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212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设计1. (2009.1 选择)关于结构的功能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B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C具有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D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2. (2009.1 填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 可靠性 。3. (2010.1 填空)结构丧失稳定属于超过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 2008.10在判断结构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C )A 混凝土开裂情况 B钢筋锈蚀情况 C结构的抗滑移能力D构件的挠度5. (2010.1 填空)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称为 荷载效应 。6. (2

2、007.1 填空)结构或构件承受荷载效应的能力,称为 结构抗力 。7. R-S0的概率,称为结构的 失效 概率。8. (2008.1 填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 可靠度 9. (2010.1 选择)结构的可靠指标( B )A.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增大 B.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减小C.与结构失效概率无关 D.与结构失效概率呈正态分布关系10. (2006.1 填空)目标可靠指标值是通过三个分项系数来表达的,它们分别是材料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及 结构重要性 系数。11. 在计算结构构件承载力时引入的与建筑物安全等级有关的分项系数称为结构重要性系数。

3、对于安全等级是二级的结构构件,该结构重要性系数是( B )。A.1.1 B.1.0 C.0.9 D.0.8 12.(2008.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小于其设计值 B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与材料分项系数的乘积C荷载组合值大于荷载标准值 D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13.(2004.10)我国规范规定结构物的设计基准期为()A30年 B50年 C80年 D100年14.取荷载分项系数1的条件是(D)P19A考虑多个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 B考虑可变荷载最不利布置时C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D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15.对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

4、行验算时,采用( A ) P20.A.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B.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C.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D.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16.(2007.1)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D )P27.A柱与屋架、基础铰接 B柱与屋架、基础刚接C柱与屋架刚接、与基础铰接 D柱与屋架铰接、与基础刚接17. (2009.1)将大型屋面板直接支承在屋架或屋面梁上的屋盖体系称为 无檩 屋盖体系。P29.18. 关于单层厂房的柱间支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P33-35.A.柱间支撑一般包括上部柱间支撑、中部柱间支撑及下部柱间支撑B.柱间支撑的作用是保证厂房

5、结构的纵向刚度和稳定,并将水平荷载传至基础C.当给向柱列的总数在七根以下时应设置柱间支撑D.下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两端19.单层厂房的抗风柱只承受山墙风荷载和其自重时,设计时可近似按(D) P37.A轴拉构件计算 B轴压构件计算 C偏拉构件计算 D受弯构件计算20.用来承托围护墙的重量,并将其传至柱基础顶面的梁称为 基础梁 。21.排架的计算简图假定:(1)柱与基础固结,(2) 屋面梁或屋架与柱铰接 ,(3) 屋面梁或屋架无 轴向变形。P38.22.非抗震设计时,单层厂房排架分析应考虑哪些活荷载的作用? 屋面活载、吊车荷载、风荷载P 39.23.单层厂房屋面活荷载包括屋面均布活荷载、

6、雪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三种,都按屋面的_水平投影 面积计算。P41。24.对于排架来说,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吊车梁 顶面标高 的水平处 P44.25.在计算单层厂房排架的风荷载时,柱顶至屋脊的屋盖部分的风荷载可以取均布,但其对排架的作用则按作用在柱顶的水平集中力考虑。这时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于有矩形天窗时应该取( D )。P49.A.柱顶标高的B.屋脊标高的C.柱顶到屋脊中点标高的D.天窗檐口处的26.某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荷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基本风压w0=0.35kN/m2,柱顶标高+12.00m,室外天然地坪标高-0.30m,排架间距B=6.0m。求作用在排架柱A及柱B上的均布风荷载设计

7、值qA及qB。 P49-50.(提示:距离地面10m处,=1.0;距离地面15m处,=1.14;其他高度按内插法取值。) 【答案】(1)求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柱顶离室外天然地坪的高度:12+0.3=12.3m用内插法确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2)计算排架柱A及柱B上的均布风荷载标准值、(3)计算排架柱A及柱B上的均布风荷载设计值、 27.等高排架是指排架中各柱( )A柱顶标高相等的排架B柱顶位移相等的排架C柱底标高相等的排架 D柱顶剪力相等的排架28. 单层厂房排架在柱顶集中水平力作用下按剪力分配法计算时,总剪力是按(C ) P51. A.柱的数量平均分配给各柱 B.柱的高度分配给各

8、柱 C.柱的侧移刚度分配给各柱 D.柱的截面面积分配给各柱29.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如图a所示。已知W=15.0kN,q1=0.8kNm,q2=0.4kNm。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提示:支反力系数C11=0.3,见图b(1);图b(2)、b(3)中的u1=2u2)【答案】(1)计算剪力分配系数(2)计算各柱顶剪力把荷载分成W、q1、q2三种情况,分别求出各柱顶所产生的剪力而后叠加q1作用下的不动铰支座反力:q2作用下的不动铰支座反力:在排架柱顶施加集中力和,并把它们与W相加后进行剪力分配,再把分配到的柱顶剪力与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相加,得到柱顶的剪力值 P54-57.31.单层厂房对称

9、配筋偏心受压柱( D ) P59-60.A.当轴力不变时,弯矩增大,小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减少B.当轴力不变时,弯矩减小,大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C.当弯矩不变时,轴向压力减小,小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D.当弯矩不变时,轴向压力减小,大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32.单层厂房设计中,当需要考虑整体空间工作时,只对(D)P62.A屋面恒荷载才考虑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B屋面活荷载才考虑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C风荷载才考虑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D吊车荷载才考虑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33.常用的单层厂房双肢柱的型式有平腹杆式及_斜腹杆 式两种。P65.34.单层厂房预制柱进行吊装阶段的裂缝宽度验算时,柱自重应乘以(A)P67.A

10、动力系数 B组合值系数C准永久值系数D频遇值系数35.牛腿的三种破坏形态是 弯曲 破坏、剪切破坏和混凝土局部压碎破坏。P70.36.对单层厂房柱牛腿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可取什么样的计算简图?并画出示意图。P72.37.柱子牛腿如图所示。已知竖向力设计值Fv=300kN,水平拉力设计值Fh=60kN,采用钢筋为HRB335(fy=300N/mm2)。试计算牛腿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P67-73.(提示:as=60mm;A=当a0.3h0时,取a=0.3h0)【答案】(1)确定牛腿与下柱交接处的牛腿竖直截面的有效高度 (2)确定a值:因此取a=222mm(3)计算牛腿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38.计算柱下独

11、立基础的底板钢筋时,地基反力采用 地基净 反力。P78.39.柱下独立基础如图所示。基础顶面作用的轴向压力Nk=700kN,弯矩Mk=200kNm,剪力Vk=25kN,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200kNm2,已知基础底面尺寸b=3m,=2m,基础埋置深度d=1.5m,基础高度h=1.0m,基础及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m=20kNm3。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P78. 【答案】(1)计算基础底面积(2)计算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3)计算基底压力(4)计算基础底面处弯矩和轴向压力(5)计算基础底面的最大、最小压力值(4)验算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40.吊车荷载具有冲击和振动作用,因

12、此,当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 动力系数。 P87.41.框架结构是由横梁、立柱和 基础 连接而成的。P93.42.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B )P94.A全现浇式 B装配整体式 C装配式 D半现浇式43.在地震区,框架结构应采用的承重方案是(C )P97.A现浇横向框架承重 B现浇纵向框架承重 C现浇纵横向框架承重D装配式纵横向框架承重44.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A)P97.A结构的长度 B建筑物高差 C场地地质条件 D地震设防烈度45.多层框架底层柱的计算长

13、度( B ) P99.A.应取基础顶面到二层横梁底面之间的距离 B.应取基础顶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C.应取室外地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D.应取基础顶面到二层楼板底面之间的距离46.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取矩形截面惯性矩I0的(C)P99.A1.0倍 B1.2倍 C1.5倍 D2.0倍47.在框架结构的柱和基础的荷载计算中,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越多,所取活荷载的折减系数越 小 。P99.48.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应对柱线刚度进行如下修正:( A )P100.A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0.9 B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0.8C底层柱乘以0.9,其余各层柱不变

14、D底层柱乘以0.8,其余各层柱不变49.多层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简化内力计算的基本假定。P100.【答案】 框架无侧移;每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的梁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忽略对其它各层梁、柱的影响。50.在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每根柱子所承担的剪力是按某一个力学参数分配的,该参数是(B)A柱子的截面惯性矩 B柱子的抗侧刚度 C柱子的截面面积 D梁柱线刚度比 P103.51.某两层三跨框架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试用反弯点法求AB杆的杆端弯矩。 【答案】 (1)将各柱在反弯点处切开,用剪力分配法计算柱反弯点处的剪力: P102-105

15、.第二层:第一层:(2)利用计算柱端弯矩第二层:第一层:(3)利用节点力矩平衡条件得到AB梁端弯矩; 5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某层的( A ) P102、109.A.上层层高加大,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B.上层层高减小,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上移C.下层层高加大,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D.本层层高减小,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下移53.某两层三跨框架如题36图所示,括号中数值为梁的相对线刚度。二层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7。试用D值法求梁AB的B端弯矩(提示:二层柱反弯点高度比为y=0.55)。P105-11

16、1.【答案】 (1)求二层柱的D值(2)计算二层B柱反弯点处剪力(3)计算二层B柱顶端弯矩(4)计算梁AB的B端弯矩 54.一般情况下,风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框架( D ) P112.A.迎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压力 B.背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拉力C.框架外柱轴力小于内柱轴力 D.框架内柱轴力小于外柱轴力55.关于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采用的设计内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P115.A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中心处的值 B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C梁端弯矩取支座中心处的值,剪力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D梁端弯矩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剪力取支座中心处的值56.计算框架结构内

17、力时,当活荷载产生的内力远小于恒荷载及水平力所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但求得的框架 梁跨中 弯矩应乘以放大系数。P119.57.关于框架结构的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P119.A.调幅是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的 B.先与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进行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C.现浇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大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 D.调幅是对柱端弯矩进行的58.一般情况下,在初选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P120.A梁的跨度 B层高 C结构的总高度 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59.现浇框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 C )P121.A低于梁的混凝土

18、强度等级 B等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D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60.层数不多,荷载不大而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框架柱较经济的天然浅基础型式是( C )P124. A.条形基础 B.筏式基础 C.独立基础 D.箱形基础61.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倒梁法。此法是以 柱子 作为支座,土反力作为荷载。P126.62.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是( D )P159.A8层以上建筑物 B8层及8层以上建筑物 C10层以上建筑物 D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63.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顶部的水平位

19、移一般与建筑总高度H成( D )P161.A线性关系 B平方关系 C三次方关系 D四次方关系64.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满足舒适度要求,对住宅和办公楼,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分别不应大于( A )P162.A0.15m/s2和0.25m/s2 B0.05m/s2和0.01m/s2 C0.25m/s2和0.15m/s2D0.01m/s2和0.05m/s265.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比较,前者(B)P168.A侧向刚度大,最大适用高度小 B侧向刚度大,最大适用高度大C侧向刚度小,最大适用高度小 D侧向刚度小,最大适用高度大66.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结构单元内,应尽量减小结构的

20、侧移刚度中心与水平荷载合力中心间的偏心,以降低 对房屋受力的不利影响。 【答案】扭转 P165.67.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埋置深度,对天然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 C )P167.A120 B118 C115D11268.以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应设置转换层楼盖的是( D )P167.A框架结构 B剪力墙结构 C框支剪力墙结构D框架剪力墙结构69.在工程设计中,体现风的动力作用的参数是( B )P170.A风载体型系数 B风振系数 C地面粗糙度 D风压高度变化系数70.下列关于影响温度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D )P171.A.结构外露程度 B.楼盖结构的刚度 C.结构高度 D.混凝土

21、强度等级71.关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P171.A框架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剪切型B框架柱子一般不出现反弯点C剪力墙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弯曲型D剪力墙的连梁会出现反弯点72.以下墙体中不属于剪力墙的是( D )P172.A整体墙 B小开口墙 C联肢墙 D填充墙7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整载面剪力墙高度H的增大,剪切变形对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影响( B ) P177. A.逐渐减小,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减小 B.逐渐减小,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减大 C.逐渐减大,等效抗弯刚度EIeq的数值减小 D.逐渐减大,等效抗弯刚度EIeq

22、的数值减大74.小开口墙的墙肢弯矩有什么特点?它的顶点位移如何计算? P178-179.【答案】 小开口墙的墙肢弯矩有整体和局部弯矩,其中局部弯矩不在墙肢中产生轴力;各墙肢在整体弯矩作用下,剪力墙按组合截面弯曲,正应力在整个截面高度上均匀分布;在局部弯矩作用下,剪力墙按各个单独的墙肢截面弯曲,正应力仅在各个墙肢截面高度上按直线分布。小开口墙的顶点位移包括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产生的顶点水平位移,首先按统一用弯曲变形表示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放大20%。 76.在双肢剪力墙整体系数计算公式中( B ) P183、192.A.I=I1+I2+Ib B.I=I1+I2+IA C.I=IA+Ib

23、D.I=I1+I2+IA+1b77.壁式框架的受力特点与一般框架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要考虑梁柱节点处刚域的影响,二是要考虑 剪切变形 的影响。P189.78.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判定为联肢剪力墙(为整体系数,为肢强系数限值)(A )P194.A B C D 79.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下列关于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 ) P195-197.A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同一温度区段的两端 B剪力墙的最大间距应按规定予以限制C剪力墙的合理数量既要保证承载力和刚度要求,又要让框架发挥应有作用D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80.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P199

24、、207.A. 越大,剪力墙数量越多 B. 越小,框架数量越少C. 越大,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剪切形 D. 越小,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弯曲形81.关于框架、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P207.A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 B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C当在1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 D当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82.对大偏心受压剪力墙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达到屈服强度并参加工作的竖向分布钢筋是(注:x为名义受压区高度)( D ) P210.A受压区范围内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 B受拉区范围内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C距受压区边缘1.5x范围

25、以内的竖向分布钢筋 D距受压区边缘1.5x范围以外的竖向分布钢筋83.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是基于防止( A )P213.A剪压破坏 B斜压破坏 C剪拉破坏 D斜拉破坏84.剪力墙内的分布钢筋不应采用(A )P216.A单排配筋 B双排配筋 C三排配筋 D四排配筋85.关于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P218.A腹板框架中,角柱轴力大于中柱轴力 B腹板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C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直线分布 D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86.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对称平面,并优先采用圆形、正多边形。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宜大于 2

26、。第219页。87.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 构造 地震。P223.88.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表某处与震中的距离称为 震中距 。P224.89.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地震波是( A )P225.A面波 B横波 C纵波 D纵波和横波90.关于地震烈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P226.A一般情况下,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 B一次地震有多个地震烈度C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D地震烈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所能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91.下述地区中不属于抗震设防区的是(C)P226.A8度区 B6度区 C5度区D9度区92.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可采用(

27、C )P229.A众值烈度B罕遇地震烈度 C基本烈度D多遇地震烈度93.设防烈度为7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场地类别为I类时,确定其抗震等级时所采用的设防烈度为( B )P228. A6度 B7度 C8度 D9度94.我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P.23095.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D ) 第230页。A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B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 C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D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96.多遇地震烈度(小震)大约比基本烈度低 1.55 度。P.23197.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P231-232.A可以根据土

28、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 B土层剪切波速越小,建筑场地土越硬C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D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98.抗震设计时,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 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P236.99.下列关于建筑结构规则性的叙述中,不属于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类型的是( D )P237.A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B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C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D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100.

29、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称为结构的 地震反应 。 P238.101.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Sa与该体系自振周期T的关系曲线,称为最大加速度 反应谱 。P242.102.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系数是指质点绝对最大加速度与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P244.103.采用不考虑扭转的振型分解法计算建筑结构时,设M1、M2、M3分别为前三个振型计算所得某截面的弯矩最大值,则该截面弯矩标准值为( A )P252.AM= BM=max(|M1|,|M2|,|M3|)CM=(|M1|+|M2|+|M3|)/3DM=M1+M2+M3104.高度6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不应选

30、择( B )P253.A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B底部剪力法 C时程分析法 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105.对突出屋面的小塔楼的地震作用,计算小塔楼时,该水平地震作用( B ) P255.A应放大3倍,增大部分传给下部楼层B应放大3倍,增大部分不传给下部楼层C应放大2倍,增大部分传给下部楼层D应放大2倍,增大部分不传给下部楼层例1: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

31、数查表确定查表确定 (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例2:某6层钢混框架,顶部有局部突出小屋,基本自振周期T1=0.615s,阻尼比,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场地,8度,各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及各楼层离地面高度分别为:=1330kN,顶层=820kN,底层高3.92m,其他各层高2.7m。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各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各楼层剪力。解:(1)计算结构底部剪力标准值查表得,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场地时,场地特征周期相应于8度时的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对应于T1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各层质点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底部总水平剪力:(2)计算主体结构顶层(这里为第五层)

32、的附加地震作用由于,要考虑查表知:(3)计算各楼层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作用在主体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作用在局部突出的小屋顶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4)计算各楼层剪力标准值自上往下计算: , 106.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二、三层层高均为3.0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G2=2000kN,G3=1500kN。各层侧移刚度分别为D1=D2=3.6104kNm,D3=1.8104kNm。试求该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提示:,)第257页【答案】(1)计算各层层间剪力(2)计算顶点位移(3)计算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107.竖向地震作

33、用会在高层建筑的上部产生 拉应力 。P258.108.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住宅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 B )P260.A0.3 B0.5 C0.8 D0.9109.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截面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 A )P260.A. B. SR C. D. 110.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各类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时,其楼层内最大的层间弹性位移应 ( A ) P261.A.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0B.不考虑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0C.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2D.不考虑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2111.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中,Vy或Ve的正确定义是(

34、D )P262.AVe为罕遇地震作用下楼层的弹塑性地震剪力BVe为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CVy为按构件的实际配筋及材料强度设计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DVy为按构件的实际配筋及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112.与划分建筑抗震等级无关的因素是( C )P265.A建筑高度 B结构类型 C混凝土强度等级D抗震设防烈度113.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合理的屈服机制应当是( A )P268.A塑性铰先出现在梁端B塑性铰先出现在柱端C塑性铰先出现在梁的跨中D塑性铰同时出现在梁端与柱端114.“强柱弱梁”指的是( A )P269.A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B柱钢筋设计强度大于梁钢筋设计强度C塑性铰

35、首先出现在柱端D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梁混凝土强度等级115.在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柱端箍筋进行加密?P273.【答案】 在地震作用下,柱端部剪力最大,该处极易产生剪切破坏,利用加密箍筋的方法来提高抗剪能力和更好地约束混凝土。116.框架梁的抗震设计原则。P274.【答案】 强剪弱弯;梁端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纵向钢筋有可靠的锚固。117.关于在框架梁端设置箍筋加密区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P277.A.约束混凝土 B.提高梁的变形能力 C.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 D.增加梁的延性118.在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中(B)A梁、柱中的箍筋都应在框架节点区内设置 B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柱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C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梁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D节点区无法设置箍筋,只能设置拉结筋119.高度不超过150m的一般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为( C )P282.A底部两层的高度B墙肢总高度的1/8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的较大值D墙肢总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