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196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SDLPW039&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修改稿).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招标采购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书(编号:JSDL-2007-PW-039)二一年一月目 录I、货物需求一览表1II、技术规范书2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使用环境条件34 技术参数及要求34.1设备名称:配变监测计量终端34.2电源34.3信号接入数量和方式44.4基于上述接入要求的扩展(扩展功能)44.5电能计量功能要求54.6测量功能要求64.7数据记录、统计和报警功能64.8辅助测量功能84.9无功补偿功能要求94.10结构要求104.11一般性功能要求104.12数据,设定值等的安全防护114.13通讯功能125 试验标准及要求125.1型式试验125.2出

2、厂试验125.3现场试验166 包装及运输16 7 质量保证17I、货物需求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工程名称物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交货期交货地点1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测量,电能计量,远方通讯,是否带无功补偿II、技术规范书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所需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

3、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供货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供货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江苏省配变监测终端技术规范(试行)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GB/T13729 远方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T 721 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L/T17626.4

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DL/T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GB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4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3 使用环境条件3.1 海拔高度 1000 m3.2 最高环境温度 + 60 3.3 最低环境温度 - 25 3.4 日照强度 0.1W/cm (风速:0.5m/

5、s)3.5 最大日温差 25K3.6 户内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3.7 最大风速 35m/s(注: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度的10min平均风速)3.8 荷载 同时有10mm覆冰和17.5m/s的风速3.9 耐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同时作用。采用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方法;激振5次,每次5波,每次间隔2s。安全系数不小于1.67。3.10 系统额定频率: 50Hz4 技术参数及要求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集测量,电能计量,远动通讯为一体,涵盖的面较广,为了阐述清晰,下面将按照各个功能分类分别阐述其要求;另外,为了满足复杂的现场应用需求,将功能分类为基本功能和

6、扩展功能。在功能描述中未说明为扩展功能的均为基本功能。4.1设备名称:配变监测计量终端4.2电源4.2.1使用三相四线交流供电方式:额定电压:3X220V,允许偏差30%;频率:50Hz,允许偏差2.5Hz。在任意二线断线的情况下,终端能在-10%+30%偏差下正常工作。4.2.2消耗功率:电源完好、无远端通讯、未使用开关量辅助电源的情况下,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总功率消耗应不大于30伏安。4.2.3抗接地故障能力:终端的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维持4小时,终端不应出现

7、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不丢失。4.3信号接入数量和方式一个配变监测计量终端至少能够:a) 一回三相四线方式电压直接接入,额定电压为3220V。交流电压输入范围:每相电压允许输入范围为0264V(0120%)b) 一回三相电流经电流互感器接入,额定电流为5A。交流电流输入范围:06A,能承受200%连续过载,耐受20倍过载电流5S以上,每相电流输入的负载1VA.c) 零序电流的接入,选择下列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实现,由用户指定:外接方式:同交流电流输入。自产方式:利用三相电流计算得出零序电流。d) 具有1路开关量访问辅助电源输出,电压直流12V10%,输出功率3W;该电源和终

8、端内部电源电气隔离并应具有短路限流能力。e) 开关量信号接入:开关量输入方式为无源干节点。f) 数量 : 4路。g) 额定工作电压:直流12V及以上。开关量端口输入电压 60%额定工作电压时翻转。功耗:每路开关量在稳定的额定电压输入时,其功耗0.2Wh) 具备一个扩展信号接入的RS-485,作为连接其它终端的接口,该通讯的通讯规约标准应按照本规范规定。4.4基于上述接入要求的扩展(扩展功能)a) 具备一路或以上温度传感器的输入功能;其标准为PT100,温度输入范围应可设。b) 开关量信号扩展以4路为倍数进行扩展,最大开关量输入允许个数为32个c) 具备一路及以上05V,或420mA,直流电压/

9、电流的输入。输入信号与终端内部电路应是电气隔离的。4.5电能计量功能要求4.5.1精度等级要求符合DL/T 614 多功能电能表户外式 三相交流电能表的精度等级要求。主要要求如下:表1:误差要求电流值功率因数误差限(%)0.5级0.03IbI0.1Ib10.50.1IbIImax10.50.1IbI0.2Ib0.5滞后、0.8超前1.00.2IbIImax0.5滞后、0.8超前0.5ImaxI6Ib1、0.5(L)、0.8(C)1.0注:Ib 指终端的额定电流4.5.2误差变差、误差一致性、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要求符合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中的相应要求。4.5.3功能要求a) 计

10、量多时段的分相正向有功电能,正反向无功电能,并存储其数据。b) 要求至少储存最近12个月或最近12个抄表周期的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间为每月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其他抄表日的任意时刻。用户可以定义其他抄表日及时刻。转存的同时,当月最大需量值应自动复零,对非指定的抄表日,抄表时数据不转存,最大需量也不复零。c) 抄表日及时刻设定应就地可设置,也可远方设置,(配置、参数、任务等可以远程设置,终端可以远程升级)。d) 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区间内,测量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e) 需量周期可在5、10、15、30、60分钟中选择,滑差(窗)式需量周期的滑差时间可在1、2、3、4、5分钟

11、中选择,需量周期应为滑差(窗)时间的整数倍5倍以上。f) 需量周期选择和滑差时间设定就地和远方应当均可设置。g) 应能接受远方冻结命令进行数据冻结或根据预设周期进行数据冻结。h) 具备二路LED显示脉冲及四路光耦或继电器脉冲输出,常数必须保证1%Ib 或1%In,cos=1时每个脉冲间隔1.5分钟。具备有无功电能脉冲输出接口i) 最大需量值应能在就地和远方清零。4.6测量功能要求4.6.1计算各电量的带方向有效值。包括:a) 相电压、线电压。电压测量精度(80%120%Un), 不低于1级;b) 相电流和零序电流。电流测量范围(1%In120%In),电流测量精度不低于1级。c) 有功功率、无

12、功功率。计算三相分相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总有功,无功功率。电流在10%In120%In,电压在80%120%Un时不低于1级。电流在1%In10%In,电压在80%120%Un时不低于2级。d) 功率因数,三相功率因数和总功率因数。电流在10%In120%In,电压在80%120%Un时,不低于3级。e) 频率,扩展功能,建议采用AB相线电压采测频率,在电压在10%120%Un,输入频率范围为4555Hz时,误差不超过0.05Hz。4.6.2扩展接入扩展功能精度要求:a)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精度要求达2级。b) 05V或420mA输入测量精度要求达2级。通过扩展RS-485级连口输入量的测

13、量精度要求同上。4.7数据记录、统计和报警功能4.7.1负荷曲线记录提供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精确到分)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滚动数据记录功能,可设定15、30、60分钟3种数据采样时间间隔,采样可选择:a) 有功正向总电能量b) 无功正反向总电能量c) 三相相电压有效值d) 三相相电流有效值e) 三相功率因数和总功率因数。f) 三相有功和无功瞬时功率6组数据可采用相同的时间间隔或不同的时间间隔,可选择几个、或全部作为记录内容。每点记录应均有时标,时标记录数据采样时的“月、日、时、分”。时间间隔、记录内容选择等设定应当是就地和远方均可以设定。4.7.2电压合格率统计按照用户设定的允许电压上、下限,

14、按月或抄表周期统计电压合格率。要求装置能够保存最近12个月或最近12个抄表周期的数据;其统计结果保存在非易失存储器中,可与有功、无功电能量同步读取。4.7.3报警功能按照用户设定的阀值、允许持续时间、告警使能等,能实时计算出配变电压,电流负荷的三相不平衡率,过负荷、零序电流等,超限时产生报警记录。为防止在临界时频繁发生报警事件,报警的返回系数用户可设定,预设定为0.95, 报警值精度要求达到4.4.1中规定的精度要求。报警检测时间间隔不大于0.2S/次,报警时间误差要求0.5S每个告警至少有如下的设置选项:a) 告警使能:是否允许告警b) 告警的分类: 按照功能分类至少有电能计量类、测量类、内

15、部异常类;c) 告警的级别: 一般和严重;d) 动作阀值;e) 允许持续时间;f) 自动上传使能: 允许和禁止;g) 每个告警应当有两段,分别具有独立的设置, 在就地和远方均可设定。4.7.4变压器运行状态报警功能a) 电压欠、过压、断缺相,三相电压不平衡率b) 电流过流,断缺相,三相电流不平衡率c) 三相及总过负荷d) 电压逆相序、电流反极性e) 零序电流超限f) 功率因数/无功过欠补(扩展功能)g) 谐波超限(扩展功能)h) 油温高(扩展功能)等4.7.5变压器运行统计功能本项为扩展功能。a) 三相不平衡时间,可按告警段分别统计b) 三相过压/欠压累计时间,可按告警段分别统计c) 三相电压

16、最大/最小值及其出现时间d) 电压越上/下限起/止时间及当次越限极值、相标记(每日存5次)e) 3相电流越上限的累积时间,可按告警段分别统计f) 3相电流最大/最小值及其出现时间g) 电流过流起/止时间及本次越限极值(每日保存5次)h) 三相有功功率最大值及其出现时间i) 有功最大需量及其出现时间。j) 无功最大需量及其出现时间。k) 电压,功率因数大于0.9及小于0.8的时间。4.8辅助测量功能4.8.1谐波测量a) 能够计算三相相电压,三相相电流,零序电流的015次谐波以及波形畸变系数(THD)。b) 电压在80%120%Un时,谐波测量精度不低于1级;c) 电流在10%In120%In时

17、,谐波测量精度不低于2级。4.8.2谐波告警根据计算出的谐波量和用户设定的各次谐波告警值和各次谐波是否需要告警的设定, 持续一个总的各次谐波共用的告警延迟,产生谐波告警记录,返回系数用户可以设定,预设定为0.95。记录中需要记录告警时刻和当前谐波测量值。无论为当前告警上送方式为何种方式,此告警均不主动上传。谐波告警的设定值就地和远方均可设定。4.9无功补偿功能要求终端能根据无功和电压实现电容器本地自动投切功能:a) 至少输出4路无源干接点,可最少控制两组电容器。b) 接点容量大于AC220V 5A。c) 一次控制命令接点闭合时间宽度范围为:1000mS时间宽度200mS。d) 扩展功能:具备R

18、S-485通讯接口可以直接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无功控制的策略采用无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的9区图控制策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无功补偿设备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操作策略。ABCDEFGHI电压过高电压过高Q高电压过低Q高Q低A.电压过高,功率因素过低(无功功率过高)。 B.电压过高,功率因素合格(无功功率合格)。 C.电压过高,功率因素过高(无功功率过低)。 D.电压合格,功率因素过高(无功功率过低)。 E.电压过低,功率因素过高(无功功率过低)。 F.电压过低,功率因素合格(无功功率合格)。 G.电压过低,功率因素过低(无功功率过高)。 H.电压合格,功率因素过低(无功功率过高)。I. 电压合格,功率因

19、素合格(无功功率合格),合格。4.10结构要求a) 终端尺寸不大于300mm200mm100mm(长宽厚)。b) 终端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T 42081993规定的IP51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c) 终端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出线端子,出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1.5 mm22.5mm2的引出线配合。d)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终端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接地端子的直径应不小于5mm。e) 终端的门、可拆卸外壳,现场测试

20、口等应能加封印f) 在户外环境下裸露和可能受到腐蚀或生锈的金属部分,应具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g) 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控制应能满足终端耐压性能的要求h) 终端应当具备电源,运行/自检等终端工作状态指示,必须具备现场配置接口,以保证现场安装调试检查之需要。i) 如果终端配有液晶显示器,则要求:1. 液晶显示器具备背光,点阵大小为128X64。2. 使用2075的宽温型液晶。如果终端无液晶显示器,要求必须配备和终端配套的手持超标/设定终端。4.11一般性功能要求a) 要求采用32位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数据转发、终端通信、数据管理等复杂功能、性能的要求。b)

21、 历史数据、事件等记录非掉电易失可用存储器可用容量不小于8MByte。c) 终端应支持本地和主站利用通讯通道对终端的软件进行版本升级,升级后的软件版本应保证终端内的数据完整和格式的版本兼容;软件升级应设置密码保护,密码位数不少于6位,必须严格区分本地版本升级和远程版本升级各自允许的内容和等级;版本升级的操作应产生操作记录。d) 能够记录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产生操作记录。e) 能够记录终端内部异常事件(如自检错,硬件错等)发生的时间及当前电量。f) 终端应具备各被测量误差调整功能,该误差调整设置仅能够在本地设置;终端出厂时,需有硬件方法禁止最终用户对其进行调整。g) 终端应具备和主站对时的功能,

22、其误差允许范围5S,为防止曲线记录的非连续,在时差不超过曲线记录2个时间间隔点的情况下,应采用渐进式校时;超过2个时间间隔点时,应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曲线记录,同时产生告警和操作记录。h) 操作记录不可删除。i) 告警、操作、事件等记录记忆容量每个类型不少于64条,记录个数超过容量时,覆盖时标最早的记录。j) 终端记忆的任何数据都必须自带数据完整性效验功能,具有有效/无效校验和指示功能。k) 终端所具有的RS-485或RS-232口应全部与终端内部电路电气隔离。l)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50000小时,年可用率99.99%。4.12数据,设定值等的安全防护a) 功率设置、电量清零、需量清

23、零、误差调整等(除广播校时外)必须按参数分类有硬件的写保护措施。b) 参数的修改应当产生操作记录,该记录应无法删除,远方可以召唤得到。c) 失去工作电源时,终端应能保持断电前数据及保证实时时钟计时正常,数据能无电保存3年以上,实时时钟能持续计时3个月及以上。d) 终端停电来电时间和终端复位次数等操作记录4.13通讯功能4.13.1通讯接口a) RS-485接口不少于2个,具有吸附式红外、无线等本地接口,能通过本地接口能够对终端设置和读取数据;应能通过该接口进行电量清零、需量清零、时段设置、脉冲常数等计量参数设置。b) 通过RS-485接口可以采集电表数据、级联其他计量终端、连接低压抄表的数据集

24、中器,无功补偿装置相连,通过命令和数据的转发,实现上传的信道共享。c) 在同一监测点有多台变压器时,应可通过RS485实现多台配变终端级联,实现上传信道的共享。d) 无线通讯接口要求:在非恶劣气候条件下和配变系统正常运行时,无方向30m范围内,手持接受器应能稳定工作。4.13.2通讯规约通信规约要求符合国家电网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2005通讯规约。江苏省电力公司颁布的通讯规约。(终端和主站、终端与低压集中器)。4.13.3 大容量抄表IC卡接口(可选功能)可提供大容量抄表IC卡标准接口,通过该接口,具备抄读电能表记录的电量数据、需量数据、极值数据、电压合格率数据、事件记录数据、负荷数据

25、等多项数据。当选择此功能时,负荷曲线数据的所有项目全部记录。5 试验标准及要求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行试验。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和IEC的补充说明。5.1型式试验如卖方已对同型号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按同一标准进行过型式试验,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如不符合,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到国家电力公司认可的电气设备质量检测试验中心重做型式试验,费用由卖方负担。重做的型式试验应按本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按国标的相关要求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5.2出厂试验5.2.1绝缘性能试验5.2.1.1绝缘电阻绝缘电阻100M/500V;终端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2

26、所示: 表2 绝缘电阻额定绝缘电压V绝缘电阻要求(M)测试电压V正常条件湿热条件U6010225060U250102500U2501021000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V的要求。5.2.1.2绝缘强度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应耐受如表3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 表3 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500125U250200060U1251500250U4002500注

27、: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V。5.2.1.3冲击耐压符合IEC255-5标准:2.5kV/1kV/10ms/3J;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4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10次。试验时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烁或绝缘击穿)。 表4 冲击电压峰值 单位为伏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2000125U250500060U1255000250U40060005.2.2电磁兼容性试验5.2.2.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符合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

28、电压变化的抗扰度的规定;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终端不应发生死机、错误动作或损坏,电源电压恢复后存储数据无变化,工作正常。5.2.2.2工频磁场抗扰度符合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的要求:终端应能抗御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为400A/m的工频磁场影响,能正常工作,测量和控制等功能符合4.4的要求。5.2.2.3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符合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的要求,终端应能承受工作频带以外如表5所示强度的射频辐射电磁场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表5 高频振荡波、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

29、涌、磁场试验的主要参数试验项目等级试验值试验回路高频振荡波21.0kV(共模)交流电量输入、状态信号输入、控制输出回路42.5kV(共模),1.25kV(差模)电源回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2.0kV(耦合)通信线31.0kV状态信号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42.0kV交流电量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44.0kV电源回路浪涌21.0kV(共模)状态信号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含RS485通信口)32.0kV(共模)控制输出回路(60V)44.0kV(共模),2.0kV(差模)电源回路射频辐射电磁场410V/m整机工频磁场400A/m整机5.2.2.4静电放电抗扰度符合GB/T 1762

30、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要求;终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加在其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5.2.2.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符合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要求;终端应能承受如表5所示强度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5.2.2.6高频振荡波抗扰度符合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要求;终端应能承受强度如表5所示的,由电源回路或信号、控制回路传入的1MHz的高频衰减振荡波的

31、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5.2.2.7浪涌抗扰度 符合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的要求;终端应能承受如表5所示强度的浪涌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5.2.3结构和机械试验5.2.3.1外壳和着火试验按照GB/T5196.11进行试验。5.2.3.2振动试验受试终端无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按照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频率范围:10150Hz 位移范围:0.075mm(频率范围60Hz)加速度幅值:10m/S2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试验后终端应无设备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通电后各项功能应

32、能满足本规范要求。5.2.4气候影响试验5.2.4.1高温试验按照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b:高温进行,环境要求见5.5。各项功能应能满足本规范要求。5.2.4.2低温试验按照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b:低温进行,环境要求见5.5。各项功能应能满足本规范要求。5.2.4.3湿热试验按照GB/T 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设备用恒定湿热进行,环境要求见5.5。各项功能应能满足本规范要求。5.3现场试验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相关项目和标准

33、执行。6 包装及运输6.1产品标志终端上应有下列标志:a) 产品名称及型号。b) 制造厂名或商标。c) 制造日期及出厂编号。d) 射频频率。6.2接线标志终端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端子与外电路的连接线路图, 接线端子应有下列清楚和永久性的标志:a) 交流电源相线端子应标以字母L。b) 交流电源中线端子应标以字母N。c) 保护接地端子应标以图形符号或字母PE。6.3包装标志终端的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a) 标以“小心轻放”, “向上”, “防潮”等图示。b) 制造厂名。c) 产品名称, 型号, 产品执行标准号。d) 产品数量, 体积, 质量。6.4包装6.4.1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包装前检查a) 终端的

34、附件、备品、合格证和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备b) 终端外观有无损坏,表面有无灰尘等。6.4.2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包装的一般要求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包装箱应防尘、防雨、防震措施。在经过正常条件的运输后包装箱不应损坏6.5运输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应适于水运、陆运、空运,运输和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记进行6.6终端的贮存环境条件应符合:a) 温度: -25 +55。b) 相对湿度:5% 100% (包括凝露)。c) 无腐蚀性气体。 7.质量保证7.1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应有各种质量体系保证,由国家指定机构进行产品试验,并出具权威证明。设备除满足本原则外,应是制造厂已经生产过一定数量的同类产品,且通过机械部和电力部规定程序进行的运行鉴定。7.2设备制造单位应保证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元器件(包括供方的外包件在内)及试验等均应符合本原则的要求。7.3 产品应保证正常使用寿命周期不小于10年。7.4 产品保质期投运后一年或到货后十八个月,以先到期为准。如采用全寿命周期招标,则产品保质期应覆盖该产品全寿命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