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260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手册目 录一、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二、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1、建设单位给出设计任务书 2、进行工程现场勘察3、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方案设计 4、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5、设计方案审批 6、工程正式设计 7、设计文件及工程费用审批 8、竣工设计 三、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2、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一般原则 (2)常见入侵报警设防措施 (3)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四、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2前端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五、入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的供电与接地 一、 对设计人员的要求1、 熟悉国家有关部门对建设

2、单位在安全技术防范上的要求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标准。 2、 全面了解并掌握安全防范技术设备和器材的性能、技术指标及发展动向。 3、 设计人员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设计技能。 4、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二、 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按照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工程规模达到一、二级的大中型工程其工程设计程序与步骤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小型工程的设计程序可适当简化): 1、 建设单位给出设计任务书 (1) 设计任务书及其内容 A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本身的需要,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 B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设防目的、系

3、统应具有的整体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方式以及建设工期、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2) 无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建设单位,设计者可协助其完成,应避免无任务书而直接进行设计的做法。 2、进行工程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1) 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 (2) 设防部们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 (3) 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 (4) 了解设防部位电磁波辐强度。

4、记录电磁波干扰强度高的区域,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时的参考。 (5) 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雪、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 (6) 勘测各种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覆盖范围及能否可靠工作,并在一面图上标记出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 (7) 勘测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记录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必要时间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摄像机及出线口线的位置。 (8) 所有勘察内容均应做详细记录。 3、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方案设计 (1) 一般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结果、防

5、护目标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系统构成方式及设备配置。 (2) 方案设计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A系统构成框图。图中应标明系统中设备的配置数量、分布情况、与方式等。 B系统功能说明。包括系统的功能及主要设备的功能。 C防区布防力及防护范围。图中应具体标明探测器、摄像机等前端器材的位置、类型以及探测或监视的覆盖面等。D控制室布局图。图中应标明控制台、终端显示设备(电子地图板、大屏幕显示器、监视器等)、通信设备、通风设施、灭火装置等的位置以及室内走线与系统接地等内容;对于一级风险工程,还应设置卫生间。 E设备、器材配置明细表。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各种探测器、监控器材、传输设备(包括机、线设备)及其他辅

6、助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型号、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数量、价格等。 F管线敷高方案。包括管线走向、架空敷设还是管道敷设,以及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等。 G工程费用概算。包括器材设计施工费、工程检测验收费等。具体概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H建设工期。包括 工期(含系统调式)和试运行工期,其中施工工期与建设单位商定,而试运行期应执行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与要求中的规定,即施工完毕后,至少试运行一个月。 4、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1) 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保卫处负责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防范专家

7、、公安主管部门技防管理人员等。(2) 将设计方案提交专家审阅。除提交设计方案外,还应提交与设计方案有关的其他资料,如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报告、土建图纸、方案中主要设备、器材说明书等。(3) 方案论证。论证会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负责人述说设计方案,回答专家质疑。专家对方案内容逐项进行审查,并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提出个性意见。 5、设计方案审批由建设单位将设计方案及论证意见(以及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对修改意见的处理结果报送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6、工程正式设计(1) 依据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正式设计。正式设计包括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操作维

8、修说明等。(2) 技术设计A技术设计应包含方案设计中17的各部分内容,只是应更加确切的完善。 B最终形成的技术设计文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 a) 设计任务书。 b) 方案设计。 c) 系统图及工作原理。d) 设计、器材清单,包括系统中所有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生产厂家等。(3) 施工图设计A施工图是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主要包括: a) 探测器或摄像机布防图、中心设备布置图、系统边线图。 b) 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c) 设备、器材安装要求及安装图。B图上应标明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线间距离、所使用导线、护套管的型号、规格、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安装要求等等

9、。 C制图要严格按照工程制图标准和C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标准发布后的新产品,所用图形符号必须加以说明。(4)操作和维修说明书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A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操作、使用方法说明。 B计算机程序说明 C系统故障多发部位,以及操作、使用方法说明 D售后服务承诺(5) 工程费用预算书工程费用预算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A工程设计费。 B设备器材费。 C设计、施工费预算。 D工程检测、验收费用预算,具体预算方法应参照C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6) 其他必要的文件,如设备使用说明书等。(7) 正式设计文件应有设计

10、、审核和批准和签字方为有效。 7、设计文件及工程费用审批正式设计中的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费用预算需报建设单位或其上级单位审批(有特殊规定的设计文件还需要经公安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盖章后,才可进入施工阶段。 8、竣工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所做的变更应用文字记录,并画出工程竣工图存档,1- 8给出的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的一般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步骤可以简化,但是总体上不宜相差太多。有关立项、招标、委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请参见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三、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1. 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1) 入侵报警系统应由入侵探测器、传输系统、控制设备组并应附加音、像

11、(或两者之一)复核装置。(2) 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盗窃、抢劫之报警功能,具有用于指挥调动处警力的通信手段,其防范能力应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相一致。(3)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必须结合实体防护系统和接处警力的情况设计。(4)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的内容参见二、2 (5) 设备及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防范要求,满足使用环境条件,并有合适的性能价格比。(6) 所选用设备、器材均必须为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并经过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口设备、器材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7)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应

12、有利于系统规模的扩充及新技术的引用。(8) 系统应考虑安装方便、配置方便、使用方便。(9) 系统自身安全性、保密性要强 2、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设计(1) 一般原则 A选用入侵探测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所选用探测器必须符合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口设备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b) 在探测器防护区域内,有盗窃行为发生时不应产生漏报警,无盗窃行为发生时应尽可能避免误报警。 c) 根据使用条件(设防部位、环境条件)和防区干扰源情况(气候变化、电磁辐射、小动物出入等)选择探测器的类型。 d) 根据防护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技术性能的探测器。 B探测器的安装设计

13、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应5m。 b) 探测器的作用距离、覆盖面积,一般应留有25%30% c) 设防部位的探测应满足以下条件: 防护区域内无盲区 探测灵敏度满足防范要求。 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 d) 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宜实施多层次防护(如室外周界、室内空间、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本身三层防护)。 e) 与报警联动的摄像机或照相机的防范区域,应设置与探测同眺的照明系统。 f) 安装设计应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2) 常见入侵报警设防措施 1) 栅栏加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2) 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

14、防护系统。 3) 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电动式振动(地音)探测器或埋入式泄漏电缆探测器等组成的无屏障周界防护系统。 4) 玻璃破碎探测器组成的周界探测系统。 5) 磁控开关与门、窗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6) 各种微动开关构成的具体保护目标探测装置。 7) 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装置。 8) 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各种入侵移动探测装置。 9) 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装置。 10) 视频报警装置。 11) 出入口控制装置。 12) 其他措施。(3)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1) 开关式入侵探测器 a. 磁控开关主要用于各类门、窗的警戒,其安装设计要点: 注意所防护门窗的质地,

15、一般普通的磁控开关功能用于木质的门窗,钢、铁门窗应采用专用型磁控开关。 所选用磁控开关的控制距离至少应为被控制门、窗缝隙的2倍。 磁控开关应安装在距门窗拉手边150mm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对准,间距0.5cm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合最好采用暗装磁开关,引出线也要加以伪装。 设防部位位于强磁场中,或有可能经常性遭受振动以及门窗缝隙过大或不易固定的场所,不宜使用门磁开关。 b微动开关 常用于放在被保护物体的下面(也可用于门、窗合面侧),物体被移开时发出报警。 可用于任意质地的物体,且防震性能好,但开关机械触点抗氧化、腐蚀及动作灵活程序较磁控开

16、关要差。 c水银触点开关 可用于防范保险柜等大型物体被非法搬运。 d用金属丝、金属箔等导电体的断裂代替开关 绑扎在物品上,用于防范非法移动或取走物品。 粘贴在门、窗、展柜等部位,用于防范非法开启。 e压力垫通常放在窗户、楼梯和保险柜周围的地毯下面,形成通往被防护目标通道上的一道防线。 2)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 常用于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 主要特点: 功耗低、隐蔽性好(被动式) 同一室内可安装多台,探测区任意交叉互不干扰。 灵敏度随室温升高而下降,探测范围也随之减小。 探测区内有热变化或热气流流过易造成盲区。 c) 易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自动温度补偿技术。 抗强光干扰技

17、术。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防遮挡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度角,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 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距地面高度2.2m左右。 合理选择透镜结构,使其视场内不应有可能引起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热管道、空调的出风口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3)微波一被动红外双技术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

18、特点(与被动红外单技术探测器相比) 误报警少。 安装使用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宽)。 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功耗较大。 c易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当两种探测技术中有一种失效或发生故障时,在发出故障报警的同时,应能自动转换为单技术探测工作状态。 d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微波一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应成45度角为宜(若受条件所限,应首先考虑被动红外单元的灵敏度),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 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下,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

19、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距地面高度2.2m左右。 应避开能引起两种探测技术同时产生误报的环境因素。 防范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4)多维驻波入侵探测器 a适用于展柜、商品柜等的小型密闭空间警戒。 b主要特点: 全方位警戒,无盲区。 全天时工作,不受观众或顾客珠影响 c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展柜后侧上部的某一角处。 探测器视场轴线与展柜前侧有30度夹角为宜,严禁正对玻璃。 相邻展柜采用多探测器联网组合运用时,所用同眺信号线应采用双绞线。 同步器的接地点应靠近电源地。 5)声控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 a用于对门窗、展柜等玻璃的警戒。 b主要特点: 避免了声控或振动单技术探测

20、器因受环境干扰而导致的误报。 比单技术探测器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c设计安装要点: 安装在玻璃附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 同时警戒两处以上门窗玻璃时,探测器位置应居中,探测范围应能满足要求。6)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用途: 室内房间周边、重点区域周边警戒。 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警戒线具有直线性 警戒线为非可见光,隐蔽性好。 警戒线或警戒网组合灵活方便 室外应用时,可靠性受环境气候(雾细雨、雪、霜、风沙等)、环境飘浮物(落叶、塑料袋等)、动物(飞鸟、猫等)影响较大。 c所选室外用探测器易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外壳具有防雨、防雾、防霜、遮阳功能。 采用双射束或四射束鉴定技术。 内设自

21、动增益控制电路,浓雾3+ 或天气恶劣时,应有自动增加灵敏度。 具有安装校对显示装置。 d安装设计要点 红外光路中不能有可阻挡物(如室内窗帘飘动、室外树木晃动等)。 探测器安装方位应严禁阳光直射接收机透镜内。 周界需由两组以上收发射机构成时,宜选用不同的脉冲调制红外发射频率,以防止交叉干扰。 正确选用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能,室外内用探测器严禁用于室外。 室外用探测器的最远警戒距离,应按其最大射束距离的1/6计算。 室外应用要注意隐蔽安装。 主动红外探测器不宜应用于气候恶劣,特别是经常有浓雾、毛毛细雨的地域,以及环境脏乱或动物经常出没的场所。 7)电动式振动探测器, A用于室内、外周界警戒及防凿、砸

22、金库、保险柜等。 B主要特点: 面控型 在实体屏障冲破之前即可发出报警。 室外周界警戒开头组成灵活,隐蔽性好。 传感器中的活动部件易磨损,需半年检修一次。 c安装于设计要点: 室内应用明敷、暗敷均可。通常安装于可能入侵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或保险柜上。 安装于墙体时,距地面高度2-2.4m为宜,传感器垂直于墙面。 室外应用时,通常埋入地下,深度在10m左右,不宜埋入土质松软地带。 安装位置应远离振动源(如室内冰箱、空调等,室外树木、拦网桩柱等),室外用一般应与振动源保持13m以上距离,室内用酌情处理。 不宜用于附近有强振动干扰源的场所(如附近临公路、铁路、水泥构件厂等)。 电动式振动电缆入侵探测

23、器 A用于室内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电缆易弯曲,可用于地形复杂的周界防护。 电缆本身无源,可在不易进入电源的易燃易爆场所安装使用。 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外界的振动干扰(如小动物爬越、冰雹等引起的振动)大时易产生误报警。 功耗小。 C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灵敏度和供微处理用的报警条件参数可选择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于网状围栏上时,电缆应敷设在围栏的2/3高度处,固定间隔应小于30cm,且应每10m预留一个维护环(直径为8-10cm)。 安装于栅状围栏上时,易将传感电缆空入金属管内置于栅瘭的顶端,固定金属管的卡子与管子这间应留有少量活动空间,以便入侵时能够产生振动。 围墙上安装

24、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电缆空入金属管,用金属支架将金属管宽松地固定在围墙内侧或外侧的上方。在围墙上安装铁刺网,电缆敷设在铁刺网上,敷设方法与上述网壮围西半球情况类同。用支架将电缆固定在围墙内侧、外侧的2/3高度处。 电缆敷设需经过大门时,应将电缆穿插入金属管埋入地下1m深处。 室内安装时,将电缆敷设在可能入侵的房屋墙体的2/3高度处、天花板、地板下,明敷暗敷均可。 按线盒(内置前置信号处理器)应固定安装在传感电缆附近的栏柱或墙体上,且注意防破坏其地线应良好接地。 电缆分区要适当,每个警戒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300m,以便能确定入侵部位。 9)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外周界,或隧道、地道、过道

25、、烟囱等处警戒。 B主要特点: 隐蔽性好,可形成一堵看不见的,但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的电磁场“墙”。 电磁场探测区不受热场、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 电磁场探测区不受地形、地面不平坦等因素的限制。 无探测盲区。 功耗较大。 C易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泄漏电缆视情况可隐藏安装在隧道、地道、过道、烟囱、墙内或埋入警戒线的地下。 应用于室外时,埋入深度及两根电缆之间的距离视电缆结构、电缆介质、环境及发射机的功率而定。 泄漏电缆探测主机就近安装于泄漏电缆附近的适当位置,注意隐蔽安

26、装,以防破坏。 泄漏电缆通过高频电缆与泄漏电缆控测主机相连,主机输出送往报警控制器。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泄漏电缆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泄漏电缆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泄漏电缆埋入的地域要尽量避开金属堆积物,在两电缆间场区不应有易移动物体(如树等)。 10)电场线感应式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电磁感应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 电磁场探测区不受地形、地面不平坦等因素的限制。 无探测盲区。 功耗较大。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

27、点: 泄漏电缆视情况可隐藏安装在隧道、地道、过道、烟囱、墙内或埋入警戒线的地下。 应用于室外时,埋入深度及两根电缆之间的距离视电缆结构、电缆介质、环境及发射机的功率而定。 泄漏电缆探测主机就近安装于泄漏电缆附近的适当位置,注意隐蔽安装,以防破坏。 泄漏电缆通过高频电缆与泄漏电缆控测主机相连,主机输出送往报警控制器。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泄漏电缆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泄漏电缆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泄漏电缆埋入的地域要尽量避开金属堆积物,在两电缆间场区不应有易移动物体(如树等)。 10)电场线感应式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电磁感应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

28、影响,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 价格较低。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气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周边钢丝网的中部或顶部、围墙的顶部、或单独安装在地面的柱桩上。 场线与感应线间距离依具体产品技术性能来定,两者之间应保持平行(安装时需用拉线器拉紧) 场线与感应线的数目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二,二种情况,两根感应线应分放在职场线的两侧。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电场感应线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11)紧急报警装置 a用于可能发生直接威胁生命的场所(如银行营业所、值班室、收银台等),利用

29、人工启动(手动报警开关、脚步踢报警开关等)发出报警信号。 B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防误触发措施。 触发报警后能自锁。 复位需采用人工再操作方式。 无线紧急报警装置的发射机应能在整个防范警戒内达到触发报警的要求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紧急情况下人员易可靠触发的部位。 要隐蔽安装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布线设计(1) 传输方式的选择要点 1方式必须能快捷、准确地传输探测信号,而且应性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并具有防破坏能力。 2传输方式的确定取决于报警系统中警戒点、传输距离、环境条件、系统性能要求及信息容量等因素。 3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首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用线传

30、输。 4布线最困难的情况,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注意选取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5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及防护级别高的系统(如金融、文物单位等),宜采用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并配以必要的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又重传输方式,并配以必要的线、无线转接装置。(2) 专用线系统布线设计 1基本原则 a系统布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和规范。 B前端探测器和人室线一般应全部采用铜忒屏蔽线。 C信号传输线路耐压力应不低于交流250v,线芯截面除应满足系统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31、,蔚线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下表规定值:铜忒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 d探测器电源供电传输线路,应采用耐压力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或电缆,供电距离大于50m以上的电源线,所选用线径不应小于0.75mme路径选择应以美观、施工维护方便为原则,走线路径应尽量短捷,安全可靠。 E尽量隐蔽,防止被破坏。 F强电、弱电一般应分开敷设。 2室内布线设计A室内线路敷设应符合JBJ 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B室内布线一般应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等,探测信号线俦选用金属管。 C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衬、线槽及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成 D选用管线内截面应至少留有1/3

32、的余量,线槽的内截面应至少留有1/3有余量。 E探测器至接线盒或管线间的边线应加软管予以保护。 F信号线路暗敷时,不能与照明线、电务线同管(或同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 G报警系统线路的电缆竖宜与强电电缆的竖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报警系统线路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两侧。 3室外布线设计 a室外线路敷设可采用如下方式: 架空式。线路路径上有可利用的线杆时可考虑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管道式。线路路径上有可利用的管道时可优先考虑估用管道敷设方式。 直埋式。线路路径上没有生产关系也不便立杆,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b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LKV以下)的间距不应小于1.5m,同广播

33、线的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c直埋式引出地面的出线口,应尽量选在隐蔽地点,并宜在出口处设置从地面计算高度不低于3m的出线防护钢管,且周围5m内不应有易攀登的物体。 D电缆线路由建筑物引出时,应尽量避开避雷针引下线,不能避开处两者平行距离应1.5m,交叉间距应1m,并应尽量防止长距离平行走线,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处,可在间距过近处对电缆加缠铜皮屏蔽,屏蔽层要有良好的就近接地装置。 E在中心控制室电缆汇集处,宜对每根入室电缆在接线架上加装避雷装置。(3) 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1传输频率必须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报警系统专用的无线传输频率有:第

34、一组 36.050MHz 36.075MHz 36.125MHz 第二组 36.350MHz 36.375MHz 36.425MHz 第三组 36.650MHz 36.675MHz 36.725MHz 2发射功率在一瓦以内,经批准最大不超过10瓦 3当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时,发射机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应具有一设定周期的时间间隔后重复发射报警信号的功能。 4控制器宜具有同时接刷处理多路报警信号的功能,不应产生漏报警。 5宜具有自检和对使用信道进行监视的功能,当出现连续阻塞信号或干扰信号超过30s,足以妨碍正常接收报警信号时,接收端应有故障信号显示。 6接收机安装位置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以保证接收到

35、防范区域内任意发射机发出的报警信号。 7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防拆报警和防止人为破坏的实体保护壳体。 8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电源欠压指示,当其电源工作在欠压状态时,应发射一个故障信号给中收控制室的接收机,以便及时更换发射机的电源。 9发射机使用的电池应保证有效使用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发出欠压报警信号后,电源应能支持发射机正常工作7天。 1999年1月1日起新增防盗报警专用的微功率无线传输频率有: 315.0MHz316.0MHz 430.0MHz432.0MHz 并限定无线报警控制设备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m处不得超过600uv/m.4控制设备的选型与控制室的布局设计(1

36、) 小型系统 1控制设备的选型 a) 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的常见结构主要分为台式、柜式和壁挂式三种,小型系统的控制器多采用壁挂式。 b) 控制器应符合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关要求。 c) 应具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 d) 设有操作员密码,可对操作员密码进行编程,密码组合不应小于10000。 e) 具有本地报警功能,本地报警喇叭声强级应大于80dB。 f) 接入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器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g) 具有防破坏功能。 2值班室的布局设计 a) 控制器应设置在值班室,室内应无高温、腐蚀气体,且环境清洁。 b) 壁挂式控制器在墙上的安装位置,其底边

37、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如靠门安装时,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c) 控制器的操作、显示面板应避开阳光直射。 d)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e)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f) 值往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及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通信设施。(2) 大、中型系统 1控制设备的选型 a) 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台(结构有台式和柜式) b) 控制台应符合G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的有关技术性能要求。 c) 控制台应能自动接收用户终端设备发

38、来的所有信息(如报警、音、像复核),采用微处理技术时应同时有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大型系统可配置大屏幕电子地图或投影装置),并发出声、光报警。 d) 应能对现场进行声音(或图像)复核。 e) 应具有系统工作状态实时记录、查询、打印功能。 f) 宜设置“黑匣子”,用以记录系统开机、关机、报警障等多种信息,具值班人员无权更改。 g) 应显示直观、操作简便。 h) 有足够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报警信息接口频接口、音频接口,并留有扩充的余地。 I) 具备防破坏和自检功能。 j) 具有联网功能。 k) 接入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台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2控制室的布局设计a) 控制室应为设计控制

39、台的专用房间,室内应无高温湿及腐蚀气体,保持环境清洁。 b) 控制台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0.8m,两侧距墙不应小:0.8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 c) 微机显示器的屏幕应避开阳光直射。 d) 控制室内的电缆敷设应采用地槽,槽高、槽宽应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e) 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其架空高度应0.25m,并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留进线槽和进线孔。 f) 引入控制台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g) 控制台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h) 应设置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专线电话通信

40、手段不应少于两种。 I) 控制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j) 室内应设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四、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1) 电视监控系统一般应由摄像、传输、显示及控制四个要部分组成,应具有对图像信号采集、显示、分配、切换控制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功能。(2) 系统的制式宜与通用的电视制式相一致。(3) 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进口产品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B系统的所有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如有监听装置,音频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输入和输出阻抗应为高阻抗

41、或600。 C系统中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4) 电视监视系统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系统。(5) 在监视目标的同时,需要监听现场的音响的电视系统兼配置伴音系统。(6) 在监视区域内,灯光照度应符合摄像系统的要求。(7) 整个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情况下: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0.3)v(峰峰)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电视线)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灰度8级信噪比38DB (8) 在摄像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不应低于下述中的级别要求;图像等级图像损伤主观评价 1不察觉 2可察觉

42、,但不令人讨厌 3有明显察觉,令人感到讨厌 4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5极严重,不能观看 2前端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设计(1) 摄像机 1应选用CCD摄像机。2所选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a) 电源变化适应范围10%(必要时可加稳压装置) b) 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c) 温度、湿度适应范围满足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采用能制作人工小气候的防护罩)。 3监视目标照度不主,而要求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监视目标照度不高,且需要彩色摄像时,需附加照明装置 4监视目标亮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应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和数字背景光处理摄像机 5夜间需隐蔽监视时,宜选用带红外光源的

43、摄像机(或安装红外类作光源)。 6摄像机应由稳定牢固的支架(或电动云台)固定在建筑物上。 7摄像镜头应尽量避免逆光设置,必须逆光设置的场合,除对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加以要求外,还应设法尽量减小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8室内、外安装的摄像机均应加装防护罩。(2) 镜头 1镜头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一致 2镜头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监视目标到镜头的距离而定,其焦距计算可按下式进行:f=AL/h 式中:f镜头的焦距 h被摄物休的高度 L被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A靶面成像的高度 a) 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可选用定焦镜头。 b) 监视目标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 c) 监视目标视距较小而视距有较大时,可选用

44、广角镜头。 d) 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和视角范围较大的情况,应选取用变焦镜头。 3监视目标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像机,应选取用光圈可调(自动或电动)镜头。 4需要遥控监视的情况,应选用可电动聚焦、变焦距、变光圈的遥控镜头。 5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可隐藏在天花板内或墙壁内,气头可采用小孔镜头或棱镜头。隐蔽程度要求不很高时,可采用一体化摄像机。(3) 云台 1所选用云台的技术条件应GB/T1541294应用电视摄像机云台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2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配置手动云台(即支架)。 3需要监视变化场景的情况,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并注意以下

45、方面: a) 电动云台的环境适应性有室内、室外之分,应按实际使用环境条件选用 b) 所选云台的负荷能力应至少大于实际负荷生理的1.2倍 c) 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应1度。 d) 室内型电动云台在随最大负载时,噪声应50dB e) 云台电缆接口,最好位于云台固定不动的位置,且在固定部位与转动部位之间(即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输入线和控制输出线应采用软螺旋线。 4室内云台安装高度以2.5-5m为宜,室外云台安装高度以3.5-10m为宜。(4) 防护罩(1) 防护罩尺寸规格宜与摄像机相配套。(2) 室内防护罩主要用于防尘、防潮湿等,用的还起隐蔽作用,外形宜美观大方,且易于安装(3) 室内防护罩一般应具有全天候防护功能(可防高温、低温、风沙、雨雪、凝霜等)宜采用双重壳体密封结构,内设自动调节温度自动除霜装置,所具功能可依实际使用环境的气候条件加以取舍。(4) 根据特殊需要,还应相应赞助防爆、防冲击、防腐蚀、防辐射等特殊功能的防护罩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线路设计(1) 传输方式的选择 1选择传输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 传输距离 b) 地理条件 c) 摄像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2在近距离范围内,宜采用视频同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