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167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论3一、规划背景3二、规划目的4三、规划指导思想4四、规划重点内容5五、规划技术路线5六、规划范围与期限6第二章 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价7一、已批准规划的实施评价7二、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8三、与周边规划的协调9第三章 发展策略与功能定位11一、发展策略11二、功能定位14第四章 城市发展用地评定16一、自然地貌概况16二、生态敏感评价16三、空间建设分类18第五章 建设用地现状评述19一、总体布局概况19二、用地现状综合评述22三、现状主要问题24第六章 总体布局与发展规模26一、规划理念与策略26二、总体布局结构26三、人口规模28第七章 居住用地规划30一、现状分析30二、

2、存在问题31三、居住用地规划32第八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8一、现状概况38二、存在问题40三、规划布局40第九章 工业用地规划45一、现状分析45二、存在问题54三、规划布局54第十章 仓储用地规划57一、现状概况57二、存在问题57三、规划布局57第十一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59一、现状分析59二、发展战略61三、规划布局62第十二章 水绿体系与景观系统规划78一、生态发展策略78二、绿地系统规划78三、水系整治规划80四、景观系统设计83第十三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84一、给水工程84二、污水工程86三、供电工程89四、通信工程93五、燃气工程96六、供热工程99七、环卫设施101八、防震减

3、灾103九、防洪排涝109十、消防规划112十一、人防工程115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119一、现状概况119二、规划目标119三、环境综合整治121四、生态环境建设121五、环境保护措施122第十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124一、近期建设目标124二、近期建设用地需求125三、近期建设重点126四、近期建设规划布局126第十六章 实施措施建议140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1、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出台了60项相关配套政策。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自

4、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科技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成为当前国家高新区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对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2、产业转移和升级给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产业资本的涌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外资项目明显呈现出由制造中心向研发中心延伸的特征,南京高新区的建区特色和发展方针正好迎合了这种趋势。以研发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若干条高新技术产业链,进一步明晰高新区鲜明的产业特征适当其时。另一方面,国家、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运行结构,实现全面持续协

5、调发展方针从根本上的确立,为高新区坚持并完善自己的建区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沿江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更使高新区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南京市体制最宽松、生产力最活跃、对外来资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南京高新区完全可以在未来的3到5年时间里抓住机遇,通过自身努力跃上一个全新平台,走到全国高新区的前列。3、南京跨江发展战略以及五大中心的建设使高新区的发展进一步提速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南京全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推进“跨江发展”,就是要在十五期间南京奠定的“一城三区”为先导的、以都市发展区为载体的大南京初步框架基础上,总结世界大河流域城市跨江(河)

6、发展的客观规律,适时推动南京跨江城市目标的实施。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拥有200里江岸的南京真正形成两岸融合、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跨江发展新格局。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江北地区由过去的区县自主发展为主转向全市的战略推动,政府在基础设施投入、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将成为江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五大中心”建设,即:要将南京建设成为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的绿色中心。对于南京高新区来说,其中三个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教中心、绿色中心)与高新区密切相关,高新区需要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拉长产

7、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为推动“五个中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4、扩容为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高新区成立以来,空间的扩展经历了三次变化,在老区4.8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2002年将泰山园区纳入了高新区,2004年向西拓展了产业区三期,总计批准面积达到17.51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已建成面积10.88平方公里,已批待建用地约1.5平方公里,所剩的用地不多且较为零散,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2006年底,南京市政府将53.5平方公里的盘城镇整体划归高新区,使高新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空间的扩容将有力提升了高新区的承载力,增强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规划目的本规划是高新区自成立

8、以来的首次进行的总体规划设计,虽然在此之前高新区也做过多项分地块的规划,但这些规划基本上都是基于建设导向的规划设计,缺乏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以至于高新区的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建设缺乏特色,这直接影响到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效果和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国高新区中的地位。本次借扩容之机,及时进行总体规划编制,体现了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次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的总体规划,它既包含了一般城市总体规划的常规内容,同时又兼有策划的性质,因为高新区直接面对的是企业家,如何通过规划来打造一个良好的愿景,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是改变目前高新区区位劣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本次规划的关键。三、规划指导思

9、想1、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落实贯彻南京市政府加快跨江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南京高新区的协调、全面发展。2、从区域着眼,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布局和结构,合理确定高新区性质、规模及空间布局,完善综合功能,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3、深化落实高新区战略规划中确定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规划理念,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健康舒适、富有生机的生产和生活园区。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重视空间布局的连续性和实施弹性,合理引导和安排建设时序,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可操作性。5、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文化与生态建设,塑造文化品味和生态品味

10、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6、合理用地,遵循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协调好各项建设间的关系,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城区整体质量。四、规划重点内容本次规划在总体上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重点研究了高新区的发展战略、土地利用与开发、空间布局、交通系统、绿地与景观、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分布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规划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本次规划对战略规划的战略思路进行深化、细化,并将其落实到空间上,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对现有规划做进一步的整合与提升,明确在新形势下的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对策与空间布局,以全新的

11、规划理念与思路指导高新区的发展。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由江苏省发展研究院编制,在总体规划中重点是将其战略意图在空间上进行落实);二是8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空间布局规划;三是总体城市设计。在空间布局层面上需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一是整合,整合现有的规划,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二是优化,对现有规划不足之处加以优化、改进;三是提升,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全新规划高新区的发展,提升高新区的形象,加快高新区的发展。五、规划技术路线本次规划在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判断、与同类高新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南

12、京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外部条件的分析,对南京高新区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和预测,通过多方案比较确立了具有良好弹性的规划框架。图1-1:南京高新区总体规划研究框架国内外高新区经验借鉴特征文化需求专题研究特征导向城市设计研究高新区“十一五”规划规划整合、优化、提升发展思路、空间落实设计导则、中心区意象建设时序、重大项目安排发展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布局近期行动计划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层面主体内容实施层面六、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北至马汊河、六合区界;南到浦珠路;西至滁河、朱家山河;东至江北大道。总面积约82.48平方公里,其中高新区行政管辖面积70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近期:200

13、7-2010;远期:2011-2020。第二章 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价南京高新区自成立以来,随着空间的发展变化,各类规划也随着空间建设的需要而展开,十几年来完成的主要规划有:南京高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产业园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泰山园区控制性规划、南京高新区软件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生物医药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浦口区盘城工业园控制性规划。本次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这些规划的实施情况与原先规划期望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规划出现偏差的原因,从而能够为本次规划需要改进的方向提供指引;此外,加强与上层次及周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也是本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已批准规划的实施评价2

14、007年用地现状图已完成规划拼合图高新区现有的各类规划是随着高新区的空间扩展而不断的推进,1989年至2001年,高新区开发建设了4.88平方公里;2002年,高新区规划8.27平方公里泰山园区,其中高新区研发产业用地5平方公里,与浦口区共同开发3.27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2004年,高新区在4.88平方公里老区产业空间基础上向西拓展了4.36平方公里产业区三期。这种边规划边建设的思路适应了当时高新区发展的需要,但缺乏一种长远的建设目标,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将已完成的各片区规划拼在一张图上,可以看出各片区的规划均是根据当时产业发展的需要而编制,缺乏整体、系统的考虑,特别是没有处理好产业用地与生活

15、配套用地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高新区尚未形成一个标志性的中心,人们对高新区的意象较为模糊,这一点在公众问卷调查中也有所反映;此外,在这些规划中,均没有考虑在宁启铁路以西预留未来的发展用地,跨宁启铁路和宁淮高速的通道也没有提前预留。从这些规划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泰山园区的用地进行调整过以外,其余的均按照原规划进行实施,主要的道路已基本建成,在已批准的17.51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开发10.88平方公里,产业区的功能也基本形成,但分布较为零散;生活配套区正在建设,但与产业区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需要在本次规划中进行整合、优化。二、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浦口

16、区近期建设规划远景方案与本次规划关系较为紧密的上层次规划主要有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与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2007),在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中,高新区作为浦口新市区的一个重要的组团,主要承担产业功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则依托浦口。在空间范围上,由于两个规划在编制时都没有涉及到高新区的扩容,在产业用地的安排上明显不足,宁启铁路以西的用地并没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高新区的发展备用地,高新区的用地仅局限在老区及其周边,其规模与国内主要高新区相比明显偏小,此外,泰山园区的独特区位规划作为产业用地也并非十分妥当(浦口近期中有所调整),在此后的泰山园区用地调整中也说明了

17、这一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本次规划建议在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或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将高新区西区用地纳入浦口区新市区建设用地范围以内,将高新区作为南京市的科技创业中心以及浦口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规划,这不仅符合高新区的成长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建设浦口新市区的发展需要。此外,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看,本次规划的高新区新区(宁启铁路以西地区),除最近调整的1500亩建设用地和原有的少量农村居民点外,基本上全是基本农田。因此,建议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考虑到高新区的发展需求,将新区规划为二、三产业用地范围内的土地调整为城市建设用地。三、与周边规划的协调本次规划在与周边规划进行协调的有

18、六合总规、大厂地区规划以及桥北控规,协调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路网衔接与六合总规的对接,主要考虑向北通过浦珠大道和江北大道与六合城区相连,同时这两条道路在与长江二桥连接线相交时规划预留两个互通式立交,以便于高新区与高速公路网的快速连接;向东通过万家坝路穿过大厂与滨江大道相连,向南通过浦珠路等多条道路与浦口无缝对接;桥北地区的路网与泰山园区的路网应进行充分的协调。2、功能互补在功能方面,主要考虑与周边地区的功能互补,高新区应及时的进行功能转型,走城市化的道路,应通过完善生活配套功能,成为相对独立的高新城市组团,以及浦口新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3、产业错位从目前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来看,高新

19、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六合和大厂地区主要发展重化工业,而浦口沿江地区重点发展临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这些方向都是和当地的优势产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需要继续强化这种趋势,保持与周边地区产业错位发展。4、资源共享高新区在产业、科技、信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也存在不足,在与周边地区及浦口区城市建设协调方面,应加强资源共享,建设合作平台,共享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第三章 发展策略与功能定位一、发展策略在本次高新区总体规划之前,已完成了高新区的战略规划,对于高新区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本次总体

20、规划中,我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产业发展引导和空间落实两个方面,通过分析高新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并结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态势,明确高新区可能吸引的产业门类,以及这些产业对空间的需求,在空间上加以合理的引导,从而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1、产业发展引导建区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国家创办高新技术园区的宗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企业。先后开发实施高新技术项目200多项,其中火炬计划和“863”计划项目40余项,已成为国家“863”计划和火炬计划项目的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以软件研发、集成电路、光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工程塑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的新材

21、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但与国内的主要高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大企业、特大企业较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因此,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大经济规模,在发展思路上,应始终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放松,强化高新区的主体功能;同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高新区的人气;具体而言,重点发展以下六大产业:(1)电子信息产业电力控制、移动通信、数字视听;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2005年南京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950亿元,约占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的2/3。在高新区

22、电子信息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130家,占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55%。目前骨干企业有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欣网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有限公司等,主导产品有移动通信、LED显示器、数字视听产品、软件及系统集成、计算机外设、信息家电等。一些大型企业如南瑞集团同时也形成了电力控制和电力保护为主导的产业群体。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范围的信息产品制造转移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中国,东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产业转移呈现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趋势,直接投资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长三角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层次

23、较高,产业链配套协作紧密,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根据江苏省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预测到2010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4400亿元,增加值44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南京高新区以其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较好的生态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2)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新药产业化、医疗器械、化学合成新药、药物保健品;南京高新区医药与生物工程科技园是一座按GMP标准建设,推动医药和生物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的,融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医药与生物工程专业孵化器,是江苏省“三药”生产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新药创业服务中

24、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特别是众多海外学子来此投资兴业,现有企业20余家,有荷兰阿克苏集团的南京欧加农制药公司、南京康海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健友生物化学制药厂、南京莱尔生物化工公司、南京化工大学生物反应工程中心等企业。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工业总产值6.5亿元,实现利税0.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12家。区内企业的产品,如“香菇多糖冻干粉针剂”、“转基因口服液”、“管腔支架介入产品”等产品都是在国内外获得专利的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南京新药创业服务中心”的大楼,已集聚了10家类似爱斯公司的新药创业企业,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新药孵化基地。南京高新区应以培育优

25、势产品为特色,以引进研发企业为突破,依托现有的生物医药制造基础,大力引进医药制造和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引进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鼓励企业内部设立医药研发机构,全面提升园区在医药新产品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构建以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医药产业基地。(3)精密机械、新材料产业精密仪器、航空材料;新材料是另一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2005年高新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数35家,占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15%。在这一领域已形成了一批主导产品群和较大规模的企业,其中有以扬子股份、聚隆公司、扬子伊士曼为代表的高分子工程塑料产品群,以江苏久吾高科技有限公司的陶瓷膜系列产品

26、为代表的硅酸盐新材料产品群,以南京博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的粉末治金制品、南京飞利宁公司的深冷胶粉为主导产品的超细粉材料产品群。根据现状的产业特征,高新区重点对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显示及发光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改性工程塑料、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中高温技术、动力电池(组)等进行技术攻关,实施一批有示范意义的技术创新工程和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实现产业化。(4)创意产业软件及其相关产品、动漫技术及产品;目前,南京高新区内已经有数十家从事动漫制作的公司和工作室,主要从事二维、三维动画片和数码特技合成等业务。2005年7月中旬,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公司南京分公司暨全国最大的

27、游戏测评基地落户高新区,标志着高新区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2005年12月,国内大型民营动漫企业鸿鹰动画的落户,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蓝与白动漫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南京软件园初步形成的动漫产业链进一步拉长。此外,南京高校中自发成立的各类“漫友”社团就有近百个,并有了壹动漫杂志;各类动漫专业、游戏学院、网络学院等应运而生。可以说南京高新区发展以动漫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是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5)车辆及装备制造产业汽车配套、零部件、轨道车辆、汽车电子等;发展车辆及装备制造产业需要有强大的龙头产业为依托,南汽罗孚项目全部落户新

28、区,另有10多家配套厂将跟进,一个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将在此形成,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预计可形成200300亿元的产出。此外,南京浦镇车辆厂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从事铁路客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自主设计、研制出了全铝焊接结构的A型车和模块化铝合金的B型车,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地铁车辆的制造。高新区应围绕南汽MG项目,重点发展汽车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汽车电子产业,形成相关汽车配套上下游产业。以增强整车企业零配件本地化配套能力为突破,积极推动汽车配件生产与整车生产的联动,全面提升汽车配件与整车制造的整体规模;要将汽车

29、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努力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6)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是高新区人气不旺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为高新区、及江北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对于生活性服务业,高新区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潮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使其成为高新区聚集人气、吸引投资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引导、扶持生态功能建设,推进区域内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社区,建设生态文化。使高新区成为南京江北环境最优美的绿色园区、最适宜商务办公、居住的休闲区域和最具投资魅力

30、的高科技园区。2、产业空间布局根据以上的产业发展导向,结合高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在规划布局上将形成“一区六园两基地”的空间格局:“一区”为规模为7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区;“六园”分别为:软件园、生物医药园、海峡两岸科技园、车辆配套园、大学科技园和现代农业园,其中前四个园区现状已建成,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后两个园区是本次规划建议新设立的园区,需要重点培育、突出特色;“两基地”是围绕以上专业园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孵化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二、功能定位根据高新区的总体发展策略,本次总体规划将高新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基地之一,南京市科技创业中心与先进制造业基

31、地,现代化的生态型新城区。这一定位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1、同全国其它高新区相比,南京高新区拥有完善的创新孵化平台,建区以来,南京高新区始终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努力做优孵化创新平台南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1998年南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创业中心。目前,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而积达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8家,毕业ll6家,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高达60%。在此基础上,南京高新区还建立了软件、生物医药两个专业孵化器,以促进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此外,南京高新区已具备了较强的的自主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高新区专利申请量60余件,专利产品实施新增产值23

32、亿元,初具一定规模。目前,全区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75家,占全市总数30%以上,其中60%以上的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或自主知识产权。区内已形成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高新技术企业三大群体,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2、从南京市的范围来看,作为南京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理应承担着南京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功能,而现实的发展也使高新区具备了成为南京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实力,在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创业创新和研发转化载体的优势,把高新区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培育基地。并以此为龙头,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拉长产

33、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把江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全省最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可以看出定位为南京市的科技创业中心是高新区的使命所在。3、分析国内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两项重要的举措成为了高新区成功的关键,一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制造业来做大经济规模;二是在高新区发展的适当时机,及时的进行功能转型,由单一的产业区向综合化的城市化新区转变。这两条经验对于南京高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当前产业转移的态势来看,更多的是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南京高新区可以有选择的吸引一些先进制造业来做大、做强高新区的实力,不要错过了发展的机遇,盘城纳入了高新区,也

34、使高新区具备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空间载体。人气不旺是困扰着高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高新区的发展速度,其原因主要是高新区的功能单一,本次规划应强调高新区的城市功能,将高新区做为浦口新市区的一个重要功能组团来对待,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将高新区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型新城区。第四章 城市发展用地评定一、自然地貌概况宁启铁路以东,高新区老区地势较为平坦,园区范围内浅基础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一般为90kPa100kPa,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水土无污染,处于南京市良好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宁启铁路以西的扩容地区属于沿滁河的河谷平原。地貌形态有岗地和低山丘陵两种,岗地原始坡度

35、较缓,岩性为下蜀土;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25左右,地层主要为白云岩,风化层厚度大。表4-1:2005年汛期滁河晓桥水位特征值表月份最高水位(米)日期最低水位(米)日期57.49176.743167.61136.49378.36296.50488.9887.8228910.7157.7230资料来源:浦口档案馆二、生态敏感评价主要选用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显著的高程、建成区、水域等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在定量化的过程中更具有可计量性,将其中的一些因子又细分为多个子因子。每个子因子对应于ArcGIS软件中的一个图层,确定单因子内部各组分的适宜性评价值,评价值一般分为5级,用9、5、

36、1表明其作为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对于划分等级较多的个别因子,可采用7、3作为中值。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除建成区以外的因子图层按照取大的拟定规则进行叠加运算。分别赋值9、7、5、3、1,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为5级,即极高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非生态敏感区。表4-2:自然因子的评分标准因子说明对应的属性值权重高程H110.56H23H35H47H59水资源分布主要水系水域所在区域及30m缓冲90.16 200m缓冲区1次要河流及其支流河流所在区域及缓冲10m90.14 120m缓冲区1灌溉渠、水塘水塘及渠所在区域及缓冲6m90.14 30m缓冲区1建成

37、区的叠加也就是确定非敏感区的过程。建成区因子是人为因子,其敏感性赋值为1,为生态非敏感性区。如果与自然因子一起按取大原则叠加,建成区因子会被舍弃,导致最后的结果有严重错误,故在评价时将其单独作为一个特殊因子与另外几个因子叠加后的结果,按照求和的原则再次叠加。自然因子的叠加结果只有19等个位数等级,故考虑在与建成区的叠加中,将建成区赋值为10,建成区以外的地方赋值为0,然后按照求和的规则叠加,会出现如下得分矩阵。表4-3:建成区叠加评价矩阵列 号行 号12345数值975311119171513112097531最后的结果与建成区叠加的数值改变的两位数,如1119划为生态非敏感区,数值不变的按1

38、9按分值高低依次分为划分为低生态敏感区至高生态敏感区。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 敏感区一般为河流及其影响区、山地,该区域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极为敏感,一旦出现破坏干扰,不仅会影响该区域,而且有可能会给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属自然生态重点保护地段,主要分布在东部山体地区和北部水体较为密布地区,共494.08公顷,占总用地的6.80%。 较敏感区一般为平缓区域上的林地,对人类的活动敏感性较高,生态恢复难,对维持一类敏感区有着良好功能及气候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开发时必须谨慎,可以进行适当的建设,在建设的同时要进行生态补偿建设,共390.92公顷,占总用地的4.81%。 较不敏感区一般为

39、荒山灌木草丛等经济作物分布,能承受一定的人类干扰,但严重干扰会产生水土流失及相关自然灾害,生态恢复慢,共259.01公顷,占总用地的3.19%。 不敏感区主要是旱地农田等,可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土地可作多种用途开发,共6982.16公顷,占总用地的85.92%。三、空间建设分类现状城乡已建用地为22.24平方公里,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26.96%。规划根据自然地质状况和生态敏感分析,将剩余用地分为禁建区、限建区与适建区。 禁建区包括主要山体,沿滁河、马汊河、朱家山河两侧的防洪区域,老滁河湾内用地等,面积7.4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9.00%。 限建区包括较敏感区及其周边区域,主要水域集中区域

40、,山体周边等,面积11.7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4.19%。 适建区除禁建区、限建区与城乡建成区以外用地,共41.1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9.85%。表4-4:建设用地评价表用地分类面积(km2)占规划总用地比例(%)禁建区7.429.00限建区11.7014.19适建区41.1249.85建成区22.2426.96合计 82.48100.00 注:建成区包括城市与村庄两部分建成用地。第五章 建设用地现状评述一、总体布局概况1、现状特征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宁启铁路以东。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浦泗路以北、学府路以南的老区,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泰山园区,服务设施主要沿江北大道布置。铁路与高速公路以

41、西区域为高新区主要扩容区域,河流水系丰富,以村庄用地为主。总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2.07平方公里,其中,在建或已征待建用地有1.8平方公里左右。从现状发展看,铁路与江北大道之间区域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并按照规划实施,但服务设施用地仍显不足,“城中村”用地较多。表5-1:现状用地汇总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面积(M2/人)1R居住用地436.0319.7548.66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299.9913.5933.48R3三类居住用地113.215.1312.64Rcj中小学用地22.831.032.552C公共设施用地482.5721.8653.86其中C1

42、行政办公用地14.680.671.64C2商业金融业用地37.191.684.15C3文化娱乐用地0.750.030.08C4体育用地0.900.040.10C5医疗卫生用地0.960.040.11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423.7419.2047.29C7文物古迹用地0.440.020.05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1.320.060.15Cr商住混合用地2.590.120.293M工业用地474.2021.4852.92其中M1一类工业用地120.715.4713.47M2二类工业用地268.3212.1629.95M3三类工业用地85.173.869.514W仓储用地12.670.571.41其中

43、W1普通仓库用地5.570.250.62W2危险品仓库用地3.270.150.36W3堆场用地3.830.170.435T对外交通用地141.066.3915.74其中T1铁路用地99.794.5211.14T2公路用地41.271.874.616S道路广场用地390.5317.6943.59其中S1道路用地390.1417.6843.54S2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390.020.04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5.263.869.52其中U1供应设施用地24.971.132.79U2交通设施用地37.651.714.20U3邮电设施用地1.230.060.14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15.800.721

44、.76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0.240.010.03U6殡葬设施用地4.560.210.51U9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810.040.098G绿地51.112.325.70其中G1公共绿地22.721.032.54G2生产防护绿地28.391.293.179D特殊用地133.766.0614.931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2207.19100246.3411村庄用地178.4812河流水域983.93-13其他用地4877.9314规划总用地8247.53-注:现状人口8.96万人。2、用地演变南京高新区用地扩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8年1996年)1988年4月11日,高新区正式创立。1990年建立“科技创业中心”,199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南京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为16.5平方公里。本阶段空间建设范围主要集中在大桥北路和高新路之间。 成长阶段(1997年1999年)1997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关于开发区建设的有关精神,对高新区的区域规划作出调整,在国务院批准的16.5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内,将南京高新区调整为“一区多园”。调整后的南京高新区以现南京高新区为主体,由现南京高新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