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353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185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ECS 35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CECS 35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CECS 35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CECS 35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CECS 35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ECS 35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 353 .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ECS 353 :2013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eco-mesh structure technology前 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111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9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的设计、生态格网绿滨护坡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口管理,由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2、释(江苏省无锡市人民中路118号教仪大厦金鼎广场4B-402)。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解释单位。主编单位: 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 江阴市金利达堤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中心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无锡市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无锡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张绍华 窦以松 徐 剑 茹玲玲 徐道清 季永兴 马以超 崔树彬 孙景亮 陈梁擎 金雪林 苏 华 陶琛杰 徐 萍 姜 娜 刘昆鹏齐 莹 徐蓓

3、蕾 张 超主要审查人:王 浩 茆 智 肖新民 杨培岭 金兆森 杨开林 黎保琨 李复兴 胡 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期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23 材料43.1 一般规定43.2 钢丝43.3 PVC覆层53.4 填充材料54 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64.1 级别划分64.2 设计标准65 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75.1 一般规定75.2 结构分类75.3 结构布置86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设计96.1 一般规定96.2 墙后土压力计算96.3 固滨挡墙稳定验算106.4 墙内应力验算116.5 加筋固滨挡墙内部稳定验算117 生态格网绿滨护坡设计137.1 一般规定13

4、7.2 绿滨护坡厚度计算137.3 绿滨护坡稳定验算148 施工168.1 施工准备168.2 生态格网结构基础施工178.3 生态格网结构施工178.4 填料施工198.5 质量控制219 质量检验与评定239.1 单元工程项目划分239.2 结构施工质量检验239.3 结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27附录A 材料及产品技术参数28附录B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工程质量评定32本规程用词说明36引用标准名录37附:条文说明37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23 Materials43.1 Ge

5、neral requirements43.2 Wire43.3 PVC materials53.4 Filling materials54 Level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 standards64.1 Level classification64.2 Design standards65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arrangement75.1 General requirements75.2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75.3 Structure arrangement86 Design of gabion

6、retaining wall96.1 General requirements96.2 Calculation of earth pressure96.3 Stability Calculaton of gabion retaining wall106.4 Stability calculaton of internal stress of wall116.5 Internal stability calculaton of reinforced gabion retaining wall117 Design of mattress revetment137.1 General require

7、ments137.2 Calcul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mattress revetment137.3 Stability Calculaton of mattress revetment148 Construction168.1 Preparation of construction168.2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 basis178.3 Structure construction178.4 Construction of filled198.5 Quality control219 Quality inspection and

8、assessment239.1 Unit gabion project division239.2 Gab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239.3 Unit project of gab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27Appendix A Material technical parameters28Appendix B Project quality assessment table of eco-mesh structure32Explanation of wordin

9、g in this specification3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7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81 总则1.0.1 为统一生态格网结构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技术要求,规范质量评定和验收标准,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1.0.3 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格网 mesh 构筑生态格网系统的主要元素,将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热镀锌钢丝、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包覆

10、PVC或经高抗腐处理的以上同质钢丝,采用机械铰合编织成的六铰状、六边形网孔的网片结构。2.1.2 生态格网结构 eco-mesh structure由格网组装成的箱体内填充符合要求的块体材料而形成的柔性结构。2.1.3 固滨笼 gabion高度大于或等于0.45m的生态格网结构体。2.1.4 加筋固滨笼 reinforced gabion由固滨笼和加筋片组成的生态格网结构体。2.1.5 绿滨垫 mattress高度小于0.45m的生态格网结构体。2.1.6 生态格网网袋 sack gabion由格网卷制绑扎而成的圆筒状结构体。2.1.7 网丝 body mesh wire编织格网主体的钢丝。2

11、.1.8 边丝 selvedge wire 直径大于网丝直径,编织或被缠绕固定在格网边缘的钢丝。2.1.9 扎丝 lacing wire用于绑扎生态格网结构各网片及相邻结构体的钢丝。2.1.10 网孔 mesh size由钢丝通过机械铰合形成的六角形孔。2.2 符号av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h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b水面宽度;c0基底粘聚力;C防护系数;C g粘滞洗漱;Cv流速分布系数;Cs填石稳定系数;d断面平均水深;D铰合中心线的轴线距离;Dm填石的中值粒径;e0偏心矩;f基础摩擦系数;fs筋片抗拔稳定安全系数;Fe地震主动土压力代表值;G墙体自重;g重力加速度;H挡土墙高度;

12、Hs设计波浪高度;K0抗倾覆安全系数;K1边坡修正因子;Ka主动土压力系数;Km安全系数;Ks抗滑移安全系数;Lei第i层筋片有效长度;Loi第i层筋片滑动面以内长度;n填石空隙率;Pu空固滨笼的单位重量;q填土表面均布荷载;R水力半径;S0粒径安全系数; T网片极限抗拉强度;Ta设计容许抗拉强度;V断面平均流速;河岸倾角;土的天然重度;s填石的重度;w水的重度;*内摩擦角;格网之间摩檫角;河岸与水平线的夹角;e地震系数角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角;s筋片与土的摩擦系数;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 hi第i层水平附加荷载;计算系数; 1挡土墙面与垂直面夹角;2土表面和水平面夹角。3 材料3.

13、1 一般规定3.1.1 生态格网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或具有型式试验报告。3.1.2 生态格网的技术参数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3.1.3 生态格网的材料可选用有PVC覆层或无PVC覆层的经热镀工艺进行抗腐处理的低碳钢丝。钢丝宜为热镀锌低碳钢丝、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以及经高抗腐处理的以上同质钢丝等。钢丝的抗拉强度、延展性与抗腐蚀性应满足要求。3.1.4 水下、水位变动区域、海洋条件、盐雾区域、土壤高酸性、高碱性区域宜使用包覆PVC的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3.2 钢丝3.2.1 钢丝直径公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一般用途低碳钢丝YB/T 5294的相关要求。钢丝抗拉强度

14、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钢丝抗拉强度应为350MPa500MPa,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2%。抗扭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执行。3.2.2 镀锌量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丝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839执行;高镀锌低碳钢丝最低镀锌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丝镀层 锌或锌-5%铝合金YB/T 5357中A1等级钢丝标准执行。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和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中镀层含量及铝含量的测试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GB

15、/T 20492执行。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和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最低镀层重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GB/T 20492中A等级钢丝标准执行。3.2.3 在镀层重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镀层均匀性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 2972执行。3.2.4 镀层附着力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线材 缠绕试验方法GB/T 2976试验执行,附着在钢丝上的镀层不应开裂。3.2.5 钢丝盐雾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0125执行,钢丝经过不低于3000h盐雾型式试验检验,钢丝质量变化率、钢丝腐蚀

16、率、钢丝组成的网片质量变化率不应大于表3.2.5规定的数值;包覆PVC钢丝经2000h盐雾型式试验,钢丝腐蚀的渗透深度即平端深度应小于15mm。表3.2.5 钢丝耐腐性能指标钢丝分类钢丝质量变化率最大值(%)腐蚀率最大值(g/m2)网片质量变化率最大值(%)热镀锌低碳钢丝2.11302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钢丝1.91101.7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钢丝1.7801.5热镀锌包覆PVC钢丝1.5351.5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包覆PVC钢丝1.2301.2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包覆PVC钢丝12513.3 PVC覆层3.3.1 PVC护膜厚度应为0.4mm0.6mm。3.3.2 P

17、VC原材料的密度应为1.30kg/m31.35kg/m3。3.3.3 PVC原材料的邵氏D硬度应为5060。3.3.4 PVC原材料的脆化温度的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方法GB /T 1682执行,脆化温度不应高于-9。3.3.5 PVC原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T 1040.1执行,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0.6MPa,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80%。3.3.6 PVC原材料的弹性模量包括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其测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塑料拉伸和弯曲弹性模量试验方法JB/T 6544执行,弹性模量不应低于18.6

18、MPa。3.3.7 PVC原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GB 3960执行。3.3.8 PVC原材料的性能和耐盐雾性能和抗老化性应满足以下要求:3000h盐雾曝光和紫外线曝光型式试验后,PVC性能变化要求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密度变化不超过6%,邵氏硬度变化不超过25%,抗拉强度变化不超过25%,耐磨损性变化不超过10%。3.4 填充材料3.4.1 填充材料可采用天然块石、卵石、废旧混凝土块或者其他特定生态功能的产品等。3.4.2 选择块石、卵石或混凝土块作为填充材料时,填料应具有耐久性好、不易碎、无风化迹象,填料的中值粒径宜介于1.5D2.0D之间,不在外表面的填

19、料可有15%的超出该范围。填充料宜进行级配实验分析,级配应合理,填充后生态格网结构的空隙率应小于30%。3.4.3 选择其他特定生态功能的产品作为填充材料时,其性能应满足结构体的功能性要求。4 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4.1 级别划分4.1.1 采用生态格网结构的防护工程级别应根据其所在工程的等别和重要性按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确定。4.1.2 水利工程中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级别划分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及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相关规定执行。4.1.3 城市防洪工程中,生态格网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

20、86及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的规定执行。4.1.4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属于新型结构形式,24级的挡土墙可提高一级设计,但洪水标准不提高。4.2 设计标准4.2.1 采用生态格网结构的防护工程,其防洪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用于水利行业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与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的相关规定执行。4.2.2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1.05,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0。13级的挡土墙,在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1、1.50,4级水工挡土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40;在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不论挡土墙的级别,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1.30。5 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 5.1 一般规定5.1.1 生态格网结构用于城乡防洪、城镇景观、输水、排水等工程时,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同时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5.1.2 生态格网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形、地质、水流等条件以及所属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功能特点、运用要求等确定,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5.1.3 生态格网结构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亲水、自然,并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5.1.4 生态格网结构所用网孔大小

22、应结合当地材料的粒径选取,钢丝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工程项目所在环境。5.2 结构分类5.2.1 生态格网结构可分为固滨挡墙、加筋固滨挡墙和绿滨护坡等,相应的结构体为固滨笼(图5.2.1-1)、加筋固滨笼(图5.2.1-2)和绿滨垫(图5.2.1-3)。5.2.2 固滨笼和加筋固滨笼适用于河道护岸、护脚和挡土墙等。生态格网绿滨垫适用于河岸护坡,也可用于土石坝上、下游护坡,但应铺设于稳定的边坡之上。5.2.3 生态格网网袋(图5.2.3)适用于大、中、小河流的防汛抢险、临时围堰、消能防冲设施等,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5.2.4 生态格网挂网适用于道路两侧落石防护,网孔大小应根据可能的落石大小选择

23、。 图5.2.1-1 固滨笼示意图 图5.2.1-2 加筋固滨笼示意图 图5.2.1-3 绿滨垫示意图 图5.2.3 网袋示意图5.3 结构布置5.3.1 用作护岸的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和生态格网绿滨护坡,可按所属工程的总体要求,选用合适的平面布置形式。5.3.2 自然边坡小于等于1:1.5时,防护形式宜选用绿滨护坡;自然边坡大于1:1.5时,防护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固滨挡墙、加筋固滨挡墙或复式断面结构。5.3.3 采用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和生态格网绿滨护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为单独结构,也可为组合结构,其规格尺寸宜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5.3.4 当固滨挡墙基础位于水面以下0.5m1.0m时,可采用

24、抛石或网袋做基础平台,然后再在基础平台上进行上部生态格网结构施工。6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荷载计算,可不需要考虑墙前后水位差引起的墙后剩余水压力和墙底渗透压力。6.1.2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的自重计算应考虑30%的内部空隙率。6.1.3 固滨挡墙的墙高设计,应考虑该结构施工期间的累计沉降量,设计墙顶高度应预留沉降量。沉降量的取值可参照本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挡墙特性综合考虑,当本地区无经验时,宜取墙身高度3%5%。6.1.4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的埋置深度应综合地形、地质、冲刷深度等因素确定,同时还应满足地基稳定要求。土质地基墙趾埋深宜置于冲刷深度以下0.5m1

25、.0m,当冲刷较严重或者河床起伏不平时,可设置绿滨垫护坦,长度宜为冲刷深度的1.5倍2.0倍。6.1.5 生态格网加筋固滨挡墙的墙体、基础断面和加筋网片长度,应根据作用于墙上的各项荷载,分别按墙体外部稳定和加筋格网内部稳定试算确定。6.1.6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墙体后的回填土料宜采用可自由排水的非粘性土。6.1.7 加筋固滨挡墙应考虑整体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加筋带长度应超出滑动范围。6.1.8 加筋固滨挡墙加筋带上的回填土料应满足设计的压实度要求,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相关条款执行。6.2 墙后土压力计算6.2.1 土压力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有

26、关规定进行计算。6.2.2 地震主动土压力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计算,代表值可按下式计算,其中Ce应取式(6.2.2-2)中按“”、“”号计算结果中的大值: (6.2.2-1) (6.2.2-2) (6.2.2-3) (6.2.2-4)式中:Fe地震主动土压力代表值(kN/m);q填土表面均布荷载(kN/m2);1挡土墙面与垂直面夹角();2土表面和水平面夹角();H挡土墙高度(m);e地震系数角;土的天然重度(kN/m3);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系数,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固滨挡墙结构取0.25;g重力加速度(m/s2);ah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可

27、按表6.2.2取值;av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取2ah/3。表6.2.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h设计烈度789ah0.10g0.20g0.40g6.3 固滨挡墙稳定验算6.3.1 固滨挡墙抗倾计算可忽略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图6.3.1),抗倾覆安全系数K0可按下式计算: (6.3.1)式中:对挡土墙基底前趾的抗倾覆力矩(kNm);对挡土墙基底前趾的倾覆力矩(kNm)。抗倾安全系数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的规定。图6.3.1 固滨笼挡土墙受力简图6.3.2 固滨挡墙抗滑安全系数Ks应按下式计算: (6.3.2)式中:c0基底粘聚力(kPa);f基础摩擦系数,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

28、墙设计规范SL 379要求取值;G作用在挡土墙上全部垂直于水平面的荷载(kN)。H作用在挡土墙行全部平行于基底面的荷载(kN)。抗滑安全系数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的规定。6.3.3 固滨挡墙基底压应力验算,偏心距e0应按下式计算: (6.3.3-1) (6.3.3-2)式中:e0偏心距(m);e0满足式(6.3.3-2)的要求时基础底面的最大、最小应力可按式(6.3.3-3)计算: (6.3.3-3)基底平均应力不应超过基底允许承载力0,最大、最小应力之比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相关条款执行。6.4 墙内应力验算 6.4.1 分析墙身水平部分所受压力时,应考虑弯

29、矩、水平合力、铅直合力和偏心距。6.4.2 断面上的最大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6.4.2-1)应力不应超过允许应力am,am取值与网箱、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填筑质量有关,当填料为碎石或卵石时,允许应力取值一般在200kPa500kPa之间。当工程的建筑物等级较高或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时,am取值宜通过试验确定。6.4.3 剪应力应按照下式计算: (6.4.3-1)剪应力不应超过允许剪应力am,am应按照下式计算: (6.4.3-2) (6.4.2-3) (6.4.2-4)式中: s填石的重度(kN/m3);C g粘滞系数(kg/m2);Pu空固滨笼的单位重量(kg/m3);*格网之间摩檫角()。6.

30、5 加筋固滨挡墙内部稳定验算6.5.1 每层筋片均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第i层单位墙长的筋片所承受的水平拉力Ti应按下式计算: (6.5.1-1) (6.5.1-2)式中: 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kPa); hi第i层水平附加荷载(kPa);vi超载引起的第i层垂直附加压力(kPa);Svi第i层筋片垂直间距(m);Ka主动土压力系数;T网片极限抗拉强度;Ta设计容许抗拉强度;Km安全系数,取1.24。Ti应满足Ta/Ti1.5,当Ta/Ti1.5时,应调整筋片间距或改用具有更高强度的筋片。6.5.2 第i层单位墙长的筋片抗拔力Tpi与填土破裂面以外筋片有效长度Lei与周围土体产生的

31、摩擦力有关,应按下式计算: (6.5.2-1) (6.5.2-2)式中: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kPa);s筋片与土的摩擦系数,应由试验测定;Lei第i层筋片有效长度(m),按破裂面以外的筋片长度确定;fs筋片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6.5.3 第i层筋片长度Li应按式(6.5.3)计算(图6.5.3):= (6.5.3)式中:Loi第i层筋片滑动面以内长度(m)。自上而下筋片宜采用同等长度,也可分段采用不同长度。图6.5.3 加筋固滨挡墙内部稳定计算简图7 生态格网绿滨护坡设计7.1 一般规定7.1.1 绿滨垫可简单铺设于需要防护的岸坡上,土坡的坡比不宜大于1:1.5,砂质

32、土坡坡比不宜大于1:2.0。7.1.2 采用绿滨垫护坡时,应确保边坡自身稳定,并应将护坡基础埋置到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不设护脚时,防护范围应向河床中延伸至1.5倍2.0倍的最大冲刷深度,或采用绿滨垫对河床全断面防护。7.1.3 为增加护坡侧缘的强度,绿滨垫在上游和下游边界处应加厚。7.1.4 绿滨垫应分成格室,隔片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m。7.1.5 绿滨垫下宜铺设一层土工布或100mm150mm厚砂砾石层作为反滤层。7.1.6 护坡设计高度具体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执行。7.1.7 寒区采用冰上沉排施工绿滨护坡时,绿滨垫应形成整体,并应满足下沉过程中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33、7.2 绿滨护坡厚度计算7.2.1 绿滨垫中填石的平均粒径Dm应按下式计算: (7.2.1-1) (7.2.1-2)式中: Dm填石的中值粒径,50%的填石粒径超过该值;S0粒径安全系数(推荐最小1.1);Cs填石稳定系数,大多数情况为0.1(适用于填石有棱角,最大与最小填石尺寸比在1.52.0之间);Cv流速分布系数, Cv1.0,在堤和混凝土渠道的端部一般为1.25;d流速V处局部水深(m);s填石的重度(kN/m3);w水的重度(kN/m3);V断面平均流速(m/s),通常取水面以下0.6倍水深处流速,或者取0.2倍、0.8倍水深处流速平均值;g重力加速度(9.81m/s2);K1边坡修

34、正因子,坡度1:1取0.46,1:1.5取0.71,1:2取0.88,1:3取0.98,1:4以上取1.0;R水力半径;b水面宽度。该法可用于厚度为150mm500mm的绿滨垫的填石平均粒径计算,可用于河流坡降小于2%的缓流河段。用于河道转弯处外侧的绿滨垫填石Dm应乘以系数1.2。7.2.2 通常情况下,填石粒径确定后,应按下式确定绿滨垫厚度: (7.2.2)式中:t绿滨垫的最小厚度。实际使用中应选用厚度不小于t的标准规格绿滨垫。7.2.3 考虑波浪作用,当时t设计按式(7.2.3-1)确定,当时t应按式(7.2.3-2)确定: (7.2.3-1) (7.2.3-2) (7.2.3-3)式中:

35、Hs波浪设计高度(m),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执行; 河岸倾角();n填石空隙率(%);m水下材料的相对重度;s填石的重度(kN/m3);w水的重度(kN/m3);大多数情况下,式(7.2.3-1)和式(7.2.3-2)分别可简化为式(7.2.3-4)和式(7.2.3-5): (7.2.3-4) (7.2.3-5)7.2.4 绿滨垫厚度应不小于本规程第7.2.2条与第7.2.3条计算后的较大值。7.3 绿滨护坡稳定验算7.3.1 水流动对河床底部施加的剪切力应按下式计算: (7.3.1-1)式中:d断面平均水深(m);i河床坡降。岸坡剪切力应按下式计算: (7.3

36、.1-3)移动填石中值粒径为Dm的块石时临界剪切力应按下式计算: (7.3.1-4)式中:C防护系数,抛石结构中取值约为0.047,绿滨护坡结构中一般C0.10。岸坡临界剪切力按下式计算: (7.3.1-5)式中:河岸与水平线的夹角。假如1.2且1.2,则满足抗冲刷稳定要求或绿滨垫变形尚在容许变形范围之内。7.3.2 绿滨垫与织物滤层或砾石滤层界面处的水流速度Vb应按下式计算: (7.3.2-1)式中:织物滤层取0.02,砾石滤层取0.022。水流穿过绿滨垫和底部滤层后的残余流速。应小于粘性土与无粘性土的表面最大允许流速Ve,Ve取值可查阅水力计算手册。7.3.3 护岸整体稳定验算可分两种情况

37、,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整体滑动和沿绿滨护坡底面的滑动。前者可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后者可简化成沿护坡底面通过堤基的折线整体滑动,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的规定执行。8 施工8.1 施工准备8.1.1 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生态格网绿滨垫宜作护坡或护底,按设计要求平整铺设面,坡面或基底面应平整、密实、无杂质。2 核查绿滨垫、固滨笼尺寸,网孔尺寸、网丝线径,端丝、边丝线径,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准备安装工具。3 固滨挡墙的基底土质及其密实度,基础固滨笼入土深度和开挖线长度和宽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遇到软弱地基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4 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渗土

38、工膜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第6.6节的相关规定。5 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织物或反滤层,其施工工序、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第6.7节规定。6 固滨笼砌体应符合下列要求:1) 固滨笼组砌体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 固滨笼层与层间砌体应纵横交错,上下联结,不允许出现“通缝”;3) 每层固滨笼组均应适当摆放为“丁”字箱体;4) 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7 固滨挡墙墙后回填土宜分层夯实,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施工。8 生态格网网袋通常用作堤底护脚,整平地基,按设计要求施工。9 生态格网挂网通

39、常用作路基加筋,落石防护,按设计要求施工。10 回填土施工应以机械摊铺为主,人工配合为辅,松铺土高出50mm100mm后进行压实,具体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1) 机械运行方向应平行于墙面;2) 由中间向两边碾压,先轻压后重压,直至规定压实度;3) 墙面1m范围内应用人工或小型冲击机械夯击压实。8.1.2 施工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偏差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 平面位置允许偏差40mm;2) 高程允许偏差30mm;2 坡面不平整度的相对高度差允许范围50mm。8.1.3 机械、设备和材料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1 施工机械、施工工具、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强度合理安排与调配。2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并事先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3 进场原材料和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8.2 生态格网结构基础施工 8.2.1 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基础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2 当基础冻结后有明显冰夹层和冻胀现象时,应在处理后方可施工。3 基础内的不合格土、杂物等应清除,基础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填筑要求回填。8.2.2 软弱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挖除软弱层换填砂、土方法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