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027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6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矿井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第二节 评价依据第三节 建设项目概况一、矿井建设项目工作量完成情况:1、煤矿矿井建设总投资18.116264亿元,其中矿建投资为4.368582亿元;土建投资为2.595836亿元;设备安装投资为1.648162亿元;设备购置投资为6.615262亿元;其它投资为2.888422亿元。截止2006年12月底,累计完成16.4817亿元,其中矿建完成3.8181亿元;土建完成2.7212亿元;设备安装完成1.6267亿元;设备购置完成5.4434亿元;其它投资完成2.8723亿元。2、矿井建设的安全设施设计概算为6087.34万元,累计完成6581.4

2、万元,其中矿建土建设计概算为517.64万元,累计完成1381.53万元;设备安装设计概算为1976.31万元,累计完成2220.93万元;设备、仪器、仪表购置设计概算为1877.21万元,累计完成1953.64万元。二、矿井建设项目工程量完成情况:1、矿建设计工程量为24661.83m,截止2006年12月,累计完成24513.83m。2、井下硐室设计工程量为42906.63m3,截止2006年12月,累计完成43045.23m3。3、土建设计工程量为72136.95m2,截止2006年12月,累计完成72136.95m2。三、单位工程质量认证情况矿井建设项目共有99个单位工程,其中矿建34

3、个,土建27个,设备安装38个。截止2006年12月,经煤炭工业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认证,已有98个单位工程合格,并出具了质量认证证书,有1个单位工程正在认证。第四节 煤矿概况一、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地形地貌3. 河流及水体4.气象5. 地震(二)井田邻近矿井概况(三)供水水源(四)供电电源(五)通信情况二、安全条件(一)地质构造1.煤田和井田地质构造2. 地层3. 断层4. 褶曲5. 陷落柱6. 节理(二)煤层及煤质(三)、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 瓦斯2. 煤尘爆炸与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情况3. 地温(四)水文地质1. 地表水分布概况2. 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3. 主要隔水

4、层4. 断层及陷落柱的导水性5. 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6. 邻近生产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因素7. 本井田充水因素8. 水文地质类型9. 矿井涌水量三、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1. 井田境界 2. 储量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四、对矿井地质勘探程度的评价及存在问题建议第五节 煤矿生产概况一、井田开拓开采矿井采用斜井立井单水平方式开拓开采3号煤层,投产时共有四个井筒。主斜井井筒内装备胶带输送机1部、架空乘人装置1套,主要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人员升降任务兼矿井进风,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副斜井井口装备一台单滚筒提升机,主要担负矿井大型设备、超长件材料的提升任务兼矿井进风,为矿井安全

5、出口之一。副立井井口装备一台多绳摩擦轮提升机,担负矿井一般物料、设备的提升和人员升降任务兼进风。回风立井井口安装2台主要通风机,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矿井3号煤层为近水平煤层,采用单一水平开采,标高+560m。全井田共划分为八个盘区,分别为西一、二盘区,北一、二、三盘区,南一、二、三盘区。首采盘区为西翼一盘区,盘区主要巷道由西翼胶带运输大巷、西翼辅助运输大巷、西翼回风大巷三条大巷组成。矿井开采顺序盘区为前进式,采煤工作面为后退式。井下在+560 m水平的主、副斜井井底车场设有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井底煤仓、消防材料库、爆炸材料库、胶轮车检修硐室、胶轮车加油硐室、井下换装站等硐室,西翼一盘区布置

6、有盘区变电所、盘区水泵房及水仓等。硐室均采用砼或锚网喷支护。3号煤层采用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首采工作面编号为1301,布置有4条顺槽,即12011胶带运输顺槽、12012进风顺槽、12013辅助运输顺槽和12014回风顺槽。该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为1356.96 m,切眼长度为220m,煤层平均厚度4.6m,煤层倾角06,可采储量181.35 万t。工作面装备有SL500型采煤机、ZY8640/25.5/55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SGZ1000-2700型刮板输送机等先进的采掘设备。作业方式为“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检修。循环进度0.865 m,循环产量0

7、.123万t 。目前,井下布置有12021巷、12023巷、 1102巷、1105巷4个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采用S150J、S200MJ和EBZ200型3种掘进机, 后配套设备采用EZQ-300型桥式胶带转载机和SDJ80、DSJ-100/80/160型胶带输送机及SGZ-764/400、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等。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锚杆、金属网、钢筋托梁、锚索联合支护,大巷喷射混凝土保护层。二、矿井“一通三防”系统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斜井、副立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回风立井井口安装2台AJN-3600/1800N型轴流式通风机,1台工作,1

8、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1700kW。 矿井采用通风机直接反转的方式进行反风,反风设施齐全。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18937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2361m3/min,副斜井进风6615m3/min,副立井进风9961m3/min,回风井总回风量为19109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86.1。井下目前布置一个盘区(西一盘区),有1个综采工作面和4个综掘工作面生产。盘区内布置有3条大巷,其中胶带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进风,回风大巷回风。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西一盘区回风大巷为专用回风巷。盘区采用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盘区变电所、井下爆炸材料库、胶轮车加油硐室、胶轮车维修硐室和井下消防材料库采用独立通

9、风,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西一盘区胶带输送机机头卸煤硐室和配电室、西一盘区水泵房等硐室采用并联通风。首采工作面(1301综采工作面)布置有4条顺槽,采用“三进一回”的通风方式,其中12011胶带运输顺槽、12013辅助运输顺槽、12012进风顺槽为进风巷,12014回风顺槽为回风巷。1301综采工作面3条顺槽总进风量5412m3/min。4个综掘工作面均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并安装有SCF-6型湿式除尘风机。每个掘进工作面安装2台FBD6.3/230型或FBDS8/255(15)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敷设两趟800mm或1000m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配风量为516m3/min787m

10、3/min。局部通风机全部采用“三专供电”,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各掘进工作面均设置有“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井下根据控制风流的实际需要,构筑有齐全的通风设施(风门、风桥、风窗、密闭墙等)。使用的主要进、回风大巷之间的联络巷内安装有2道连锁的平衡风门或2道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并设置了风门开闭传感器,能够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矿井在首采工作面建立了移动瓦斯抽放泵站,安装了3台BJW60YJ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采用本煤层钻孔预抽、边采边抽和采空区埋管抽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抽出的瓦斯经主管路引至回风立井马头门,随总回风风流排放到地面大气中。矿井装备了一套KJ90型安全

11、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监控井下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并实现控制区域内的瓦斯电闭锁。矿井地面建有2个容量均为300m3的静压水池,井下主斜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大巷、采煤工作面顺槽、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转载点、卸载点等地点都敷设有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综采工作面采取了煤层静压注水防尘措施。本矿井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井下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在采掘工作面巷道装设有隔爆水(袋)棚50组;在西翼运输大巷、西翼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处装设隔爆水(槽)棚8组;在与井底煤仓相通的巷道内装设有隔爆水(槽)棚5组;在井下爆炸材料库进风巷2个通道内

12、装设隔爆岩粉棚2组。三、矿井防治水系统矿井地面建有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沿场区西北侧外围设置排洪沟;场区雨水采用暗管与明沟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在挖土方边坡坡底和挡土墙墙底设排水明沟,在道路下设雨水暗管,将场区雨水汇集在排洪沟,然后经改造后的自然冲沟排至场地南面的东田良河。井下在主斜井井底车场设有主排水泵房和主、副水仓。主排水泵房内安装8台MD450-608型矿用耐磨泵,配套电机功率900 kW。由主排水泵房经管子道、主斜井井筒向地面敷设3趟42613mm主排水管路。西一盘区设有盘区水泵房,盘区内各处涌水采用防爆潜水泵、离心式水泵抽排汇集于盘区水仓,然后由盘区水泵集中排入主斜井井底车场的主水仓。盘区泵

13、房内安装5台MD280-433型矿用耐磨泵,配套电机功率185kW。由盘区泵房经西翼胶带大巷、回风大巷至主斜井井底车场主水仓敷设2趟3778mm排水管路。矿井配备有ZY-75、ZY-200型探水钻机各1台,在采、掘过程中能够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井筒内装备一台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担负全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胶带输送机带宽1600mm,带强DT5000,主电机功率31850KW,带速5.6m/s,输送量2500t/h;井筒倾角16,铺设长度1580m。该胶带输送机采用交变频装置控制驱动。主斜井井筒内还装备有一套RJY75-16/1600型架空乘人装置(猴车)

14、,担负井下部分人员的升降任务。副斜井装备1台JK-3.5/28E型单滚筒矿用提升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方式担负井下大型设备(液压支架、大型无轨胶轮车等)、长材料的升降和矸石的提升任务。副立井装备1台JKMD-3.04E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担负矿井一般物料提升兼部分人员升降任务,提升高度444m。提升容器采用一个GDG-1.5/6/2/4型多绳单层非标罐笼配一个平衡锤。井下原煤运输主要采用胶带输送机。西翼胶带大巷目前安装1部DTL160/320/3800型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胶带宽度1600mm, 输送量3200t/h,驱动电机功率3800kW,配套CST750KS型可控起/停驱动装置。首采

15、工作面胶带顺槽采用一部DSJ140/250/340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运输原煤,掘进工作面采用DSJ80/40/240或DSJ100/80/16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与SGZ764/400型刮板输送机配合运输原煤。井下辅助运输以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为主,使用FBL-10,FBL-40、 LWC50、MINCA18S等型无轨胶轮车14辆,完成设备、材料和人员的运送。五、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两回路110kV电源线路供电,其中一回路引自长子110kV变电所,导线型号为LGJ-185,线路长度16.3km;另一回路引自宋村110kV变电所,导线型号为LGJ-185/30mm2,线路长度20.1km。工业

16、场地北侧建有一座110kV变电所,目前安装有两台SFZ9-20000/110型双绕组变压器,单台容量20MVA,电压为11081.25%/10.5kV,一台运行,一台备用。1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外管型铝母线半高型布置,选用LW35-126型六氟化硫断路器,GW5-110D/630型隔离开关。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内布置,选用KYN-10型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真空开关柜,安装有滤波兼无功补偿装置(容量26000kvar)、XBSG-10/50型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变电所的二次设备采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控制、保护、测量及数据采集功能,完成变电所的监控及保护,同时向上级调度单位提供

17、变电所运行状态信息。110KV变电站以双回10KV电源线路分别向工业场地主斜井井口房、副斜井提升机房、副立井提升机房、行政福利区10/0.4KV变电所、锅炉房、联合修理车间、选煤厂、回风立井通风机房等地点供电;以单回路10KV电源线路向回风井压风机房等地点供电。井下采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入井10kv电源线路共6回,采用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均引自工业场地110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通过主斜井分别敷设至井下的西一盘区变电所、胶带机头变电所和中央变电所。各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全部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供电,并具有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同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

18、换。六、压风系统矿井目前在工业场地、回风立井场地建有两座压风机房,共安装有11台LS20S175HAC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为选煤厂和井下风动工具提供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机额定排气量23.2m3/min,额定压力8.0bar,配套电动机功率132KW。七、地面生产系统及辅助设施井下原煤由主斜井胶带输送机提升至地面井口房后,经机头溜槽转载后进入选煤厂生产系统加工。本矿井下巷道开拓多为煤巷,矸石量很少,掘进工作面产生的少量矸石用悬挂式无轨胶轮车经辅助运输大巷运至井底车场矸石仓,用1.5t矿车经副斜井提升至地面,经1.5t矿车单车摘钩翻车机翻卸,将矸石卸入地面矸石仓中,由17t红岩自卸汽车通过排矸公路,

19、运至工业场地外排矸场地翻卸。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外东北方向约1.5km处的一荒沟中。本矿实行以矿区机修厂为中心的机修体制,即矿井、选煤厂机电设备的大、中修由矿区机修厂承担,矿内只承担对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和保养。矿井工业场地内设置有矿井联合修理车间(包括机电设备修理间和综采设备中转库),负责矿井及选煤厂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和保养。第六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概况矿井建设项目自2002年10月1日奠基以来,经过近4年的紧张建设,2006年9月其主体工程及配套安全设施相继竣工。2006年10月15日,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办基发2006706号文关于煤业集团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批复批准,矿井开始进行联合

20、试运转。截至2007年1月15日,经3个月的联合试运转,矿井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装置等经过调试、调整,目前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工作状态,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调试及运行基本情况如下:一、“一通三防”系统主要通风机风叶角度为40,矿井总进风量315.62m3/s(18937 m3/min),达到了设计要求。委托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进行了通风机安全检测检验,其结果为合格。进行了反风演习,反风率达45.2,改变巷道内风流的时间为5min,反风结果符合要求。井下控制风流的各种通风设施可靠,保证了通风系统的稳定。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供风量能够满足需要,井巷

21、中的风流速度、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首采工作面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采用本煤层抽放和采空区埋管抽放两种方法,抽放瓦斯纯量达到了69 m3/min,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工作可靠,能够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并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利用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采取了煤体静压注水,抑制煤尘效果明显;采煤机和掘进机内外喷雾装置以及液压支架、转载点喷雾装置、风流净化水幕等防尘设施使用正常。粉尘监测显示,井下主要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基本上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二、防治水系统进行了井下涌水量的连续观察,目前盘区正常涌水量为50 m3/h,矿井

22、正常涌水量为190m3/h。中央水泵房每日开动1台泵工作810h,即可排完井下全部涌水。采、掘工作面及盘区、主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均具有很大的富裕系数。井巷施工过程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未发生过涌水量异常增大的现象。三、电气系统确定了合理的运行方式,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及时全面进行了电气保护的计算整定,消灭了无计划停电现象,供电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四、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副立井提升机均由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检验,其结果均为判定合格。提升系统、原煤运输系统及无轨胶轮车运行状态良好,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五、通信系统井上下、矿内外通信畅通

23、,能够保证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六、开采系统首采工作面共推进距离270m,完成产量38.39 万t,期间日最多循环个数14个,产量达17220t/d。矿压观察记录显示,工作面液压支架实测平均工作阻力为7420kN,不超过其额定工作阻力8640 KN。工作面在初次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工作状态良好,能够有效支护顶板,顶底板移近量没有明显变化。生产过程中,工作面落山内顶板能够随着支架的移动及时垮落,没有出现过大面积悬顶现象,不需要进行强制放顶。试生产期间,工作面12011胶带顺槽和12012进风顺槽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巷道超前支护完好,12013辅助运输顺槽和12014回风顺槽保留完好。联合试运转过程

24、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生产初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操作人员对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操作不熟练,造成个别控制模块烧坏。转载机减速器因质量问题,更换1次;液压支架个别高压胶管有损坏现象。目前这些问题均已得到解决。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第三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场所第四节 事故隐患及其存在场所 第三章 安全管理评价第一节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第二节 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一、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和执行情况1、安全管理机构煤矿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了矿、部、区(队)三级安全管

25、理机构。由矿长、党委书记任主任,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经营副矿长任副主任,下设有人力资源部、通风管理部、地质测量部、机电管理部、医院、安全监察部、办公室、企业管理部、政治工作部、调度指挥部、生产技术部、保卫科、工会、计划财务部、物资供应部、后勤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瓦斯抽放队、炮检队、通风防尘队、机掘一队、机掘二队、机掘三队、机掘五队、辅运队、运行队、地面运行工区、综采队、基建管理中心、生产服务中心等生产单位。形成了党、政、工、团、保卫、后勤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人、财、物到位。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3-1(矿安全生产委员会)

26、。矿长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副矿长负责全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总工程师负责全矿的技术管理工作。矿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机构为安全监察部,共配备52人,其中部长1人,副部长2人,主任工程师1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2人,安全检查员36人。矿井主要负责人5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11人,分别取得了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具备了安全管理的能力。矿井主要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照情况见表3-1。矿 安 全 生 产 委 员 会(图3-1)矿井主要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照表 表3-1姓名职务发证机关证号发证

27、日期有效期矿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机电副矿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副矿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生产副矿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生产技术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通风管理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电管理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指挥部长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地质测量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运行工区区长煤矿安全监察局运行工区安全副区长煤矿安全监察局综采一队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综采一队安全副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一队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一队安全副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二队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二队安全副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三队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三队安全副队

28、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五队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机掘五队安全副队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部主任工程师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部副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部副部长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煤矿安全监察局2、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奋斗目标:即消灭瓦斯、水、煤尘、顶

29、板、火等重大事故,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目标。突出治理2个重点:即治理瓦斯和预防透水。狠抓3个落实:即岗位责任落实到现场,质量标准化落实到现场,隐患排查落实到现场。安全管理要四个做到:即做到思想上重视、政策上倾斜、工作上支持、投入上保证。各级干部带着5个责任抓安全:即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问题抓安全、带着措施抓安全、带着标准抓安全。全体职工要树立6个观念:即树立安全就是政治,就是经济的观念;树立超前防范,预防为主的观念;树立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的法制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安全是动态复杂的过程,必须坚持持之以恒的观念;树立基层和现场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安全管理模式的运行

30、情况:煤矿是新建矿井,安全管理有新起点、新机制,特别是该矿管理层的绝大多数人员比较年青,而且来自老矿区的有关单位,老矿井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是丰富的,他们能继承好的,也能接受新的。因此,煤矿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建立“1、2、3、4、5、6”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符合该矿实际情况的。评价人员从与管理层人员的座谈和现场情况了解可以看出,矿的安全管理机制运行良好。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煤矿目前依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该矿实际,已经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现分述如下:1.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人员和单位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矿长

31、安全生产责任制;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机电、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业务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部长、区(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辅助服务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共465种。2.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入井检身及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培训制度、事故统计分析制度、通风管理制度、综合防尘制度、防灭火制度、瓦斯检查及审阅制度、巷道贯通制度、排放瓦斯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通风设施管理

32、制度等77种。3.制定和建立了各工种岗位作业操作规程有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主通风机司机、爆破工、电钳工、无轨胶轮车司机、瓦斯检查工、安全检查工、绞车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主排水泵司机等207种岗位操作规程。4.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上规章制度,矿安委会和安全监察部定期、不定期进行动态、静态检查、考核,并按规定进行查处。目前,煤矿从职能部门到生产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员工,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已得到了贯彻。煤矿所确立的“1、2、3、4、5、6”安全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基本符合本矿当前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矿井的发展,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

3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等还需进一步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应经常检查各种制度的贯彻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完善; 进一步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特别是要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不断增强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意识; 强化现场管理,各级干部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 进一步严格监督检查,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格责任追究; 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行安全风险抵押,扩大范围,把安全管理责任传递到每个职工身上,调动全员抓安全管理。强化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鼓励群众举报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第三节 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和工伤保险缴纳情况2006年

34、度,矿与1637名从业人员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有山西公司劳动工资处出具的合同证明。2006年度,矿井依法参加了工伤保险,为1637名从业人员足额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并为765名井下工人交纳了意外伤害保险。有山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出具的证明。第四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分析煤矿制定有防治顶板、瓦斯、水灾、煤尘、火灾、供电、火工品爆炸等17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矿井成立了事故应急工作领导组,矿长任组长,党委书记和各分管副矿长任副组长,成员为各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事故应急工作组人员分工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化,有可靠的保障措施(矿山救护队伍、创伤急救系统、物资供应渠道和储备、安全保

35、卫组织、后勤服务机构、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等)。矿井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的预测比较切合实际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应有计划地进行模拟演练,以不断提高应急相应能力和事故处置能力。第五节 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分析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该矿有安全检查员36人、采煤机司机10人、瓦斯检查员36人、爆破工30人、电钳工82人、主提升机司机22人,6种特种作业人员共216人,均经过三级培训机构培训考试合格后,由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了操作证书。特种专业人员配备符合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监一字2004250号文件要求。二、从业人员培训情况矿编制有2006年职工培

36、训计划,矿培训中心中心对全矿从业人员进行了法律、自救互救、创伤急救、安全基础知识、事故案例、岗位专业知识、职业危害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了考试。该矿还制定有安全技术培训制度、职工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职工转岗换岗培训制度等培训教育制度。煤矿培训中心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工实验室等先进教学设施、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更直观地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提高了培训质量。经检查,矿特种作业人员、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考试,从业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符合规定。第六节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结果及分析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具体分析如下:1. 矿井能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37、安全生产方针。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能够做到“四个做到、五个带着、六个树立”。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责任制明确。3.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专业结构和知识全面,均取得了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或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能够适应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4.安全管理突出重点。能够把“一通三防”工作放在首位,重点突出治理瓦斯。矿井建有完善可靠的瓦斯抽放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能够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5.安全管理专职机构和相应的人员、装备配备齐全,工作到位。6.安委会安全政令畅通,国家法律、法规、规程及矿上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得

38、以贯彻落实。 7.隐患排查及时。安全监察部设有安全调度,能够随时掌握全矿安全动态,所属二支安全小分队,实行动态监督检查,对隐患处理情况能够进行跟踪检查。8. 有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班组长以上干部实行风险抵押。9,注重安全教育培训,矿制定有全员培训计划,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全部按照规定进行了培训。10.矿长能够优先安排安全资金,安全投入有保障。11.矿井制定有切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综上所述,煤矿目前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能够适应本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第四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第一节 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说明与分析一、开采系统矿井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混合单水

39、平开拓方式。在工业场地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副立井,风井场地布置回风立井;用三组煤层大巷开拓3号煤层,北翼大巷开采井田北部区域,西翼大巷开采井田中部区域,南翼大巷开采井田南部区域,每组大巷根据通风及运输需要布置为35条,间距30m,胶带运输大巷安装胶带输送机运输煤炭兼进风,直接将煤炭送入主斜井井底煤仓;辅助运输大巷用于无轨胶轮车运输兼进风;回风大巷用于回风。全井田共划分为八个盘区,井底车场以北划分为三个盘区,以西划分为二个盘区,以南划分为三个盘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西一盘区,目前初期生产系统已经形成,开拓开采系统的工程量完成情况见下表: 矿井主要井巷工程完成情况表 表4-1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量巷道规

40、格宽/高(m)净断面 (m2)支护形式设 计实 际1主斜井1557m1559.31 m6.0/4.422.4砼/锚网喷2副斜井1311m1314.63 m4.6/4.116.5砼/锚网喷3副立井464m440.9m7.038.5砼4回风立井459m427.9m7.038.5砼5北翼进风大巷1414.6m1420.5m5.2/4.218.93锚网喷6北翼辅运大巷1320.4m1321.2m5.2/4.218.93锚网喷7西翼胶带大巷1508.8m1509m5.0/4.35.0/4.018.3/20.0锚网喷8西翼辅运大巷(北)1431.2m1431m5.6/4.45.8/3.521.26/20.

41、3锚网喷9西翼回风大巷(北)1287.8m1288m5.0/4.3521.75锚网喷101301工作面胶带顺槽2015m1974.6m5.2/3.518.2锚网11进风顺槽1955m1911m4.5/3.515.75锚网12辅运顺槽1991.7m1948m5.0/4.5、522.5、25锚网13回风顺槽1955m1917m5.0/4.623锚网14中央水泵房2475m32475m35.2/6.028.2锚网喷15矸石仓264.14m3264.14m34.022.4砼16中央水仓928m928m4.0/3.5812.6锚网喷17管子道1976m31976m33.3/3.9512.5锚网喷18中央

42、变电所596m3596m34.1(3)/3.75(3.1)17.6/8.3砼19副斜井井底车场624.9m624.9m5.6/4.421.26锚网喷20副立井井底车场196.4m196.4m5.6/4.421.26锚网喷21爆破材料库1853m31853m32.0/2.84.77锚网喷22消防材料库724.99m3724.99m35.0/4.117.8锚网喷23井底煤仓3209m33209m38.046.02砼24煤仓上口通风行人斜巷184.75m184.75m3.2/3.29.14锚网喷25主斜井清撒煤平巷1776.2m31776.2m36.0/4.422.4锚网喷26胶轮车检修峒室1115

43、.9 m31115.9 m37.0/5.130.3锚网喷27胶轮车加油峒室444.04m3444.04m35.0/3.916.8锚网喷28井下换装站3590.8 m33729.4 m38.2/8.562.47锚网喷29盘区变电所1097 m31097 m35.8/4.2524.6锚网喷30盘区水泵房900.22 m32123.94 m35.6/5.728.55锚网喷31盘区水仓98.6104.65.6/4.421.26锚网喷针对安全专篇中设计的顶板灾害防治措施及装备,查阅了有关设计施工图纸、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认证书、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等资料,然后进行了现场对照检查。经综合分析

44、,评价组认为,矿井开采系统配套的防止顶板灾害安全设施达到了“三同时”的要求。具体情况见表42。开采系统顶板灾害防治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表 表4-2项目设计内容检查情况检查结果顶板管理采用长壁大采高综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采用长壁大采高综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符合要求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的支架必须架设牢固。采煤工作面能够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未见空顶作业,所有的支架均架设牢固。符合要求液压支架必须接顶,在因断层等构造影响出现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现场检查时液压支架均接顶。作业规程规定:在出现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符合要求采空区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强制放顶或其它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