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汇报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汇报稿).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汇报稿)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章 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基础4一、景区位置4二、景区现状4(一)地质地貌4(二)气候4(三)野生动植物资源4(四)旅游资源4三、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4(一)优势4(二)劣势5(三)机遇5(四)挑战6第二章 规划总则、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定位7一、规划性质、范围及依据7(一)性质7(二)范围7(三)依据7二、目标7三、原则7(一) 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起点7(二)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生态的融合7(三)协调整体环境,创造特色景观7(四)体现人本精神,突出对旅游者的关爱7(五)整体规划、分区分期滚动开发7四、总体定位7五
2、、总体战略7第三章 旅游环境容量有游客数量预测8一、环境容量8二、总体客源市场预测8第四章 度假区功能划分9一、功能分区9(一)总体分区9(二)总体功能策划9(三)园区功能细化9第五章 园区布局及规划产品功能10一、商务会务度假园区10(一)园区范围10(二)规划产品10(三)产品功能10二、文化游乐休闲区11(一)园区范围11(二)园区规划总体思路11(三)园区规划布局11(四)园区形象塑造11第六章 景观规划13一、景观规划原则13(一)整体性原则13(二)地域性原则13(三)功能性原则13(四)生态性原则13(五)多样性原则13(六)艺术性原则13(七)特色性原则13(八)时代性原则13
3、二、景观总体规划设计13(一)主景观轴线13(二)景观区14(三)各景区景观点统计16第七章 绿化规划17一、绿化现状概述17二、指导思想17(一)绿化规划与景观的塑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17(二)绿化规划将植物的美化、防护、经济三大性能充分结合17三、规划原则17(一)生态性原则17(二)地理性与多样性原则17(三)水土保持原则17(四)整体格调谐调,局部景点特色鲜明原则17(五)艺术配植原则17(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季相丰富原则17(七)近期景观与远期景观相结合的原则17四、总体规划设计17(一)主入口区部分17(二)田园生活区部分17(三)假日酒店17(四)会议娱乐中心17(五)总统别
4、墅17(六)欧陆风情别墅区17(七)入口苗圃区17(八)假日酒店西侧山体18(九)龙栖沟18(十)临时码头边苗圃区18(十一)生态采摘区18(十二)现状别墅周围18(十三)马驼里沟18(十四)马驼里窑洞周边18(十五)牡丹园周边18(十六)王家门外山谷18(十七)梅园18(十八)梅园北侧山坡18(十九)鉴清楼周边18(二十)秦家门外18(二十一)秦家门西南侧山脊18(二十二)河边苗圃18(二十三)天水阁轴线两侧18(二十四)天水阁西北侧山坡18(二十五)主干道两侧18第八章 旅游开发规划19一、旅游项目开发规划19(一)规划设想19(二)规划项目内容19二、旅游线路规划20(一)跨区域旅游线路
5、20(二)景区内部旅游线路20三、旅游服务设施规划20(一)规划原则20(二)、旅游服务设施20(三)、规模预测及分期发展规划20第九章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卫生及防灾系统规划22一、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22(一)现状分析22(二)环境保护利用原则22(三)生态环境开发与资源的利用22二、环境卫生整治23(一)园区建设垃圾收集站、点,健全垃圾处理机制23三 防灾规划23(一)防灾23(二)安全保卫23(三)紧急救护23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24一、交通系统规划24(一)总体构思24(二)交通方式24(三)交通设施24(四)管理服务设施24(五)道路分级24(六)交通组织24二、 给排水规划24
6、(一)给水规划24(二)排水规划24三、电力、电讯、景区数字化规划25(一)电力规划25(二)电讯规划26(三) 有关电力、电讯容量估算指标的规定26(四)景区数字化26四、室外照明系统规划28(一)室外照明的用途及规划28(二)光源种类及场所28(三)照明灯布置28(四)室外照明规划要点28第十一章 旅游形象设计29一 、理念基础识别系统 (MIS)29(一)文脉分析29(二)地脉分析29(三)理念形成29二、行为形象或行为准则识别系统 (BIS)29(一)服务形象29(二)人性化的设计29三、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VIS)30(一)标志性视觉形象选择30(二)色彩的选择31(三)图标31(四
7、)旅游宣传营销主题的设计31第十二章 营销策划32一、旅游市场分析32(一)黄河小浪底景区市场开发潜力分析32(二)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市场需求潜力分析32二、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目标市场定位与开发方针34(一)市场定位34(二)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方针34(三)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模预测34三、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市场组合营销策略35(一) 产品战略35(二)产品形象战略36(三)促销战略36(四)价格战略36第十三章 投资概算37一、经济效益分析37(一) 度假区用地平衡表37(二)旅游项目规模及投资估算37(三)景区基础设施投资、景区绿化及环境整治投资规模和估算37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8、第一章 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基础一、景区位置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地处河南省孟津县域,西距郑州128公里,东距洛阳32公里,是河南省“郑、汴、洛”旅游线上的水陆交叉节点,位于小浪底旅游度假区大坝片区黄鹿山景点范围内,西侧距大坝直线距离约3000米。它东邻黄河小浪底水库大坝,西望红崖山,南接黄鹿乡,北临黄河小浪底水库水域,规划用地面积0.7平方公里。二、景区现状(一)地质地貌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属黄土丘陵,区内自太古代至新生带的地层都有出露。本区受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产生褶皱、断裂,断裂以东西向为主。景区西部最靠近库岸地带有若干滑坡体。地震影响来自西部的汾渭地震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1年
9、对小浪底地区地震评定,烈度为七度。景区内黄土丘陵切割强烈,冲沟多且发育,深度100150米。丘陵上部呈浑圆状、梁状、峁状分布,多为第四纪中更新统与上更新统黄土覆盖。下部为二迭系岩石出露,由紫红色沙质泥岩,紫红色、灰白色、黄白色厚层石英砂岩、砾岩、砂页岩等组成。地貌多以梁的形态出现,山梁和沟谷走向一致。沟谷多呈V型。沟底部分地段有泉水出露。(二)气候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据资料统计,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年平均气温为13,1月平均气温为0,最低为-17。7月平均为27,最高为43.7,温差较大。年降水一般为650毫米左右,大部分集中在6-8月间,夏季降水占全年的一
10、半以上。干旱时间较长,尤其以初夏和秋季旱情为重。年蒸发量在15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约70%,最大风速20米每秒,每年无霜期235天,年平均日照数227.01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1%。(三)野生动植物资源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景区内植物类型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丛和农田。其中,落叶阔叶林是旅游度假区地带性植被,呈斑状分布在河谷侧及平缓的山坡上。树种有泡桐、毛白杨、刺槐、柿树、核桃、枣树、杏树等;常绿针叶林主要是侧柏林,以及部分雪松;落叶阔叶灌丛主要有黄栌灌丛、荆条酸枣灌丛、黄刺梅灌丛、连翘灌丛和山桃花灌丛等,伴生植物有蒿类、荩类、白草、委陵菜等;草丛则主
11、要有白草草丛、蒿草草丛、荩草草丛等。黄鹿山旅游度假区鸟类、兽类均有分布,包括环颈雉、石鸡、斑鸠、蒙古兔、狐狸、黄胸鼠等。(四)旅游资源1自然资源黄鹿山景区与小浪底水库大坝遥相呼应,由六条山脊和五条比较大的山谷组成。山脊是很好的观景平台,山谷两侧山坡为梯田,种植农作物,谷底平坦,是良好的旅游活动用地区域。2历史遗存景区内仍保留着当地人民为了小浪底建设而搬迁出去的农民的窑洞群,窑洞群沿山谷分布。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游客可领略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先民逐水而居、依山挖洞的原始生活方式。黄鹿湾的峡谷口,保留着一座龙王庙的废墟,似乎在向后来的人们述说先民是如何守着黄河,却忍受着干旱带给人民的苦难,只能把对丰收
12、的祈望寄托在龙王能降下甘霖,解救众生上。在景区的中间位置,保留了一座庙宇,搬迁出去的农民仍然在这里供奉香火。3文化传说黄鹿湾保留的三口水井,记录的是一段奇迹、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黄河边小浪底村遭受了三年连旱,这个村子有户人家新出生了个小宝宝。由于干旱,家里已经没有丁点的水了,母亲也挤不出一滴奶水来喂养孩子,孩子哭得声嘶力竭。男人们都到龙王庙求雨了,妻子只好背起了水袋篓,到山底的黄河去取水。这时候,三只黄鹿来到了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干裂的嘴唇,黄鹿围着小孩打转。最后,三只黄鹿找到了山沟一棵树旁,用它们的蹄子开始挖坑取水,想救活那孩子。干旱的土地布满石砾,磨伤了它们的蹄子,渗出的鲜血浸红了
13、黄土地。很快,黄鹿就各自挖了一个小坑,但都是干干的。坑在加深,黄鹿挖坑的声音发出咚咚咚的回声,惊醒了在另一条山沟里熟睡的小龙。小龙是龙王派来给黄河周围降雨的,小龙初次到了远离大海的黄土高原,一时迷了路,找到一条山沟就睡了起来,一睡就是三天,而人间此时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里,天空里找不到一丝云彩,任凭老百姓怎样的祈求,就是滴雨未落。当咚咚的响声把它惊醒后,小龙发现天空的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在冒烟的土地上,农民的耕地已经有了手掌宽的裂缝。小龙意识到自己的失职给老百姓带来了苦难,刚要腾云起飞时,看见了婴儿旁边正在奋力挖坑的黄鹿,和血染泥沙,小龙不禁流下了三滴眼泪,恰巧落在三个坑里。顷刻间,坑里涌出
14、了三股清泉。黄鹿把泉水吸出,喷洒在婴儿的脸上,摇篮里的小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当取水的母亲赶回家时,听到孩子的笑声,才发现,三只黄鹿正守侯在婴儿的身边。从此,这一家便和黄鹿一直守侯着三股清泉,抚养着孩子长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黄鹿的功德,便把这里改为黄鹿湾,三股清泉被命名为鹿献泉,即使在特别干旱的年份,这里都有清泉沥沥的涌出。小龙当年睡觉的地方则被称做龙栖沟。三、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一)优势1景观组合优势景区与小浪底大坝共同构成山体水体大坝的完整景观系统。景区山体与库区水面一衣带水,山势雄浑,凸显北方山水景观特色。大坝水体观景平台(黄鹿山)水道峡谷则构成了完美的景观功能体系。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
15、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枢纽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呈现出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的壮丽景象。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于高峡平湖之中,细细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小浪底水库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了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
16、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与小浪底大坝遥相呼应,从景区到大坝的直线距离约为3000米,区内地势由水边向山顶逐级抬升,形成多级观赏平台,为造景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其视觉位置显要,景观轮廓线清晰,借景条件极佳。在这里,可以观赏到黄河浩淼的水体以及大坝的雄姿,是小浪底大坝的最佳观赏区域。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改善了黄鹿山地区小气候的生态环境,山体临近水面的大部分区域,自然植被的覆盖率逐步增加,自然植被沿山体走势向上生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鹿山将漫山披翠,百鸟争鸣,成为河南省最适合休闲度假的风景区。2历史文化优势景区所处区域人杰地灵、笼罩在中原文化瑰丽光环之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早在600
17、0多年前,黄河流域内开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大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鹿山景区所在的洛阳市孟津县恰处于黄河中游,不仅为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等中原本土文化的主发源地之一,同时较为封闭的环境,也成为中原传统民俗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小浪底风景区内的安里遗址和麻峪遗址经发掘鉴定,属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范畴;位于景区附近会盟镇的龙马负图寺是“人文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景区南岸的济源市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数量之多,位居全省第二;尤其是现存的古建筑,时代久远,结构奇特,居中原之冠。而太行王屋二山地势险要,山川秀美,“愚公移山”
18、的传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景区周边人文荟萃,乡土风情浓郁,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民间艺术包括河南传统戏曲,如豫剧、曲剧、越调等;以及民间游艺、歌舞,如打击乐(大铜器、小铜器)、管乐(唢呐、管子)、十盘、狮舞(单狮舞、对狮舞、三狮或五狮舞)、龙舞(青龙、火龙)、踩高跷、旱船、竹马、推小车、拉犟驴、抬阁,等等。乡土饮食文化有“荆山八珍”和“荆山三宝”。民间工艺品主要有黄河奇石、书画拓片、刺绣、石雕、木雕、根雕、泥塑、面塑、印花布、花灯、澄砚、布老虎、手丈、草编、剪纸、藤条等等,成为重要展示中原文化的重要窗口。3区位优势小浪底风景区距离郑州市128公里,距离洛阳市32公里,距离洛阳飞机场23公里,是河南省
19、“郑汴洛”旅游线路上水陆交换的重要节点,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非常突出。在跨省际旅游协作的“一带三区”(沿黄旅游协作带、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区、豫鲁皖金三角旅游协作区、豫南鄂北旅游协作区)中,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沿黄旅游协作带上,紧临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区。根据河南省“九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小浪底风景区被列为全省在“九五”及2010年期间旅游业重点工程项目。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施工限制游客大量涌入的情况下,近年来前往小浪底参观旅游的游客每年达34万人次。尤其是自1999年10月25日小浪底下闸蓄水后,每日游客突破了1500人次。种种迹象表明小浪底的旅游热
20、潮已经到来。如果说黄鹿山度假区头枕的是小浪底水库大坝,支撑她的就是逆流而上的黄河小三峡景区。小三峡景区与长江三峡景区是我国两条最有特色的大江峡谷景区,来观看小浪底大坝和游览小三峡景区的游客,可以以黄鹿山度假区做为转节点,同时,也是游客游小三峡回来后落脚的接待点,存在无限商机。这条黄金水路旅游线,也是黄鹿山度假区能得以成为河南省首家开发为旅游度假区的最主要因素。黄鹿山景区旅游区位非常明显。河南省目前的旅游大多为文化游、访古游等线路,真正意义的休闲度假旅游尚未形成。作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受每年115天假期的影响,厌烦了城市嘈杂环境的人们,希望贴近自然,感受自然,与自然互动。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在郑汴洛黄
21、金线路上的区位优势,恰恰是休闲、度假的功能在这条旅游线路上的延伸。相信,黄鹿山旅游度假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完全有可能形成河南休闲度假旅游的龙头产品,从而形成郑汴洛黄金旅游景观走廊上的一个精品亮点。4后发优势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2个,黄鹿山景区同全国同质的景区景点相比,甚至与临近地区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不同于早期旅游业开发的狂热和盲目,发展较晚为黄鹿山景区开发增加了一份冷静和理性。黄鹿山景区旅游开发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较为发达的同质地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以之为“教材”,在今后发展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探索发展所付出的“昂贵学费”;可以在现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厚发薄击,高起点、
22、高规格、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开发旅游资源,直接占领旅游产品的制高点,做到“借助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同时,可以利用临近河南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 和小浪底景区开放等机遇,为旅游开发提供充裕的客源市场。5领导重视,开发氛围良好黄鹿山景区是河南省唯一的旅游度假区,也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省旅游局亲自主抓的品牌旅游产品。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黄鹿山景区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省旅游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高起点、高规格做好一系列前期工作。景区所在地干部群众对旅游开发给予了高度的热情,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开发氛围良好,区内外资金大量介入。(二)劣势 1生态环境处在恢复阶段、
23、生物缺乏多样性黄鹿山景区位于黄河中游小浪底大坝景区内,原有的大多数台地为农田和居民村落,农民搬迁后,景区人为活动轻微,还保持着大量的天然次生林及其山地生态环境。但景区内森林树种的种类不够丰富,色彩较为单一,生物缺乏多样性。受长期人为耕种的影响,山脊林木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2景观环境破碎、景观重塑难度大黄鹿山景区是黄河中游小浪底大坝景区最佳的观赏地段,保留了部分自然景观及部分人文景观。但早期的农业开发,造成景观破碎,植被与景观的协调性差,人文景观遗存数量有限、品质不佳,景观的重塑难度大。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接待条件简陋由于景区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基础条件差,旅游接待设施非常简陋,目前尚且不
24、能成为黄河中游小浪底大坝景区的一个主要景观区。景区规划范围基本上处于原生自然状态,景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受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的限制,景区的内、外交通组织和内部景观旅游线路组织难度较大。因此,如何保护性地开发建设该景区是课题组在研究整个黄河中游小浪底大坝景区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4周边投资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难以体现目前规划景区内地形平面较为破碎,山地垂直高差显著,旅游景区尚未全面形成,成片景观房地产开发难度较大,受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吸引资金进入的难度很大,需要结合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景观地产经营理念进行整合营销。周边的旅游景
25、点分散、接待能力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周边的建筑物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些建筑物风格和景区不协调,存在视觉污染,影响了景区整体品味。(三)机遇 1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政策法规,鼓励积极发展旅游业。1992年中央就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1995年进一步明确列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类的第一位,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明确了“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作为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优待。河南省也明确作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出
26、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旅游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为黄鹿山景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2国内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机遇国内旅游业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旅游消费正日益走向成熟。国内旅游者需求也向多样化、个性化、参与化转变,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旅游者的重要选择。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等专项旅游项目逐渐成为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为了使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1999年,国家对我国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向观光度假型转变。黄鹿山景区背依黄河,紧邻
27、大坝,山清水秀、湖面开阔、景色旖旎,是开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黄鹿山景区内旅游资源组合背景非常适合开发度假旅游产品,适于开展生态度假旅游。3国内旅游业发展重心向中西地区转移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并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国内旅游市场以超常规的速度增长,旅游产品呈现供不应求局面。在1999年“五一”、“十一”等旅游峰值期,国内旅游者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我国大多数的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点)都承受了拥挤的压力,一些热点地区突破了允许的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景区(点)严重超载。客源除流向旅游热点城市、热点景区(点)外,也流向了冷温点的中西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
28、求和开发机遇。黄鹿山景区位于河南省黄金旅游线路“郑卞洛”旅游线路线上水陆转换的重要节点,在跨省际旅游协作的“一带三区”(沿黄旅游协作带、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区、豫鲁皖金三角旅游协作区、豫南鄂北旅游协作区)中,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沿黄旅游协作带上,紧临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区,地理区位和旅游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小浪底景区开放,将为景区旅游开发带来重要的机遇。4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机遇近年来,国际旅游业高速发展,国内旅游业迅速崛起。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2000年全球旅游目的地排行榜中,中国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七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希望到中国来。我国拥有众多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壮丽的大自然
29、景观,原汁原味的中国民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对国际旅游者有极为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旅游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特别是加入WTO后,外国游客和旅游企业进入我国内地旅游的门槛将逐步降低,我国和世界各国社会经济联系更为密切,交往更为频繁,将会给我国的国际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旅游意识增强,由于目前我国居民收入还不是很高,而且带薪休假的闲暇时间也有限,国内旅游就成为旅游消费首选。1990年我国国内旅游达2.8亿人次,旅游收入只有170亿元,2000年分别上升到6.9亿人次和2391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国内旅
30、游在2001年-2010年可望保持人数每年增长8%、收入每年增长15%的水平;到2010年,国内旅游将达2025亿人次,国内收入将达1万亿元1.05万亿元,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为黄鹿山景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挑战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全民办旅游”的局面。旅游产品供给向多元化、同构化趋势不断加强,旅游市场的分割竞争态势加剧。因此,黄鹿山景区旅游发展不仅有来自国内旅游资源同质地区的竞争(如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各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也有来自区域内部的压力,如小浪底周边度假村如中国石化河南省公司培训中心、航空
31、宾馆。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开发的“早晚”及开发“速度”快慢将决定旅游开发的直接效益和市场规模。因此旅游开发的相对滞后,“时间”因素将对黄鹿山景区旅游开发构成威胁。 第二章 规划总则、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定位一、规划性质、范围及依据(一)性质本规划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二)范围黄鹿山景区规划基本范围为0.7平方公里。(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黄
32、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基础资料汇编(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0年6月);黄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0年8月);孟津县志;甲方所提供的有关文件及课题组现场考察记录、照片等。二、目标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要使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以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及自然生态探趣旅游为辅的特色主题的景区。树立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分时度假经营模式,使之成为河南首家纳入分时度假销售平台的度假区。通过规划设计,使黄鹿山旅游观光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全面提升整个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作为旅游休闲度假功能的重要补充,形成休闲度假和文化观光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利用文化观光产品的特色优势,引领整个小浪底旅游
33、区的文化观光走势。同时通过经营文化观光的各项产品,吸引周边景区的旅游客源,能更好的创造经济效益;并通过文化观光产品的功能延伸,招揽文化旅游项目投资者,让中原传统文化得到细致的体现,达到文化观光旅游搭台、休闲度假唱戏的经营目的。通过合理的规划定位和生态旅游概念的实施,保证整个黄鹿山景区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维持长期的经济效益。三、原则(一) 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起点规划面向21世纪,在景观组织、项目开发、设施配套、服务理念、经营管理上顺应国际旅游发展大趋势,体现国内领先水平。(二)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全面贯彻生态保护思想,设计并完善度假区的生态旅游体系,实现景区内甚至整个小浪底旅游区内的生
34、态良性循环。把人类的生活与活动作为生态链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实现景观三化“绿化、蓝化、棕化”。(三)协调整体环境,创造特色景观在保证休闲度假景观区的规划设计与整个小浪底风景旅游区相协调的同时,力求创造不同于其它景区的特色景观,开设有别于其它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从而丰富整个黄鹿山风景旅游区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四)体现人本精神,突出对旅游者的关爱强调旅游者的参与性、娱乐性、舒适性、安全性,让游客充分感受小浪底大坝景区的湖光山色及大坝人造景观的宏伟气势。景区规划布局中应遵循“人性化,舒适化,现代化”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到休闲度假与观光游客的各种需求。(五)整体规划、分区分期滚动开发
35、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分区、分期滚动开发的形式,建议景区管理委员会在投资完成景区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对假日酒店采用分时度假酒店或产权式度假酒店的方式解决旅游区开发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对山地独立住宅建筑群落建议采用“一人一式,量身定做”的房地产开发理念,为整个景区的启动以及进入良性循环作好充分的策划与准备,发挥本区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总体定位以会议接待、高收入人群休闲度假为主,以中、青年游客历史文化观光、生态探趣住宿接待为辅;以典型的北方山水景观风光为特色,以厚重黄河文化为底蕴的,具有安全舒适、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灵活,集休闲度假、商
36、务会议、康体健身、文化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和生态旅游度假区。通过黄鹿山旅游度假区规划,使其成为小浪底旅游度假开发的龙头景区、河南省黄金旅游线路“郑卞洛”旅游线路线上水陆转换的重要节点和第一家以分时度假为经营管理模式的标杆性高尚度假区。五、总体战略以休闲度假为主,实现休闲度假与文化、生态观光的协调统一,做到借区位优势,打文化品牌,促生态改善,出度假效益。第三章 旅游环境容量有游客数量预测一、环境容量进行度假区环境容量目的是为了预测控制游览区今后游客规模发展趋势,以便参照旅游市场需求正确预测交通,服务接待和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和开发规模。另外也为城市规划,园林规划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
37、依据。为确保分析预测的科学可靠,本规划在进行风景空间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规划现状,参考度假区预测指标,得出度假区环境容量预测结果,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开发的协调一致。为配合游人量的预测,分别进行极限风景空间容量与理想风景空间容量分析。极限风景空间容量指在保证游客最低的游览“快适性”,且不超过风景资源的随“可能”的前提下,各景区及旅游设施的最大可容量。理想风景空间容量指在保证游客理想的游览“快适性”的前提下,各景区及旅游设施的最大可容量。计算公式为:瞬时容量=风景空间面积/单位规模指标日容量= 瞬时容量 日周转率; 年容量=日容量 每年可游天数单位规模指标的确定起着关键作用,
38、直接影响到能否保证游客的最低游览“快适性”和风景资源的随可能,影响这二者的因素很多,但相对于同一风景区的审美对象,风景空间游人密度起着决定作用。若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游客会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干扰,风景资源也会因过于饱和,超出“忍耐度”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线容量计算:表3-1 主要游线风景空间容量估算表游线总长(米)游人密度(米/人)瞬时容量(人)极 限理 想极 限理 想景区主路75001030750250步行道85005151700560主要面容量计算:表3-2 景区空间容量估算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游人密度(米2/人)瞬时容量(人)极 限理 想极 限理 想景区面积07501001400
39、07000其中景区水域面积003310533006600二、总体客源市场预测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作为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度假区,在小浪底风景区内过夜游客是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客源市场目标。随着小浪底景区的全面开放和黄鹿山景区规划建设的逐步到位,小浪底风景区中目前过夜游客在总游客中所占的比例将远远超过(13.8%)水平,综合考虑黄鹿山景区在整个旅游度假区中宾馆饭店中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实力(如接待旅行社组团、组织省直机关的会议度假旅游等因素),参考小浪的总体规划中客源市场的有关预测,可以得出有关黄鹿山度假区的市场规模状况。在此用经验期望预测法(依据国内旅游者中,休闲度假旅游者所占旅游者中
40、的比重)。表3-3 黄鹿山旅游度假区海内外旅游者预测表(单位:万人)旅游者小浪底景区黄鹿山度假区年份2005年2010年2005年2010年国内88.8178.63.557.14海外1.73.70.070.148合计90.5182.33.627.29总量预测看,年旅游人数总量与年环境容量之间,仍由相当大的余地。第四章 度假区功能划分 一、功能分区(一)总体分区景区总体分为二大园区商务会务度假园区,文化游乐休闲园区。(二)总体功能策划 园区的景观设计和活动策划,围绕“三生”展开,用三句话表达为:享受生活情趣;回顾生命旅程;体验生态变化。 “享受生活乐趣”是度假区的主要功能,所有的设计都要力求让游
41、客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回顾生命旅程”,是度假区的辅助功能,对历史的缅怀对游客来说具有教育意义,希望能以此吸引政府机关、工会、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的旅游消费,因为黄鹿山度假区就位于黄河边,黄河母亲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无私奉献,黄河的命运也是中华民族命运的体现,尤其是黄河小浪底大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堂,因此,黄鹿山度假区不可避免的要成为部分承担表现黄河生命旅程的载体。“体验生态变化”,是度假区建立后的派生功能,因为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建立度假区,改变生态环境是首要的任务。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把生态的理念贯穿在绿化荒山野坡的行动层次上,还要深入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中,更要让生态的概念贯穿在管理者
42、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以及消费者的行为等各方面。(三)园区功能细化1、商务会务度假以创造兼有文化特色、湖光山色的山地生态建筑群落为表现形式,以充分满足休闲度假人群生理及心理需要为设计目标及设计理念,通过中心接待区域生态假日酒店、会议服务中心、田园民俗村、康体娱乐中心;山地独立住宅建筑群落(含生态窑洞宾馆群),山地保健型人工植物花园,自然生态果园,山谷迷你高尔夫球练习场,山地网球场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展示黄鹿山旅游休闲度假园区舒适的度假环境和齐备的基础设施条件。2、文化休闲游乐区以塑造旅游文化景观为目的,将厚重的黄河文化、河洛文化、中原民俗文化等作为规划创意的基本理念,发挥地块的客观条件,因地造
43、势、因地制宜,保证景观园区的规划设计与整个风景旅游区相协调,园区内的建筑风格以西式、中西结合式建筑为主体,园林绿化的布置要突出表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通过园林绿化的布置和建筑物的协调,向游人展示黄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同时,要通过娱乐、游戏和举办各种民俗活动等方式,把黄河文化介绍给来黄鹿山休闲度假的游人。规划通过黄河水景“生命的孕育”的景观塑造的形式,向游人展示黄河母亲河在孕育生命的历程;通过黄河名楼鉴清楼,向游人昭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儿女终于能够实现“黄河清、天下平”的梦想;通过在通往吕家嘴山脊,修建“黄河”俱乐部,游人不但可以实现重温儿时母亲守侯在摇篮边、唱着古老的歌谣入睡的
44、温馨场面,还可以通过参与其他电子游戏获得无尽的乐趣。在吕家嘴修建风清茶楼,游客可以在黄河边,小浪底大坝的对面观景品茶,下棋打牌。在王家门外山谷,靠近黄河边的高尔夫练习球场,不但给古老的黄河注入了新气象,同时也提升了旅游度假区的品位。塬黄山谷是一条充满浪漫气息的青春山谷,这里有盛开的牡丹园;在密林掩盖下的山涧小道,鸟语花香、情侣相拥呢喃;山涧里溪流淙淙;谷底,传来了儿童欢快的笑声,水上九宫图的游戏让他们乐此不疲。黄鹿湾是以营造原始生态为出发点,在湾口的开阔水面上,举办全国独一无二的趣味跳台跳水比赛,一是迎合青年人追求刺激的场面,而是改变人们固有的“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思想观念。在黄鹿山的山腰,保留
45、了一个文化层,这一文化层就是围绕在景区腰部310340米等高线范围内的窑洞群。条件好的窑洞要恢复原来的面貌,通过对当地民俗民风的挖掘,开发系列产品,丰富旅游休闲度假内容。其他窑洞可以通过“领养”的方式,租赁给游客,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重建和修复。3、健康养身:根植自然、紧贴自然,营造原生生态、追求并创造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使人类、生物共处于一个和睦相处的地理空间,在景区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黄鹿山旅游度假区不懈的追求。4、水上游乐:充分发挥黄鹿山旅游度假区紧临黄河,在小浪底大坝中心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展形形色色的水上游乐活动,提升黄鹿山旅游度假区在黄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中高品质的休
46、闲服务功能。 第五章 园区布局及规划产品功能一、商务会务度假园区(一)园区范围包括田园民俗村景观区、假日酒店及会议娱乐中心景观区、游客中心景观区、独立住宅群落景观区。(二)规划产品假日酒店与会议服务中心、康体娱乐中心、田园民俗村、山地独立住宅建筑群落(含生态窑洞宾馆、总统别墅)、山地私家保健型人工植物花园、自然生态果园、服务中心停车场、游泳池、网球场等。(三)产品功能1、生态假日酒店功能:住宿、餐饮、娱乐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服务区域。风格:体现自然生态建筑理念的掩体建筑,依据山地梯级特点采用层退式布置建筑物单体,入口建筑立面风格表现包含中原文化的元素符号。2、会议服务中心功能:电子商务及Netmeeting、会议接待服务。风格:简洁亮丽,通透明亮,主体为一蝴蝶状造型。3、田园民俗村:功能:住宿接待、配套服务。风格:以体现当地民居特色的建筑形式为主,与景区西侧现状自然村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