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24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氡气检测,规范.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氡气检测,规范篇一:土壤氡检测的原因 土壤氡检测 土壤及室内空气中氡气的危害和防治 肖 琳 20世纪最神秘的悬案之一便是,那些进入金字塔的人,不久就会暴病而亡。千百年来人们都说是古埃及人在金字塔下了毒咒。直到加拿大和埃及科研人员在金字塔发现了氡气,才使金字塔之迷大白于天下。那么,氡真的那么可怕吗? 氡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落,因为它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由镭衰变而产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比重是空气的7.5倍。 一、 氡气的危害: 氡气的危害在于它的不可挥发性。挥发性有害气体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到安全水平,但室内氡气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而,

2、地下住所的氡浓度也就比地面居室高许多,大概在40倍左右。 由于无色无味,所以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知不觉。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1、导致肺癌。主要通过被呼吸系统截留的氡子体在肺部不断累积完成,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8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科学家测算,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贝克立方米的环境中,相当于每人每天吸烟15根。氡气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5000人至20000人,我国每年也有50000人因为氡气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 2、导致白血病。 3、使人丧失生育能力,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

3、传等。 另外,氡可以通过人体脂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关专家称,氡气已成为家居健康的超级隐形杀手。 二、室内氡的来源 : 1、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这些氡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并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一般而言,低层住房室内氡含量较高。 2、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 3、户外空气带入室内的氡。在室外空气中氡的辐射剂量是很低的,可是一旦进入室内,就会在室内大量地积聚。室内氡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通过实验可得,冬

4、季最高,夏季最低。可见,室内通风状况直接决定了室内氡气对人体危害性的大小。 4、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三、土壤和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 1、 土壤氡浓度取样标准: 采样孔深入地表土壤的深度为600-800mm,采样孔径为20-40mm,以10m网格测量取样,各网格点即为测试点(当遇较大石块时,可偏离2m),布点数目不能少于16个,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工程范围。 2、室内空气中氡浓度取样标准: 氡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少于0

5、.5m,距楼地面高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设1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设2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设3-5个检测点。 3、检测前的准备: (1)土壤中氡浓度检测: 土壤中氡浓度检测关键是如何采集土壤中的空气。成孔后,应使用头部有气孔的特制的取样器,插入打好的孔中,取样器在靠近地表处应进行密闭,避免大气渗入孔中,然后进行抽气。正式现场取样测试前,应通过一系列不同抽气次数的实验,确定最佳抽气次数。取样测试时间宜在8:00-18:00之间,现场取样测试工作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

6、24h后进行。 (2)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4、试验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范作出评定。 污染物 I类民用建筑工程 II类民用建筑工程 氡(Bq/m3) 200 400 四、降低室内氡浓度的综合措施: 2005年6月22日,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防止肺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国际氡气项目”,目的是帮助各国政府制定应对氡气的政策和措施,并提高各国民众对氡气危害的认识。 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在正当、合理的前提下

7、,在确保公众受照射剂量满足规定值标准下,要千方百计采取优化措施降低公众的受照水平。 1、对于降低土壤中氡浓度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的有关规定 : (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 (2)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3倍及以上、5倍以下时,工程设计除采取建筑物内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 (3)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及以上时,工程设计中除按本节

8、第4.2.4条规定进行防氡处理外,还应按国家标准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GB/T17785-1999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措施。 (4) I类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及以上时,应进行工程地点土壤中的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测定。当内照射指数大于1.0或外照射指数大于1.3时,工程地点土壤不得作为工程回填土使用。 2、对于降低室内氡浓度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建材的选取,应尽可能的选用天然放射性低的材料,即选择镭、钍、钾的含量较低的材料为宜。 (2)材料选定后,要控制室内建筑表面氡的析出。可以在室内建筑表面喷涂涂料、油漆

9、,墙壁铺上如墙纸等较不易渗透的物料等措施,一般的可以防氡析出效果可达65-95%。 在喷涂之后,注意对墙体上的破损处及时修补,以防止氡气析出。位于地库或地面层的单位应该填补地板或墙壁的缝隙。 (3)在一般的自然环境中,氡气会自然稀释、消失在空气中,对生物并无害。但是它一旦停留在一些物体上,如建筑物,居住在內的人就可能会有罹患疾病的危险,通风是破坏氡与子体平衡比,和降低其浓度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是降低室内氡浓度最好的措施之一。靠自然通风的单位应该尽量多打开窗门, 空调或机械通风系统应该正确调控输入新鲜空气。 (4)在建房或者购房前,应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做氡气测试,从源头

10、上控制预防。 五、国外降低氡气的措施: 1、英国:针对氡气浓度的不同采取以下五种方法: 安装氡坑抽气系统 、密封地面和墙、增设地板下通风系统、整个屋子安装主动加压或强制通风系统、改善房屋通风。 2、美国: 在降氡措施方面美国有标准: Radon Mitigation Standards (RMS) 是美国环保署在 1993 年发布的并于 1994 年进行了修订,在不久要施行 ASTMI E2121 ,在 RMS 中有清楚的描述。篇二:土壤氡检测依据 印发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穗建筑2004125号 (广州市建委2004年3月25日颁布实施) 各有关单位: 为建立“公平、开放、竞

11、争、有序”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市场,规范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资格条件和行为,保障检测工作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可靠性,我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广州市建筑条例等法规和国家、省的有关文件规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将该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广州地区建设工程检测机构2004年度登记备案工作将依据此暂行办法开展,具体受理时间为4月12日至21日,各单位请在“广州城市建设网()”上“网上办公”栏目的对应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同时按暂行办法的要求到我委“对外办公中心”提交书面材料。有关具体问题可向建筑业联合会建设

12、工程检测专业委员会咨询,电话:83343656、83343587。 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市场,规范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资格条件和行为,保障检测工作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可靠性,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广州市建筑条例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以下简称广州市)从事建设工程检测活动以及对检测业务实行监督管理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建设工程检测是指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

13、备安装工程下列方面的检测: (1)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检测; (2)工程基础、实体的质量检测及鉴定; (3)工程附属的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检测;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5)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机具、安全防护用品的安全性能检测。 第四条 广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以及检测市场的监督管理,相应的行业协会协助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有关的管理工作。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及各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对所辖或所监工程相关的检测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与检测相关的文件、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检测机构的备案 第五条 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

14、建设工程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必须取得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从事工程基础检测的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并将第七条所列资料提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报备案的检测单位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工程质量验收时不予认可,同时该单位不得被吸收为相关行业协会会员。 第六条 原则上在每年3月受理年度登记备案申报。具体受理时间以“广州城市建设网()”上有关通知为准。申请单位应同时进行网上申报,并在市建委对外办公中心提交书面申报材料。 第七条 申报材料包括(除身份证外,所有材料均需报原件和复印件,待核实后退还原件): (一)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单位资质备案申报表一式2份(网上填报后打印); (二)检

15、测单位资质证书、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附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与申报检测类别相对应的各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 (四)技术、管理人员及检测人员劳动合同、社保证明、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检测人员上岗证和身份证复印件; (五)检测单位及主要人员业绩汇总表(按附件二的格式填写); (六)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提供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行业协会组织各检测技术专业组对申报单位提交的有关备案资料进行核实,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实。 第三章 检测机构的责任 第九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计量认证及资质核定的检测项目范围内从事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报告客观、公

16、正,并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第十条 检测报告经检测和编写人员签字,由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机构授权的负责人签署后方可生效。 在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并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检测中发现有危及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安全的问题,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十二条 实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各检测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所承担的工程检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第十三条 行业协会每年组织各取得广州市登记备案的检测机构参加能力验证试验。能力验证

17、试验评价结果可作为各机构登记备案的依据。 第十四条 对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上岗证实行动态备案管理,具体内容以各机构办理登记备案的申报资料为准。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变动,应在10日内向行业协会办理资料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行业协会每年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各专业检测人(转 载于: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土壤氡气检测,规范)员上岗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各检测人员应当定期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四章 市场监管 第十六条 建立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在广州市建筑业管理网站(/Cin)上设立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窗口,适时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业绩和资信等情况。 第十七条 各区建设

18、行政主管部门、市及各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所辖或所监工程相关检测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与检测相关的文件、资料监督检查的结果予以记录,发现违规行为的应及时纠正并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八条 行业协会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对各检测机构履行职责情况和市场行为以及投诉进行不定期抽查和调查核实,并将各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各种违规、违纪情况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本办法的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 (一)检测机构的监管 1、未办理登记备案出具检测报告的,在工程质量验收时不予认可并予以通报。 2、超过6个月不上报检测信息或不参加比对试验以及

19、比对试验结果超出误差范围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从事该项检测工作。 3、不及时办理检测人员变动登记,不组织检测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作为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 4、检测人员无上岗证进行检测,以及不执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逾期不报或隐瞒实际情况的,作为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 5、对于违反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检测单位,责令其改正,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发生3次以上违法行为的注销其备案。 6、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超资质或超登记备案范围检测的机构,注销其备案。挂靠的检测机构,则注销双方的备案,且一年内不得备案。 (二)检测人员的监管 1、对同

20、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机构以及一年内未从事检测工作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上岗证的,予以注销其资格证书;其他部门发证的,则注消上岗证的备案。 2、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挂靠、超资质检测机构的责任人员,予以吊销其上岗证书或注销其备案,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有关责任。 3、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上岗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被注销检测上岗证或注销上岗证备案的人员,两年内不得在建设工程检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各专业类别检测机构备案条件指引 一、通则 本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在申请备案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21、: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中企业法人单位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二)具备能满足检测要求的仪器、设备,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有不少于500平方米的试验办公场所等基本条件。 (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相应检测项目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 (五)人员满足以下要求: 1技术、管理和检测人员为在职的专职员工(已购买社保并签订劳动合同)。 2技术负责人须具备高级职称并从事建设工程检测工作5年以上。 3各检测项目的报告编写、审核人员和检测员的任职条件及专职检测人员总数,检测业绩、仪器设备等要求见以下各专业检测机构的相应条件。 4主要技术人员工作年限须与其提供的业绩相符。 二、各专业类别检测的要

22、求 (一)建设工程材料、构配件检测 检测范围包括:(1)水泥;(2)建筑钢材;(3)混凝土检验与试验;(4)砂浆检验与试验;(5)新型墙体材料;(6)建筑砂石;(7)混凝土及砂浆外加剂;(8)防水材料;(9)建筑涂料;(10)塑料给排水管材管件;(11)UPVC塑料管用胶粘剂;(12)PVC线槽、线管;(13)管道阀门;(14)铝合金型材及板材;(15)电线电缆;(16)家用插座;(17)漏电开关及断路器;(18)建筑门窗;(19)建筑幕墙; (20)建筑结构胶;(21)饰面砖粘结强度;(22)建筑玻璃;(23)建筑卫生陶瓷;(24)沥青检验与试验;(25)土工试验等等。1人员满足以下要求:

23、(1)检测报告审核人员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 (2)每个检测单项至少有3名从事该单项检测工作1年以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检测人员。 (3)检测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书或经过内部比对考评确认具有相关检测能力,其持证上岗人员至少占检测人员的60%以上。 (4)中级以上职称占检测人员的20%以上,且检测人员不少于15人。 (5)申请幕墙或门窗检测项目的,应有3名中级职称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测、检验报告编写和审核工作。 2检测仪器、设备技术参数必须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并能提供有效的检定记录。 3一个考核年度内的检测业绩达到以下要求: (1)每个检测项目每年至少有10次检测任务。 (

24、2)申报检测基础性材料每年的业绩要求: a.水泥:检测至少200组;b.建筑砂、石:至少100组,c.混凝土、钢筋:至少各500组;d.墙体材料:至少200组。E.其他工程材料:每种产品至少检测50组。 (二)工程基础及实体质量检测 (原未取得资质证书的该类市属检测单位年度登记备案与资质申报同时进行) 检测范围包括:(1)单桩静载试验(含竖向抗压、竖向抗拔、水平静载);(2)高应变动力检测;(3)低应变动力检测;(4)钻芯法检测;(5)超声波法检测;(6)地基土原位测试及复合地基检测(压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7)岩基压板载荷试验;(8)基坑及边坡锚杆抗拔试验等等。 1人

25、员满足以下要求: (1)检测报告的编写人员须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检测报告的审核人员须具有高级职称,同时均是从事工程基础检测工作5年以上且持有市级以上工程基础检测上岗证。 (2)每个检测单项至少有3名从事该单项检测工作3年以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必须经市以上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并取得上岗证书。对申请基础检测项目3个单项以上的单位,其持证上岗人员不少于10人。 (3)申请工程桩动测项目的,应有3名以上高级职称的工程桩动测人员或从事工程桩动测3年以上的中级职称人员,负责现场检测、动测资料分析、检验报告编写和审核工作。 2检测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静载试验(含压板载荷试验

26、、锚杆抗拔试验):有与申报方法、荷载相符的重物试验反力架、篇三:土壤中氡气检测规程附录 土壤中氡浓度及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 土壤中氡浓度测定 1 一般原则:土壤中氡浓度测量的关键是如何采集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氡气的浓度一般大于数百Bq/m3,这样高的氡浓度的测量可以采用电离室法、静电扩散法、闪烁瓶法、金硅面垒型探测器等方法进行测量。 2 测试仪器性能指标要求: 工作条件: 温度:1040; 相对湿度: 90%; 不确定度: 20%; 探测下限:400 Bq/m3 。 3 测量区域范围应与工程地质勘察范围相同。 4 在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内布点时,应以间距10m作网格,各网格点即为测试点(当遇较大石

27、块时,可偏离2m),但布点数不应少于16个。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工程范围。 5在每个测试点,应采用专用钢钎打孔。孔的直径宜为2040mm,孔的深度宜为500800mm。 6 成孔后,应使用头部有气孔的特制的取样器,插入打好的孔中,取样器在靠近地表处应进行密闭,避免大气渗入孔中,然后进行抽气。正式现场取样测试前,应通过一系列不同抽气次数的实验,确定最佳抽气次数。 7所采集土壤间隙中的空气样品,宜采用静电收集法、电离室法或闪烁瓶法、金硅面垒型探测器等测定现场土壤氡浓度。 8 取样测试时间宜在8:0018:00之间,现场取样测试工作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h后进行。 9 现场测试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测试点布设图,成孔点土壤类别,现场地表状况描述,测试前24h以内工程地点的气象状况等。 10 地表土壤氡浓度测试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取样测试过程描述、测试方法、土壤氡浓度测试结果等。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