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226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发展用地研究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二0 0七年六月目录一、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1(一)目的1(二)依据1(三)原则2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2(一)研究对象 2(二)研究内容2三、小河区概况 2(一)地理位置 3(二)自然条件3(三)环境状况4(四)社会经济条件系6(五)区位条件 9四、小河区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9(一)土地利用现状 9(二)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12五、城镇建设定位和总体思路 18(一)城镇建设定位 18(二)城镇建设总体思路 18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9(一)人口预测 19(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23七、城镇建设空间布局 27(一)城镇用地建

2、设条件综合评价 27(二)城镇建设空间布局 28八、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对策建议 30(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 30(二)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管理 30(三)建立建设项目用地控制制度 30(四)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 30(五)积极推广工业区的多层标准厂房建设 31(六)积极引导工业企业“退二进三” 31 (七)实行用地跟踪管理 32一、研究的目的和依据(一)目的按照“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要求,合理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建设节约型城镇,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城镇用地供需矛盾,提出土

3、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战略性选择,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标准,完善规划控制手段,拟订土地利用调整和建设用地管制提供依据。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小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小河区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5、小河区“十一五”城市建设专项规划6、小河区分区规划 7、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小河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8、国家、省、市城镇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文件。(三)原则1、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

4、的原则;2、坚持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的原则;3、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优化用地结构的原则;4、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5、坚持因地制宜,确实可行的原则;6、坚持各级各类规划相衔接的原则。二、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二)研究内容1、提出规划期城镇建设的定位和总体思路;2、预测规划近期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3、合理布局城镇建设空间结构;4、提出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布局的对策措施。三、小河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小河区),是200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

5、经济技术小河区。开区坐落于贵州省中部,属省会城区贵阳的中心区域,辖区总面积62.44平方公里,是贵阳的三大中心城区之一。东北面与南明区相连,西面、南面与花溪区接壤,地处东经10636 10643 ,北纬2626 2633 之间。小河区位于贵阳市上风向,南明河的上游,是居住、工作、生活的理想场所。 (二)自然条件小河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水热条件较好,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5.3C左右,无霜期280天,气候宜人。全区属丘陵河谷盆地地貌,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1100-1300米之间。小河区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1200

6、m。属南北向的缓丘盆地和谷地。位于区内的中曹司盆地是贵阳市最大的盆地,滥泥沟、阿哈湖一带属中曹司盆地外缘丘峰地貌。在地质构造上,小河区位于贵阳复式向斜北段,大坡脚背斜和贵阳向斜呈南北向展部,区内发育的近南北向断层主要为花溪断层和螃海断层,北东向发育的断层主要为新添寨断层。小河区境内河流主要有属于长江水系的南明河、麻堤河和陈亮河,均属雨源型河流,其中麻堤河、陈亮河为南明河的支流。南明河在区域内长5.8km,陈亮河全长21.9km,流域面积69.3km2,区内长度约7.0km。区内湖泊主要有阿哈湖和胖水牛水库,其中阿哈湖属于贵阳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湖域面积9.57 km2,多年平均流量3.38

7、m3/s,坝高37.5m,水体面积4.5 km2,库容5400万m3。在城区东部有胖水牛水库,水体面积0.05 km2,坝高13.6m,库容22.5万m3。小河区地下水储量以岩溶地下水为主,富水区主要在王武村、桐荫路一带。小河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和钙质页岩、黄砂等,储量大,水文地质简单,易于露天开采。在区境内西北角有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滥泥沟矿和小河矿,位于阿哈湖水源保护区附近。辖区主要开采的矿产为建筑用砂石。(三)环境状况1、 水环境贵阳市环境质量中心站于2005年8月对小河区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监测。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小河区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能达到规定水域的功

8、能标准。由于麻堤河实际上就是一条排污沟,该河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毛寨道班断面水质有多项指标严重超标;陈亮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孙家院断面的水质状况也不好,超标项目较多;南明河的水质比支流水质相对较好,上游中曹水厂的断面水质已接近类水,水质较好,但是下游的河边寨、四方河断面水质由于受到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多项反映有机物污染的指标和生物指标超标,表明小河区的河流水质主要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阿哈水库是贵阳市的重要饮用水源,流入阿哈水库的河流有5条,分别为游鱼河、蔡冲河、滥泥沟、沙河及白岩河,根据2005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小河区境内的水源地阿哈湖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类水水质标准。2、 大气

9、环境小河区是贵阳市的三个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贵阳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小河区所在地,主要的支柱产业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烟草、新材料等为主,严重的大气污染源不多,2005年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在小河区办公楼、华烽电器总厂和正鑫药业等处对大气环境质量定期采样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小河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10-0.104mg/m3,全区总平均值为0.039mg/m3,未超过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8-0.024mg/m3, 未超过国家日平均浓度的一级标准,全区总平均值0.013mg/m3,优于国家年均值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47-0.1

10、32mg/m3,全区总平均值0.131mg/m3。3、声环境由于小河区是中心城区,同时又是工业积聚区,为了了解全区范围内的噪音污染情况,按照城市监测技术规定,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5年对小河区的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小河区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等级为55.3dB(A),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14623-93)2级标准。从环境噪声声源的构成可以看出,小河区的环境噪声声源以生活噪声源所占比例较大,站67.9,其次是交通噪声,占20.2。等效声级最大的是交通噪声,为56.2 dB(A),其余类型噪声的等效声级均在52 dB(A)左右,说明小河区的声环境总体是达标的。(

11、四)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全区2005总人口为171782人,其中城镇人口142579人,城市化水平达83%,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6。2、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自2000年以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超过了10%。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40558万元,居全省第28位,比2000年增加141536万元,增长率为142.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9元,居全省第3位,比2000年增加11198元,增长率为126.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228万元,居全省第11位,比2000年增加2560

12、19万元,增长率为60.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664万元,居全省第28位,比2000年增加210212万元,增长率为87.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087万元,居全省第8位,比2001年增加67087万元,增长率为82.82%(2000年无统计数据);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95万元,居全省第15位,比2000年增加15679万元,增长率为240.62%;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53.18万元,居全省第1位,比2000年增加1268.52元,增长率为216.97%。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6005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50%;第二产业134706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

13、总值的56.00%;第三产业99847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1.51%。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0.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0.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0.17个百分点。3、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664万元,比2000年增加210212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9268万元,比2000年增加101637万元;其中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9496万元,比2000年增加27716万元;其中其他投资完成18879万元,比2001年增加18849万元;其中房地

14、产投资完成83021万元,比2000年增加61980万元。小河区立足土地资源的集约永续利用,合理规划全区工业用地,实现了园区资源的集聚整合。先后投入上十万元资金全力建设西部开发工业园区、外资工业园区、中小企业高科技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四大园区,集中供电、供水、统一排污的高标准工业园区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已进区的海信工业园、航天工业园、机电工业园、贵州工模产业园等一大批大型工业项目成为了小河区经济的崭新增长极,强力推动了现代化工业强区的建设步伐。小河区现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3家,外商投资企业25家。拥有固定资产40余万元,建筑面积300万,职工5万余人,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

15、。已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飞机配件、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工业基础件为主的工业体系。区内企业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经验丰富、技术人才密集,且大都形成了开发、研制、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体系,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小河区已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客货运输四通八达。小河区水厂日供水能力15万吨,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区内已建成小河污水处理厂及南明河截污系统。区内有变电站三座,供电能力300MVA,供电网络已基本覆盖小河区域。电信局现安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机50000门,通过光缆与区区联网可为用户提供国内、国际电话、电报、传真、无线通讯、可视电话、数据传输等多

16、项网络服务且宽带接入网络已开通。小河区实行集中供热。一期开发9.55平方公里已敷设了煤气管网。(五)区位条件小河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国家“南贵昆经济带”建设和“贵州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中心,交通和物流运输十分便利。铁路枢纽湘黔线、滇黔线、川黔线、黔桂线交汇进入小河。小河以东10公里是4D级国际机场-贵阳机场,以北3公里是铁路客运站-贵阳火车站,小河区距中国西南最大铁路货运编组站-贵阳南站2公里,距零担货运站-贵阳东站5公里,铁路整车货运站贵阳西站就在小河区内。小河区四周都是高速公路,从小河经贵新高速公路可到湖南、广西9到达北海只需6小时),经贵遵高速公路可到重庆、四川,经贵黄高速公路可到云南

17、、昆明。四、小河区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小河区土地变更调查资料,2005年全区土地总面积6244.20公顷,其中农用地3985.0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82%;建设用地1805.7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8.92%;未利用地453.33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1、农用地2005年全区农用地面积3985.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82%;其中耕地1494.65公顷,园地332.01公顷,林地1499.97公顷,牧草地245.61公顷,其它农用地412.85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37.51%,8.33%,37.64%,6.16%。2、建

18、设用地2005年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1805.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92%。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417.2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1.5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77.0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8.48%、6.18%、15.34%。建设用地现状结构图 (1)居民点工矿用地全区居民点工矿用地面积为1417.25公顷,其中城市用地373.50公顷,建制镇479.71公顷,农村居民点184.71公顷,独立工矿用地348.09公顷,特殊用地31.24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工矿用地总面积的26.35%、33.86%、13.03%、24.56%、2.20%。(2)交通运输用地全区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

19、111.53公顷,其中铁路用地40.16公顷,公路用地71.37公顷,分别占交通运输用地的36.01%、63.99%。(3)水利设施用地全区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77.01公顷,其中水库水面274.21公顷,水工建筑用地2.79公顷,分别占水利设施用地的98.99%、1.01%。3、未利用土地2005年全区未利用地面积为453.33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368.40公顷,其它土地面积84.93公顷,分别占未利用地面积的81.26%、18.74%。(二)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1、城镇建设用地现状2005年全区城镇建设用地1201.30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路、长江路两侧。面积在1997年917.

20、47公顷的基础上净增了283.83公顷,所占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由61.60%上升到66.53%,所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由14.69%上升到19.24%。净增量:期间净增283.83公顷,年均净增31.54公顷;期间增长率为30.94%,年平均增长率3.04%。特别是2000年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短短的五年间城镇用地净增加了193.26公顷,占19972005年期间(九年)的68.09%,年均净增量达38.65公顷。(1)城市用地19972005年小河区城市用地面积从无到有,2005年全区城市用地面积为373.5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31.09%。(2)建制镇用地19972005年全区

21、建制镇用地面积从608.57公顷减少到479.71公顷,期间净减少128.86公顷(减少去向:由建制镇变为城市用地),其中2000年以后建制镇用地规模未发生改变,面积保持在479.71公顷。期间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由66.33%降至39.93%。(3)独立工矿19972005年全区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从308.90公顷增加到348.09公顷,期间净增39.19公顷,所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由33.67%降至28.98%。2、城镇人均建设用地状况(1)城镇人均建设用地2005年小河区城镇化水平83%(贵阳市小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城镇人口142579人,城镇人均建设用地84

22、.26平方米(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城镇人口)。20002005年全区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呈波状曲线,曲线波峰出现在2002年,峰值为91.50平方米/人,2000年最低为84.08平方米/人,期间平均值为86.75平方米/人。(2)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是指小河区城镇人增长率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率之比。其公式为:R3=P-P0)/P0*100%/(S-S0)/S0*100%公式中:R3-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P -2005年城镇人口 P0-2000年城镇人口 S -2005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S0 -200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23、计算得出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为0.99,略小于1,说明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人口增长的幅度略小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幅度。这是由于小河现状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量偏低所导致的,2005年全区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仅84.26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99.38平方米/人低15平方米,这与小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不相符,规划期随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建设用地和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都将有所增加。3、主要存在问题 (1)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人均用地量小,用地布局不尽合理; (2)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无大型公共建筑形成小河的区中心; (3)道路对外运输网络和区内交通及相关设施尚未健全,系统不

24、完善,交通欠通畅; (4)其它各项城市配套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设施等设施不能满足小河区发展的要求; (5)绿化环境未成体系,公共绿地缺乏,开山采石现象较严重,对山头绿地的绿色屏障保护不够。 五、城镇建设定位和总体思路(一)城镇建设定位基于小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将小河区城镇建设定位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黔忠产业带腹地的现代化工业强区;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省会城市核心区域内的现代化都市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且人居环境极佳的林城生态城区-中国避暑制度中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休闲胜地。(二)城镇建设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25、小河区城镇建设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小河的目标,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和现代化都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坚持现有建成区的提升和新城区的开发并举,按照“三区两带”(三区:西南环线以北的黄河片区、西南环线以南的平桥片区和金竹片区,两带:花溪大道两侧的市场走廊带和沿西南环线的物流配送带)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南延北接、东扩西进”战略,加强黄河片区核心区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平桥片区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为工业园区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金竹新区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东西互动。沿花溪大道两侧形成全省重要的汽车、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销售为主的市场走廊带,依托二戈寨物流

26、园区沿西南环线建设物流配送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电力器材、烟草及医药、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通过“三区两带”的协调发展,凸现小河组团在全市“两城三星”中的先导和辐射作用。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一)人口预测1、人口现状基期年(2005年)全区总人口:171782人,其中常住人口127358人,流动人口74040人(将60%的流动人口列入总人口)。城镇化水平:83 %,城镇人口:142579人,乡村人口:29203万人。2、总人口预测(1)常住人口规划期全区常住人口的预测根据以下公式计算:0(1)式中:规划期常住人口0规划基期年常住

27、人口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年限 规划期间人口机械增长数20002005全区常住人口统计表年份常住人口(人)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合 计增长率()增长人口(人)增长率()增长人口(人)增长率()增长人口(人)200010622711.8112284.5042216.31165020011094627.7882622.65240630.43323220021132815.8363830.85337736.68401520031173226.8077028.99328435.79405420041235986.4976246.94550753.43626920051273586.4679823.962

28、96230.423760从上表可以看出,小河的人口发展以机械增长为主,自然增长对总人口的影响较小。“十五”期间全区共增长人口21131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3794人,机械增长人口17536人。根据区公安局预测,规划期末2020年常住人口为190748人,其中2010年为148488人。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提供的自然增长率: 20062010年为7.60,20112020年为6.00,计算出20062010年自然增长人口为4914人,20112020年为9154人;根据以上公式倒推出规划期机械增长人口:20062010年(“十一五”)为16216人,20112020年(“十二五”、“十三五”)为

29、33106人,从“十五”期间的机械增长人口数来看,这一数据应是较符合实际的。为此,本专题将直接采用区公安局人口预测数:2010年全区常住人口148490人,2020年190750人。常 住 人 口 预 测 表年 份常住人口(人)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合 计增长率()增长人口(人)增长率()增长人口(人)增长率()增长人口(人)20051273586.4679823.96296230.4237602010 1484907.60491424.251621831.85211322020 1907506.00915420.333310626.3342260(2)流动人口20002005流动人口统计表年 份2

30、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流动人口(人)612706313065330676707129074040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2005年六年间,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期间增长20.85%,年均增长3.86%。预测规划期仍保持年均3.86%增长率,到2020年全区流动人口达130700人,其中2010年89500人。(3)总人口由于流动人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能等同于常住人口,因此,在计算总人口时,只将60%的流动人口列入总人口的的计算,即总人口=常住人口+60%流动人口。根据此公式预测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达269200人,其中2010年202200人。总 人 口

31、预 测 表 单位:人年 份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总人口2005年127358740401717822010年148490895002022002020年190750130700269200备注:总人口=常住人口+60%流动人口3、城镇化水平预测由于小河区缺乏城镇化水平历史数据,因此本专题无法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来预测规划期城镇化水平。2010年城镇化水平直接采用贵阳市小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数据为90%,2020年采用建设部门的预测数为100%。规划期城镇人口规划期(总人口城镇化水平),规划期城镇、乡村人口预测情况具体如下表:规划期城镇化水平预测表 单位:人、%年 份总人口城镇化水

32、平城镇人口乡村人口2005年171782 83 14257929203 2010年20220090181980202202020年2692001002692000(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本专题采用人均用地法和分类法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1、人均用地法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级为60.0-75.0平方米/人,级为75.1-90.0平方米/人,级为90.1-105.0平方米/人,级为105.1-120.0平方米/人。建议首都和特区城市可按级确定,当用地偏紧时可在级内考虑;建议新建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在级内考虑,当用地偏紧时可在

33、级内考虑;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低于150平方米/人的指标内确定;对其余的现有城市,应在现状人均用地建设水平基础上同时符合下表的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的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进行调整。规划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人)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范围(平方米/人)指标级别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60.060.175.00.125.060.175.060.175.0075.190.00.125.075.190.075.190.0不限90.1105.00.125.090.1105.075.190.015.0090.1105.0不限105.1

34、120.00.115.0105.1120.090.1105.020.00105.1120.0不限120.090.1105.00105.1120.00小河区2005年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为84.26平方米,对照上表,属指标级别,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0.1105.0平方米。按允许调整范+0.1+25.0平方米/人,规划期小河区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在84.36109.26平方米之间,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的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小河区规划期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5平方米/人。2010年全区城镇人口为181980人,2020年为269200人。根据公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城镇人

35、口*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进行预测,结果如下: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181980人*105平方米/人 = 1911公顷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269200人*105平方米/人 = 2827公顷 2、分类法(1)城市、建制镇用地2005年小河区城市用地面积373.50公顷,建制镇面积479.71公顷,合计城市、建制镇用地853.21公顷,全区城镇人口142579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59.84平方米(城市、建制镇用地面积/城镇人口)。对照规划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小河属指标级别,规划期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标准为75平方米/人。根据公式城市、建制镇用地规模 = 城镇人口*人均城镇建设

36、用地标准进行预测,结果如下:2010年城市、建制镇用地规模 = 181980人*75平方米/人 = 1365公顷2020年城市、建制镇用地规模 = 269200人*75平方米/人 = 2019公顷(2)独立工矿用地根据区政府提供的小河区2006-2020年重点项目一览表(见附表),规划期西部开发工业园区二期基础设施、乡企园A、B、C区基础设施、西工产业园、金竹工业园基础设施、航天工业基地、现代制药基地等26个重点建设项目需用地1107公顷,其中建设起止年限在2006-2010年的项目有14个,用地规模为239公顷;建设起止年限在2006-2020年的项目有12个,用地规模为868公顷。预计起止

37、年限在2006-2020年的这12个建设项目,在2010年前用地量占整个用地规模的三分之一:289公顷,合计规划近期重点项目需用地528公顷,规划远期需用地579公顷。2010年独立工矿用地规模为876公顷,2020年为1455公顷。3、推荐方案根据以上预测,得出两套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方案,具体如下表: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比表单位:公顷预测方法2005年规模2006-2010年增量2010年规模2011-2020年增量2020年规模2006-2020年增量人均用地法1201 710 1911 916 2827 1626 分类法120110402241123334742273 本着节约用

38、地的原则,本专题推荐人均用地预测法方案,即预测规划目标年(2020年)小河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827公顷,其中规划近期年(2010年)为1911公顷。七、城镇建设空间布局 (一)城镇用地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结合土地的自然条件,考虑城市现状条件,交通状况,技术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对小河区土地进行城镇建设用地条件综合评价。 1、北部建成区用地平坦,设施集中。通过土地的置换和开发利用,可以布置居住、公建等用地,促使城市结构明晰,城市功能完备。 2、南部有分散农村居民点,一般农田、菜地。地形较开阔平坦,是适合工业发展的首选用地。 3、西面是金竹阿哈湖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周围环绕农田保护区,为维

39、持生态保持水土平衡,不能建污染工业,不宜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用地。 4、东面与二戈寨被对门崖山脉相隔,没有城市发展用地空间。 5、小河区已被周边几个片区围合,用地紧张,作为城市发展备用地较少。 (二)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根据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和现代化都市新区的定位和小河区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形成了小河区城镇建设空间布局。1、黄河片区以建设中心商贸区为导向。西南环线以北的黄河片区,以黄河路为“轴”,连接转盘,平桥“两中心”,集中布局中高档商场、专卖店、酒店、商务楼宇。以贵州石文化艺术宫、香江路沿岸世界风情艺术浮雕墙等景点为依托,促进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积极规划建设香江路商业风情街,使之成为集都市餐饮、休闲

40、、购物、娱乐和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滨水商业街区。完善以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长江路二期,积极协调推进黔江路南明区段和珠江路南明区段建设,形成黄河片区与市中心区的多点连接。结合中心区企业“退二进三”和“城中村”改造,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将其建设成为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2、加快重点开发区域平桥片区建设。西南环线以南的平桥片区按照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带的发展要求,推进小河至孟关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使南部工业区向孟关方向延伸。西南环线至二戈寨和花溪大道,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带。加快推进开发大道延伸段和小黄河改造等项目建设,早日启动西南环线改造、桐荫路改造、清水江路改

41、造、珠显路和金戈路等项目,积极配合省市建设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毛寨、王武、周家寨、红艳村、王宽等村级工业小区建设,结合红艳村、毛寨、尖山、龙王等城中村改造,完成尖山商业街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纵深发展和布局优化。3、以生态建设为着力点加快金竹新区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建设绿色新区为目标,依托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环线、金戈路、贵花二道等城市道路的建设,加强片区交通网络建设。中心区域以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强煤气、通讯、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教育、文化及休闲活动等公共设施,增强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南

42、部工业区,按照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完善配套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北部生态保护区,沿西南环线两侧,适度进行土地开发,合理布局房地产业,推广节能建筑,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和农民新村;水源保护区以加强阿哈湖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加快金山、竹林、滥泥等老村寨的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建设,推进金山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和湖区农民移民搬迁,为都市精品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八、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对策建议(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城市建设规划。解决城市土地开发利

43、用中缺乏指导,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宏观把握用地的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二)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加强对城市土地规划的管理,不断改进规划方法,完善规划内容,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实施规划动态监测,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规划实施反馈和监督机制,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到实处。(三)建立建设项目用地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建设项目用地控制制度,保持用地结构的合理性,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资源整体节约与高效利用的程度。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鼓励产业,政府进行供地时,采取限价不限地的政策,对允许或有一定限制的产业,采取限地不限价的政策;对禁止或淘汰的产业,原则上政府不给供地。(四)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业用地,运用市场价格机制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现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五)积极推广工业区的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新建项目除符合独立选址条件外,其余选址向工业园区集中,对投资规模小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供地。鼓励企业用地向空中发展,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企业,给予土地、税收等等的优惠政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