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31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详查设计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前言在2007年10月7-8号的审查通过的刚果(金)利卡西市7879矿权区铜钴矿预查设计书中,设计了2000米的机动钻探工作量,旨在前期找矿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在见矿明显的在成矿有利地段,实施深部地质找矿工作,以大致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化强度,对找矿远景作出评价。根椐地质找矿前期效果,在四号预测区的浅井、探槽工程揭露出钴铜矿体,经过初步分析圈定,钴铜矿体规模较大,矿化较明显,有可靠的深部地质找矿依据,有良好的地质找矿前景。2008年5月13日,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矿业主管部门领导对前期的地质找矿成果进行了审查,拟定在四号区近东西走向的钴铜矿带中实施深部钻孔探矿工程。我公司通过进一步

2、总结物探、化探、地质找矿成果,分析浅井、探槽工程的揭露效果,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补充编制深部钻探找矿设计书如下: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此章节内容详见原设计3成矿地质特征分析3.1铜钴矿化类型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在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中典型铜钴矿床的铜钴矿化类型分为3个大类5个亚类:大类:原生型铜钴矿 大类:表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1亚类: 浸染型团块状铜钴矿2亚类: 细脉浸染型铜钴矿大类:外生型(铜)钴矿 1亚类: 残坡积型铜钴矿 2亚类: 红土型铜钴矿典型铜钴矿床的铜钴矿化分带示意图如下:原生矿一般产于罗安群下部块状薄层状硅化白云岩,这一特定层位与特定岩性中,沿断裂

3、构造分布,受断裂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原生铜钴矿的矿石质量分数一般较低,是区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和残坡积矿的矿源层。表生型铜钴矿是主要的矿化类型,常产于原生矿的上部,一般沿控矿断裂构造分布,当控矿断裂的倾角较陡时,矿化分布于断裂的两侧;当控矿断裂的倾角较缓时,矿化则主要分布于断裂的下盘;浸染型团块状铜钴矿常构成大而富的工业矿体;细脉浸染型主要受次生节理、层理、溶蚀孔洞控制,是矿区今后找矿的主攻矿床类型。 表生型铜钴矿也受一定层位与岩性控制,主要产于块状硅化白云岩下盘的薄层状纹层状硅化白云岩的氧化带中,野外调查时发现块状硅化白云岩上盘的白云质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的节理、裂隙中也充填有水钴矿。外生型铜钴

4、矿是表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的残坡积型和红土产物,分布范围受表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的影响明显,范围较局限,常形成小而富的矿体。3.2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根据对矿区预查及区域已有地质资料的初步分析与总结,将本矿区铜钴矿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等概述如下:3.2.1矿体形态、产状(1)椐本区现有的地质资料分析,目前揭露的铜钴矿体初步划分为表生风化淋滤型,其形态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可能产于原生矿上部特定的岩性中,呈顺层状产出。矿体的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的倾角4565,上部缓,下部陡,一般受断裂构造叠加复合控制时,矿体的倾角较陡。矿体的延伸和延深大体受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影响,一般矿化强度连续性沿垂

5、直方向发育,沿倾向方向因受氧化带限制明显。矿体多控矿断裂构造分布,可能因控矿断裂的倾角较缓,矿化则主要分布于断裂的下盘。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表明,这种表生风化淋滤型的矿体,往往具有“一富二大”氧化矿特点。一般矿化较均匀,且连续性较好,矿体或矿化体厚度较大,并产于特定的层位与岩性,是今后的主攻矿床类型,,也是浅-深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主探对象。(2)在本区低洼的红土层分布地段,有局部钴矿化线索,可能发育外生型坡积型矿化,其形态多呈透镜状和不规则状面状产出。据区域资料,外生型坡积型矿化赋存于第四系坡积层中,预测矿体的规模较小,垂直方向的变化较小,而在水平方向上,因受地形控制,多呈不规则的面状体。由于受

6、地形控制,该类矿体的倾角小于10。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表明,这种外生型坡积型矿体,是地表及浅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兼探对象。(3)据区域资料,推测表生风化淋滤型矿体下部,发育末知的深部原生型铜钴硫化矿体,多呈脉状产出,一般产于罗安群块状薄层状硅化白云岩的断裂构造中。矿体延深、延长及厚度规模等,均受罗安群块状薄层状硅化白云岩和断裂控制,矿体产状变化较大,往往与断裂构造一致。上部矿体的倾角一般小于45,而在矿区下部矿体的倾角则大于65。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表明,深部原生型铜钴硫化矿体是深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要探索对象。3.2.2矿体规模根据刚果(金)的矿体的实际情况,参照其它矿业公司和矿山地质勘查的实际经

7、验,本次圈定矿体的具体指标初步确定如下:钴的边界品位:0.05%,钴的最低工业品位:0.1%;铜的边界品位:0.5%,铜的最低工业品位:1%。可采厚度:1m;夹石剔出厚度:2m。(1)浅井揭露钴铜矿化体:9线已施工12个浅井中,有6个井揭露到浅部的含矿蚀变构造角砾岩带,水平厚大于120米,有4个井揭露到浅部铜钴矿化体,水平厚约80米,垂深9.15-13.35米,其中,以矿化带中部的4个浅井铜钴含量较高,系统刻槽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铜矿化体的平均品位0.132-0.216%,钴矿化体的平均品位0.019-0.059%。(2)探槽(坑)揭露钴铜矿体:已施工的两条探矿槽(坑)中揭露到钴铜矿体,初步估算

8、圈定结果表明,钴铜矿体规模大,钴含量稳定。钴矿体的总体长度大于700米,水平厚21.73-38.97米,平均水平厚度为30.35米,钴矿体的平均品位0.11%,铜矿化体的平均品位0.33%。初步估算资源量如下:矿体长度:L=700米;矿体延深:H=60米;矿体平均水平厚度:M=30.35米;矿石体重:D=2.6T/M3,铜钴矿石量:Q=331.422万吨,矿体平均品位:d铜=0.33%,d=钴0.11%;铜钴金属量:p铜=10936吨,p钴=3645吨。3.3矿化特征与矿石质量3.3.1矿化体特征据区域资料和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认为表生型氧化矿中,孔雀石、水钴矿在围岩中的分布形式分为两种情况:

9、在纹层状薄层状硅化白云岩、白云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主要以细脉、薄脉状沿不同级次的节理、层面充填,矿化较均匀,矿化连续性较好。在长石石英砂岩的氧化带中,主要以浸染状及部分细脉状分布,矿化均匀性较差,矿化的连续性较差。总体上,探矿工程已揭露的矿化地质体,其铜钴含量呈现明显的矿化相关性。且铜钴矿化有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特征,本区的原生型硫化铜钴矿还没有揭露到,据区域资料和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推测深部的原生型铜钴硫化矿体,多呈脉状产出,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等金属矿物以浸染状、团块状分布于薄层状、块状硅化白云岩中,但一般铜钴品位不高。3.3.2矿石矿物组合据区域资料和已往的地质找矿经验,矿区氧化

10、带的钴元素主要以水钴矿形式存在(参考刚果(金)资料),部分为含钴褐铁矿(参考国内有关资料),而原生矿带则主要以硫铜钴矿形式存在。铜元素在原生矿带主要以斑铜矿、黄铜矿、硫铜钴矿等形式存在,而在氧化带下部主要以辉铜矿形式存在,在中上部则以孔雀石形式存在。3.3.3 矿石的化学组分在地表浅部氧化带中,以钴矿化为主,伴生铜矿化,其它伴生组分极少。矿区内浅井工程揭露的浅部铜钴矿化体,铜平均品位0.132-0.216%,钴平均品位0.019-0.059%。矿区内较深探矿槽(坑)中揭露到钴铜矿体,钴矿体的平均品位0.112%,铜平均品位0.33%。3.3.4 成矿作用与控矿因素分析矿区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11、,矿区的铜钴矿可能为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不同阶段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床。矿区铜钴矿的成矿作用可概括为下列四个阶段:(1)区域性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形成最初的铜钴元素含量较高的加丹加系罗安群白云岩、长石石英砂岩,它们为矿区铜钴的初始矿源层。(2)后生挤压构造作用及热液活动,使得矿源层中铜钴活化并迁移,在次生断裂构造发育和白云岩的有利用部位沉淀富集,形成原生的铜钴硫化物矿床(体);(3)原生的铜钴硫化物矿床(体)出露地表或位于地表浅部后,由于准平原化、地下水和氧化等表生地质作用,位于氧化带以上地下水活动带的铜钴矿体发生氧化淋滤,在地下水潜水面附近形成表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床(体)。(4)原

12、生或表生风化淋滤型铜钴矿床(体)露出地表后,由于机械物理和化学风化等外生地质作用,矿体上部矿体在重力和水流冲刷的作用下,形成坡积型钴矿及红土型铜钴矿床(体)。不同的成矿作用阶段均可单独或叠加形成了相应类型的铜钴矿床(体)。地层岩性和断裂构造是控制不同类型矿床(体)就位的主要因素。3.3.5采、选、冶条件分析据区域资料和已往的采选冶经验,一般来说,刚果(金)的含钴高的铜钴氧化矿,矿体埋藏浅,易于开采、选矿、冶炼。其工业应用一般采用露天开采;采出的矿石经选矿产出铜钴精矿、铜钴精矿采用湿法或火法工艺最终生产出电铜和电钴或种钴盐;对于原矿质量分数高的铜钴矿亦可以直接采用湿法或火法工艺最终生产出电铜和电

13、钴或钴盐,铜钴矿的生产工艺成熟、简单,易于实现铜钴矿床的最大效益。4工作部署4.1工作部署原则4.1.1钻探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下一步勘查目的,钻探工作的要求是基本查明矿体地质特征、规模、数量、产状、富集部位、变化规律,估算资源量、开采加工技术性能,为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特别应重视赋存于地下水位以上、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资源。4.1.2 主攻矿床类型以主攻表生型风化淋滤型铜钴矿为主,探索寻找深部原生型铜钴矿,兼顾外生型残坡积型(铜)钴矿。4.1.3勘查类型的确定根据7879铜钴矿区预查工作的初步工作成果及对矿区西部卡珙基铜钴矿床地质调查,结合现行的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

14、214-2002)的有关原则,本矿区铜钴矿的勘探类别的确定考虑了下列因素:(1)矿体规模因素:已初步圈定的钴铜矿体规模大,钴、铜含量稳定。矿体的总体长度大于700米,水平厚21.73-38.97米,矿体的延伸和延深不详。平均水平厚度为30.35米,钴矿体的平均品位0.112%,铜平均品位0.33%。(2)矿体形态因素:矿区铜钴矿体的富矿体形态较复杂,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分布,可能沿走向延伸较大,而沿倾向则较小。(3)矿床构造复杂程度因素:铜钴矿化均在构造带内,断裂呈南东东-北西西向展布为主。后期构造活动对矿体的改造程度相对较强。 (4)矿床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性因素:以钴矿化主,铜多以伴生或

15、共生的形式出现,矿化较均匀。综合上述矿床地质特征,确定本矿床的勘探类型属类。4.1.4 工程间距的确定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确定的勘查类型,详查设计探求控制铜钴矿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的工程间距为:沿走向方向的工程间距为120160m、沿矿体倾斜方向的工程间距为100120m。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详查工作设计的工程间距为沿走向方向的工程间距为120m、沿矿体倾斜方向的工程间距为100m。4.2勘查区段的选择与地质依据通过对比矿区各区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的矿体就位富集模式(图4-1),选择四区南部

16、作为详查区段。4.2.1直接依据在B-B(8线)剖面浅井中,QJ-90、QJ-100、QJ-101等工程揭露厚层红土层,有一定的铜钴矿化线索。在C-C(9线)剖面浅井中,QJ-102、QJ-103、QJ-104、QJ-125、QJ-126等浅井工程中,揭露出滑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白云质砂岩、粉砂岩、长石砂岩、,有较明显的铜钴矿化线索。在矿区的南部C-C(9线)附近及东侧TC-2、TC-3等槽探工程中,揭露出滑石化、绢云母化白云质岩石、长石砂岩,并发现多条铜矿化体(孔雀石铜矿化)。在C-C(9线)以东的11线剖面中,QJ-123、QJ-124等浅井工程中,揭露出含角闪辉石石英闪长岩,也有一定的铜

17、钴矿化线索。4、矿区外围的西部有卡珙基铜钴矿床,显示此区段是一个铜钴矿化较集中的区段。4.2.2地层依据(1)厚层状、薄层状硅化白云岩等主要赋矿岩石,较稳定地分布在背斜南翼,总厚度较其它地方大,具有较大的容矿空间。(2)、主要矿化蚀变地段揭露出滑石化、绢云母化白云质岩石、长石砂岩,钴铜矿化较明显。4.2.3构造依据(1)矿区与外围的西侧卡珙基铜钴矿床有相类似的构造行迹,出露的地层呈等距弧状展布。(2(矿层较稳定地分布在背斜南翼,总厚度较其它地方大,具有较大的容矿空间。(3)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层间挤压破碎强烈,节理发育。与矿化地层斜交的北西走向断裂发育,这不论是原生矿还是风化淋滤型矿床,均是较

18、好的导矿、容矿空间。4.2.4物化探异常依据(1)CC/(9线)剖面:激电中梯测量显示的高电阻高极化异常,显示了Cu、Co明显异常,极大值都大于45010-6,高电阻为明显特征,异常宽度达140m。此地段为强滑石化白云质粉砂岩、杂砾岩、白云质砂岩等,矿化蚀变都较强。(2)BB/(8线)剖面:BB/剖面主要划定两个异常,激电电阻率异常以及低值Cu异常和零星Co异常,异常呈现起伏状,呈双峰高阻异常,异常地段分布有铁质砂砾岩及白云质砂岩等,岩石致密是产生高电阻主要原因,分布粉砂岩有一定的含矿性。4.2.5植物标志依据沿走向近东西向铜钴矿带上,沿角砾化硅化白云岩分布的山坡上,有几段分布密集铜草和稀疏铜

19、树等指示性植物,此与外围西侧卡珙基铜钴矿床的植物标志相类似。综上所述,本区成矿构造位置和岩性条件优越,具有寻找大型矿床的基本条件。因此,选择427线为主要工作区段,同时,为扩大找矿范围,在西段8线和东段31布设施工少量控制性工程,以期扩大找矿范围。4.3勘查方法的选择已圈定矿化体总体呈南东东-北西西向展布,上部较缓,倾角43,下部变陡,倾角65,前期主线设计斜孔,倾向5,倾角80,根据前期钻孔揭露效果,可调整钻孔工程的施工参数。4.4具体工作布置各个钻探工程设计参数和设计工程揭露目的详见表1,其中:序次孔为先期施工的钻孔,为必打孔;序次孔为二期施工的为备打钻孔,实施时是否施工,由先期施工揭露的

20、地质与矿化情况确定。施工顺序坚持由已知矿体向未知矿体扩展原则,先施工831线地表已控制矿体部位钻孔,之后,选择施工011线间加深钻孔,最后,施工4-8线和15-31线加深钻孔。共设计序次、序次孔15个,合计总进尺2000m。其中:序次孔11个,进尺1070m;序次孔0-11线4个孔,进尺930m。另外,预设计序次机动孔7个,进尺设计进尺1020m,具体施工与否,视见矿效果和业主要求而定。各钻孔的具体设计结果详见附图1:7879矿区钻孔设计平面图。线号钻孔编号设计参数设计目的施工序次孔深(m)方位()倾角()8ZK80150580控制钴铜矿体西部ZK802120580控制钴铜矿体西部(机动)4Z

21、K40180580控制钴铜矿体ZK402170580控制钴铜矿体(机动)0ZK001160580控制钴铜矿体ZK002250580控制钴铜矿体3ZK301150580控制钴铜矿体ZK302230580控制钴铜矿体7ZK701120580控制钴铜矿体ZK702200580控制钴铜矿体11ZK1101110580控制钴铜矿体ZK1102170580控制钴铜矿体15ZK150160580控制钴铜矿体ZK1502140580控制钴铜矿体(机动)19ZK190170580控制钴铜矿体ZK1902150580控制钴铜矿体(机动)23ZK230170580控制钴铜矿体ZK2302150580控制钴铜矿体(机

22、动)27ZK270180580控制钴铜矿体ZK2702160580控制钴铜矿体(机动)31ZK3101120580控制钴铜矿体东部ZK3102200580控制钴铜矿体东部(机动)表4-1 设计钻孔工程一览表5.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5.1勘探线地形剖面测量执行现行矿山测量规范及相应的精度要求。在剖面的两端点处设置标志物。实测剖面的比例尺为1/1000。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现场条件、仪器的适用条件,本期勘查测量需选用毫米级GPS、2级全站仪、水准仪。5.2钻探工程布置为探查原生矿和埋藏较深的风化淋滤型矿而布设钻探工程。钻探工程设计参数和设计工程揭露目的详见表1。其中:序次孔为先期施工的钻孔,为必打孔

23、;序次孔为二期施工的为备打钻孔,实施时是否施工,由先期施工揭露的地质与矿化情况确定。另外,预设计序次机动孔7个,进尺设计进尺1020m,具体施工与否,视见矿效果和业主要求而定(表4-1)。施工顺序坚持由已知矿体向未知矿体扩展原则,先施工831线地表已控制矿体部位钻孔,之后,选择施工011线间加深钻孔,最后,施工4-8线和15-31线加深钻孔。共设计序次、序次孔15个,合计总进尺2000m。其中:序次孔11个,进尺1070m;序次孔0-11线4个孔,进尺930m。5.3采样、加工、化验5.3.1岩芯取样对矿芯和围岩顶、底板岩芯各1m范围,按矿石的类型、矿化强度,分类取样。样长一般情况下为1.00

24、m,最长少于1.50m,最短不少于0.50m。采用对开切割法取样,切面垂直矿层层面。取样完成后,及时进行称样重和取样登记,并记录样槽方位。5.3.2样品加工对全部样品均按初碎细碎细磨流程进行加工,最终样品粒度为200目。要求在加工过程中样品质量总损失率不得大于5%,样品的缩分误差不得大于3%。分析样品的制备按切乔特公式分步缩分、加工。缩分公式为:QKd2式中:Q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kg) K缩分系数,取0.10.2 d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mm)5.3.3化验分析(1)基本分析:根据预查工作阶段情况看,本区的矿石分为原生矿和氧化矿两种,它们有不同的铜、钴元素组合形式,其中:氧化矿的主元素是钴,铜

25、含量普遍较低,难于达到综合回收利用的最低质量分数;而原生矿中,铜、钴二者均为有用元素。因此,对不同的矿石类型,基本分析的元素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氧化矿以化验钴为主,原生矿则化验铜、钴。钴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铜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5.3.4 分析质量检查(1)内部检查:对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分别按批次送样数目的10%、4%抽取内部检查样进行分析,了解偶然误差。当样品数量较少,基本分析的内部检查样品数量不少于30个,组合分析的数量不少于10个。样品来源于副样,取样后进行密码编号后再送化验室分析。(2)外部检查:在基本分析样正样中,按基本分析样品数量的5%抽取外部检查样品,以检查分析的系统误差。

26、取样后,进行密码编号,再送具有化验资质的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当样品数量较少,基本分析的内部检查样品数量不少于30个。5.3.5.化学分析误差处理对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及内部检查、外部检查的分析结果误差处理参考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矿石分析允许双差计算公式如下:Y=c20x-0.60 x3.08%Y=c12.5x-0.182 x3.08%式中:Y计算相对双差值(%);C修正系数,取1.0;X测定结果浓度值(%)。基本分析的与内、外部检查的相对双差值(%)按下式计算:Yi=(X0iXn(y)i)200/(X0i+Xn(y)i)式中:Yi-第i个样品的分析双差(%);X0

27、i-第i个样品的基本分析结果(%);Xn(y)i-第i个样品的内(外)部检查分析结果(%)。5.4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钻探、采样等项目,它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客观。对行重要的地质现象必须进行拍照,并存在档备查。原始地质编录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各种素描图,并按规定的格式整饰。对现场编录和综合整理而编制的图件,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图件,除编录人、综合整理人进行自查外,还必须经过第三人按100%的全面检查,确定其合格率和准确率达100%,否则将严重影响后续工作。5.

28、5矿石可选性研究在详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根据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分数、脉石组分等情况,编制矿石可选性试验样采样设计书。具体试验工作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完成。5.6水文地质在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收集当地水文、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基本查明:区段内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稳定性和隔水程度;地表水体的分布及其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研究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初步确定矿坑充水因素,预计矿坑涌水量;初步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提出矿山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方向

29、。5.7工程地质测定矿区主要岩土层的力学性质,研究其稳定性。基本查明:矿区内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风化带、泥化带、软弱夹层的分布,评价其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层稳固性的影响;对露天采场边破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和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5.8环境地质研究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中对水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等情况,提出对人体有无危害的初步评价意见。预测矿山开采对本区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5.9室内资料整理室内资料整理工作要求执行DZ/T0214-2002第6.8条及其它相关规范标准。特别强调的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完成、及时检查核对。6

30、 主要实物工作量根据本期钻探目的,共设计序次、序次孔15个,合计总进尺2000m。其中:序次孔11个,进尺1070m;序次孔0-11线4个孔,进尺930m。另外,预设计序次机动孔7个,进尺设计进尺1020m,具体施工与否,视见矿效果和业主要求而定。(详见表1)。此外,还包括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编录、化验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项工作。(详见表2)。在表2中,有些工作量是按详查要求提出来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孔见矿效果及矿体分布具体确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表2 矿区钻探设计实物工作量项 目工 作 内 容计量单位设计工作量说 明测量控制点测量个30含、级控制点及加密点1/2000

31、地形测量km22.0沿本期详查矿带外延500m1/1000勘探线剖面测量m4000工程点测量个200含工程点、地质点钻探钻探工程m2000均为斜孔钻探地质编录m2000水工环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km210水文地质调查km250采加化岩芯取样个500对开切割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取样个1根据采样设计进行样品加工个500基本分析元素/个1000/500Co、Cu组合分析元素/个50Au、Ag、U、S、P、As单矿物分析个10水钴矿、黄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设计报告编制矿石可选性试验取样设计份1铜钴矿详查地质报告份1含文字、附图、附表7 勘查经费预算及依据本项目内容另附项目预算报价。8 施工组织概况8.1

32、工期安排施工准备期1个月(08年6月),现场施工3个月(08年79月),综合资料整理1个月(08年10月),合计总工期为5个月。8.2设备组织按钻机350m/台月效率考虑组织机械设备。首先安排1台钻机井场施工,待该机摸索出施工经验,并且前三个钻孔见矿效果理想时,再安排第2号钻机进场施工。8.3人员组织项目勘查队伍预计24人。主要包括:项目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1人;地质2人;测量2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人;钻探工程师1人;钻探技术工人12人;后勤、司机、保安4人。另外,按工程施工实际需要,可聘用当地工人从事钻探、采样等工程施工。9 施工措施9.1 技术标准本期详查工作执行下列规范规程标准:(

33、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3)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4)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5)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0091);(6)岩心钻探规程;(7)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9.2 质量措施(1)严格执行规范、规程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2)各项原始记录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对原始记录、综合资料及时按100%标准进行自检、复查、审核;(3)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验收,必须返工

34、;(4)接受委托方、现场监理的检查;(5)钻探施工中,特别注重搞好岩、矿芯采取率工作。9.3 安全施工措施(1)做好常规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施工;(2)做好卫生工作,并在野外工作时做好防暑、防蛇工作。10预期提交成果(1)寻找确定大型钴矿,中型铜矿基地1处。(2)提交控制内蕴经济资源量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铜钴矿石量1684.8万吨,铜金属量25.27万吨,钴金属量8.42万吨。说明:本设计的资源量估算参数如下:矿体长度:L=1200米;矿体延深:H=180米;矿体平均水平厚度:M=30米;矿石体重:D=2.6T/M3铜钴矿石量:Q=1684.8万吨,矿体平均品位:d铜=1.5%,d=钴0.5%;铜钴金属量:p铜=25.27万吨,p钴=8.424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