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39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境创造手法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中国古典造园多以画论代园论。加之,历代造园多有画家参与或造园家大多精通画理,所以造园实践中处处体现画论、画理,以画境创造手法造园已是常事。并且在长期的造园实践

2、中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画境造园的艺术手法。关键词:象征比拟;写意;诗画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绘画艺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园者,画之见诸行事也”,彭一刚先生也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产生园林的先导是绘画,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可见,“绘画是造园之母”,绘画对中国园林无论是审美思想上还是造园手法上都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首先,从理论指导上说,中国山水画论早在南朝就有宗炳的画山水序问世,据温肇桐所编历代中国画学著述录目增订本记载,从东晋到清代的绘画著作达814种之多,1可见画论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而中国的造园虽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殷周,但就专门的造园理论来说还数明末计成的园冶问世之后

3、才陆续有园林论著出现,中国古典造园多以画论代园论。其次,从实践来看,历代造园多有画家参与或造园家大多精通画理,所以造园实践中处处体现画论、画理,以画境创造手法造园已是常事。并且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画境造园的艺术手法,现总结其中几点如下:一、象征、比拟“象征”、“比拟”,指经某些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些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而且在中国古代早期就有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与愿望。如古人以山水比拟人格,将水和山比拟为智慧与美德的化身,所以自古人们喜好自然山水,在绘画中以山水为题材,在园林中堆山开池。还因植物姿态习性可以联想到高尚、纯洁、坚韧等精神品质,文人画家常以其为题材表达

4、心中情感。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专用以比喻高尚的人格。所以说,文人画中的花、鸟、竹、石、山水等都带有作者或喜或忧的思想感情。文人画家在绘画中常用的这种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在其参与造园的过程中大量出现在园林构建中,那些特定物象不仅以它们的物质形象装点了园林环境,而且还以它们所具有的特殊人文内涵,或为造园者以自比,或表达对高尚品格的推崇,陶冶人们的情操。拙政园”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取梅花之气节高坚;玉兰堂有高洁幽芳的玉兰花,取兰花之清雅高洁,比拟高尚情操;远香堂有香远益清的荷花,取荷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海棠春”有丰韵娇艳的海棠,海棠有“花中神仙”之

5、美名,其与玉兰、牡丹、桂花共有“玉堂富贵”的吉祥之意;环秀山庄补秋舫有野逸傲霜的菊花,是取菊之独立凌冰霜的风格品质。最后运用清代状元陆润庠所撰于留园五峰仙馆的著名对联来概括:“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2五种传统名花,均以一字概括其品,象征、比拟之妙,令人回味无穷。二、写意“写意”是中国画所强调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具体说是画家在对自然物象特征观察认识及描绘过程中产生的,画家内心的主观情思与自然物象的交融和深化的结果。简洁说则是指用简练的笔墨(适当取舍,以少胜多)描绘景物的意志神韵(以形写神),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由于写意重“神似”,重事物的“常

6、理”而又不受时空限制,可大胆取舍,任意剪裁,自由表现,追求情感的抒发,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超出所描绘的客观形象本身,所以写意画自形成以来就受到文人画家的青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技法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代表。因为中国园林与中国绘画的紧密联系性,在造园思想与造园手法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特性。不仅如此,历史上在继自然山水园林之后还出现了专门的文人写意园林。据载,宋代的文人写意园,几乎是与文人写意画相先后诞生的。其中常用之写意手法如以小见大、取舍等。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共同遵循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叙中说:“竖划三寸,

7、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蒿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此间传达的正是中国绘画在有限空间中追求无限表达的以小见大写意手法。我国传统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常建于市镇平地,占地不多,要在有限的面积里创造出大自然的山水乐趣,技艺高超的造园家就常运用“小中见大”的写意手法造就“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杰作。2.取舍取舍就是选择剪裁提炼,李方膺的梅花:“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道尽取舍要义。面对满树梅花,想尽写之,结果是什么都不能再现,只有选择其中最能表现画家心意和情感的画出来,方能最好的显示神态意蕴。造园手法中常用的障景便是对绘画取舍理论的直接

8、运用。按计成所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选择有利于主体表现的要素为我所用。如扬州何园的复道楼廊,长长的廊墙间绵延排列着漏窗和空窗,正是借墙的封闭与窗的开放,墙的“隔”与窗的“透”,使廊起到对景物“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图画效果,使园内各空间之间产生流动、空灵的美感。另外,此种手法也体现在植物配置原则中。一般地说,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些,或者选择树干高大,树冠较高的乔木,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以保持通透视线。对视野零落的地方,要组织致密的树丛遮蔽,以取舍的手法达到“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造景目的。三、诗画结合中国传统园林因其赖以发展的哲学思想及特殊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它的文学性倾向,园主及造

9、园家大都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他们造园既是在营构园林,同时也是在塑造自我,因而园林成为诗画艺术的载体,充满氤氲的文气和文人气息,犹如一首山水田园诗,似一幅立体的南宗文人画。所以,有人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很早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在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绘画文学化的显著标志是题画诗的兴盛。题画诗是围绕某幅特定的绘画展开,它受画境的制约,同时又远不止于述说一目了然的表层画意,而是引导观者深入画境,去发现、领略其笔墨之外的深层意蕴,正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将欣赏者由诗境引入画境,有效地扩展了画面美的内涵。与中国绘画中的题画诗相对

10、应,中国传统园林利用匾额楹联来创造诗情画意,表达园林中的深邃画境,并且匾额楹联也与题画诗一样兴盛于宋代。匾额楹联是将园林中的景及文人的情思系于一词或诗文中来表达深邃的立意、含蓄的意境和高雅的情调,从而拓展并且强化和充实景观的内在生命意蕴。它引导游人进入无限的艺术天地,领悟更深层的景观内涵,使园林景观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题画诗的“画外之意”具有同等的功效。曹林娣教授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是对于景观表象和心灵境界的一种审美概括,具有历史的、人文的、审美的价值,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珍品。”3结语园林中绚烂多彩的景观,优美如画的意境,无不寄托于巧妙多样的构园手法,绘画艺术的创造手法为

11、园林造景增添了无限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园林的艺术境界和造园品味。这些都将可供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综合性的加以运用,丰富现代园林的视觉审美层次和提高园林文化内涵。参考文献:1华海镜.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J,1997,1。2金学智.苏州园林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8。3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华夏出版社,2002,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12、: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

13、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14、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