背景1.达日县融入区域发展背景,城镇地位得到提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在我国国土范围内推进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其中

34、,达日县所在的三江源地区属于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达日地处三江源地区,属于“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承担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保护、监管的重大责任。这就意味着达日吉迈镇职能的变更,发展方式面临调整、转型的压力。因此达日吉迈镇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空间集聚的主要选择,要求其在城镇用地布局,交通、产业、旅游、居住等城镇职能各方面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全面对接。2.城镇空间拓展达日吉迈镇职能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对空间的拓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持续向东

35、、向南延伸,因此迫切需要编制总体规划进行总体的指导和协调。3.重大项目的建设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初稿,待批)青海境内路线方案,达日县境内将有两条国道经过,并且从县城吉迈镇城区周边过境,省道S101调整为普通国道G227,延伸至孟连。新增普通国道G345启东那曲(待批)。随着G227张掖-孟连公路和G345启东-那曲公路的建设,吉迈镇将处于青南高原两条普通国道的交汇节点,为吉迈镇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坚实的对外交通联络保障体系,将打破现状单一的对外交通模式,形成多方位公路运输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促进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G345启东-那曲公路的建设,将加强达日县与玉树、西藏、甘肃及其它地区的交通

36、联系,G227张掖-孟连公路的建设,将加强达日县与甘肃及青海其它地区的交通联系,将加快与外部的联系,方便外部产品进入达日县,加快城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加强内外沟通,促进城镇发展。第四节 规划指导思想和依据一、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从更大范围来寻求城镇的发展机遇,从整个青海省、青南地区以及相邻的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研究城镇的发展方向,确定城镇的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达日县的自然资源、人文

37、资源、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和对外交通建设情况,预见到将来的发展可能,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立足于城镇的长远发展,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同时又要强调近期城镇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认真研究城镇建设的时序,着重近期、远期结合,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并为城镇的远景发展留有余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镇特色,贯彻城镇设计的理念,从达日县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出发,弘扬民族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设计,实现城镇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品质。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

38、;3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4青海省达日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年);5达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6达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3);7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8。果洛州旅游发展规划 第五节 规划目标与重点一、规划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格萨尔文化传承与发扬基地的生态型城镇建设,把达日县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城乡协调的城镇。二、规划重点1确定区域发展定位重点研究达日县在三江源区域中的作用及协作关

39、系,其定位必须与周边城镇协调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其在区域中的核心竞争力。2科学预测城镇发展规模从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大背景解析发展规模;科学预测人口增长趋势,合理界定城镇空间增长边界,明确城镇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加强城乡统筹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明确县域空间管制区划;预测县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发展方向;确定县域交通发展策略。4研究县域旅游发展分析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条件,进行旅游定位和旅游规划5生态规划坚持生态立县,保护生态环境;6优化城镇布局城镇用地布局必须与现有地形条件和功能定位相衔接,针对现状建成区及城镇发展的特点进行调整,优化城镇

40、空间布局,着重研究城镇生活、商贸、服务等用地合理布局及发展方向,为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撑。第六节 规划期限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本次规划确定年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30年。第七节 规划的空间层次本规划分县域规划和吉迈镇城乡规划两个层次。县域规划范围:达日县行政管辖范围,16466平方公里。吉迈镇城乡规划范围:包括吉迈镇建成区以及外围的三个牧委会,北起黄河南岸,南至吉建公路以南2 km处;西起垮热河西山山脊,东至西久公路以东2 km处,规划控制范围面积10.0km2。 第二章 规划技术路线与重点第一节 规划技术路线在深入调研

41、现状和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理清达日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目标和问题双导向为基础,确定本次规划的核心主线,最终针对规划重点问题,围绕城镇特色和规划目标,确定核心的规划对策,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节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重点1科学确定城镇重点发展方向,调整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合理拓展城镇空间。研究生态移民社区建设对城镇功能与结构的影响,在现状基础上,培育并强化其区域性服务中心的职能。2明确城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在优势产业逐步融入区域的总体趋势下,研究并合理布局城镇产业空间,解决主城区现状产业用地不足,经济空间单一的现状。3关注社会问题,把建设“生态宜居城镇”放在首位。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努力实

42、现社会公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对城乡建设环境进行整治与改造,提升城区整体居住环境品质,实现城镇面貌的大变样。4弘扬地域文化,挖掘城镇特色,展现鲜明的城镇形象;结合黄河沿岸地区、跨热河沿岸及城镇主干道两侧等区域形成绿化生态走廊,充分展现吉迈镇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城镇风貌。第三章 区域分析与发展战略第一节 背景与机遇分析一、国家层面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政策机遇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策倾斜、生态保护投入方面的倾斜,达日县吉迈镇将成为游牧民集聚的目的地,蕴藏新发展的动力。二、三江源地区承载绿色发展的主要城镇之一青海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倡导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建设

43、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绿色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公众幸福指数提升的现代文明。倡导树立绿色文明理念,打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各级党政班子中树立绿色政绩观,坚持在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同时在全省所有地区完善科学考评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投资、绿色产业等纳入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以绿色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引导公民、家庭和单位绿色消费,营造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加强绿色文明教育,普及生态伦理价值、生态道德文化,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

44、达日位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范畴内,同时也是三江源地区的重要城镇之一,承担着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职能,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畜牧业、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格萨尔文化旅游品牌,巩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战略地位。第二节 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条件分析1资源优势达日县地处青南高原,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草场资源、水资源等都相对丰富,且草原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较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誉为“格萨尔故乡。重要景点有:查郎寺、桑日麻寺、岗巴寺、红科寺、莫坝寺、年毛寺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国家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西部地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集中支持西部地区重点

45、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考核转为绿色GDP的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达日旅游资源等优势绿色资源的开发和特色经济的发展。2生态优势达日县处于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及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的交汇地域,属高寒半湿润气候,是“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承担着保障畜牧产品供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功能,是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生态区位最为重要地区,是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草场退化防治、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将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考虑为限制开发区,国家支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类主要建设项目,其中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包括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态恶化土地治理、森林草原防火、草地鼠害治理、水土保持等。二、不利条件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